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苍穹()歼击()强迫() 发蒙()绥中()磐石() 着落()矫健()负荷() 默契()呛水() B= giong jian qiang meng sui pan zhuo jido he gi giang 2.辨别字形并组词。 辑缉楫 呕( 慑蹑 怄() 答案:编辑/通缉/舟楫摄取/震慑/蹑手蹑脚呕吐/讴歌/怄气 3.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成语 (1)指名次列在前面。( (2)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 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答案:(1)名列前茅(②2)不堪设想(3)莫名其妙 4.辨析下列近义词,选择最恰当的填空 (1)反映反应 ①旋转中,不仅要练习紧张腹肌和鼓腹呼吸等抗负荷动作,而且还要随时回答提问,判 读信号,保持敏捷的判断()能力。 ②这部小说()了现实的生活和斗争。 (2)必须必需 ①学习( )刻苦钻研。 ②煤铁等是发展工业所()的原料。 答案:(1)①反应②反映(2)①必须②必需 解析:(1)“反应”,既可作动词,又可作名词,是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 起的相应的活动或回应。“反映”,用作动词,指的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作出的判断,得出的 结论,①把客观情况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②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2)“必须”, 副词,侧重于“应当怎样” 定要”,在句子中多作状语。“必需”,动词,侧重于“不 可或缺”,一定有的,不可少的,在句子中多作定语或谓语 5.填空。 (1)“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 年10月15日上午9时,由我国首位航天员 驾驶,飞上了那蔚蓝色的神秘太空。 (2)“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于年10月12日9时整发射,执行任务的宇航员是 (3)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载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 年9月25日21时10分 载着中华民族冲击太空新高度的梦想,飞上太空,宇航员是 三人。这次载人航天最大的突破是成功实现了中国航天员的出舱行走 答案:(1)2003杨利伟(2)2005费俊龙聂海胜(3)2008翟志刚刘伯明景 海鹏 课堂巩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神舟”五号飞船起飞9分多钟后,进入地球椭圆轨道。杨利伟立刻处于失重状态,舱 内的灰尘也都飘浮起来。 突然,他产生了错觉,身体仿佛倒了过来,全身感觉很难受。他意识到,这样时间长了, 会导致“空间运动病”,给执行任务带来可怕的后果。于是,他调动自己的意志力,抵抗着 环境束缚,强迫自己设想是在模拟器上静坐……几分钟后,他的感觉恢复了正常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苍穹.( ) 歼.击( ) 强.迫( ) 发蒙.( ) 绥.中( ) 磐.石( ) 着.落( ) 矫.健( ) 负荷.( ) 默契.( ) 呛.水( ) 答案:qióng jiān qiǎng mēng suí pán zhuó jiǎo hè qì qiāng 2.辨别字形并组词。 答案:编辑/通缉/舟楫 摄取/震慑/蹑手蹑脚 呕吐/讴歌/怄气 3.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成语。 (1)指名次列在前面。( ) (2)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 ) (3)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 答案:(1)名列前茅 (2)不堪设想 (3)莫名其妙 4.辨析下列近义词,选择最恰当的填空。 (1)反映 反应 ①旋转中,不仅要练习紧张腹肌和鼓腹呼吸等抗负荷动作,而且还要随时回答提问,判 读信号,保持敏捷的判断( )能力。 ②这部小说( )了现实的生活和斗争。 (2)必须 必需 ①学习( )刻苦钻研。 ②煤铁等是发展工业所( )的原料。 答案:(1)①反应 ②反映 (2)①必须 ②必需 解析:(1)“反应”,既可作动词,又可作名词,是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 起的相应的活动或回应。“反映”,用作动词,指的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作出的判断,得出的 结论,①把客观情况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②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 (2)“必须”, 副词,侧重于“应当怎样”“一定要”,在句子中多作状语。“必需”,动词,侧重于“不 可或缺”,一定有的,不可少的,在句子中多作定语或谓语。 5.填空。 (1)“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 ______年 10 月 15 日上午 9 时,由我国首位航天员 ________驾驶,飞上了那蔚蓝色的神秘太空。 (2)“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于______年 10 月 12 日 9 时整发射,执行任务的宇航员是 ________、 ________。 (3)长征二号 F 运载火箭载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______年 9 月 25 日 21 时 10 分, 载着中华民族冲击太空新高度的梦想,飞上太空,宇航员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三人。