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语文 参考答案 、(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1.(1)(2分)C(2)(2分)A(3)(2分)A2.(3分)B3.(3分)B 4.(3分)C (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 5.(3分)B6.(3分)A7.(3分)D 8.(3分) 要点一:主张屏退贬黜轻浮的文风(或主张阻止控制华丽虚伪的文风)。 要点二:推荐并任用心怀经典,怀抱朴质,志存于道,心依于仁的人为官。 要点三:诏示天下,官府的、私人的文章书信,都应该是符合实际的记载 要点四:惩办了写华美艳丽公文的官员。 要点五:皇上接受了李谔改变文风的建议,并传示天下以实施 (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2分;答对三点得3分) 9.(12分)略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10.(11分) ①(2分)诗圣《登高》 ②(3分)B ③(6分) 《秦州杂诗·其五》①角度一:期待驰骋沙场,为国立功。结合诗句:“闻说真 龙种,仍残老骕骦。”②角度二:处境艰难,仍渴望为国立功,有“怀才不遇”的 伤感。结合诗句:“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 《白马》①角度一:对生命的悲悯。结合“空鞍贯双箭”、“可怜马上郎,意气今 谁见”等诗句。②角度二:悲叹战争带来的不幸或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忧虑。结合诗 句:“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 (具体的诗句分析,2分;抒发的情感,1分;每首诗分析出一种角度即可) 11.(5分) 材之小者视尤小者则优矣/苟尤小者琢之成器/而小者不利于用/则君子取其尤小者 焉/材之大者视尤大者则细矣/苟尤大者不利于用/而大者琢之成器/则君子取其大者
北京市东城区 2013-2014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语 文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5 分) 1.⑴(2 分)C ⑵(2 分)A ⑶(2 分)A 2.(3 分)B 3.(3 分)B 4.(3 分)C 二、(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4 分) 5.(3 分)B 6.(3 分)A 7.(3 分)D 8.(3 分) 要点一:主张屏退贬黜轻浮的文风(或主张阻止控制华丽虚伪的文风)。 要点二:推荐并任用心怀经典,怀抱朴质,志存于道,心依于仁的人为官。 要点三:诏示天下,官府的、私人的文章书信,都应该是符合实际的记载。 要点四:惩办了写华美艳丽公文的官员。 要点五:皇上接受了李谔改变文风的建议,并传示天下以实施。 (答对一点得 1 分;答对两点得 2 分;答对三点得 3 分) 9.(12 分)略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4 分) 10.(11 分) ①(2 分)诗圣 《登高》 ②(3 分)B ③(6 分) 《秦州杂诗·其五》 ①角度一:期待驰骋沙场,为国立功。结合诗句:“闻说真 龙种,仍残老骕骦。”②角度二:处境艰难,仍渴望为国立功,有“怀才不遇”的 伤感。结合诗句:“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 《白马》 ①角度一:对生命的悲悯。结合“空鞍贯双箭”、“可怜马上郎,意气今 谁见”等诗句。②角度二:悲叹战争带来的不幸或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忧虑。结合诗 句:“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 (具体的诗句分析,2 分;抒发的情感,1 分;每首诗分析出一种角度即可) 11.(5 分) 材之小者视尤小者则优矣/苟尤小者琢之成器/而小者不利于用/则君子取其尤小者 焉/材之大者视尤大者则细矣/苟尤大者不利于用/而大者琢之成器/则君子取其大者
