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作文辅导 第一章审清题意的能力 【能力定位] 审题,就是仔细辨认、审查、分析、研究题目的意义和要求,确定文体和写作的范围 角度、重点等。有人说,为文审题是前提,立意是关键,表达是重点,可谓切中肯綮。确实, 要写好一篇文章,必须首先把好审题这一关,否则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文不对题, 文不对“体”。即使文字功底很好,也难免“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在平时训练、测试甚至 决定学生“命运”的考试中,这样的例子都不鲜见 【要点阐释】 审清题意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揣摩命题意图的能力 每道优秀的命题都包含着命题者的意图。揣摩命题意图,就是分析命题者“为什么命这 个文题”,探究命题的依据和出发点。善于揣摩命题意图,写作时才能深谙“行情”,投命题 者“所好”。命题的依据有: (一)联系学生的阅读实际命题。特別是课文阅读,它是语文学习之“本”。有联系课文 思想内容的,如《不要畏惧困难》,审题时可联系《愚公移山》揣摩命题意图。有联系课文写 作特点的,如《我最敬佩的人》,审题时可联系《谁是最可爱的人》揣摩命题意图。 (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命题。学生的生活包括个人生活、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 会生活以及科技生活、想像生活等。面对此类文题,学生应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联系当前 的社会背景去审视题目。比如:“每位同学自身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如胆怯、自卑 惰性、娇气……请结合你的实际选择一个方面,把题目‘我终于战胜了’填充完整,写 篇记叙文。”这个命题既切合学生自身实际,又反映了当今社会一个热门话题:中学生的心理 健康问题 二、分辨表达体裁的能力 如果命题已对文体有明确要求,就务必要按要求作文。如果命题对文体无明确要求,就 要从下面几方面人手辨明表达体裁。 (一)注意文题中表明文体的标志词语 题中含“记”“忆”“访”“传”“纪事”“巡礼”“见闻”“赞”“颂”“歌”“抒怀”“畅想 等词语,即写记叙文或抒情散文,如《童年纪事》、《琐忆》、《内蒙访古》、《武夷游》等: 题中含“议”“论”“说”“谈”“辩”“驳”“评”“析”“感”“看法”“启示”“谈起”等 词语,即写议论文 题中含“用途”“功能”“介绍”“说明”“解说”“性质”“怎样”“制作”“方法”“技巧
1 初三作文辅导 第一章 审清题意的能力 【能力定位] 审题,就是仔细辨认、审查、分析、研究题目的意义和要求,确定文体和写作的范围、 角度、重点等。有人说,为文审题是前提,立意是关键,表达是重点,可谓切中肯綮。确实, 要写好一篇文章,必须首先把好审题这一关,否则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文不对题, 文不对“体”。即使文字功底很好,也难免“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在平时训练、测试甚至 决定学生“命运”的考试中,这样的例子都不鲜见。 【要点阐释】 审清题意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揣摩命题意图的能力 每道优秀的命题都包含着命题者的意图。揣摩命题意图,就是分析命题者“为什么命这 个文题”,探究命题的依据和出发点。善于揣摩命题意图,写作时才能深谙“行情”,投命题 者“所好”。命题的依据有: (一)联系学生的阅读实际命题。特别是课文阅读,它是语文学习之“本”。有联系课文 思想内容的,如《不要畏惧困难》,审题时可联系《愚公移山》揣摩命题意图。有联系课文写 作特点的,如《我最敬佩的人》,审题时可联系《谁是最可爱的人》揣摩命题意图。 (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命题。学生的生活包括个人生活、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 会生活以及科技生活、想像生活等。面对此类文题,学生应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联系当前 的社会背景去审视题目。比如:“每位同学自身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如胆怯、自卑、 惰性、娇气……请结合你的实际选择一个方面,把题目‘我终于战胜了_’填充完整,写一 篇记叙文。”这个命题既切合学生自身实际,又反映了当今社会一个热门话题:中学生的心理 健康问题。 二、分辨表达体裁的能力 如果命题已对文体有明确要求,就务必要按要求作文。如果命题对文体无明确要求,就 要从下面几方面人手辨明表达体裁。 (一)注意文题中表明文体的标志词语。 题中含“记”“忆”“访”“传”“纪事”“巡礼”“见闻”“赞”“颂”“歌”“抒怀”“畅想” 等词语,即写记叙文或抒情散文,如《童年纪事》、《琐忆》、《内蒙访古》、《武夷游》等; 题中含“议”“论”“说”“谈”“辩”“驳”“评”“析”“感”“看法”“启示”“谈起”等 词语,即写议论文; 题中含“用途”“功能”“介绍”“说明”“解说”“性质”“怎样”“制作”“方法”“技巧
“(某物)自述”等,即写说明文 二)遇到没有标志词的文题,可以通过试加标志词的办法辨明文体,也可以从文题的含 义发现它对文体的要求 一般来说,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为题的,要写记叙文,如《最难忘的一天》、《校 园见闻》、《我和同桌》、《抉择》等 要求阐发某种主张、论述某个道理的题目,要写议论文,如《机遇·天才·成功》、《要 虚心“纳谏”》、《爱国主义,还是军国主义?》等,这些题目,或展示出论题,或直接点明论 点,都是不难辨认的 要求介绍、解说客观事物、事理等知识的题目,写说明文。 有些命题较为含蓄,要通过分析加以辨识。如《火车头》这一题目,不加分析,就难以 把握它的文体。不过,在这里.显然它是一种比喻,比喻现实生活中起带头作用的先进人物 自然是要求写记叙文 (三)对不限文体的文题(话题作文),要尽量充分分析可以运用的体裁,然后根据自 己的长处,选用一种合适的文体,绝不能写成非驴非马的文章。 明确选材范围的能力 命题对选材的范围都有一定的限制,审题时要分析文题的各个限制条件,避免出现“跑 题”现象。文题一般从时间、处所、数量、领属、关系、对象等方面限制选材的范围,如《明 天的我》,限制了时间“明天(未来)”对象“我”。 命题作文既有限制又有自由。因此,明确了文题的限制条件以后还要进一步拓展自由发 挥的余地。一是要运用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展开文题,以便选择最佳入笔处。如《好消息》 以“谁的好消息”为发散点,可以从我的、同学的、老师的、班级的、学校的、家庭的、街 道的等角度展开:以“好消息的内容”为发散点,可以从学习、体育、文娱、生活等方面展 开。二是要展开合理的想像和联想,使写作内容更生动、更形象、更丰富。如《梦想成真》, 审题时可以想像将来具体的时间、环境,想像具体的人物、事件。可见,在文题的限制之中 也有可以纵横驰骋的广阔天地 四、把握题意重点的能力 明确了选材范围之后,还要把握题意的重点。把握题意重点,可从三方面入手: (一)捕捉和推敲题眼。题眼就是文题的关键词。所谓“捕捉和推敲”,即指在审题时要 紧抠题目中的每个字眼进行思考,尤其要对其中的关键字眼进行反复的推敲,深入的思考 其一,对一些字面意思较浅的题目,要抓准题眼,把握好立意和选材的重点。如《我终 于学会了XX》,在审题时,我们不仅要考虑到在“ⅩX”处填上一种本领(如“摄影”“拉 提琴”、“打字”、“游泳”等),还要注意“终于”二字的含义,它指在学习某一技能的过程中 曾遇到挫折和失败,而自己努力不懈,最终战胜困难获得成功。因此写作时就应突出自己与 困难作斗争的信心和意志,要重点表现这一过程的艰难与曲折。标题的语言结构不同,其中
