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植物病虫害防治学》 第八章 杂谷类作物病害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22,文件大小:113KB,团购合买
第一节玉米病害 Corn diseases) 全世界已报道的玉米病害约有100余种。中国已经报道有30余种。在东北 三省已发现玉米病害20多种,其中发生普遍的玉米病害有瘤黑粉病、丝黑穗 病、大斑病、圆斑病和赤霉病等,此外尚有细菌斑点病,在个别地区条斑病毒 病、褐斑病、炭疽病、锈病、茎腐病和干腐病(检疫对象)亦有发生。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第八章杂谷类作物病害 第一节玉米病害( Corn diseases 全世界已报道的玉米病害约有100余种。中国已经报道有30余种。在东北三 省已发现玉米病害20多种,其中发生普遍的玉米病害有瘤黑粉病、丝黑穗病、大 斑病、圆斑病和赤霉病等,此外尚有细菌斑点病,在个别地区条斑病毒病、褐斑 病、炭疽病、锈病、茎腐病和干腐病(检疫对象)亦有发生。 、玉米瘤黑粉病( Corn smut) 玉米瘤黑粉病又称普通黑粉病。遍布世界各玉米生产区,在中国广泛分布 在黑龙江省各地普遍发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此病发生愈早,对产量影响愈 大,一般减产10%以内。 (一)症状植株地上茎、叶、果穗、雄花均可受害,形成明显的病瘤(菌瘿) 幼苗:在茎基部形成菌瘿,使整个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并出现分蘖现象,重 者枯死。 茎秆:菌瘿大小不等,初为白色,并略带紫色,扩大后白膜破裂,散出黑粉(病 菌的冬孢子)。 果穗:菌瘿大小不等:大者可覆盖全穗,外具白膜,以后破裂散出黑粉。雄 花主梗上产生菌瘿后,主梗向菌瘿的相反方向曲折,而雄花大部分或个别小花形 成长圆形的角状菌瘿。 雌穗被侵染后多在果穗上半部或个别籽粒上形成菌瘿,严重的全穗形成大的 畸形菌瘿 叶片和叶鞘:菌瘿较小,多如豆粒或花生米大小,常从叶片基部沿叶脉中肋向 上成串密生,外具有白膜,并略带紫色,迅速破裂,散出很少黑粉菌瘿成熟以后, 外膜破裂散出大量黑粉。 (二)病原 学名:瘤黑粉病菌为玉蜀黍黑粉菌[ Ustilago maydis(DC.) Corda.]属于 担子菌亚门,黑粉菌目,黑粉菌属 (三)侵染循环 病菌以冬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此外可在粪肥中、残体上以及附在种子上越冬, 冬孢子的生命力很强,可存活5-7年,越冬的冬孢子于适宜条件下萌发产生担孢 子和次生担孢子。担孢子或次生担孢子经风、雨传播至玉米的幼嫩组织上或心叶 叶旋内,又可随叶旋内的水渗入到叶片和叶鞘基部缝隙中,侵染叶片、茎秆、节 部、掖芽和雌雄穗等幼嫩分生组织。担孢子在有水滴的情况下很快萌发,侵染丝 穿透寄主表皮侵人,或从伤口侵入,但不能侵人无分生能力的老组织。成菌瘿 并在菌瘿中产生大量的冬孢子。冬孢子可进行多次再侵染。在抽穗前后一个月内 为玉米黑粉病的盛发期。冬孢子主要靠风传播到玉米的茎、叶、节穗等部位进行 扩大再侵染。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此病发生程度,常受品种抗性、菌源薮量及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玉米生育期 般苗期和成熟期较抗病,从拔节以后到开花末期易感病,在开花期以雌、 雄穗和腋芽最易感病

第八章 杂谷类作物病害 第一节 玉米病害(Corn diseases) 全世界已报道的玉米病害约有 100 余种。中国已经报道有 30 余种。在东北三 省已发现玉米病害 20 多种,其中发生普遍的玉米病害有瘤黑粉病、丝黑穗病、大 斑病、圆斑病和赤霉病等,此外尚有细菌斑点病,在个别地区条斑病毒病、褐斑 病、炭疽病、锈病、茎腐病和干腐病(检疫对象)亦有发生。 一、玉米瘤黑粉病(Corn smut) 玉米瘤黑粉病又称普通黑粉病。遍布世界各玉米生产区,在中国广泛分布。 在黑龙江省各地普遍发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此病发生愈早,对产量影响愈 大,一般减产 10%以内。 (一)症状 植株地上茎、叶、果穗、雄花均可受害,形成明显的病瘤(菌瘿)。 幼苗:在茎基部形成菌瘿,使整个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并出现分蘖现象,重 者枯死。 茎秆:菌瘿大小不等,初为白色,并略带紫色,扩大后白膜破裂,散出黑粉(病 菌的冬孢子)。 果穗:菌瘿大小不等:大者可覆盖全穗,外具白膜,以后破裂散出黑粉。雄 花主梗上产生菌瘿后,主梗向菌瘿的相反方向曲折,而雄花大部分或个别小花形 成长圆形的角状菌瘿。 雌穗被侵染后多在果穗上半部或个别籽粒上形成菌瘿,严重的全穗形成大的 畸形菌瘿。 叶片和叶鞘:菌瘿较小,多如豆粒或花生米大小,常从叶片基部沿叶脉中肋向 上成串密生,外具有白膜,并略带紫色,迅速破裂,散出很少黑粉菌瘿成熟以后, 外膜破裂散出大量黑粉。 (二)病原 学名:瘤黑粉病菌为玉蜀黍黑粉菌[Ustilago maydis (DC.)Corda.]属于 担子菌亚门,黑粉菌目,黑粉菌属。 (三)侵染循环 病菌以冬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此外可在粪肥中、残体上以及附在种子上越冬, 冬孢子的生命力很强,可存活 5-7 年,越冬的冬孢子于适宜条件下萌发产生担孢 子和次生担孢子。担孢子或次生担孢子经风、雨传播至玉米的幼嫩组织上或心叶 叶旋内,又可随叶旋内的水渗入到叶片和叶鞘基部缝隙中,侵染叶片、茎秆、节 部、掖芽和雌雄穗等幼嫩分生组织。担孢子在有水滴的情况下很快萌发,侵染丝 穿透寄主表皮侵人,或从伤口侵入,但不能侵人无分生能力的老组织。成菌瘿, 并在菌瘿中产生大量的冬孢子。冬孢子可进行多次再侵染。在抽穗前后一个月内 为玉米黑粉病的盛发期。冬孢子主要靠风传播到玉米的茎、叶、节穗等部位进行 扩大再侵染。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 此病发生程度,常受品种抗性、菌源数量及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1.玉米生育期 一般苗期和成熟期较抗病,从拔节以后到开花末期易感病,在开花期以雌、 雄穗和腋芽最易感病

