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是“那”而不是“这”? 山东省滕州市第二中学张善存 师:余光中先生在《听听那冷雨》这篇诗质的散文中,创设了一个意象密集的美 的境界。那么题目“听听那冷雨”中的“那”能否换成“这”?请说说你的阅读 理解。 生1:不可以。因为本文创作于1974年的台湾,这时他已经离开大陆25年了, 站在此岸此时,追忆彼岸彼时,自然要用“那”。 师:你能联系写作背景分析问题,很有“知人论世”的味道,言之有理。 生2:这两个字字义有别:“那”是远指,“这”是近指。在文中作者用“那” 指远隔海峡的那片遥远古老的大陆,既有地域的遥远,又含时间的遥远。 “这”字无法涵盖双层含义。 师:从字义分析,很有眼光。你所谓“地域的遥远”指什么呢?“时间的遥远” 又指什么? 生2:地域的遥远不仅表现在从台北联想到“在古老的大陆上”听雨,还有在美 国丹佛山上的景象。“时间的遥远”有“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的听雨 情景,更有宋代的文化景象,直追太初远古时代。 师:二十多年前就算不得遥远了吧?那么,这两层意思还有不同的表述吗? 生3:还有回忆中“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下肥了嘉陵 冮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以及“春雨绵绵听到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 年”,听听那冷雨 师:时空的双重“遥远”意味着什么呢? 生3:应该是在说一个人一生的记忆,是经历漫长的漂泊后的生命体验 师:不错。人生有多长,“遥远”就有多远。那么文中作者就没有写“这”吗? 生4:写了。一开篇作者就说“惊蛰一过,春寒加剧”,接着以丰富的叠词描摹 出一幅台湾特有的三月雨景,春寒料峭中透露着忧郁。 师:典型的触景生情,既是点题之笔,又能唤醒读者缠绵的感觉,带有古典诗词 的韵味。同学们读一读,能感觉出来吗?
为何是“那”而不是“这”? 山东省滕州市第二中学 张善存 师:余光中先生在《听听那冷雨》这篇诗质的散文中,创设了一个意象密集的美 的境界。那么题目“听听那冷雨”中的“那”能否换成“这”?请说说你的阅读 理解。 生 1:不可以。因为本文创作于 1974 年的台湾,这时他已经离开大陆 25 年了, 站在此岸此时,追忆彼岸彼时,自然要用“那”。 师:你能联系写作背景分析问题,很有“知人论世”的味道,言之有理。 生 2:这两个字字义有别:“那”是远指,“这”是近指。在文中作者用“那” 指远隔海峡的那片遥远古老的大陆,既有地域的遥远,又含时间的遥远。 “这”字无法涵盖双层含义。 师:从字义分析,很有眼光。你所谓“地域的遥远”指什么呢?“时间的遥远” 又指什么? 生 2:地域的遥远不仅表现在从台北联想到“在古老的大陆上”听雨,还有在美 国丹佛山上的景象。“时间的遥远”有“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的听雨 情景,更有宋代的文化景象,直追太初远古时代。 师:二十多年前就算不得遥远了吧?那么,这两层意思还有不同的表述吗? 生 3:还有回忆中“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下肥了嘉陵 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以及“春雨绵绵听到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 年”,听听那冷雨。 师:时空的双重“遥远”意味着什么呢? 生 3:应该是在说一个人一生的记忆,是经历漫长的漂泊后的生命体验。 师:不错。人生有多长,“遥远”就有多远。那么文中作者就没有写“这”吗? 生 4:写了。一开篇作者就说“惊蛰一过,春寒加剧”,接着以丰富的叠词描摹 出一幅台湾特有的三月雨景,春寒料峭中透露着忧郁。 师:典型的触景生情,既是点题之笔,又能唤醒读者缠绵的感觉,带有古典诗词 的韵味。同学们读一读,能感觉出来吗?
