体外分析 重庆医科大学 彭志平 冾尔澳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杨志杰
1 第六章 体外分析 重庆医科大学 彭志平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杨志杰
目的要求】 解体外分析技术的定义、种类、发展和共同特点 2.了解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的发展 3.掌握放射免疫分析的原理、未知样品的测量。 4.了解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的试剂要求;掌握放免技术的分类方法。 5.了解放免分析质量控制的分类、目的;质量控制的指标及意义。 高解毫线霞 的原理;掌握免疫放射分析的方法及与放射免疫分析的异 分析的特 教学内容 体外分析技术 定义、分类、发展和共同特点。 放射免疫分析 建立和发展;在临床中的地位 原理:标准曲线、未知样品的测量 各试剂的要求和配制;分离方法的要求、种类 放射免疫分析的质量控制:目的、分类、指标和意义 免疫放射分析 原理、方法 与放射免疫分析法的异同 免疫放射分析的特点及临床应用
2 【目的要求】 1. 了解体外分析技术的定义、种类、发展和共同特点。 2. 了解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的发展; 3. 掌握放射免疫分析的原理、未知样品的测量。 4. 了解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的试剂要求;掌握放免技术的分类方法。 5. 了解放免分析质量控制的分类、目的;质量控制的指标及意义。 6. 了解免疫放射分析的原理;掌握免疫放射分析的方法及与放射免疫分析的异 同;了解免疫放射分析的特点 【教学内容】 体外分析技术 定义、分类、发展和共同特点。 放射免疫分析 建立和发展;在临床中的地位 原理:标准曲线、未知样品的测量 各试剂的要求和配制;分离方法的要求、种类 放射免疫分析的质量控制:目的、分类、指标和意义 免疫放射分析 原理、方法 与放射免疫分析法的异同 免疫放射分析的特点及临床应用
定义 以放射性核素或其他非放射性物质标记 的配体 Ligand)为示踪剂,以配体和结 合体的结合反应为基础,在试管内进行 的微量生物活性物质的检测技术
3 定义 ➢以放射性核素或其他非放射性物质标记 的配体(Ligand)为示踪剂,以配体和结 合体的结合反应为基础,在试管内进行 的微量生物活性物质的检测技术
>放射分析方法或其派生的相关技术。 在体外进行机体内物质种类和含量的分析测定。 >测定对象是患者血清或其他体液样品内的激素 其它生物活性物质和药物浓度等
4 ➢ 放射分析方法或其派生的相关技术。 ➢ 在体外进行机体内物质种类和含量的分析测定。 ➢ 测定对象是患者血清或其他体液样品内的激素、 其它生物活性物质和药物浓度等
发展 >1956年 berson和他的同事们偶然地观察到13标记的胰岛 素与胰岛素抗体的结合与体系中存在的非标记胰岛素的 量呈一定的相关关系,而建立了放射免疫分析法,对医 学的发展起到了划时代的推动作用,于1977年获得诺贝 尔医学奖。 >几乎是在同一时期, Ekins和 Murphy建立了竞争性蛋白 结合分析方法,测定甲状腺素(T4)和皮质激素
5 发展 ➢ 1956年Berson和他的同事们偶然地观察到131I标记的胰岛 素与胰岛素抗体的结合与体系中存在的非标记胰岛素的 量呈一定的相关关系,而建立了放射免疫分析法,对医 学的发展起到了划时代的推动作用,于1977年获得诺贝 尔医学奖 。 ➢ 几乎是在同一时期,Ekins和Murphy建立了竞争性蛋白 结合分析方法,测定甲状腺素(T4 )和皮质激素
商品化试剂盒的应用。 多种体外分析技术的互相渗透。例如将酶免疫分 析技术与荧光技术或化学发光技术结合,建立的 荧光酶免疫分析及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可极大 地提高灵敏度,增大检测范围。 >检测自动化。 实现多个待测物同时检测,如时间分辨荧光免疫 分析
6 ➢ 商品化试剂盒的应用。 ➢ 多种体外分析技术的互相渗透。例如将酶免疫分 析技术与荧光技术或化学发光技术结合,建立的 荧光酶免疫分析及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可极大 地提高灵敏度,增大检测范围。 ➢ 检测自动化。 ➢ 实现多个待测物同时检测,如时间分辨荧光免疫 分析
使体外分析技术在临床和基础医学研究上应用极 为广泛。 如内分泌学、肿瘤学、免疫学、病毒学、药理学 血液学、消化病学、神经病学、妇产科学等被推 广应用,有力地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
7 ➢ 使体外分析技术在临床和基础医学研究上应用极 为广泛。 ➢ 如内分泌学、肿瘤学、免疫学、病毒学、药理学、 血液学、消化病学、神经病学、妇产科学等被推 广应用,有力地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
体外分析技术建立的基础: 以配体和结合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为共同 的生物学基础 以结合反应动力学规律作为共同的方法学 基础 以放射性等的测量技术作为共同的定量手 段
8 体外分析技术建立的基础: ➢以配体和结合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为共同 的生物学基础 ➢以结合反应动力学规律作为共同的方法学 基础 ➢以放射性等的测量技术作为共同的定量手 段
生物学基础:特异性结合反应 配体结合体 抗原抗体的免疫结合反应; 配基受体的结合反应; 底物-催化酶之间的酶促反应; 激素激素结合球蛋白的结合反应
9 生物学基础:特异性结合反应 ➢ 配体-结合体 抗原-抗体的免疫结合反应; 配基-受体的结合反应; 底物-催化酶之间的酶促反应; 激素-激素结合球蛋白的结合反应
方法学基础:结合反应动力学规律 遵守可逆反应的质量作用定律: kI. v1 L]+[R] RL k2,v2
10 方法学基础:结合反应动力学规律 ➢遵守可逆反应的质量作用定律: k1, v1 [L]+[R] [RL] k2, 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