2.气候 般受温、湿度、尤其是降雨量的影响较大。侵入后发病快慢与气温密切相 关,因病菌喜髙温,所以春季气温低又。加幼苗较抗病,所以发病少而慢,拔节 以后,气温上升,如果此期干旱、气温高,则病害重。但在干早年份,有零星小 雨或多雾、多露等因子,为病菌孢子萌发提供了有利条件,病害可加重 3.其他因素 连作地菌源多,病害发生比轮作地重,连作年限盒长,病害愈重。据查明, 春翻比秋翻地发病亦较重。过多施用氮肥地段,使植株组织生长柔嫩和徒长,有 利于病菌侵入(因病菌主要侵染分生组织),病害亦重。此外,一切机械伤(如虫伤 雹伤、作业时碰伤等)均有利病菌侵入,所以亦可加剧病害的发生。 (五)防治方法 由于初次侵染来源是多方面的,又加传播途径多,以及整个生育期可以重复 再侵染,所以给防治带来困难,比较难以根除。为了减轻发病应采取综合措施加 以防治。 1.消灭初次侵染来源 因其初次侵染来源是多方面的,故应从下列两方面去进行: (1)清除田间菌源:人工收割以后,应将田间散在的病株拾回烧掉,结合秋翻 将残碎的病瘤翻入土内,减少菌源。如机械收割采取秸秆还田措施,对减少菌源 的作用更大,因为机械收割可将菌瘿全部粉碎,这种粉碎后的病菌孢子,遇湿极 易失去生活力。人工收割遗留田间病瘤不易破裂,故不易丧失生活力。 (2)施用净肥:混有玉米病残体的厩肥,一定要充分腐熟后才能下田,以免孢 子未死,增加田间菌量 2.轮作 般可与小麦、大豆、谷子、高粱等作物轮作2-3年。 3.选育抗病品种 配制杂交组合时,应注意父母本的抗病遗传规律、病菌致病性变异产生新生 理小种等问题。 4.割除病瘤 有条件地区应进行,如及时割除病瘤,能减少病菌积累,且可减轻当年的再 侵染。割除病瘤时,应在病菌未成熟前(未形成黑粉)进行,割下的病瘤应深埋或 烧掉,以减少菌源 二、玉米丝黑穗病 MAize head smut) 玉米丝黑穗病周期性发生于美国、墨西哥的太平洋沿岸三角洲和山谷地带, 在澳大利亚、印度、新西兰、前苏联、南非和南斯拉夫也有发生,1919年中国首 次在东北报道,目前在许多春玉米地区,特别是东北、西北、华北和南方冷凉山 区的连作玉米田块发病重。玉米丝黑穗病在黑龙江省玉米产区均有发生,尤其连 作玉米地发病重,丝黑穗病对产量影响很大 (一)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是幼苗侵染的系统性病害,以成株期穗部表现症状最明显 幼苗:有些品种或自交系在幼苗长出6-7片叶时,病株可表现出明显症状。 主要表现病苗矮化,节间缩短,有的株形弯曲,叶子密集,叶色浓绿或叶片上有 黄白条纹。 雌穗:被害后症状有两种类型。①黑粉包型。被害后,全穗变为一包黑粉, 病穗失去原

2.气候 一般受温、湿度、尤其是降雨量的影响较大。侵入后发病快慢与气温密切相 关,因病菌喜高温,所以春季气温低又。加幼苗较抗病,所以发病少而慢,拔节 以后,气温上升,如果此期干旱、气温高,则病害重。但在干早年份,有零星小 雨或多雾、多露等因子,为病菌孢子萌发提供了有利条件,病害可加重。 3.其他因素 连作地菌源多,病害发生比轮作地重,连作年限盒长,病害愈重。据查明, 春翻比秋翻地发病亦较重。过多施用氮肥地段,使植株组织生长柔嫩和徒长,有 利于病菌侵入(因病菌主要侵染分生组织),病害亦重。此外,一切机械伤(如虫伤、 雹伤、作业时碰伤等)均有利病菌侵入,所以亦可加剧病害的发生。 (五)防治方法 由于初次侵染来源是多方面的,又加传播途径多,以及整个生育期可以重复 再侵染,所以给防治带来困难,比较难以根除。为了减轻发病应采取综合措施加 以防治。 1.消灭初次侵染来源 因其初次侵染来源是多方面的,故应从下列两方面去进行: (1)清除田间菌源:人工收割以后,应将田间散在的病株拾回烧掉,结合秋翻 将残碎的病瘤翻入土内,减少菌源。如机械收割采取秸秆还田措施,对减少菌源 的作用更大,因为机械收割可将菌瘿全部粉碎,这种粉碎后的病菌孢子,遇湿极 易失去生活力。人工收割遗留田间病瘤不易破裂,故不易丧失生活力。 (2)施用净肥:混有玉米病残体的厩肥,一定要充分腐熟后才能下田,以免孢 子未死,增加田间菌量。 2.轮作 一般可与小麦、大豆、谷子、高粱等作物轮作 2—3 年。 3.选育抗病品种 配制杂交组合时,应注意父母本的抗病遗传规律、病菌致病性变异产生新生 理小种等问题。 4.割除病瘤 有条件地区应进行,如及时割除病瘤,能减少病菌积累,且可减轻当年的再 侵染。割除 病瘤时,应在病菌未成熟前(未形成黑粉)进行,割下的病瘤应深埋或 烧掉,以减少菌源。 二、玉米丝黑穗病(Maize head smut) 玉米丝黑穗病周期性发生于美国、墨西哥的太平洋沿岸三角洲和山谷地带, 在澳大利亚、印度、新西兰、前苏联、南非和南斯拉夫也有发生,1919 年中国首 次在东北报道,目前在许多春玉米地区,特别是东北、西北、华北和南方冷凉山 区的连作玉米田块发病重。玉 米丝黑穗病在黑龙江省玉米产区均有发生,尤其连 作玉米地发病重,丝黑穗病对产量影响很大。 (一)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是幼苗侵染的系统性病害,以成株期穗部表现症状最明显。 幼苗:有些品种或自交系在幼苗长出 6—7 片叶时,病株可表现出明显症状。 主要表现病苗矮化,节间缩短,有的株形弯曲,叶子密集,叶色浓绿或叶片上有 黄白条纹。 雌穗:被害后症状有两种类型。①黑粉包型。被害后,全穗变为一包黑粉, 病穗失去原

形;初期具有白膜包被,不久破裂散出黑粉(冬孢子),在黑粉包中夹杂有寄主 维管束的残余物,因而呈丝状。②刺猬型。被害后,穗部受病菌刺激,使果穗颖 片伸长,不能结实,呈绿色角状长刺,丛生,使果穗呈畸形,不结实,有的基部 有少量黑粉,有的无黑粉。 雄穗:被害后花器变形,呈角状长刺,丛生,不形成雄蕊,内部充满黑粉。 (二)病原 学名:病原菌为丝轴黑粉菌[ Sphacelotheca reiliana(kuhn.) Clint.],属 于担子菌亚门,黑粉菌目真菌,轴黑粉菌属。 (三)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以冬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混入粪肥中的病菌冬孢子和种子上的病菌 冬孢子均可成为侵染来源。尤其成块的冬孢子在土壤中寿命比单个者长,越冬后 的病菌首先侵染幼苗,从玉米的幼芽或幼根侵入,侵入幼苗后,病菌扩展蔓延进 入生长锥,并随生长锥生长而在寄主体内扩展为系统侵染,但仅在雄穗和雌穗内 形成大量冬孢子而引起发病。后期病穗破裂散出黑粉而越冬。病菌除苗期的初侵 染外,无再侵染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病害的发生程度与菌源数量和土壤温、湿度条件的关系极为密切。 1.土壤温度和湿度 苗期土壤干燥,温度较高时发病重。发病适温为21℃-28℃,以土壤含水量 在20%时最适于病菌侵染。另外,黑龙江省春播时气温中度,风大,蒸发量高, 为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在越冬菌源量大的地区,种植感 病品种,当春季少雨于旱的年份,此病往往盛发流行。 2.农业措施 连作地菌源多,病害重。秋翻地可消灭大量菌源,病害较春翻地轻。机械收 割秸秆还田比站秆翻地发病轻。 3.品种的抗病性 目前生产上还没有免疫的品种,但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 (五)防治方法 针对此病是以土壤带菌传病为主和幼苗侵染的特点,除利用抗病品种外,应 注意减少初侵染源、种子处理和促使幼苗提早出土。 1.实行轮作 尤其病重田块,应与大豆、小麦、谷子等作物进行3-4年轮作。 2.适期早播 过早播种,地温低,种子发芽和幼苗出土时间拖长,易受病菌侵害,过晚可 减轻病害,但成熟过晚,易遭霜害,故应适期早播 3.种子处理 此方法是较为方便、有效的措施。常用的药剂有:①25%粉锈宁(百菌通、三 唑酮)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②25%羟锈宁(百坦、三 唑醇)粉剂、用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③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 用种子重量的0.4%-0.8%拌种。 4.除掉病株或病穗 在黑粉孢子尚未散出前,割除病株或摘除病穗,深埋或烧掉。减少越冬菌源, 减轻来年的病情