生5:作者还说“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 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也是写“这”的。 师:嗯,但是读这几句话我们分明感觉到一种过渡的意味了,由“这”开始向 “那”不露痕迹地转换,然后由此进入“那”的丰富深沉、诗意磅礴的联想。 所以我们说这是一篇散文,它的特点是什么? 生(齐):形散神不散(形散神聚)。 师:作者的思绪就这样沿着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辽阔漶漫开来,以“那”指引, 文中还有哪些直接描写?请同学们找出来品读一下“那”字句。 生1: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 生2: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 生3: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 生4:那天下也许是赵家的天下,那山水却是米家的山水。 师:——太丰富了!除了以“那冷雨”作意象反复强调,作者又用了许多“那” 字句作牵引,串联起一幅幅瑰丽、诗意的景致,营造出动人心魄的听雨意境, 传达出了怎样的情? 生:饱含忧伤、哀痛的浓浓乡愁,对大陆故土缠缠绵绵的怀念。 生:还有对古老文化执着的热爱,还有茫然无望的惆惆怅怅、凄凄迷迷的忧郁 师:哦,你们学得真快,叠词都用上了。不错,作者的思绪驰骋古今,天马行空, 但始终都被这些情愫之“神”牵引着,延伸着,舒展着。他又是怎样收住思 绪的奔马回到眼前“这里”的呢? 生:“握着雨伞,他听那冷雨打在伞上。索性更冷一些就好了,他想。”说明已 回到眼前 生:“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自我补偿吧。”与开篇“四 分之一的世纪”相应,又回到了自身。 师:是的,结尾部分作者从“听雨”的联想和想象中回到了眼前,由“那”回到 了“这”。 放得开收得拢,才是大家手笔。“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作 者最后用这三个短句来结束全篇,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生 5:作者还说“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 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也是写“这”的。 师:嗯,但是读这几句话我们分明感觉到一种过渡的意味了,由“这”开始向 “那”不露痕迹地转换,然后由此进入“那”的丰富深沉、诗意磅礴的联想。 所以我们说这是一篇散文,它的特点是什么? 生(齐):形散神不散(形散神聚)。 师:作者的思绪就这样沿着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辽阔漶漫开来,以“那”指引, 文中还有哪些直接描写?请同学们找出来品读一下“那”字句。 生 1: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 生 2: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 生 3: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 生 4:那天下也许是赵家的天下,那山水却是米家的山水。 …… …… 师:——太丰富了!除了以“那冷雨”作意象反复强调,作者又用了许多“那” 字句作牵引,串联起一幅幅瑰丽、诗意的景致,营造出动人心魄的听雨意境, 传达出了怎样的情? 生:饱含忧伤、哀痛的浓浓乡愁,对大陆故土缠缠绵绵的怀念。 生:还有对古老文化执着的热爱,还有茫然无望的惆惆怅怅、凄凄迷迷的忧郁。 师:哦,你们学得真快,叠词都用上了。不错,作者的思绪驰骋古今,天马行空, 但始终都被这些情愫之“神”牵引着,延伸着,舒展着。他又是怎样收住思 绪的奔马回到眼前“这里”的呢? 生:“握着雨伞,他听那冷雨打在伞上。索性更冷一些就好了,他想。”说明已 回到眼前。 生:“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自我补偿吧。”与开篇“四 分之一的世纪”相应,又回到了自身。 师:是的,结尾部分作者从“听雨”的联想和想象中回到了眼前,由“那”回到 了“这”。 