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 鮀浦中心学校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 题号 (=)()四附加题总分 1-89-1314-819-2425-2930 班级得分 基础(34分) 1.默写(10分)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曹操《观沧海》)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姓名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陈太丘与友期》) (4)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5)远远的街灯明了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6)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 (冰心《荷叶母亲》) 2.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蓦然回首,小学六年,如花似梦。高兴时,你曾尽情歌唱:烦 (nao)时,你曾闷闷不乐。这六年,老师馈赠你一把把学习的金钥匙:这 座号 六年,同学留给你一串串甜美的回忆。课堂是你温 (xin)的港湾, 泊着你的理想,送你 (yang)帆远航:校园是你成长的摇 (lan),实现你的梦想,铸就成功的希望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行,一路美景令我们心时神怕,流连忘返 B.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纷纷表示赞同 C.陕西姑娘刘波在女子50米步枪奥运选拔赛中一鸣惊人,获得了第一名 D.最近,向阳社区开展了许多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明荣知耻”主题文化
1 2008——2009 学年度第一学期 鮀浦中心学校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一) (二) (三) 附加题 总 分 1-8 9-13 14-18 19-24 25-29 30 得分 一、基础(34 分) 1.默写(10 分)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 (曹操《观沧海》)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 (王湾《次北固山下》) (3) ,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陈太丘与友期》) (4) ,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5)远远的街灯明了,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6)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 ? (冰心《荷叶 母亲》) 2.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蓦然回首,小学六年,如花似梦。高兴时,你曾尽情歌唱;烦 (nǎo)时,你曾闷闷不乐。这六年,老师馈赠你一把把学习的金钥匙;这 六年,同学留给你一串串甜美的回忆。课堂是你温 (xīn)的港湾, 泊着你的理想,送你 (yáng)帆远航;校园是你成长的摇 (lán),实现你的梦想,铸就成功的希望。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行,一路美景令我们心旷神怡 ....,流连忘返。 B.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 ....,纷纷表示赞同。 C.陕西姑娘刘波在女子50米步枪奥运选拔赛中一鸣惊人 ....,获得了第一名。 D.最近,向阳社区开展了许多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的“明荣知耻”主题文化 活动。 班 级 姓 名 座 号
4.下面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2分) 林黛 葬花、焚诗 诸葛亮——草船借箭 C.武松——醉打蒋门神 D.猪八戒——三借芭蕉扇 5.下面四句诗中,填入语段横线上恰当的一句是( 分) 春天的大地到处生机勃勃。花园里开满了鲜花,红的、黄的、白的、紫 的……五彩缤纷,争奇斗妍,真是“ A.霜叶红于二月花 B.映日荷花别样红 C.百般红紫斗芳菲 D.乱花渐欲迷人眼 6.为“你欢迎我不欢迎”加上标点后,表意不明确的一项是( (2分 A.你欢迎,我不欢迎。 B.你欢迎我?不欢迎。 C.你欢迎我不?欢迎 D.你欢迎我,不欢迎。 7.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做题。(7分) 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溪水淙淙,都是宇宙的精灵,是大自然富于人们 最美妙的文章和乐章。但这些文章和乐章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的。有的人, 泉水叮咚,在他听来是大自然奏出的美妙和偕的音乐:天上的自云,在他看 来是大自然铺就的最美最好的图 而有的人,面对大自然的美景,听到的只是声音、颜色,这样的人是无法领 略大自然的情趣的 (1)这段话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①错别字 改正 ②错别字 改正 (2)这段话中,有一个病句,请在文中用曲线画出,并把修改的句子写在 下面。(2分) (3)根据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在下面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使 之与前文组成排比句。(3分) 8.生活是一部教科书。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如逢年过节的风俗,吃饭穿衣 的习惯,无不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请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和思考,完成
2 4.下面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2分) A.林黛玉——葬花、焚诗 B.诸葛亮——草船借箭 C.武松——醉打蒋门神 D.猪八戒——三借芭蕉扇 5.下面四句诗中,填入语段横线上恰当的一句是( )(2分) 春天的大地到处生机勃勃。花园里开满了鲜花,红的、黄的、白的、紫 的……五彩缤纷,争奇斗妍,真是“ ”。 A.霜叶红于二月花 B.映日荷花别样红 C.百般红紫斗芳菲 D.乱花渐欲迷人眼 6.为“你欢迎我不欢迎”加上标点后,表意不明确的一项是( ) (2分) A.你欢迎,我不欢迎。 B.你欢迎我?不欢迎。 C.你欢迎我不?欢迎。 D.你欢迎我,不欢迎。 7.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做题。(7 分) 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溪水淙淙,都是宇宙的精灵,是大自然富于人们 最美妙的文章和乐章。但这些文章和乐章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的。有的人, 泉水叮咚,在他听来是大自然奏出的美妙和偕的音乐;天上的白云,在他看 来是大自然铺就的最美最好的图画; 。 而有的人,面对大自然的美景,听到的只是声音、颜色,这样的人是无法领 略大自然的情趣的。 (1) 这段话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 分) ①错别字: 改正: ②错别字: 改正: (2)这段话中,有一个病句,请在文中用曲线画出,并把修改的句子写在 下面。(2 分) (3)根据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在下面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使 之与前文组成排比句。(3 分) 8.生活是一部教科书。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如逢年过节的风俗,吃饭穿衣 的习惯,无不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请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和思考,完成