形;初期具有白膜包被,不久破裂散出黑粉(冬孢子),在黑粉包中夹杂有寄主 维管束的残余物,因而呈丝状。②刺猬型。被害后,穗部受病菌刺激,使果穗颖 片伸长,不能结实,呈绿色角状长刺,丛生,使果穗呈畸形,不结实,有的基部 有少量黑粉,有的无黑粉。 雄穗:被害后花器变形,呈角状长刺,丛生,不形成雄蕊,内部充满黑粉。 (二)病原 学名:病原菌为丝轴黑粉菌[Sphacelotheca reiliana(kuhn.)Clint.],属 于担子菌亚门,黑粉菌目真菌,轴黑粉菌属。 (三)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以冬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混入粪肥中的病菌冬孢子和种子上的病菌 冬孢子均可成为侵染来源。尤其成块的冬孢子在土壤中寿命比单个者长, 越冬后 的病菌首先侵染幼苗,从玉米的幼芽或幼根侵入,侵入幼苗后,病菌扩展蔓延进 入生长锥,并随生长锥生长而在寄主体内扩展为系统侵染,但仅在雄穗和雌穗内 形成大量冬孢子而引起发病。后期病穗破裂散出黑粉而越冬。病菌除苗期的初侵 染外,无再侵染。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病害的发生程度与菌源数量和土壤温、湿度条件的关系极为密切。 1.土壤温度和湿度 苗期土壤干燥,温度较高时发病重。发病适温为 21℃—28℃,以土壤含水量 在 20%时最适于病菌侵染。另外,黑龙江省春播时气温中度,风大,蒸发量高, 为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在越冬菌源量大的地区,种植感 病品种,当春季少雨于旱的年份,此病往往盛发流行。 2.农业措施 连作地菌源多,病害重。秋翻地可消灭大量菌源,病害较春翻地轻。机械收 割秸秆还田比站秆翻地发病轻。 3.品种的抗病性 目前生产上还没有免疫的品种,但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 (五)防治方法 针对此病是以土壤带菌传病为主和幼苗侵染的特点,除利用抗病品种外,应 注意减少初侵染源、种子处理和促使幼苗提早出土。 1.实行轮作 尤其病重田块,应与大豆、小麦、谷子等作物进行 3—4 年轮作。 2.适期早播 过早播种,地温低,种子发芽和幼苗出土时间拖长,易受病菌侵害,过晚可 减轻病害,但成熟过晚,易遭霜害,故应适期早播。 3.种子处理 此方法是较为方便、有效的措施。常用的药剂有:①25%粉锈宁(百菌通、三 唑酮)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重量的 0.3%—0.5%拌种。②25%羟锈宁(百坦、三 唑醇)粉剂、用种子重量的 0.3%—0.5%拌种。③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 用种子重量的 0.4%—0.8%拌种。 4.除掉病株或病穗 在黑粉孢子尚未散出前,割除病株或摘除病穗,深埋或烧掉。减少越冬菌源, 减轻来年的病情

