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实中初三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200609.25.) 积累应用(20分) 1.为了解除出师后国内政事之忧,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 ”这样三点建议(用原文回答,3分) 2.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2分) 温馨提示:3、4两题,选做一题即可 3.《悯农》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来描绘农民辛苦蒡作,《观刈麦》则用 来描绘。(2分) 4毛泽东喜“看红装素裹”,得“分外妖娆”的感觉,请任意写出两句你最为欣赏关于雪的古诗 ”。(2分) 5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庸碌(Iu) 黎民百姓(i) 媚上欺下(mei) B.繁衍(yan) 恼羞成怒(nao) 气吞斗牛(dou C.谀词(yu) 恪尽职守(ke) 弥留之际(mi) D.亵渎(xe) 廓然无累(ei) 孤军奋战(gu) 6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 A、不假思索润如油高 B、杞人忧天一代天娇 C、名负其实温声细语 名列前茅与时俱进 7.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8.下列文学常识的叙述中,有错的一项是( )(2分 A.《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历史写作而成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而《唐雎不辱使命》 就是出自于其中的《魏策》 B.《三国志》记载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其作者陈寿是晋朝的史学家 C.《出师表》的作者是三国时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而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 一种文体 D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当时的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而李清照可以说是婉约派的代表。 9下面是一份对200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调査情况表,请根据这个调查情况,回答后面的问 题 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 人数 阅读内容 百分比 文学名著 13% ①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 (2分)
阳新实中初三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2006.09.25.) 积累应用(20 分) 1.为了解除出师后国内政事之忧,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 ”, “ ”,“ ”这样三点建议(用原文回答,3 分) 2.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 。(2 分) 温馨提示:3、4 两题,选做一题即可 3.《悯农》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来描绘农民辛苦劳作,《观刈麦》则用 “ , ”来描绘。(2 分) 4.毛泽东喜“看红装素裹”,得“分外妖娆”的感觉,请任意写出两句你最为欣赏关于雪的古诗 句“ ”。(2 分) 5.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 (2 分) A.庸碌(lù) 黎民百姓(lí) 媚上欺下(mèi) B.繁衍(yǎn) 恼羞成怒(nǎo) 气吞斗牛(dòu) C.谀词(yú) 恪尽职守(kè) 弥留之际(mí) D.亵渎(xiè) 廓然无累(lěi) 孤军奋战(gū) 6.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2 分) A、不假思索 润如油高 B、杞人忧天 一代天娇 C、名负其实 温声细语 D、名列前茅 与时俱进 7.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8.下列文学常识的叙述中,有错的一项是( )(2 分) A.《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历史写作而成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而《唐雎不辱使命》 就是出自于其中的《魏策》。 B.《三国志》记载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其作者陈寿是晋朝的史学家。 C.《出师表》的作者是三国时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而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 一种文体。 D.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当时的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而李清照可以说是婉约派的代表。 9.下面是一份对 200 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情况表,请根据这个调查情况,回答后面的问 题。 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 ①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 : 。(2 分) 人数 阅读内容 百分比 112 卡通画 56% 32 武侠小说 16% 30 时文杂志 15% 26 文学名著 13%