2 “(某物)自述”等,即写说明文。 (二)遇到没有标志词的文题,可以通过试加标志词的办法辨明文体,也可以从文题的含 义发现它对文体的要求。 一般来说,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为题的,要写记叙文,如《最难忘的一天》、《校 园见闻》、《我和同桌》、《抉择》等; 要求阐发某种主张、论述某个道理的题目,要写议论文,如《机遇·天才·成功》、《要 虚心“纳谏”》、《爱国主义,还是军国主义?》等,这些题目,或展示出论题,或直接点明论 点,都是不难辨认的; 要求介绍、解说客观事物、事理等知识的题目,写说明文。 有些命题较为含蓄,要通过分析加以辨识。如《火车头》这一题目,不加分析,就难以 把握它的文体。不过,在这里.显然它是一种比喻,比喻现实生活中起带头作用的先进人物, 自然是要求写记叙文。 (三)对不限文体的文题(话题作文),要尽量充分分析可以运用的体裁,然后根据自 己的长处,选用一种合适的文体,绝不能写成非驴非马的文章。 三、明确选材范围的能力 命题对选材的范围都有一定的限制,审题时要分析文题的各个限制条件,避免出现“跑 题”现象。文题一般从时间、处所、数量、领属、关系、对象等方面限制选材的范围,如《明 天的我》,限制了时间“明天(未来)”、对象“我”。 命题作文既有限制又有自由。因此,明确了文题的限制条件以后还要进一步拓展自由发 挥的余地。一是要运用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展开文题,以便选择最佳入笔处。如《好消息》, 以“谁的好消息”为发散点,可以从我的、同学的、老师的、班级的、学校的、家庭的、街 道的等角度展开;以“好消息的内容”为发散点,可以从学习、体育、文娱、生活等方面展 开。二是要展开合理的想像和联想,使写作内容更生动、更形象、更丰富。如《梦想成真》, 审题时可以想像将来具体的时间、环境,想像具体的人物、事件。可见,在文题的限制之中, 也有可以纵横驰骋的广阔天地。 四、把握题意重点的能力 明确了选材范围之后,还要把握题意的重点。把握题意重点,可从三方面入手: (一)捕捉和推敲题眼。题眼就是文题的关键词。所谓“捕捉和推敲”,即指在审题时要 紧抠题目中的每个字眼进行思考,尤其要对其中的关键字眼进行反复的推敲,深入的思考。 其一,对一些字面意思较浅的题目,要抓准题眼,把握好立意和选材的重点。如《我终 于学会了XX》,在审题时,我们不仅要考虑到在“X X”处填上一种本领(如“摄影”、“拉 提琴”、“打字”、“游泳”等),还要注意“终于”二字的含义,它指在学习某一技能的过程中 曾遇到挫折和失败,而自己努力不懈,最终战胜困难获得成功。因此写作时就应突出自己与 困难作斗争的信心和意志,要重点表现这一过程的艰难与曲折。标题的语言结构不同,其中
的重点字词所处的位置也不同:是偏正结构的题目,重点往往在偏上,如《诤友》(“诤”)、 《我家的新鲜事》(“新鲜”)等.这些重点词多为形容词:是主谓结构的题目,其重点往往在 谓语上,如《我陪王奶奶过春节》(“陪”)、《妈妈教我干家务》(“教”)、《这堂课真有趣》(“有 趣”),《学贵多问》中的“贵”,揭示了多问对于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这些重点词多为 动词或形容词;有的题目主谓结构中包含着偏正结构,其重点词有时就不止一个了,如《改 革之年喜事多》(“喜”“多”);是并列内容的题目,重点则在二者或几者之间的关系上,如《我 和同桌》(重点表现两人互帮互助,情同兄弟或姐妹的亲密关系) 其二,对于一些字面意思较深或含有比喻、象征意义的题目,则要深λ分析,抠出其确 切含义。如《我的忘年交》(“忘年交”,指年岁差别大、行辈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面对 “大潮汐”老师们》(“大潮汐”指当前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经济大潮)、《邂逅》(指久别的 亲友、师生、同事等偶然相遇)、《启明星》(含象征意义,指给人以教育,以启迪,使人从愚 昧走向聪慧的人)等。另外,对于材料作文,这种审题方法也很适用。不管材料长短,其主 旨总在个别句子或字词上,抠准了它们,也就弄清了题意.把握了写作的重点。 (二)把握内在关系。题目是并列短语的,题意的重点在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上。如 《我和班集体》要求写“我”与“班集体”的关系,“我”怎样为班集体争光,班集体又怎样 关心和帮助“我”。题目是主谓短语的,要注意主语和谓语内容上的联系。如《勤能补拙》就 不能只谈“勤”的可贵,还要谈它能“补拙”的功效。 (三)吃透文题的隐含义。隐含义即题目的深层含义,它主要包括三种:一是象征义。 如《蜜蜂赞》,题旨不在介绍蜜蜂,而是要赞美它那种勤劳无私的精神以及具有蜜蜂精神的劳 动者。二是比喻义。如《推倒墙是桥》,比喻人与人之间要消除隔阂,相互沟通。三是引申义。 如《“水滴石穿”的启示》,要求根据水滴坚持不懈、日久穿石的自然现象借题发挥,阐明道 五.明确要求。作文通常有或多或少的写作“要求”。这些“要求”有时除了涉及立意选 材等内容方而外,还涉及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篇幅、书写形式等方面。有些“要求”富有 “弹性”,有些则是硬性规定、审题时必须看清弄准,写作时自始自终记在心中 提高审题能力,切实吃透题意,还必须熟练运用一定的审题方法。 、比较异同法 遇到眼熟的文题,容易受思维定势的干扰,这就需要联系近似的题型相比较,分析各自 的特点。如《我爱老师》,可以跟《我的老师》。《我和老师》相比较。第一题重点写“我”对 老师的爱,第二题重点写“老师”是怎样的人,第三题重点写“我”与“老师”的关系 、补足因素法 因素,即文章中的已知条件。条件多的文题,题意就明白具体;条件少的文题,题意就 隐蔽空泛。命题者为了增加审题难度,以考察写作者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常常故意减少 文题中的已知条件。遇到这样的文题,在不改变原题题意的前提下,写作者可以在自己的头
