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 必修二模块期末测试题 、(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焦灼(zhu6)点缀(zhui)埋怨(mn)怅然( chang) B.歇憩(qi 料峭(qiao) 袅娜(nuo) 粗糙(co) C.脉脉(mai)倩影(qian) 嗔怒(chen) 阴凉(yin) D.清癯(qu)祷告(dao)炫耀(xudn)寒暄(xuan)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天作之合疯疯癫癫蓊蓊郁郁熙熙攘攘 B.放荡不羁 轻歌慢舞 有条不紊声明狼藉 C.百无聊赖龇牙咧嘴纨绔子弟各行其是 不经之谈勾心斗角戛然而止参差不齐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颁奖会结束,与会者着今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库切走出会场 ②总经理那样做 是提高工作效率,但由于种种原因,其效果不尽如人意。 ③我们要重视资料的作用,留心资料的积累,有目的地 资料,并对资料作认真的 辨析,利用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 A.簇拥本意搜集 蜂拥本意收集 C.簇拥本义搜集 D.蜂拥本义收集 4.下列句子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人脑一旦和电脑相连,那么电脑将直接接受人脑的意念,许多现在不可思议的事就可能 实现 B.按照惯例,那些表现“帝王将相”的“古装戏”只能上中央八套报到,然而有趣的是那 些身着古装的“大侠”却经常把中央一套的收视率“干”得“直线下降”,一套的其他 电视剧只能望其项背。 C.如今开发祖国的西部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主客观条件已不可等量齐观了。 D.一位教生物的朋友告诉我,一些植物,学生都没见过,你讲它的特性,不管讲得怎么天 花乱坠,学生也是一头雾水 5.下列文字画线部分的理解与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 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突出母亲视力严重不好,寻找“我”非常困难,表现 母亲对“我”的牵挂和担心) B.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
1 苏教版高中语文 必修二模块期末测试题 一、(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焦灼.(zhuó) 点缀.(zhuì) 埋.怨(mán) 怅.然(chàng) B.歇憩.(qì) 料峭.(qiào) 袅娜.(nuó) 粗糙.(cāo) C.脉.脉(mài) 倩.影(qiàn) 嗔.怒(chēn) 阴.凉(yīn) D.清癯.(qú) 祷.告( dǎo) 炫.耀(xuàn) 寒暄.(xuān) 2. 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天作之合 疯疯癫癫 蓊蓊郁郁 熙熙攘攘 B.放荡不羁 轻歌慢舞 有条不紊 声明狼藉 C.百无聊赖 龇牙咧嘴 纨绔子弟 各行其是 D.不经之谈 勾心斗角 戛然而止 参差不齐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颁奖会结束,与会者 着今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库切走出会场。 ②总经理那样做, 是提高工作效率,但由于种种原因,其效果不尽如人意。 ③我们要重视资料的作用,留心资料的积累,有目的地 资料,并对资料作认真的 辨析,利用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 A.簇拥 本意 搜集 B.蜂拥 本意 收集 C.簇拥 本义 搜集 D.蜂拥 本义 收集 4.下列句子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人脑一旦和电脑相连,那么电脑将直接接受人脑的意念,许多现在不可思议 ....的事就可能 实现。 B.按照惯例,那些表现“帝王将相”的“古装戏”只能上中央八套报到,然而有趣的是那 些身着古装的“大侠”却经常把中央一套的收视率“干”得“直线下降”,一套的其他 电视剧只能望其项背 ....。 C.如今开发祖国的西部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主客观条件已不可等量齐观 ....了。 D.一位教生物的朋友告诉我,一些植物,学生都没见过,你讲它的特性,不管讲得怎么天. 花乱坠 ...,学生也是一头雾水。 5.下列文字画线部分的理解与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 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突出母亲视力严重不好,寻找“我”非常困难,表现 母亲对“我”的牵挂和担心) B.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
