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腔医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乳牙解剖形态及牙根生理性吸收(3学时) [目的和要求】 1.掌握乳牙解剖外形及其髓腔形态的特点,以便在临床实习操作中能区分 乳牙与恒牙的不同之处。 2.熟悉乳牙牙根发生生理性吸收的变化特点。 3.掌握各乳牙牙根生理性吸收开始的年龄及其临床上进行牙髓病治疗及根 管治疗最有利的时期。 [实习内容】 1.讲授各个乳牙标志性解剖形态及其与继承恒牙的差别。 2.在临床上拔除的乳牙标本上辨认各个乳牙,找出其形态上的解剖标志及 其与恒牙不同的特点。 3.观察乳牙牙根吸收的标本。 [实习用品]各个乳牙的实体标本、混合牙列模型、乳牙髓腔形态标本、乳 牙牙根吸收的标本,规划教材《儿童口腔医学》第3版。 方法和步骤劂 1.在模型上观察第一乳磨牙与第一恒磨牙解剖外形的区别,学习乳、恒 牙的鉴别。 1人颜色,色泽 乳牙为乳白色光泽较暗,恒牙为淡黄色,光泽较亮。 2人大小
儿童口腔医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 乳牙解剖形态及牙根生理性吸收(3 学时) [目的和要求] 1.掌握乳牙解剖外形及其髓腔形态的特点,以便在临床实习操作中能区分 乳牙与恒牙的不同之处。 2.熟悉乳牙牙根发生生理性吸收的变化特点。 3.掌握各乳牙牙根生理性吸收开始的年龄及其临床上进行牙髓病治疗及根 管治疗最有利的时期。 [实习内容] 1.讲授各个乳牙标志性解剖形态及其与继承恒牙的差别。 2.在临床上拔除的乳牙标本上辨认各个乳牙,找出其形态上的解剖标志及 其与恒牙不同的特点。 3.观察乳牙牙根吸收的标本。 [实习用品] 各个乳牙的实体标本、混合牙列模型、乳牙髓腔形态标本、乳 牙牙根吸收的标本,规划教材《儿童口腔医学》第 3 版。 [方法和步骤] 1.在模型上观察第—乳磨牙与第一恒磨牙解剖外形的区别,学习乳、恒 牙的鉴别。 1)、颜色,色泽 乳牙为乳白色光泽较暗,恒牙为淡黄色,光泽较亮。 2)、大小
乳牙都比同名恒牙小 3人形态 (1)乳牙的形态基本与继承的恒牙相似但有自身的特点,但是第一乳磨牙 的变化比较大。 (2)乳牙牙颈部狭窄,颈嵴明显,颈缘曲度小。 (3)髓腔与牙体外形基本相似,但是乳牙的髓角高,髓腔占的比例更大。 4)邻接关系 (1)乳牙邻接为面接触,恒牙为点接触。 (2)乳牙下有恒牙胚,到了替换期会发生乳牙根的生理性吸收 5),硬组织结构 (1)乳牙硬组织薄,厚度为恒牙的1/3~1/2左右。 (2)乳牙有机含量高无机含量差别不大。 (3)乳牙钙化差,硬度低易磨损。 (4)乳牙牙釉质晶体小,化学反应活跃,钙离子溶出速度快。 (5)乳牙釉柱走向比较直,不如恒牙弯曲,绞釉少。 (6)牙本质小管粗而直,在牙釉质牙本质交界处较恒牙多。 6人排列 在完整的牙列中,可以参考牙齿的排列顺序加以鉴别。 2.在石膏模型上辨认各个乳牙的解剖外形(各乳牙的牙体形态可参见教材第三 章第一节)。 现仅将上颌乳中切牙、上领第1乳磨牙和下颌第1乳磨牙的解剖外形详细叙述如 下:
乳牙都比同名恒牙小。 3)、形态 (1)乳牙的形态基本与继承的恒牙相似但有自身的特点,但是第一乳磨牙 的变化比较大。 (2)乳牙牙颈部狭窄,颈嵴明显,颈缘曲度小。 (3)髓腔与牙体外形基本相似,但是乳牙的髓角高,髓腔占的比例更大。 4)、邻接关系 (1)乳牙邻接为面接触,恒牙为点接触。 (2)乳牙下有恒牙胚,到了替换期会发生乳牙根的生理性吸收。 5)、硬组织结构 (1)乳牙硬组织薄,厚度为恒牙的 1/3~1/2 左右。 (2)乳牙有机含量高无机含量差别不大。 (3)乳牙钙化差,硬度低易磨损。 (4)乳牙牙釉质晶体小,化学反应活跃,钙离子溶出速度快。 (5)乳牙釉柱走向比较直,不如恒牙弯曲,绞釉少。 (6)牙本质小管粗而直,在牙釉质牙本质交界处较恒牙多。 6)、排列 在完整的牙列中,可以参考牙齿的排列顺序加以鉴别。 2.在石膏模型上辨认各个乳牙的解剖外形(各乳牙的牙体形态可参见教材第三 章第一节)。 现仅将上颌乳中切牙、上颌第 l 乳磨牙和下颌第 1 乳磨牙的解剖外形详细叙述如 下:
(1)上颌乳中切牙(图1) 1)唇面:外形近远中径大于切龈径,近中缘及切缘呈直线,远中缘和颈缘稍凸 切缘由近中向远中斜向颈部,近中切角稍小于90,远中切角成钝角。 2)舌面:外形呈以切缘为底的三角形,舌窝较浅,舌隆突不明显。 3)冷邻接面:外形呈以颈缘为底,切缘为尖的三角形,近中面的颈缘线之弯曲度 较远中 面大。 (2)上颌第1乳磨牙(图2) 1)咬合面:外形呈四边形,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近中部分的颊舌径比远中部 分的颊舌径 大。颊缘与近中缘相交角约80,与远中缘以直角相交;舌缘以钝角与近中缘相 交,以直角与远中缘相交。近远中的中央沟将颊舌侧牙尖分开。牙尖数有2尖型、 3尖型和4尖型。 2)颊面:外形星以咬合面为底的梯形,在近中1/3颈部处有一明显结节状隆 起。 3)舌面:外形似颊面呈梯形,隆起不及颊面明显
(1)上颌乳中切牙(图 1) 1)唇面:外形近远中径大于切龈径,近中缘及切缘呈直线,远中缘和颈缘稍凸, 切缘由近中向远中斜向颈部,近中切角稍小于 900,远中切角成钝角。 2)舌面:外形呈以切缘为底的三角形,舌窝较浅,舌隆突不明显。 3)邻接面:外形呈以颈缘为底,切缘为尖的三角形,近中面的颈缘线之弯曲度 较远中 面大。 (2)上颌第 1 乳磨牙(图 2) 1)咬合面:外形呈四边形,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近中部分的颊舌径比远中部 分的颊舌径 大。颊缘与近中缘相交角约 800,与远中缘以直角相交;舌缘以钝角与近中缘相 交,以直角与远中缘相交。近远中的中央沟将颊舌侧牙尖分开。牙尖数有 2 尖型、 3 尖型和 4 尖型。 2)颊面:外形呈以咬合面为底的梯形,在近中 1/3 颈部处有一明显结节状隆 起。 3)舌面:外形似颊面呈梯形,隆起不及颊面明显
图1上颌乳中切牙
图 1 上颌乳中切牙
图2上颌第一乳磨牙 4邻接面:外形呈以颈缘线为底的倒梯形状,近中面似平面状,而远中面稍隆 起。 (3)下颌第1乳磨牙图3) 1)咬合面:颊舌径小于近远中径,靠近近中部位的颊舌径明显缩小。牙尖数 有4尖型、5尖型和6尖型,以5尖型为多。牙尖中近中颊尖最大,约占颊侧 部分的2/3,其次为近中舌尖,约占舌侧部分的2/3.划分各牙尖的沟不明显。 近中窝和远中窝较深。近中颊尖、近中舌尖的斜崤发育明显,往往把近中窝和中 央窝分开。 中 颊面 远中 舌面
