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国家开放大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开放专科”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政策法规期末试题(1月)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6,文件大小:186.2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试卷代号:2247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3一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社会工作政策法规 试题 2014年1月 题 号 三 四 五 总 分 分 数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 写在括号内。共10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社会保险中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一种( )关系。 A.对等 B.相关 C.对应 D.非相关 2.社会救济的对象( )任何缴费义务。 A.没有 B.有部分 C.视情况有 D.有时有 3.社会政策与法规的效力( )法律上效力范围的概念。 A.等同于 B.大概等同于 C.不同于 D.相似于 4.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制定是种( )活动。 A.认识 B.实践 C.思想 D.观念 5.社会政策与法规以( )为理念依据。 A.解决杜会问题 B.增进社会福利 C.保障公共利益 D.社会公正 1146

试卷代号 2 2 座位号IT]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社会工作政策法规试题 2014 年l B. D. B. 进社 福利 D. 社会公 B. 部分 D. 时有 )法律上效力范围的概念。 B. D. 一、单项选择{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 写在括号肉。共 0题,每题 2分,共计 0分} 1.社会保险中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一种( )关系。 A. 等B. C. 应D. 2. 社会救济 )任何缴费义务。 A. C. 视情况有 3. 会政 A. C. 4. 会政 定是 )活动。 A. C. 5. )为理念依据。 A. 决社 C.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分数 I I I I l I |得分|评卷人| I I I 1146

6.国家政策和国家法规以国家的( )作为后盾,要求人们按照政策法规的规定行事。 A.经济实力 B.强制力 C.武装力量 D.政权 ?.社会制定政策法规过程中的方案抉择最主要、最基本的标准是( )。 A.最大限度实现政策法规目标 B.消耗政策法规资源尽可能少 C.体现基本国策,符合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目标 D.实现目标的风险程度尽可能少 8.根据事物的过去和现在,对事物发展的未来进行预测,这体现了预测的()。 A.类比性原理 B.连续性原理 C.反馈性原理 D.系统性的原理 9.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法制化开端于()。 A.1993年上海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出台 B.《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发布 C.《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的发出 D.《“九五计划”》 10.“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属于()。 A.方面政策 B.元政策 C.具体政策 D.基本政策 得 分 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每题至少有2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共5 题,每题2分,共10分) 11.关于社会政策法规正效力向负效力的转变,说法正确的是( )。 A.其原因在于客观事物的变易性 B.其原因在于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内在规定性 C.转变不可预防 D.转变可以预防 E.转变是客观存在的 1147

B. 基本政 6. 以 国 )作为后盾,要求人们按照政策法规的规定行事。 A. 经济 力B. C. D. 7. 社会 定政 法规过程 案抉择最 最基 准是 )。 A. 度实 法规 B.消耗政策法规资源尽可能少 C. 现基 符合 D. 可能 8. 根据事 物发 来进行 )。 A.类比性原理 .连续性原理 C. 馈性原理D. 统性 原理 9. 最低 障制度法 )。 A. 1993 障线 B.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发布 c. «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的发出 D. «"九五计划"» 10. '‘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属于( )。 A. C. 二、多,项选择{每题至少有 2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共 题,每题 2分,共 0分} 1. 会政 法规 确 的 A.其原因在于客观事物的变易性 B. 政策 定性 C. 变不可预 D. 转变 E. 转变 观存 |得分|评卷人| I I I 1147

