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科学》教学大纲 (供儿科学5年制学生使用) 儿科学院外科教研室 2022年5月 前言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小儿外科学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时学分:2学分;31学时,包含理论课19学时(线上线下混合教学16学时,其中线上 学生自主学习8学时)、示教课12学时 适用专业:儿科学本科 先修课程:人体概述、分子与细胞、器官系统整合课程(9大系统)等 二、课程简介 通过儿外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儿外科学的特点,掌握儿童期不同年龄的发育 特点及与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的关系;掌握儿外科常见疾病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和 病理改变;熟悉掌握疾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诊断、鉴别诊断;初步掌握疾病的治疗 原则与预防。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处理临床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初步具 备儿外科临床医师的职业素质。 三、课程目标 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大爱无疆的职业使命感及责任心、敬佑生命 的职业精神、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职业态度以及追求卓越、不断完善的优良品质。 2.知识目标 知道(知识):掌握儿外科常见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定义、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小儿外科学》教学大纲 (供儿科学 5 年制学生使用) 儿科学院外科教研室 2022 年 5 月 前 言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小儿外科学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时学分:2 学分;31 学时,包含理论课 19 学时(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16 学时,其中线上 学生自主学习 8 学时)、示教课 12 学时 适用专业:儿科学本科 先修课程:人体概述、分子与细胞、器官系统整合课程(9 大系统)等 二、课程简介 通过儿外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儿外科学的特点,掌握儿童期不同年龄的发育 特点及与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的关系;掌握儿外科常见疾病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和 病理改变;熟悉掌握疾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诊断、鉴别诊断;初步掌握疾病的治疗 原则与预防。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处理临床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初步具 备儿外科临床医师的职业素质。 三、课程目标 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大爱无疆的职业使命感及责任心、敬佑生命 的职业精神、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职业态度以及追求卓越、不断完善的优良品质。 2.知识目标 知道(知识):掌握儿外科常见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定义、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领会(理解):理解儿外科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特点、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治 疗方法的依据。 应用:总结儿外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特点及治疗原则,能对临床某一情景提 出合理的诊治方案。 分析:理解儿外科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依据,总结与疾病病理生理的关系,分析出相应的 治疗措施。 综合:综合应用知识,能够对儿外科常见疾病进行总结分析,归纳出各疾病的特点。能够 较全面完成临床病人病史的收集、病情分析、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后续诊治方案。 评价:掌握儿外科常见疾病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诊治方案基础上,批判性评价目前诊 治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创造性提出可能的改进方向。 3.技能目标 掌握询问病史的方法及技巧。 