3 的重点字词所处的位置也不同:是偏正结构的题目,重点往往在偏上,如《诤友》(“诤”)、 《我家的新鲜事》(“新鲜”)等.这些重点词多为形容词;是主谓结构的题目,其重点往往在 谓语上,如《我陪王奶奶过春节》(“陪”)、《妈妈教我干家务》(“教”)、《这堂课真有趣》(“有 趣”),《学贵多问》中的“贵”,揭示了多问对于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这些重点词多为 动词或形容词;有的题目主谓结构中包含着偏正结构,其重点词有时就不止一个了,如《改 革之年喜事多》(“喜”“多”);是并列内容的题目,重点则在二者或几者之间的关系上,如《我 和同桌》(重点表现两人互帮互助,情同兄弟或姐妹的亲密关系)。 其二,对于一些字面意思较深或含有比喻、象征意义的题目,则要深入分析,抠出其确 切含义。如《我的忘年交》(“忘年交”,指年岁差别大、行辈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面对 “大潮汐”老师们》(“大潮汐”指当前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经济大潮)、《邂逅》(指久别的 亲友、师生、同事等偶然相遇)、《启明星》(含象征意义,指给人以教育,以启迪,使人从愚 昧走向聪慧的人)等。另外,对于材料作文,这种审题方法也很适用。不管材料长短,其主 旨总在个别句子或字词上,抠准了它们,也就弄清了题意.把握了写作的重点。 (二)把握内在关系。题目是并列短语的,题意的重点在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上。如 《我和班集体》要求写“我”与“班集体”的关系,“我”怎样为班集体争光,班集体又怎样 关心和帮助“我”。题目是主谓短语的,要注意主语和谓语内容上的联系。如《勤能补拙》就 不能只谈“勤”的可贵,还要谈它能“补拙”的功效。 (三)吃透文题的隐含义。隐含义即题目的深层含义,它主要包括三种:一是象征义。 如《蜜蜂赞》,题旨不在介绍蜜蜂,而是要赞美它那种勤劳无私的精神以及具有蜜蜂精神的劳 动者。二是比喻义。如《推倒墙是桥》,比喻人与人之间要消除隔阂,相互沟通。三是引申义。 如《“水滴石穿”的启示》,要求根据水滴坚持不懈、日久穿石的自然现象借题发挥,阐明道 理。 五.明确要求。作文通常有或多或少的写作“要求”。这些“要求”有时除了涉及立意选 材等内容方而外,还涉及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篇幅、书写形式等方面。有些“要求”富有 “弹性”,有些则是硬性规定、审题时必须看清弄准,写作时自始自终记在心中。 提高审题能力,切实吃透题意,还必须熟练运用一定的审题方法。 一、比较异同法 遇到眼熟的文题,容易受思维定势的干扰,这就需要联系近似的题型相比较,分析各自 的特点。如《我爱老师》,可以跟《我的老师》。《我和老师》相比较。第一题重点写“我” 对 老师的爱,第二题重点写“老师”是怎样的人,第三题重点写“我”与“老师”的关系。 二、补足因素法 因素,即文章中的已知条件。条件多的文题,题意就明白具体;条件少的文题,题意就 隐蔽空泛。命题者为了增加审题难度,以考察写作者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常常故意减少 文题中的已知条件。遇到这样的文题,在不改变原题题意的前提下,写作者可以在自己的头
脑中给原题适当补足一些新因素,使题旨显露出来。如《早晨》这个题目,含义很广,可在 “早晨”二字前增加一些限制或修饰语,如“学校的”、“都市的”、“乡村的”“军营的”“工 厂的”等,题目的含义和写作的角度就具体了。再如,《追求》这个题目可以在前面加主语“x Ⅹ”,在后面加上可供支配的宾语,使之成为某某“追求真理”、“追求进步”或“追求理解” 等,这样也就明确了写作内容。又如《我的梦》,其中的“梦”比较抽象,它不指晚上所做的 梦,而是指人的某种幻想和希望。我们可将“梦”的具体内容补出来,变成“我的梦是当上 飞行员”,“我的梦是考上XX大学”等:再如写《盼》,在题前补足“我的”、“家庭的”、“社 会的”等因素,题旨就明白了。运用这种方法,千万不要画蛇添足或擅改原题。 、大题小做法 “大题”是指范围大的题目,一般字数少,不带修饰语:“小做”是指从小的角度来取 材立意,力求以小见大。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强,限制少,题目大,但还需要审题并注意方法 如“化大为小”【材料】你热爱生活吗?你关心生活吗?生活是个大课堂。只要把目光投向生 活,你定会有许多新奇的发现、真切的体验和深刻的感悟,从而获得知识,增长才干,美 化心灵,树立志向,……要求】请以“关注生活”为内容范围,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生 活中的某种经历,抒发自己的感悟;可以对生活中的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介 绍生活中的某种新事物,作出自己的评价。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这是一个 以“关注生活”为内容范围的话题作文题。在审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步骤:一是拓展, 即以“生活”为由头生发开去,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如“生活”一词,我们可以用增加定 语的方式加以拓展,由此就可以派生出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个人生活等等。如 此一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可以与“生活”相关,自己与父母兄弟、爷爷奶奶 外公外婆的接触可以与“生活”相关,自己与叔叔阿姨、老师同学、亲朋好友甚至素不相识 的人的交往也可以与“生活”相关 进行这样的内容拓展后,就不会感到没有材料可写 了。二是聚焦,即在前一步“面”的拓宽的基础上,进行“点”的选择。因为在写作时,我 们不可能将生发联想到的所有材料都写出来,这时就需聚焦在拓展的某一个内容、某一个方 面,选择一点来写,原则是自己熟悉的、丰富的和可写的。三是挖掘,即对自己确定的方面 进行深入思考,在求新求异、求精求深上加以突破。例如该题,如果仅仅停留于某个生活故 事的叙述,那就不免有些浅显,但假如能像题目要求中那样,在记叙某种经历中抒发自己的 感悟,在论述某个问题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介绍某种新事物时,作出自己的评价,……如 此这般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果及因,那才能真正有新奇的发现、真切的体验和深刻的感