②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对同学的建议是 诗文阅读(50分) (一)盼望(4分) 艾青 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 1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诗人选择了海轮起锚准备开航和返航时抛锚的两个瞬间,来表达船员的心情和愿望 B.第一个海员对起锚是“喜欢”,第二个海员对抛锚是“高兴”,他们所关注的焦点都是船上 的铁锚 C.“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是写视觉形象,“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是 写听觉形象,表现了诗人刻意地追求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作用 D.“出发”和“到达”这两个概念意思截然相反,表达了海员不同的心情和愿望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海员们为何喜欢盼望出发”,又为何高兴地“盼望到达”,诗中作了明确的回答。 B.对于海员来说,“盼望出发”就是企盼与惊涛骇浪作斗争,“盼望到达”就是期待与向往胜 利地到达目的地 C.一个真正的勇士,就应该像英雄的海员那样,对困难的回答是战斗,对战斗的回答是胜 利。这就是《盼望》一诗给人们的深刻启示 D.这首小诗意象单纯,主体是两个海员的两句富于形象性的话,而这两句话又由两个象征 性意象组成 (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6分)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2.本词在内容上打破上下片传统写法,前句为第一部分,后句为第二部分。 1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分别从 和 的角度生动地再现了紧张激烈 的战斗场面。(2分) 14从下列诗句中选出风格完全不同的一句。( )(2分) A.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C.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D.沙场秋点兵。 (三)比较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18分) 【甲】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 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 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 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 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冑,信义著
②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对同学的建议是: 。(2 分) 诗文阅读(50 分) (一) 盼 望(4 分) 艾青 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 1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诗人选择了海轮起锚准备开航和返航时抛锚的两个瞬间,来表达船员的心情和愿望。 B.第一个海员对起锚是“喜欢”,第二个海员对抛锚是“高兴”,他们所关注的焦点都是船上 的铁锚。 C.“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是写视觉形象,“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是 写听觉形象,表现了诗人刻意地追求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作用。 D.“出发”和“到达”这两个概念意思截然相反,表达了海员不同的心情和愿望。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海员们为何喜欢“盼望出发”,又为何高兴地“盼望到达”,诗中作了明确的回答。 B.对于海员来说,“盼望出发”就是企盼与惊涛骇浪作斗争,“盼望到达”就是期待与向往胜 利地到达目的地。 C.一个真正的勇士,就应该像英雄的海员那样,对困难的回答是战斗,对战斗的回答是胜 利。这就是《盼望》一诗给人们的深刻启示。 D.这首小诗意象单纯,主体是两个海员的两句富于形象性的话,而这两句话又由两个象征 性意象组成。 (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6 分)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2.本词在内容上打破上下片传统写法,前_____句为第一部分,后_____句为第二部分。 1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分别从________和______的角度生动地再现了紧张激烈 的战斗场面。(2 分) 14.从下列诗句中选出风格完全不同的一句。( )(2 分) A.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C.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D.沙场秋点兵。 (三)比较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18 分) 【甲】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 室 倾 颓 ,奸 臣 窃 命 ,主上 蒙 尘。 孤 不 度 德 量 力,欲 信 大 义 于 天 下, 而 智 术 浅 短, 遂 用 猖 蹶,至 于 今 日。 然 志 犹 未 已, 君 谓 计 将 安 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 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 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