掌握儿外科各系统常见的体格检查方法。 四、教学要求 对照《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版)》要求,《小儿外科学》的教学应 达到下述要求。 (一)科学和技术领域 1.具备小儿外科学基础知识和学握常见小儿外科疾病的诊疗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 习和医学实践(标准1.1)。 2能够应用小儿外科学知识强化对儿童先天畸形、创伤、肿瘤、感染、急腹症等常见病的 诊疗意识,熟知诊断要点。(标准1.2) 3能够描述患常见小儿外科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基础、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 及预后。(标准1.3) 4.能够进行医学资料的检索,深入拓展学习,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合作学习中能发表 有建设性的意见,能够获取、甄别、理解并应用有关小儿外科学文献中的证据。(标准 14} 5.能够应用常用的科学方法,提出有关小)儿外科学的问题并进行探讨。(标准1.5) (二)临床能力领域 1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能够与小)儿外科疾病患者及其家属、同行和其他卫生专业人 员等进行有效的交流,熟知常见小儿外科疾病患儿医患沟通要点。(标准2.1)
领会(理解):理解儿外科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特点、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治 疗方法的依据。 应用:总结儿外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特点及治疗原则,能对临床某一情景提 出合理的诊治方案。 分析:理解儿外科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依据,总结与疾病病理生理的关系,分析出相应的 治疗措施。 综合:综合应用知识,能够对儿外科常见疾病进行总结分析,归纳出各疾病的特点。能够 较全面完成临床病人病史的收集、病情分析、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后续诊治方案。 评价:掌握儿外科常见疾病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诊治方案基础上,批判性评价目前诊 治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创造性提出可能的改进方向。 3.技能目标 掌握询问病史的方法及技巧。 掌握儿外科各系统常见的体格检查方法。 四、教学要求 对照《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 版)》要求,《小儿外科学》的教学应 达到下述要求。 (一)科学和技术领域 1.具备小儿外科学基础知识和掌握常见小儿外科疾病的诊疗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 习和医学实践(标准 1.1)。 2.能够应用小儿外科学知识强化对儿童先天畸形、创伤、肿瘤、感染、急腹症等常见病的 诊疗意识,熟知诊断要点。(标准 1.2) 3.能够描述患常见小儿外科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基础、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 及预后。(标准 1.3) 4.能够进行医学资料的检索,深入拓展学习,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合作学习中能发表 有建设性的意见,能够获取、甄别、理解并应用有关小儿外科学文献中的证据。(标准 1.4) 5.能够应用常用的科学方法,提出有关小儿外科学的问题并进行探讨。(标准 1.5) (二)临床能力领域 1.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能够与小儿外科疾病患者及其家属、同行和其他卫生专业人 员等进行有效的交流,熟知常见小儿外科疾病患儿医患沟通要点。(标准 2.1)
2能够全面、系统、正确地采集病史,熟知问诊要点和专科查体方法。能够依据病史和体 格检查中的发现,形成初步判断,并进行鉴别诊断,提出合理的治疗原则。(标准22、标 准2.3和标准2.4) 3在模拟场景和临床实际场景下,能够根据患儿的病情、安全和成本效益等因素,选择适 宜的临床检查方法和处置方法,并能说明其合理性,对检查结果能做出判断和解释。(标 准2.5) 4能够根据不断获取的证据做出临床判断和决策,在上级医生指导下确定进一步的诊疗方 案并说明其合理性。(标准2.7) 5.能够在模拟环境和临床实际场景下,就患儿病情、诊疗方案的风险和益处,与家属进行 沟通,共同制订诊疗计划。促进良好的医患关系。(标准28和标准2.9) 6.能够将疾病预防、早期发现、卫生保健和慢性疾病管理等知识和理念结合到临床实践 中。(标准2.10) 7能够在模拟场景和临床实际场景中,依据客观证据,提出安全、有效、经济的初步治疗 方案。(标准2.11) (三)健康与社会领域 1具备外科无菌观念;具有消毒、灭菌、手卫生和个人防护意识,预防院内感染和保护个 人责任和意识。(标准3.1) 2具有对儿外科疾病预防和诊治原则宣教的责任和义务,具备提高儿外科常见疾病的生存 率、改善患儿生活质量的社会责任感。(标准3.4和标准3.6) 3够知晓医院医疗质量保障和医疗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自己的业务能力与权限,重视患者 安全,及时识别对患者不利的危险因素。