4 脑中给原题适当补足一些新因素,使题旨显露出来。如《早晨》这个题目,含义很广,可在 “早晨”二字前增加一些限制或修饰语,如“学校的”、“都市的”、“乡村的”、“军营的”、“工 厂的”等,题目的含义和写作的角度就具体了。再如,《追求》这个题目可以在前面加主语“x X”,在后面加上可供支配的宾语,使之成为某某“追求真理”、“追求进步”或“追求理解” 等,这样也就明确了写作内容。又如《我的梦》,其中的“梦”比较抽象,它不指晚上所做的 梦,而是指人的某种幻想和希望。我们可将“梦”的具体内容补出来,变成“我的梦是当上 飞行员”,“我的梦是考上XX大学”等;再如写《盼》,在题前补足“我的”、“家庭的”、“社 会的”等因素,题旨就明白了。运用这种方法,千万不要画蛇添足或擅改原题。 三、大题小做法 “大题”是指范围大的题目,一般字数少,不带修饰语;“小做”是指从小的角度来取 材立意,力求以小见大。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强,限制少,题目大,但还需要审题并注意方法, 如“化大为小”【材料】你热爱生活吗?你关心生活吗?生活是个大课堂。只要把目光投向生 活,你一定会有许多新奇的发现、真切的体验和深刻的感悟,从而获得知识,增长才干,美 化心灵,树立志向,……【要求】请以“关注生活”为内容范围,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生 活中的某种经历,抒发自己的感悟;可以对生活中的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介 绍生活中的某种新事物,作出自己的评价。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这是一个 以“关注生活”为内容范围的话题作文题。在审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步骤:一是拓展, 即以“生活”为由头生发开去,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如“生活”一词,我们可以用增加定 语的方式加以拓展,由此就可以派生出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个人生活等等。如 此一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可以与“生活”相关,自己与父母兄弟、爷爷奶奶、 外公外婆的接触可以与“生活”相关,自己与叔叔阿姨、老师同学、亲朋好友甚至素不相识 的人的交往也可以与“生活”相关,……进行这样的内容拓展后,就不会感到没有材料可写 了。二是聚焦,即在前一步“面”的拓宽的基础上,进行“点”的选择。因为在写作时,我 们不可能将生发联想到的所有材料都写出来,这时就需聚焦在拓展的某一个内容、某一个方 面,选择一点来写,原则是自己熟悉的、丰富的和可写的。三是挖掘,即对自己确定的方面 进行深入思考,在求新求异、求精求深上加以突破。例如该题,如果仅仅停留于某个生活故 事的叙述,那就不免有些浅显,但假如能像题目要求中那样,在记叙某种经历中抒发自己的 感悟,在论述某个问题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介绍某种新事物时,作出自己的评价,……如 此这般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果及因,那才能真正有新奇的发现、真切的体验和深刻的感
悟,文章才会写得有血有肉有灵魂。 四、实题虚做法 “实题”是指以某种实物为题,如《路》、《绿叶》、《泥土》等。“虚做”是指不就物写物 而是展开联想,揭示其比喻义或象征义。这种方法对借物抒情的文题比较适用 审题的方法远不只这四种,每个写作者可以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总结,并结合自己的 实际灵活运用,以形成技能技巧 【实例解说】 实例一文题:《我的第一位“老师”》 题解:从题意容易看出,这个文题应写成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审题的难点是对“老师” 的理解。文题中的“老师”加了引号,不是指以教育为职业的人,通常应是自己的父母。但 是,要跟《我的爸爸》或《我的妈妈》相区别,应该从爸爸或妈妈作为启蒙老师如何在学习 上、思想上教育自己的角度写,而不能把父母如何在生活上关心、照顾自己作为写作重点。 实例二文题:《课后》 题解:与这个文题相近的文题很多,容易根据思维定势随便记一场球赛、一次大扫除、 次野炊等,写成《课间》、《课余》、《课外》。审题时要注意比较它们的区别。《课后》的题 眼在“后”,课后是课中的延续和发展。因此,所写事件的起因最好在课中,经过和结果在课 后。为了使题意更明白,还可在文题上补足适当的新因素,如“课后的一场争论”“课后被 老师叫去的一次谈话”、“课后的补课”等 实例三文题:《微笑》 题解:可以联系课文《背影》揣摩这个文题的命题意图。《微笑》也是以人物的特征为题 因此可以借鉴《背影》的一些写法。如通过对人物神态特征“微笑”的特写,表现人物的思 想感情:还可以人物的神态特征“微笑”为线索谋篇布局。注意不要把“微笑”笼统地理解 为“笑”,“微笑”是无声的、自然的、发自内心的笑 实例四文题:《要珍惜这大好时光》 题解:文题中的“要”表明是向人们提出希望和要求,规定了表达的体裁是议论文。初 中生写这个文题,可在题前补足“青少年”的因素,只有这样,议论才有针对性,题中“这 大好时光”所指代的内容才明确具体。“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人生来说, 主之计在青春。因此,文题可理解为“青少年要珍惜青春”。同时还应该看到,当代青少年 正处在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必须创造出 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青春。审这个题时,不要跟《珍惜时间》相混淆 实例五文题:变味的友谊 题解:这是一个由偏正短语构成的标题,“变味”是题眼,是写作的重心,“变味”即改 变性质,不正常的意思。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 三个帮”,真正的友谊,是指生活上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是指心灵上的互相理
5 悟,文章才会写得有血有肉有灵魂。 四、实题虚做法 “实题”是指以某种实物为题,如《路》、《绿叶》、《泥土》等。“虚做”是指不就物写物, 而是展开联想,揭示其比喻义或象征义。这种方法对借物抒情的文题比较适用。 审题的方法远不只这四种,每个写作者可以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总结,并结合自己的 实际灵活运用,以形成技能技巧。 【实例解说】 实例一 文题:《我的第一位“老师”》 题解:从题意容易看出,这个文题应写成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审题的难点是对“老师” 的理解。文题中的“老师”加了引号,不是指以教育为职业的人,通常应是自己的父母。但 是,要跟《我的爸爸》或《我的妈妈》相区别,应该从爸爸或妈妈作为启蒙老师如何在学习 上、思想上教育自己的角度写,而不能把父母如何在生活上关心、照顾自己作为写作重点。 实例二 文题:《课后》 题解:与这个文题相近的文题很多,容易根据思维定势随便记一场球赛、一次大扫除、 一次野炊等,写成《课间》、《课余》、《课外》。审题时要注意比较它们的区别。《课后》的题 眼在“后”,课后是课中的延续和发展。因此,所写事件的起因最好在课中,经过和结果在课 后。为了使题意更明白,还可在文题上补足适当的新因素,如“课后的一场争论”、“课后被 老师叫去的一次谈话”、“课后的补课”等。 实例三 文题:《微笑》 题解:可以联系课文《背影》揣摩这个文题的命题意图。