这次载人航天最大的突破是成功实现了中国航天员的出舱行走。 答案:(1)2003 杨利伟 (2)2005 费俊龙 聂海胜 (3)2008 翟志刚 刘伯明 景 海鹏 课堂巩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神舟”五号飞船起飞 9 分多钟后,进入地球椭圆轨道。杨利伟立刻处于失重状态,舱 内的灰尘也都飘浮起来。 突然,他产生了错觉,身体仿佛倒了过来,全身感觉很难受。他意识到,这样时间长了, 会导致“空间运动病”,给执行任务带来可怕的后果。于是,他调动自己的意志力,抵抗着 环境束缚,强迫自己设想是在模拟器上静坐……几分钟后,他的感觉恢复了正常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经历,杨利伟回忆时用了三句话:“很难受,很要劲,很耗体力。” 有资料记载,世界上有50%的航天员在太空发生过“空间运动病”。这种病严重时, 使人产生头晕、目眩、呕吐等症状。杨利伟是单人执行任务,如果发生“空间运动病”,后 果将不堪设想。教练黄伟芬说:“杨利伟完全是凭着顽强的意志战胜了困难。” 坚如磐石的意志,也是练出来的。 杨利伟平时看了不少俄罗斯和美国有关“空间运动病”的资料,早就有意识地在训练中 加强了针对性的自我锻炼。一天,妻子回家时发现杨利伟一个人在客厅里不停地转圆圈,惊 讶地问:“你这是在干什么?”他说:“过两天我们就要做转椅训练考核了,我先刺激刺激 自己。”每次做转椅训练时,他都做够最长时间,别人做5到8分钟,他却做15分钟,头 也摆到最大幅度。一位对航天员训练要求非常严格的老专家曾自豪地说:“杨利伟在转椅训 练上成绩最出色,他是我最得意的学生。” 人生活在地球上,已习惯了地球对自己的引力。超重和失重的感觉,只能靠想象。而杨 利伟在地面上就必须熬过这一关 离心机训练。坐进一只8米多长铁臂夹着的圆筒里,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旋转。旋 转中,不仅要练习紧张腹肌和鼓腹呼吸等抗负荷动作,而且还要随时回答提问,判读信号, 保持敏捷的判断反应能力。每次训练要做8个G(⑧倍于地球引力)的负载,持续时间40秒。 那真是一秒一秒地熬,脸变形,眼泪不自觉地往下流。”杨利伟说。 刚开始训练时,杨利伟的心率是每分钟140多次,经过训练,降到110次,并且在高负 载的情况下,他不需要用很大的力量去对抗,还能观察别的东西。离心机里的面板上有三个 灯,其中的警灯是坚持不住的时候按的,杨利伟从来没有按过。 你喜欢的东西,你不能去做,你不喜欢的东西,你必须要做,还要常年坚持,它确实 是一个非常考验人的事情。”战友翟志刚尤其佩服杨利伟这一点。 水上应急训练对有些人可能是很轻松的事情,但对杨利伟来说并不轻松。因为杨利伟每 次跳水时都要呛水,半天缓不过劲儿来。但不管怎样,他都按照教练的要求去做,每次都把 自己呛得后脑根儿疼 杨利伟喜欢吃肉,但为了控制体重,他从不敢多吃。晚上饿了,也没有自己加过餐。“要 保证训练,你不得不坚持这样做,尽管是个很痛苦的事情。”杨利伟对记者说 10月16日,杨利伟乘坐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返回地面。在穿越“黑障”时,他与地 面失去了联系,飞船在疾速下降,外面是烧灼的火苗,通红一片,过载达到10个G,噪音 冲击有160多分贝。通常情况下,这很容易造成呼吸困难或停止,意志丧失,“黑视”,甚 至直接影响生命。杨利伟努力调整着自己的呼吸和力量,同超重对抗。两分多钟后,飞船冲 出黑障区,向着陆场奔去。 杨利伟战胜了艰险,也战胜了自己 6.杨利伟回忆驾“神舟”五号飞行时说“很难受,很要劲,很耗体力”,下面对此理 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杨利伟驾“神舟”五号飞行时,因身体产生严重不适,意志开始动摇。 B.说明杨利伟一回忆当时的驾船情形就心有余悸 C.这一处是特定的败笔,有损杨利伟的形象 D.杨利伟的坦言反而更突出航天员的意志坚强,其言可信,其功可喜 7.杨利伟在进行离心机训练时,“从来没有按过”用于求救的警灯,你怎样理解 8.杨利伟的成功使你得到什么启示? 9.选文成功地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把杨利伟这个英雄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请结 合选文,就细节描写的手法举两个例子加以简要赏析。 答案:6.D解析:A项“意志开始动摇”不恰当:B项“就心有余悸”太过牵强 项“有损杨利伟的形象”是曲解原文 7.参考答案:杨利伟是一个各方面素质都不错的航天员,但与其他航天员相比并不是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经历,杨利伟回忆时用了三句话:“很难受,很要劲,很耗体力。” 有资料记载,世界上有 50%的航天员在太空发生过“空间运动病”。这种病严重时,会 使人产生头晕、目眩、呕吐等症状。杨利伟是单人执行任务,如果发生“空间运动病”,后 果将不堪设想。教练黄伟芬说:“杨利伟完全是凭着顽强的意志战胜了困难。” 坚如磐石的意志,也是练出来的。 杨利伟平时看了不少俄罗斯和美国有关“空间运动病”的资料,早就有意识地在训练中 加强了针对性的自我锻炼。一天,妻子回家时发现杨利伟一个人在客厅里不停地转圆圈,惊 讶地问:“你这是在干什么?”他说:“过两天我们就要做转椅训练考核了,我先刺激刺激 自己。”每次做转椅训练时,他都做够最长时间,别人做 5 到 8 分钟,他却做 15 分钟,头 也摆到最大幅度。一位对航天员训练要求非常严格的老专家曾自豪地说:“杨利伟在转椅训 练上成绩最出色,他是我最得意的学生。” 人生活在地球上,已习惯了地球对自己的引力。超重和失重的感觉,只能靠想象。而杨 利伟在地面上就必须熬过这一关。 离心机训练。坐进一只 8 米多长铁臂夹着的圆筒里,以每小时 100 公里的速度旋转。旋 转中,不仅要练习紧张腹肌和鼓腹呼吸等抗负荷动作,而且还要随时回答提问,判读信号, 保持敏捷的判断反应能力。每次训练要做 8 个 G(8 倍于地球引力)的负载,持续时间 40 秒。 “那真是一秒一秒地熬,脸变形,眼泪不自觉地往下流。”杨利伟说。 刚开始训练时,杨利伟的心率是每分钟 140 多次,经过训练,降到 110 次,并且在高负 载的情况下,他不需要用很大的力量去对抗,还能观察别的东西。离心机里的面板上有三个 灯,其中的警灯是坚持不住的时候按的,杨利伟从来没有按过。 “你喜欢的东西,你不能去做,你不喜欢的东西,你必须要做,还要常年坚持,它确实 是一个非常考验人的事情。”战友翟志刚尤其佩服杨利伟这一点。 