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11周八校联考 七年级语文科试题 本大题4小题,共8分 答题提示:第1~4题读一遍,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选择题答题区的对应题号上;第 l1题读两遍,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考生可以 边听边答题,录音只播放一次 听读词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炫目烙印矢志不移 B诽谤砭骨如诉如泣 C脸颊鄙薄弄巧成拙 D安谧娴熟虚无缥缈 2、听读下面的语句,选出说话得体的一项()(2分) 听读一则说明性的文字,回答3~4题。 、最能概括文章内容的一项是()(2分 A、本文主要介绍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B、本文主要介绍中秋节的传说故事与习俗。 C、中秋节寄托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D、本文主要介绍中秋节的由来、悠久的历史以及习俗。 4、下面对文段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B、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免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 流传甚广。 C、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D、中秋节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国庆节齐名,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 大传统节日 二、本大题2小题,共4分。 5、下面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似乎被小提王琴的那种魅力迷倒了,整天吵着要去上学,可妈妈总是笑着说: 你还小 B.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哭? C.母亲同情贫苦的人一一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赇和照顾比自 己更穷的亲戚。 D.自勘正人们就如此,当别人强大时,用谄媚取悦对方,当自己强大时,用作践别 人来取悦自己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小红刚转到我班,有些同学还不认识 七年级语文科试题第1页共7页
七年级语文科试题 第 1 页 共 7 页 2014—2015 学年度第二学期第 11 周八校联考 七年级语文科试题 一、本大题 4 小题,共 8 分。 答题提示:第 1~4 题读一遍,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选择题答题区的对应题号上;第 11 题读两遍,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考生可以 边听边答题,录音只播放一次。 1、听读词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炫目 烙印 矢志不移 B 诽谤 砭骨 如诉如泣 C 脸颊 鄙薄 弄巧成拙 D 安谧 娴熟 虚无缥缈 2、听读下面的语句,选出说话得体的一项( )(2 分) 听读一则说明性的文字,回答 3~4 题。 3、最能概括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 (2 分) A、本文主要介绍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B、本文主要介绍中秋节的传说故事与习俗。 C、中秋节寄托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D、本文主要介绍中秋节的由来、悠久的历史以及习俗。 4、下面对文段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 A、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B、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免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 流传甚广。 C、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D、中秋节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国庆节齐名,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 二大传统节日。 二、本大题 2 小题,共 4 分。 5、下面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我似乎被小提王琴的那种魅力迷倒了,整天吵着要去上学,可妈妈总是笑着说: “你还小?” B.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哭? C.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赇和照顾比自 己更穷的亲戚。 D.自勘正人们就如此,当别人强大时,用谄媚取悦对方,当自己强大时,用作践别 人来取悦自己。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 分) A. 小红刚转到我班,有些同学还不认识