《微笑》也是以人物的特征为题, 因此可以借鉴《背影》的一些写法。如通过对人物神态特征“微笑”的特写,表现人物的思 想感情;还可以人物的神态特征“微笑”为线索谋篇布局。注意不要把“微笑”笼统地理解 为“笑”,“微笑”是无声的、自然的、发自内心的笑。 实例四 文题:《要珍惜这大好时光》 题解:文题中的“要”表明是向人们提出希望和要求,规定了表达的体裁是议论文。初 中生写这个文题,可在题前补足“青少年”的因素,只有这样,议论才有针对性,题中“这 大好时光”所指代的内容才明确具体。“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人生来说, 一生之计在青春。因此,文题可理解为“青少年要珍惜青春”。同时还应该看到,当代青少年 正处在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必须创造出 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青春。审这个题时,不要跟《珍惜时间》相混淆。 实例五 文题:变味的友谊 题解:这是一个由偏正短语构成的标题,“变味”是题眼,是写作的重心,“变味”即改 变性质,不正常的意思。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 三个帮”,真正的友谊,是指生活上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是指心灵上的互相理
解、互相慰藉、互相鼓励,是指事业上的互相支持、团结协作、共同奋斗。而“变味”的友 谊则恰恰与此相反,大而言之,是为了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而狼狈为奸、沆瀣一气,抑 或溜须拍马,互相利用;小而言之,是指在事业上、生活上互相拉拢,互相包庇,吃喝玩乐, 不思进取,互懈心志,共做平庸。学生在写作本文时,应从小处着眼,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多写自己身边的事。本文要写的这种变了味的友谊,给人带来的只能是悔恨和痛苦,文中应 显示这种结果,表明作者对这种友谊的否定态度。(抠题眼) 实例六文题:心事 题解:“心事”,心中盘算之事,多指想做却不能顺利做成,感到为难的事情、比如你想 报考师范学校,得到各方面的支持,显然不会构成心事:如果遭到父母的反对,而你却要坚 持己见,就会产生心事。所以,在选材时要稍加留意,不要把心中所想的事情都视为心事 中学生固然无忧无虑,但在学习、思想、生活方面也常常会有心事,因而选材的范围也还是 相当广泛的。写心事要展示内心世界,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生活给 自己的教益和启迪,总之,要写出积极意义。另外,选材也不必仅局限于自己,也可写其他 人的“心事”,如“奶奶”“爸爸”“妈妈”“老师”,或某同学、朋友、亲戚等,只要是自己熟 悉的人、熟悉的事,都可写,这样写,选材的范围更宽,立意也更见深度,内容也更丰富 (抠中心词兼添加成份) 实例七文题:静静的夜晚 题解:这个题目,如果从字面上理解,从正面思考,是无法下手的。夜晚静静的,万籁 俱寂,有什么好写的呢?但在这种“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如果从“静静”的反面来思考 眼前立即就会变得明亮起来,就会见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其实,《静静的夜晩》这 个题目要求写的是在静静的夜晚发生的不平静的事情。如老师在办公室里跟我谈心,循循善 诱,语重心长;医生在手术室里抢救病人,连续奋战,不顾疲劳 边防战土在冰天雪地里站岗放哨,夜以继日,毫不懈怠:公安干警在黑暗中追捕歹徒,英雄 机智,舍生忘死:党的领导在会议室里筹划方略,废寝念食,呕心沥血;企业家们在办公桌 上绘制改革蓝图,兴致勃勃,彻夜不眠……思维的闸门一经打开,就觉得有写不完的材料.而 这些材料,都应具有“不平静”的特点。(反向思维法) 实例八文题:满头白发的考生 题解:本题目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中心词是“考生”,修饰语是“满头白发”,所谓 “考生”就是参加考试的人:所谓“满头白发”,则指老年人。这个命题似乎违背生活常理, 但仔细想想,也合乎情理。当今时代,知识爆炸,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壮心不己,尽管已近暮 年,还在不断地充实自己,真正的活到老,学到老,这是一个很具时代特征的作文题 实例九:材料:小马要过河,不知河水深浅,问件牛大伯,回答是水不深,能过去、正当 小马准备过河时,松鼠跑上前阻止:河水很深,昨天还淹死了我个伙伴。小马无主意了
6 解、互相慰藉、互相鼓励,是指事业上的互相支持、团结协作、共同奋斗。而“变味”的友 谊则恰恰与此相反,大而言之,是为了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而狼狈为奸、沆瀣一气,抑 或溜须拍马,互相利用;小而言之,是指在事业上、生活上互相拉拢,互相包庇,吃喝玩乐, 不思进取,互懈心志,共做平庸。学生在写作本文时,应从小处着眼,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多写自己身边的事。本文要写的这种变了味的友谊,给人带来的只能是悔恨和痛苦,文中应 显示这种结果,表明作者对这种友谊的否定态度。(抠题眼) 实例六 文题:心事 题解:“心事”,心中盘算之事,多指想做却不能顺利做成,感到为难的事情、比如你想 报考师范学校,得到各方面的支持,显然不会构成心事;如果遭到父母的反对,而你却要坚 持己见,就会产生心事。所以,在选材时要稍加留意,不要把心中所想的事情都视为心事。 中学生固然无忧无虑,但在学习、思想、生活方面也常常会有心事,因而选材的范围也还是 相当广泛的。写心事要展示内心世界,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生活给 自己的教益和启迪,总之,要写出积极意义。另外,选材也不必仅局限于自己,也可写其他 人的“心事”,如“奶奶”“爸爸”“妈妈”“老师”,或某同学、朋友、亲戚等,只要是自己熟 悉的人、熟悉的事,都可写,这样写,选材的范围更宽,立意也更见深度,内容也更丰富。 (抠中心词兼添加成份) 实例七 文题:静静的夜晚 题解:这个题目,如果从字面上理解,从正面思考,是无法下手的。夜晚静静的,万籁 俱寂,有什么好写的呢?但在这种“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如果从“静静”的反面来思考, 眼前立即就会变得明亮起来,就会见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其实,《静静的夜晚》这 个题目要求写的是在静静的夜晚发生的不平静的事情。如老师在办公室里跟我谈心,循循善 诱,语重心长;医生在手术室里抢救病人,连续奋战,不顾疲劳; 边防战土在冰天雪地里站岗放哨,夜以继日,毫不懈怠;公安干警在黑暗中追捕歹徒,英雄 机智,舍生忘死;党的领导在会议室里筹划方略,废寝念食,呕心沥血;企业家们在办公桌 上绘制改革蓝图,兴致勃勃,彻夜不眠……思维的闸门一经打开,就觉得有写不完的材料.而 这些材料,都应具有“不平静”的特点。(反向思维法) 实例八 文题: 满头白发的考生 题解:本题目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中心词是“考生”,修饰语是“满头白发”,所谓 “考生”就是参加考试的人;所谓“满头白发”,则指老年人。这个命题似乎违背生活常理, 但仔细想想,也合乎情理。当今时代,知识爆炸,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壮心不己,尽管已近暮 年,还在不断地充实自己,真正的活到老,学到老,这是一个很具时代特征的作文题。 实例九:材料:小马要过河,不知河水深浅,问牛大伯,回答是水不深,能过去、正当 小马准备过河时,松鼠跑上前阻止:河水很深,昨天还淹死了我一个伙伴。小马无主意了