5.秋季深翻 可将大量病菌深埋地下。采用机械收割秸秆未进行还田处理或站秆翻地时, 定要注意翻地质量,不能将病株残体露在外面。 6.拔除病苗 7.选用抗病品种 玉米品种间的抗病性有明显差异,各地应选育和利用本地区较为抗病的品种 8.掌握墒情和播种质量 墒情不好,覆土厚,病重:墒情好,覆土薄,病轻。所以掌握墒情和播种深 度也是防病重要措施。 三、玉米大斑病 Northern Leaf blight of corn) 玉米大斑病又称煤纹病,自1876年首次报道玉米大斑病以来,在也界各玉米 生产区发二普遍,重病年份为害性大。1899年中国东北地区最早记载此病,目前 几乎所有玉米产区可发生,以东北、华北的北部和西北等温度较低地区以及南方 山区发病较重。近年来,在三江省发生普遍,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在大发生年 份,一般减产15%-20%,严重的减产达50%以上 )症状 在自然条件下由于存在阶段抗病性,苗期很少发病,到后期,尤其是在抽 雄后发病逐渐加重 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一般先从底部叶片开 始发生,逐部向上扩展,但也常常出现从中、上部叶片开始发病的情况。严重时, 全株所有叶片均可受害至早期枯死 叶片:玉米大斑病在叶上的病斑类型因品种的抗性基因不同而分为两类,① 萎蔫型病斑:在不具有肚t抗性基因型的玉米品种上产生萎蔫型病斑,病斑初为小 椭圆形、黄褐色或青灰色水浸状斑点,扩大后形成边缘褐色,中央黄褐色或青褐 色的长纺缍形或梭形病斑,病斑一般长度为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可达 15一凹厘米,宽2-3厘米。严重时病,斑可互相联合,使病叶早枯,后期于病斑 上长一层黑褐色霉状物(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严重时,病叶上病斑易 纵裂。②褪绿型病斑:在具有肚t抗性基因型的玉米品种上产生褪绿型病斑,病斑 初期为椭圆形小斑,后病斑稍沿叶脉扩展,出现褐色坏死条纹,呈现黄色或淡褐 色,极少产生孢子。 叶鞘、苞叶:与叶片症状相似,只是霉状物少些。 (二)病原 学名:无性世代为大斑凸脐蠕孢菌 Exserohilum turcicum(Pass.) Leonard& Suggs,属半知菌亚门,凸脐蠕孢属。 (三)侵染循环 病菌可在田间地表和玉米秸秆垛中残留的病叶组织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或 由分生孢子形成的厚垣孢子进行越冬,所以这些病残体就成为来年病菌的初次侵 染来源。但埋在地下10厘米深的病叶中的菌丝体,越冬后全部死亡。 翌年,病残体中的菌丝体产生的分生孢子及越冬的分生孢子、厚垣孢子借风 雨传播,落到叶片上,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便可侵入寄主。在田间病菌侵 入玉米植株后,约经10-14天,便可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以后分生孢子随气流 传播,进行多次扩大再侵染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5.秋季深翻 可将大量病菌深埋地下。采用机械收割秸秆未进行还田处理或站秆翻地时, 一定要注意翻地质量,不能将病株残体露在外面。 6.拔除病苗 7.选用抗病品种 玉米品种间的抗病性有明显差异,各地应选育和利用本地区较为抗病的品种。 8.掌握墒情和播种质量 墒情不好,覆土厚,病重;墒情好,覆土薄,病轻。所以掌握墒情和播种深 度也是防病重要措施。 三、玉米大斑病(Northern Leaf blight of corn) 玉米大斑病又称煤纹病,自 1876 年首次报道玉米大斑病以来,在也界各玉米 生产区发二普遍,重病年份为害性大。1899 年中国东北地区最早记载此病,目前 几乎所有玉米产区可发生,以东北、华北的北部和西北等温度较低地区以及南方 山区发病较重。近年来,在三江省发生普遍,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在大发生年 份,一般减产 15%—20%,严重的减产达 50%以上。 一)症状 在自然条件下由于存在阶段抗病性,苗期很少发病,到后期,尤其是在抽 雄后发病逐渐加重 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一般先从底部叶片开 始发生,逐部向上扩展,但也常常出现从中、上部叶片开始发病的情况。严重时, 全株所有叶片均可受害至早期枯死。 叶片:玉米大斑病在叶上的病斑类型因品种的抗性基因不同而分为两类,① 萎蔫型病斑:在不具有 Ht 抗性基因型的玉米品种上产生萎蔫型病斑,病斑初为小 椭圆形、黄褐色或青灰色水浸状斑点,扩大后形成边缘褐色,中央黄褐色或青褐 色的长纺缍形或梭形病斑,病斑一般长度为 5-10 厘米,宽 1 厘米左右,有的可达 15—凹厘米,宽 2—3 厘米。严重时病,斑可互相联合,使病叶早枯,后期于病斑 上长一层黑褐色霉状物(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严重时,病叶上病斑易 纵裂。②褪绿型病斑:在具有 Ht 抗性基因型的玉米品种上产生褪绿型病斑,病斑 初期为椭圆形小斑,后病斑稍沿叶脉扩展,出现褐色坏死条纹,呈现黄色或淡褐 色,极少产生孢子。 叶鞘、苞叶:与叶片症状相似,只是霉状物少些。 (二)病原 ’ 学名:无性世代为大斑凸脐蠕孢菌 Exserohilum turcicum(Pass.)Leonard & Suggs,属半知菌亚门,凸脐蠕孢属。 (三)侵染循环 病菌可在田间地表和玉米秸秆垛中残留的病叶组织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或 由分生孢子形成的厚垣孢子进行越冬,所以这些病残体就成为来年病菌的初次侵 染来源。但埋在地下 10 厘米深的病叶中的菌丝体,越冬后全部死亡。 翌年,病残体中的菌丝体产生的分生孢子及越冬的分生孢子、厚垣孢子借风、 雨传播,落到叶片上,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便可侵入寄主。在田间病菌侵 入玉米植株后,约经 10—14 天,便可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以后分生孢子随气流 传播,进行多次扩大再侵染。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病害发生的程度,受品种抗病性、轮作制度、气象条件和栽培条件等多因素 影响 1.品种抗病 60年代以后,在我国许多地区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流行,主要是由于推广高 度感病的自交系有关,可见大面积种植易感病的杂交种是形成病害大发生的重要 因素之 2.轮作制度 据调査,一般连作地,由于越冬菌源多,比轮作地发生早而且重 3.气象条件 玉米大斑病发生的轻重受温度、降雨等条件影响很大,其发生的早晚与雨期 迟早也有关系:一般雨期提前,病害亦提前,在黑龙江省一般7月份干旱,玉米 生长受到抑制,8月份多雨年份,病害发生严重,这是由于玉米大斑病菌侵染要 求高温、高湿条件所致。 4.栽培条件 间作、单作等不同栽培条件,对病害发生亦有差异。间作的玉米通风、透光 良好,湿度土妖.一般较单作玉米发病轻,调查中发现,秋翻地发病轻,不翻地 发病重。 (五)防治方法 防治以推广和利用抗病品种为主,加强栽培管理,及时辅以药剂防治。 1.种植抗病品种 种植抗病品种必须考虑以下问题: (1)抗源基因区域化:即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种植一套抗病基因品种,在另一地 区里种植另一套抗病基因品种,使抗病品种的布局合理,起到隔离作用,以控制 大斑病的流行,又能限制毒力小种的定向选择,以防大斑病菌优势小种的形成和 扩散 (2)不同抗病品种的合理搭配种植:防止在一个地区内品种抗病基因(种质资 源)单一化,使品种群体的抗病性在遗传上是异质的,多样的 (3)重视品种的兼抗性:在大、小斑病和丝黑穗病混合发生区,应选用能兼抗 几种病害的多抗性品种。 2.轮作 实行二年以上轮作,因为病残体或病叶彻底腐烂消解后,大斑病菌亦不能生 存,所以经两年以上即可达到防病作用。 3.彻底消灭菌源 秋收后结合防治玉米螟及时处理玉米秸秆,或做饲料用等。将病残体处理干 净,尤其对严重感病的秸秆及早处理,更为重要,以便减少来年的侵染菌源。亦 可通过机械收割时粉碎秸秆进行还田或站秆翻地,以及秋季深翻等,将病残体及 病叶深埋地下,加速其腐解,从而也起到加速病菌消亡的目的。 4.加强栽培管理 如适期早播、增施有机肥料、合理密植以及中耕、松土等,创造田间通风透 光条件,提高植株抗病力,减轻发病 5.药剂防治 在病害发生严重地区可以用药剂防治。常用药剂有:①50%多菌灵可湿性粉 剂,每公顷用药1.5千克,对水喷雾;②25%粉锈宁(百理通、三唑酮)可湿性粉 剂,每公顷用药1.5千克,对水喷雾

病害发生的程度,受品种抗病性、轮作制度、气象条件和栽培条件等多因素 影响。 1.品种抗病 60 年代以后,在我国许多地区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流行,主要是由于推广高 度感病的自交系有关,可见大面积种植易感病的杂交种是形成病害大发生的重要 因素之一。 2.轮作制度 据调查,一般连作地,由于越冬菌源多,比轮作地发生早而且重。 3.气象条件 玉米大斑病发生的轻重受温度、降雨等条件影响很大,其发生的早晚与雨期 迟早也有关系:一般雨期提前,病害亦提前,在黑龙江省一般 7 月份干旱,玉米 生长受到抑制,8 月份多雨年份,病害发生严重,这是由于玉米大斑病菌侵染要 求高温、高湿条件所致。 4.栽培条件 间作、单作等不同栽培条件,对病害发生亦有差异。间作的玉米通风、透光 良好,湿度土妖.一般较单作玉米发病轻,调查中发现,秋翻地发病轻,不翻地 发病重。 (五)防治方法 防治以推广和利用抗病品种为主,加强栽培管理,及时辅以药剂防治。 1.种植抗病品种 种植抗病品种必须考虑以下问题: (1)抗源基因区域化:即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种植一套抗病基因品种,在另一地 区里种植另一套抗病基因品种,使抗病品种的布局合理,起到隔离作用,以控制 大斑病的流行,又能限制毒力小种的定向选择,以防大斑病菌优势小种的形成和 扩散。 (2)不同抗病品种的合理搭配种植:防止在一个地区内品种抗病基因(种质资 源)单一化,使品种群体的抗病性在遗传上是异质的,多样的。 (3)重视品种的兼抗性:在大、小斑病和丝黑穗病混合发生区,应选用能兼抗 几种病害的多抗性品种。 2.轮作 实行二年以上轮作,因为病残体或病叶彻底腐烂消解后,大斑病菌亦不能生 存,所以经两年以上即可达到防病作用。 3.彻底消灭菌源 秋收后结合防治玉米螟及时处理玉米秸秆,或做饲料用等。将病残体处理干 净,尤其对严重感病的秸秆及早处理,更为重要,以便减少来年的侵染菌源。亦 可通过机械收割时粉碎秸秆进行还田或站秆翻地,以及秋季深翻等,将病残体及 病叶深埋地下,加速其腐解,从而也起到加速病菌消亡的目的。 4.加强栽培管理 如适期早播、增施有机肥料、合理密植以及中耕、松土等,创造田间通风透 光条件,提高植株抗病力,减轻发病. 5.药剂防治 在病害发生严重地区可以用药剂防治。常用药剂有:①50%多菌灵可湿性粉 剂,每公顷用药 1.5 千克,对水喷雾;②25%粉锈宁(百理通、三唑酮)可湿性粉 剂,每公顷用药 1.5 千克,对水喷雾