放得开收得拢,才是大家手笔。“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作 者最后用这三个短句来结束全篇,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生1:表达的是梦碎难圆、此“梦”绵绵无绝期的心痛。 生2:表达的是年复一年梦回神游,既无法实现又挥之不去的“望乡”幽梦 师:是啊,这就是“乡愁”的不同意味,地理上的乡愁是人之常情,文化的乡愁 才是更高层次的心理认同。 这里,余光中先生将一生的情愫修养全部融进了那时那地那景那情之中, “听听那冷雨”是“那人”把整个生命用耳朵听了出来,我们怎能不用心聆 听?! “灰美人”与“灰蝴蝶 浙江省绍兴县柯桥中学吴国林 读完《听听那冷雨》,我让学生思考:这篇散文突出表现“冷”,但是“冷” 是一种感觉,文章是通过什么来渲染这种“冷”的? 生:通过色彩来渲染。 师:那文章的主色调是什么? 生:黑与白 师:这是冷色调。请找出课文中相应的句子。 生:“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 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 师:还有一个介于黑与白之间的色调一一 生:那是灰。 师:对。文中有两个“灰”的意象很美,是哪两个? 生:一个是“灰美人”。——“‘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 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生:还有一个是“灰蝴蝶” “但不久公寓的时代来临,台北你怎么 下子长高了,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 飞入历史的记忆。 师:“灰美人”是指什么? 生:“灰美人”是乌云
生 1:表达的是梦碎难圆、此“梦”绵绵无绝期的心痛。 生 2:表达的是年复一年梦回神游,既无法实现又挥之不去的“望乡”幽梦。 师:是啊,这就是“乡愁”的不同意味,地理上的乡愁是人之常情,文化的乡愁 才是更高层次的心理认同。 这里,余光中先生将一生的情愫修养全部融进了那时那地那景那情之中, “听听那冷雨”是“那人”把整个生命用耳朵听了出来,我们怎能不用心聆 听?! “灰美人”与“灰蝴蝶” 浙江省绍兴县柯桥中学 吴国林 读完《听听那冷雨》,我让学生思考:这篇散文突出表现“冷”,但是“冷” 是一种感觉,文章是通过什么来渲染这种“冷”的? 生:通过色彩来渲染。 师:那文章的主色调是什么? 生:黑与白。 师:这是冷色调。请找出课文中相应的句子。 生:“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 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 师:还有一个介于黑与白之间的色调—— 生:那是灰。 师:对。文中有两个“灰”的意象很美,是哪两个? 生:一个是“灰美人”。——“‘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 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生:还有一个是“灰蝴蝶”。——“但不久公寓的时代来临,台北你怎么一 下子长高了,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 飞入历史的记忆。” 师:“灰美人”是指什么? 生:“灰美人”是乌云
(学生笑。) 师:你说得很对。作者生动形象地把“乌云”比喻为“灰美人”,一改往日人们对乌 云那凶恶的形象,而是说成温柔的灰美人。 师:那“她冰冰的纤手”又指什么呀? 生:那是雨啊。雨打在瓦上,仿佛是在演奏音乐。 师:是啊,雨声多美:“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 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 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 师:“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三组叠字传 神地表达出雨水在瓦上发出的情态,掷地有声;以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 织成网词句表现雨的声响,让读者仿佛声犹在耳。 