B.由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突然渐渐地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C.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 要标准。 D.阅读文学经典,就是与文学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和心灵的沟通,这对我们的终 身学习和发展将产生极为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三、本大题4小题,共8分。 7.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可以调素琴/素湍绿潭 B有仙则名/名之者谁 C驴不胜怒/不胜其烦 D益习其声/香远益清 比较阅读两段文段,完成8~10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 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 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 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姸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 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8、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可爱者甚蕃(多) B陶后鲜有闻(少) C便欣然忘食(高兴的样子)D余以为妙绝(把……作为) 9、下列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且焉置土石B余以为妙绝倚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湖天一色而或长烟一空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10、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2分) A从文体上判断,【甲】文属于议论文,【乙】文属于记叙文 B从主要表达方式上,【甲】文的第一段和【乙】文都有共同的表达方式是记叙。 C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荷花尽作飘摇之态”’描绘 雨后荷花的语句是“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 D甲文从莲的生长环境、外形、香气、品性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由竹的 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 四、本大题4小题,共15分。 11.(1)听读一则名言,然后用正楷或行楷写下来。(2分) 七年级语文科试题第2页共7页
七年级语文科试题 第 2 页 共 7 页 B. 由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突然渐渐地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C. 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 要标准。 D. 阅读文学经典,就是与文学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和心灵的沟通,这对我们的终 身学习和发展将产生极为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8 分。 7.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 可以调素.琴/素.湍绿潭 B 有仙则名./名.之者谁 C 驴不胜..怒/不胜..其烦 D 益.习其声/香远益.清 比较阅读两段文段,完成 8~10 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 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 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 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 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8、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 可爱者甚蕃.(多) B 陶后鲜.有闻(少) C 便欣然..忘食(高兴的样子) D 余以为..妙绝(把……作为) 9、下列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且焉.