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圊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 在坦荡。(写景中处处透露出一度失落又竭力寻找精神支点的矛盾心情) C.“肺炎先生”并不是你们所谓的扶弱济困的老绅士。一个弱小的女人,已经被加利福尼 亚的西风吹得没有什么血色了,当然经不起那个有着红拳 于吁的老家伙的赏识。 (用看似轻松俏皮的语言,表现肺炎对琼珊的打击之大,说明她的病情很严重) D.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是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傲然挂在离地 面二十来尺的一根藤枝上面。(说明贝尔曼的叶子画得特别认真,特别逼真,也暗示着 琼珊一定能战胜病魔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些青少年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不能自拔,使得身心受到损害的问题,已成为心理 学者新的研究课题。 B.今后几年,广告行业对广告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将会加大,高校广告专业毕业生的身 价也会随之水涨船高,供不应求。 C.2010年世博会之所以确定在上海举行,是由这座城市发展的大环境决定的,因此中小企 业要在世博会上大显身手,就得看清门前的市场环境 D.关于“小升初”电脑摇号的做法,社会各界褒贬不一,不少有识之士建议实行结合学生 综合素质和所处学区来确定学校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题为《海水淡化走向城市》的文章,完成7-10题 随着淡水储量的减少,海水淡化技术已从沙漠地带走向城市。半个多世纪以来,通过大 规模淡化海水来获取饮用水这一方法一直为少数富裕而又缺水的沙漠地带国家所用。而现 在,情况却在发生变化,就在最近几周,两个气候温和的城市一一伦敦和中国天津一一均宣 布了建立大规模海水淡化厂的计划 蒸馏海水以获得淡水的方法早就存在,但通过加热海水和收集水蒸气来大规模淡化则始 于上世纪50年代那些盛产石油且能源充足的海湾国家。另外一个主要方法则是从上个世纪 70年代发展起来的“逆渗透”技术,即通过海水透过细密的薄膜,从而过滤掉其中的盐分。 如今,全球淡化水日产能力已接近3000万立方米,约占全球生活用水供给量的3%其中 分之二来自海水淡化处理其余则来自对地下咸水的淡化处理。 无论是蒸发盐水还是迫使其经过过滤网,这两种淡化技术都要消耗掉大量能源。直到最 近,生产1立方米这样的脱盐水,还要花上好几美元。但近5年来,随着结实耐用的复合膜 取代了相对脆弱的尼龙膜和醋酸纺织纤维素膜,“逆滲透″方法的费用也得以下降。这种新 型复合膜一次能过滤掉75%的盐分,且寿命较长。如想要完全去除水中的盐分,则需要过滤 几次才行。 在佛罗里达的坦帕海湾有一家逆渗透技术淡化水厂,可在干旱年份弥补地下水存储量的 不足。加州圣克鲁斯也正在建立类似的工厂。此外,在得克萨斯州休斯顿、澳大利亚佩斯和 南非开普敦,建立此类工厂的计划也正在讨论之中。西班牙新任政府更是放弃上届政府从北
2 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 在坦荡。(写景中处处透露出一度失落又竭力寻找精神支点的矛盾心情) C.“肺炎先生”并不是你们所谓的扶弱济困的老绅士。一个弱小的女人,已经被加利福尼 亚的西风吹得没有什么血色了,当然经不起那个有着红拳头、气吁吁的老家伙的赏识。 (用看似轻松俏皮的语言,表现肺炎对琼珊的打击之大,说明她的病情很严重) D.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是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傲然挂在离地 面二十来尺的一根藤枝上面。(说明贝尔曼的叶子画得特别认真,特别逼真,也暗示着 琼珊一定能战胜病魔)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些青少年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不能自拔,使得身心受到损害的问题,已成为心理 学者新的研究课题。 B.今后几年,广告行业对广告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将会加大,高校广告专业毕业生的身 价也会随之水涨船高,供不应求。 C.2010年世博会之所以确定在上海举行,是由这座城市发展的大环境决定的,因此中小企 业要在世博会上大显身手,就得看清门前的市场环境。 D.关于“小升初”电脑摇号的做法,社会各界褒贬不一,不少有识之士建议实行结合学生 综合素质和所处学区来确定学校。 二、(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题为《海水淡化走向城市》的文章,完成 7-10 题。 随着淡水储量的减少,海水淡化技术已从沙漠地带走向城市。半个多世纪以来,通过大 规模淡化海水来获取饮用水这一方法一直为少数富裕而又缺水的沙漠地带国家所用。而现 在,情况却在发生变化,就在最近几周,两个气候温和的城市――伦敦和中国天津――均宣 布了建立大规模海水淡化厂的计划。 蒸馏海水以获得淡水的方法早就存在,但通过加热海水和收集水蒸气来大规模淡化则始 于上世纪 50 年代那些盛产石油且能源充足的海湾国家。另外一个主要方法则是从上个世纪 70 年代发展起来的“逆渗透”技术,即通过海水透过细密的薄膜,从而过滤掉其中的盐分。 如今,全球淡化水日产能力已接近 3000 万立方米,约占全球生活用水供给量的 3%。其中 三分之二来自海水淡化处理,其余则来自对地下咸水的淡化处理。 无论是蒸发盐水还是迫使其经过过滤网,这两种淡化技术都要消耗掉大量能源。直到最 近,生产 1 立方米这样的脱盐水,还要花上好几美元。但近 5 年来,随着结实耐用的复合膜 取代了相对脆弱的尼龙膜和醋酸纺织纤维素膜,“逆渗透”方法的费用也得以下降。这种新 型复合膜一次能过滤掉 75%的盐分,且寿命较长。如想要完全去除水中的盐分,则需要过滤 几次才行。 在佛罗里达的坦帕海湾有一家逆渗透技术淡化水厂,可在干旱年份弥补地下水存储量的 不足。加州圣克鲁斯也正在建立类似的工厂。此外,在得克萨斯州休斯顿、澳大利亚佩斯和 南非开普敦,建立此类工厂的计划也正在讨论之中。西班牙新任政府更是放弃上届政府从北
