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永08-09(下)初2011级第三阶段考试 语文试卷 总分100分;120分钟完卷。 语文基础知识及能力运用(除第2、10小题各4分外。其余各小题均 2分共24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犀利(xi)憩息(ton)叫嚣(xio)蜿蜒(yan) 如 B侮蔑(w)恫吓(tong)滂沱(png)孤僻(pi) C踽踽(j)眷顾(juan)亵玩(xie)涟漪(q1) D嶙峋(xun)颠簸(b)贻误(y1)蛰伏(zhe) 2、下列各项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先用“”线将它画出来,再将正确的 字用行楷分别书写在每小题后的“田”格内 A首屈一指先发制人小巧玲珑重峦叠障 B孤苦伶仃翩翩起舞养尊处优高瞻远嘱 C井然有序跃跃欲试相题并论引经据典 D落绎不绝左顾右盼融融泄泄争妍斗艳 3、下列各项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A蹑手蹑脚【放轻(脚步)】不胜其烦(能够承受)B東手无策(捆绑)凝眸 (眸子,眼中瞳仁。)C失怙(依靠)克勤克俭(能)D怒不可遏(阻止)家喻 户晓(知晓) 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无法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靠它的宽度和高度来它的容积 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A.增加扩大控制B.扩大控制增加C.控制增加扩大 5、下面是语段空白处的句子,怎样排列它们的顺序才合理() 虽然地球上的水非常丰富,但是, 它们才是被人 类直接利用的水资源 ①淡水大约只占3%②只有极少部分存在于大气、河流、湖泊以及地表 :浅层③海洋水约占地球全部水量的97%④这大约3%的淡水绝大部分又分 布在南极、北极和人迹罕至的高山地区 A、①③②④B、①④③②C、③②①④D、③①④② 6、下面对文学常识的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的A《石榴》——郭沫若——《郭沫若全集》—一中国 B《地毯下的尘土》一莫德林赛一《美德书》一美国 C《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一一辛弃疾一—《稼轩长短句》一一南宋
1 骑永 08—09(下)初 2011 级第三阶段考试 语 文 试 卷 总分 100 分;120 分钟完卷。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能力运用(除第 2、10 小题各 4 分外。其余各小题均 2 分共 24 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 A 犀.利(xī)憩.息(tián)叫嚣.(xiāo)蜿蜒.(yán) B 侮.蔑(wǔ)恫.吓(tóng)滂.沱(pāng)孤僻.(pì) C 踽踽..(jǔ)眷.顾(juàn)亵.玩(xiè)涟漪.(qǐ) D 嶙峋.(xún)颠簸.(bǒ)贻.误(yí)蛰.伏(zhé) 2、下列各项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先用“ ”线将它画出来,再将正确的 字用行楷分别书写在每小题后的“田”格内。 A 首屈一指 先发制人 小巧玲珑 重峦叠障 B 孤苦伶仃 翩翩起舞 养尊处优 高瞻远嘱 C 井然有序 跃跃欲试 相题并论 引经据典 D 落绎不绝 左顾右盼 融融泄泄 争妍斗艳 3、下列各项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 A 蹑手蹑.脚【放轻(脚步)】不胜..其烦(能够承受)B 束.手无策(捆绑)凝眸. (眸子,眼中瞳仁。)C 失怙.(依靠)克.勤克.俭(能)D 怒不可遏.(阻止)家喻 户晓.(知晓) 4.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无法 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靠 它的宽度和高度来 它的容积, 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A.增加 扩大 控制 B.扩大 控制 增加 C.控制 增加 扩大 5、下面是语段空白处的句子,怎样排列它们的顺序才合理() ……虽然地球上的水非常丰富,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才是被人 类直接利用的水资源。 ①淡水大约只占 3% ②只有极少部分存在于大气、河流、湖泊以及地表 浅层 ③海洋水约占地球全部水量的 97% ④这大约 3%的淡水绝大部分又分 布在南极、北极和人迹罕至的高山地区 A、①③②④ B、①④③② C、③②①④ D、③①④② 6、下面对文学常识的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石榴》——郭沫若——《郭沫若全集》——中国 B《地毯下的尘土》—莫德.林赛—《美德书》—美国 C《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辛弃疾——《稼轩长短句》——南宋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封……………线……………内……………不……………得……………答…………题………………
D《陋室铭》一—刘禹锡一—《刘宾客集》一一元代 7、下面是对《迢迢牵牛星》的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句中“迢迢”指牵牛星的遥远,“皎皎”写织 女星的明亮 B“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句写织女织布的情景,其中“纤纤”形容手指 细长,“札扎”形容织布声 C“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句形容织女因思 牛郎而伤心之至,好在河汉又清又浅,能够经常见面 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表现牛郎织女只能相视而不能见面的无奈和忧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甲型HINl流感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 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一一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9、仿照例句形式,仍以“人生”为开头仿写两句话,组成一个排比句 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少一些萎靡; 名句名篇默写 A、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万里送行舟; C、瀚海阑干百丈冰, D、《雁门太守行》中引用典故,写出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的诗句是: 、阅读。(40分) (一)、读下文,回答第11-16小题(15分) ①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②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③落叶 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④没 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 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⑤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 幅好画。⑥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 是没法说出来。 1、本段文字的中心句是 (2分 12、本段的说明顺序是 (2分) 13、文段中的第句写出了树枝交相辉映的情景,富有动态和层次感。 这句话从表达方式来说是 从说明方法来说是 (3分)
2 D《陋室铭》——刘禹锡——《刘宾客集》——元代 7、下面是对《迢迢牵牛星》的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句中“迢迢”指牵牛星的遥远,“皎皎”写织 女星的明亮; B“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句写织女织布的情景,其中“纤纤”形容手指 细长,“札扎”形容织布声; C“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句形容织女因思 牛郎而伤心之至,好在河汉又清又浅,能够经常见面; 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表现牛郎织女只能相视而不能见面的无奈和忧 伤。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甲型 H1N1 流感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 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 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已的家园一一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9、仿照例句形式,仍以“人生”为开头仿写两句话,组成一个排比句。 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少一些萎靡; ; 。 10、名句名篇默写。 A、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 B、 ,万里送行舟; C、瀚海阑干百丈冰, ; D、《雁门太守行》中引用典故,写出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的诗句是: , 。 二、阅读。(40 分) (一)、读下文,回答第 11—16 小题(15 分)。 ①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②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③落叶 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 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④没 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 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⑤有几个园里 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 幅好画。⑥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 是没法说出来。 11、本段文字的中心句是 。(2 分) 12、本段的说明顺序是 。(2 分) 13、文段中的第 句写出了树枝交相辉映的情景,富有动态和层次感。 这句话从表达方式来说是 ,从说明方法来说是 。(3 分)