水上应急训练对有些人可能是很轻松的事情,但对杨利伟来说并不轻松。因为杨利伟每 次跳水时都要呛水,半天缓不过劲儿来。但不管怎样,他都按照教练的要求去做,每次都把 自己呛得后脑根儿疼。 杨利伟喜欢吃肉,但为了控制体重,他从不敢多吃。晚上饿了,也没有自己加过餐。“要 保证训练,你不得不坚持这样做,尽管是个很痛苦的事情。”杨利伟对记者说。 10 月 16 日,杨利伟乘坐飞船环绕地球 14 圈后返回地面。在穿越“黑障”时,他与地 面失去了联系,飞船在疾速下降,外面是烧灼的火苗,通红一片,过载达到 10 个 G,噪音 冲击有 160 多分贝。通常情况下,这很容易造成呼吸困难或停止,意志丧失,“黑视”,甚 至直接影响生命。杨利伟努力调整着自己的呼吸和力量,同超重对抗。两分多钟后,飞船冲 出黑障区,向着陆场奔去。 杨利伟战胜了艰险,也战胜了自己。 6.杨利伟回忆驾“神舟”五号飞行时说“很难受,很要劲,很耗体力”,下面对此理 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杨利伟驾“神舟”五号飞行时,因身体产生严重不适,意志开始动摇。 B.说明杨利伟一回忆当时的驾船情形就心有余悸。 C.这一处是特定的败笔,有损杨利伟的形象。 D.杨利伟的坦言反而更突出航天员的意志坚强,其言可信,其功可喜。 7.杨利伟在进行离心机训练时,“从来没有按过”用于求救的警灯,你怎样理解? 8.杨利伟的成功使你得到什么启示? 9.选文成功地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把杨利伟这个英雄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请结 合选文,就细节描写的手法举两个例子加以简要赏析。 答案:6.D 解析:A 项“意志开始动摇”不恰当;B 项“就心有余悸”太过牵强;C 项“有损杨利伟的形象”是曲解原文。 7.参考答案:杨利伟是一个各方面素质都不错的航天员,但与其他航天员相比并不是
处处有优势,他凭着超常的意志和比别人更加刻苦的训练,才使自己最终成为“神舟”五号 航天员的首选对象。“从来没有按过”求救警灯,一方面表明杨利伟忍受训练负荷的坚强意 志,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杨利伟的身体素质是一流的 析:作者写杨利伟在平时的训练中从不使用求救的警灯,是为了说明杨利伟的素质过 硬,能够担任首次航天的工作 8.参考答案:(1)良好的素质为成功提供了可能,但不发展提升素质,就可能与成功失 之交臂。(2)成功的里程碑需要用汗水甚至热血浇铸。(3)英雄不是天才,英雄一样有平常人 的烦恼困顿,他们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以平常心生活,以超常心工作。(4)只有平时不 潇洒才能换取关键时刻的潇洒。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但要依据杨利伟的事迹 9.答案示例:(1)做转椅训练都“做够最长时间”,“头也摆到最大幅度”的细节描写, 突出了杨利伟的严于自律和意志的顽强 (2)进行“离心机训练”时,在高负载的情况下顽强训练,从来没有按过警灯的细节描 写,形象地表现了杨利伟完全是凭着顽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的。 解析:举出例子,言之成理亦可。 课后 、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负荷(he)烧灼(zhuo)歼击(qian)匣子(xia) B.脊背(j)着陆(zhuo)吞咽(yan)编辑(jf) C.目眩(xian)旷野( kuang)发蒙(meng)煎熬(6o) D.呛水( qiang)症结( zheng)默契(qi)轨迹(gui) 答案:D解析:A项“歼”应读“jidn”:B项“脊”应读“j”:C项“眩”应读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你现在看着我,5分钟不许咽唾沫。”杨利伟一时有些莫名其妙,但他仍按教练 的要求做了。 B.受美国次贷危机、美元贬值和石油价格不断攀升等因素的影响,沪深两市股指连续 下跌,股民对此忧心忡忡 C.其实这是一个无可厚非的决定,因为在确定三人梯队时,杨利伟的综合成绩就排在 D.杨利伟是单人执行任务,如果发生“空间运动病”,后果将不堪设想 答案:C解析:“无可厚非”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以谅解 根据语境这里应用“无可争辩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这出人意料的军礼,使得地面测控大厅里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B.杨利伟做事认真,待人诚恳,在生活和工作中,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 格力量,感动和引导着周围的人们。 C.这些程序尽管早已烂熟于胸,但他仍然看得很专注。 D.辽宁老工业基地的装备制造水平和技术队伍的素质,通过“神舟”飞船上的一块块 仪表板充分体现出来 答案:D解析:A项缺少主语,去掉“由于”。B项搭配不当,应为“塑造了……形象” C项关联词位置不对,应将“尽管”提到句首。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处处有优势,他凭着超常的意志和比别人更加刻苦的训练,才使自己最终成为“神舟”五号 航天员的首选对象。“从来没有按过”求救警灯,一方面表明杨利伟忍受训练负荷的坚强意 志,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杨利伟的身体素质是一流的。 解析:作者写杨利伟在平时的训练中从不使用求救的警灯,是为了说明杨利伟的素质过 硬,能够担任首次航天的工作。 8.参考答案:(1)良好的素质为成功提供了可能,但不发展提升素质,就可能与成功失 之交臂。(2)成功的里程碑需要用汗水甚至热血浇铸。(3)英雄不是天才,英雄一样有平常人 的烦恼困顿,他们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以平常心生活,以超常心工作。(4)只有平时不 潇洒才能换取关键时刻的潇洒。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但要依据杨利伟的事迹。 9.