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情境实施方案 课程名称 运动系统伤病康复 学习情境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评定 评定与治疗 授课班级 授课学时 授课时间 授课形式 混合教学 授课教师丁文超 学习内容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评定 专业能力 能按《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考试大纲》的要求,掌握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评 定 方法能力 学习目标 是中,会白主学习和 社会能力 1.具有爱心、耐心、自信心与责任心。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妥协能力、团队协作、人际交流。 学习重点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评定 学习难点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评定 1.典型案例、标准化病人。 学习条件 2 多煤体、教学视频资源库、教学PPT。 3。设施齐备的校内实训基地。 教学方法 素贸:清慧新衡班程状资昊肉华奇贸动 教学组织 教学活动 时间 步聚 学习内容 教师 学生 1,在网上领取学习任 上·等剑景金 2.根据学习任务查阅 零前预 掌握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评 2.交流互 教材、 平台资源: 提前预习1-2 3.明确学习重点、难 天发布的学 3.重点难点分析 习任务 4.能力目标介绍 俱华胃皇 点 交流互动,提出疑 源。 婆安款}T港件并解 1.情景创1.观看课件及视频; 课堂45分钟 2.案例分析 设 2.思考、提出凝问 3.重点讲解重点、难点 2.案例分3.明确教学内容。 4.师生互动,展开讨论 析:
教学情境实施方案 课程名称 运动系统伤病康复 评定与治疗 学习情境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评定 授课班级 授课学时 授课时间 授课形式 混合教学 授课教师 丁文超 学习内容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评定 学习目标 专业能力 能按《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考试大纲》的要求,掌握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评 定 方法能力 能依据任务要求在查阅相关图书资料及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和 获取信息的方法和途径,初步了解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评定 社会能力 1.具有爱心、耐心、自信心与责任心。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妥协能力、团队协作、人际交流。 学习重点与 难点 学习重点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评定 学习难点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评定 学习条件 1.典型案例、标准化病人。 2.多媒体、教学视频资源库、教学PPT。 3.设施齐备的校内实训基地。 教学方法 宏观: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导向、任务驱动。 微观:角色扮演法、校内实训、教学视频。 教学组织 步骤 学习内容 教学活动 时间 教师 学生 课 前 预 习 1.案例导入 2.新知识点 掌握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评 定 3.重点难点分析 4.能力目标介绍 1.在网上提 前布置学习 任务; 2. 交 流 互 动; 3.网络平台 提供学习资 源。 1.在网上领取学习任 务; 2.根据学习任务查阅 教材、平台资源; 3.明确学习重点、难 点; 4.交流互动,提出疑 问 提前预习1-2 天发布的学 习任务 课 堂 教 学 1.PPT课件讲解 2.案例分析 3.重点讲解重点、难点 4.师生互动,展开讨论 1. 情 景 创 设; 2. 案 例 分 析; 3. 引 导 思 考; 4.讲授教学 内容; 1.观看课件及视频; 2.思考、提出疑问; 3.明确教学内容。 课堂45分钟