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 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 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 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 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 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 15.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此皆良实用心良苦 B.晓畅军事家喻户晓 C.死节之臣节衣缩食 D.计日而待千方百计 1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臣本布衣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③遂许先帝以驱驰 ④深入不毛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以”与“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2 分) A、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B、固以怪之矣 C、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D、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译 ②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译 19.【甲】文中写刘备去拜访诸葛亮,“凡三往,乃见”,又写到刘备对诸葛亮的一席话,【乙】 文中也写到“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表明刘备是个 怎样的人?( )(2分) A胸无大志,故做姿态 B妄自菲薄,懦弱无能 C.思贤若渴,急于求计 D狂妄自大,不自量力 20.阅读两篇选文,从诸葛亮向刘氏父子的进言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2分) A.忠谋两全,淡泊名利 B.故做清高,深于世故 C.本想闻达,城府深远 D胸无大志,寄人篱下 21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的共同目标是 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均可)。(2分) (四)多好的草地也有瘦马(8分) ①曾经有这样一幅漫画:碧草如茵的原野上,远处一匹匹膘肥体健的骏马正悠闲自得地 吃着草。然而就在近处,一匹瘦骨嶙峋横卧在地面上的马打破了这美好的画面。我不觉一惊; 多好的草地也会有瘦马。由此看来,要有所作为,光有优越的条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须 自己努力。 ②当然,我承认有优越的条件确实很好,但它还必须加上自己努力才会有意义。古今中 外,贫困潦倒或有失天缺陷者,凭借努力而成名成家之人,比比皆是
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 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 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 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 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 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 15.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此皆良实 用心良苦 B.晓畅军事 家喻户晓 C.死节之臣 节衣缩食 D.计日而待 千方百计 1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 分) ①臣本布衣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③遂许先帝以驱驰 ④深入不毛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以”与“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2 分) A、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B、固以怪之矣 C、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D、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1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①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译: ②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译: 19.