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 学” ◆妈妈:“孩子,再帮妈妈买鸡蛋去” ◆妈妈:“这次注意点,上次你买的鸡蛋有好几个是坏的” 妈妈: ◆孩子高兴地跑回来 ◆孩子:“妈妈,这次的鸡蛋全是好的, 我每个都打开看过了” ◆妈妈:“啊!
生活中的“数 学” 妈妈:“孩子,再帮妈妈买鸡蛋去”. 妈妈:“这次注意点,上次你买的鸡蛋有好几个是坏的.” 妈妈:……… 孩子高兴地跑回来. 孩子:“妈妈,这次的鸡蛋全是好的, 我每个都打开看过了”. 妈妈:“啊!
品尝一勺汤就可以知道一锅汤的味道 道其中蕴涵的道理吗?
品尝一勺汤,就可以知道一锅汤的味道, 你知道其中蕴涵的道理吗?
2普查利动样调查
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160页议一议前的部分) 1、为某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叫 做普查.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_叫做个体 如:调查“大坞中学七年级六班同学的身高”可以采取普 查的方法,其中七年级六班全体同学的身高叫总体, 七年级六班每位同学的身高 叫个体 2、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叫抽样调查. 3、为什么要进行抽样调查? 4、为了解我校七年级26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了一次 测验,从中随机抽取50名学生的成绩在这个问题中, 总体是:我校七年级26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 个体是: 级每位学生的数学成绩 样本是:
1、为某一特定目的而对 进行的 叫 做普查. 叫做总体, 叫做个体. 如:调查“大坞中学七年级六班同学的身高”可以采取普 查的方法,其中 叫总体, 叫个体. 2、从 中抽取 进行调查叫抽样调查. 3、为什么要进行抽样调查? 4、为了解我校七年级26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了一次 测验,从中随机抽取50名学生的成绩.在这个问题中, 总体是: , 个体是: , 样本是: . 所有考察对象 全面调查 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 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 七年级六班全体同学的身高 七年级六班每位同学的身高 总体 部分个体 我校七年级26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 我校七年级每位学生的数学成绩 从中抽取的5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 (自学课本160页议一议前的部分)
你建议如何进行下列各项调查?与同学交流 人普普查 炫哮缔 帧查 测量搞样量
你建议如何进行下列各项调查?与同学交流. 人口普查 灯泡的寿命 收视率调查 测量身高、体重 普查 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 普查或抽样调查
你认为何时采取普查,何时采取抽样调查? ⑦破探惟大 ②危害性概 ⑤数量多 抽样调查 ⑨结果不需要准确 e
①破坏性大 ②危害性强 ③数量多 ④结果不需要准确 抽样调查
议一议: 你认为普查与抽样调查各有什么优缺点? 普查 抽样调查 优通过调查总体来收集数通过调查样本来收集数 点的情况,调查的结果准时间人力物力、财 确 力,便于进行 缺‖工作量大,难度大,|调查结果往往不如普 点|甭最套些调查不宣使查得到的结果准确
你认为普查与抽样调查各有什么优缺点? 议一议: 抽样调查 优 点 缺 点 普查 通过调查总体来收集数 据,可以直接获得总体 的情况,调查的结果准 确。 工作量大,难度大, 而且有些调查不宜使 用普查 通过调查样本来收集数 据,调查范围小,节省 时间、人力、物力、财 力,便于进行。 调查结果往往不如普 查得到的结果准确
如何才能使抽样调查的 结果较准确呢?
如何才能使抽样调查的 结果较准确呢?
自学指导(自学课本160页议一议至随堂练习上方部分) 1、小明的做法合理吗?原因 小颖的做法合理吗?原因 小亮的做法合理吗?原因 2、小华的做法合理吗?于是你认为抽样调查应该注意 3、为了了解我校学生是否吃早饭,下列抽取样本的方 式是否合理? (1)早上7:00至7:30在校门口随机选择50名同学调查 (2)选择全校每个班级中学号是5和15的同学进行调查 (3)选择七(六)班全体同学进行调查
1、小明的做法合理吗?原因 . 小颖的做法合理吗?原因 . 小亮的做法合理吗?原因 . 2、小华的做法合理吗?于是你认为抽样调查应该注意 . 3、为了了解我校学生是否吃早饭,下列抽取样本的方 式是否合理? (1)早上7:00至7:30在校门口随机选择50名同学调查. (2)选择全校每个班级中学号是5和15的同学进行调查 (3)选择七(六)班全体同学进行调查. (自学课本160页议一议至随堂练习上方部分)
达标测 请指出下列调査哪些适合做普查,哪些适合做 抽样调查? (1)我国的所有动物园里有多少只老虎 (2)南京市一个中学生一年的零花钱平均是多少 (3)我校七年级学生平均每天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 是多少 (4)调查一天内离开南京的人口流量 (5)了解一批烟花炮竹的质量
请指出下列调查哪些适合做普查,哪些适合做 抽样调查? (1)我国的所有动物园里有多少只老虎. (2)南京市一个中学生一年的零花钱平均是多少. (3)我校七年级学生平均每天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 是多少. (4)调查一天内离开南京的人口流量. (5)了解一批烟花炮竹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