5.答疑。 1围终知调 分提 等生68人/组,分组讨论学 点进行讲 课堂10分钟 2.提出问 2.提出疑问 1.现场点 结果 1.汇报讨论结果 汇报 2.总结归 2提出疑间。 课堂10分钟 题。 纳。 薏 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课堂5分钟 容 1课后布置 作业,提出 1.课后布置作业、提出问 间题,引是 学生课后反 2布任务希望学生拓晨网 思回顾学习 1.领取课后作业: 内容: 心得 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蝶合素 课后复习 3.课后布置新的学习任务。 布置新的 学习任务。 相关知识链接 案例导入: 患者赵女士,6岁,退休工人以左棒关节疼痛年加重伴肿张1个月收住骨科院约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透新出现左膝关 节疼痛开 出地医院。予 膝夜席列 性变”,诊断为"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拟择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 手术情况 完善相关检查后,住院第3天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采用腰硬外麻醉,取正中切口,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采用保留后交叉韧带假体 非骨水泥固定。手术顺利,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伤口留置引流管,视引流量于24小时后拔除,术后第3天复查X线片提示假体安 放位置良好 如何实施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系统康复评定? 膝关节置换术系统康复评定 一、采用通用的膝关节评分体系对患者术前状况做出客观和量化的评价 1976年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Insall和Ranawat提出总分为100分的膝关节评分量表(表1, 31)。其中6项为得分项目,1个减分项目。共分为7个项目:①疾病30分;②功能22分:③活动度18 分;④肌力10分;⑤屈膝畸形10分;⑥稳定性10分;⑦减分项目:是否需要支具、内外翻畸形和伸 直滞缺程度。将临床疗效分成:优(85分),良(70-85分),中(60-69分)和差(<59分) 二、X线片评定 X线片检查包括:①常规膝关节正位、侧位和髌骨轴位相X线片;②正位相包括负重位和非负重 位;③髋关节和踝关节负重正位X线片;④屈膝30°侧位X线片:X线片重点了解局部骨质情况及假体
5.答疑。 分组 讨论 学生6-8人/组,分组讨论学 习 1.围绕知识 点 进 行 讲 解; 2. 提 出 问 题。 1.围绕问题,根据课 堂所学及信息查阅展 开讨论; 2.提出疑问 课堂10分钟 结果 汇报 1.教师讲解重点、难点 2. 学 生 回 答 问 题 , 提 出 问 题。 1. 现 场 点 评; 2. 总 结 归 纳。 1.汇报讨论结果; 2.提出疑问。 课堂10分钟 学习 总结 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1. 总 结 归 纳; 2.引出下一 个 学 习 任 务。 1.自我评价; 2. 反 思 回 顾 学 习 内 容。 课堂5分钟 课后 复习 1. 课 后 布 置 作 业 、 提 出 问 题。 2.布置任务希望学生拓展网 上资源,自已查资料学习, 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 养。 3.课后布置新的学习任务。 1.课后布置 作业,提出 问题,引导 学生课后反 思回顾学习 内容; 2. 总 结 评 价,师生平 台 互 动 答 疑; 3.布置新的 学习任务。 1.领取课后作业; 2.汇报学习心得; 2.反思回顾,完成作 业。 课后复习 相关知识链接 案例导入: 患者赵女士, 65岁,退休工人。以"左膝关节疼痛2年、加重伴肿胀1个月"收住骨科住院。约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左膝关 节疼痛,开始时疼痛程度轻、间歌性,步行后明显,休息后减轻,后疼痛程度加重,持续性,劳作或夜间明显,不能上下楼梯,只能 扶拐短距 离平地步行。曾经长期就诊于当地医院,予对症治疗,包括"止痛药物、针灸、超短波"等, 但效果不佳。约1个月前患者左 膝疼痛剧烈,不能步行,且出现左膝关节肿胀,无发热、双 下肢麻木等症状。入院后行左膝关节X线片及MR提示"左膝关节严重退行 性变",诊断 为"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拟择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 手术情况 完善相关检查后,住院第3天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采用腰硬外麻醉,取正中切口,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采用保留后交叉韧带假体, 非骨水泥固定。手术顺利,术后患者生命体 征平稳,伤口留置引流管,视引流量于24小时后拔除。