置土石 B 余以为妙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 湖天一.色/而或长烟一.空 D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10、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 )(2 分) A 从文体上判断,【甲】文属于议论文,【乙】文属于记叙文。 B 从主要表达方式上,【甲】文的第一段和【乙】文都有共同的表达方式是记叙。 C 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荷花尽作飘摇之态”,描绘 雨后荷花的语句是“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 D 甲文从莲的生长环境、外形、香气、品性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由竹的 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 四、本大题 4 小题,共 15 分。 11.⑴听读一则名言,然后用正楷或行楷写下来。(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读下面一段话,分别写出胖资本家和爱因斯坦的言外之意。(3分) 胖资本家 爱因斯坦 12.依照下面句子进行仿写,要求内容连贯,结构相似。(3分) 找到一个解题的角度,知识会为你打开一扇门;结识一个知心的朋友,友情会为 你打开一扇门 13.学校就汉语学习现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4分) (1)下面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请用一句话概括,作答的格式是“……, 却……”。(2分) 材料一:如果说外语是人生的工具,那么,汉语毫无疑问是掌握工具的手。可是 当中国人在投入巨大精力学习外语的同时,却尴尬地发现,自己的汉语水平正在明显 下降 材料二:调查表明,中学生汉语水平不容乐观,他们连深奥一点的现代文也理解 不了,普遍存在词汇贫乏、言不达意的情况。 (2)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深入搜集材料,探究汉语学习的现状。下面是同学们 搜集的其中一则材料,此则材料与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否吻合?请简单阐述你的理由。 (2分) 材料三:现在很多人不再会用“恻隐之心”,不懂“虽干万人吾往矣”,不知道“执子 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看你可怜"、“老子跟你拼了”、“我要和你结婚”。 14.根据下面的材料,完成填空。(3分)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一哲理性名句出自 的作品其作品主要表现了:母爱、 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其思想 内核“爱的哲学”。(3分) 五、本大题2小题,共10分。 15.古诗文默写。(6分,每个空格1分) ,悠然见南山。(《饮酒》陶潜) 七年级语文科试题第3页共7页
七年级语文科试题 第 3 页 共 7 页 ⑵ 听读下面一段话,分别写出胖资本家和爱因斯坦的言外之意。(3 分) 胖资本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因斯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依照下面句子进行仿写,要求内容连贯,结构相似。(3 分) 找到一个解题的角度,知识会为你打开一扇门;结识一个知心的朋友,友情会为 你打开一扇门; , 。 13.学校就汉语学习现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4 分) (1)下面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请用一句话概括,作答的格式是“……, 却……”。(2 分) 材料一:如果说外语是人生的工具,那么,汉语毫无疑问是掌握工具的手。可是, 当中国人在投入巨大精力学习外语的同时,却尴尬地发现,自己的汉语水平正在明显 下降。 材料二:调查表明,中学生汉语水平不容乐观,他们连深奥一点的现代文也理解 不了,普遍存在词汇贫乏、言不达意的情况。 (2)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深入搜集材料,探究汉语学习的现状。下面是同学们 搜集的其中一则材料,此则材料与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否吻合?请简单阐述你的理由。 (2 分) 材料三:现在很多人不再会用“恻隐之心”,不懂“虽千万人吾往矣”,不知道“执子 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看你可怜”、“老子跟你拼了”、“我要和你结婚”。 14.根据下面的材料,完成填空。(3 分)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一哲理性名句出自______________ 的作品其作品主要表现了:母爱、_____、_____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其思想 内核“爱的哲学”。(3 分) 五、本大题 2 小题,共 10 分。 15.古诗文默写。(6 分,每个空格 1 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饮酒》 陶潜)
