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情境实施方案 课程名称 学习情境 认知膝关节置换术 授课班级 授课学时 授课时间 授课形式 混合教学 授课散师 丁文超 学习内容 膝关节置换术康复评定 专业能力 能按《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考试大纲》的要求,了解膝关节置换的概念、掌 握膝关节的稳定机制、关节置换后遵守的三项原则、膝关节置换手术的适应症与 禁忌症,了解手术后症状的特点。 学习目标 方法能力 能依据任务要求在查阅相关图书资料及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和 获取信息的方法和途径,对膝关节置换有全面了解 社会能力 1.具有爱心、耐心、自信心与责任心。 2.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妥协能力、团队协作、人际交流 学习重点 装灵重成与 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概念、膝关节稳定机制、关节置换后遵守的三项原则 学习难点 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 1. 典型案例、标准化病人 学习条件 子食珠路装州资」 名棋体 教学视频资源库、教学PPT。 教学方法 素受:清老新衡品收肉买费响华斋聚功 教学组织 教学活动 时间 步聚 学习内容 教师 学生 1.案例导入 2.新知识点 上在网上领取学习任 了解膝关节置换术的概念 膝关节稳定的机制、置换后 琴前预 遵守的原则、手术适应症与 交流互 器 提前预习1-2 天发布的学 禁忌症,了解手术后症状特 3.网络平台 习任务 点。 供学习资 4.交流互动,提出疑 源 堂表 1.PPT课件讲解 1.情景创1.观看课件及视颜 课堂45分钟 2.案例分析 2.思 提出疑间: 3.重点讲解重点、难点 2,案例分3.明确教学内容。 4.师生互动,展开讨论 引导思
教学情境实施方案 课程名称 运动系统伤病康复 评定与治疗 学习情境 认知膝关节置换术 授课班级 授课学时 授课时间 授课形式 混合教学 授课教师 丁文超 学习内容 膝关节置换术康复评定 学习目标 专业能力 能按《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考试大纲》的要求,了解膝关节置换的概念、掌 握膝关节的稳定机制、关节置换后遵守的三项原则、膝关节置换手术的适应症与 禁忌症,了解手术后症状的特点。 方法能力 能依据任务要求在查阅相关图书资料及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和 获取信息的方法和途径,对膝关节置换有全面了解 社会能力 1.具有爱心、耐心、自信心与责任心。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妥协能力、团队协作、人际交流。 学习重点与 难点 学习重点 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概念、膝关节稳定机制、关节置换后遵守的三项原则 学习难点 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 学习条件 1.典型案例、标准化病人。 2.多媒体、教学视频资源库、教学PPT。 3.设施齐备的校内实训基地。 教学方法 宏观: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导向、任务驱动。 微观:角色扮演法、校内实训、教学视频。 教学组织 步骤 学习内容 教学活动 时间 教师 学生 课 前 预 习 1.案例导入 2.新知识点 了解膝关节置换术的概念、 膝关节稳定的机制、置换后 遵守的原则、手术适应症与 禁忌症,了解手术后症状特 点。 3.重点难点分析 4.能力目标介绍 1.在网上提 前布置学习 任务; 2. 交 流 互 动; 3.网络平台 提供学习资 源。 1.在网上领取学习任 务; 2.根据学习任务查阅 教材、平台资源; 3.明确学习重点、难 点; 4.交流互动,提出疑 问 提前预习1-2 天发布的学 习任务 课 堂 教 学 1.PPT课件讲解 2.案例分析 3.重点讲解重点、难点 4.师生互动,展开讨论 1. 情 景 创 设; 2. 案 例 分 析; 3. 引 导 思 考; 1.观看课件及视频; 2.思考、提出疑问; 3.明确教学内容。 课堂45分钟
4.讲授教学 围知识 点进行讲 分提 等生68人/组,分组计论学 解: 课堂10分钟 2.提出间 鞭· 绝餐 1.教师讲解重点、难点 现场点 2.学生回答问题,提出问 1.汇报讨论结果: 课堂10分钟 题。 2.总结归2.提出疑问。 纳。 总结归 落 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课堂5分钟 个学习任 1.课后布置 作业,提出 工课后布置作业、提出问 问题,引导 蜀 布置任务希望学生拓展网 回顾学习 业技能和蝶合素 2反思回顾,完成作 课后复习 提升学生 3.课后布置新的学习任务。 3.布置新的 学习任务。 相关知识链接 案例导入: 65岁 休工大以关节痛年加重件个用收住骨科约年前者无明显 因逐渐出现左 曾经长期就 治疗 iF. 但效果不佳。约1个月 —有左泰续棉不能行础现左关节神能,无发热双下被麻木等症状人左关线片及限限左头用 退行性变”,诊断为"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拟择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 请问进行人工臻关节置换的条件? 进行膝关节置换术后要注意什么?手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有那些? 