作者接着以“谁的千指百指”、“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这样形象化文 字将乌云比作“温柔的灰美人”,黑灰色鳞鳞千瓣的瓦在作者笔下成为了“无数 的黑键啊灰键”,让人继续陶醉在雨的交响里。 优美的文字,丰富的联想营造出的一幅美丽、流动的画卷并流淌着浑如天籁 的音乐,让读她的人思接千载,如临其境,精神为之震撼,心灵为之感动! 生:灰美人不但人美,而且演奏的音乐也美,老师分析得更美啊 (学生又笑了。) 师:是啊,灰美人是美,那灰蝴蝶也美啊 生:老师,灰蝴蝶是指瓦片。 师:是呀,刚才我们说了,雨声很美。其实只有打在瓦片上的雨声才是最美。 生:可惜灰蝴蝶飞走了。美好的雨声也听不到了 师:灰美人是美好的,灰蝴蝶也是美好的。但是灰美人的纤手并不能抓住美 丽的灰蝴蝶。这两个美好的东西只存于作者的记忆中了。作者在文中表现的雨声 是“美”的,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冷”的,引发的感情却是“悲”的。文中处 处表现出来的美,却时时引发人们的悲。美的东西为什么能引发人们悲的情感? 生:老师,美的东西早已不在眼前了,已经“飞”走了,于是“悲”从中而 来 师:可以这样理解。下面大家看一下PPT上的资料,来进一步理解 美”的关系
(学生笑。) 师:你说得很对。作者生动形象地把“乌云”比喻为“灰美人”,一改往日人们对乌 云那凶恶的形象,而是说成温柔的灰美人。 师:那“她冰冰的纤手”又指什么呀? 生:那是雨啊。雨打在瓦上,仿佛是在演奏音乐。 师:是啊,雨声多美:“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 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 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 师:“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三组叠字传 神地表达出雨水在瓦上发出的情态,掷地有声;以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 织成网词句表现雨的声响,让读者仿佛声犹在耳。 作者接着以“谁的千指百指”、“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这样形象化文 字将乌云比作“温柔的灰美人”,黑灰色鳞鳞千瓣的瓦在作者笔下成为了“无数 的黑键啊灰键”,让人继续陶醉在雨的交响里。 优美的文字,丰富的联想营造出的一幅美丽、流动的画卷并流淌着浑如天籁 的音乐,让读她的人思接千载,如临其境,精神为之震撼,心灵为之感动! 生:灰美人不但人美,而且演奏的音乐也美,老师分析得更美啊。 (学生又笑了。) 师:是啊,灰美人是美,那灰蝴蝶也美啊。 生:老师,灰蝴蝶是指瓦片。 师:是呀,刚才我们说了,雨声很美。其实只有打在瓦片上的雨声才是最美。 生:可惜灰蝴蝶飞走了。美好的雨声也听不到了。 师:灰美人是美好的,灰蝴蝶也是美好的。但是灰美人的纤手并不能抓住美 丽的灰蝴蝶。这两个美好的东西只存于作者的记忆中了。作者在文中表现的雨声 是“美”的,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冷”的,引发的感情却是“悲”的。文中处 处表现出来的美,却时时引发人们的悲。美的东西为什么能引发人们悲的情感? 生:老师,美的东西早已不在眼前了,已经“飞”走了,于是“悲”从中而 来。 师:可以这样理解。下面大家看一下 PPT 上的资料,来进一步理解“悲”与 “美”的关系
PPT1:故乡的美中含悲。而美的从来就是悲的。中国的“悲”含有眷顾之 义,美使人悲,使人痛,使人怜,这已把美学的真理揭示无余。——一韩少功《我 心归去,》 PPT2:美的最高形式是悲。—川端康成 师:可是,同学们,作者悲的是什么呢?大家在文能找到答案吗? 生:老师,文章的开头有这样一段话:“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 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十五年,一切都 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 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 之情吧。”