答案示例:(1)做转椅训练都“做够最长时间”,“头也摆到最大幅度”的细节描写, 突出了杨利伟的严于自律和意志的顽强。 (2)进行“离心机训练”时,在高负载的情况下顽强训练,从来没有按过警灯的细节描 写,形象地表现了杨利伟完全是凭着顽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的。 解析:举出例子,言之成理亦可。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负荷.(hè) 烧灼.(zhuó) 歼.击(qiān) 匣.子(xiá) B.脊.背(jí) 着.陆(zhuó) 吞咽.(yàn) 编辑.(jí) C.目眩.(xiàn) 旷.野(kuàng) 发蒙.(mēng) 煎.熬(áo) D.呛.水(qiāng) 症.结(zhēng) 默契.(qì) 轨.迹 (guǐ) 答案:D 解析:A 项“歼”应读“jiān”;B 项“脊”应读“jǐ”;C 项“眩”应读 “xuà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你现在看着我,5 分钟不许咽唾沫。”杨利伟一时有些莫名其妙 ....,但他仍按教练 的要求做了。 B.受美国次贷危机、美元贬值和石油价格不断攀升等因素的影响,沪深两市股指连续 下跌,股民对此忧心忡忡 ....。 C.其实这是一个无可厚非 ....的决定,因为在确定三人梯队时,杨利伟的综合成绩就排在 首位。 D.杨利伟是单人执行任务,如果发生“空间运动病”,后果将不堪设想 ....。 答案:C 解析:“无可厚非”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以谅解。 根据语境这里应用“无可争辩”。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于这出人意料的军礼,使得地面测控大厅里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B.杨利伟做事认真,待人诚恳,在生活和工作中,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 格力量,感动和引导着周围的人们。 C.这些程序尽管早已烂熟于胸,但他仍然看得很专注。 D.辽宁老工业基地的装备制造水平和技术队伍的素质,通过“神舟”飞船上的一块块 仪表板充分体现出来。 答案:D 解析:A 项缺少主语,去掉“由于”。B 项搭配不当,应为“塑造了……形象”。 C 项关联词位置不对,应将“尽管”提到句首。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7 题
“嫦娥”奔向月宫 新闻资料:嫦娥工程 我国的月球探测工程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性科技工程,整个工程规划贯彻“有所为、有所 不为”的方针,选择有限目标,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力求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下,循序渐 进,持续发展,为深空探测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嫦娥工程将实施三步战略。第一步是发射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突破至地外天体的 飞行技术,实现首次绕月飞行。第二步是发射月球软着陆器,并携带月球巡视勘察器(俗称 月球车),在着陆器落区附近进行就位探测,这一阶段将主要突破在地外天体上实施软着陆 技术和自动巡视勘测技术。在人类进行的月球与深空探测活动中,环绕探测、软着陆探测和 巡视勘察是最主要的探测手段,软着陆更是踏上另一个星球进行实地科学探测的第一步,从 获取探测数据的直接性和丰富性的角度来看,软着陆和巡视勘察是其他探测形式所不能替代 的,在月球与深空探测技术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第三步是发射月球采样返回器 软着陆在月球表面特定区域,并进行分析采样,然后将月球样品带回地球,在地面上对样品 进行详细研究。这一步将主要突破返回器自地外天体自动返回地球的技术,完成月球表面采 样,以实施对月壤、月壳和月球形成和演化的深度认识,为月球探测后续工程提供数据支持 新闻链接 嫦娥的传说来自古代中原地带。几千年前,中国人就已经给月亮编织了一个美丽的故事: 上面有月宫,琼楼玉宇:有仙子,美丽的广寒宫主嫦娥:有伐桂的吴刚,有捣药的玉兔,那 里是一个天上人间。这反映出古代人民对月亮美丽的幻想 “嫦娥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剑国教授说。古代的 月神叫做“常仪(音娥)”,后来这两个字转化为“嫦娥”。嫦娥最早的名字是“姮娥”,而 “姮”这个字在古代和“嫦”同音,到了汉代为了避讳汉文帝刘恒,遂改为“嫦娥”。 公元14世纪一位名叫“万户”的官员,在一把椅子上绑了47支火箭,椅子两侧安装了 两个自制大风筝。然后坐在上面,并命仆人点燃火箭,随着火箭的轰鸣,这位世界上首个利 用火箭飞行的人就消失在火焰中。他以生命的代价向着神秘太空发起了第一次冲锋。20世 纪70年代,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月球背面一座环形山命名为“ Wan hoo”,以纪念这位勇敢的 探索者。 新闻链接二:诗人与月亮 传统的中秋佳节到了,赏月将成为人们欢度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于是,万种风情、千 姿百态的咏月诗便因此而生,历久不衰。无数文人墨客把明月当做传情达意的物象,追月抒 情,千种思绪,万般情感,自然涌上心头,留下不少千古流传的动人诗篇。 宋代苏轼的咏月诗对后人影响较大。同样一轮明月,在不同情况下与心境中,他都有不 同的展示。如春夜里“淡月朦胧”,秋末时“清夜无尘,月色如银”,离乡时“明月明年何 处看”,酒兴时“对酒卷帘邀明月”,失意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傍晚时分“ 檐初挂弯弯月”等。 古人笔端的美好意境,为后人留下了心灵漫游的广阔天地。今天,我们读点咏月诗,不 仅是一种美的享受,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亲近和回敬。 (文章有删改) 4.新闻的价值在于提供有效信息,试概括“新闻资料”中都包含了哪些有效信息 5.请结合“新闻资料”给“新闻链接一”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6.苏轼的咏月诗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说明。 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嫦娥工程”的认识与评价。不少于100字, 答案:4.参考答案:嫦娥工程将实施绕月飞行、着陆探测、采样返回的三步战略 解析:此题实际上考査筛选信息的能力。在“新闻资料”这一部分的第二段中,根据“第 步……”“第二步……”“第三步……”等提示,就可组织出来