玉米小斑病自学 四、玉米茎腐病( Corn stalk rot) 玉米茎腐病又名青枯病,在世界各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美国的玉米每年因此 病减产10%-20%,重病区达25%-33%,甚至超过50%,是美国玉米的首要病 害。中国东起浙江,南达广西,西至新疆,北止黑龙江都有发生。据调查,目前 生产上应用的115个玉米品种、杂交组合及其亲本自交系,田间发病株率在20% 以上的感病品种占调查总数的46%,其中高感品种的发病株率达50% [一)症状 病害在玉米进入乳熟期发生,造成玉米整株叶片突然出现青灰色枯萎的早死 现象,根和茎基部则呈水渍状腐烂,果穗常下垂。此症状与瓜果腐霉引起的玉米 茎腐病不相同。腐霉菌玉米茎腐病一般在玉米拔节后至抽雄前的植株中部或近地 表的茎节间发生局部性水浸状腐烂,组织软化,致使病株从腐烂部位倒折。由于 维管柬未受害,病株尚能维持数天绿色。 (二)病原 (三)侵染循环 病菌存在于土壤中或随病残体和种子越冬,来年病菌借雨水飞溅进行传播, 形成再侵染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品种间抗病性有显著差异。一般认为施肥不足,茎基腐发病重:施足氮、磷、 钾肥发病轻。此外,低洼积水的玉米田,以及高温、多雨年份,尤其在玉米灌竽 飞间,如遇暴雨后转晴,有利于病害的流行。 (五)防治方法 玉米品种或杂交组合间对此病的抗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中单2号、丹玉 16号、掖单4号等杂交种在田间发病较轻。因此,选用抗病品种、增施肥料、以 及排除田间积水,均可减轻病情。 五、玉米干腐病( Dry rot of corn) 玉米干腐病在德国、意大利、法国、日本、俄罗斯、南罗得西亚、津巴布韦、 美国、阿根廷和巴西等国家均有分布,以美国和南非发生普遍严重。在我国的四 川、云南、广东、江 苏、陕西和辽宁等省份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玉米受害后,果穗提早成熟,不 仅产量降低,种子发芽率差,而且有病的籽粒不能食用,如用病株的秆和玉米芯 喂牲畜会发生麻痹性中毒现象, 实行检疫的省份有黑龙江、吉林省和天津市 (一)症状 主要危害果穗、茎秆、叶片和叶鞘,幼苗也有发生。果穗和叶鞘上的症状最 为明显。 果穗:病果穗一般成熟早,僵化变轻,剥去苞叶,则果穗下部或全穗籽粒皱 缩,呈暗褐色或污浊状,失去光泽,粒间常有紧密的灰白色菌丝体,穗轴松软变 轻,易于折断破裂。严重时,籽粒基部甚至全粒均有少量白色菌丝体,散生许多 小黑点(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劈开穗轴,则穗轴和护颖上也常生许多小黑点。病

玉米小斑病 自学 四、玉米茎腐病(Corn Stalk Rot) 玉米茎腐病又名青枯病,在世界各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美国的玉米每年因此 病减产 10%—20%,重病区达 25%-33%,甚至超过 50%,是美国玉米的首要病 害。中国东起浙江,南达广西,西至新疆, 北止黑龙江都有发生。据调查,目前 生产上应用的 115 个玉米品种、杂交组合及其亲本自交系,田间发病株率在 20% 以上的感病品种占调查总数的 46%,其中高感品种的发病株率达 50%。。 [一)症状 病害在玉米进入乳熟期发生,造成玉米整株叶片突然出现青灰色枯萎的早死 现象,根和茎基部则呈水渍状腐烂,果穗常下垂。 此症状与瓜果腐霉引起的玉米 茎腐病不相同。腐霉菌玉米茎腐病一般在玉米拔节后至抽雄前的植株中部或近地 表的茎节间发生局部性水浸状腐烂,组织软化,致使病株从腐烂部位倒折。由于 维管柬未受害,病株尚能维持数天绿色。 (二)病原 (三)侵染循环 病菌存在于土壤中或随病残体和种子越冬,来年病菌借雨水飞溅进行传播, 形成再侵染。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品种间抗病性有显著差异。一般认为施肥不足,茎基腐发病重:施足氮、磷、 钾肥发病轻。此外,低洼积水的玉米田,以及高温、多雨年份,尤其在玉米灌竽 飞间,如遇暴雨后转晴,有利于病害的流行。 (五)防治方法 玉米品种或杂交组合间对此病的抗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中单 2 号、丹玉 16 号、掖单 4 号等杂交种在田间发病较轻。因此,选用抗病品种、增施肥料、以 及排除田间积水,均可减轻病情。 五、玉米干腐病(Dry rot of corn) 玉米干腐病在德国、意大利、法国、日本、俄罗斯、南罗得西亚、津巴布韦、 美国、阿根廷和巴西等国家均有分布,以美国和南非发生普遍严重。在我国的四 川、云南、广东、江 苏、陕西和辽宁等省份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玉米受害后,果穗提早成熟,不 仅产量降低,种子发芽率差,而且有病的籽粒不能食用,如用病株的秆和玉米芯 喂牲畜会发生麻痹性中毒现象。 实行检疫的省份有黑龙江、吉林省和天津市。 (一)症状 主要危害果穗、茎秆、叶片和叶鞘,幼苗也有发生。果穗和叶鞘上的症状最 为明显。 果穗:病果穗一般成熟早,僵化变轻,剥去苞叶,则果穗下部或全穗籽粒皱 缩,呈暗褐色或污浊状,失去光泽,粒间常有紧密的灰白色菌丝体,穗轴松软变 轻,易于折断破裂。严 重时,籽粒基部甚至全粒均有少量白色菌丝体,散生许多 小黑点(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劈开穗轴,则穗轴和护颖上也常生许多小黑点。病

果穗和苞叶之间常有白色菌丝体,以致苞叶和果穗粘连,不易剥离。 茎秆:在基部4-5节处或果穗节的节部,或穗梗和苞叶上生褐色、紫红色或 黑褐色大形病斑,叶鞘和茎秆之间常有白色菌丝体,后期也生大量小黑点。 叶片:叶片受害时,在叶背面生褐色不规则的长形病斑,大小为5X1-2(厘 米)。一般很少产生小黑点。 (二)病原 玉米干腐病菌有三种,它们是玉米色二胞壳菌[ Diplodia zeae(Schw.)Lev]、 纵列色二胞壳菌( Diplodia frumenti E11.EtEV.)和大孢色二胞壳菌( Diplodia macrospora Earle),均属于半知菌亚门,球壳菌目真菌。色二孢属 此病菌只危害玉米。] 六、玉米其它常见病害 (一)玉米褐斑病( Corn brown sport) 多发生在叶片和叶鞘连接处,其主要症状为:病斑圆形或椭圆形,褐色至紫 褐色,病斑常密集成行,或融合成不规则形大斑,病斑附近的叶片组织呈粉红色, 后期病斑表皮破裂,散出褐色粉末(即病菌休眠孢子囊)。病叶撕裂后,叶脉和维 管束组织残存如丝状。 病菌的休眠孢子生于寄主体内,数量很大,近椭圆至卵圆形,深褐色,膜厚 而光滑,一侧稍扁平,越冬后,休眠孢子的圆盖打开,游出游动孢子。 病菌以体眠孢子囊在病残体中或土壤中越冬。春季借风雨传播,引起玉米发 病 防治方法以清除病残体及深翻:施足基肥,适时追肥;注意田间排水;及时 中耕除草等 友业措施为主。 (二)玉米赤霉穗腐病[ Gibberella zeae(Schw.) Perch. 在近成熟的果穗易受害,多从果穗顶端开始发病,向下蔓延。其主要症状为: 病部紫红色。籽粒间隙有灰白色菌丝体或粉红色霉状物;病粒变红褐色,无光泽 不饱满,质脆,果穗病苞叶常被菌丝贯穿,彼此紧密地粘结在一起,于果穗上不 易剥离。 病菌:镰刀菌 病菌以子囊壳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玉米播种后,病菌萌发侵染根系,引 起发病 防治方法以消除病残体,轮作及深翻,精耕细作,提髙整地质量,增施有机 肥等农业措施 谷子病害( Mi l let diseases) 谷子病害的种类较多,全世界已报道50多种,中国报道近40种。在东北三 省报道有?余种,其中以白发病发生最为普遍,而且危害最重,其次为谷瘟病, 其它病害发生较少、而且很轻。 谷子白发病( Millet downy mildew) 谷子(粟)白发病又名看谷老,亚洲、非洲和欧洲的谷子产区均有此病发生, 尤其以中国、朝鲜、日本和印度等谷子栽培面积较大的国家发生普遍严重。在全 国谷子产区均有发生,以西北和东北地区发生严重。在黑龙江省一些地区发生很 重,对产量影响很大。一般发病率为5%-10%,个别地块可达50%以上。近年来