部的埃布罗河向南部干旱地区调水的计划,转而着手建设二十家逆渗透技术水厂,预计产水 量将可满足西班牙淡水总需求量的1%。现在,以色列的淡化海水是最便宜的。在那里,世 界上最大的逆渗透水厂的淡水成本约为每立方米50美分,这和将淡水从加利利海送到特拉 维夫的每立方米30美分的费用差不多。在以色列,大约有十分之一的水是淡化水。 低廉的价格促使一些处于温带地区的城市也加入到这场“逆滲透″淡化水的革命中来。 就在上个月,中国宣布了在天津建造一座大型逆渗透海水淡化厂的计划。日产水量将达到10 万立方米 英国泰晤土河水利管理局已经表示将斥资2亿英镑在伦敦东部的泰晤土河边建造一座逆 渗透水厂,日产水量将达到15万立方米,可满足于约100万人的生活用水需要,海水淡化 专家汪尼克警告说,海水淡化的兴起可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盐分从海水里分离出来形成高 浓度咸水后,便被大多数水厂倒回大海。这种高盐度的废水不仅含有水垢、腐蚀物,还含有 防腐的化学添加剂。同时,海水淡化的能源需求仍是个大问题,一座典型的逆渗透水厂毎生 产1立方米淡水的耗电量为6度。现在,一些利用核电站淡化海水的实验项目正在进行中, 最近的一例是在印度的金奈。 今天,淡化水约占全世界饮用水的1%,各国政府都很重视增加淡化水的比例。然而, 我们还需要谨慎处理淡化产生的废水,并且利用再生能源为水厂供电,否则,这项本可以令 我们免于淡水争夺战的技术将会加剧气候变化。而这将会给我们本已有限的天然淡水资源带 来更大压力 (选自《参考消息》) 7.下面对有关“逆渗透”技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一种借助薄膜过滤海水中盐分的方法。 B.利用此技术全球可以日产淡化水3000万立方米 C.此项技术既可用于海水淡化也可用于咸水淡化 D.因为消耗大量能源,迫使对此项技术进行改进 8.对“海水淡化的兴起可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淡化技术的普遍应用会降低地下水位从而影响环境。 B.淡化过程中所需要的能源会加速人类对环境的破坏。 C.淡化后的废弃成分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多种污染 D.海水淡化的普遍应用前景可能会与环境保护产生矛盾。 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技术应用来看,逆渗透技术适用于全球所有地区。 B.目前需要着力解决的是海水淡化技术的高成本问题。 C.薄膜的技术改进仍然避免不了其在环境上的负面影响 D.淡化水技术利用不好会加重我们的生存环境污染 10.根据文意,下面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3 部的埃布罗河向南部干旱地区调水的计划,转而着手建设二十家逆渗透技术水厂,预计产水 量将可满足西班牙淡水总需求量的 1%。现在,以色列的淡化海水是最便宜的。在那里,世 界上最大的逆渗透水厂的淡水成本约为每立方米 50 美分,这和将淡水从加利利海送到特拉 维夫的每立方米 30 美分的费用差不多。在以色列,大约有十分之一的水是淡化水。 低廉的价格促使一些处于温带地区的城市也加入到这场“逆渗透”淡化水的革命中来。 就在上个月,中国宣布了在天津建造一座大型逆渗透海水淡化厂的计划。日产水量将达到 10 万立方米。 英国泰晤士河水利管理局已经表示将斥资 2 亿英镑在伦敦东部的泰晤士河边建造一座逆 渗透水厂,日产水量将达到 15 万立方米,可满足于约 100 万人的生活用水需要,海水淡化 专家汪尼克警告说,海水淡化的兴起可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盐分从海水里分离出来形成高 浓度咸水后,便被大多数水厂倒回大海。这种高盐度的废水不仅含有水垢、腐蚀物,还含有 防腐的化学添加剂。同时,海水淡化的能源需求仍是个大问题,一座典型的逆渗透水厂每生 产 1 立方米淡水的耗电量为 6 度。现在,一些利用核电站淡化海水的实验项目正在进行中, 最近的一例是在印度的金奈。 今天,淡化水约占全世界饮用水的 1%,各国政府都很重视增加淡化水的比例。然而, 我们还需要谨慎处理淡化产生的废水,并且利用再生能源为水厂供电,否则,这项本可以令 我们免于淡水争夺战的技术将会加剧气候变化。而这将会给我们本已有限的天然淡水资源带 来更大压力。 (选自《参考消息》) 7.下面对有关“逆渗透”技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一种借助薄膜过滤海水中盐分的方法。 B.利用此技术全球可以日产淡化水 3000 万立方米。 C.此项技术既可用于海水淡化也可用于咸水淡化。 D.因为消耗大量能源,迫使对此项技术进行改进。 8.对“海水淡化的兴起可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淡化技术的普遍应用会降低地下水位从而影响环境。 B.淡化过程中所需要的能源会加速人类对环境的破坏。 C.