12.社会政策与法规自身运行规律包括( )。 A.社会发展规律 B.社会政策与法规效力规律 C.社会政策与法规利益规律 D.社会政策与法规效益规律 E.社会政策与法规发展规律 13.对社会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不包括对( )。 A.偏离社会政策法规行为的监督 B.社会政策法规失误的监督 C.社会政策法规受动者的监督 D.社会政策法规效果的监督 E.社会政策与法规受益者的监督 14.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引导功能主要体现为( )。 A.明确目标 B.创造条件 C.破旧促新 D.指导行动 E.统一思想 15.在从事政策法规的评估工作时,选择评估对象一般要遵循的原则有( )。 A.地域性 B.行业性 C.有效性 D.可行性 E.现实性 得 分 评卷人 三、判断正误(以“/”表示正确,“×”表示错误。共10题,每题2分, 共20分)】 16.一项反贫困的计划没有实现它的目标,只是使人们相信政府是在关注着贫困问题的, 这项社会政策与法规没有效果。() 17,社会政策与法规循环运行优劣的主要判断标准是社会政策与法规循环运行的前后承 接顺畅与否。() 18.定量分析方法不可以取代效用分析方法。() 19.我国社会保障政策与法规体系中,最完善健全的是社会优抚政策法规。() 20.救灾政策法规必须保障灾民在吃、穿、住、治四个方面得到基本保障,这体现的是救灾 政策法规的普遍性原则。() 21.社会政策与法规制定与执行间是平行的关系。() 22.“心有灵犀一点通”体现的是非逻辑决策方法中的灵感顿悟。() 23.福利对象以其对社会的贡献大小而定。() 24.社会保障立法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的标志是北欧五国社会保障公约。() 25.社会政策与法规方案抉择的最基本标准是符合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目标。() 1148

|得分|评卷人| I I I 12. 身运 )。 A. 发展 律B. 会政 法规 c.社会政策与法规利益规律 .社会政策与法规效益规律 E. 会政 展规 13. 规执 情况 包括 )。 A. 社会 督B. 社会 法规 C. 社会政 法规受 督D. 会政 规效 监督 E. 会政 法规受益 14. 社会 导功 要体现 )。 A. 标B. 造条 C. 新D.指导 E. 一思想 15. 作 时 评估对象一 要遵循 )。 A.地域性 .行业性 C. 性D. E. 三、判断正误{以 2 0 16. 们 相 府是 困 问 这项社会政策与法规没有效果。( ) 17. 社会 法规 环运 断标 法规 环运 后承 接顺畅与否。( ) 18. 取代 ) 19. 会保 规体 善健 是社 优抚 法规 ) 20. 须保 个方 政策法规的普遍性原则。( ) 1. 法规 执行 是平 ) 22. "心有灵犀一点通"体现的是非逻辑决策方法中的灵感顿悟。( ) 23. 社会 献大小 ) 24. 会保障立法 化方 是北欧五 会保 ) 25. 政策 规方案抉 基本 符合 体发展 ) 1148

得分 评卷人 四、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26.社会保障政策与法规有何特征? 27.社会政策与法规具有何种效益? 28.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之间是什么关系? 得分 评卷人 五、论述题(共20分) 29.如何提高杜会政策与法规系统的能力? 1149

得分|评卷人 四、简答题{共 3题,每题 0分,共 0分} 26. 法规有何特 27. 会政 法规 效益 28. 法规 执行之 是什 得分|评卷人 五、论述题{共 0分} 29. 何提 会政 法规 1149

试卷代号:224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3一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社会工作政策法规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4年1月 一、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括号内。共10题,每题 2分,共计20分) 1.c 2.A 3.C 4.A ,5.D 6.B 7.A 8.B 9.A 10.B 二、多选题(每题至少有2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1.ABDE 12.BC 13.CDE 14.ADE 15.CD 三、判断正误(以“√”表示正确,“×”表示错误。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四、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26.参考答案: 社会保障政策与法规有如下几个特征:(1)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它由党和国家通过决策和 立法对社会经济、社会生活进行强制性干预(3分)。(2)具有给付性。社会保障的目标只有通 过社会保障给付才能实现(2分)。(3)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社会保障政策与法规的社会性首 先表现在享受对象的普遍性上,还表现于社会保障责任和义务的社会化(3分)。(4)时间性和 地域性。时间性是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之间、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有相应的调整及 不同。(2分) 27.参考答案:(1)任何一项社会政策法规都有理论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价值 实现,产生理论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分)(2)理论效益是指通过政策法规的贯彻执 行和实践的检验,不断总结经验,积累经验,为深化政策法规研究和新政策法规的出台打下基 础。(3分)(3)经济效益是指通过一定经济价值要素的投人,产生更大的经济效果,使人们的 1150