果穗和苞叶之间常有白色菌丝体,以致苞叶和果穗粘连,不易剥离。 茎秆:在基部 4-5 节处或果穗节的节部,或穗梗和苞叶上生褐色、紫红色或 黑褐色大形病斑,叶鞘和茎秆之间常有白色菌丝体,后期也生大量小黑点。 叶片:叶片受害时,在叶背面生褐色不规则的长形病斑,大小为 5X1—2(厘 米)。一 般很少产生小黑点。 (二)病原 玉米干腐病菌有三种,它们是玉米色二胞壳菌[Diplodia zeae (Schw.) Lev]、 纵列色二胞壳菌(Diplodia frumenti Ell.Et EV.)和大孢色二胞壳菌(Diplodia macrospora Earle),均属于半知菌亚门,球壳菌目真菌。色二孢属 此病菌只危害玉米。 ] 六、玉米其它常见病害 (一)玉米褐斑病(Corn brown sport) 多发生在叶片和叶鞘连接处,其主要症状为:病斑圆形或椭圆形,褐色至紫 褐色,病斑常密集成行,或融合成不规则形大斑,病斑附近的叶片组织呈粉红色, 后期病斑表皮破裂,散出褐色粉末(即病菌休眠孢子囊)。病叶撕裂后,叶脉和维 管束组织残存如丝状。 病菌的休眠孢子生于寄主体内,数量很大,近椭圆至卵圆形,深褐色,膜厚 而光滑,一侧稍扁平,越冬后,休眠孢子的圆盖打开,游出游动孢子。 病菌以体眠孢子囊在病残体中或土壤中越冬。春季借风雨传播,引起玉米发 病。 防治方法以清除病残体及深翻;施足基肥,适时追肥;注意田间排水;及时 中耕除草等 友业措施为主。 (二)玉米赤霉穗腐病[Gibberella zeae(Schw.)Perch.] 在近成熟的果穗易受害,多从果穗顶端开始发病,向下蔓延。其主要症状为: 病部紫红色。籽粒间隙有灰白色菌丝体或粉红色霉状物;病粒变红褐色,无光泽, 不饱满,质脆,果穗病苞叶常被菌丝贯穿,彼此紧密地粘结在一起,于果穗上不 易剥离。 , 病菌:镰刀菌 病菌以子囊壳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玉米播种后,病菌萌发侵染根系,引 起发病。 防治方法以消除病残体,轮作及深翻,精耕细作,提高整地质量,增施有机 肥等农业措施 谷子病害(Millet diseases) 谷子病害的种类较多,全世界已报道 50 多种,中国报道近 40 种。在东北三 省报道有?余种,其中以白发病发生最为普遍,而且危害最重,其次为谷瘟病, 其它病害发生较少、而且很轻。 一、谷子白发病(Millet downy mildew) 谷子(粟)白发病又名看谷老,亚洲、非洲和欧洲的谷子产区均有此病发生, 尤其以中国、朝鲜、日本和印度等谷子栽培面积较大的国家发生普遍严重。在全 国谷子产区均有发生,以西北和东北地区发生严重。 在黑龙江省一些地区发生很 重,对产量影响很大。一般发病率为 5%-10%,个别地块可达 50%以上。近年来

此病有回升趋势,是谷子生产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 (一)症状 白发病是系统性侵染的病害。从开始萌芽到成熟,在不同生育阶段均呈现症 状,幼苗期呈现苗枯,成株期叶片上呈现灰背,拔节到孕穗期呈现白尖、枪杆和 白发等症状,抽穗后呈现看谷老。 幼苗:在未出土前,病苗呈扭曲状变褐,重者未及出土而枯死,即为“苗枯” 症状 叶片:苗高10厘米以上时,受害叶片上出现与叶脉平行的淡黄色条斑,病斑 在叶片背面产生一层灰白色粉状物(即病菌的孢囊梗及孢子囊),即为“灰背”症 状,病叶最后枯死。 成株:植株生长到35厘米高到抽穗前,顶部1-2片叶不能分开,呈黄白色, 即为“白尖”。接着黄白色顶叶逐渐变为黄褐色而枯死,直立田间,即“枪杆”症 状。这种直立成束的病叶不久便呈纵向开裂,同时散出大量黄棕色粉状物(即病菌 的卵孢子),最后心叶组织完全破碎,仅留灰白色叶脉,散乱成毛发状,即为“白 发”症状。这种病株常常不能抽穗。 穗部:有的感病植株能抽穗,所抽岀的穗常呈畸形,颖片变为小叶状而丛生, 全穗肥大呈刺猬状,直立田间,即“看谷老”症状。病穗不能结实,或仅局部结 实。肥大的颖片初呈红色或绿色,后变为褐色,破裂后散出大量黄棕色粉状物(即 病菌的卵孢子)。 (二)病原 学名:谷子白发病菌[ Sclerosporagraminicola(Sate) Schret:,属于鞭毛菌 亚门,霜霉目真菌,指梗霉属。 (三)侵染循环 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粪肥中或粘着在种子表面越冬。来年播种后,当谷 子幼芽尚未出土时,卵孢子即已萌发,借机械压力经根、中胚轴或幼芽鞘直接侵 入,菌丝蔓延到生长,重时引起苗枯。轻者,菌丝随着生长点组织的分化而发展 到达叶片和花序,分别在不同位引起发病,相继出现灰背、白尖、枪杆、白发或 看谷老。空气潮湿时,病叶产生孢子囊,借气流传播,在一般条件下可以萌发, 由气孔侵入叶片造成局部性病斑,造成多次重复侵染;但在高湿条件下病菌的孢 子囊也能从谷子的分生组织、分蘖、分枝、幼芽、幼穗、幼叶、幼苗和胚芽上侵 入而形成系统性侵染发病。在系统侵染过程中,卵孢子造成的侵染和孢子囊造成 的侵染在致病症状上并无差异,在后期均能产生卵孢子而越冬。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白发病菌以卵孢子侵染幼苗,因此苗期土壤环境和菌源数量对病害发生的 轻重有直接影向。 1.土壤温、湿度 一般幼苗2厘米以下最易感病,当长到2.5-3厘米则感病少,3厘米以上就 不易感病:当幼苗处于2厘米以下,土温在11℃-32℃和土壤相对湿度20%-80% 之间均可感病;但以土温19″C-21℃和土壤相对湿度50%(半干土)时感病最重。 土壤湿度大于80%就不利于此病发生。 2.栽培条件 连作地比轮作地发病重,因连作地菌源多。试验结果表明,如连作地的发病 为38.3%,轮作1年的发病率为3.7%,轮作2年的发病率为2%,轮作3年 的发病率则为0.5%