焉/天赋大始/人作成物 12.(8分) ①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②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③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 ④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3.(3分)D 14.(4分)A、B (答A、B,各得2分;答C,得1分;答D、E,不得分) 15.(5分) 要点一:三足褐红彩红陶钵是利用氧化焰的烧制技术烧成的。 要点二:陶土一般含有相当分量的铁元素。烧烤时,陶土中的铁会和空气中的氧化 合成氧化铁,氧化铁的呈色是红的。 要点三:在器口外沿彩绘一圈红宽带。 (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4分;答对三点,得5分)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16.(4分)B、D 17.(7分) ①(2分)莫奈发现的“颜色的规律”指的是随着光线的变化,随着客观条件的变 化,世间万物的颜色也在不停地变化 ②(5分) 要点一:画家们绘画时不再受关于颜色的理性认识的束缚 要点二:画家描绘景物采用多变的颜色 要点三:使景物变得更加生动,画作有了生气 要点四:画作使欣赏者与创作者之间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4分;答对四点,得 18.(4分)答案要点 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内容上:①这句话是上文所说莫奈在对麦秸垛不断的描绘中对颜色的研究也 逐渐成熟,使他的艺术呈现一片灿烂和辉煌的结果,从侧面凸显了 莫奈作品的价值;②为作者叙述在美国的芝加哥艺术中心看到莫奈 画作,和文章结尾的美国所藏莫奈的麦秸垛画作比法国多的内容埋
焉/天赋大始/人作成物 12.(8 分) ①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②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 ③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 ④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⑤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四、(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2 分) 13.(3 分)D 14.(4 分)A、B (答 A、B,各得 2 分;答 C,得 1 分;答 D、E,不得分) 15.(5 分) 要点一:三足褐红彩红陶钵是利用氧化焰的烧制技术烧成的。 要点二:陶土一般含有相当分量的铁元素。烧烤时,陶土中的铁会和空气中的氧化 合成氧化铁,氧化铁的呈色是红的。 要点三:在器口外沿彩绘一圈红宽带。 (答对一点,得 2 分;答对两点,得 4 分;答对三点,得 5 分) 五、(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5 分) 16.(4 分)B、D 17.(7 分) ①(2 分)莫奈发现的“颜色的规律”指的是随着光线的变化,随着客观条件的变 化,世间万物的颜色也在不停地变化。 ②(5 分) 要点一:画家们绘画时不再受关于颜色的理性认识的束缚。 要点二:画家描绘景物采用多变的颜色。 要点三:使景物变得更加生动,画作有了生气。 要点四:画作使欣赏者与创作者之间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答对一点,得 1 分;答对两点,得 3 分;答对三点,得 4 分;答对四点,得 5 分) 18.(4 分)答案要点: 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内容上:①这句话是上文所说莫奈在对麦秸垛不断的描绘中对颜色的研究也 逐渐成熟,使他的艺术呈现一片灿烂和辉煌的结果,从侧面凸显了 莫奈作品的价值;②为作者叙述在美国的芝加哥艺术中心看到莫奈 画作,和文章结尾的美国所藏莫奈的麦秸垛画作比法国多的内容埋