试卷代号 2 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社会工作政策法规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4 年1 一、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括号内。共 0题,每题 计20 I. C 6. B 2.A 7.A 3. C 8.B 4.A 9.A 10. B 二、多选题{每题至少有 2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共 5题,每题 2分,共 0分} 11. ABDE 12. BC 13. CDE 14. ADE 15. CD 三、判断E误{以 16. X X 18. .J 19. .J 20. X 21. X 22. .J 23. X 24. .J 25. X 四、简答题{共 3飞题,每题 0分'共 O分} 26. 答案 社会保障政策与法规有如下几个特征 J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它由党和国家通过决策和 立法对社会经济、社会生活进行强制性干预 3分 (2) 过社会保障给付才能实现 2分). (3) 有广 社会 法规 先表现在享受对象的普遍性上,还表现于社会保障责任和义务的社会化 3分 (4) 地域性。时间性是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之间、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有相应的调整及 不同。 2分) 27. 考答 (1 策法 论价值 价值 价值 过价 实现,产生理论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分)( )理论效益是指通过政策法规的贯彻执 行和实践的检验,不断总结经验,积累经验,为深化政策法规研究和新政策法规的出台打下基 础。 (3) 经济 益是 一定经济价 投入 生更大 经济 1150

利益分配关系更趋合理。(3分)社会效益是指政策法规都是为解决一定的社会问题制定的, 执行政策法规要掌握政策法规受动者的承受能力,保证社会的稳定,促使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执行政策法规一定要讲效益,并且一定要讲综合效益。(3分) 28.参考答案:(1)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制定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但制定社会政策与法 规的目的则是通过其执行实现实际的效益(3分)。社会政策与法规的执行是一种感性的实践 活动(2分)。通俗地说,社会政策与法规制定解决的是“做不做”、“做什么”、“能不能做”的问 题,而执行阶段解决的则是“怎样去做”、“做的效果如何”的问题,是认识指导实践的关系问题。 (5分) 五、论述题(20分) 29.本题答案呈开放性,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得分。以下是参考答案要点提示: (1)提高确认政策法规问题的能力。确认政策法规问题是整个政策法规过程的首要环节。 确认政策法规问题能力的高低,不仅影响着政策法规制定的能力,而且对整个政策法规能力都 有重要影响。(4分) (2)提高利益整合的能力。政策法规作为人们利益关系的具体体现,政策法规的利益整合 能力就必然成为政策法规能力最重要的内容之一。(4分) (3)提高政策法规制定的能力。政策法规制定的能力是政策法规能力的主要方面。 (4分) (4)提高政策法规执行的能力。政策法规执行的能力是制约政策法规的效益与效率,并进 而影响政策法规整体能力的一个关键性因素。(4分) (5)政策法规执行能力的高低与政策法规的问题确定能力、利益整合能力和政策法规制定 能力都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4分) 1151

利益分配关系更趋合理。 3分〉社会效益是指政策法规都是为解决一定的社会问题制定的, 执行政策法规要掌握政策法规受动者的承受能力,保证社会的稳定,促使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执行政策法规一定要讲敢益,并且一定要讲综合效益。 3分) 28. 参考 (1)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制定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但制定社会政策与法 规的目的则是通过其执行实现实际的效益 3分〉。社会政策与法规的执行是一种感性的实践 活动 2分)。通俗地说,社会政策与法规制定解决的是"做不做"、"做什么"、"能不能做"的问 题,而执行阶段解决的则是"怎样去做"、"做的效果如何"的问题,是认识指导实践的关系问题。 (5 五、论述题 2 0 29. 本题答 要言 (1)提高确认政策法规问题的能力。确认政策法规问题是整个政策法规过程的首要环节。 确认政策法规问题能力的高低,不仅影响着政策法规制定的能力,而且对整个政策法规能力都 有重要影响。 4分〉 (2) 高利益整 规作 具体 策法规 整合 能力就必然成为政策法规能力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4分) (3) 法规 要方 (4 (4) 法规执行 能力 效率 而影响政策法规整体能力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4分) (5) 规执行 法规的 问 定能 益整合能 策法 能力都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 4分〉 1151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