“嫦娥”奔向月宫 新闻资料:嫦娥工程 我国的月球探测工程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性科技工程,整个工程规划贯彻“有所为、有所 不为”的方针,选择有限目标,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力求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下,循序渐 进,持续发展,为深空探测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嫦娥工程将实施三步战略。第一步是发射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突破至地外天体的 飞行技术,实现首次绕月飞行。第二步是发射月球软着陆器,并携带月球巡视勘察器(俗称 月球车),在着陆器落区附近进行就位探测,这一阶段将主要突破在地外天体上实施软着陆 技术和自动巡视勘测技术。在人类进行的月球与深空探测活动中,环绕探测、软着陆探测和 巡视勘察是最主要的探测手段,软着陆更是踏上另一个星球进行实地科学探测的第一步,从 获取探测数据的直接性和丰富性的角度来看,软着陆和巡视勘察是其他探测形式所不能替代 的,在月球与深空探测技术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第三步是发射月球采样返回器, 软着陆在月球表面特定区域,并进行分析采样,然后将月球样品带回地球,在地面上对样品 进行详细研究。这一步将主要突破返回器自地外天体自动返回地球的技术,完成月球表面采 样,以实施对月壤、月壳和月球形成和演化的深度认识,为月球探测后续工程提供数据支持。 新闻链接一:__________ 嫦娥的传说来自古代中原地带。几千年前,中国人就已经给月亮编织了一个美丽的故事: 上面有月宫,琼楼玉宇;有仙子,美丽的广寒宫主嫦娥;有伐桂的吴刚,有捣药的玉兔,那 里是一个天上人间。这反映出古代人民对月亮美丽的幻想。 “嫦娥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剑国教授说。古代的 月神叫做“常仪(音娥)”,后来这两个字转化为“嫦娥”。嫦娥最早的名字是“姮娥”,而 “姮”这个字在古代和“嫦”同音,到了汉代为了避讳汉文帝刘恒,遂改为“嫦娥”。 公元 14 世纪一位名叫“万户”的官员,在一把椅子上绑了 47 支火箭,椅子两侧安装了 两个自制大风筝。然后坐在上面,并命仆人点燃火箭,随着火箭的轰鸣,这位世界上首个利 用火箭飞行的人就消失在火焰中。他以生命的代价向着神秘太空发起了第一次冲锋。20 世 纪 70 年代,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月球背面一座环形山命名为“Wan Hoo”,以纪念这位勇敢的 探索者。 新闻链接二:诗人与月亮 传统的中秋佳节到了,赏月将成为人们欢度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于是,万种风情、千 姿百态的咏月诗便因此而生,历久不衰。无数文人墨客把明月当做传情达意的物象,追月抒 情,千种思绪,万般情感,自然涌上心头,留下不少千古流传的动人诗篇。 宋代苏轼的咏月诗对后人影响较大。同样一轮明月,在不同情况下与心境中,他都有不 同的展示。如春夜里“淡月朦胧”,秋末时“清夜无尘,月色如银”,离乡时“明月明年何 处看”,酒兴时“对酒卷帘邀明月”,失意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傍晚时分“画 檐初挂弯弯月”等。 古人笔端的美好意境,为后人留下了心灵漫游的广阔天地。今天,我们读点咏月诗,不 仅是一种美的享受,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亲近和回敬。 (文章有删改) 4.新闻的价值在于提供有效信息,试概括“新闻资料”中都包含了哪些有效信息。 5.请结合“新闻资料”给“新闻链接一”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6.苏轼的咏月诗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说明。 7.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嫦娥工程”的认识与评价。不少于 100 字。 答案:4.参考答案:嫦娥工程将实施绕月飞行、着陆探测、采样返回的三步战略。 解析:此题实际上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在“新闻资料”这一部分的第二段中,根据“第 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等提示,就可组织出来
5.专家解读“奔月”神话,“嫦娥”寄托探月梦想 6.参考答案:苏轼咏月、惜月、爱月,见月动情,他笔下的咏月诗气象万千,情态各 异,韵味无穷:既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又有浪漫的奇思异想。 解析:解答本题既要注意文中作者对苏轼的咏月诗评论的句子,又要正确理解苏轼咏月 诗的含意 参考答案: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对月亮一直情有独钟,渴望了解月球、探寻月球奧秘 的愿望源远流长。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实施,不仅将把“嫦娥奔月”的神奇感变为现实,实 现我国深空探测“零”的突破,并加深了对月球的了解,而且还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在深空探 测先进国家中的地位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只要扣住文本,围绕这一工程的意义和影响谈即可 、语言表达 8.