从中我们可能感受到作者的悲情。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在冷雨中孑然 独行的游子的形象,真切地感受到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 师:这位学生说得很好。同学们,在阅读《听听那冷雨》过程中,我们从感 觉的“冷”,说到色彩的“灰”,再从景色的“美”,说到情感的“悲”,从虚 到实,又从实到虚,完成了一趟美的旅程。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表现的是 思乡之愁,但是他却通过优美的文字,美丽的景色来表现这种乡愁。这样,文章 写得越美,抒发内心的情感就越悲。这种悲是对故土的思念,更是对祖国文化的 思念。 以“诗”悟读诗化散文的“美感” 浙江省桐乡第一中学沈坤林王军 《听听那冷雨》是诗化散文,写得美,学生却往往找不到欣赏美的抓手 在引领学生整体把握文脉之后,课堂聚焦于文中“听雨”部分 师:第5段说,“听雨,只要不是石惊天破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 美感。”下面几段中是怎样写出这种“美感”的? 生: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清脆可听。 生:王禹偁的瓦屋听雨很美。 生: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美感很强。 生:把雨比喻成温柔的灰美人,听雨好像听她弹琴…… 师:刚才大家说到的,集中在6、7小节,这是写大陆听雨、岛上回味的感 觉。老师在备课时把听雨的这种美感,改成了一首小诗。 投影
PPT1:故乡的美中含悲。而美的从来就是悲的。中国的“悲”含有眷顾之 义,美使人悲,使人痛,使人怜,这已把美学的真理揭示无余。——韩少功《我 心归去,》 PPT2:美的最高形式是悲。——川端康成 师:可是,同学们,作者悲的是什么呢?大家在文能找到答案吗? 生:老师,文章的开头有这样一段话:“不过那—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 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十五年,一切都 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 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 之情吧。”从中我们可能感受到作者的悲情。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在冷雨中孑然 独行的游子的形象,真切地感受到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 师:这位学生说得很好。同学们,在阅读《听听那冷雨》过程中,我们从感 觉的“冷”,说到色彩的“灰”,再从景色的“美”,说到情感的“悲”,从虚 到实,又从实到虚,完成了一趟美的旅程。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表现的是 思乡之愁,但是他却通过优美的文字,美丽的景色来表现这种乡愁。这样,文章 写得越美,抒发内心的情感就越悲。这种悲是对故土的思念,更是对祖国文化的 思念。 以“诗”悟读诗化散文的“美感” 浙江省桐乡第一中学 沈坤林王军 《听听那冷雨》是诗化散文,写得美,学生却往往找不到欣赏美的抓手。 在引领学生整体把握文脉之后,课堂聚焦于文中“听雨”部分。 师:第 5 段说,“听雨,只要不是石惊天破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 美感。”下面几段中是怎样写出这种“美感”的? 生: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清脆可听。 生:王禹偁的瓦屋听雨很美。 生: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美感很强。 生:把雨比喻成温柔的灰美人,听雨好像听她弹琴…… 师:刚才大家说到的,集中在 6、7 小节,这是写大陆听雨、岛上回味的感 觉。老师在备课时把听雨的这种美感,改成了一首小诗。 投影:
大陆听雨 铿铿,铿铿 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 远远,近近 轻轻重重轻轻 股股,股股 潺潺泻下 温柔的灰美人来了 冰冰的纤手 拂弄 千指万指 按摩 古老的音乐 属于中国 师:请大家再细细读读原文,看看这种“美感”后面透露出诗人哪些更细腻 的情感。 (生读) 生:这种美感,表面上只是写韵律清脆可听,其实是通过写王禹偁的瓦屋听 雨,写出了文人的雅趣,诗人非常羡慕 生:诗人把雨下在屋上说成是听灰美人弹琴,写听雨听出了一种柔美,一种 安慰。 师:诗人这时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 生:这是他在离开大陆后对大陆、祖国历史上文人听雨的回味 生:他内心有一种向往感,在岛上回味可以慰藉自己的灵魂。 生:其实,写想到蒋捷的听雨,说是“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 其实在他心里,也是一种凄美,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依恋,余光中是有文化底蕴的 诗人 师:这是写诗人“大陆听雨,岛上回味”的美感,那么,他在岛上听雨又有 怎样的“美感”呢?请反复朗读,能否像老师那样写一首小诗,来表达你对这种 “美感”的感悟? (生自学,自写,然后在班上交流) 师:刚才展示小诗的同学真的是读进去了,老师这里还有一首诗,是昨天隔 壁班同学写的,我略作修改,请大家看看写得如何
大陆听雨 铿铿,铿铿 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 远远,近近 轻轻重重轻轻 股股,股股 潺潺泻下 ——温柔的灰美人来了 冰冰的纤手 拂弄 千指万指 按摩 古老的音乐 属于中国 师:请大家再细细读读原文,看看这种“美感”后面透露出诗人哪些更细腻 的情感。 (生读) 生:这种美感,表面上只是写韵律清脆可听,其实是通过写王禹偁的瓦屋听 雨,写出了文人的雅趣,诗人非常羡慕。 生:诗人把雨下在屋上说成是听灰美人弹琴,写听雨听出了一种柔美,一种 安慰。 师:诗人这时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 生:这是他在离开大陆后对大陆、祖国历史上文人听雨的回味。 生:他内心有一种向往感,在岛上回味可以慰藉自己的灵魂。 生:其实,写想到蒋捷的听雨,说是“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 其实在他心里,也是一种凄美,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依恋,余光中是有文化底蕴的 诗人。 师:这是写诗人“大陆听雨,岛上回味”的美感,那么,他在岛上听雨又有 怎样的“美感”呢?请反复朗读,能否像老师那样写一首小诗,来表达你对这种 “美感”的感悟? (生自学,自写,然后在班上交流) 师:刚才展示小诗的同学真的是读进去了,老师这里还有一首诗,是昨天隔 壁班同学写的,我略作修改,请大家看看写得如何
投影: 岛上听雨 春绵绵 秋潇潇 冷冷 记忆的彼端敲起 江南 桥上,船上 满地是江湖 四川 秋田,蛙塘 肥了嘉陵 湿了布谷哇哇 瓦翩翩 蝶纷纷 黑白的默片 听听那冷雨 师:这首诗的确写得很美,它可以帮助我们把握余光中的情感。老师的问题 是:这首诗再美,还是代替不了余光中原文特有的语言魅力,请回到原文再读, 看看原文在表情达意上有怎样独特的意味。 (生再读) 生:他在整个听雨的过程中,都把听雨与听音乐联系起来,用了不少比喻 说是听各种各样的乐器,给人感觉丰富,不单调。 生:写诗讲用意象,这里意象很多,给人目不暇接之感。 生:用了一些排比性的句子,如“雨是……雨是……雨是……”从不同角度 来写听雨的感觉,感觉千头万绪,但又有节奏感 生:还有“雨是…瓦是……瓦是……”感觉雨和瓦是分不开的,这样能更 好地表达对“古屋不再”的痛楚。 生:这种痛楚最集中又形象地表现在哪一句? 生:“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来蝴蝶纷纷飞走”,表达痛楚,却也写得 很美,用了比喻,拟人,还有叠词,让人觉得很美,美得让人忧伤,美得让人依