下伏笔 (结构1分,内容3分。) 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19.(10分) ①写清书名、作者或编者等信息:(2分) ②理由充分;(6分) ③语言流畅;(2分) ④字数不足,酌情扣分。 20.(50分)(参考高考评分标准) 附:文言文阅读参考译文: 李谔,字士恢,是赵郡人。(他)喜欢学习,会写文章。李谔因(当时)写文章的人, 崇尚轻薄的文体,互相学习效仿,远离(为文之本)不知返归,于是上书说: “我听说古代圣王教化百姓,一定改变他们的所见所闻,防备他们的嗜好和欲望,堵住 他们的邪恶放荡之心,把淳厚和谐的道路指给(他们)看。因此能使家家恢复孝顺慈爱,人 人知道礼仪谦让,匡正民俗,修正风气,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了。南朝齐、梁时,竞相追 逐丽文华章的弊病很严重,(不管)高贵、贤明的人,(还是)卑贱、愚拙的人,都只致力 于吟诗咏赋。过多的篇幅叙述(的文字),不外乎(写些)月亮露珠的形状,堆积书案、装 满书箱(的文字),只是(描摹)风云的状态。社会风气以此互相标榜,朝廷根据这些选拔 人才。功名利禄之路既然已被打开,爱好崇尚(丽文华章的)情况就越加严重。于是,里巷 中的年幼无知者,显贵家的少年,还不知道基本的学习内容,就先写起了诗。把傲慢放诞当 作清静虚无,把抒发情感当作建功立业,把儒者的品德操行视为古旧笨拙,把写作辞赋的人 视为有道君子。所以,文笔日益繁复,时政(却)日益混乱,确实是由于放弃了圣人的法则, 把无用的东西看作有用的东西。损伤根本,追逐末节,流弊遍布华夏大地,相互学习效仿, 久而久之,愈加盛行 当大隋王朝承受天命之后,圣人之道很快(开始)振兴,屏退贬黜轻浮(之风),大力 阻止华丽虚伪(之习)。假如不是心怀经典,怀抱朴质,志存于道,心依于仁(的人),(就) 不能引荐入仕途。开皇四年,广泛地诏示天下,官府的、私人的文章书信,都应该是符合实 际的记载。这一年的九月,泗州刺史所写的公文表章华美艳丽,被送到有关的部门问罪。自 此以后,公卿大臣都知道了(文章的)正路,没有谁不深入研究古代典籍,彻底抛弃华丽绮 艳(的文风),选择先王的完美典籍,在当今之世倡行大道 听说边远的州县,依旧钟爱不良风气,选取官吏推举人才,没能遵循典章法则。以至于 (那些)被宗族同党称许为孝子,乡里推举为仁人,所学必定是经典,交往而不随意附和(的 人),却被权贵之门排斥摒弃,不加以录用:那些学习不考察古代事迹,明辨是非,(而是) 追逐时俗,写轻薄的文章,结交朋党以谋取声誉(的人),却被选拔担任官吏职务,被举荐
下伏笔。 (结构 1 分,内容 3 分。) 六、(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60 分) 19.(10 分) ①写清书名、作者或编者等信息;(2 分) ②理由充分;(6 分) ③语言流畅;(2 分) ④字数不足,酌情扣分。 20.(50 分)(参考高考评分标准) 附:文言文阅读参考译文: 李谔,字士恢,是赵郡人。(他)喜欢学习,会写文章。李谔因(当时)写文章的人, 崇尚轻薄的文体,互相学习效仿,远离(为文之本)不知返归,于是上书说: “我听说古代圣王教化百姓,一定改变他们的所见所闻,防备他们的嗜好和欲望,堵住 他们的邪恶放荡之心,把淳厚和谐的道路指给(他们)看。因此能使家家恢复孝顺慈爱,人 人知道礼仪谦让,匡正民俗,修正风气,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了。南朝齐、梁时,竞相追 逐丽文华章的弊病很严重,(不管)高贵、贤明的人,(还是)卑贱、愚拙的人,都只致力 于吟诗咏赋。