(标准3.5) 4.能够理解全球健康问题以及健康和疾病的决定因素。(标准3.6) (四)职业素养领域 1.能够根据《中国医师道德准则》为所有患者提供人道主义的医疗服务。(标准4.1) 2能够知晓医疗卫生领域职业精神的内涵,在工作中养成同理心、尊重患者和提供优质服 务等行为,树立真诚、正直、团队合作和领导力等素养。(标准4.2) 3能够掌握小儿外科学疾病所涉及的医学伦理问题,并将其应用于医疗服务中。能够与患 者及其家属、同行和其他卫生专业人员等有效地沟通伦理问题。(标准44) 4.能够知晓并遵守医疗行业的基本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标准4.5) 5.能够意识到自己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尊重其他卫生从业人员,并注重相互合作和学习。 树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标准 4.6和标准4.7)
2.能够全面、系统、正确地采集病史,熟知问诊要点和专科查体方法。能够依据病史和体 格检查中的发现,形成初步判断,并进行鉴别诊断,提出合理的治疗原则。(标准 2.2、标 准 2.3 和标准 2.4) 3.在模拟场景和临床实际场景下,能够根据患儿的病情、安全和成本效益等因素,选择适 宜的临床检查方法和处置方法,并能说明其合理性,对检查结果能做出判断和解释。(标 准 2.5) 4.能够根据不断获取的证据做出临床判断和决策,在上级医生指导下确定进一步的诊疗方 案并说明其合理性。(标准 2.7) 5.能够在模拟环境和临床实际场景下,就患儿病情、诊疗方案的风险和益处,与家属进行 沟通,共同制订诊疗计划,促进良好的医患关系。(标准 2.8 和标准 2.9) 6.能够将疾病预防、早期发现、卫生保健和慢性疾病管理等知识和理念结合到临床实践 中。(标准 2.10) 7.能够在模拟场景和临床实际场景中,依据客观证据,提出安全、有效、经济的初步治疗 方案。(标准 2.11) (三)健康与社会领域 1.具备外科无菌观念;具有消毒、灭菌、手卫生和个人防护意识,预防院内感染和保护个 人责任和意识。(标准 3.1) 2.具有对儿外科疾病预防和诊治原则宣教的责任和义务,具备提高儿外科常见疾病的生存 率、改善患儿生活质量的社会责任感。(标准 3.4 和标准 3.6) 3.够知晓医院医疗质量保障和医疗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自己的业务能力与权限,重视患者 安全,及时识别对患者不利的危险因素。(标准 3.5) 4.能够理解全球健康问题以及健康和疾病的决定因素。(标准 3.6) (四)职业素养领域 1.能够根据《中国医师道德准则》为所有患者提供人道主义的医疗服务。(标准 4.1) 2.能够知晓医疗卫生领域职业精神的内涵,在工作中养成同理心、尊重患者和提供优质服 务等行为,树立真诚、正直、团队合作和领导力等素养。(标准 4.2) 3.能够掌握小儿外科学疾病所涉及的医学伦理问题,并将其应用于医疗服务中。能够与患 者及其家属、同行和其他卫生专业人员等有效地沟通伦理问题。(标准 4.4) 4.能够知晓并遵守医疗行业的基本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标准 4.5) 5.能够意识到自己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尊重其他卫生从业人员,并注重相互合作和学习。 树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标准 4.6 和标准 4.7)
五、教学方法 1线上自主学习:将教学大纲、各章节学习目标、预习资料、自学视频、自学参考材料、 课后拓展学习资料、自测题等放在在线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 (1)学前引导:教师指定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和拟定学习目标。 (2)学中指导: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进度进行阶段性检查,督促并进一步指导学 生。结合在线答疑、线上讨论,通过在线平台互动,实现覆盖全员的检查和辅导。可通过 作业、测试、辩论、视频、小论文、学习心得、小组汇报、团队协作成果展示等形式,检 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教师给与反馈和评价。 (3)学后检查:教师检查学生是否完成自主学习内容的学习目标。 2.线下课程教学: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讲授,采用BOPS的授课方法,从导言、学 习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等模块进行授课。综合运用TB(小组合作学 习,Team-BasedLeaming))、CBL(以临床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引导式、讨论式、案例式、情景式教 学等方法。发挥学生主动性、创新性,提升高阶临床思维能力,促进知识点内化、整合 融会贯通。 3.临床示教:临床示教课紧密结合理论课内容,选取典型病例案例,由学生自行整理文献 及临床资料并总结,采用翻转课堂、CBL讨论、标准化病人、学生实践参与等方式学习。 六、考核方式 学生期末成绩=终结性评价60%+过程性评价40%+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以期未闭卷考试的死式,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理论、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复 杂问题的能力。 过程性评价.包括课堂测验12%+线上及线下教学中参与式学习表现16%+综述12%。主要 考核学生课堂掌握情况、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及理论拓展水平。 形成性评价,主要通过教学活动中的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翻转课堂、在线讨论等形式多 样的互动环节,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祝,如教师评价、学生互 评、书面评价、口头评价、集体评价等,促进学生及时改进学习状况,同时促进教师及时 改进教学设计。 附件:儿科学院《小儿外科学》课程教学过程性评价考核方案