淡化后的废弃成分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多种污染。 D.海水淡化的普遍应用前景可能会与环境保护产生矛盾。 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技术应用来看,逆渗透技术适用于全球所有地区。 B.目前需要着力解决的是海水淡化技术的高成本问题。 C.薄膜的技术改进仍然避免不了其在环境上的负面影响。 D.淡化水技术利用不好会加重我们的生存环境污染。 10.根据文意,下面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淡化水研究的深化,为发展中国家解决水资源不足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B.随着淡化海水技术的广泛应用,一些国家的城市问题将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C.淡化水所产生的效益已经接近调水方案,这将使一些国家调整原有的淡水利用计划。 D.开发降低成本的淡化水技术,特别是利用低耗能源技术将会是各个国家努力的方向。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杜牧的《阿房宫赋》选段,完成11-14题 嗟乎!一人之心,干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 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 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 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 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l根据文意,“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后人②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③而复哀后 人④也”句中四处“后人”所指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 A.① C.③ 12.下列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取之尽锱铢 B.独夫之心 多于南亩之农夫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秦人视之,亦不甚借 怅恨久之 13.下列句子间的语意关系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B.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14.对上面两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 失掉了民心 B.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使秦迅速灭亡。 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同情 D.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 刻 四、(18分) 15.将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4 A.淡化水研究的深化,为发展中国家解决水资源不足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B.随着淡化海水技术的广泛应用,一些国家的城市问题将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C.淡化水所产生的效益已经接近调水方案,这将使一些国家调整原有的淡水利用计划。 D.开发降低成本的淡化水技术,特别是利用低耗能源技术将会是各个国家努力的方向。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杜牧的《阿房宫赋》选段,完成 11-14 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 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 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 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 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1.根据文意,“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后人②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③而复哀后 人④也”句中四处“后人”所指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下列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取之尽锱铢 B.独夫之心 多于南亩之农夫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怅恨久之 13.