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2015中考复习训练试题二 文言文阅读与理解 学校:盘石镇民族学校命题人:石秀金 说明:1.本训练试题共51道小题,总分120分,包含7篇教材内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 2.命题点一方面综合分析了铜仁市近7年来中考文言文的命题习惯,另一方面借鉴了其他省 市中考的命题意图。 3.训练试题中的7篇文言文是本人在综合分析了铜仁市近7年来的中考命题趋势后,总结出 来的认为2015年中考考到的可能性很大的篇幅。期望通过本套试题,为2015年参考的学生 找到复习方向,把握住复习的重点、难点、热点、易考点 4.除翻译句子外,其余题目均附参考答案 一、阅读《口技》,按要求完成16题。(共16分)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 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②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 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 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 默叹,以为妙绝。 ③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 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④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干人大呼,百干儿哭, 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干齐作;又夹百干求救声,曳屋许许 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 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 ⑤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 决战 2015 中考复习训练试题二 文言文阅读与理解 学校:盘石镇民族学校 命题人:石秀金 说明:1.本训练试题共 51 道小题,总分 120 分,包含 7 篇教材内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 2.命题点一方面综合分析了铜仁市近 7 年来中考文言文的命题习惯,另一方面借鉴了其他省 市中考的命题意图。 3.训练试题中的 7 篇文言文是本人在综合分析了铜仁市近 7 年来的中考命题趋势后,总结出 来的认为 2015 年中考考到的可能性很大的篇幅。期望通过本套试题,为 2015 年参考的学生 找到复习方向,把握住复习的重点、难点、热点、易考点。 4.除翻译句子外,其余题目均附参考答案。 一、阅读《口技》,按要求完成 1—6 题。 (共 16 分)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 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②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 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 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 默叹,以为妙绝。 ③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 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④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 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 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 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 走。 ⑤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 (2分) A.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施:设置,安放。) B.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毕:全、都。) C.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舒:舒服。) D.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奋:扬起、举起。) 2.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2分) A.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B.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 C.不能名其一处也 D.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3.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 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B (2分)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4.与“于厅事之东北角”中“于”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2分) A.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D.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 休于树 5.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2分) A.文中描写这场口技表演,不仅有条不紊,而且奇妙纷杂,波澜起伏,把一位口技表演者的 技艺之“善”,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B.第②段写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生动地表现了一个四口之家在 深夜由睡而醒的情形 C.在第③段中,“声起”,写丈夫由醒到睡:“渐拍渐止”,写出拍儿声由大到小的变化 给人一种轻慢的声感,说明妇人和小儿正慢慢入睡;“微闻”的“微”字,表示声音很弱 D.从第④段中的“忽一人大呼‘火起’”,我们可以得知,大家正在欣赏口技表演时,突然 发生了特大火灾,大家纷纷离开了现场 6.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6分) (1)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2)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二、阅读《桃花源记》,按要求回答问题。(共18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 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 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2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 (2 分) A.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施:设置,安放。) B.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毕:全、都。) C.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舒:舒服。) D.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奋:扬起、举起。) 2.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 (2 分) A.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B.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 C.不能名其一处也。 D.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3.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 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B ) (2 分)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4.与“于厅事之东北角”中“于”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C ) (2 分) A.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D.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 休于树 5.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2 分) A.文中描写这场口技表演,不仅有条不紊,而且奇妙纷杂,波澜起伏,把一位口技表演者的 技艺之“善”,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B.第②段写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生动地表现了一个四口之家在 深夜由睡而醒的情形。 C.在第③段中,“声起”,写丈夫由醒到睡;“渐拍渐止”,写出拍儿声由大到小的变化, 给人一种轻慢的声感,说明妇人和小儿正慢慢入睡;“微闻”的“微”字,表示声音很弱。 D.从第④段中的“忽一人大呼‘火起’”,我们可以得知,大家正在欣赏口技表演时,突然 发生了特大火灾,大家纷纷离开了现场。 6.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 2 分,共 6 分) (1)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2)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二、阅读《桃花源记》,按要求回答问题。(共 18 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 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 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2分) 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①遂与外人间隔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C.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②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D.