认知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人工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llee replaccment,.TKR)的定义是指应用人工材料制作的全膝关 节结构植入人体以替代病损的自体关节,从而获得膝关节功能。 人工膝关节技术发展比人工髋关节较晚。在20世纪早期,各种假关节成形技术占主导地位,最 早期的膝关节成形术主要是铰链式假体置换术。虽然这种关节假体早期效果好,但是会使膝关节在 正常步态周期中多种活动自由度受到限制,并很快出现松动,感染率较高, 还会出现磨损和柄断裂 等问题,所以最终逐渐被放弃。通常制作人工关节的材料要求强度高、耐磨损、耐腐蚀、生物相容 性好、无毒性。临床多采用合金、碳素、微晶陶瓷及硅胶等。设计上要求仿生体形状并合乎人体解 剖和生物力学要求,20世纪70年代之后相继出现全髁型假体,如胫骨假体金属托及标准组合式假体 的设计,经过不断设计改进,最终成为目前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标准设计。 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人工
4.讲授教学 内容; 5.答疑。 分组 讨论 学生6-8人/组,分组讨论学 习 1.围绕知识 点 进 行 讲 解; 2. 提 出 问 题。 1.围绕问题,根据课 堂所学及信息查阅展 开讨论; 2.提出疑问 课堂10分钟 结果 汇报 1.教师讲解重点、难点 2. 学 生 回 答 问 题 , 提 出 问 题。 1. 现 场 点 评; 2. 总 结 归 纳。 1.汇报讨论结果; 2.提出疑问。 课堂10分钟 学习 总结 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1. 总 结 归 纳; 2.引出下一 个 学 习 任 务。 1.自我评价; 2. 反 思 回 顾 学 习 内 容。 课堂5分钟 课后 复习 1. 课 后 布 置 作 业 、 提 出 问 题。 2.布置任务希望学生拓展网 上资源,自已查资料学习, 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 养。 3.课后布置新的学习任务。 1.课后布置 作业,提出 问题,引导 学生课后反 思回顾学习 内容; 2. 总 结 评 价,师生平 台 互 动 答 疑; 3.布置新的 学习任务。 1.领取课后作业; 2.汇报学习心得; 2.反思回顾,完成作 业。 课后复习 相关知识链接 案例导入: 患者赵女士, 65岁,退休工人。以"左膝关节疼痛2年、加重伴肿胀1个月"收住骨科住院。约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左 膝关节疼痛,开始时疼痛程度轻、间歌性,步行后明 显,休息后减轻,后疼痛程度加重,持续性,劳作或夜间明显,不能上下楼梯, 只能扶拐短距 离平地步行。曾经长期就诊于当地医院,予对症治疗,包括"止痛药物、针灸、超短波"等, 但效果不佳。约1个月前患 者左膝疼痛剧烈,不能步行,且出现左膝关节肿胀,无发热、双 下肢麻木等症状。入院后行左膝关节X线片及MR提示"左膝关节严重 退行性变",诊断 为"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拟择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 请问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条件? 进行膝关节置换术后要注意什么?手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有哪些? 认知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人工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llee replaccment,TKR)的定义是指应用人工材料制作的全膝关 节结构植入人体以替代病损的自体关节,从而获得膝关节功能。 人工膝关节技术发展比人工髋关节较晚。在20世纪早期,各种假关节成形技术占主导地位,最 早期的膝关节成形术主要是铰链式假体置换术。虽然这种关节假体早期效果好,但是会使膝关节在 正常步态周期中多种活动自由度受到限制,并很快出现松动,感染率较高,还会出现磨损和柄断裂 等问题,所以最终逐渐被放弃。通常制作人工关节的材料要求强度高、耐磨损、耐腐蚀、生物相容 性好、无毒性。临床多采用合金、碳素、微晶陶瓷及硅胶等。设计上要求仿生体形状并合乎人体解 剖和生物力学要求。20世纪70年代之后相继出现全髁型假体,如胫骨假体金属托及标准组合式假体 的设计,经过不断设计改进,最终成为目前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标准设计。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人工
膝关节置换术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科技术和器械的正确操作、患者的依从性以及术前与术 后康复治疗计划及相关技术的正确实施。 康复治疗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恢复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 必须做康复训练,这是膝关节的解剖结构所决定。在我国早期置换手术后缺少康复治疗配合,对术 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有明显负性影响。随着手术技术、假体材料、手术器械的进步,康复技术和规范 治疗的实施,使我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相关技术获得较快的发展。