(2)角声满天秋色里, 。(《雁门太守行》李贺) ,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王湾) (4) 小桥流水人家。 (5)《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 16.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六、本大题7小题,共25分。 (一)阅读《跪着工作,却让站立者叹服》,完成17-19题。(10分) 跪着工作,却让站立者叹服 ①有人这样说他:“这是一个跪着工作的人,却是一个让我们站立者叹服的人!” ②阮文凭,一个残疾人,独自撑起了一所学校。1995年,阮老师被分配到广西凌 云县下甲乡河洲村弄怀小学当临时代课教师。开学第一夭,阮老师兴奋地拄着拐杖 沿着33道螺旋式盘山石阶爬行,4个小时后,来到了弄怀小学。然而,眼前的校舍, 残垣断壁,横梁腐裂;学生一个都没有,学校已停办3年。 ③没有学生,他就到瑶寨一家一家去动员。每天清晨,他拄着拐杖一步一步挪动 正常人1个小时走完的路程,他却要花4个小时。渴了,爬到山沟里喝一捧山泉水 饿了,从衣兜里取出事先准备的生红薯啃上几口;累了,便在路边石阶上靠着休息 ④终于有5个孩子返回了课堂。虽然不算多,但却给了他一丝安慰:他仿佛看到 了15个,50个……弄怀小学,又传出了久违的读书声 ⑤在崎岖的山道上,拐杖用不了,他就手脚并用,一步一步地爬着翻山越岭,即 使3个小时跪爬半尺厚的积雪,他都没有缺过一次课。有一夭晩上,暴雨倾盆,他往 学校赶,心一急,一脚踩滑跌向崖边,拐杖也脱了手。他当时真想大哭一场,要是有 人扶他一把该多好啊 ⑥11年,弄怀小学在校生从零发展到84人,当地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有 的学生还从这里起步考上了重点高中。为了这些山里娃,阮文凭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 没有乒乓球台,他自制了一个;没有篮球场,他带领学生整出一块平地,并用父亲卖 猪仔的400多元买了篮球圈,用木头做了篮球架和篮球板;没有水,他筹措资金3000 多元修建了一口水塘… ⑦十几年坚持,滴水汇成河。如今,学校已成为全县同类学校中学生数最多、教 学质量最高的学校。最近,邻县姑娘陆兰,被阮老师的事迹所感动,与他一起当起了 编外临时代课教师,并对他产生了纯真的爱情。 ⑧一条山路,一个人,一所学校,就这样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七年级语文科试题第4页共7页
七年级语文科试题 第 4 页 共 7 页 ⑵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门太守行》 李贺)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王湾) 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⑸ 《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⑵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六、本大题 7 小题,共 25 分。 (一)阅读《跪着工作,却让站立者叹服》,完成 17— 19 题。(10 分) 跪着工作,却让站立者叹服 ①有人这样说他:“这是一个跪着工作的人,却是一个让我们站立者叹服的人!” ②阮文凭,一个残疾人,独自撑起了一所学校。1995 年,阮老师被分配到广西凌 云县下甲乡河洲村弄怀小学当临时代课教师。开学第一天,阮老师兴奋地拄着拐杖, 沿着 33 道螺旋式盘山石阶爬行,4 个小时后,来到了弄怀小学。然而,眼前的校舍, 残垣断壁,横梁腐裂;学生一个都没有,学校已停办 3 年。 ③没有学生,他就到瑶寨一家一家去动员。每天清晨,他拄着拐杖一步一步挪动。 正常人 1 个小时走完的路程,他却要花 4 个小时。渴了,爬到山沟里喝一捧山泉水; 饿了,从衣兜里取出事先准备的生红薯啃上几口;累了,便在路边石阶上靠着休息一 会…… ④终于有 5 个孩子返回了课堂。虽然不算多,但却给了他一丝安慰:他仿佛看到 了 15 个,50 个……弄怀小学,又传出了久违的读书声。 ⑤在崎岖的山道上,拐杖用不了,他就手脚并用,一步一步地爬着翻山越岭,即 使 3 个小时跪爬半尺厚的积雪,他都没有缺过一次课。有一天晚上,暴雨倾盆,他往 学校赶,心一急,一脚踩滑跌向崖边,拐杖也脱了手。他当时真想大哭一场,要是有 人扶他一把该多好啊! ⑥11 年,弄怀小学在校生从零发展到 84 人,当地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 100%。有 的学生还从这里起步考上了重点高中。为了这些山里娃,阮文凭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 没有乒乓球台,他自制了一个;没有篮球场,他带领学生整出一块平地,并用父亲卖 猪仔的 400 多元买了篮球圈,用木头做了篮球架和篮球板;没有水,他筹措资金 3000 多元修建了一口水塘…… ⑦十几年坚持,滴水汇成河。如今,学校已成为全县同类学校中学生数最多、教 学质量最高的学校。最近,邻县姑娘陆兰,被阮老师的事迹所感动,与他一起当起了 编外临时代课教师,并对他产生了纯真的爱情。 ⑧一条山路,一个人,一所学校,就这样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17.