①停数日,辞去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8.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2分)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C.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D.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9.下列各种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C) (2分) A、“闻之,欣然规往”中的“之”指代的是渔人发现桃花源这件事 B、选文前两段写了“渔人”的行踪:进入桃花源——一辞别桃花源—一寻找桃花源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的“此人”指的是桃源人。 D、“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源人的淳朴、 热情、好客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D)(2分) A.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问所从来,具答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其中往来种作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D.便扶向路 寻向所志 11.从《桃花源记》和《饮酒》中,你认为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结合当今社会实际 简要说出你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认识。(4分) 示例:理想境界是:没有战乱,安定团结;相处和谐:生活富足:;环境优美。(答对其中两 点即可)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认识,属于开放性答题,只要能从以上四点中的任意两个方面 去答题。认识到位,表达流畅即可。 翻译划线的句子。(每小题2分,共6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三、阅读《三峡》按要求回谷问题。(共16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 (2 分) 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①遂与外人间.隔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C.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②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D.①停数日,辞去. ②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8.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 (2 分) A.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C.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9. 下列各种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2 分) A、“闻之,欣然规往”中的“之”指代的是渔人发现桃花源这件事。 B、选文前两段写了“渔人”的行踪:进入桃花源——辞别桃花源——寻找桃花源。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的“此人”指的是桃源人。 D、“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源人的淳朴、 热情、好客。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D ) (2 分) A.武陵人以捕鱼为.业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问所从来,具答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其.中往来种作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D.便扶向.路 寻向.所志 11. 从《桃花源记》和《饮酒》中,你认为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结合当今社会实际, 简要说出你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认识。(4 分) 示例:理想境界是:没有战乱,安定团结;相处和谐;生活富足;环境优美。(答对其中两 点即可) 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认识,属于开放性答题,只要能从以上四点中的任意两个方面 去答题。认识到位,表达流畅即可。 12.翻译划线的句子。(每小题 2 分,共 6 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三、阅读《三峡》,按要求回答问题。(共 16 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 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沽裳! 13.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2分)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D.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14.下列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2分) A.至于夏水襄陵(襄:上) B.或王命急宣(或:或者)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指飞奔的马)D.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良:实在,的确) 15.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停顿。(2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6.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C) (2分) A.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 B.或王命急宣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D.哀转久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7.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2分) 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 不同景象。 B.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 季的景色,着“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C.文章的第二段与李白诗《早发白帝城》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 第一段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对应 D.文章结尾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为了表现三峡巫峡很长,同时又深化了主题思想。 18.翻译划线的句子。(每小题2分,共6分)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四、阅读《送东阳马生序》,按要求回谷问题。(共18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 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 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
4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 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3.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 (2 分)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D.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14.下列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 (2 分) A.至于夏水襄.陵(襄:上) B.或.王命急宣(或:或者)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指飞奔的马) D.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良:实在,的确) 15. 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停顿。 (2 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6.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C ) (2 分) A.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属.予作文以记之 B.或.王命急宣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D.哀转久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7.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2 分) 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 不同景象。 B.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 季的景色,着“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C. 文章的第二段与李白诗《早发白帝城》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 第一段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对应。 D.文章结尾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为了表现三峡巫峡很长,同时又深化了主题思想。 18.翻译划线的句子。(每小题 2 分,共 6 分)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四、阅读《送东阳马生序》,按要求回答问题。(共 18 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 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 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
