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Epidemiology 课程编码:ZB14014 总学分/总学时:2.540 理论学时/实验学时:28/12 误程性质:专业基础达须课 先修课程:医学统计学 课程负责人:刘佳铭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 开课单位:医学院预防医学系 大纲制定者:刘佳铭 大纲审定者:李述刚 大纲审定时间:2017年9月27日 课程简介: 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得分布及 其影响因素,借以制定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流行病学 是进行疾病分布规律研究及病因学探讨的一门方法学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在学习和理解 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流行病学思维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运用其原理进行医学实践,完善诊治方法的能力,并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以及今后科研打下必要 的基础。 一、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 (一)课程目标 1.举握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 2.理解流行病学的观点、用途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掌握流行病学常用疾病测量指标的概念、应用条件和具体计算方法 4. 掌握流行病学各类研究方法,包括现况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实验研究及诊断试 验研究的基本原理、特点、资料分析与整理及优缺点: 5.培养学生流行病学的思维,对疾病与健康的群体现象进行分析,初步具各探索病因的能力: 6 培养学生对各类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对计算结果进行正确判断和解释,并得出 科学可靠结论的能力: 7. 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概括、消化吸收的能力,以及围绕课堂教学内容,阅 读参考书籍和资料,自我扩充知识领域的能力: 8. 通过预习报告和课堂回答问题,培养清晰、完整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的能力: 9.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分析问题的习惯和对问题提出多种解决方案的能力: 10.通过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课程作业,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课程目标1支撑毕业要求(知识要求)的第1条,具备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生 医学、公共卫生、临床医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掌握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 践
《流行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Epidemiology 课程编码:ZB14014 总学分/总学时:2.5/40 理论学时/实验学时:28/1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须课 先修课程:医学统计学 课程负责人:刘佳铭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 开课单位: 医学院预防医学系 大纲制定者:刘佳铭 大纲审定者:李述刚 大纲审定时间:2017 年 9 月 27 日 课程简介: 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得分布及 其影响因素,借以制定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流行病学 是进行疾病分布规律研究及病因学探讨的一门方法学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在学习和理解 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流行病学思维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运用其原理进行医学实践,完善诊治方法的能力,并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以及今后科研打下必要 的基础。 一、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 (一)课程目标 1. 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 2. 理解流行病学的观点、用途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 掌握流行病学常用疾病测量指标的概念、应用条件和具体计算方法; 4. 掌握流行病学各类研究方法,包括现况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实验研究及诊断试 验研究的基本原理、特点、资料分析与整理及优缺点; 5. 培养学生流行病学的思维,对疾病与健康的群体现象进行分析,初步具备探索病因的能力; 6. 培养学生对各类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对计算结果进行正确判断和解释,并得出 科学可靠结论的能力; 7. 