下面对文章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高度赞扬了阮文凭老师身残志坚的崇高精神。 B.第②段划线句子中的数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阮老师开学第一天到弄怀小学时 的艰辛。 C.第⑤段划线部分刻画人物形象采用了环境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 写的手法。 D.本文选材精当,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18.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请以本段为例,说一说运用此方式的好处。(4 分) 主要表达方式: 例子与好处 19.阮老师的事迹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请用你掌握的一句古诗来赞美像阮老师这样 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的人。(3分) (二)阅读《父亲那只寂寞的手》,完成20-23题。(15分) ①家人住院,同病房有个乡下来的年轻人,右手的手指除了大拇指外全部截掉了 要在医院养护一段时间。 ②陪这个年轻人来住院的是他的爱人和父亲。每天晚上,年轻人和妻子挤在窄小 的病床上休息,而他那黑瘦苍老的父亲,就用几块泡沫板席地睡在大厅的走廊上。毎 天早晨查房的时候,他总要追着医生问东问西,听到解答后,又一个人怔怔地去长椅 上发呆了。 ③一天夜里,年轻的儿媳因感冒,昏昏沉沉的躺在病床上睡着了。年轻人坐在床 边的椅子上输液。那个黑瘦的父亲跑到门诊大厅买来几片药,然后坐在儿子身边,眼 巴巴看着输液瓶的液体一滴一滴落下来。 ④半小时后,液输完了。护士拔下针头后,用一根棉签摁在年轻人的手上,转而 嘱咐老人:“帮着摁一下。另外,如果有时间的话,按摩一下他的胳膊。” ⑤就在那个瞬间,我注意到做父亲的手轻轻抖了一下,他小心翼翼地摁住棉签, 眼光忽然变得有点羞涩。年轻人似乎也不习惯父亲的手在自己胳膊上按摩,他局促地 扭一扭身子,转眼看着睡梦中妻子的脸。往日里,都是爱人帮他按摩的,他咕哝着要 父亲停下来,可是老人并不答话,而是继续轻轻按摩着他的手臂。 ⑥病房里长时间地沉默着,老人放在儿子胳膊上的手渐渐不颤抖了,他熟稔地从 上到下运动着,眼神里竟然有欢欣的火花蹦出来。而那个年轻人,也不再看妻子,他 微微闭上 眼睛,短短的睫毛颤巍巍地在灯光下抖动着。那一刻,我忽然被这饣场景深深感动 七年级语文科试题第5页共7页
七年级语文科试题 第 5 页 共 7 页 17.下面对文章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第①段高度赞扬了阮文凭老师身残志坚的崇高精神。 B.第②段划线句子中的数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阮老师开学第一天到弄怀小学时 的艰辛。 C.第⑤段划线部分刻画人物形象采用了环境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 写的手法。 D.本文选材精当,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18.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请以本段为例,说一说运用此方式的好处。(4 分) 主要表达方式: 例子与好处: 19.阮老师的事迹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请用你掌握的一句古诗来赞美像阮老师这样 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的人。(3 分) (二)阅读《父亲那只寂寞的手》,完成 20—23 题。(15 分) ①家人住院,同病房有个乡下来的年轻人,右手的手指除了大拇指外全部截掉了, 要在医院养护一段时间。 ②陪这个年轻人来住院的是他的爱人和父亲。每天晚上,年轻人和妻子挤在窄小 的病床上休息,而他那黑瘦苍老的父亲,就用几块泡沫板席地睡在大厅的走廊上。每 天早晨查房的时候,他总要追着医生问东问西,听到解答后,又一个人怔怔地去长椅 上发呆了。 ③一天夜里,年轻的儿媳因感冒,昏昏沉沉的躺在病床上睡着了。年轻人坐在床 边的椅子上输液。那个黑瘦的父亲跑到门诊大厅买来几片药,然后坐在儿子身边,眼 巴巴看着输液瓶的液体一滴一滴落下来。 ④半小时后,液输完了。护士拔下针头后,用一根棉签摁在年轻人的手上,转而 嘱咐老人:“帮着摁一下。另外,如果有时间的话,按摩一下他的胳膊。” ⑤就在那个瞬间,我注意到做父亲的手轻轻抖了一下,他小心翼翼地摁住棉签, 眼光忽然变得有点羞涩。年轻人似乎也不习惯父亲的手在自己胳膊上按摩,他局促地 扭一扭身子,转眼看着睡梦中妻子的脸。往日里,都是爱人帮他按摩的,他咕哝着要 父亲停下来,可是老人并不答话,而是继续轻轻按摩着他的手臂。 ⑥病房里长时间地沉默着,老人放在儿子胳膊上的手渐渐不颤抖了,他熟稔地从 上到下运动着,眼神里竟然有欢欣的火花蹦出来。而那个年轻人,也不再看妻子,他 微微闭上 眼睛,短短的睫毛颤巍巍地在灯光下抖动着。那一刻,我忽然被这个场景深深感动了