术后第3天复查X线片提示假体安, 放位置良好 如何实施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系统康复评定? 膝关节置换术系统康复评定 一、采用通用的膝关节评分体系对患者术前状况做出客观和量化的评价 1976年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Insall和Ranawat提出总分为100分的膝关节评分量表(表1- 31)。其中6项为得分项目,1个减分项目。共分为7个项目:①疾病30分;②功能22分;③活动度18 分;④肌力10分;⑤屈膝畸形10分;⑥稳定性10分;⑦减分项目:是否需要支具、内外翻畸形和伸 直滞缺程度。将临床疗效分成:优(>85分),良(70~85分),中(60~69分)和差( <59分)。 二、X线片评定 X线片检查包括:①常规膝关节正位、侧位和髌骨轴位相X线片;②正位相包括负重位和非负重 位;③髋关节和踝关节负重正位X线片;④屈膝30°侧位X线片:X线片重点了解局部骨质情况及假体
位置,包括平台假体的倾斜、髌股关节及胫股关节对合情况。 三、膝关节活动范围 正常膝关节活动范围0°~145°。术前须对双下肢,如髋、膝、踝及双足的功能进行评定。记录术 膝和其他关节是否有畸形,力线是否正确。如有严重踝关节内、外翻畸形和髋关节强直的患者,先 行膝关节置换,不仅手术操作困难,术后由于力线不正确,会导致膝关节异常受力,导致手术失 败。另外,膝关节屈曲受限和屈曲挛缩畸形,手术中会通过后关节囊松解,甚至腓肠肌、圈绳肌, 四、下肢肌肉和肌力评定 采用徒手肌力检查法,术前与术后在恢复各阶段应记录下肢周径测量、肌力恢复情况。尤其股 四头肌和胭绳肌肌力。 五、手术情况 如膝关节手术入路、骨质切除量、软组织情况、假体位置、假体类型、是否使用骨水泥、假体 固定方式、关节对合情况、术中关节活动范围及关节稳定性等。 六、局部软组织情况评定 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的病人多伴有皮肤抵抗力低,愈合能力差,皮肤与关节周围组织血管 炎。由于术前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可能增加术中、术后出血,应注意这些不利因素。 七、原发疾病有关因素的评价 包括原发疾病的诊断、病程、发展经过、治疗及效果等。如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缺损和骨质疏 松对术后功能恢复有直接的影响, 八、膝关节置换术并发症 血栓形成及栓塞、伤口愈合与感染、关节稳定性分析,神经损伤,假体及半脱位、假体松动、 假体磨损、假体变形及断裂等问题。 九、康复治疗过程 评价-修订计划(实施)再评价再修订计划(实施)的过程。在康复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根据 患者的反应及其功能恢复的程度,定期改进康复计划,使患者获得正常和科学的指导,使其功能得 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位置,包括平台假体的倾斜、髌股关节及胫股关节对合情况。 三、膝关节活动范围 正常膝关节活动范围0°~145°。术前须对双下肢,如髋、膝、踝及双足的功能进行评定。记录术 膝和其他关节是否有畸形,力线是否正确。如有严重踝关节内、外翻畸形和髋关节强直的患者,先 行膝关节置换,不仅手术操作困难,术后由于力线不正确,会导致膝关节异常受力,导致手术失 败。另外,膝关节屈曲受限和屈曲挛缩畸形,手术中会通过后关节囊松解,甚至腓肠肌、腘绳肌, 腘窝筋膜的彻底松解,故须注意术后发生神经、血管牵拉伤,屈膝挛缩的问题,在康复治疗时需要 综合考虑这些问题。 四、下肢肌肉和肌力评定 采用徒手肌力检查法,术前与术后在恢复各阶段应记录下肢周径测量、肌力恢复情况。尤其股 四头肌和腘绳肌肌力。 五、手术情况 如膝关节手术入路、骨质切除量、软组织情况、假体位置、假体类型、是否使用骨水泥、假体 固定方式、关节对合情况、术中关节活动范围及关节稳定性等。 六、局部软组织情况评定 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的病人多伴有皮肤抵抗力低,愈合能力差,皮肤与关节周围组织血管 炎。由于术前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可能增加术中、术后出血,应注意这些不利因素。 七、原发疾病有关因素的评价 包括原发疾病的诊断、病程、发展经过、治疗及效果等。如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缺损和骨质疏 松对术后功能恢复有直接的影响。 八、膝关节置换术并发症 血栓形成及栓塞、伤口愈合与感染、关节稳定性分析,神经损伤,假体及半脱位、假体松动、 假体磨损、假体变形及断裂等问题。 九、康复治疗过程 评价-修订计划(实施)-再评价-再修订计划(实施)的过程。在康复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根据 患者的反应及其功能恢复的程度,定期改进康复计划,使患者获得正常和科学的指导,使其功能得 到最大限度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