图 2 上颌第一乳磨牙 4)邻接面:外形呈以颈缘线为底的倒梯形状,近中面似平面状,而远中面稍隆 起。 (3)下颌第 l 乳磨牙(图 3) 1)咬合面:颊舌径小于近远中径,靠近近中部位的颊舌径明显缩小。牙尖数 有 4 尖型、5 尖型和 6 尖型,以 5 尖型为多。牙尖中近中颊尖最大,约占颊侧 部分的 2/3,其次为近中舌尖,约占舌侧部分的 2/3。划分各牙尖的沟不明显。 近中窝和远中窝较深。近中颊尖、近中舌尖的斜嵴发育明显,往往把近中窝和中 央窝分开。 近 中 颊面 远中 舌面
图3下颌第一乳磨牙 2)颊面:外形星四边形,颈缘线呈一最低点在近中1/3处的弯曲弧线。近中 颈部1/3处有一明显的结节状隆起。 3)活面:外形似倒梯形。从舌面可看到咬合面及近、远中邻接面。 4)邻接面:外形呈不正四边形 3在标本或幻灯片观察乳牙髓腔的解剖形态乳牙的髓腔形态与牙的外形一致, 这一点与 恒牙相同。与恒牙不同的是,按与牙体的比例而言,乳牙髓腔相对地比恒牙较大, 表现为髓室大、髓角高、根管粗大、髓腔壁薄以及根尖孔大。髓角突入牙本质中 更明显,乳磨牙的近中髓角尤甚;乳磨牙的髓室底离根分叉近,髓室底壁厚度可 仅为lm多一点,故在临床操作时要特别注意。乳磨牙的髓底多见副根管,故 临床上一旦发生牙髓病变,感染很容易从该处到达根分叉区,累及其下方正在发 育的恒前磨牙牙胚。 通常情况下,前牙为单根管,在下领乳前牙,偶见其根管于低位处分为唇舌 两管。上领乳磨牙有3个根管,2个颊侧根管和1个腭侧根管,以腭侧根管最粗 大。下颌乳磨牙的根管数为2~3个,3个根管的为近中2个根管和远中1个根 管。以远中根管最粗大。下颌第二乳磨牙有时出现4个根管,即近远中各2个 根管
图 3 下颌第一乳磨牙 2)颊面:外形呈四边形,颈缘线呈一最低点在近中 1/3 处的弯曲弧线。近中 颈部 1/3 处有一明显的结节状隆起。 3)舌面:外形似倒梯形。从舌面可看到咬合面及近、远中邻接面。 4)邻接面:外形呈不正四边形。 3.在标本或幻灯片观察乳牙髓腔的解剖形态乳牙的髓腔形态与牙的外形一致, 这一点与 恒牙相同。与恒牙不同的是,按与牙体的比例而言,乳牙髓腔相对地比恒牙较大, 表现为髓室大、髓角高、根管粗大、髓腔壁薄以及根尖孔大。髓角突入牙本质中 更明显,乳磨牙的近中髓角尤甚;乳磨牙的髓室底离根分叉近,髓室底壁厚度可 仅为 lmm 多一点,故在临床操作时要特别注意。乳磨牙的髓底多见副根管,故 临床上一旦发生牙髓病变,感染很容易从该处到达根分叉区,累及其下方正在发 育的恒前磨牙牙胚。 通常情况下,前牙为单根管,在下颌乳前牙,偶见其根管于低位处分为唇舌 两管。上颌乳磨牙有 3 个根管,2 个颊侧根管和 l 个腭侧根管,以腭侧根管最粗 大。下颌乳磨牙的根管数为 2~3 个,3 个根管的为近中 2 个根管和远中 1 个根 管。以远中根管最粗大。下颌第二乳磨牙有时出现 4 个根管,即近远中各 2 个 根管