投影: 岛上听雨 春绵绵 秋潇潇 冷冷 记忆的彼端敲起 江南 桥上,船上 满地是江湖 四川 秋田,蛙塘 肥了嘉陵 湿了布谷哇哇 瓦翩翩 蝶纷纷 黑白的默片 听听那冷雨 师:这首诗的确写得很美,它可以帮助我们把握余光中的情感。老师的问题 是:这首诗再美,还是代替不了余光中原文特有的语言魅力,请回到原文再读, 看看原文在表情达意上有怎样独特的意味。 (生再读) 生:他在整个听雨的过程中,都把听雨与听音乐联系起来,用了不少比喻, 说是听各种各样的乐器,给人感觉丰富,不单调。 生:写诗讲用意象,这里意象很多,给人目不暇接之感。 生:用了一些排比性的句子,如“雨是……雨是……雨是……”从不同角度 来写听雨的感觉,感觉千头万绪,但又有节奏感。 生:还有“雨是……瓦是……瓦是……”感觉雨和瓦是分不开的,这样能更 好地表达对“古屋不再”的痛楚。 生:这种痛楚最集中又形象地表现在哪一句? 生:“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来蝴蝶纷纷飞走”,表达痛楚,却也写得 很美,用了比喻,拟人,还有叠词,让人觉得很美,美得让人忧伤,美得让人依 恋
生:我印象最深的是“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 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声”一句 师:为什么? 生:中间应该用标点的地方却没有用,给人的感觉是这个雨下得连绵不断 师:别的同学对这个句子还有怎样的感觉? 生:除了时间上的连绵不断,还有地域上的铺天盖地 生:顺便也把作者在大陆上生活过的地方都写到了,表面上写雨,实际上写 自己对大陆生活的回忆 生:回忆的时候好像放电影快镜头一样,一个接一个,说明心中的向往很急 师:我们生活中有某种情绪的时候有类似的表达吗? 生:这样的句子读起来别扭,但同时也给我们一种冲击力,我有时做作业做 烦了的时候,就想,我不要做数学不要做物理不要做化学不要做同步练不要做模 拟练不要做……我不要做,我烦死了 师:当然余光中表达在岛上听雨回忆大陆的情绪,表达回乡的情结,更给人 种诗化的美感,如果我们把这个长句加上应有的标点符号,或者干脆排列成诗 行,再读读看有怎样的感觉? 生:我觉得少了种急迫。 生:我觉得情绪的意脉断了。 生:我觉得太悠悠然了,诗人在岛上回忆是固然是美好的,却也是痛楚的。 师:有没有同学还能读出点别的意味? 生:我觉得加了标点,也很有味道,缓缓地,好像电影中的慢镜头,诗人在 大陆生活的情景一幕幕地展现在眼前,我们似乎看到他想着想着,眼泪便要淌下 来了,这也能表现诗人绵绵的情丝。 生:我也有这样的感觉,但那就不是余光中了。 师:是啊,情感表达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而余光中选择这样独特的方式。 综合前面同学提到的,我们感觉到余光中的散文,其魅力在于,意象密集,心中 似有千头万绪:句式参差,伸缩自如,给读者以强烈的美感
生:我印象最深的是“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 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声”一句。 师:为什么? 生:中间应该用标点的地方却没有用,给人的感觉是这个雨下得连绵不断。 师:别的同学对这个句子还有怎样的感觉? 生:除了时间上的连绵不断,还有地域上的铺天盖地。 生:顺便也把作者在大陆上生活过的地方都写到了,表面上写雨,实际上写 自己对大陆生活的回忆。 生:回忆的时候好像放电影快镜头一样,一个接一个,说明心中的向往很急 迫。 师:我们生活中有某种情绪的时候有类似的表达吗? 生:这样的句子读起来别扭,但同时也给我们一种冲击力,我有时做作业做 烦了的时候,就想,我不要做数学不要做物理不要做化学不要做同步练不要做模 拟练不要做……我不要做,我烦死了…… 师:当然余光中表达在岛上听雨回忆大陆的情绪,表达回乡的情结,更给人 一种诗化的美感,如果我们把这个长句加上应有的标点符号,或者干脆排列成诗 行,再读读看有怎样的感觉? 生:我觉得少了种急迫。 生:我觉得情绪的意脉断了。 生:我觉得太悠悠然了,诗人在岛上回忆是固然是美好的,却也是痛楚的。 师:有没有同学还能读出点别的意味? 生:我觉得加了标点,也很有味道,缓缓地,好像电影中的慢镜头,诗人在 大陆生活的情景一幕幕地展现在眼前,我们似乎看到他想着想着,眼泪便要淌下 来了,这也能表现诗人绵绵的情丝。 生:我也有这样的感觉,但那就不是余光中了。 师:是啊,情感表达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而余光中选择这样独特的方式。 综合前面同学提到的,我们感觉到余光中的散文,其魅力在于,意象密集,心中 似有千头万绪;句式参差,伸缩自如,给读者以强烈的美感
