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I、课程概况 英文名称:Organic Chemistry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 后续课程:药物化学 总学时数:92学时 理论学时:68学时 实验学时:24学时 课外实践: 学时 学 分:5.5学分 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药学、中药学、食品检验与安全、卫生检验与检疫 Ⅱ、课程简介 1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有机化学与药学渊源深厚。该课程要求药学、中药学、 食品检验与安全、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学生系统地、扎实地掌握有机化学的基 本理论和基本规律,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继续深造,为将来利用有机化学,服 务药学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有机化学的教学,把有机化学与药学紧密结合起来, 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在学习该课程时学生要着重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物理性质、 光谱性质、常用制备方法和用途。紧紧抓住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深入理解各类有 机化合物的典型反应的规律,机理,立体化学。 2.教学组织与方法:课堂讲授,板书和多媒体结合。采用课堂讲授、实验、自 学、辅导、讨论多种形式,调动教与学双方的主观能动性,理论课以大班授课为 主,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讲授的同时,辅以幻灯、录像及多媒体等多种 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实验课分组(小班教学,单人单做),通过实 验,验证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教师总结, 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相关化学基础。 3.教学保障:多媒体,投影仪等。 4.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教学网站。 ①选用教材:《有机化学》(7),陆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用有机化学实验》(1),李尚德主编,科学出版社。 ②参考书目:《有机化学》(5),倪沛洲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Ⅰ、课程概况 英文名称:Organic Chemistry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 后续课程:药物化学 总学时数:92 学时 理论学时:68 学时 实验学时:24 学时 课外实践: 学时 学 分:5.5 学分 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药学、中药学、食品检验与安全、卫生检验与检疫 Ⅱ、课程简介 1.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有机化学与药学渊源深厚。该课程要求药学、中药学、 食品检验与安全、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学生系统地、扎实地掌握有机化学的基 本理论和基本规律,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继续深造,为将来利用有机化学,服 务药学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有机化学的教学,把有机化学与药学紧密结合起来, 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在学习该课程时学生要着重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物理性质、 光谱性质、常用制备方法和用途。紧紧抓住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深入理解各类有 机化合物的典型反应的规律,机理,立体化学。 2.教学组织与方法:课堂讲授,板书和多媒体结合。采用课堂讲授、实验、自 学、辅导、讨论多种形式,调动教与学双方的主观能动性,理论课以大班授课为 主,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讲授的同时,辅以幻灯、录像及多媒体等多种 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实验课分组(小班教学,单人单做),通过实 验,验证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教师总结, 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相关化学基础。 3.教学保障:多媒体,投影仪等。 