4.在标本或幻灯片上观察乳牙牙根的生理性吸收乳牙在替换期的生理性吸 收呈间断性, 有活动期和静止期。从乳牙牙根完全形成到牙根开始吸收这一时期,是牙根处于 稳定的时期,也是临床上乳牙髓病治疗和根管治疗最有利的时期。各个乳牙牙根 形成以及牙根开始吸收的年龄各不相同,故牙根稳定期也各不相同(见教材第三 章第三节、)。 实习报告与评定] 1.请列出区别下颌第2乳磨牙和下颌第1恒磨牙的要点: 2.请画出下颌第1乳磨牙和上颌第1乳磨牙的髓腔近远中向纵剖面图并写 出髓腔形态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3.请列出各个乳牙牙根形成以及牙根开始吸收的年龄及其牙根稳定期。 实验二儿童口腔病临床检查及病历书写(4学时) [目的和要求]掌握儿童口腔病临床检查内容及病历书写要求。 [实习内容】 1.教师讲授儿童口腔病患者的一般检查方法及步骤。 2.介绍“儿童口腔检查表”的填写内容及其注意事项。 3.对标范临床口腔患儿病例进行口腔检查,填写“儿童口腔检查表” 4.完成一份儿童口腔病专科病历的书写。 [实习用品]器械盘、口镜、镊子、探针、“儿童口腔检查表” 方法和步骤 1.介绍“儿童口腔检查表”的填写内容及其注意事项 2.询问家长以下内容并记录填写病历
4.在标本或幻灯片上观察乳牙牙根的生理性吸收乳牙在替换期的生理性吸 收呈间断性, 有活动期和静止期。从乳牙牙根完全形成到牙根开始吸收这一时期,是牙根处于 稳定的时期,也是临床上乳牙髓病治疗和根管治疗最有利的时期。各个乳牙牙根 形成以及牙根开始吸收的年龄各不相同,故牙根稳定期也各不相同(见教材第三 章第三节、)。 [实习报告与评定] 1.请列出区别下颌第 2 乳磨牙和下颌第 1 恒磨牙的要点; 2.请画出下颌第 1 乳磨牙和上颌第 1 乳磨牙的髓腔近远中向纵剖面图并写 出髓腔形态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3.请列出各个乳牙牙根形成以及牙根开始吸收的年龄及其牙根稳定期。 实验二 儿童口腔病临床检查及病历书写(4 学时) [目的和要求] 掌握儿童口腔病临床检查内容及病历书写要求。 [实习内容] 1.教师讲授儿童口腔病患者的一般检查方法及步骤。 2.介绍“儿童口腔检查表”的填写内容及其注意事项。 3.对示范临床口腔患儿病例进行口腔检查,填写“儿童口腔检查表”。 4.完成一份儿童口腔病专科病历的书写。 [实习用品] 器械盘、口镜、镊子、探针、 “儿童口腔检查表”。 [方法和步骤] 1.介绍“儿童口腔检查表”的填写内容及其注意事项 2.询问家长以下内容并记录填写病历
(①)患儿的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年龄)、出生地、民族、籍 贯、家长姓名及职业、住址、邮编、电话、门诊号、X线片号、模型号、就诊日 期等。 (2)主诉:患者的主要症状、患病部位与发病时间(询问家长), (3)现病史(询问家长):主诉病发生、发展及治疗情况等。 (4)既往史和家族史 1)出生及喂养情况:足月/早产、母乳/人工乳/混合乳、饮食.习惯、刷 牙习惯等。 2)系统性疾病病史及家族遗传史 3.检查患儿口腔情况 (1)口腔检查的内容和要求。 (2)儿童口腔病的检查特点。 1)将牙齿萌出情况、牙体及牙周情况的检查结果填写到“儿童口腔检查表 中。 2)牙列:有乳牙列期、混合牙列期及恒牙列期三个不同的牙列阶段,混合牙 列期要注意乳、恒牙的鉴别。 3)检查结果判断:由于儿童牙科的对像年龄比较小,在检查有无探痛、叩痛 时,他们往往不能正确表达,故常常要求医生通过观察其表情反应来确定。例如: 检查露髓点有无探痛时,可探及露髓点观察其表情变化,若患儿立刻扭转头去或 将医生的检查器械推开并哭吵,则说明有探痛:又如在叩诊时,患儿往往数个牙 都有叩痛,此时,医生可用镊子柄或口镜柄置于患牙上,嘱其咬紧,若患儿不能 咬紧或咬后即刻松开,则说明有叩痛,若患儿能咬紧,并持续一段时间,则说明