下面问题。(5分) (1)用一句话概述某一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及寓意。(2分) 示例:中秋吃月饼,象征团团圆圆 2)近年来,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外来节日备受青睐,其火热程度 有时甚至超过了我们的传统节日。对此,你怎么看?请简要阐述观点。 (3分) 文言文阅读(11分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 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9.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是( )(2分)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与儿女讲/论文义 C.即公大兄无/奕女 D.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1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讲论文义( 11.翻译下列句子。(3分)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12.从上下文来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区别?(2分) 13.文中的“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创设了怎样的一种家庭 氛围?(2分) 、现代文阅读(45分) (一)(15分)
3 下面问题。(5分) (1)用一句话概述某一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及寓意。(2分) 示例:中秋吃月饼,象征团团圆圆。 (2)近年来,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外来节日备受青睐,其火热程度 有时甚至超过了我们的传统节日。对此,你怎么看?请简要阐述观点。 (3分) 二、文言文阅读(11分)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 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9.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是( )(2分)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与儿女讲∕论文义。 C.即公大兄无∕奕女。 D.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1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 (2)讲论..文义( ) 11.翻译下列句子。(3分)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12.从上下文来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区别?(2分) 13.文中的“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创设了怎样的一种家庭 氛围?(2分) 三、现代文阅读(45 分) (一)(15 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 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 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 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 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 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 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 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 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 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 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 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 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4.这四段文字是从 这四个方面来描写春天的。(4分) 15.第②段描写的空间顺序是 (3分) 16.第③段"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中的"抚摸"一词从 的角 度,巧妙地表达了春风的 和 的特点。 (3分) 17.第④段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运用了_ 的修辞手法。(2分) 18.第②段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短语能随意互换位 置吗?为什么?(3分) (二)(15分) 一天,孔雀邀请鹤做客。它们一起吃饭,并滔滔不绝地交谈着。后来却 为究竟谁的天赋更多而争论起来了。 孔雀说:“你看看我这五彩缤纷的羽毛,闪烁着多么艳丽的光彩。你看 看我的尾巴!”孔雀开起屏来,将它们俩都遮住了。它说:“现在,你总该看 到我的艳丽多姿了吧!要是你瞧瞧自己那灰白而单调的外衣,你就不得不承 认,我远远地超过了你
4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 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 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 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 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 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 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 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 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 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 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 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4.这四段文字是从 、 、 、 这四个方面来描写春天的。(4分) 15.第②段描写的空间顺序是 、 、 。 (3分) 16.第③段"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中的"抚摸"一词从 的角 度,巧妙地表达了春风的 和 的特点。 (3 分) 17.第④段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2 分) 18.第②段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短语能随意互换位 置吗?为什么?(3 分) (二)(15 分) 一天,孔雀邀请鹤做客。它们一起吃饭,并滔滔不绝地交谈着。后来却 为究竟谁的天赋更多而争论起来了。 孔雀说:“你看看我这五彩缤纷的羽毛,闪烁着多么艳丽的光彩。你看 看我的尾巴!”孔雀开起屏来,将它们俩都遮住了。它说:“现在,你总该看 到我的艳丽多姿了吧!要是你瞧瞧自己那灰白而单调的外衣,你就不得不承 认,我远远地超过了你