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 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 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 滋味之亨。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 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 且艰若此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C)(2分) A.手自笔录 虽人有百手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故患有所不辞也 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若为佣耕 20.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2分) A.或遇其叱咄 B.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或王命急宣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2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2 A.录毕,走送之走:跑 B.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叩:敲门 C.媵人持汤沃灌汤:热水D.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 2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2分) A.常常手借抄来之书,隆冬时节,十指冻僵仍毫不懈怠,足见“我”求学之“勤”。 B.遇师斥责,表情更恭顺,理解更周到,没有争辩一句,足见“我”求学之“诚”。 C.寒冬大雪,身背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见“我”求学之“艰”。 D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精”。 23.翻译划线的句子。(每小题2分,共8分 (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2)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3)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4.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2分) 示例:学习要勤奋,求师应诚心,求学须不断克服并占战胜困难。 四、阅读《岳阳楼记》,按要求回答问题。(共18分) 庆历四年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
5 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 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 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 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 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 且艰若此。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C )(2 分) A.手.自笔录 虽人有百手.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故患.有所不辞也 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若.为佣耕 20.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2 分) A.或.遇其叱咄 B.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或.王命急宣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21.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2 分) A.录毕,走.送之 走:跑 B.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叩:敲门 C.媵人持汤.沃灌 汤:热水 D.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 2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2 分) A.常常手借抄来之书,隆冬时节,十指冻僵仍毫不懈怠,足见“我”求学之“勤”。 B.遇师斥责,表情更恭顺,理解更周到,没有争辩一句,足见“我”求学之“诚”。 C.寒冬大雪,身背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见“我”求学之“艰”。 D.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精”。 23.翻译划线的句子。(每小题 2 分,共 8 分) (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2)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3)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4.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2 分) 示例:学习要勤奋,求师应诚心,求学须不断克服并占战胜困难。 四、阅读《岳阳楼记》,按要求回答问题。(共 18 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
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在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 方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 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伓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 悲者矣。 至若舂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伃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 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25.对文中加点的词浯: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胜状:胜景,好景色 B.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C.南极潇湘:潇水和湘水的南边极远 D.骚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世称诗人为骚人 26.与“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之”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2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前人之述备矣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2分) A.而或长烟一空(或许) B.或异二者之为(的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的) 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 2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选文第二段中“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是洞庭湖千变万化的特点。 B、选文第二段中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引起下文。 C、选文第三、四段除写景之外,还分别抒发了迁客骚人登楼时“喜”和“悲”的情感 D、选文写“暗景”用语雄浑浓郁,状“明景”用词清丽明快。 29.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6分)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不以物喜,不以已悲。(3)微斯人,吾谁与归 30.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
6 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在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 方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 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 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 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25. 对文中加点的词浯;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2 分) A.胜状:胜景,好景色。 B.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C.南极潇湘:潇水和湘水的南边极远。 D.骚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世称诗人为骚人。 26.与“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之”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 (2 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前人之述备矣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7.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 (2 分) A.而或.长烟一空( 或许 ) B.或异二者之.为( 的 )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他的 ) D.微.斯人,吾谁与归 ( 没有 ) 2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2分) A、选文第二段中“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是洞庭湖千变万化的特点。 B、选文第二段中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引起下文。 C、选文第三、四段除写景之外,还分别抒发了迁客骚人登楼时“喜”和“悲”的情感。 D、选文写“暗景”用语雄浑浓郁,状“明景”用词清丽明快。 29.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 2 分,共 6 分)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不以物喜,不以已悲。(3)微斯人,吾谁与归? 30.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 文字。(4 分)