4.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教学网站。 ① 选用教材: 《有机化学 》(7),陆涛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用有机化学实验》(1),李尚德 主编,科学出版社。 ② 参考书目:《有机化学 》(5),倪沛洲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有机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3),陆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③教学网站:http:l/202.192.112.108/webapps/portal/frameset.jsp Ⅲ、课时分配安排 理论课 序号 讲课内容 课时分配 1 第一章绪论 2 2 第二章 烷烃和环烷烃 5 3 第三章 烯烃 4 4 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 3 5 第五章 立体化学基础 4 6 第六章芳香烃 4 7 第七章 卤代烷 6 第八章醇、酚和醚 4 9 第九章 醛和酮 8 10 第十章羧酸和取代羧酸 4 11 第十一章 羧酸衍生物 4 12 第十二章 碳负离子的反应 6 13 第十三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 6 14 第十四章 杂环化合物 4 15 第十五章糖类 2 16 第十六章氨基酸、多肽、 蛋白质和核酸 2 合计 68 实验课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课时分配 实验一 常压蒸馏 1 验证型 3 实验二沸点的测定 2 实验四水蒸气蒸馏 验证型 3
2 《有机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3),陆涛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③ 教学网站:http://202.192.112.108/webapps/portal/frameset.jsp Ⅲ、课时分配安排 理论课 序号 讲课内容 课时分配 1 第一章 绪论 2 2 第二章 烷烃和环烷烃 5 3 第三章 烯烃 4 4 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 3 5 第五章 立体化学基础 4 6 第六章 芳香烃 4 7 第七章 卤代烷 6 8 第八章 醇、酚和醚 4 9 第九章 醛和酮 8 10 第十章 羧酸和取代羧酸 4 11 第十一章 羧酸衍生物 4 12 第十二章 碳负离子的反应 6 13 第十三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 6 14 第十四章 杂环化合物 4 15 第十五章 糖类 2 16 第十六章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核酸 2 合计 68 实验课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课时分配 1 实验一 常压蒸馏 实验二 沸点的测定 验证型 3 2 实验四 水蒸气蒸馏 验证型 3
3 实验五 熔点的测定 验证型 3 实验八液-液萃取 4 验证型 实验十六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 5 实验九重结晶提纯法 验证型 3 实验十七柱色谱 6 验证型 实验十八薄层色谱 7 实验二十一乙酸乙酯的制备 验证型 3 8 实验二十二乙酰水杨酸的制备 验证型 合计 24 注:实验类型分为:验证型、综合型和设计型 V、正文 理论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有机化学结构理论、有机酸碱概念以及共价键的断裂方式。 (二)熟悉有机化合物按照碳骨架和官能团分类的原则。 (三)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及与药学和医学检验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一)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概念。 (二)共价键的本质,杂化轨道理论。 (三)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 (四)有机酸碱概念 第二章 烷烃和环烷烃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并能正确书写烷烃的构造异构体:伯、仲、叔、季碳原子和伯