此病有回升趋势,是谷子生产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 (一)症状 白发病是系统性侵染的病害。从开始萌芽到成熟,在不同生育阶段均呈现症 状,幼苗期呈现苗枯,成株期叶片上呈现灰背,拔节到孕穗期呈现白尖、枪杆和 白发等症状,抽穗后呈现看谷老。 幼苗:在未出土前,病苗呈扭曲状变褐,重者未及出土而枯死,即为“苗枯” 症状。 叶片:苗高 10 厘米以上时,受害叶片上出现与叶脉平行的淡黄色条斑,病斑 在叶片背面产生一层灰白色粉状物(即病菌的孢囊梗及孢子囊),即为“灰背”症 状,病叶最后枯死。 成株:植株生长到 35 厘米高到抽穗前,顶部 1—2 片叶不能分开,呈黄白色, 即为“白尖”。接着黄白色顶叶逐渐变为黄褐色而枯死,直立田间,即“枪杆”症 状。这种直立成束的病叶不久便呈纵向开裂,同时散出大量黄棕色粉状物(即病菌 的卵孢子),最后心叶组织完全破碎,仅留灰白色叶脉,散乱成毛发状,即为“白 发”症状。这种病株常常不能抽穗。 穗部:有的感病植株能抽穗,所抽出的穗常呈畸形,颖片变为小叶状而丛生, 全穗肥大呈刺猬状,直立田间,即“看谷老”症状。病穗不能结实,或仅局部结 实。肥大的颖片初呈红色或绿色,后变为褐色,破裂后散出大量黄棕色粉状物(即 病菌的卵孢子)。 (二)病原 学名:谷子白发病菌[Sclerosporagraminicola(Sate)Schret:,属于鞭毛菌 亚门,霜霉目真菌,指梗霉属。 (三)侵染循环 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粪肥中或粘着在种子表面越冬。来年播种后,当谷 子幼芽尚未出土时,卵孢子即已萌发,借机械压力经根、中胚轴或幼芽鞘直接侵 入,菌丝蔓延到生长,重时引起苗枯。轻者,菌丝随着生长点组织的分化而发展, 到达叶片和花序,分别在不同位引起发病,相继出现灰背、白尖、枪杆、白发或 看谷老。空气潮湿时,病叶产生孢子囊,借气流传播,在一般条件下可以萌发, 由气孔侵入叶片造成局部性病斑,造成多次重复侵染;但在高湿条件下病菌的孢 子囊也能从谷子的分生组织、分蘖、分枝、幼芽、幼穗、幼叶、幼苗和胚芽上侵 入而形成系统性侵染发病。在系统侵染过程中,卵孢子造成的侵染和孢子囊造成 的侵染在致病症状上并无差异,在后期均能产生卵孢子而越冬。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白发病菌以卵孢子侵染幼苗,因此苗期土壤环境和菌源数量对病害发生的 轻重有直接影向。 1.土壤温、湿度 一般幼苗 2 厘米以下最易感病,当长到 2.5-3 厘米则感病少,3 厘米以上就 不易感病:当幼苗处于2厘米以下,土温在11℃—32℃和土壤相对湿度20%—80% 之间均可感病;但以土温 19"C—21℃和土壤相对湿度 50%(半干土)时感病最重。 土壤湿度大于 80%就不利于此病发生。 2.栽培条件 连作地比轮作地发病重,因连作地菌源多。试验结果表明,如连作地的发病 为 38.3%,轮作 1 年的发病率为 3.7%,轮作 2 年的发病率为 2%,轮作 3 年 的发病率则为 0.5%

覆土深度与发病亦有关,播种后覆土1厘米地块的发病率为8.2%,覆土5 厘米地块的发病率为41.8%。因为覆土过厚,幼苗出土慢,延长了幼苗被病菌 侵染的时间,所以发病较此外,种子不消毒(种子上粘附卵孢子),或施用了带菌 肥料,均增加了土壤中菌源数量,也可加重病害的发生。 3.品种抗性 品种间抗病性差异也很明显。栽培抗病力低的品种,也是发病重的原因。 (五)防治方法 谷子白发病菌由于生活力强,以及土壤与肥料都能带菌,特别在一些地区多 雨年份的高湿条件下,孢子囊有重复侵染的现象。各地实践证明,必须采取综合 防治措施。 1.种子处理 可根据当地药源情况,选用以下药剂进行防治 ①25%瑞毒霉(霉多米尔、甲霜灵、甲霜安)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重0.15% 0.2%拌种。 ②35%阿普隆拌种剂(含甲霜灵有效成分35%)按种子重量0.2%—0.3%拌 种或加水湿拌,即拌种子100千克用商品药量200-300克(有效成分70-105克)。 如要兼防谷粒黑穗病,则需加种子重量0.2%的克菌丹或公主岭霉素20毫克/ 千克同时混合拌种。 ③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10%甲霜灵+40%二羧铜)按种子重量0.3% 0.4%拌种,可兼防谷粒黑穗病。 ④80%恶霜菌丹(赛得福)可湿性粉剂(恶霜灵20%+灭菌丹60%)按种子重量 0.2%-0.25%拌种。 ⑤64%杀毒矾(恶霜灵8%代森锰锌56%)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4% 0.5%拌种 上述药剂虽可干拌,但以湿拌效果较好,可按种子重量加入1%清水或稀米 汤将种子湿润后,加药拌匀,即可播种 2.选用抗病高产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谷子白发病最有效的方法。注意就地选育抗病高产良种, 就地推广。 3.控制侵染来源 这在多雨,易重复侵染的地区极为重要。 (1)实行轮作倒茬:白发病菌卵孢子可以在土壤中越冬,并且只为害谷子,轮 作2-3年,即可大大减轻发病 (2)施用净肥:如用病谷草作饲料,卵孢子经过畜禽胃肠仍有侵染能力,所以 粪肥要充分腐熟再用。 (3)彻底拔除病株:结合田间管理,早期拔除病株,集中烧掉,但一定要早拔 连续拔,彻底拔,以减少菌源 4.适时晚播 不宜过早播种,覆土不要过深,播后及早镇压,保持墒情,以促使谷子早出 苗,出齐苗,可减轻发病

覆土深度与发病亦有关,播种后覆土 1 厘米地块的发病率为 8.2%,覆土 5 厘米地块的发病率为 41.8%。因为覆土过厚,幼苗出土慢,延长了幼苗被病菌 侵染的时间,所以发病较 此外,种子不消毒(种子上粘附卵孢子),或施用了带菌 肥料,均增加了土壤中菌源数量,也可加重病害的发生。 3.品种抗性 品种间抗病性差异也很明显。栽培抗病力低的品种,也是发病重的原因。 (五)防治方法 谷子白发病菌由于生活力强,以及土壤与肥料都能带菌,特别在一些地区多 雨年份的高湿条件下,孢子囊有重复侵染的现象。各地实践证明,必须采取综合 防治措施。 1.种子处理 可根据当地药源情况,选用以下药剂进行防治: ①25%瑞毒霉(霉多米尔、甲霜灵、甲霜安)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重 0.15% —0.2%拌种。 ②35%阿普隆拌种剂(含甲霜灵有效成分 35%)按种子重量 0.2%—0.3%拌 种或加水湿拌,即拌种子 100 千克用商品药量 200-300 克(有效成分 70—105 克)。 如要兼防谷粒黑穗病,则需加种子重量 0.2%的克菌丹或公主岭霉素 20 毫克/ 千克同时混合拌种。 ③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10%甲霜灵+40%二羧铜)按种子重量 0.3%— 0.4%拌种,可兼防谷粒黑穗病。 ④80%恶霜菌丹(赛得福)可湿性粉剂(恶霜灵 20%+灭菌丹 60%)按种子重量 0.2%—0.25%拌种。 ⑤64%杀毒矾(恶霜灵 8%+代森锰锌 56%)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 0.4%— 0.5%拌种。 上述药剂虽可干拌,但以湿拌效果较好,可按种子重量加入 1%清水或稀米 汤将种子湿润后,加药拌匀,即可播种。 2.选用抗病高产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谷子白发病最有效的方法。注意就地选育抗病高产良种, 就地推广。 3.控制侵染来源 这在多雨,易重复侵染的地区极为重要。 (1)实行轮作倒茬:白发病菌卵孢子可以在土壤中越冬,并且只为害谷子,轮 作 2—3 年,即可大大减轻发病。 (2)施用净肥:如用病谷草作饲料,卵孢子经过畜禽胃肠仍有侵染能力,所以 粪肥要充分腐熟再用。 (3)彻底拔除病株:结合田间管理,早期拔除病株,集中烧掉,但一定要早拔、 连续拔,彻底拔,以减少菌源。 4.适时晚播 不宜过早播种,覆土不要过深,播后及早镇压,保持墒情,以促使谷子早出 苗,出齐苗,可减轻发病