【甲】文中写刘备去拜访诸葛亮,“凡三往,乃见”,又写到刘备对诸葛亮的一席话,【乙】 文中也写到 “ 不 以 臣 卑鄙 , 猥 自 枉 屈, 三 顾 臣 于 草庐 之 中 ” , 这 表明 刘 备 是 个 怎样的人?( )(2 分) A.胸无大志,故做姿态 B.妄自菲薄,懦弱无能 C.思贤若渴,急于求计 D.狂妄自大,不自量力 20.阅读两篇选文,从诸葛亮向刘氏父子的进言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2 分) A.忠谋两全,淡泊名利 B.故做清高,深于世故 C.本想闻达,城府深远 D.胸无大志,寄人篱下 21.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的共同目标是 (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均可)。(2 分) (四)多好的草地也有瘦马(8 分) ①曾经有这样一幅漫画:碧草如茵的原野上,远处一匹匹膘肥体健的骏马正悠闲自得地 吃着草。然而就在近处,一匹瘦骨嶙峋横卧在地面上的马打破了这美好的画面。我不觉一惊; 多好的草地也会有瘦马。由此看来,要有所作为,光有优越的条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须 自己努力。 ②当然,我承认有优越的条件确实很好,但它还必须加上自己努力才会有意义。古今中 外,贫困潦倒或有失天缺陷者,凭借努力而成名成家之人,比比皆是
③古希腊的德摩斯梯尼,小时候口吃,但他苦加练习,终于成为著名的演说家。法国作 家大仲马出身微贱,但他毫不在乎,在贫苦中坚持写作,终成为文坛巨子。我国古代一个叫 陈正之的人,天生反应迟钝,但他付出了常人无法想像的努力,终成博学之士。我国数学家 陈景润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宵达旦忘我地研究,终摘数学桂冠。够了,够了,不必再例 举了一我无非是想通过这些例子说明,一个人若要有所成就,努力奋斗是必不可少的。 ④也许有人会认为努力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拥有天时地利,仔细解析一下,便会发现其 中的漏洞 ⑤首先外界条件过于优越,人不一定会成才,相反,也许倒会沉醉于纸醉金迷之中。譬 如,十六、七岁世纪的欧洲,贵族们奢侈成风,这难道不是不会正确利用优越条件的典型吗? ⑥其二,先天的条件优越,但后天不努力,同样会碌碌无为。宋代方仲永天资聪慧,但 不知后天加以努力,最终落得个“泯然众人矣”。另外,爱迪生所说的“成功就是百分之一的 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不也证实了这一点吗? ⑦如果你的条件优越,那么好好利用它吧!如果你的条件太一般,那么就用努力来弥补 它吧!否则,无论处于什么样的草地,你都将是匹瘦马 2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多好的草地也有瘦马。 B要有所作为,光有优越的条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须自己努力 C.古今中外,贫困潦倒或有失天缺陷者,凭借努力而成名成家之人,比比皆是 D成功就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23这段文字没有用到的论证方法是()(2分) A.比喻论证B摆事实讲道理C正反对比D类比推理 24第③段中的事例论证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列举四个事例进行论证?(2分) 25第⑦段中的“草地”比喻 ,“瘦马”比喻 (2分) 不肯死去的心(14分) (1)外婆得了老年痴呆症。先是不认识外公,坚决不许这个“陌生男人”上她的床,和 她共同走了50年的老伴只好叹着气睡到了客厅里。然后有这么一天,外婆走出家门就不见 了踪影,好在有派出所的帮助才将老人家找回。原来,她一心一意地想着童年时的家,不肯 承认与现在的家有什么联系。家人哄着骗着,才终于将外婆留了下来。后来她又忘了她一手 带大的外孙、外孙女,以为他们是群野孩子,要来抢她的饭。她用手护住饭碗,一边用拐杖 打他们:“走开,走开,不许抢我的饭。”弄得一家人哭笑不得 (2)幸亏外婆还认识一个人—自己的女儿,我的母亲。每次看到她,外婆脸上都会 露出异样的笑容,叫她“欣欣,欣欣”。傍晩的时候,外婆就会拿个凳子坐到楼下,唠叨着: “欣欣怎么还没有放学呢?”其实欣欣的儿子都大学毕业了。家里人看准了这一点,每当外婆 闹着要回自己家时,就恫吓她:“再闹,再闹欣欣就不要你了。”外婆便会立刻安静下来 (3)有一年国庆节,来了远客,母亲亲自下厨。这时外婆的动作十分怪异:她朝四周 看了又看,就像一个正要准备偷糖的孩子,当她确定没有人注意她的时候,大大方方地夹了 大筷子菜放进口袋里。主客见了顿时大惊失色,却又装着没看见。只有外婆一个人兴高采 烈,似乎自己的手法十分高明。那顿饭大家都吃得很艰苦。 (4)当上完最后一道菜,母亲也坐了下来,同客人寒暄。这时,外婆忽地从座位上弹 了起来,一把抓住母亲的手往外拉。母亲莫名其妙,只好顺从地起身 (5)到了厨房门口,外婆便警惕地用身子挡住众人的视线。然后费力的从口袋里掏出 油腻腻的菜,放到母亲的手上:“欣欣,你快吃呀,快吃呀。”母亲愣住了
③古希腊的德摩斯梯尼,小时候口吃,但他苦加练习,终于成为著名的演说家。法国作 家大仲马出身微贱,但他毫不在乎,在贫苦中坚持写作,终成为文坛巨子。我国古代一个叫 陈正之的人,天生反应迟钝,但他付出了常人无法想像的努力,终成博学之士。我国数学家 陈景润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宵达旦忘我地研究,终摘数学桂冠。够了,够了,不必再例 举了——我无非是想通过这些例子说明,一个人若要有所成就,努力奋斗是必不可少的。 ④也许有人会认为努力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拥有天时地利,仔细解析一下,便会发现其 中的漏洞。 ⑤首先外界条件过于优越,人不一定会成才,相反,也许倒会沉醉于纸醉金迷之中。譬 如,十六、七岁世纪的欧洲,贵族们奢侈成风,这难道不是不会正确利用优越条件的典型吗? ⑥其二,先天的条件优越,但后天不努力,同样会碌碌无为。