14、第③句是从(A、栽种树木B、修剪树木C、栽种和修剪 树木)方面来写出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的。(2分) 15、“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一句中 寂寞”在文中的含义是 (A、孤 独B、冷清C、单调)它在文中的作用是 A、设计者的喜悦心情 B、说明苏州园林对称的特点 C、说明苏州园林树木栽种和修剪时时处处都使人感到多姿多彩 D、说明苏州园林树木栽种和修剪让人感到四季如春 16、“中国画的审美观点”是指,用“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 兵式似的道旁树”一句的目的是: (2分) (二)、读下文回答第17-21小题(15分)。 拔掉那颗蛀牙 ①她恨全家人 她在蒙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 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 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 ③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 ④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 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 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③她沆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首己关在筐。即使看书,母亲也 要嚷,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个 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 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她说 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 ⑥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 冬天还好,馒头不馊。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 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 ⑦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 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 ⑧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 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 ⑨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 费留学。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 池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 毫无关系。 ⑩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的感 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 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 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 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 拒绝和家人联系。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 声音来。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 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
3 14、第③句是从 (A、栽种树木 B、修剪树木 C、栽种和修剪 树木)方面来写出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的。(2 分) 15 、 “ 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 一句中 “ 这 ” 指 代 ,“寂寞”在文中的含义是 (A、孤 独 B、冷清 C、单调)它在文中的作用是( )(4 分) A、设计者的喜悦心情 B、说明苏州园林对称的特点 C、说明苏州园林树木栽种和修剪时时处处都使人感到多姿多彩 D、说明苏州园林树木栽种和修剪让人感到四季如春 16、“中国画的审美观点”是指 ,用“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 兵式似的道旁树”一句的目的是: 。 (2 分) (二)、读下文回答第 17—21 小题(15 分)。 拔掉那颗蛀牙 ①她恨全家人。 ②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 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 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 ③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 ④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 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 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⑤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 要嚷,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个 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 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她说: “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 ⑥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 冬天还好,馒头不馊。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 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 ⑦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 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 ⑧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 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 ⑨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 费留学。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 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 毫无关系。 ⑩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的感 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 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 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 ⑾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 拒绝和家人联系。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 声音来。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 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
再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 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 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 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 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 树下锋韭菜,满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夸兮的椅子上躺着。父母抬头看 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千什么说什么了,好像 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 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 ⑩3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母亲哭着,抹着眼泪 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 回来啦『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 〔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 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做完这些 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 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 (选自《小 小说选刊》2008年第8期,有删改) 17.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拔掉那颗蛀牙》有何深刻含义?(2分) 8.请根据故事情节——一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仿照下面的例子在方框内填写 恰当的内容。(字数在10字以内)(4分) 9.联系上下文,体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她恨全家人。(她具体“恨”什么?开篇独句成段,有何作用?)(2分) (2)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茁壮 为何加引号?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3)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此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1分) 0.第①D自然段“她”打电话回来时,家人对她的反应可不可以删去?为什 么?(2分) 21.选文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小说,并有一定的警示意义,试结合全文作简析 (2分) (三)、读下文回答第22一小题(10分)