3 3 实验五 熔点的测定 验证型 3 4 实验八 液-液萃取 实验十六 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 验证型 3 5 实验九 重结晶提纯法 验证型 3 6 实验十七 柱色谱 实验十八 薄层色谱 验证型 3 7 实验二十一 乙酸乙酯的制备 验证型 3 8 实验二十二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 验证型 3 合计 24 注:实验类型分为:验证型、综合型和设计型。 Ⅳ、正文 理论教学大纲 第一章 绪论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有机化学结构理论、有机酸碱概念以及共价键的断裂方式。 (二)熟悉有机化合物按照碳骨架和官能团分类的原则。 (三)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及与药学和医学检验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一)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概念。 (二)共价键的本质,杂化轨道理论。 (三)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 (四)有机酸碱概念。 第二章 烷烃和环烷烃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并能正确书写烷烃的构造异构体;伯、仲、叔、季碳原子和伯
仲、叔氢原子等概念:掌握烷烃的系统命名。 (二)掌握单环环烷烃的命名、环烷烃的加成反应、游离基的稳定性规律。 (三)理解游离基取代反应的反应机理、环烷烃的构象异构现象及环己烷的 优势构象分析。 (四)了解烷烃的燃烧、取代、氧化、热裂、异构化反应及其用途。 二、教学内容 (一)烷烃的构造异构和命名。 ((二)乙烷、工烷和环烷烃的构象异构及稳定性分析。 (三)烷烃的卤代及反应机理、游离基的构型及其稳定性。 (四)环烷烃的命名和小环烷烃的稳定性分析。 (五)小环烷烃的化学反应。 第三章 烯烃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烯烃的结构、命名。 (二)掌握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以及书写方式。 (三)掌握烯烃的化学性质。 (四)掌握亲电加成反应的反应机理、自由基加成的反应机理。 二、教学内容 (一)烯烃的命名和构型异构体。 (二)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及反应机理。 (三)烯烃的自由基加成反应及反应机理。 (四)电子效应:诱导效应及其对马氏规则的解释。 (五)饱和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分析。 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炔烃的结构特点:sp杂化、C=C三键。 (二)掌握炔烃的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端基炔的酸性及金属炔化物的生成
4 仲、叔氢原子等概念;掌握烷烃的系统命名。 (二)掌握单环环烷烃的命名、环烷烃的加成反应、游离基的稳定性规律。 (三)理解游离基取代反应的反应机理、环烷烃的构象异构现象及环己烷的 优势构象分析。 (四)了解烷烃的燃烧、取代、氧化、热裂、异构化反应及其用途。 二、教学内容 (一)烷烃的构造异构和命名。 (二)乙烷、丁烷和环烷烃的构象异构及稳定性分析。 (三)烷烃的卤代及反应机理、游离基的构型及其稳定性。 (四)环烷烃的命名和小环烷烃的稳定性分析。 (五)小环烷烃的化学反应。 第三章 烯烃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烯烃的结构、命名。 (二)掌握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以及书写方式。 (三)掌握烯烃的化学性质。 (四)掌握亲电加成反应的反应机理、自由基加成的反应机理。 二、教学内容 (一)烯烃的命名和构型异构体。 (二)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及反应机理。 (三)烯烃的自由基加成反应及反应机理。 (四)电子效应:诱导效应及其对马氏规则的解释。 (五)饱和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分析。 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炔烃的结构特点:sp 杂化、C≡C 三键。 (二)掌握炔烃的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端基炔的酸性及金属炔化物的生成
(三)了解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 (四)熟悉共轭二烯烃的结构特点、共轭效应。 (五)掌握共轭二烯烃的主要化学性质:亲电加成反应。 二、教学内容 (一)炔烃的结构特点:sp杂化、C=C三键。 (二)炔烃的加成反应(催化加氢、加卤素、加卤化氢、加硫酸)、氧化反应、 端基炔的酸性及金属炔化物的生成。 (三)了解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 (四)共轭二烯烃的结构特点、共轭效应。 (五)结合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分析各种碳正离子的稳定性。 (六)共轭二烯烃的主要化学性质:亲电加成反应(1,2-加成与1,4-加成) 和D-A反应。 第五章立体化学基础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旋光度α、比旋光度[α]、手性分子、对映体、非对映体、内消旋 体、外消旋体的概念。 (二)掌握含一个手性碳的光学异构、手性分子的旋光性、手性分子的表示 方法、费歇尔投影式。 (三)掌握用DL和R/S标示构型的次序规则。含二个手性碳的分子的光学 异构和构型的标示。 (四)熟悉绝对构型、相对构型、赤型、苏型、差向异构的概念。 (五)了解含更多个手性碳的分子的光学异构、外消旋体拆分、烷烃卤代反 应中手性分子的立体化学。 二、教学内容 (一)概述。 1平面偏振光及比旋光度。 旋光度a、比旋光度[a] 2对映异构体和手性