示例;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登上此楼,可以观赏洞庭湖 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曾 阅读《醉翁亭记》,按要求回答问题。(共18分)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 闻水声潺潺而泻岀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 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 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 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 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 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 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31.请用“/”为下面两个句子划分停顿节奏。(每句只划分一处)(2分)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2)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3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开头先概述了滁州的地理特征,然后依次写了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和醉翁亭 B.第②段描写的景象是山间朝暮及四季景色的变化。 C.第③段一共为我们展现了三幅其乐融融的画面,依次为“太守宴”、“众宾欢”和“太 守醉 D.本文使用了一些骈句,如“朝而往,暮而归”,“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这种 句式工整优美,节奏感强。 3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用法或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C)(2分)
7 示例: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登上此楼,可以观赏洞庭湖 的壮美景象。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曾写下千古 绝唱《岳阳楼记》,岳阳楼因此闻名天下。 五、阅读《醉翁亭记》,按要求回答问题。(共 18 分)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 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 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 高,故自号曰 “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 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 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 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 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31.请用“∕”为下面两个句子划分停顿节奏。(每句只划分一处)(2 分) (1)望 之 蔚 然/ 而 深 秀 者 (2)太 守 归/ 而 宾 客 从 也 3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一项是( C )(2 分) A.开头先概述了滁州的地理特征,然后依次写了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和醉翁亭。 B.第②段描写的景象是山间朝暮及四季景色的变化。 C.第③段一共为我们展现了三幅其乐融融的画面,依次为“太守宴”、“众宾欢”和“太 守醉”。 D.本文使用了一些骈句,如“朝而往,暮而归”,“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这种 句式工整优美,节奏感强。 3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用法或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C ) (2 分)
A.山之僧智仙也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 名之者谁 C.朝而往,暮而归 朝服衣冠 D.晦明变化者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D)(2分) A.《岳阳搂记)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B.《醉翁亭记》“句句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 C.两文都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D.两文在景物描写上都采取了情景交融的写法,两文的语言都清丽明快,气势磅礴 3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 (2分) 例句:行者休于树 A.告之于帝B.苛政猛于虎C.躬耕于南阳D.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36.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2分) 往来而不绝者 中轩敞者为舱 以为妙绝 射者中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D 无丝竹之乱耳 至于负者歌于途 37.根据作者对文中饮酒赏景的描述,下面对“山水之乐,得之于心而寓之酒也。”理解正 确的一项是(D) (2分) A、欣赏山水自然景色的乐趣,必须借助喝酒才能在心里领会得到。 B.山水的景色领会在心里,陶醉于喝酒之中 C.欣赏山水得到乐趣,心中畅快,自然酒兴大发 D.欣赏山水自然景色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之中 38.翻译划线的句子。(每小题2分,共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六、阅读《唐雎不辱使命》,按要求回答问题。(共18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 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 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 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 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干里不敢易也 岂直五百里哉?
8 A.山之.僧智仙也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B.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 名.之者谁 C.朝.而往,暮而归 朝.服衣冠 D.晦明.变化者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3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 (2 分) A.《岳阳搂记)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B.《醉翁亭记》“句句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 C.两文都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D.两文在景物描写上都采取了情景交融的写法,两文的语言都清丽明快,气势磅礴。 3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2 分) 例句:行者休于.树 A.告之于.帝 B.苛政猛于.虎 C.躬耕于.南阳 D.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36.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C ) (2 分) 往来而不绝.者 中.轩敞者为舱 A. B. 以为妙绝. 射者中.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C. D. 无丝竹..之乱耳 至于负.者歌于途 37. 根据作者对文中饮酒赏景的描述,下面对“山水之乐,得之于心而寓之酒也。”理解正 确的一项是( D ) (2 分) A、欣赏山水自然景色的乐趣,必须借助喝酒才能在心里领会得到。 B.山水的景色领会在心里,陶醉于喝酒之中。 C.欣赏山水得到乐趣,心中畅快,自然酒兴大发。 D.欣赏山水自然景色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之中。 38.翻译划线的句子。(每小题2分,共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六、阅读《唐雎不辱使命》,按要求回答问题。(共 18 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 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 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 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 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 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布衣之怒, 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 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 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 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 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9.