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R)手术的最终成功取决于5个环节:①病例适应证的选择;②假体设 计;③假体材料;④手术操作技术;⑤术后康复技术实施。TKR术前、术后进行康复治疗,最大限 度改善假体膝关节功能,围术期的处理和术后康复训练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因此,手术的成功需要 手术医生、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患者、护理人员共同协作努力。 一、膝关节的稳定机制 有两种重要稳定结构:①膝关节的静力性稳定结构:如韧带,关节囊,半月板等;②膝关节的 动力性稳定结构:膝关节周围肌肉和腱膜。下肢重要的肌肉有股四头肌和䐃绳肌。膝部前方、后方 与旋转稳定性由上述结构共同维持和完成。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长期疗效有赖于下肢正常力线的恢 复。膝关节力学问题是术后康复治疗中的重要问题。 二、人工膝关节遵守三项原则 1.固定技术应保护股骨近端。软骨下骨是胫骨近端骨质最强的部分,随着向远端延伸,胫骨近 端面积减少,强度也随之下降。保护胫骨近端防止假体松动。 2.运动学应保持关节线水平。如果膝关节线水平下降,侧副韧带和交叉韧带失去正常功能,出 现膝关节僵硬。 3.减少磨损保证聚乙烯最低厚度,增加耐磨损及破裂,延长假体使用寿命。 三、手术适应证 主要用于严重的关节疼痛、不稳、畸形,正常生活活动严重障碍,经过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 显著者。如:①膝部各种炎症性关节炎,包括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血友病性关节炎、 Charcot关节炎;②少数创伤性关节炎;③胫骨高位截骨术失败后骨性关节炎;④骨结核;⑤严重原 发性或继发性骨软骨坏死性疾病。 四、手术禁忌证 1.膝关节周围肌肉瘫痪或神经性关节病。 2.严重屈膝挛缩畸形(>60)。 3.全身严重疾病,如糖尿病、严重骨质疏松、严重肌力减退。 4.全身和膝关节周围存在活动性感染病灶等。 五、手术后症状特点 术后膝关节局部高度肿胀,疼痛,伤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过度运动会出现膝关节伤口严 重出血,关节活动受限等
膝关节置换术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科技术和器械的正确操作、患者的依从性以及术前与术 后康复治疗计划及相关技术的正确实施。 康复治疗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恢复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 必须做康复训练,这是膝关节的解剖结构所决定。在我国早期置换手术后缺少康复治疗配合,对术 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有明显负性影响。随着手术技术、假体材料、手术器械的进步,康复技术和规范 治疗的实施,使我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相关技术获得较快的发展。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R)手术的最终成功取决于5个环节:①病例适应证的选择;②假体设 计;③假体材料;④手术操作技术;⑤术后康复技术实施。TKR术前、术后进行康复治疗,最大限 度改善假体膝关节功能,围术期的处理和术后康复训练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因此,手术的成功需要 手术医生、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患者、护理人员共同协作努力。 一、膝关节的稳定机制 有两种重要稳定结构:①膝关节的静力性稳定结构:如韧带,关节囊,半月板等;②膝关节的 动力性稳定结构:膝关节周围肌肉和腱膜。下肢重要的肌肉有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膝部前方、后方 与旋转稳定性由上述结构共同维持和完成。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长期疗效有赖于下肢正常力线的恢 复。膝关节力学问题是术后康复治疗中的重要问题。 二、人工膝关节遵守三项原则 1.固定技术 应保护股骨近端。软骨下骨是胫骨近端骨质最强的部分,随着向远端延伸,胫骨近 端面积减少,强度也随之下降。保护胫骨近端防止假体松动。 2.运动学 应保持关节线水平。如果膝关节线水平下降,侧副韧带和交叉韧带失去正常功能,出 现膝关节僵硬。 3.减少磨损 保证聚乙烯最低厚度,增加耐磨损及破裂,延长假体使用寿命。 三、手术适应证 主要用于严重的关节疼痛、不稳、畸形,正常生活活动严重障碍,经过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 显著者。如:①膝部各种炎症性关节炎,包括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血友病性关节炎、 Charcot关节炎;②少数创伤性关节炎;③胫骨高位截骨术失败后骨性关节炎;④骨结核;⑤严重原 发性或继发性骨软骨坏死性疾病。 四、手术禁忌证 1.膝关节周围肌肉瘫痪或神经性关节病。 2.严重屈膝挛缩畸形(>60°)。 3.全身严重疾病,如糖尿病、严重骨质疏松、严重肌力减退。 4.全身和膝关节周围存在活动性感染病灶等。 五、手术后症状特点 术后膝关节局部高度肿胀,疼痛,伤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过度运动会出现膝关节伤口严 重出血,关节活动受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