5 (三)了解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 (四)熟悉共轭二烯烃的结构特点、共轭效应。 (五)掌握共轭二烯烃的主要化学性质:亲电加成反应。 二、教学内容 (一)炔烃的结构特点:sp 杂化、C≡C 三键。 (二)炔烃的加成反应(催化加氢、加卤素、加卤化氢、加硫酸)、氧化反应、 端基炔的酸性及金属炔化物的生成。 (三)了解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 (四)共轭二烯烃的结构特点、共轭效应。 (五)结合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分析各种碳正离子的稳定性。 (六)共轭二烯烃的主要化学性质:亲电加成反应(1,2-加成与 1,4-加成) 和 D-A 反应。 第五章 立体化学基础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旋光度 α、比旋光度[α]、手性分子、对映体、非对映体、内消旋 体、外消旋体的概念。 (二)掌握含一个手性碳的光学异构、手性分子的旋光性、手性分子的表示 方法、费歇尔投影式。 (三)掌握用 D/L 和 R/S 标示构型的次序规则。含二个手性碳的分子的光学 异构和构型的标示。 (四)熟悉绝对构型、相对构型、赤型、苏型、差向异构的概念。 (五)了解含更多个手性碳的分子的光学异构、外消旋体拆分、烷烃卤代反 应中手性分子的立体化学。 二、教学内容 (一)概述。 1 平面偏振光及比旋光度。 旋光度 α、比旋光度[α] 2 对映异构体和手性
手性分子、手性中心 3分子的对称性和手性。 (二)对映异构体和非对映异构体。 1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含一个手性碳的光学异构、对映体、外消旋体、手性分子的旋光性、手性分 子的表示方法、费歇尔投影式、DL和R/S标示构型的次序规则。 2含两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含二个手性碳的分子的光学异构和构型的标示。 内消旋体、非对映体、赤型、苏型、差向异构、假手性碳原子。 3外消旋体的拆分。 (三)取代环烷烃的立体异构。 1取代环烷烃的构型异构。 2取代环烷烃的构像分析: (四)旋光异构在研究反应机制中的应用。 1自由基卤代反应。 2卤素与烯烃的加成反应。 第六章芳香烃 一、教学要求 (一)熟悉苯的结构。 (二)掌握芳香烃结构与命名、理化性质及其反应机理等。 (三)掌握苯环取代的定位规律及其应用。 (四)掌握非苯芳香烃的判断标准一休克尔规则。 (五)了解萘、蒽、菲的结构。 二、教学内容 (一)苯的结构(苯的Kekule结构式和苯分子结构的现代解释)。 (二)芳香烃结构与命名、化学性质(苯的亲电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 化、烷基化、酰基化,苯及其同系物的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及其反应机理等。 (三)苯环取代的定位规律及其应用。 (四)了解萘、蒽、菲的结构。 6
6 手性分子、手性中心 3 分子的对称性和手性。 (二)对映异构体和非对映异构体。 1 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含一个手性碳的光学异构、对映体、外消旋体、手性分子的旋光性、手性分 子的表示方法、费歇尔投影式、D/L 和 R/S 标示构型的次序规则。 2 含两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含二个手性碳的分子的光学异构和构型的标示。 内消旋体、非对映体、赤型、苏型、差向异构、假手性碳原子。 3 外消旋体的拆分。 (三)取代环烷烃的立体异构。 1 取代环烷烃的构型异构。 2 取代环烷烃的构像分析。 (四)旋光异构在研究反应机制中的应用。 1 自由基卤代反应。 2 卤素与烯烃的加成反应。 第六章 芳香烃 一、教学要求 (一)熟悉苯的结构。 (二)掌握芳香烃结构与命名、理化性质及其反应机理等。 (三)掌握苯环取代的定位规律及其应用。 (四)掌握非苯芳香烃的判断标准—休克尔规则。 (五)了解萘、蒽、菲的结构。 二、教学内容 (一)苯的结构(苯的 Kekule 结构式和苯分子结构的现代解释)。 (二)芳香烃结构与命名、化学性质(苯的亲电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 化、烷基化、酰基化,苯及其同系物的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及其反应机理等。 (三)苯环取代的定位规律及其应用。 (四)了解萘、蒽、菲的结构
