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第二课时) 原创教案 写作训练:(时间:10分钟) 电脑显示: 要求:1、100字左右 2、引用一句名言 3、(主要)以《项羽之死》中的情节、细节为事例论据; 点评事例 5、联系现实 二、学生书面练习 示例评析: 例 (观点)做人必须要有尊严。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尊严,生存在这世上也就毫 无意义。(事例)项羽在乌江边,面对束手就擒和自刎两种抉择,他毅然选择自 刎。(点评)一旦被擒,受到的羞辱就无以计数,人生的尊严也就丢失了。(名 言)古语云:“男儿膝下有黄金。”所谓“黄金”,就是这珍贵无比的尊严。(现 实)因此,在面对选择时,我们一定要保持自己人生的尊 示例二: (名言)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事例)项羽攻破秦城时, 只顾烧秦殿、庆功业、赏士卒,却偏偏忘了安抚百姓!以致他在溃围迷路时,竟 被一田父欺骗,误入大泽,走向绝境。(观点)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点评 项羽英雄一生,却不知民心之贵千金难买。(现实)可见当政者治政、为官者处 事,当以百姓为重。 示例 (名言)士可杀,不可辱。(观点)尊严比生命更重要。(事例)当项羽被 迫退到乌江时,他没有投降—一投降就会受辱;他选择了死一一宁愿死,也要捍 卫自己的尊严!乌江边上,他的身躯无比高大。(点评)把人的尊严放到了至高 的地位,是一种超脱于物质的高尚情操。 分析示例三所存在的问题:点评不到位,不能很好地将事例与观点结合起来, 以突出观点。 修改:(名言)士可杀,不可辱。(观点)尊严比生命更重要。(事例)当 项羽被迫退到乌江时,他没有投降—一投降就会受辱;他选择了死一宁愿死, 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乌江边上,他的身躯无比高大。(点评)项羽把人的尊严 放到至高的位置,放弃了生命,却赢得千古美名。(现实)现实生活中,多少人
项羽之死(第二课时) 原创教案 一、写作训练:(时间:10 分钟) 电脑显示: 要求:1、100 字左右; 2、引用一句名言; 3、(主要)以《项羽之死》中的情节、细节为事例论据; 4、点评事例; 5、联系现实。 二、学生书面练习。 三、示例评析: 示例一: (观点)做人必须要有尊严。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尊严,生存在这世上也就毫 无意义。(事例)项羽在乌江边,面对束手就擒和自刎两种抉择,他毅然选择自 刎。(点评)一旦被擒,受到的羞辱就无以计数,人生的尊严也就丢失了。(名 言)古语云:“男儿膝下有黄金。”所谓“黄金”,就是这珍贵无比的尊严。(现 实)因此,在面对选择时,我们一定要保持自己人生的尊严。 示例二: (名言)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事例)项羽攻破秦城时, 只顾烧秦殿、庆功业、赏士卒,却偏偏忘了安抚百姓!以致他在溃围迷路时,竟 被一田父欺骗,误入大泽,走向绝境。(观点)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点评) 项羽英雄一生,却不知民心之贵千金难买。(现实)可见当政者治政、为官者处 事,当以百姓为重。 示例三: (名言)士可杀,不可辱。(观点)尊严比生命更重要。(事例)当项羽被 迫退到乌江时,他没有投降——投降就会受辱;他选择了死——宁愿死,也要捍 卫自己的尊严!乌江边上,他的身躯无比高大。(点评)把人的尊严放到了至高 的地位,是一种超脱于物质的高尚情操。 分析示例三所存在的问题:点评不到位,不能很好地将事例与观点结合起来, 以突出观点。 修改:(名言)士可杀,不可辱。(观点)尊严比生命更重要。(事例)当 项羽被迫退到乌江时,他没有投降——投降就会受辱;他选择了死——宁愿死, 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乌江边上,他的身躯无比高大。(点评)项羽把人的尊严 放到至高的位置,放弃了生命,却赢得千古美名。(现实)现实生活中,多少人