宋代方仲永天资聪慧,但 不知后天加以努力,最终落得个“泯然众人矣”。另外,爱迪生所说的“成功就是百分之一的 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不也证实了这一点吗? ⑦如果你的条件优越,那么好好利用它吧!如果你的条件太一般,那么就用努力来弥补 它吧!否则,无论处于什么样的草地,你都将是匹瘦马。 2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 分) A.多好的草地也有瘦马。 B.要有所作为,光有优越的条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须自己努力。 C.古今中外,贫困潦倒或有失天缺陷者,凭借努力而成名成家之人,比比皆是。 D.成功就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23.这段文字没有用到的论证方法是( )(2 分) A.比喻论证 B.摆事实 讲道理 C.正反对比 D.类比推理 24.第③段中的事例论证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列举四个事例进行论证?(2 分) 25.第⑦段中的“草地”比喻 ,“瘦马”比喻 。(2 分) 不肯死去的心(14 分) (1)外婆得了老年痴呆症。先是不认识外公,坚决不许这个“陌生男人”上她的床,和 她共同走了 50 年的老伴只好叹着气睡到了客厅里。然后有这么一天,外婆走出家门就不见 了踪影,好在有派出所的帮助才将老人家找回。原来,她一心一意地想着童年时的家,不肯 承认与现在的家有什么联系。家人哄着骗着,才终于将外婆留了下来。后来她又忘了她一手 带大的外孙、外孙女,以为他们是群野孩子,要来抢她的饭。她用手护住饭碗,一边用拐杖 打他们:“走开,走开,不许抢我的饭。”弄得一家人哭笑不得。 (2)幸亏外婆还认识一个人——自己的女儿,我的母亲。每次看到她,外婆脸上都会 露出异样的笑容,叫她“欣欣,欣欣”。傍晚的时候,外婆就会拿个凳子坐到楼下,唠叨着: “欣欣怎么还没有放学呢?”其实欣欣的儿子都大学毕业了。家里人看准了这一点,每当外婆 闹着要回自己家时,就恫吓她:“再闹,再闹欣欣就不要你了。”外婆便会立刻安静下来。 (3)有一年国庆节,来了远客,母亲亲自下厨。这时外婆的动作十分怪异:她朝四周 看了又看,就像一个正要准备偷糖的孩子,当她确定没有人注意她的时候,大大方方地夹了 一大筷子菜放进口袋里。主客见了顿时大惊失色,却又装着没看见。只有外婆一个人兴高采 烈,似乎自己的手法十分高明。那顿饭大家都吃得很艰苦。 (4)当上完最后一道菜,母亲也坐了下来,同客人寒暄。这时,外婆忽地从座位上弹 了起来,一把抓住母亲的手往外拉。母亲莫名其妙,只好顺从地起身…… (5)到了厨房门口,外婆便警惕地用身子挡住众人的视线。然后费力的从口袋里掏出 油腻腻的菜,放到母亲的手上:“欣欣,你快吃呀,快吃呀。”母亲愣住了,
6)外婆呵外婆,她的灵魂已在疾病折磨中慢慢死去;但永远强健的,是那颗不肯死去的 母亲的心。(2005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有删改) 26.说说第一段的叙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2分) 27本文写外婆用了好几个传神的细节,请任选一个加以评点。(3分) 28第五段横线处原是对母亲的一个细节描写,请联系上下文合理想象补上这个细节。(2分) 29第三段中划线的句子有的有语病,有的欠推敲(考场作文,在所难免),请分别说明毛病 之所在,该如何修改。(2分) (1)这时外婆的动作十分怪异 (2)就像一个正要准备偷糖的孩子 30分析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表达作用(2分) (1)那顿饭大家都吃得很艰苦 (2)外婆忽地从座位上弹了起来 31.本文最后一段议论,阅卷老师评价很高。你以为如何?请谈谈你的看法,讲明理由。 书面表达(50分) (一)从以下两例中任选一例进行仿写。要求:另选他物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符合该物的 特征并寄寓一定的思想情感。(10分) 原作(1):雨伞 仿写(1): (1分) 你注定一生与乌云为伴 (3分) 时时为别人遮风挡雨 (3分) 却湿透你自己 (3分) 原作(2):神舟5号, 仿写(2) (1分) 是我放飞的梦想 (4分) 长江流水, 是我流淌的足迹 (二)(40分) 个在家乡中学读书的女孩,总觉得自己屈材。和班上同学比,自己成绩稍差,她就抱 怨老师“水平太低”:参加县里的中学生作文比赛没获奖,她就埋怨比赛组织者“有眼无珠 父母过早双亡,兄妹相依,她更是责怪当局长的哥哥不设法把她送到省城更好一点的中学读 书 一天,友人倾听了她的哭诉,沉默了许久,才说:“为什么我听到的全都是别人的错误 和责任呢?每个人在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应该学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让自己对自 己负责啊。 请以“对自己负责”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参考答案 1-4(略)5B6D7C8.A 9.(1)初中生课外阅读卡通画童心不减对文艺读物兴起不浓(意近即可)(2)合乎清理即可 10.D1.A12.前9句,第6句13.视觉、听觉14C15B 16.布衣:平民百姓卑鄙:地位卑微,目光短浅驱驰:奔走效劳不毛:不长草木 17.A18.(1)老百姓谁会不用箪盛饭、用壶装着酒浆来欢迎将军你的队伍呢?(2)先帝在 时,每当与我议论此事,没有一次不对桓帝、灵帝二人的行为(做法)(感到)叹息、痛心 和遗憾的。19C20.A21兴汉室(成霸业)22.B23D 24.(1)论证了“一个人若要有所成就,努力奋斗是必不可少的”观点 (2)四个事例分别从古今中外全面进行了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5外部条件(成长的环境):没有成材的人,或平庸的人。26写出外婆的病状,为下文铺垫
