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ECONOMETRICS 课程编:0238910 总学分:3 总学时:48 理论学时:40 实验学时:8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必修 开课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 大纲制定者:唐勇 大纲审定者:刘永萍 审定日期:2014.9 课程简介: 计量经济学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与电脑技术,以建立 计量经济模型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随机性特性的经济变量关系。《计量经济学》作为专业基 础课之一,它主要讲授理论与应用计量经济学的内容,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理论与应用计量经济学 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原理,以及运用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为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专业学科基础课。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基本的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掌握能够建立并应用 简单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现实经济现象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实际分析:了解计量经济分析在经济学科 的发展和实际经济工作中的作用,了解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扩展和发展动态。 2.基本要求 学生应系统地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全部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1)了解现代 经济学的特征,了解经济数量分析课程在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了解经济数量分析在经济学科的 发展和在实际经济工作中的作用:(2)掌握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3)能够建立并应用简单的 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现实经济现象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实际分析:(4)具有进一步学习与应用计量经济 学理论、方法与模型的基础和能力。 三、课程知识单元与知识点 0绪论 0.1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0.2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步骤和要点 0.3计量经济模型的应用 1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1.1回归分析概述 12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1.3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统计检验 1.4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应用:预测问题 1.5案例分析 2多元线性回归棋型 2.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ECONOMETRICS 课程编码:0238910 总学分:3 总学时:48 理论学时:40 实验学时:8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必修 开课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 大纲制定者:唐勇 大纲审定者:刘永萍 审定日期:2014.9 课程简介: 计量经济学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与电脑技术,以建立 计量经济模型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随机性特性的经济变量关系。《计量经济学》作为专业基 础课之一,它主要讲授理论与应用计量经济学的内容,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理论与应用计量经济学 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原理,以及运用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为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专业学科基础课。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基本的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掌握能够建立并应用 简单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现实经济现象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实际分析;了解计量经济分析在经济学科 的发展和实际经济工作中的作用,了解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扩展和发展动态。 2. 基本要求 学生应系统地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全部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1)了解现代 经济学的特征,了解经济数量分析课程在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了解经济数量分析在经济学科的 发展和在实际经济工作中的作用;(2)掌握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3)能够建立并应用简单的 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现实经济现象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实际分析;(4)具有进一步学习与应用计量经济 学理论、方法与模型的基础和能力。 三、课程知识单元与知识点 0 绪 论 0.1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0.2 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步骤和要点 0.3 计量经济模型的应用 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1.1 回归分析概述 1.2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1.3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统计检验 1.4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应用:预测问题 1.5 案例分析 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
2.3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统计检验 2.4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 25非线性回归模型 2.6案例分析 3异方差性 3.1异方差的概念与产生的原因 3.2异方差性的后果 3.3异方差性的检 3.4异方差的修正 3.5室例分析 4序列相关性 4.1序列相关性及其产生的原因 4.2序列相关性的后果 4.3序列相关性的检验 4.4序列相关间题的解决方法 4.5案例分析 5多重共线性 5.1多重共线性及产生原因 5.2多重共线性产生的后果 5.3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5.4多重共线性的补牧措施 5.5案例分析 6单方程回归模型的几个专题 61虑拟恋量横型 6.2滞后变量模型 6.3随机解轻变量 7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应用 7.1生产函数模型 7.2消费函数模型 7.3需求函数模型 四、时间分配 知识 教学环节(学时) 单元 知识点 0 绪论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异方差性 序列相关性 2
2.3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统计检验 2.4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 2.5 非线性回归模型 2.6 案例分析 3 异方差性 3.1 异方差的概念与产生的原因 3.2 异方差性的后果 3.3 异方差性的检验 3.4 异方差的修正 3.5 案例分析 4 序列相关性 4.1 序列相关性及其产生的原因 4.2 序列相关性的后果 4.3 序列相关性的检验 4.4 序列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4.5 案例分析 5 多重共线性 5.1 多重共线性及产生原因 5.2 多重共线性产生的后果 5.3 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5.4 多重共线性的补救措施 5.5 案例分析 6 单方程回归模型的几个专题 6.1虚拟变量模型 6.2 滞后变量模型 6.3 随机解释变量 7 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应用 7.1 生产函数模型 7.2 消费函数模型 7.3 需求函数模型 四、时间分配 知识 单元 知 识 点 教学环节(学时) 讲 课 上 机 小 计 0 绪 论 5 5 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8 8 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6 2 8 3 异方差性 4 2 6 4 序列相关性 4 2 6
5 多重共线性 2 5 6 单方程回归模型的几个专题 4 4 7 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应用 6 6 总计 40 8 48 五、课程其他说明 1、主要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微积分及经济学基础 2、适用专业类别: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本科生 3、主要教材:李子奈.《计量经济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孙敬水.《计量经济 学》(第一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庞皓.《计量经济学》(第三版),北京:科学出版社:汪 同三、张涛.《经济计量学精要》,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第四版),北 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闭卷考试,期末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其中课程论文占50%、实验 报告占20%、平时作业占20%,考勤占10%。 六、实验项目及要求(黑体小四,表格内为五号宋体,纯理论课程不填此项内容,此 表仅用于理论含实验课程的实验部分内容)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 学时 实验类型 ①数据的输入与简单统计分析、新序列的生 成: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 ②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2 设计性实验 估计与统计检验 ③参数的显著性检验与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④点预测与区间预测。 ①异方差检验:图示法检验、 Goldfeld-Quandt检验、Glejser检验、 2 异方差的检验与修正 white检验: 2 设计性实验 ②异方差性补救:对原模型变换、模型的对 数变换。 ①序列相关性检验:图示法检验、D-W检验: 序列相关的检验与修正 ②序列相关性补救:广义差分法、Durbin两 2 设计性实验 步估计法。 ①多重共线性检验:简单相关系数、变量显 著性和方程显著性的综合检验、辅助回归 多重共线性的检验与修 法: 2 设计性实验 正 ②多重共线性补救:增加样本容量、变换模 型形式
5 多重共线性 3 2 5 6 单方程回归模型的几个专题 4 4 7 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应用 6 6 总 计 40 8 48 五、课程其他说明 1、主要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微积分及经济学基础 2、适用专业类别: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本科生 3、主要教材:李子奈.《计量经济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孙敬水.《计量经济 学》(第一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庞皓.《计量经济学》(第三版),北京:科学出版社;汪 同三、张涛.《经济计量学精要》,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第四版),北 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闭卷考试,期末考试占 70%;平时成绩占 30%,其中课程论文占 50%、实验 报告占 20%、平时作业占 20%,考勤占 10%。 六、实验项目及要求(黑体小四,表格内为五号宋体,纯理论课程不填此项内容,此 表仅用于理论含实验课程的实验部分内容)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 学时 实验类型 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 估计与统计检验 ①数据的输入与简单统计分析、新序列的生 成; ②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③参数的显著性检验与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④点预测与区间预测。 2 设计性实验 2 异方差的检验与修正 ①异方差检验:图示法检验、 Goldfeld-Quandt 检验、Glejser 检验、 white 检验; ②异方差性补救:对原模型变换、模型的对 数变换。 2 设计性实验 3 序列相关的检验与修正 ①序列相关性检验:图示法检验、D-W 检验; ②序列相关性补救:广义差分法、Durbin 两 步估计法。 2 设计性实验 4 多重共线性的检验与修 正 ①多重共线性检验:简单相关系数、变量显 著性和方程显著性的综合检验、辅助回归 法; ②多重共线性补救:增加样本容量、变换模 型形式。 2 设计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