下列句子间的语意关系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 A.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B.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D.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14.对上面两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 失掉了民心。 B.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使秦迅速灭亡。 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同情。 D.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 刻。 四、(18 分) 15.将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2)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3)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16.阅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完成词后面的问题。(6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 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词的上片描写“醉里挑灯看剑”,其动作神态与词中哪一句相照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3分) (2)作者自称这是一首“壮词”,试结合具体词句,说说“壮”表现在哪里。(3分) 17.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4分)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2)苍然暮色,自远而至,。(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3)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苏洵《六国论》) (4)乱石穿空,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8-21题 ①我从长岛森林山我的恬静的乡间小屋岀发。这里,在绿草坪、树木、鲜花的包围中, 是一片整洁、小巧的房屋到处充满妇女儿童谈笑奔走的欢乐,真是城市劳动者的安静的休息 之所。当我乘车穿过横跨东河的钢带式桥梁时,我又开了眼界看到人类的巧夺天工和力大无 穷。河上干帆竞发、百舸争流。如果我从前有一段未盲的岁月,我将用许多的时间来观赏河 上的热闹风光 ②举目前望,面前耸立着奇异的纽约塔,这城市仿佛是从神话故事的书页中跳出来似的, 这是多么令人敬畏的奇景,那些灿烂夺目的尖塔,那些钢铁和巨大的石块筑起的巨大堤岸 就像神为自己修造的一样。这幅富有生气的画卷是干百万人每日生活的一部分。我不知道究 竟有多少人愿意对它多看眼恐怕是很少、很少。人们的眼睛之所以看不见这壮美的景象, 是因为这景象对他们来说太熟悉了。 ③我匆匆忙忙登上那些大型建筑之一—-帝国大厦的顶层,不久之前我在这里通过
5 (1)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2)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3)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16. 阅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完成词后面的问题。(6 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 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词的上片描写“醉里挑灯看剑”,其动作神态与词中哪一句相照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3 分) (2)作者自称这是一首“壮词”,试结合具体词句,说说“壮”表现在哪里。(3 分) 17.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4 分)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2)苍然暮色,自远而至,。(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3)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 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苏洵《六国论》) (4)乱石穿空,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五、(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8-21 题。 ①我从长岛森林山,我的恬静的乡间小屋出发。这里,在绿草坪、树木、 鲜花的包围中, 是一片整洁、小巧的房屋,到处充满妇女儿童谈笑奔走的欢乐,真是城市劳动者的安静的休息 之所。当我乘车穿过横跨东河的钢带式桥梁时, 我又开了眼界,看到人类的巧夺天工和力大无 穷。河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如果我从前有一段未盲的岁月,我将用许多的时间来观赏河 上的热闹风光。 ②举目前望,面前耸立着奇异的纽约塔,这城市仿佛是从神话故事的书页中跳出来似的, 这是多么令人敬畏 ....的奇景,那些灿烂夺目的尖塔,那些钢铁和巨大的石块筑起的巨大堤岸, 就像神为自己修造的一样。这幅富有生气的画卷是千百万人每日生活的一部分。我不知道究 竟有多少人愿意对它多看一眼,恐怕是很少、很少。人们的眼睛之所以看不见这壮美的景象, 是因为这景象对他们来说太熟悉了。 ③我匆匆忙忙登上那些大型建筑之一――帝国大厦的顶层,不久之前我在这里通过 秘
书的眼睛“看到”了脚下的城市。我急于要把想像力和真实感作一次比较。我相信在我面前 展开的这幅画卷决不会使我感到失望,因为对我来说它是另一个世界的景象。 ④现在我开始周游这个城市。首先我站在热闹的一角,仅仅看看来往的人群,想从观察 中去了解他们生活中的一些东西。看到微笑我感到欣慰;看到果断,我感到骄傲;看到疾苦 我产生怜悯 ⑤我从第五大街开始游览整个城市—我要到花园大街去,到贫民区去,到工厂「去,到 孩子玩耍的公园去。通过对外国居民的访问,我作了一次不离本土的异国旅行。对于欢乐和 悲哀,我总是睁大眼睛去关心,以便能深刻探索和进一步了解人们是如何工作和生活的。我 的心里充满了对人和物的憧憬,我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东西,力求捕捉和把握所目 击的毎一件事物。有些场面是令人愉快的,让你内心喜悦,可有些情景却使你感到悲哀和忧 郁。对后者我也不会闭上眼睛,因为它们毕竟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对它们闭上眼睛就等于紧 锁心灵,禁锢思想 ⑥我能看见东西的第三天就要结束了,或许我应该把这剩下的几小时用在许多重要的探 索和追求上,可是我怕在这最后一天夜晚,我还会再次跑到剧院去看一出狂喜的滑稽戏,以 便能欣赏人类精神世界里喜剧的泛音。 ⑦到午夜,我从盲人痛苦中得到的暂时解脱就要终结了,永久的黑夜将重新笼罩我周围。 当然我在那短暂的三天时间里,不可能看完我要看的全部事物,只有当黑暗重新降临时,我 才会感到我没有看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不过我脑海中会塞满那美妙的回忆,以至根本没时 间去懊悔。今后无论摸到任何东西,它都会给我带来那原物是什么形状的鲜明回忆。 (节选自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王海珍译) 18.在②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景象”是“令人敬畏”的?(4分) 19.根据文段意思,第⑦段中的“美妙的回忆”指什么?(4分) 20.作者“要到花园大街去,到贫民区去,到工厂去,到孩子玩耍的公园去”的根本目的是 什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21.下列对上面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一篇好的散文,必定是作者至性真情的流露。作者描写周游这个城市的目的,就只是想 看一看世界的新奇以及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 B.全文都是想像出来的,从丰富想像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一颗火热的心:一生都 急欲打开视听感觉的窗口,也想现身说法对世人提出劝告。 C.虽然都是家常话语,却具有感染人、鼓舞人的神奇力量。因此,从审美角度来看,本
6 书的眼睛“看到”了脚下的城市。我急于要把想像力和真实感作一次比较。我相信在我面前 展开的这幅画卷决不会使我感到失望,因为对我来说它是另一个世界的景象。 ④现在我开始周游这个城市。首先我站在热闹的一角,仅仅看看来往的人群,想从观察 中去了解他们生活中的一些东西。看到微笑我感到欣慰;看到果断,我感到骄傲;看到疾苦, 我产生怜悯。…… ⑤我从第五大街开始游览整个城市——我要到花园大街去,到贫民区去,到工厂去,到 孩子玩耍的公园去。通过对外国居民的访问,我作了一次不离本土的异国旅行。对于欢乐和 悲哀,我总是睁大眼睛去关心,以便能深刻探索和进一步了解人们是如何工作和生活的。我 的心里充满了对人和物的憧憬,我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东西,力求捕捉和把握所目 击的每一件事物。有些场面是令人愉快的,让你内心喜悦,可有些情景却使你感到悲哀和忧 郁。对后者我也不会闭上眼睛,因为它们毕竟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对它们闭上眼睛就等于紧 锁心灵,禁锢思想。 ⑥我能看见东西的第三天就要结束了,或许我应该把这剩下的几小时用在许多重要的探 索和追求上,可是我怕在这最后一天夜晚,我还会再次跑到剧院去看一出狂喜的滑稽戏,以 便能欣赏人类精神世界里喜剧的泛音。 ⑦到午夜,我从盲人痛苦中得到的暂时解脱就要终结了,永久的黑夜将重新笼罩我周围。 当然我在那短暂的三天时间里,不可能看完我要看的全部事物,只有当黑暗重新降临时,我 才会感到我没有看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不过我脑海中会塞满那美妙的回忆,以至根本没时 间去懊悔。