杨利伟首航太空,圆了中国人的千年飞天梦。某报举办了一个征联活动,上联是“英 雄飞太空,国人兴奋”,请你围绕这一事件对出下联 上联:英雄飞太空,国人兴奋 下联 答案示例:佳音传神州,世界震惊/梦想越环宇,神州沸腾/功德圆天外,人间欢舞 解析:既要注意形式的基本一致,也要注重语意的整体吻合 9.(2009湖北武昌高三调研,21)从下面这则关于“神七”的新闻材料中提炼一个论点, 并概括出一个能证明论点的事实论据 北京时间二八年九月二十七日下午四点五十九分,“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成功 返回轨道舱,这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成功完成 下午一点三十三分,“神舟”七号返回舱门关闭,航天员出舱执行太空行走任务开始。 四点三十四分,“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开始出舱 四点三十九分,翟志刚顺利出舱,实施中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四点四十八分,翟志刚在太空迈出第一步,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开始了。 四点五十九分,翟志刚结東太空行走,返回轨道舱 39年前,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登上月球时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 大步。今天,翟志刚同样在太空中迈出了中华民族历史性的一大步。 论 论 据 不 超 50 谷案:示例:论点:翟志刚一小步,中华民族一大步 论据:二八年九月二十七日下午,“神七”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行走20分钟,中 国历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成功完成。 读写團地 类文欣赏 神舟”七号,带着梦想起飞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载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载着 中华民族冲击太空新高度的梦想,飞上太空 这是“神舟”飞船第七次飞入太空,也是中国人第三次登上太空。 继杨利伟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想,费俊龙和聂海胜进入轨道舱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之后, 今天,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中国航天员的金秋之行,肩负着全新的历史性使命 按照计划,他们将在此次太空飞行中,实现出舱行走。 中国人,将首次在太空中留下自己的足迹一一这一看不见的足迹,必将作为最难忘的前 进步伐,永载中华民族的记忆之中 梦想有多远,前行的步伐就能迈多远。从1992年启动载人航天工程到1999年“神舟
5.专家解读“奔月”神话,“嫦娥”寄托探月梦想 6.参考答案:苏轼咏月、惜月、爱月,见月动情,他笔下的咏月诗气象万千,情态各 异,韵味无穷;既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又有浪漫的奇思异想。 解析:解答本题既要注意文中作者对苏轼的咏月诗评论的句子,又要正确理解苏轼咏月 诗的含意。 7.参考答案: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对月亮一直情有独钟,渴望了解月球、探寻月球奥秘 的愿望源远流长。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实施,不仅将把“嫦娥奔月”的神奇感变为现实,实 现我国深空探测“零”的突破,并加深了对月球的了解,而且还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在深空探 测先进国家中的地位。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只要扣住文本,围绕这一工程的意义和影响谈即可。 三、语言表达 8.杨利伟首航太空,圆了中国人的千年飞天梦。某报举办了一个征联活动,上联是“英 雄飞太空,国人兴奋”,请你围绕这一事件对出下联。 上联:英雄飞太空,国人兴奋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佳音传神州,世界震惊/梦想越环宇,神州沸腾/功德圆天外,人间欢舞 解析:既要注意形式的基本一致,也要注重语意的整体吻合。 9.(2009 湖北武昌高三调研,21)从下面这则关于“神七”的新闻材料中提炼一个论点, 并概括出一个能证明论点的事实论据。 北京时间二 八年九月二十七日下午四点五十九分,“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成功 返回轨道舱,这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成功完成。 下午一点三十三分,“神舟”七号返回舱门关闭,航天员出舱执行太空行走任务开始。 四点三十四分,“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开始出舱。 四点三十九分,翟志刚顺利出舱,实施中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四点四十八分,翟志刚在太空迈出第一步,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开始了。 四点五十九分,翟志刚结束太空行走,返回轨道舱。 39 年前,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登上月球时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 一大步。今天,翟志刚同样在太空中迈出了中华民族历史性的一大步。 