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概括、消化吸收的能力,以及围绕课堂教学内容,阅 读参考书籍和资料,自我扩充知识领域的能力; 8. 通过预习报告和课堂回答问题,培养清晰、完整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的能力; 9.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分析问题的习惯和对问题提出多种解决方案的能力; 10. 通过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课程作业,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课程目标 1 支撑毕业要求(知识要求)的第 1 条,具备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生 物医学、公共卫生、临床医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掌握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 践
课程目标2支撑毕业要求(知识要求)的第1条,具备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生 物医学、公共卫生、临床医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掌握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 课程目标3支撑毕业要求(知识要求)的第1条,具备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生 物医学、公共 卫生、临床医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掌握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 践。 课程目标4支撑毕业要求(知识要求)的 1条 具备自然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 物医学、公共卫生、临床医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掌握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 践。 课程目标5支撑毕业要求(知识要求)的第3条,掌握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 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 课程目标5支撑毕业要求(能力要求)的第10条,具有提出科学问题,并应用常用的科学方法进 行探讨的能力。 课程目标5支撑毕业要求(能力要求)的第8条,具有应用医学等科学知识处理个体,群体和卫 生系统问愿的能力,能够对病人和公众进行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宜传教育和健 康指导。 课程目标6支撑毕业要求(知识要求)的第1条,具备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生 物医学、公共卫生、临床医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掌握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 课程目标7支撑毕业要求(能力要求)的第6条,具有获取、甄别、理解并应用医学等科学文献 中证据的能力。 课程目标8支撑毕业要求(能力要求)的第10条,具有提出科学问题,并应用常用的科学方法进 行探讨的能力。 课程目标9支撑毕业要求(能力要求)的第9条,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课程目标10支撑毕业要求(能力要求)的第10条,具有提出科学问题,并应用常用的科学方法 讲行探讨时的能力
课程目标 2 支撑毕业要求(知识要求)的第 1 条,具备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生 物医学、公共卫生、临床医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掌握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 践。 课程目标 3 支撑毕业要求(知识要求)的第 1 条,具备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生 物医学、公共卫生、临床医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掌握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 践。 课程目标 4 支撑毕业要求(知识要求)的第 1 条,具备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生 物医学、公共卫生、临床医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掌握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 践。 课程目标 5 支撑毕业要求(知识要求)的第 3 条,掌握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 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 课程目标 5 支撑毕业要求(能力要求)的第 10 条,具有提出科学问题,并应用常用的科学方法进 行探讨的能力。 课程目标 5 支撑毕业要求(能力要求)的第 8 条,具有应用医学等科学知识处理个体,群体和卫 生系统问题的能力,能够对病人和公众进行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健 康指导。 