过多的篇幅叙述(的文字),不外乎(写些)月亮露珠的形状,堆积书案、装 满书箱(的文字),只是(描摹)风云的状态。社会风气以此互相标榜,朝廷根据这些选拔 人才。功名利禄之路既然已被打开,爱好崇尚(丽文华章的)情况就越加严重。于是,里巷 中的年幼无知者,显贵家的少年,还不知道基本的学习内容,就先写起了诗。把傲慢放诞当 作清静虚无,把抒发情感当作建功立业,把儒者的品德操行视为古旧笨拙,把写作辞赋的人 视为有道君子。所以,文笔日益繁复,时政(却)日益混乱,确实是由于放弃了圣人的法则, 把无用的东西看作有用的东西。损伤根本,追逐末节,流弊遍布华夏大地,相互学习效仿, 久而久之,愈加盛行。 当大隋王朝承受天命之后,圣人之道很快(开始)振兴,屏退贬黜轻浮(之风),大力 阻止华丽虚伪(之习)。假如不是心怀经典,怀抱朴质,志存于道,心依于仁(的人),(就) 不能引荐入仕途。开皇四年,广泛地诏示天下,官府的、私人的文章书信,都应该是符合实 际的记载。这一年的九月,泗州刺史所写的公文表章华美艳丽,被送到有关的部门问罪。自 此以后,公卿大臣都知道了(文章的)正路,没有谁不深入研究古代典籍,彻底抛弃华丽绮 艳(的文风),选择先王的完美典籍,在当今之世倡行大道。 听说边远的州县,依旧钟爱不良风气,选取官吏推举人才,没能遵循典章法则。以至于 (那些)被宗族同党称许为孝子,乡里推举为仁人,所学必定是经典,交往而不随意附和(的 人),却被权贵之门排斥摒弃,不加以录用;那些学习不考察古代事迹,明辨是非,(而是) 追逐时俗,写轻薄的文章,结交朋党以谋取声誉(的人),却被选拔担任官吏职务,被举荐
到朝廷。这大概是因为县令、刺史没有推行风俗教化,还挟带私情,不存公正之道(的缘故)。 我既然勉强担任御史,职责就应该举发检察。(但是)如果听到风声就揭发罪状,(又) 怕触犯刑律的人很多,我请求勒令各主管部门,广泛地加以搜寻查访,如有这样的人,就写 成公文报送御史台。” 皇上把李谔的奏章颁布传示天下,四海之内一起响应,大大革除了文风之弊。李谔任 职数年,致力于保持重要的原则,不崇尚严厉威猛,因此(他)没有刚强正直的美誉,但暗 中却有很多匡正之功。(李谔后来)因为年纪大了,出任通州刺史,很有德政,少数民族的 人都心悦诚服。三年后,死在任上。 断句参考译文 (人们)天生的才能,有的相差千倍万倍,(但)重要的是能成为有用的人才以适用于 当今之世罢了。(就像)小木料与(比它)更小的木料相比占优势,(但是)如果更小的木 料能够通过雕琢成为(有用的)器物,而小木料不适用,那么君子就会取用(那块)更小的 木料。大木料与(比它)更大的木料相比细小,(但是)如果更大的木料不适用,而大木料 却可以通过雕琢成为(有用的)器物,那么君子就会取用(那块)大木料。上天赋予了万物 最初的样子,(经过)人的雕琢才成为(有用的)器物。(如果)不极力增长雕琢的才能, 即使拥有如周公一般的天赋,最终也会被舍弃的
到朝廷。这大概是因为县令、刺史没有推行风俗教化,还挟带私情,不存公正之道(的缘故)。 我既然勉强担任御史,职责就应该举发检察。(但是)如果听到风声就揭发罪状,(又)恐 怕触犯刑律的人很多,我请求勒令各主管部门,广泛地加以搜寻查访,如有这样的人,就写 成公文报送御史台。” 皇上把李谔的奏章颁布传示天下,四海之内一起响应,大大革除了文风之弊。李谔任 职数年,致力于保持重要的原则,不崇尚严厉威猛,因此(他)没有刚强正直的美誉,但暗 中却有很多匡正之功。(李谔后来)因为年纪大了,出任通州刺史,很有德政,少数民族的 人都心悦诚服。三年后,死在任上。 断句参考译文: (人们)天生的才能,有的相差千倍万倍,(但)重要的是能成为有用的人才以适用于 当今之世罢了。(就像)小木料与(比它)更小的木料相比占优势,(但是)如果更小的木 料能够通过雕琢成为(有用的)器物,而小木料不适用,那么君子就会取用(那块)更小的 木料。大木料与(比它)更大的木料相比细小,(但是)如果更大的木料不适用,而大木料 却可以通过雕琢成为(有用的)器物,那么君子就会取用(那块)大木料。上天赋予了万物 最初的样子,(经过)人的雕琢才成为(有用的)器物。(如果)不极力增长雕琢的才能, 即使拥有如周公一般的天赋,最终也会被舍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