4 再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 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 ⑿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 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 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 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父母抬头看 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 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 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 ⒀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母亲哭着,抹着眼泪。 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 回来啦!”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 ⒁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 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做完这些 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 ⒂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 (选自《小 小说选刊》2008 年第 8 期,有删改) 17.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拔掉那颗蛀牙》有何深刻含义?(2 分) 18.请根据故事情节——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仿照下面的例子在方框内填写 恰当的内容。(字数在 10 字以内)(4 分) 19.联系上下文,体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她恨全家人。(她具体“恨”什么?开篇独句成段,有何作用?)(2 分) (2)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茁壮” 为何加引号?有什么深刻含义?)(2 分) (3)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此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1 分) 20.第⑾自然段“她”打电话回来时,家人对她的反应可不可以删去?为什 么?(2 分) 21.选文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小说,并有一定的警示意义,试结合全文作简析。 (2 分) (三)、读下文回答第 22—小题(10 分) 地 位 尴 尬,滋 生 仇 恨 回 报 亲 情,收 获 快 乐
①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盗惊服 ②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 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③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 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④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 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日“包待制”。京师为之语 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 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⑤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 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 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 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22、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 第归,杀而鬻之: 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饮食如布衣时: 23、下列各项中的“之”字与”闻者皆惮之”中的“之”用法和意义相同的 项是()(2分) A飞何功之有 B水陆草木之花 C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D无丝竹之乱耳 24、翻译下面句子。(2分) 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B、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25、本文主要记述了包拯一生有代表性的四件事,并从中表现其不同的优秀 品质,请结合原文,并根据提示,在下列括号内填上相应的词句。(2分) 巧断刀割牛舌案——( 为官清廉 )——巧言善辩 权知开封府——( 26、说说课文最后一段作者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对包拯进行总体评价的?(2 分) 5
5 ①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盗惊服。 ②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 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③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 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④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 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日“包待制”。京师为之语 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 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⑤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 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 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 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22、解释下列加点字(2 分)。 第归,杀而鬻.之 : 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饮食如布衣..时: 23、下列各项中的“之”字与”闻者皆惮之”中的“之”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 项是( )(2 分) A 飞何功之有 B 水陆草木之花 C 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D 无丝竹之乱耳 24、翻译下面句子。(2 分) A、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B、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25、本文主要记述了包拯一生有代表性的四件事,并从中表现其不同的优秀 品质,请结合原文,并根据提示,在下列括号内填上相应的词句。(2 分) 巧断刀割牛舌案——( ) ( )——为官清廉 ( )——巧言善辩 权知开封府——( ) 26、说说课文最后一段作者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对包拯进行总体评价的?(2 分)
作文(36分 27、题 感觉真好 感觉就是简单的心理过程。平时,当你帮助别人的时候,得到别人理解的时候, 孝敬父母的时候,取得成功的时候你的感觉往往是非常好的。请以“帮助别 人(或得到理解……),感觉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好你要写的那一方面内容,填在题目的横线上。要写出亲身经历,写 出自己真实的心理感受。以记叙为主,恰当运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600 字左右。 28、生活中,许多时候需要我们换位考虑问题。如:师生之间,同学之间, 家长和孩子之间,干部和群众之间,城里人和乡下人之间,健全人和残疾人之 间往往会发生一些矛盾。换位,可以使我们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误解;多 一些理智,少一些盲目;多一些关爱,少一些磨擦;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责备 根据提示,请你围绕“换位”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感 情要真挚,600字左右
6 三、作文(36 分) 27、题目:_________,感觉真好 感觉就是简单的心理过程。平时,当你帮助别人的时候,得到别人理解的时候, 孝敬父母的时候,取得成功的时候……你的感觉往往是非常好的。请以“帮助别 人(或得到理解……),感觉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好你要写的那一方面内容,填在题目的横线上。要写出亲身经历,写 出自己真实的心理感受。以记叙为主,恰当运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600 字左右。 28、 生活中,许多时候需要我们换位考虑问题。如:师生之间,同学之间, 家长和孩子之间,干部和群众之间,城里人和乡下 人之间,健全人和残疾人之 间……往往会发生一些矛盾。换位,可以使我们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误解;多 一些理智,少一些盲目;多一些关爱,少一些磨擦;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责备…… 根据提示,请你围绕“换位”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感 情要真挚,600 字左右
7
8
出日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