第七章油料类作物病害 第一节大豆病害( Soybean diseases) 全世界已知大豆病害有120余种,其中真菌病害60种,病毒病28种,细菌 病10种,线虫病20种、类菌原体病3种、高等寄生植物2种。中国已报道有52 种。在东北地区共发现大豆病害20多种。灰斑病、霜霉病、褐纹病和细菌斑点 病在东北各地区均有发生。灰斑病和褐纹病在黑龙江省东北部发生普遍较重,近 几年推广了一些抗灰斑病(主要荚粒部)品种,但叶部发生仍较重。抗褐纹病品种 更少。而霜霉病、细菌斑点病主要在西北部发生较普遍,而且较重。孢囊线虫病 主要发生在黑龙江省西北部一些地区,近些年东北部一些地区亦有发生,不但面 积扩大了,而且有逐年加重趋势。大豆根腐病主要发生在黑龙江省东北部,现在 黑龙江省西北部一些地区也有所发生,而且有些豆田发生也较重。大豆菟丝子在 些地区豆田有所发生,虽然危害面积不大,但很严重。大豆菌核病当前只在极 少数地区个别地段发生,但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尤其西北部一些地区油菜 与向日葵菌核病逐年加重,有可能相互感染而加重几个作物的病情。轮纹病、紫 斑病、灰星病、褐斑病、细菌性叶烧病、细菌斑点病、细菌性角斑病、病毒病等, 在一些地区、一些年份也有所发生,但危害均较轻。 大豆胞囊线虫病( Soybean cyst nematode 胞囊线虫病又名萎黄线虫病、根线虫病,俗名“火龙秧子”,该病主要分布前 苏联、美国、日本、朝鲜、埃及和中国等国家。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和黄淮海 地区。 (一)症状 主要为害根部。 苗期:当2—3片真叶形成后开始,由于根部受害,地上部表现叶片发黄,茎 部也变淡黄色,生长缓慢以至枯死,从而可造成田间缺苗断条。 成株期:由于大豆根部受害,7月份以后可在田间出现成片叶片变黄、矮小 的植株,严重者则停止生长以至枯死,受害轻者虽能开花,但不结实或结实稀少 拔出病株可见根部的根瘤显著减少,但须根增多,其上生很多象虱卵般的白色细 小的虫瘿(雌虫)。被害根部表皮龟裂,极易遭受其他真菌或细菌侵害而引起腐烂, 使病株提早枯死。 (二)病原 大豆胞囊线虫( 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属于线形动物门,线虫纲 垫刃目,异皮科动物 (三)侵染循环 大豆胞囊线虫以胞囊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季,当环境适宜,胞囊内卵孵化 为幼虫,2龄幼虫突破卵壳进入土中,并在土中运动寻找寄主。幼虫自根毛侵入 寄主,在寄主根部皮层营寄生生活。幼虫在根中继续发育,经过3、4龄幼虫期而 发育成成虫。雌成虫身体膨大,突破豆根皮层而显露出来,仅用口器吸着寄主上, 此即为根上所见的小米粒大小的白色球状物。雄成虫脱离根部与雌虫交尾。雌虫 体内则形成数百粒受精卵,其外部包被一层卵囊。环境适合时,卵很快孵化为幼 虫,进行多次重复侵染;遇到秋季环境不适合,包被卵的卵囊外膜变硬形成胞囊 进行越冬。 大豆胞囊线虫发生的代数,因各地土温不同而异。我国上海为10代:黄淮海 地区、北京和辽宁铁岭市为4代;而东北营口以北地区为3代,高温年在个别地

第七章 油料类作物病害 第一节 大豆病害(Soybean diseases) 全世界已知大豆病害有 120 余种,其中真菌病害 60 种,病毒病 28 种,细菌 病 10 种,线虫病 20 种、类菌原体病 3 种、高等寄生植物 2 种。中国已报道有 52 种。在东北地区共发现大豆病害 20 多种。 灰斑病、霜霉病、褐纹病和细菌斑点 病在东北各地区均有发生。灰斑病和褐纹病在黑龙江省东北部发生普遍较重,近 几年推广了一些抗灰斑病(主要荚粒部)品种,但叶部发生仍较重。抗褐纹病品种 更少。而霜霉病、细菌斑点病主要在西北部发生较普遍,而且较重。孢囊线虫病 主要发生在黑龙江省西北部一些地区,近些年东北部一些地区亦有发生,不但面 积扩大了,而且有逐年加重趋势。大豆根腐病主要发生在黑龙江省东北部,现在 黑龙江省西北部一些地区也有所发生,而且有些豆田发生也较重。大豆菟丝子在 一些地区豆田有所发生,虽然危害面积不大,但很严重。大豆菌核病当前只在极 少数地区个别地段发生,但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尤其西北部一些地区油菜 与向日葵菌核病逐年加重,有可能相互感染而加重几个作物的病情。轮纹病、紫 斑病、灰星病、褐斑病、细菌性叶烧病、细菌斑点病、细菌性角斑病、病毒病等, 在一些地区、一些年份也有所发生,但危害均较轻。 一、 大豆胞囊线虫病(Soybean cyst nematode) 胞囊线虫病又名萎黄线虫病、根线虫病,俗名“火龙秧子”,该病主要分布前 苏联、美国、日本、朝鲜、埃及和中国等国家。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和黄淮海 地区。 (一)症状 主要为害根部。 苗期:当 2—3 片真叶形成后开始,由于根部受害,地上部表现叶片发黄,茎 部也变淡黄色,生长缓慢以至枯死,从而可造成田间缺苗断条。 成株期:由于大豆根部受害,7 月份以后可在田间出现成片叶片变黄、矮小 的植株,严重者则停止生长以至枯死,受害轻者虽能开花,但不结实或结实稀少。 拔出病株可见根部的根瘤显著减少,但须根增多,其上生很多象虱卵般的白色细 小的虫瘿(雌虫)。被害根部表皮龟裂,极易遭受其他真菌或细菌侵害而引起腐烂, 使病株提早枯死。 (二)病原 . 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che),属于线形动物门,线虫纲, 垫刃目,异皮科动物。 (三)侵染循环 大豆胞囊线虫以胞囊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季,当环境适宜,胞囊内卵孵化 为幼虫,2 龄幼虫突破卵壳进入土中,并在土中运动寻找寄主。幼虫自根毛侵入 寄主,在寄主根部皮层营寄生生活。幼虫在根中继续发育,经过 3、4 龄幼虫期而 发育成成虫。雌成虫身体膨大,突破豆根皮层而显露出来,仅用口器吸着寄主上, 此即为根上所见的小米粒大小的白色球状物。雄成虫脱离根部与雌虫交尾。雌虫 体内则形成数百粒受精卵,其外部包被一层卵囊。环境适合时,卵很快孵化为幼 虫,进行多次重复侵染;遇到秋季环境不适合,包被卵的卵囊外膜变硬形成胞囊 进行越冬。 大豆胞囊线虫发生的代数,因各地土温不同而异。我国上海为 10 代;黄淮海 地区、北京和辽宁铁岭市为 4 代;而东北营口以北地区为 3 代,高温年在个别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22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