课程目标 6 支撑毕业要求(知识要求)的第 1 条,具备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生 物医学、公共卫生、临床医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掌握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 践。 课程目标 7 支撑毕业要求(能力要求)的第 6 条,具有获取、甄别、理解并应用医学等科学文献 中证据的能力。 课程目标 8 支撑毕业要求(能力要求)的第 10 条,具有提出科学问题,并应用常用的科学方法进 行探讨的能力。 课程目标 9 支撑毕业要求(能力要求)的第 9 条,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课程目标 10 支撑毕业要求(能力要求)的第 10 条,具有提出科学问题,并应用常用的科学方法 进行探讨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预期学习成效 知识点或能力 散学活动 学时 1.掌据流行病学的定义。 1概述 2熟悉流行病学的常用研究方法、研究 2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范围与用途。 0绪论 3流行学研究的重要观点 1、2、7 3.了解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设计、测 1.课堂教学 理论 量与评价,流行病学的发展简史、流 4流行学的应用 2学时 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及流行病学 5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的发展。 6流行病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1.掌握描述疾病分布的常用指标,特别 是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的指标, 疾病地方性的种类、疾病时间分布的4 1研究疾病分布常用的测量指标 1课堂教学: 种类型及描述疾病年龄分布的两种方 2.混合式教学:线上学习结合 2疾病的流行强度 案例式教学: 1疾病的分布 1、3、5、8、10 法。 3.实践课前小组讨论传染病 理论 2.熟悉疾病地方性的种类、疾病时间分 3疾病的分布 3学时 布的4种类型及描述疾病年龄分布的 4实践疾病分布常用的测量指标 和糖尿病案例,计算疾病分布 常用的测量指标,课上教师答 两种方法,疾病地区分布及人群分布 的计算 的特点。 疑、交流汇报,作业互评。 3.了解疾病三间分布综合描述的方法。 1概述 1.课堂教学 1.掌握抽查的概念、目的和优缺点,现 2.混合式教学:线上学习结合 2个案调查、病例报告和病例分 案例式教学: 理论 2描述性研究 1、4、5、6、7、8、 况调查的概念和目的,普查的概念、 析 3.实践课前小组讨论某市老 目的和优缺点。 9、10 2.熟悉抽样调查的方法,现况调查种 3现况调查 年人多发病及知识分子慢病 实践 调查案例,进行方案设计和结 类、用途。 4实践现况调查的方案设计和结 2学时 果解释,课上教师答疑、交流 果分析 汇报,作业互评。 1.掌握队列研究的概念、特点,队列研 1概述 1.课堂教学: 理论 1、4、5、6、7、8、 3队列研究 9、10 究数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包括率的 2.混合式教学:线上学习结合 4学时+ 计算、人年的计算、相对危险度和归 2研究实例 案例式教学: 实践
二、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预期学习成效 知识点或能力 教学活动 学时 0 绪 论 1、2、7 1.掌握流行病学的定义。 2.熟悉流行病学的常用研究方法、研究 范围与用途。 3.了解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设计、测 量与评价,流行病学的发展简史、流 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及流行病学 的发展。 1 概述 2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3 流行学研究的重要观点 4 流行学的应用 5 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6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1.课堂教学 理论 2 学时 1 疾病的分布 1、3、5、8、10 1.掌握描述疾病分布的常用指标,特别 是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的指标, 疾病地方性的种类、疾病时间分布的 4 种类型及描述疾病年龄分布的两种方 法。 2.熟悉疾病地方性的种类、疾病时间分 布的 4 种类型及描述疾病年龄分布的 两种方法,疾病地区分布及人群分布 的特点。 3.了解疾病三间分布综合描述的方法。 1 研究疾病分布常用的测量指标 2 疾病的流行强度 3 疾病的分布 4 实践疾病分布常用的测量指标 的计算 1.课堂教学; 2.混合式教学:线上学习结合 案例式教学; 3.实践课前小组讨论传染病 和糖尿病案例,计算疾病分布 常用的测量指标,课上教师答 疑、交流汇报,作业互评。 理论 3 学时 2 描述性研究 1、4、5、6、7、8、 9、10 1.掌握抽查的概念、目的和优缺点,现 况调查的概念和目的,普查的概念、 目的和优缺点。 2.熟悉抽样调查的方法,现况调查种 类、用途。 1 概述 2 个案调查、病例报告和病例分 析 3 现况调查 4 实践现况调查的方案设计和结 果分析 1.课堂教学; 2.混合式教学:线上学习结合 案例式教学; 3.实践课前小组讨论某市老 年人多发病及知识分子慢病 调查案例,进行方案设计和结 果解释,课上教师答疑、交流 汇报,作业互评。 理论 4 学时 + 实践 2 学时 3 队列研究 1、4、5、6、7、8、 9、10 1.掌握队列研究的概念、特点,队列研 究数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包括率的 计算、人年的计算、相对危险度和归 1 概述 2 研究实例 1.课堂教学; 2.混合式教学:线上学习结合 案例式教学; 理论 4 学时+ 实践