论点: ( 不超过 15 个 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据: ( 不超过 50 个 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论点:翟志刚一小步,中华民族一大步。 论据:二 八年九月二十七日下午,“神七”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行走 20 分钟,中 国历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成功完成。 类文欣赏 “神舟”七号,带着梦想起飞 2008 年 9 月 25 日 21 时 10 分,长征二号 F 运载火箭载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载着 中华民族冲击太空新高度的梦想,飞上太空。 这是“神舟”飞船第七次飞入太空,也是中国人第三次登上太空。 继杨利伟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想,费俊龙和聂海胜进入轨道舱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之后, 今天,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中国航天员的金秋之行,肩负着全新的历史性使命—— 按照计划,他们将在此次太空飞行中,实现出舱行走。 中国人,将首次在太空中留下自己的足迹——这一看不见的足迹,必将作为最难忘的前 进步伐,永载中华民族的记忆之中。 梦想有多远,前行的步伐就能迈多远。从 1992 年启动载人航天工程到 1999 年“神舟
号试验飞船起飞,从“神舟”五号一人一天飞行到“神舟”六号两人多天飞行,在实现了 系列从梦想到现实的突破之后一一中国载人航天,又一次迈到了一个重大的跨越关口 实现太空行走,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航天大国,都是历史性的一步。 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难度高、风险性大,无论技术攻关、产品研制、航天员训练,还 是任务组织指挥,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正因如此,自1965年3月18日苏联航天员列 昂诺夫首次踏足太空,43度春秋过去,世界上依然只有美、俄两国拥有完整的出舱行走技 术和经验 然而,正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所说的一样,在实现千年飞天梦想之路上 大步前进的中华民族,有勇气来迎接这样的挑战。 如果此次航天员出舱行走顺利,下一步的“神舟”飞行就将进行航天器交会对接试验 然后,就是开展具有一定应用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长期在轨自主飞行的空间实验室的研制, 再往后,就是长期有人值守的空间站 现实的辉煌,从来始于伟大的梦想。从渔船、出租车上的GPS全球定位导航仪到几乎家 家都有的卫星广播电视,从气象预报、信息网络到餐桌上的“太空稻米”“太空蔬菜”… 今天,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广泛应用“太空文明”所带来成果的时代 太空,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高度资源、微重力资源、超高真空资源、无限的能源和物质资 源,而且为我们提供了广袤无垠的空间资源,甚至能够为我们开拓出无穷的生存空间,为我 们创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 但是,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和开发才刚刚起步。即使我们顺利实现了出舱行走的历史性突 破,无垠的宇宙依然有无数的奥秘等待着我们破译。 光荣与梦想始终紧紧相连。作为最早产生飞天梦想的民族,还在饿着肚子的时候,就曾 把“两弹一星”的梦想变成了辉煌的现实。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一轮空间探索热潮依然兴 起的今天,中华民族用自己的飞天智慧造福人类的时代已经到来。 (新华网北京9月25日电) 赏析:从“神一”到“神七”,从无人到有人,从一天到多天……数字的变化,标志着 载人航天事业的前进的一大步又一大步。中国航天人一系列的腾飞,书写着中国航天科技的 自豪、中华民族的荣耀:中国航天人一系列的腾飞,标志着一个国家的高度,彰显出一个大 国的地位。 轻松练笔 “神五”“神六”的升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英雄杨利伟、费俊龙和聂 海胜的名字也传遍大江南北,他们分别被评为2003年、2005年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请你 以评选组委会的名义,为杨利伟或费俊龙和聂海胜写一则颁奖词,传扬他们的事迹,弘扬他 们的精神。 谷案:写作提示:颁奖词是对受表彰的公众人物颁发奖项时由颁奖活动主持人宣读的致 词。写颁奖词注意以下几点:(1)高度概括,简洁精练。颁奖词以极其简洁精练的语言高度 地概括了每一个当选者的崇高精神和闪光点,予以浓墨重彩地展示,既有高度也有深度。(2) 词吻意合,富有特色。颁奖词根据获奖者事迹的不同,或明快,或凝重,或平和,或庄严 于人于事于情于理都显得十分和谐得体。(3)言志寓义,饱含深情。颁奖词赞扬的人和事虽 然各不相同,但无论是褒扬还是怀念,都洋溢着崇敬之意,一字一句饱含深情。 案示例:(1)杨利伟那一刻,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他 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 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的坚韧 执著,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 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2)费俊龙、聂海胜谁,能让全世界五分之一的心,随着他们的节奏跳动五天五夜? 谁,能从前所未有的高度,见证中国实力的飞跃?他们出征苍穹,划出龙的轨迹,升空日行, 巡天遥看,他们是中国航天的黄金一代!