(6)外婆呵外婆,她的灵魂已在疾病折磨中慢慢死去;但永远强健的,是那颗不肯死去的 母亲的心。(2005 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有删改) 26.说说第一段的叙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2 分) 27.本文写外婆用了好几个传神的细节,请任选一个加以评点。(3 分) 28.第五段横线处原是对母亲的一个细节描写,请联系上下文合理想象补上这个细节。(2 分) 29.第三段中划线的句子有的有语病,有的欠推敲(考场作文,在所难免),请分别说明毛病 之所在,该如何修改。(2 分) (1)这时外婆的动作十分怪异 (2)就像一个正要准备偷糖的孩子 30.分析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表达作用(2 分) (1)那顿饭大家都吃得很艰苦 (2)外婆忽地从座位上弹了起来 31.本文最后一段议论,阅卷老师评价很高。你以为如何?请谈谈你的看法,讲明理由。 书面表达(50 分) (一)从以下两例中任选一例进行仿写。要求:另选他物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符合该物的 特征并寄寓一定的思想情感。(10 分) 原作(1):雨伞 仿写(1): (1 分) 你注定一生与乌云为伴, (3 分) 时时为别人遮风挡雨, (3 分) 却湿透你自己。 (3 分) 原作(2):神舟 5 号, 仿写(2): (1 分) 是我放飞的梦想; (4 分) 长江流水, (1 分) 是我流淌的足迹。 (4 分) (二)(40 分) 一个在家乡中学读书的女孩,总觉得自己屈材。和班上同学比,自己成绩稍差,她就抱 怨老师“水平太低”;参加县里的中学生作文比赛没获奖,她就埋怨比赛组织者“有眼无珠”; 父母过早双亡,兄妹相依,她更是责怪当局长的哥哥不设法把她送到省城更好一点的中学读 书。 一天,友人倾听了她的哭诉,沉默了许久,才说:“为什么我听到的全都是别人的错误 和责任呢?每个人在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应该学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让自己对自 己负责啊。” 请以“对自己负责”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参考答案 1-4(略) 5.B 6.D 7.C 8.A 9.(1)初中生课外阅读卡通画童心不减,对文艺读物兴起不浓(意近即可)(2)合乎清理即可. 10.D 11.A 12.前 9 句,第 6 句 13.视觉、听觉 14.C 15.B 16. 布衣:平民百姓 卑鄙:地位卑微,目光短浅 驱驰:奔走效劳 不毛:不长草木 17.A 18.(1)老百姓谁会不用箪盛饭、用壶装着酒浆来欢迎将军你的队伍呢?(2)先帝在 时,每当与我议论此事,没有一次不对桓帝、灵帝二人的行为(做法)(感到)叹息、痛心 和遗憾的。19.C 20.A 21.兴汉室(成霸业) 22.B 23.D 24. (1)论证了“一个人若要有所成就,努力奋斗是必不可少的”观点 (2)四个事例分别从古今中外全面进行了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5 外部条件(成长的环境);没有成材的人,或平庸的人。26 写出外婆的病状,为下文铺垫
27.如“大大方方地夹了一大筷子菜放进口袋里”这一细节,既反映外婆病状,又表现出目睹 者的惊愕 28原文的细节描写是“看着那还冒热气的菜,半晌,抬起头,使劲儿盯着外婆异样的笑脸 哇的一声,她大哭了” 29.(1)“这时”指代不明确,改为“餐桌上”(2)“正要”与“准备”重复,删去一个 30.(1)‘艰苦”一词表现了亲友们为外婆病情担忧,对她的同情和理解,也有因她的“胡闹 而尴尬 (2)“弹”字写出外婆动作的急速,反映她急切的心情,表现她那不肯死去的母亲的心。 31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附阅卷老师评语供参考:此篇选材很有个性,外婆的形象相当 独特.如果仅此而已,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位不幸的年老的病人,但结尾处一下子奇峰飞降, 将人物的心内景观推上了岱岳之巅。伟哉,永远不死的伟大的母亲的心! 32如(1-1)煤炭,你注定一生与火苗同舞,燃烧了你自己,却温暖了别人 (1-2)肥皂,你注定一生与污浊斗争,毁灭了自己,却清洁了别人。 (1-3)绿叶,你注定一生与鲜花为伴,埋没了自己,却衬托了别人。 (1-4)铺路石,你注定踏在脚底,委屈了自己,却方便了别人 (2-1)巍巍长城,是我坦荡的胸怀:奔腾的黄河,是我跳动的脉搏 (2-2)珠穆朗玛峰,是我高昂的头颅:弯弯的溪流,是我明亮的双眸 (2-3)莽莽森林,是我柔顺的发丝:清清河水,是我绵绵的情思
27.如“大大方方地夹了一大筷子菜放进口袋里”这一细节,既反映外婆病状,又表现出目睹 者的惊愕。 28.原文的细节描写是“看着那还冒热气的菜,半晌,抬起头,使劲儿盯着外婆异样的笑脸, 哇的一声,她大哭了” 29.(1)“这时”指代不明确,改为“餐桌上”(2)“正要”与“准备”重复,删去一个 30.(1)“艰苦”一词表现了亲友们为外婆病情担忧,对她的同情和理解,也有因她的“胡闹” 而尴尬 (2)“弹”字写出外婆动作的急速,反映她急切的心情,表现她那不肯死去的母亲的心。 31.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附阅卷老师评语供参考:此篇选材很有个性,外婆的形象相当 独特……如果仅此而已,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位不幸的年老的病人,但结尾处一下子奇峰飞降, 将人物的心内景观推上了岱岳之巅。伟哉,永远不死的伟大的母亲的心! 32 如 (1-1) 煤炭,你注定一生与火苗同舞,燃烧了你自己, 却温暖了别人。 (1-2) 肥 皂 , 你注定一生与污浊斗争 , 毁灭了自己,却清洁了别人。 (1-3)绿叶,你注定一生与鲜花为伴,埋没了自己,却衬托了别人。 (1-4)铺路石,你注定踏在脚底,委屈了自己,却方便了别人。 (2-1)巍巍长城,是我坦荡的胸怀;奔腾的黄河,是我跳动的脉搏。 (2-2)珠穆朗玛峰,是我高昂的头颅;弯弯的溪流,是我明亮的双眸。 (2-3)莽莽森林,是我柔顺的发丝;清清河水, 是我绵绵的情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