今后无论摸到任何东西,它都会给我带来那原物是什么形状的鲜明回忆。 (节选自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王海珍译) 18.在②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景象”是“令人敬畏”的?(4 分) 19.根据文段意思, 第⑦段中的“美妙的回忆”指什么? (4 分) 20.作者“要到花园大街去,到贫民区去,到工厂去,到孩子玩耍的公园去”的根本目的是 什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 分) 21.下列对上面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 分) A.一篇好的散文,必定是作者至性真情的流露。作者描写周游这个城市的目的,就只是想 看一看世界的新奇以及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 B.全文都是想像出来的,从丰富想像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一颗火热的心:一生都 急欲打开视听感觉的窗口,也想现身说法对世人提出劝告。 C.虽然都是家常话语,却具有感染人、鼓舞人的神奇力量。因此,从审美角度来看,本
文表现了一种朴素美。 D.作者“观赏河上的热闹风光”和观赏“纽约塔”的立足点是一致的,只是视角不同而 已,前者是俯视,后者是仰视。 E.文中描写不但细腻生动,而且含义深刻,如作者描写的纽约塔尖“灿烂夺目”, 就象征着人类精神的伟大。 六、(12分) 22.请将下面的一条新闻提炼概括为一句话。(限15字内,4分) 本报北京讯昨天,记者从外经贸部获悉,根据中国入世的有关法律文件,进口汽车关 税从2002年开始到2006年7月1日降到25%。引人注意的是,关税的减让并不是逐年顺 延递减,而是从明年起,毎年有一个减税水平,其中明年关税降低的幅度最大:排量不满3 升的轿车由目前的税率70%降到438%降幅为26.2%誹量3升以上的轿车由目前的70% 降到50.7%,降幅为29.5%, 23.下面这则启事中,有四处用语不得体的地方,请指出并予以修改。(不得改变原意,4分) ①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写作兴趣,本编辑部推出中学生作文专刊。我们热诚②呼唤大家踊 跃③赐稿。来稿除诗歌外,④体裁不限,以Σ000字左右为宜。本编辑部有权对来稿进行⑤ 斧正。⑥来稿概不奉还,⑦请自留底稿。 (1)序号改为 (2)序号改为 (3)序号 改为 (4)序号 改为 24根据文意,仿照画线句的句式,用举例的方法扩展语句。(4分) 进入中学后,我瞄上了“大部头”的中外名著,它们成了我的良师益友,使我得到了无 穷的美的享受:我时而在曲径通幽的大观园中留连,① 时而在高大巍峨的巴黎圣母院前驻足,② 七、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把自己看做是生活的主角;有人把自己看做是生活的配角;有人把自己看做是生 活的观众;有人把自己看做是生活的编导。角色不同,人生的结果自然也会大不相同。 请以“角色”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7 文表现了一种朴素美。 D.作者“观赏河上的热闹风光”和观赏“纽约塔”的立足点是一致的,只是视角不同而 已,前者是俯视,后者是仰视。 E.文中描写不但细腻生动,而且含义深刻,如作者描写的纽约塔尖“灿烂夺目”, 就象征着人类精神的伟大。 六、(12 分) 22.请将下面的一条新闻提炼概括为一句话。(限 15 字内,4 分) 本报北京讯 昨天,记者从外经贸部获悉,根据中国入世的有关法律文件,进口汽车关 税从 2002 年开始到 2006 年 7 月 1 日降到 25%。引人注意的是,关税的减让并不是逐年顺 延递减,而是从明年起,每年有一个减税水平,其中明年关税降低的幅度最大:排量不满 3 升的轿车由目前的税率70%降到 43.8%,降幅为26.2%;排量 3升以上的轿车由目前的70% 降到 50.7%,降幅为 29.5%。 23.下面这则启事中,有四处用语不得体的地方,请指出并予以修改。(不得改变原意,4 分) ①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写作兴趣,本编辑部推出中学生作文专刊。我们热诚②呼唤大家踊 跃③赐稿。来稿除诗歌外,④体裁不限,以 2000 字左右为宜。本编辑部有权对来稿进行⑤ 斧正。⑥来稿概不奉还,⑦请自留底稿。 (1)序号 改为 (2)序号 改为 (3)序号 改为 (4)序号 改为 24.根据文意,仿照画线句的句式,用举例的方法扩展语句。(4 分) 进入中学后,我瞄上了“大部头”的中外名著,它们成了我的良师益友,使我得到了无 穷的美的享受:我时而在曲径通幽的大观园中留连,① ; 时而在高大巍峨的巴黎圣母院前驻足,② …… 七、作文(60 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把自己看做是生活的主角;有人把自己看做是生活的配角;有人把自己看做是生 活的观众;有人把自己看做是生活的编导。角色不同,人生的结果自然也会大不相同。 请以“角色”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1.C(脉mo) 2.A(慢一曼) 3.A 4A(B.与语境相反。应该是“难以望其项背”。C.