一号试验飞船起飞,从“神舟”五号一人一天飞行到“神舟”六号两人多天飞行,在实现了 一系列从梦想到现实的突破之后——中国载人航天,又一次迈到了一个重大的跨越关口。 实现太空行走,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航天大国,都是历史性的一步。 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难度高、风险性大,无论技术攻关、产品研制、航天员训练,还 是任务组织指挥,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正因如此,自 1965 年 3 月 18 日苏联航天员列 昂诺夫首次踏足太空,43 度春秋过去,世界上依然只有美、俄两国拥有完整的出舱行走技 术和经验。 然而,正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所说的一样,在实现千年飞天梦想之路上 大步前进的中华民族,有勇气来迎接这样的挑战。 如果此次航天员出舱行走顺利,下一步的“神舟”飞行就将进行航天器交会对接试验, 然后,就是开展具有一定应用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长期在轨自主飞行的空间实验室的研制, 再往后,就是长期有人值守的空间站…… 现实的辉煌,从来始于伟大的梦想。从渔船、出租车上的 GPS 全球定位导航仪到几乎家 家都有的卫星广播电视,从气象预报、信息网络到餐桌上的“太空稻米”“太空蔬菜”…… 今天,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广泛应用“太空文明”所带来成果的时代。 太空,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高度资源、微重力资源、超高真空资源、无限的能源和物质资 源,而且为我们提供了广袤无垠的空间资源,甚至能够为我们开拓出无穷的生存空间,为我 们创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 但是,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和开发才刚刚起步。即使我们顺利实现了出舱行走的历史性突 破,无垠的宇宙依然有无数的奥秘等待着我们破译。 光荣与梦想始终紧紧相连。作为最早产生飞天梦想的民族,还在饿着肚子的时候,就曾 把“两弹一星”的梦想变成了辉煌的现实。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一轮空间探索热潮依然兴 起的今天,中华民族用自己的飞天智慧造福人类的时代已经到来。 (新华网北京 9 月 25 日电) 赏析:从“神一”到“神七”,从无人到有人,从一天到多天……数字的变化,标志着 载人航天事业的前进的一大步又一大步。中国航天人一系列的腾飞,书写着中国航天科技的 自豪、中华民族的荣耀;中国航天人一系列的腾飞,标志着一个国家的高度,彰显出一个大 国的地位。 轻松练笔 “神五”“神六”的升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英雄杨利伟、费俊龙和聂 海胜的名字也传遍大江南北,他们分别被评为 2003 年、2005 年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请你 以评选组委会的名义,为杨利伟或费俊龙和聂海胜写一则颁奖词,传扬他们的事迹,弘扬他 们的精神。 答案:写作提示:颁奖词是对受表彰的公众人物颁发奖项时由颁奖活动主持人宣读的致 词。写颁奖词注意以下几点:(1)高度概括,简洁精练。颁奖词以极其简洁精练的语言高度 地概括了每一个当选者的崇高精神和闪光点,予以浓墨重彩地展示,既有高度也有深度。(2) 词吻意合,富有特色。颁奖词根据获奖者事迹的不同,或明快,或凝重,或平和,或庄严, 于人于事于情于理都显得十分和谐得体。(3)言志寓义,饱含深情。颁奖词赞扬的人和事虽 然各不相同,但无论是褒扬还是怀念,都洋溢着崇敬之意,一字一句饱含深情。 答案示例:(1)杨利伟 那一刻,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他 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 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的坚韧 执著,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 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2)费俊龙、聂海胜 谁,能让全世界五分之一的心,随着他们的节奏跳动五天五夜? 谁,能从前所未有的高度,见证中国实力的飞跃?他们出征苍穹,划出龙的轨迹,升空日行, 巡天遥看,他们是中国航天的黄金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