(1)患儿的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年龄)、出生地、民族、籍 贯、家长姓名及职业、住址、邮编、电话、门诊号、X 线片号、模型号、就诊日 期等。 (2)主诉:患者的主要症状、患病部位与发病时间(询问家长)。 (3)现病史(询问家长):主诉病发生、发展及治疗情况等。 (4)既往史和家族史 1)出生及喂养情况:足月/早产、母乳/人工乳/混合乳、饮食.习惯、刷 牙习惯等。 2)系统性疾病病史及家族遗传史。 3.检查患儿口腔情况 (1)口腔检查的内容和要求。 (2)儿童口腔病的检查特点。 1)将牙齿萌出情况、牙体及牙周情况的检查结果填写到“儿童口腔检查表” 中。 2)牙列:有乳牙列期、混合牙列期及恒牙列期三个不同的牙列阶段,混合牙 列期要注意乳、恒牙的鉴别。 3)检查结果判断:由于儿童牙科的对象年龄比较小,在检查有无探痛、叩痛 时,他们往往不能正确表达,故常常要求医生通过观察其表情反应来确定。例如: 检查露髓点有无探痛时,可探及露髓点观察其表情变化,若患儿立刻扭转头去或 将医生的检查器械推开并哭吵,则说明有探痛;又如在叩诊时,患儿往往数个牙 都有叩痛,此时,医生可用镊子柄或口镜柄置于患牙上,嘱其咬紧,若患儿不能 咬紧或咬后即刻松开,则说明有叩痛,若患儿能咬紧,并持续一段时间,则说明
其叩痛为假阳性, 4.根据问诊和口腔检查结果完成一份儿童口腔病专科病历的书写。 除以上内容外,还应包括: 诊断:根据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分析,得出确切的诊断; 治疗设计:根据诊断,拟定初步治疗方案或记录处理过程: 治疗过程的记录 医嘱:告诉患儿及家长应注意的问题及下次复诊的日期: 医生签名:医生必须签全名。 实习报告与评定!评定填写的“儿童口腔检查表”;评定书写的儿童牙病专 科病历。(“儿童口腔检查表”见附表 实验三乳磨牙金属成品冠的修复(4学时) [目的和要求] 掌握金属成品冠修复的牙体制备要求、金属成品冠的选择及临床操作要点:熟悉 金属成品冠修复的各种器械。 实习内容] 在石膏模型上完成一颗乳磨牙金属成品冠的修复。 [实习用品] 乳牙列石膏模型、金属成品冠、冠钳、弯头剪刀、游标卡尺(或圆规、直尺), 打磨机、低速手机、低速手机裂钻、砂石、橡皮轮。 方法和步骤] 1.复习乳磨牙金属成品冠修复的适应证:
其叩痛为假阳性。 4.根据问诊和口腔检查结果完成一份儿童口腔病专科病历的书写。 除以上内容外,还应包括: 诊断:根据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分析,得出确切的诊断; 治疗设计:根据诊断,拟定初步治疗方案或记录处理过程; 治疗过程的记录 医嘱:告诉患儿及家长应注意的问题及下次复诊的日期; 医生签名:医生必须签全名。 [实习报告与评定] 评定填写的“儿童口腔检查表”;评定书写的儿童牙病专 科病历。(“儿童口腔检查表”见附表) 实验三 乳磨牙金属成品冠的修复(4 学时) [目的和要求] 掌握金属成品冠修复的牙体制备要求、金属成品冠的选择及临床操作要点;熟悉 金属成品冠修复的各种器械。 [实习内容] 在石膏模型上完成一颗乳磨牙金属成品冠的修复。 [实习用品] 乳牙列石膏模型、金属成品冠、冠钳、弯头剪刀、游标卡尺(或圆规、直尺)、 打磨机、低速手机、低速手机裂钻、砂石、橡皮轮。 [方法和步骤] 1.复习乳磨牙金属成品冠修复的适应证:
(1)有两个以上牙面窝洞的修复。 (2)牙体组织缺损范围大,难以获得良好的抗力形和固位形者。 (3)冷邻面龋无法获得良好龈壁者。 (4)作过牙髓治疗或根管治疗后易折裂者。 (⑤)牙釉质发育不全者。 (6)间隙保持器中作固位体。 2.操作步骤: (1)用圆规测量所修复的乳牙之近远中径,并记录下数值。 (2牙体制备 1)冷邻面片切:用低速手机裂钻分别在近远中从颊侧到舌侧进行片切,使近远 中面相平行,深度达龈下0.5mm。注意不能在颈部形成台阶。 2颊舌面:一般不用预备。但在下颌第乳磨牙的颊面近中颈部1/3处特别 隆起,要用低速手机裂钻适当切削,过多切削易造成露髓并使牙体与成品 冠间的空隙过大。 3转角部位:每个邻接面间的转角部位要圆钝。 4)合面:哈面用轮状砂轮均匀磨去0.5~1.0mm左右(咬合时两层咬蓝 纸可顺利通过即可) (3)选冠:根据所测量记录的数值选择大小合适的金属成品冠。 (4修整成品冠:在成品冠上先画出颈缘线,用弯头剪刀沿颈缘线剪去过长的 部分,使成品冠戴入后达到龈下0.5mm。用各种冠钳修整成品冠外形 建立邻面接触点,调整殆面凹凸,使颈缘紧密贴合牙体。 (⑤)观察并记录健侧的咬合关系:因为患儿不能自己确切表达咬合的问题,医
(1)有两个以上牙面窝洞的修复。 (2)牙体组织缺损范围大,难以获得良好的抗力形和固位形者。 (3)邻面龋无法获得良好龈壁者。 (4)作过牙髓治疗或根管治疗后易折裂者。 (5)牙釉质发育不全者。 (6)间隙保持器中作固位体。 2.操作步骤: (1)用圆规测量所修复的乳牙之近远中径,并记录下数值。 (2)牙体制备 1)邻面片切:用低速手机裂钻分别在近远中从颊侧到舌侧进行片切,使近远 中面相平行,深度达龈下 0.5mm。注意不能在颈部形成台阶。 2)颊舌面:一般不用预备。但在下颌第-乳磨牙的颊面近中颈部 1/3 处特别 隆起,要用低速手机裂钻适当切削,过多切削易造成露髓并使牙体与成品 冠间的空隙过大。 3)转角部位:每个邻接面间的转角部位要圆钝。 4) 牙合面:牙合 面用轮状砂轮均匀磨去 0.5~1.0mm 左右(咬合时两层咬蓝 纸可顺利通过即可)。 (3)选冠:根据所测量记录的数值选择大小合适的金属成品冠。 (4)修整成品冠:在成品冠上先画出颈缘线,用弯头剪刀沿颈缘线剪去过长的 部分,使成品冠戴入后达到龈下 0.5mm。用各种冠钳修整成品冠外形, 建立邻面接触点,调整牙合 面凹凸,使颈缘紧密贴合牙体。 (5)观察并记录健侧的咬合关系:因为患儿不能自己确切表达咬合的问题,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