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可改为 同日而语”:D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用于指夸大的或不切实际的话) 5.D(“暗示着琼珊一定能战胜病魔”,分析牵强) 6.A(B.搭配不当:;C.句式杂糅;D.宾语残缺) 7.B(这一数字还包括运用蒸馏等技术淡化海水) 8.A(文中没有谈及地下水位降低的问题) 9.C(文章只提到提高薄膜的利用问题) 10.B(城市问题不单是淡水资源一个问题,选项扩大了范围) 11.C 12.B 13.D 14.C 15.(1)一个人希望得到的,也正是千万人所期盼的。(2)使得天下的人民,不敢说话而只 敢含怒,独裁者的心日益骄横顽固。(3)假使秦国也能够爱惜六国的人民,就可以传至 三世以至万世而做皇帝,谁又能消灭它呢? 16.(1)与“可怜白发生”相照应,表现了有报国之志,却报国无门、志不能伸的悲愤。(2 壮词的“壮”体现在一—军号雄壮:“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场面壮观:“八百 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抗金部队的阵容壮盛;“沙场秋点兵”;词人的雄心壮志: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悲壮的现实:“可怜白发生”。 17.(1)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至无所见尔犹不欲归:(3)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4)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8.因为看到城市建筑的神奇。(或:建筑本身的伟大)看到隐藏在建筑形式背后的人类的精 神和能力。(或:看到人类的巧夺天工和力大无穷) 19.在“三天的光明”里,她所看到的人们的生活环境、创造的财富以及感受到的人们的精 神和思想。 20.(1)使自己能够深刻探索和进一步了解人们是如何工作和生活的。体验人们内心的愉快喜 悦、悲哀忧郁。(或:要了解人们对生活工作的态度,从而了解人们的精神)(2)表达了 海伦·凯勒对世人的博爱襟怀,以及跟外部世界交流的强烈愿望。(或:表现了作者美好 的心灵、善良的天性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2.明年进口汽车关税约降三成 23.(1)②欢迎;(2)③投稿;(3)⑤修改;(4)⑥来稿不退。 24.①时而在浪漫温馨的牡丹亭下独步②时而在寂静无声的顿河边徜徉
8 参考答案 1.C(脉 mò) 2.A(慢-曼) 3.A 4.A(B.与语境相反。应该是“难以望其项背”。 C. 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可改为 “同日而语”; D 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用于指夸大的或不切实际的话) 5.D(“暗示着琼珊一定能战胜病魔”,分析牵强) 6.A(B.搭配不当;C.句式杂糅;D.宾语残缺) 7.B(这一数字还包括运用蒸馏等技术淡化海水) 8.A(文中没有谈及地下水位降低的问题) 9.C(文章只提到提高薄膜的利用问题) 10.B(城市问题不单是淡水资源一个问题,选项扩大了范围) 11. C 12. B 13. D 14. C 15.(1)一个人希望得到的,也正是千万人所期盼的。(2)使得天下的人民,不敢说话而只 敢含怒,独裁者的心日益骄横顽固。(3)假使秦国也能够爱惜六国的人民,就可以传至 三世以至万世而做皇帝,谁又能消灭它呢? 16.(1)与“可怜白发生”相照应,表现了有报国之志,却报国无门、志不能伸的悲愤。 (2) 壮词的“壮”体现在——军号雄壮:“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场面壮观:“八百 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抗金部队的阵容壮盛;“沙场秋点兵”;词人的雄心壮志: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悲壮的现实:“可怜白发生”。 17.(1)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至无所见尔犹不欲归;(3)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4)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8.因为看到城市建筑的神奇。(或:建筑本身的伟大)看到隐藏在建筑形式背后的人类的精 神和能力。(或:看到人类的巧夺天工和力大无穷) 19.在“三天的光明”里,她所看到的人们的生活环境、创造的财富以及感受到的人们的精 神和思想。 20.(1)使自己能够深刻探索和进一步了解人们是如何工作和生活的。体验人们内心的愉快喜 悦、悲哀忧郁。(或:要了解人们对生活工作的态度,从而了解人们的精神)(2)表达了 海伦·凯勒对世人的博爱襟怀,以及跟外部世界交流的强烈愿望。(或:表现了作者美好 的心灵、善良的天性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1. AE 22.明年进口汽车关税约降三成。 23.(1)②欢迎;(2)③投稿;(3)⑤修改;(4)⑥来稿不退。 24.①时而在浪漫温馨的牡丹亭下独步 ②时而在寂静无声的顿河边徜徉
5.(略)
9 2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