泪水流了下来。 ⑦每个孩子都是在父亲手里长大的,哪怕再笨拙的父亲,也几乎都为孩子换过尿 布。稍微长大一点,父亲们喜欢用有力的大手将孩子高高地举过头顶,银铃一样的笑 声中,他粗糙的手指滑过孩子娇嫩的皮肤,满心都是愉悦和感动。无论多暴躁的父亲 当孩子亲昵的脸蛋和小手扑过来时,他们的心都会瞬间融化成温柔的水波。 ⑧孩子日渐长高,世界愈发开阔,父亲终于不再是生命中唯一的英雄。这时,孩 子的手开始离开父亲,落在朋友的肩上、恋人的臂上,做父亲的,欣慰地笑了。但是, 又有多少人能够在父亲灿烂的笑容中看到些许失落的阴影。孩子大了,血缘浓情依然 在,可父亲的手却从此寂寞下来。再也没有那稚嫩的小手拉着他的手到街角去买一串 糖葫芦。顽皮的孩子成为淸酲理智的成年人,成熟的代价是,他变得羞于直接细腻地 表达内心的情感。 ⑨中国有句古语,家有白发爹娘是大福。只是,天下儿女可曾知道,在父母心中, 六七十岁还依然可以有和自己撒娇的孩子,那又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⑩离开医院之后的第一件事,我回了父母的家。在父母惊喜的笑容中,我好像小 时候那样猛然把自己的手钻到父亲的手里:“帮我捂一捂,好冷呐。”那个瞬间,我感 到父亲明显抖了一下,他整个人似乎一愣,而后,我看到一滴泪落在了我的手背上。 (选自《意林》,有改动) 2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21.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⑥段中加点词语的作用。(3分) 而那个年轻人,也不再看妻子,他微微闭上眼睛,短短的睫毛颤巍巍地在灯光下 抖动着 2.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⑦段中的画线句。(4分) 23.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你将如何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5分) 七、本大题1小题,共5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我们拥有知识,拥有青春,拥有激 情,然而有时我们又会埋怨命运不公,感叹生活太累。其实,丰富多彩的生活值得我 们珍惜的有许多许多 请以“珍惜所拥有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 七年级语文科试题第6页共7页
七年级语文科试题 第 6 页 共 7 页 泪水流了下来。 ⑦每个孩子都是在父亲手里长大的,哪怕再笨拙的父亲,也几乎都为孩子换过尿 布。稍微长大一点,父亲们喜欢用有力的大手将孩子高高地举过头顶,银铃一样的笑 声中,他粗糙的手指滑过孩子娇嫩的皮肤,满心都是愉悦和感动。无论多暴躁的父亲, 当孩子亲昵的脸蛋和小手扑过来时,他们的心都会瞬间融化成温柔的水波。 ⑧孩子日渐长高,世界愈发开阔,父亲终于不再是生命中唯一的英雄。这时,孩 子的手开始离开父亲,落在朋友的肩上、恋人的臂上,做父亲的,欣慰地笑了。但是, 又有多少人能够在父亲灿烂的笑容中看到些许失落的阴影。孩子大了,血缘浓情依然 在,可父亲的手却从此寂寞下来。再也没有那稚嫩的小手拉着他的手到街角去买一串 糖葫芦。顽皮的孩子成为清醒理智的成年人,成熟的代价是,他变得羞于直接细腻地 表达内心的情感。 ⑨中国有句古语,家有白发爹娘是大福。只是,天下儿女可曾知道,在父母心中, 六七十岁还依然可以有和自己撒娇的孩子,那又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⑩离开医院之后的第一件事,我回了父母的家。在父母惊喜的笑容中,我好像小 时候那样猛然把自己的手钻到父亲的手里:“帮我捂一捂,好冷呐。”那个瞬间,我感 到父亲明显抖了一下,他整个人似乎一愣,而后,我看到一滴泪落在了我的手背上。 (选自《意林》,有改动) 2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 分) 21.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⑥段中加点词语的作用。(3 分) 而那个年轻人,也不再看妻子,他微微闭上眼睛,短短的睫毛颤巍巍地在灯光下 抖动..着。 22.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⑦段中的画线句。(4 分) 23.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你将如何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5 分) 七、本大题 1 小题,共 50 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我们拥有知识,拥有青春,拥有激 情,然而有时我们又会埋怨命运不公,感叹生活太累。其实,丰富多彩的生活值得我 们珍惜的有许多许多…… 请以“珍惜所拥有的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题目的横在线可填“青春、健康、亲情、幸福、 荣誉”等词语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4)不得抄袭 (5)不少于600字 (6)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七年级语文科试题第7页共7页
七年级语文科试题 第 7 页 共 7 页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题目的横在线可填“青春、健康、亲情、幸福、 荣誉”等词语。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4)不得抄袭。 (5)不少于 600 字 (6)卷面整洁,书写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