鹤回答说:“我不想为我们的羽毛是否美丽而争论。确实,你的羽毛比 我的漂亮多了。但是,这美丽的羽毛不能使你高飞;你只能老挨着地面, ;那这美丽又有什么用处呢?尽管我的羽毛是灰色的,它却能载着我高高飞 翔,直至九天云霄。从那儿,我将心旷神怡地俯视大地,看看你在地面上 如何趾高气扬,神气活现。” 19.这篇文章的体裁是( )(2分) !A.童话B.民间故事 C.寓言 D.神话 20.找出文中带有贬义的两个成语 (2分) 孔雀显耀自己的依据 是是 ,孔雀瞧不起鹤的依据 (3分) 22.你觉得最能反映孔雀的性格的词是( )(2分) A.华而不实B.矫揉造作C.骄傲自满D.愚昧无知 ;23.鹤对于美与丑的理解是 )(2分) A.美丽的外表没有什么用处 B.仅有美丽的外表没有什么用处 C.美丽的外表反而会使人骄傲 D.丑陋的外表是有用处的 24.作者借孔雀来讽刺 ,借鹤来 赞扬 。(4分) (三)一碗馄饨(15分) ①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②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 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③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 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 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④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 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 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 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 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⑤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 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 ;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⑥女孩愣住了。 ⑦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 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 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5 鹤回答说:“我不想为我们的羽毛是否美丽而争论。确实,你的羽毛比 我的漂亮多了。但是,这美丽的羽毛不能使你高飞;你只能老挨着地面, 那这美丽又有什么用处呢?尽管我的羽毛是灰色的,它却能载着我高高飞 翔,直至九天云霄。从那儿,我将心旷神怡地俯视大地,看看你在地面上 如何趾高气扬,神气活现。” 19.这篇文章的体裁是( )(2 分) A.童话 B.民间故事 C.寓言 D.神话 20.找出文中带有贬义的两个成语: (2 分) 21 . 孔雀显耀自己的依据 是 ,孔雀瞧不起鹤的依据 是 。(3 分) 22.你觉得最能反映孔雀的性格的词是( )(2 分) A.华而不实 B.矫揉造作 C.骄傲自满 D.愚昧无知 23.鹤对于美与丑的理解是( )(2 分) A.美丽的外表没有什么用处 B.仅有美丽的外表没有什么用处 C.美丽的外表反而会使人骄傲 D.丑陋的外表是有用处的 24.作者借孔雀来讽刺 ,借鹤来 赞扬 。(4 分) (三)一碗馄饨(15 分) ①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②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 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③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 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 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④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 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 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 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 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⑤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 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 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⑥女孩愣住了。 ⑦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 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 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⑧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⑨有时侯,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 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2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记叙的内容。(3分) 26.文中有两个加点的“又”字,第一个的作用是“表明女孩与母亲发生的 争吵不止一次,从而反映出女孩对母亲的误解之深”,那么,第二个“又 字的作用是什么呢?请指出。(2分) 27.文中第⑦段中用“疲惫不堪”“露出了喜色”来描写母亲的神态,这种 变化分别表露了母亲怎样的情感?(4分) 8.第⑥段为什么独句成段?(2分) 29.请结合你自身的经历,谈谈你对第⑨段的理解。(50字左右)(4分) 四、作文(60分) 30.度过了十几个春秋,回顾过去,你有后悔的事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 理 请围绕“悔与悟”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500 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6 ⑧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⑨有时侯,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 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2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记叙的内容。