窗外在喊谁 浙江永嘉中学郑建周 当我们在赏析课文第5段时,一个学生发问: ““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中雨在喊‘谁’?” 我说:“你认为呢?” “我猜是大陆。十年前,中国好像发生了大跃进、文革等事件,这不刚好是 所谓的‘鬼雨’吗?” 我说:“你的联想能力不错,但如果是这样的话………” “老师,我觉得是前一句的‘他’,因为前一句说到‘他’的迷失。如果是 大陆的话,应该用另一个 我说:“这个‘他’是谁?” “是作者自己。 我说:“大家都同意吗?” 那为什么不直接用‘我’,或承接前句用‘他’,而用了‘谁’?” 我觉得这个提问己经有点意思了,就让大家边读边思边谈感受。 “作者好像是在镜子里看自己,所以多处用了第三人称‘他’,这里的 谁”是指‘他’,‘谁’比‘他’更显得冷漠。” 我追问:“仅仅是更冷漠吗?” “让人感觉很遥远,让人体会到作为游子的‘他’在孤岛的迷离无依。” “作者在文中一直把自己处理成第三人称‘他’,‘他’变成‘谁’很妙, 让人顿生‘冷冷’之感,和‘冷雨’也很相配
窗外在喊谁 浙江永嘉中学郑建周 当我们在赏析课文第 5 段时,一个学生发问: “‘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中雨在喊‘谁’?” 我说:“你认为呢?” “我猜是大陆。十年前,中国好像发生了大跃进、文革等事件,这不刚好是 所谓的‘鬼雨’吗?” 我说:“你的联想能力不错,但如果是这样的话……” “老师,我觉得是前一句的‘他’,因为前一句说到‘他’的迷失。如果是 大陆的话,应该用另一个——‘她’!” 我说:“这个‘他’是谁?” “是作者自己。” 我说:“大家都同意吗?” “那为什么不直接用‘我’,或承接前句用‘他’,而用了‘谁’?” 我觉得这个提问已经有点意思了,就让大家边读边思边谈感受。 “作者好像是在镜子里看自己,所以多处用了第三人称‘他’,这里的 ‘谁”是指‘他’,‘谁’比‘他’更显得冷漠。” 我追问:“仅仅是更冷漠吗?” “让人感觉很遥远,让人体会到作为游子的‘他’在孤岛的迷离无依。” “作者在文中一直把自己处理成第三人称‘他’,‘他’变成‘谁’很妙, 让人顿生‘冷冷’之感,和‘冷雨’也很相配
“应该说和‘那冷雨’很相配,一个‘那’字,既凄楚又凄迷,最能说明游 子的特殊心境。”(学生鼓掌) 我准备就此打住。但还有同学示意要发言 “我认为这个‘谁’不是余光中,是指他早天的儿子。” 全班不禁为之一震。他继续说道: “‘十年前’是指1963年,那一年他的儿子诞生仅仅三天就夭折。他为此 还写了篇文章《鬼雨》,前句中的‘鬼雨’就是说这个。” 我夸赞他阅读面宽广并征询其他学生的意见。 “我觉得既指作者,也指他早亡的儿子,也指像‘他’一样的游子,还可以 指游子似的孤岛以及受伤的大陆母亲。因不确定,所以作者用了‘谁’。”(学 生鼓掌) 我也不禁为之动容:“实在精彩!那这样能造成一种什么效果呢?” 这样就更加浓了作者孤岛乡愁所含的凄迷意境 至此,学生的思维更进一步地被激活了。 “这种凄迷的意境,从‘喊’字上更能说明。‘喊’得很奇诡。 “之所以用‘喊’,是因为很多难以说清的灵魂的迷失 “‘冷雨’似乎都很凄柔,到这里突然变成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就变得凄厉 了,所以用‘喊’。” “用凄厉的声音才能喊出凄迷的效果,才能喊出游子迷失的心境以及乡愁的 重量。” 大家不禁鼓掌。我对文章诗性语言做了一个小结,准备进入下一环节。但仍 然有学生示意要提问
“应该说和‘那冷雨’很相配,一个‘那’字,既凄楚又凄迷,最能说明游 子的特殊心境。”(学生鼓掌) 我准备就此打住。但还有同学示意要发言。 “我认为这个‘谁’不是余光中,是指他早夭的儿子。” 全班不禁为之一震。他继续说道: “‘十年前’是指 1963 年,那一年他的儿子诞生仅仅三天就夭折。他为此 还写了篇文章《鬼雨》,前句中的‘鬼雨’就是说这个。” 我夸赞他阅读面宽广并征询其他学生的意见。 “我觉得既指作者,也指他早亡的儿子,也指像‘他’一样的游子,还可以 指游子似的孤岛以及受伤的大陆母亲。因不确定,所以作者用了‘谁’。”(学 生鼓掌) 我也不禁为之动容:“实在精彩!那这样能造成一种什么效果呢?” “这样就更加浓了作者孤岛乡愁所含的凄迷意境。” 至此,学生的思维更进一步地被激活了。 “这种凄迷的意境,从‘喊’字上更能说明。‘喊’得很奇诡。” “之所以用‘喊’,是因为很多难以说清的灵魂的迷失。” “‘冷雨’似乎都很凄柔,到这里突然变成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就变得凄厉 了,所以用‘喊’。” “用凄厉的声音才能喊出凄迷的效果,才能喊出游子迷失的心境以及乡愁的 重量。” 大家不禁鼓掌。我对文章诗性语言做了一个小结,准备进入下一环节。但仍 然有学生示意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