(五)非苯芳香烃的判断标准一休克尔规则。 第七章卤代烃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卤代烷的分类及命名。 (二)掌握卤代烷的亲核取代反应,卤代烷的消除反应,格氏试剂的生成和 性质。 (三)掌握卤代烃消除反应的历程,消除反应的扎依采夫规律及其解释。 (四)熟悉卤代烷亲核取代反应的历程及卤代烷结构、亲核试剂、溶剂、离 去基团对反应影响的一般规律。 (五)熟悉正碳离子的结构,稳定性及对反应活性的影响,不同卤素对反应 活性的影响。 (六)了解卤代烷的结构:卤代烷的物理性质。 二、教学内容 (一)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 诱导效应。 (二)卤代烷的化学性质。 亲核取代反应(水解、醇解、氨解、氰解、卤离子交换、与AgNO3作用)、 还原反应、消除反应(Zaitsev规则)。 (三)亲核取代反应历程(S、S2)及卤代烷结构、亲核试剂、溶剂、离 去基团对反应影响的一般规律:消除反应的反应历程(E1、E2)。 第八章醇、酚和醚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醇、酚和醚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的差异。 (二)掌握醇、酚的氧化性,醇的酯化及与Lucs试剂作用以鉴别伯、仲、 叔醇的方法。 (三)熟悉氢键对醇、酚沸点和溶解性的影响以及醇、酚的酸性反应及其实 际应用以及环氧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7 (五)非苯芳香烃的判断标准—休克尔规则。 第七章 卤代烃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卤代烷的分类及命名。 (二)掌握卤代烷的亲核取代反应,卤代烷的消除反应,格氏试剂的生成和 性质。 (三)掌握卤代烃消除反应的历程,消除反应的扎依采夫规律及其解释。 (四)熟悉卤代烷亲核取代反应的历程及卤代烷结构、亲核试剂、溶剂、离 去基团对反应影响的一般规律。 (五)熟悉正碳离子的结构,稳定性及对反应活性的影响,不同卤素对反应 活性的影响。 (六)了解卤代烷的结构;卤代烷的物理性质。 二、教学内容 (一)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 诱导效应。 (二)卤代烷的化学性质。 亲核取代反应(水解、醇解、氨解、氰解、卤离子交换、与 AgNO3 作用)、 还原反应、消除反应(Zaitsev 规则)。 (三)亲核取代反应历程(SN1、SN2)及卤代烷结构、亲核试剂、溶剂、离 去基团对反应影响的一般规律;消除反应的反应历程(E1、E2)。 第八章 醇、酚和醚 一、教学要求 (一) 掌握醇、酚和醚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的差异。 (二) 掌握醇、酚的氧化性,醇的酯化及与 Lucas 试剂作用以鉴别伯、仲、 叔醇的方法。 (三) 熟悉氢键对醇、酚沸点和溶解性的影响以及醇、酚的酸性反应及其实 际应用以及环氧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四)熟悉酚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五)了解醇、酚和醚与命名:醚的物理性质。 二、教学内容 (一)醇、硫醇、酚的命名、结构特点及化学性质的差异。饱和一元醇的化 学性质:与金属反应、与无机酸反应、脱水、氧化。酚的化学性质:酚羟基的反 应(弱酸性、醚的生成、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芳环上的反应:亲电取代(卤 化、硝化、磺化)、酚的自动氧化。 (二)醇的亲核取代反应历程、消除反应历程(查依采夫规则)。 (三)硫醇的命名与性质。 (四),醚的过氧化物的形成以及与浓的强酸形成盐的性质。环氧化物的特殊 性质(酸碱催化均易开环: (五)醚和环氧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环氧化合物与亲核试剂的反应。 (六)冠醚结构与命名:醚的物理性质。 第九章醛和酮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醛、酮在性质上的差异和鉴别方法和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和亲 核加成反应历程。 (二)掌握醛、酮的-氢原子的反应(卤代、羟醛缩合反应及其反应历程)。 (三)熟悉醛、酮的结构、分类及命名方法;醛、酮的氧化、还原反应。 (四)了解醛和酮的物理性质。 二、教学内容 (一)羰基的结构特点。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及反应历程。醛、酮的鉴别 方法。 (二)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及反应历程。 三)醛、酮的命名:醛、酮的H的反应及羟醛缩合反应历程。醛、酮的 氧化、还原反应。 (四)几种重要醛、酮的化学反应及用途
8 (四) 熟悉酚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 、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五) 了解醇、酚和醚与命名;醚的物理性质。 二、教学内容 (一) 醇、硫醇、酚的命名、结构特点及化学性质的差异。饱和一元醇的化 学性质:与金属反应、与无机酸反应、脱水、氧化。酚的化学性质:酚羟基的反 应(弱酸性、醚的生成、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芳环上的反应:亲电取代(卤 化、硝化、磺化)、酚的自动氧化。 (二) 醇的亲核取代反应历程、消除反应历程(查依采夫规则)。 (三) 硫醇的命名与性质。 (四) 醚的过氧化物的形成以及与浓的强酸形成盐的性质。环氧化物的特殊 性质(酸碱催化均易开环)。 (五) 醚和环氧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环氧化合物与亲核试剂的反应。 (六) 冠醚结构与命名;醚的物理性质。 