为了一点远不如生命宝贵的虚名浮利,竟能轻易丢掉尊严,虽然活着,却比死去 更可悲。 四、作业: 1、归纳总结出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投影《史记》中项羽本纪的最后一段文字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 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然羽非有尺寸,乘执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 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 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 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 “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问题一:用原句归纳出司马迁的观点 明确: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问题二:既然批评他“谬”为何将他纳入本纪?(用原句回答) 明确: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参考译文:太史公说:我听周生说舜的眼睛可能是两个瞳人儿。又听说项 羽也是两个瞳人儿。项羽难道是舜的后代吗?不然他的发迹怎么那么突然啊!秦 朝搞糟了它的政令,陈涉首先发难,各路豪杰蜂拥而起,你争我夺,数也数不清 然而项羽并非有些许权柄可以凭藉,他趁秦末大乱之势兴起于民间,只三年的时 间,就率领原战国时的齐、赵、韩、魏、燕五国诸侯灭掉了秦朝,划分天下土地 封王封侯,政令全都由项羽发出,自号为“霸王”,他的势位虽然没能保持长久 但近古以来象这样的人还不曾有过。至于项羽舍弃关中之地,思念楚国建都彭城, 放逐义帝,自立为王,而又埋怨诸侯背叛自己,想成大事可就难了。他自夸战功 竭力施展个人的聪明,却不肯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功业,要靠武力征伐诸侯治 理天下,结果五年之间终于丢了国家,身死东城,仍不觉悟,也不自责,实在是 太错误了。而他竟然拿“上天要灭亡我,不是用兵的过错”这句话来自我解脱, 难道不荒谬吗?) 2、背诵并简评刘邦的《大风歌》、项羽的《垓下歌》 《垓下歌》表现的是项羽面临绝境之时,地厚天高,却托身无所,一腔愤 怒,万种低回,是一种英雄穷途末路之哭。 《大风歌》是刘邦得到天下,平息淮南王英布叛乱,得胜还朝,路途回归 故里的一种张狂之辞,但之中又隐藏着浓浓的恐惧与悲哀
为了一点远不如生命宝贵的虚名浮利,竟能轻易丢掉尊严,虽然活着,却比死去 更可悲。 四、作业: 1、归纳总结出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投影《史记》中项羽本纪的最后一段文字: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 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然羽非有尺寸,乘执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 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 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 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 “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问题一:用原句归纳出司马迁的观点。 明确: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问题二:既然批评他“谬”为何将他纳入本纪?(用原句回答) 明确: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参考译文:太史公说:我听周生说舜的眼睛可能是两个瞳人儿。又听说项 羽也是两个瞳人儿。项羽难道是舜的后代吗?不然他的发迹怎么那么突然啊!秦 朝搞糟了它的政令,陈涉首先发难,各路豪杰蜂拥而起,你争我夺,数也数不清。 然而项羽并非有些许权柄可以凭藉,他趁秦末大乱之势兴起于民间,只三年的时 间,就率领原战国时的齐、赵、韩、魏、燕五国诸侯灭掉了秦朝,划分天下土地, 封王封侯,政令全都由项羽发出,自号为“霸王”,他的势位虽然没能保持长久, 但近古以来象这样的人还不曾有过。至于项羽舍弃关中之地,思念楚国建都彭城, 放逐义帝,自立为王,而又埋怨诸侯背叛自己,想成大事可就难了。他自夸战功, 竭力施展个人的聪明,却不肯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功业,要靠武力征伐诸侯治 理天下,结果五年之间终于丢了国家,身死东城,仍不觉悟,也不自责,实在是 太错误了。而他竟然拿“上天要灭亡我,不是用兵的过错”这句话来自我解脱, 难道不荒谬吗?) 2、背诵并简评刘邦的《大风歌》、项羽的《垓下歌》: 《垓下歌》表现的是项羽面临绝境之时,地厚天高,却托身无所,一腔愤 怒,万种低回,是一种英雄穷途末路之哭。 《大风歌》是刘邦得到天下,平息淮南王英布叛乱,得胜还朝,路途回归 故里的一种张狂之辞,但之中又隐藏着浓浓的恐惧与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