五、教学方法 1.线上自主学习:将教学大纲、各章节学习目标、预习资料、自学视频、自学参考材料、 课后拓展学习资料、自测题等放在在线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 (1)学前引导:教师指定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和拟定学习目标。 (2)学中指导: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进度进行阶段性检查,督促并进一步指导学 生。结合在线答疑、线上讨论,通过在线平台互动,实现覆盖全员的检查和辅导。可通过 作业、测试、辩论、视频、小论文、学习心得、小组汇报、团队协作成果展示等形式,检 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教师给与反馈和评价。 (3)学后检查:教师检查学生是否完成自主学习内容的学习目标。 2.线下课程教学: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讲授,采用 BOPPPS 的授课方法,从导言、学 习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等模块进行授课。综合运用 TBL(小组合作学 习,Team-Based Learning)、CBL(以临床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PBL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引导式、讨论式、案例式、情景式教 学等方法。发挥学生主动性、创新性,提升高阶临床思维能力,促进知识点内化、整合、 融会贯通。 3.临床示教:临床示教课紧密结合理论课内容,选取典型病例案例,由学生自行整理文献 及临床资料并总结,采用翻转课堂、CBL 讨论、标准化病人、学生实践参与等方式学习。 六、考核方式 学生期末成绩=终结性评价 60%+过程性评价 40%+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以期末闭卷考试的形式,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理论、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复 杂问题的能力。 过程性评价,包括课堂测验 12%+线上及线下教学中参与式学习表现 16%+综述 12%。主要 考核学生课堂掌握情况、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及理论拓展水平。 形成性评价,主要通过教学活动中的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翻转课堂、在线讨论等形式多 样的互动环节,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教师评价、学生互 评、书面评价、口头评价、集体评价等,促进学生及时改进学习状况,同时促进教师及时 改进教学设计。 附件:儿科学院《小儿外科学》课程教学过程性评价考核方案
一级指标 二级指 分 参与评价 (评价内 主要观测点 评分标准 (评价环 教师 课堂考 线下课点名 勤 缺席1次扣2分 课堂测验 线上课签到 教学秘书 (总分30 自学内 分) 22 在线学习效 在线阅评(超星平台)】 授课教师 采 测试题 示教考 勒 8出勤情况 缺席1次扣2分 示教老师 参与式 线下课 混合课程的线下部分 学习表现 参与表 16参与度 授课教师 互动参与表现 (总分40 现 分) 示教课 参与表 16参与度 示教课参与表现 示教老师 现 规范5分,大部规范4 格式 5 文献写作格 分,50%规范3分,少部 式 规范2分,无规范0分 综述内容是 综述 内容先 先进15分,较先进12 进性 15否 分,无新意10分,落后 各专业组 (总分30 热点研究 5分,无实质内容0分 老师 数量2分:>10篇2分 参考文 5 查阅、获取 <10篇1分 文献 5年内文献2分:5篇2
一级指标 (评价内 容) 二级指 标 (评价环 节) 分 值 主要观测点 评分标准 参与评价 教师 课堂测验 (总分 30 分) 课堂考 勤 8 线下课点名 线上课签到 缺席 1 次扣 2 分 教学秘书 授课教师 自学内 容 测试题 22 在线学习效 果 在线阅评(超星平台) 参与式 学习表现 (总分 40 分) 示教考 勤 8 出勤情况 缺席 1 次扣 2 分 示教老师 线下课 参与表 现 16 参与度 混合课程的线下部分 互动参与表现 授课教师 示教课 参与表 现 16 参与度 示教课参与表现 示教老师 综述 (总分 30 分) 格式 5 文献写作格 式 规范 5 分,大部规范 4 分,50%规范 3 分,少部 规范 2 分,无规范 0 分 各专业组 老师 内容先 进性 15 综述内容是 否 热点研究 先进 15 分,较先进 12 分,无新意 10 分,落后 5 分,无实质内容 0 分 参考文 献 5 查阅、获取 文献 数量 2 分:>10 篇 2 分 5 篇 2 分