(3 分) 26.文中有两个加点的“又”字,第一个的作用是“表明女孩与母亲发生的 争吵不止一次,从而反映出女孩对母亲的误解之深”,那么,第二个“又” 字的作用是什么呢?请指出。(2 分) 27.文中第⑦段中用“疲惫不堪”“ 露出了喜色”来描写母亲的神态,这种 变化分别表露了母亲怎样的情感?(4 分) 28.第⑥段为什么独句成段?(2 分) 29.请结合你自身的经历,谈谈你对第⑨段的理解。(50 字左右)(4 分) 四、作文(60 分) 30.度过了十几个春秋,回顾过去,你有后悔的事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 理? 请围绕“悔与悟”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500 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回答后面问题。 樊重树木 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 者,咸来求假焉。此种植之不可已也。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 莫如树木。”此之谓也 【注解】樊重:人名。梓漆:梓树和漆树。 1.在下面语句中应该加标点的地方加上“/”。(3分) 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3分) (1)向之笑者( )(2)咸来求假焉( (3)此种植之不可已也( 3.文中最能体现“时人”态度变化的两个字分别是“ 和 (2分) 4.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2分) 参考答案 、基础(34分) 1.默写(10分) (1)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6)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2.恼 扬篮 7.(1)①富 ②偕谐 (2)“听到的只是声音、颜色”改为“听到的只是声音,看到的只是颜 色”。 (3)示例:青山绿水,在他读来是大自然抒写的美妙绝伦的山水诗 8.(1)示例:清明扫墓,寄托对逝去亲人的哀思 (2)略
7 附加题(10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回答后面问题。 樊重树木 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 者,咸来求假焉。此种植之不可已也。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树木。”此之谓也。 【注解】樊重:人名。 梓漆:梓树和漆树。 1.在下面语句中应该加标点的地方加上“/”。(3 分) 一 年 之 计 莫 如 树 谷 十 年 之 计 莫 如 树 木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3 分) (1)向.之笑者( )(2)咸来求假.焉( ) (3)此种植之不可已.也( ) 3.文中最能体现“时人”态度变化的两个字分别是“ ”和 “ ”。(2 分) 4.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2 分) 答: 参考答案 一、基础(34 分) 1.默写(10 分) (1)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6)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2.恼 馨 扬 篮 3.B 4.D 5.C 6.D 7.(1)①富 赋 ②偕 谐 (2)“听到的只是声音、颜色”改为“听到的只是声音,看到的只是颜 色”。 (3)示例:青山绿水,在他读来是大自然抒写的美妙绝伦的山水诗。 8.(1)示例:清明扫墓,寄托对逝去亲人的哀思。 (2)略
文言文阅读(11分) 10.(1)家庭聚会 (2)讲解讨论 11.不久,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12.文中的“儿女”意思是子侄辈的人,今天的含义是指儿子、女儿。 13.平和、欢畅、轻松、文雅的家庭氛围。 现代文阅读(45分) (一)(15分) 14.春草、春花、春风、春雨 5.树上、花下、地面 16.触觉温暖柔和 17.比喻排比 18.不能。因为它们分别与上文的“桃树、杏树、梨树”和下文的“桃儿 杏儿、梨儿”一一对应,换了会造成思路混乱 (二)(15分 20.趾高气扬、神气活现 21.五彩缤纷的羽毛,闪烁着艳丽的光彩,开起屏来艳丽多姿(2分) 那灰白而单调的外衣(1分) 24.那徒有美丽的外表而实际上无用的人(华而不实的人)(2分) 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的人(2分) (三)(15分) 25.记叙了女孩与母亲发生争吵后,在一位老婆婆的开导下,真正体会到了 母亲的关爱。 26.第二个“又”字,是第二次流泪的意思,表现了女孩对母亲的理解和感 激 27.“疲惫不堪”表现出母亲对女儿的担忧和四处寻找女儿的疲倦:“露出了 喜色”表现出母亲看见女儿回来的欣喜,从而突出了母亲爱女情深 28.突出了女孩内心产生了强烈的震撼,起强调作用。 29.示例:我们在生活中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却不注重体会这种 恩情,也不加以珍惜,反倒因为别人的一句问候或受到别人的一份小礼物, 而感动不已。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感激别人的时候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四、作文(60分)(略) 附加题(10分 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 树木 2.(1)从前(2)借(3)停止 3.嗤求 4.做事情要有长远打算
8 二、文言文阅读(11 分) 9.D 10.(1)家庭聚会 (2)讲解讨论 11.不久,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12.文中的“儿女”意思是子侄辈的人,今天的含义是指儿子、女儿。 13.平和、欢畅、轻松、文雅的家庭氛围。 三、现代文阅读(45 分) (一)(15 分) 14.春草、春花、春风、春雨 15.树上、花下、地面 16.触觉 温暖 柔和 17.比喻 排比 18.不能。因为它们分别与上文的“桃树、杏树、梨树”和下文的“桃儿、 杏儿、梨儿”一一对应,换了会造成思路混乱。 (二)(15 分) 19.C 20.趾高气扬、神气活现 21.五彩缤纷的羽毛,闪烁着艳丽的光彩,开起屏来艳丽多姿(2 分) 那灰白而单调的外衣(1 分) 22.A 23.B 24.那徒有美丽的外表而实际上无用的人(华而不实的人)(2 分) 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的人(2 分) (三)(15 分) 25.记叙了女孩与母亲发生争吵后,在一位老婆婆的开导下,真正体会到了 母亲的关爱。 26.第二个“又”字,是第二次流泪的意思,表现了女孩对母亲的理解和感 激。 27.“疲惫不堪”表现出母亲对女儿的担忧和四处寻找女儿的疲倦;“露出了 喜色”表现出母亲看见女儿回来的欣喜,从而突出了母亲爱女情深。 28.突出了女孩内心产生了强烈的震撼,起强调作用。 29.示例:我们在生活中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却不注重体会这种 恩情,也不加以珍惜,反倒因为别人的一句问候或受到别人的一份小礼物, 而感动不已。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感激别人的时候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四、作文(60 分)(略) 附加题(10 分) 1.一 年 之 计 ∕ 莫 如 树 谷 ∕ 十 年 之 计 ∕ 莫 如 树 木 2.(1)从前 (2)借 (3)停止 3.嗤 求 4.做事情要有长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