问妈妈,妈妈说不要光听别人的,要自己想想,还可以试试。结果,小马过了河。根据上面 的材料,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抄题目,写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题解:在这个材料中,老马、小马各是一个思维单位,老牛和松鼠归为一个思维单位, 这样就抓住了三个思维角度。从这些角度深入挖掘,就不难做到顺“藤”摸“瓜”。从老马角 度看,首先老马是个成功的家长,它懂得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联系社会上溺爱子女的现象,就引出了一个论题一—子女教育问题:其次,老马又是个成功 的老师,对小马的幼稚,它没有板起面孔指责,而是循循善诱一这又引出了教育方式与方 法的问题,诱导、启发总比教训、斥责好。从小马这个角度看,它只听老牛松鼠一讲,便不 知所措,裹足不前,这就昭示人们:遇事要多动脑筋独立思考,要有主见,千万别人云亦云。 从老牛和松鼠的角度看,老牛认为水浅,松鼠认为水深,但二者都没有说错,由此可见,不 同的人看同一个问题,由于角度不同,难免产生不同的认识结果。因此,处理问题时要从实 际情况出发,辨析事物,认清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样,通过做横冋分析,材料便 有了四个论题。不过,在立论时一定要抓住符合材料本质的问题,切不可抓住了“芝麻”而 丢了“西瓜”。 实例十、单项训练 1.辨析下列文题应写的体裁。 A.《钢笔的故事》B.《我不同意这种说法》C.《成长的脚印》D.《讲究与 将就》E.《足球迷》F.《背诵的窍门》 上面文题应写记叙文的有();应写议论文的有();应写说明文的有()。 2.在下列文题的题眼下加上着重号。 A.《天空不空》B.《要孝敬父母》C.《美好的瞬间》D.《表扬名单上没有的 人》E.《我从来没有这样激动》 《我爱唱这支歌》 3.利用自己掌握的审题方法,辨析下列文题,弄清其中所限定的时间、范围、对象及其 写作重点。 ①《我终于战胜了自己》 ②《记忆中的阳光》 ③《校园爱心曲》 ④《多彩的初中生活》 ⑤《答卷》 ⑥《家》 ⑦《一位普通的同学》 ⑧《故事发生之后》
7 问妈妈,妈妈说不要光听别人的,要自己想想,还可以试试。结果,小马过了河。根据上面 的材料,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 600 字。 题解:在这个材料中,老马、小马各是一个思维单位,老牛和松鼠归为一个思维单位, 这样就抓住了三个思维角度。从这些角度深入挖掘,就不难做到顺“藤”摸“瓜”。从老马角 度看,首先老马是个成功的家长,它懂得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联系社会上溺爱子女的现象,就引出了一个论题——子女教育问题;其次,老马又是个成功 的老师,对小马的幼稚,它没有板起面孔指责,而是循循善诱——这又引出了教育方式与方 法的问题,诱导、启发总比教训、斥责好。从小马这个角度看,它只听老牛松鼠一讲,便不 知所措,裹足不前,这就昭示人们:遇事要多动脑筋独立思考,要有主见,千万别人云亦云。 从老牛和松鼠的角度看,老牛认为水浅,松鼠认为水深,但二者都没有说错,由此可见,不 同的人看同一个问题,由于角度不同,难免产生不同的认识结果。因此,处理问题时要从实 际情况出发,辨析事物,认清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样,通过做横向分析,材料便 有了四个论题。不过,在立论时一定要抓住符合材料本质的问题,切不可抓住了“芝麻”而 丢了“西瓜”。 实例十、单项训练 1.辨析下列文题应写的体裁。 A.《钢笔的故事》 B.《我不同意这种说法》 C.《成长的脚印》 D.《讲究与 将就》 E.《足球迷》 F.《背诵的窍门》 上面文题应写记叙文的有( );应写议论文的有( );应写说明文的有( )。 2.在下列文题的题眼下加上着重号。 A.《天空不空》 B.《要孝敬父母》 C.《美好的瞬间》 D.《表扬名单上没有的 人》 E.《我从来没有这样激动》 F.《我爱唱这支歌》 3.利用自己掌握的审题方法,辨析下列文题,弄清其中所限定的时间、范围、对象及其 写作重点。 ①《我终于战胜了自己》 ②《记忆中的阳光》 ③《校园爱心曲》 ④《多彩的初中生活》 ⑤《答卷》 ⑥《家》 ⑦《一位普通的同学》 ⑧《故事发生之后》
实例十一、综合训练 审读下列文题,分别写出题意解析。 1.《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或化学现象》2.《我们这一代》3.《温暖》4 《有趣的一堂实验课》5.《风波》6.《瞧,这一家子!》7.《邻居》8.《语文是学习 其他学科的基础》9.《严与爱》 下列文题不限文体,请结合自己的长处给各题拟一则提纲。 1.《朋友》2.《假如我有100万》(“100万”指100万元钱)3.《我喜欢的一本课 外读物》4.《乐在其中》 第二章拟制标题的能力 【能力定位] 拟制标题的重点在“拟”,其特点有三:拟出材料内容的整体性,写作重点的明确性和选 取材料的导向性。其主旨在于为供料作文的写作打好基础,铺平道路。 拟制标题是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的一项基本功,是“观察、分析事物,用自己的话写出 观察的结果和感受”的基础训练。拟制标题的过程,可以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通解文意和 提炼观点的能力,养成精读的习惯,培养发散思维,促进创造精神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要点阐释】 拟制标题适用于没有规定文题的供料作文。《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缩写、扩写、改 写、读后感和话题作文均属此类。供料作文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和语文教师的重视,是因为它 具有构思角度灵活,适用多种文体,与阅读紧密结合,可以避免区域性和猜题押题的特点。 供料作文中的拟制标题举足轻重,左右写作的成败。“题好一半文”不无道理。拟制标题如果 要达到“不落俗套,准确、简明而生动,令人耳目一新,让阅卷者折服”的效果,就得掌握 命题要求、读解材料、拟制方法”三大要点。其特点和能力的要求分述如下: .命题的要求 文章的标题大致可分为“既命题,又立意”和“只命题,不立意”两类。前者如《身正 不怕影子歪》,后者如《心中的歌》。无论拟制哪种标题,除“新”的要求外,还有内容、形 式和范围的要求 1.内容的要求。拟制的标题要准确,明文章体裁,明写作重点,明选材范围 2.形式的要求。拟制的标题要简练,或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或一个句子。 3.范围的要求。拟制的标题外延要小,小才实在,小才集中,才能以小见大。 读解材料 供料作文的材料可谓纷繁之至。从内容看,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从数量看,有单则