5篇1分 格式1分:正确1分 逻辑合理、简洁、流 逻辑性、文 语言表 5 字表达 优5分,良4分,一般3 能力 较差2分,差0分 备注:学生期末成绩=终结性评价60%+过程性评价40% 终结性评价(100分):期末闭卷考试。 过程性评价(100分):课堂测验30%+线上及线下教学中参与式学习表现40%+综述 30%。 执笔人:杨超、郑超 审定人:梁平、翟瑄 教材、教辅用书与参考书目 一、教材 惩感张谁平魏光挥主绵小儿外科学第6版.北凉: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 二、参考书目 1.蔡威、孙宁、魏光辉主编,《小)儿外科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2.施诚仁、金先庆、李仲智主编,《小儿外科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3佘亚雄主编,《小儿外科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4.王光和主编唇腭裂的序列治疗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5 篇 1 分 格式 1 分:正确 1 分 语言表 达 5 逻辑性、文 字表达 能力 逻辑合理、简洁、流 畅: 优 5 分,良 4 分,一般 3 分, 较差 2 分,差 0 分 备注:学生期末成绩=终结性评价 60%+过程性评价 40% 终结性评价(100 分):期末闭卷考试。 过程性评价(100 分):课堂测验 30% +线上及线下教学中参与式学习表现 40% +综述 30%。 执笔人:杨超、郑超 审定人:梁平、翟瑄 教材、教辅用书与参考书目 一、教材 蔡威,张潍平,魏光辉主编.小儿外科学.第 6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 2020. 二、参考书目 1.蔡威、孙宁、魏光辉主编,《小儿外科学》(第 5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2.施诚仁、金先庆、李仲智主编,《小儿外科学》(第 4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3.佘亚雄主编,《小儿外科学》(第 3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4.王光和主编.唇腭裂的序列治疗.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5.王翰章主编中华口腔科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 6.黄澄如.实用小儿泌尿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7.Frederick M.Azar,James H.Beaty,S.Terry Canale主编.唐佩福,王岩.卢世壁主译.《坎贝 尔骨科手术学》(中译本)(第13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 8.Sherell J.Aston主编.Grabb and Smith'Plastic Surgery.第六版.Lippincott Williams& Wilkins.2006. g.Leonard Kaban主编.Pediatric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第-H版.2004 10.John P.Gearhart.Pediatric Urology.Humana Press 2010. 11.潘少川主编.《实用小儿骨科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12.王浩,王延宙,李天友.L&w小儿骨科学,第7版.军事医学出版社,北京,2018. 课程章节内容目录 第一部分理论课 第一章小儿外科学总论. .1 第二章创伤(运动系统损伤)】 2 第三章肿瘤外科疾病 .3 第四章头颅、神经外科疾病, 10 第五章颅颌面疾病 16 第六章胸部疾病19 第七章腹部疾病25 第八章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43 第九章运动系统疾病 52 第二部分示教课 示教一头颅、神外疾病 .63
5.王翰章主编.中华口腔科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6.黄澄如. 实用小儿泌尿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7. Frederick M. Azar, James H. Beaty, S.Terry Canale 主编.唐佩福,王岩,卢世璧主译,《坎贝 尔骨科手术学》(中译本)(第 13 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 8. Sherell J.Aston主编. Grabb and Smith’Plastic Surgery. 第六版.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6. 9. Leonard Kaban 主编. Pediatric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第一版.2004. 10.John P. Gearhart. Pediatric Urology. Humana Press 2010. 11.潘少川主编.《实用小儿骨科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12.王浩,王延宙,李天友.L.&W.小儿骨科学,第 7 版.军事医学出版社,北京,2018. 课程章节内容目录 第一部分理论课 第一章小儿外科学总论. 1 第二章创伤(运动系统损伤). 2 第三章肿瘤外科疾病. 3 第四章头颅、神经外科疾病.10 第五章颅颌面疾病.16 第六章胸部疾病.19 第七章腹部疾病.25 第八章泌尿生殖系统疾病.43 第九章运动系统疾病.52 第二部分示教课 示教一头颅、神外疾病.63