因危险度的计算及意义,队列研究中3研究设计与实施 3.实践课前小组讨论血清胆 2学时 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 4资料整理及分析 固醇与冠心病,饮水类型与肿 2.熟悉队列研究的种类和用途,队列研 5优点与局限性 瘤关系的案例,进行不同类型 究的优缺点。 3.了解队列研究的实施,队列研究PAR 6实践不同类型队列研究的设计 队列研究的方案设计及结果 分析,课上教师答疑、交流汇 和SMR的意义,样本量的计算。 方案及结果分析 报,作业互评。 1.掌程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和特点,成 组资料和配比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 常见的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 1概述 1.课堂教学: 2研究实例 2.混合式教学:线上学习结合 倚及其控制。 理论 1、4、5、6、7、8、 2.熟悉病例对照研究的种类和用途,资 3研究设计与实施 案例式教学: 4学时+ 4病例对照研究 料整理和分析的步骤和方法,优缺点。 3.实践课前小组讨论吸烟与 9、10 4资料分析 肺癌关系的案例,分析其设计 实践 3.了解病例和对照研究的设计和实施 5优点与局限性 2学时 过程中对照形式和研究对象的选择, 方案及结果,课上教师答疑 6实践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过程 研究因素的选择,资料的收集,样本 交流汇报,作业互评。 量的估计。 1.课堂教学: 1.掌据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特点 主要类型及基本原则,临床实验的设 1概述 2.混合式教学:线上学习结合 2临床试验 案例式教学: 理论 5实验流行病学 1、4、5、6、7、8、 计与实施以及实验流行病学的优点和 3.实践课前小组讨论不同药 4学时+ 局限性。 研究 9、10 3现场试验和社区干预试验 2熟悉临床实验的概念,基本原则,现 物对带状疱疹疗效观察的案 实践 4优点与局限性 例,分析其设计方案并作结果 场试验和社区干预试验的设计与实 2学时 施。 5实践临床试验的设计 解释,课上教师答疑、交流汇 报,作业互评。 1.掌握现代流行病学的病因概念、形成 1病因的概念和病因模型 1课堂教学: 病因假设的方法及因果关系的判断标 2.混合式教学:线上学习结合 理论 2病因的分类及研究方法 6病因与病因推 1、4、5、6、7、8、 准。 案例式教学 2学时 2熟悉病因研究的方法,流行病学病因 3因果推断的逻辑方法 3.实践课前小组讨论察布查 断 9、10 研究的三部曲。 4因果关系的推断 尔病案例,分析病因研究过 实践 3.了解病因概念的发展过程及因素与 程,课上教师答疑、交流汇报 2学时 疾病的联系本质的判断。 5实践疾病病因研究的方法 作业互评。 诊断试验评价的基本程序 理论 7诊断试验 1、4、5、6、7、8、 1,掌握诊断试验评价的指标 1课堂教学: 9、10 2熟悉提高试验效率的方法 诊断试验评价的指标 2混合式教学:线上学习结合 2学时 十
因危险度的计算及意义,队列研究中 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 2.熟悉队列研究的种类和用途,队列研 究的优缺点。 3.了解队列研究的实施,队列研究 PAR 和 SMR 的意义,样本量的计算。 3 研究设计与实施 4 资料整理及分析 5 优点与局限性 6 实践不同类型队列研究的设计 方案及结果分析 3.实践课前小组讨论血清胆 固醇与冠心病,饮水类型与肿 瘤关系的案例,进行不同类型 队列研究的方案设计及结果 分析,课上教师答疑、交流汇 报,作业互评。 2 学时 4 病例对照研究 1、4、5、6、7、8、 9、10 1.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和特点,成 组资料和配比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 常见的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 倚及其控制。 2.熟悉病例对照研究的种类和用途,资 料整理和分析的步骤和方法,优缺点。 3.了解病例和对照研究的设计和实施 过程中对照形式和研究对象的选择, 研究因素的选择,资料的收集,样本 量的估计。 1 概述 2 研究实例 3 研究设计与实施 4 资料分析 5 优点与局限性 6 实践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过程 1.课堂教学; 2.混合式教学:线上学习结合 案例式教学; 3.实践课前小组讨论吸烟与 肺癌关系的案例,分析其设计 方案及结果,课上教师答疑、 交流汇报,作业互评。 理论 4 学时+ 实践 2 学时 5 实验流行病学 研究 1、4、5、6、7、8、 9、10 1.掌握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特点、 主要类型及基本原则,临床实验的设 计与实施以及实验流行病学的优点和 局限性。 2.熟悉临床实验的概念,基本原则,现 场试验和社区干预试验的设计与实 施。 1 概述 2 临床试验 3 现场试验和社区干预试验 4 优点与局限性 5 实践临床试验的设计 1.课堂教学; 2.混合式教学:线上学习结合 案例式教学; 3.实践课前小组讨论不同药 物对带状疱疹疗效观察的案 例,分析其设计方案并作结果 解释,课上教师答疑、交流汇 报,作业互评。 理论 4 学时+ 实践 2 学时 6 病因与病因推 断 1、4、5、6、7、8、 9、10 1.掌握现代流行病学的病因概念、形成 病因假设的方法及因果关系的判断标 准。 2.熟悉病因研究的方法,流行病学病因 研究的三部曲。 3.了解病因概念的发展过程及因素与 疾病的联系本质的判断。 1 病因的概念和病因模型 2 病因的分类及研究方法 3 因果推断的逻辑方法 4 因果关系的推断 5 实践疾病病因研究的方法 1.课堂教学; 2.混合式教学:线上学习结合 案例式教学; 3.实践课前小组讨论察布查 尔病案例,分析病因研究过 程,课上教师答疑、交流汇报, 作业互评。 理论 2 学时 + 实践 2 学时 7 诊断试验 1、4、5、6、7、8、 9、10 1.掌握诊断试验评价的指标 2.熟悉提高试验效率的方法 1 诊断试验评价的基本程序 2 诊断试验评价的指标 1.课堂教学; 2.混合式教学:线上学习结合 理论 2 学时 +