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B) (2分) A.秦王怫(fu)然怒 B.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 qiang)地耳 C.怀怒未发,休祲(jn)降于天 D.流血五步,天下缟(g6o0)素 40.下列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2分) 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交换) B.秦王不说(悦:通“悦”,高兴、愉快) 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广:扩充)D.秦王色挠(挠:阻挠) 41.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B)(2分 A.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 太守谓谁 B.①秦王不说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①安陵君其许寡人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D.①愿终守之 ②愿借子杀之 42.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 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 部分。 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 性格特点。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 暴 4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C (2分) A.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岸势犬牙差互 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C.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44.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2分)
9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 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 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 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 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 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9.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B ) (2 分) A.秦王怫.(fú)然怒 B.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qiǎng)地耳 C.怀怒未发,休祲.(jìn)降于天 D.流血五步,天下缟.(gǎo)素 40.下列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 (2 分) 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交换) B.秦王不说.(悦:通“悦”,高兴、愉快) 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广:扩充) D.秦王色挠.(挠:阻挠) 41. 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B ) (2 分) A.①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 ② 太守谓.谁 B.① 秦王不说.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① 安陵君其许.寡人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D.① 愿.终守之 ②愿.借子杀之 42.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B ) (2 分) 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 部分。 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 性格特点。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 暴。 4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C ) (2 分) A.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岸势犬牙差互 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C.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44.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2 分)
A.秦王极力描绘由天子之怒引致“伏尸百万”的可怕场景,目的是用武力来恫吓唐雎 B.唐雎用专诸、聂政、要离这些平庸之人因怒行刺的故事,表明要效法他们跟秦王拼命 C.文中唐雎佩剑入朝要与秦王拼命这一情节,强烈表达了作者要颂扬正义的思想感情。 D.无论秦王是真屈服还是假屈服,“长跪而谢”都表明唐雎在这场较量中取得了胜利。 45.翻译划线的句子。(每小题2分,共6分)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3)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七、阅读《瞢刿论战》,按要求回答问题。(共16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岁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对日:“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 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 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6.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2分) A.衣食所安 安然无恙 B.小信未孚 难以置信 C.公问其故 无缘无故 D.弗敢加也 变本加厉 47.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 (2分) A.何以战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B.小大之狱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C.战于长勺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登轼而望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8.第②段对曹刿语言、行动的描写,表现了曹刿(D (2分) A.忠君报国的思想 B.勇于牺牲的决心 C.急切取胜的心理 D.卓越的指挥才能 49.本文详写战前、战后论战,略写战争过程,这样安排判断错误的一项是(D)(2分) A.突出战争前准备的重要性 B.强调战争取胜的原因 C.突出曹刿的深谋远虑 D.强调战争过程很短 50.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2分) A.鲁庄公在见曹刿之前对迎战齐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B.曹刿主动参战,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10 A.秦王极力描绘由天子之怒引致“伏尸百万”的可怕场景,目的是用武力来恫吓唐雎。 B.唐雎用专诸、聂政、要离这些平庸之人因怒行刺的故事,表明要效法他们跟秦王拼命。 C.文中唐雎佩剑入朝要与秦王拼命这一情节,强烈表达了作者要颂扬正义的思想感情。 D.无论秦王是真屈服还是假屈服,“长跪而谢”都表明唐雎在这场较量中取得了胜利。 45.翻译划线的句子。(每小题 2 分,共 6 分)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3)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七、阅读《曹刿论战》,按要求回答问题。(共 16 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 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 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6. 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2 分) A.衣食所安. 安.然无恙 B.小信.未孚 难以置信. C.公问其故. 无缘无故. D.弗敢加也 变本加.厉 47. 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2 分) A.何以.战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B.小大之.狱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C.战于.长勺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登轼而.望之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8. 第②段对曹刿语言、行动的描写,表现了曹刿( D ) (2 分) A.忠君报国的思想 B.勇于牺牲的决心 C.急切取胜的心理 D.卓越的指挥才能 49.本文详写战前、战后论战,略写战争过程,这样安排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D ) (2 分) A.突出战争前准备的重要性。 B.强调战争取胜的原因。 C.突出曹刿的深谋远虑。 D.强调战争过程很短。 50. 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2 分) A.鲁庄公在见曹刿之前对迎战齐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B.曹刿主动参战,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