示教二先天性唇腭裂. 66 示教三胸部疾病.67 示教四腹部疾病. 68 示教五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69 示教六运动系统疾病。 .72 课程章节内容教学时数分配表 31学时,包含理论课19学时(线上线下混合教学16学时,其中线上学生自主学习8学 时)、示教课12学时 线上 线下 教学内容 理论 自主学习 课程 第一部分理论课 第一章小儿外科学总论 第二章创伤(运动系统损伤) 0 第一节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第三章肿瘤外科疾病 0.5 0.5 第一节血管瘤、血管畸形 1 0.5 0.5 第二节淋巴管瘤 0 第三节神经母细胞瘤 0 第四节肾母细胞瘤 0
示教二先天性唇腭裂.66 示教三胸部疾病.67 示教四腹部疾病.68 示教五泌尿生殖系统疾病.69 示教六运动系统疾病.72 课程章节内容教学时数分配表 31 学时,包含理论课 19 学时(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16 学时,其中线上学生自主学习 8 学 时)、示教课 12 学时 教学内容 理论 线上 自主学习 线下 课程教学 第一部分理论课 第一章小儿外科学总论 1 1 第二章创伤(运动系统损伤) 0 第一节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0 第三章肿瘤外科疾病 1 0.5 0.5 第一节血管瘤、血管畸形 1 0.5 0.5 第二节淋巴管瘤 0 第三节神经母细胞瘤 0 第四节肾母细胞瘤 0
第五节畸胎瘤 第六节肝母细胞瘤 0 第四章头颅、神经外科疾病 2 第一节脑膜膨出 0 第二节脑积水 1(双语) 0.5 0.5 第三节脊髓栓系综合症 1 0.5 0.5 第五章颅颌面疾病 第一节先天性唇腭裂 2(双语) 第六章胸部疾病 2 第一节漏斗胸 2(双语) 第二节先天性膈疝 0 第三节先心病的外科治疗原则 0 第七章腹部疾病 2.5 2.5 第一节鞘状突畸形 0 第二节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1(双语) 0.5 0.5 第三节先天性肠闭锁 1(双语) 0.5 0.5 第四节肠无神经节细胞症 1 0.5 0.5 第五节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第六节肠套叠 0
第五节畸胎瘤 0 第六节肝母细胞瘤 0 第四章头颅、神经外科疾病 2 1 1 第一节脑膜膨出 0 第二节脑积水 1(双语) 0.5 0.5 第三节脊髓栓系综合症 1 0.5 0.5 第五章颅颌面疾病 2 1 1 第一节先天性唇腭裂 2(双语) 1 1 第六章胸部疾病 2 1 1 第一节漏斗胸 2(双语) 1 1 第二节先天性膈疝 0 第三节先心病的外科治疗原则 0 第七章腹部疾病 5 2.5 2.5 第一节鞘状突畸形 0 第二节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1(双语) 0.5 0.5 第三节先天性肠闭锁 1(双语) 0.5 0.5 第四节肠无神经节细胞症 1 0.5 0.5 第五节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0 第六节肠套叠 0
线上 线下 教学内容 理论 自主学习 课程 第七节阑尾炎 0 第八节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0 第九节胆道闭锁 2(双语) 第十节先天性胆道扩张症 0 第八章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第一节输尿管肾盂连接处梗阻性肾积水 0 第二节尿道下裂 0 第三节隐睾 0 第四节膀胱输尿管反流 1(双语) 第五节下尿路梗阻 第九章运动系统疾病 第一节发有性髋关节发有不良 2(双语) 第二节脑性瘫痪的外科治疗 0 第三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1 第四节血源性骨髓炎 0 第五节化脓性关节炎 第六节先天性肌性斜颈 0 第七节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教学内容 理论 线上 自主学习 线下 课程教学 第七节阑尾炎 0 第八节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0 第九节胆道闭锁 2(双语) 1 1 第十节先天性胆道扩张症 0 第八章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3 1 2 第一节输尿管肾盂连接处梗阻性肾积水 0 第二节尿道下裂 0 第三节隐睾 0 第四节膀胱输尿管反流 1(双语) 1 第五节下尿路梗阻 2 1 1 第九章运动系统疾病 3 1 2 第一节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2(双语) 1 1 第二节脑性瘫痪的外科治疗 0 第三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1 1 第四节血源性骨髓炎 0 第五节化脓性关节炎 0 第六节先天性肌性斜颈 0 第七节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