第九章 醛和酮 一、教学要求 (一) 掌握醛、酮在性质上的差异和鉴别方法和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和亲 核加成反应历程。 (二) 掌握醛、酮的 α-氢原子的反应(卤代、羟醛缩合反应及其反应历程)。 (三) 熟悉醛、酮的结构、分类及命名方法;醛、酮的氧化、还原反应。 (四) 了解醛和酮的物理性质。 二、教学内容 (一) 羰基的结构特点。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及反应历程。醛、酮的鉴别 方法。 (二)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及反应历程。 (三) 醛、酮的命名;醛、酮的 α-H 的反应及羟醛缩合反应历程。醛、酮的 氧化、还原反应。 (四) 几种重要醛、酮的化学反应及用途
第十章羧酸及取代羧酸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羧酸及其取代羧酸的分类和命名、羧酸及其取代羧酸的结构和重 要化学性质。重要的羧酸:甲酸、乙酸、乙二酸、苯甲酸。酰化反应及酰化剂的 概念。羟基酸和酮酸的结构。羟基酸和酮酸的化学性质。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现 象。 (二)认识与医学密切相关的重要羧酸。 (三)了解与医学关系密切的若干重要羟基酸和酮酸。 二、教学内容 (一)结构、分类及命名。 1结构 2分类 3命名 (二)物理性质及光谱性质。 1物理性质 2光谱性质 (三)化学性质。 1酸性 2羧基中羟基的反应 3还原反应 4a-H的反应 5脱酸反应 6二元酸的热解反应 (四)羧酸的制备。 1氧化法 2腈水解法 3格氏试剂法 (五)取代羧酸。 1卤代酸 2羟基酸 9
9 第十章羧酸及取代羧酸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羧酸及其取代羧酸的分类和命名、羧酸及其取代羧酸的结构和重 要化学性质。重要的羧酸:甲酸、乙酸、乙二酸、苯甲酸。酰化反应及酰化剂的 概念。羟基酸和酮酸的结构。羟基酸和酮酸的化学性质。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现 象。 (二)认识与医学密切相关的重要羧酸。 (三)了解与医学关系密切的若干重要羟基酸和酮酸。 二、教学内容 (一) 结构、分类及命名。 1 结构 2 分类 3 命名 (二)物理性质及光谱性质。 1 物理性质 2 光谱性质 (三)化学性质。 1 酸性 2 羧基中羟基的反应 3 还原反应 4 α-H 的反应 5 脱酸反应 6 二元酸的热解反应 (四)羧酸的制备。 1 氧化法 2 腈水解法 3 格氏试剂法 (五)取代羧酸。 1 卤代酸 2 羟基酸
第十一章 羧酸衍生物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羧酸衍生物的命名方法。 (二)掌握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三)理解饱和一元羧酸的物理性质。 (四)了解几种重要羧酸衍生物的性质及其用途。 二、教学内容 (一)羧酸衍生物的分类及命名。 (二)羧酸衍生物的物理及光谱性质。 (三)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水解、醇解和氨解;与有机金属化合物的 反应;还原反应:酰胺的特性。 (四)碳酸衍生物和原酸衍生物:碳酸衍生物:原酸衍生物。 (五)油脂、磷脂和蜡。 (六)羧酸衍生物的制备:羧酸法:羧酸衍生物法:贝克曼重排:拜尔维力 格反应: 第十二章碳负离子的反应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产生碳负离子的条件:典型碳负离子反应; (二)熟悉几种具体的碳负离子反应: (三)了解碳负离子在合成上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一)缩合反应。 1羟醛缩合型反应。 柏琴反应(Perkin Reaction) 克脑文格尔反应(Knoevenagel Reaction) 达琴反应(Darzen Reaction) 10
10 第十一章 羧酸衍生物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羧酸衍生物的命名方法。 (二)掌握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三)理解饱和一元羧酸的物理性质。 (四)了解几种重要羧酸衍生物的性质及其用途。 二、教学内容 (一)羧酸衍生物的分类及命名。 (二)羧酸衍生物的物理及光谱性质。 (三)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水解、醇解 和氨解;与有机金属化合物的 反应;还原反应;酰胺的特性。 (四)碳酸衍生物和原酸衍生物:碳酸衍生物;原酸衍生物。 (五)油脂、磷脂和蜡。 (六)羧酸衍生物的制备:羧酸法;羧酸衍生物法;贝克曼重排;拜尔-维力 格反应。 第十二章 碳负离子的反应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产生碳负离子的条件;典型碳负离子反应; (二)熟悉几种具体的碳负离子反应; (三)了解碳负离子在合成上的应用。 二、 教学内容 (一) 缩合反应。 1 羟醛缩合型反应。 柏琴反应(Perkin Reaction) 克脑文格尔反应(Knoevenagel Reaction) 达琴反应(Darzen Re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