8 实例十一、综合训练 审读下列文题,分别写出题意解析。 1.《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或化学现象)》 2.《我们这一代》 3.《温暖》 4。 《有趣的一堂实验课》5.《风波》 6.《瞧,这一家子!》 7.《邻居》 8.《语文是学习 其他学科的基础》9.《严与爱》 下列文题不限文体,请结合自己的长处给各题拟一则提纲。 l.《朋友》 2.《假如我有 100万》(“100 万”指 100万元钱)3.《我喜欢的一本课 外读物》4.《乐在其中》 第二章 拟制标题的能力 【能力定位] 拟制标题的重点在“拟”,其特点有三:拟出材料内容的整体性,写作重点的明确性和选 取材料的导向性。其主旨在于为供料作文的写作打好基础,铺平道路。 拟制标题是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的一项基本功,是“观察、分析事物,用自己的话写出 观察的结果和感受”的基础训练。拟制标题的过程,可以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通解文意和 提炼观点的能力,养成精读的习惯,培养发散思维,促进创造精神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要点阐释】 拟制标题适用于没有规定文题的供料作文。《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缩写、扩写、改 写、读后感和话题作文均属此类。供料作文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和语文教师的重视,是因为它 具有构思角度灵活,适用多种文体,与阅读紧密结合,可以避免区域性和猜题押题的特点。 供料作文中的拟制标题举足轻重,左右写作的成败。“题好一半文”不无道理。拟制标题如果 要达到“不落俗套,准确、简明而生动,令人耳目一新,让阅卷者折服”的效果,就得掌握 “命题要求、读解材料、拟制方法”三大要点。其特点和能力的要求分述如下: 一.命题的要求 文章的标题大致可分为“既命题,又立意”和“只命题,不立意”两类。前者如《身正 不怕影子歪》,后者如《心中的歌》。无论拟制哪种标题,除“新”的要求外,还有内容、形 式和范围的要求。 1.内容的要求。拟制的标题要准确,明文章体裁,明写作重点,明选材范围。 2.形式的要求。拟制的标题要简练,或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或一个句子。 3.范围的要求。拟制的标题外延要小,小才实在,小才集中,才能以小见大。 二、读解材料 供料作文的材料可谓纷繁之至。从内容看,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从数量看,有单则
的,也有多则的;从语言看,有文言的,也有白话的;从文体看,有记叙的,有议论的,也 有说明的:从形式看,有文字的,也有图画的。无论哪类材料,都要认真读解。“读”是读懂 读通,“解”是分析综合,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抓住材料的关键,揭示本质,明确题旨,达到 正确拟制标题的目的。 1.读懂读通。 供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有两种,一种是提供了信息,设置了一定情景的“正材料”;一种 是命题者根据正材料拟设了“要求”“提示”、“注意”等内容的“副材料”。尽管两种材料的 性质不同,意义不同,但他们互相制约,互为作用。只有先分读,后合读,才能产生理想的 读”的效果。读正材料要通解文意,理解材料的中心和要点,判断材料内容的是非与好恶, 慎思命题者提供材料的意图。读副材料要把握命题、文章体裁、写作重点、选材范围、表达 方式以及字数限制等要求。然后把正副材料结合起来读,两相对照,辨析其异同,挖掘材料 的核心所在。 2.分析综合。 分析综合就是对材料进行消化、吸收,多角度、全方位为我所用的思考过程。分析材料 的内涵,理解和掌握中心;分析材料特点,明确文体特征:分析材料背景,了解时代脉络; 分析材料的命题要求,明确写作细则:分析语言特色,考虑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百川归海, 综合正材料和副材料的联系,从整体上构建写作思路,为提炼观点作好准备。 特殊的供料作文一—看图作文,其关键是识图。发挥合理的想像,把画面的内容转化为 头脑中的“文字材料”,亦按上述两个步骤“读解”即可。 三、拟制标题 1.记叙文的拟题。 (1)要素式。这是记叙文常见的一种拟题方法。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 过和结果分别拟题或综合拟题 (2)顺序式。以时间的推移或空间的转换拟题。 (3)线索式。以事物发展的脉络拟题。 (4)象征式。以具体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拟题。 5)修辞式。运用拟人、比喻、对比、对偶、反问等修辞手法拟题。 2.议论文的拟题 (1)论点型。即用文章的论点做题目。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的好处在于能够使 读者从标题上看出文章的观点。这种方法从语言形式上讲可分为两种:一是肯定判断式 是否定判断式。如《要全面看待事物》,《要从严于律己做起》、《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这 是肯定判断式;否定判断的形式如《不要“求全责备”》、《看人不能只看缺点》等。 (2)论题型。即标出文章论述的范围,不涉及作者的见解和主张,题目多为《谈XX》 或《论XX)等。比如有这样一则材料:
9 的,也有多则的;从语言看,有文言的,也有白话的;从文体看,有记叙的,有议论的,也 有说明的;从形式看,有文字的,也有图画的。无论哪类材料,都要认真读解。“读”是读懂 读通,“解”是分析综合,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抓住材料的关键,揭示本质,明确题旨,达到 正确拟制标题的目的。 1.读懂读通。 供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有两种,一种是提供了信息,设置了一定情景的“正材料”;一种 是命题者根据正材料拟设了“要求”、“提示”、“注意”等内容的“副材料”。尽管两种材料的 性质不同,意义不同,但他们互相制约,互为作用。只有先分读,后合读,才能产生理想的 “读”的效果。读正材料要通解文意,理解材料的中心和要点,判断材料内容的是非与好恶, 慎思命题者提供材料的意图。读副材料要把握命题、文章体裁、写作重点、选材范围、表达 方式以及字数限制等要求。然后把正副材料结合起来读,两相对照,辨析其异同,挖掘材料 的核心所在。 2.分析综合。 分析综合就是对材料进行消化、吸收,多角度、全方位为我所用的思考过程。分析材料 的内涵,理解和掌握中心;分析材料特点,明确文体特征;分析材料背景,了解时代脉络; 分析材料的命题要求,明确写作细则;分析语言特色,考虑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百川归海, 综合正材料和副材料的联系,从整体上构建写作思路,为提炼观点作好准备。 特殊的供料作文——看图作文,其关键是识图。发挥合理的想像,把画面的内容转化为 头脑中的“文字材料”,亦按上述两个步骤“读解”即可。 三、拟制标题 1.记叙文的拟题。 (1)要素式。这是记叙文常见的一种拟题方法。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 过和结果分别拟题或综合拟题。 (2)顺序式。以时间的推移或空间的转换拟题。 (3)线索式。以事物发展的脉络拟题。 (4)象征式。以具体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拟题。 (5)修辞式。运用拟人、比喻、对比、对偶、反问等修辞手法拟题。 2.议论文的拟题。 (1)论点型。即用文章的论点做题目。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的好处在于能够使 读者从标题上看出文章的观点。这种方法从语言形式上讲可分为两种:一是肯定判断式,一 是否定判断式。如《要全面看待事物》,《要从严于律己做起》、《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这 是肯定判断式;否定判断的形式如《不要“求全责备”》、《看人不能只看缺点》等。 (2)论题型。即标出文章论述的范围,不涉及作者的见解和主张,题目多为《谈XX》 或《论XX)等。比如有这样一则材料: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为挽救危局,抗击元军,在战斗中受伤被俘,在狱中的四年里,面 对敌人的威利诱,“岿然不动”,“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最后慷慨就义。据 此写议论文可拟题为《谈气节》。 不过,这类题目不如论点型题目鲜明醒目,所以能够拟出论点型题目的最好不用这种形 式。比如根据上面一则材料拟成论点型题目可为《民族气节不可丢》。 (3)关系型。即表明文章论述几种观点或事物的关系的题目。如《个人和集体》、《纳谏 与止谤》、《自尊、自卑和自信》等。比如下面一则材料 东汉时有少年叫陈蕃,独居罟室而庭院龌龊不堪,他父亲的朋友薛勤见状批泙说:“孺 子何不洒扫以待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屋?″薛勤当即针锋相 对地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据此材料拟题,可拟为《扫一屋与扫天下》、《成大业 与拘小节》等。 (4)成语名句型。成语典故、名言警句之所以为人们所喜爱,是因为它们具有凝炼警策 的特点,用它们做标题,可以达到一语中的的结果 《战国策秦策》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与曾参同名的人杀了人,别人告诉曾参的母亲 说:曾参杀人了。”曾母说:“我儿子不会杀人『她照日织布。一会儿又有人说。“曾参杀人 了『曾母还是照日织布,不变常态,又过了一会儿,又一个人来告诉她说:“曾参杀了人了 曾母于是害怕了,扔掉梭子跳墙逃走了。据此可拟题为《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或《人言可 畏》(成语)等。上面提到的文天祥的材料,也可拟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5)成语名句翻新型。这种类型用于逆向思维作文,即如果你的观点与传统的看法不同 可拟翻新型题目。比如这样一则材料: 国时,齐玊接鹨的谏,果三年后,“请服,弱国入朝。唐朝时,太宗 李世民接受魏征的直谏,形成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据此可拟为《忠言顺耳岂不更好》(由 成语“忠言逆耳”翻新)
10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为挽救危局,抗击元军,在战斗中受伤被俘,在狱中的四年里,面 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岿然不动”,“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最后慷慨就义。据 此写议论文可拟题为《谈气节》。 不过,这类题目不如论点型题目鲜明醒目,所以能够拟出论点型题目的最好不用这种形 式。比如根据上面一则材料拟成论点型题目可为《民族气节不可丢》。 (3)关系型。即表明文章论述几种观点或事物的关系的题目。如《个人和集体》、《纳谏 与止谤》、《自尊、自卑和自信》等。比如下面一则材料: 东汉时有一少年叫陈蕃,独居一室而庭院龌龊不堪,他父亲的朋友薛勤见状批评说:“孺 子何不洒扫以待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针锋相 对地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据此材料拟题,可拟为《扫一屋与扫天下》、《成大业 与拘小节》等。 (4)成语名句型。成语典故、名言警句之所以为人们所喜爱,是因为它们具有凝炼警策 的特点,用它们做标题,可以达到一语中的的结果。 《战国策·秦策》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与曾参同名的人杀了人,别人告诉曾参的母亲 说:“曾参杀人了。”曾母说:“我儿子不会杀人!”她照旧织布。一会儿又有人说。“曾参杀人 了!”曾母还是照旧织布,不变常态,又过了一会儿,又一个人来告诉她说:“曾参杀了人了!” 曾母于是害怕了,扔掉梭子跳墙逃走了。据此可拟题为《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或《人言可 畏》(成语)等。上面提到的文天祥的材料,也可拟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5)成语名句翻新型。这种类型用于逆向思维作文,即如果你的观点与传统的看法不同, 可拟翻新型题目。比如这样一则材料: 战国时,齐王接受邹忌的讽谏,结果三年之后,“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唐朝时,太宗 李世民接受魏征的直谏,形成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据此可拟为《忠言顺耳岂不更好》(由 成语“忠言逆耳”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