3.了解诊断试验评价的基本程厅 3提高试验效率的方法 案例式教学 4实践诊断实验的设计和结果分 析 析其设计方案并作结果解释, 课上教师答疑、交流汇报,作 业互评。 流行病学研究 掌据偏倚的概念和分类,医学研究西 中 见的偏倚及 常见的选择偏倚及其招 4、56、7、9 1误差与研究的真实性 1.课堂教学 其控 熟悉误差的概念,系统误差和随机误 2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 差的风别:混杂因素效应估计。 1,学据公共卫生监测的概充、目的及开 1述 9公共卫生监测 1、2、5、6、7、9 2我国监测的体系 1.课堂教学 3监测的程序和方法 瑞 2.了解监测的程序及评价、传染病监测 4监测系统的评价 系统
3.了解诊断试验评价的基本程序 3 提高试验效率的方法 4 实践诊断实验的设计和结果分 析 案例式教学; 3.实践课前小组讨论胰腺癌 两种诊断方法比较的案例,分 析其设计方案并作结果解释, 课上教师答疑、交流汇报,作 业互评。 实践 2 学时 8 流行病学研究 中常见的偏倚及 其控制 4、5、6、7、9 1.掌握偏倚的概念和分类,医学研究中 常见的选择偏倚及其控制方法。 2.熟悉误差的概念,系统误差和随机误 差的区别;混杂因素效应估计。 1 误差与研究的真实性 2 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 1.课堂教学 理论 2 学时 9 公共卫生监测 1、2、5、6、7、9 1.掌握公共卫生监测的概念、目的及种 类 , 我 国主 要的 疾 病监 测 方法 : 被动监测、主动监测、常规报告、哨 点监测 2.了解监测的程序及评价、传染病监测 系统 1 概述 2 我国监测的体系 3 监测的程序和方法 4 监测系统的评价 1.课堂教学 理论 1 学时
三、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 1.课程目标1、2、3、4、6的达成度通过期末理论笔试综合考评: 2.课程目标5、7、8、9、10的达成度通过实习讨论评价综合考评。 四、成绩评定 课程成绩包括2个部分,分别为期末理论笔试(闭卷):实习讨论评价。 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 1.期末理论笔试(闭卷)。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考试占总成绩的70%。总评成绩 未达60%者,该门课程成绩作不及格处理。 2.实习讨论评价。综合学生在实习课堂回答问题、积极发言等表现情况及各组预习报告成绩作 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五、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L.建议教材: 沈洪兵主编流行病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3月出版 2.主要参考书: 叶冬青主编.流行病学实习指导(第4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 李立明主编流行病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 附表: 序号 实验(实践)项目名称 学时 实验(实践)类型 开出要求 描述性研究 综合 必做 队列研究 综合 必做 病例对照研究 综合 必做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2 综合 必做 诊断试验 2 综合 必做 6 病因推断 综合 必做
三、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 1.课程目标 1、2、3、4、6 的达成度通过期末理论笔试综合考评; 2.课程目标 5、7、8、9、10 的达成度通过实习讨论评价综合考评。 四、成绩评定 课程成绩包括 2 个部分,分别为期末理论笔试(闭卷);实习讨论评价。 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 1. 期末理论笔试(闭卷)。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考试占总成绩的 70%。总评成绩 未达 60%者,该门课程成绩作不及格处理。 2. 实习讨论评价。综合学生在实习课堂回答问题、积极发言等表现情况及各组预习报告成绩作 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 30%。 五、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建议教材: 沈洪兵主编. 流行病学(第 8 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年3 月出版. 2. 主要参考书: 叶冬青主编. 流行病学实习指导(第 4 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13 年9 月出版. 李立明主编. 流行病学(第 6 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年7 月出版. 附表: 序号 实验(实践)项目名称 学时 实验(实践)类型 开出要求 1 描述性研究 2 综合 必做 2 队列研究 2 综合 必做 3 病例对照研究 2 综合 必做 4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2 综合 必做 5 诊断试验 2 综合 必做 6 病因推断 2 综合 必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