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211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一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 中国文学通论(1)试题 2011年7月 题 号 二 三 四 五 六 总 分 分 数 得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诗经》收录诗歌的时间跨度从 初年到 中叶。 2.《左传》与《谷梁传》、《公羊传》合称 3.庄子,名 4.《史记》有 多字。 5.《迢迢牵牛星》是 中的首。 6.李白,字 7.《山居秋暝》是 的作品。 8.《长恨歌》是 的作品,描写的是 和 的爱情悲剧。 9.《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 的作品。 10.陆游,号 11.《西厢记》是 的作品,其全名是《 》。 12.《齐桓晋方之事章》选自 。 主要记录了孟子和 一次对话。 13. 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14.《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 的作品。其中“ ,蜡炬成灰泪始干”传诵千古。 1303
试卷代号 2 2 1 1 座位号 I I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 中国文学通论( 1)试题 2011 年7 |题号|一|二|三 l四|五|六|总分| |分数 I -I l 1 I-I I 得分|评卷人 一、填空题(每空 1. «诗经》收录诗歌的时间跨度从 2. «左传》与《谷梁传》、《公羊传》合称 3. 4. «史记》有 5. «迢迢牵牛星》是 6. 7. «山居秋蹊》是的作品。 8. «长恨歌》是的作品,描写的是 9.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的作品 10. 11. «西厢记》是的作品,其全名是《 12. «齐桓晋方之事章》选白。主要记录了孟子和 13. 秦法 14. «元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的作品 O其中" ,蜡炬成灰泪始干"传诵千古 初年到 中叶 多字。 中的一首。 的爱情悲剧。 1303
得分 评卷人 二、连线题(把下列作品和作者或出处用线连起来。每题1分,共5分) 1.江淹 a.《采薇》 2.李白 b.《冯援客孟尝君》 3.《诗经》 c.《别赋》 4.《战国策》 d.《将进酒》 5.王安石 e.《答司马谏议书》 得 分 评卷人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8分)】 1.下列先秦诸子中,属于道家的是( A.庄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2.下列作家中,( )的作品全是乐府诗。 A.李白 B.白居易 C.曹操 D.曹植 3.下列作家中,属边塞诗派的作家是( A.孟浩然 B.王维 C.高适 D.李商隐 4.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是( )。 A.鲍照的《拟行路难》 B.曹丕的《燕歌行》 C.崔颢的《黄鹤楼》 D.《木兰诗》 1304
得分 l评卷人 二、连线题(把下到作品和作者或出处用线连起来。每题 1分,共 5分) 1. 2. 3. «诗经》 4. «战国策》 5. 得分|评卷人 a. «采薇》 b. «冯读客孟尝君》 c. «别赋》 d. «将进酒》 e. «答司马谏议书》 三、选择题(每题 2分,共 8分) 1. )。 A. c. 2. )的作品全是乐府诗。 A. B. c. D. 3. A. B. c. D. 4. 中 国 上最 诗是 A. B. 燕歌 c. D. «木兰诗》 1304 B. D
得分 评卷人 四、名词解释(每题7分,共21分) 1.建安风骨 2.王孟 3.三苏 得分 评卷人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诗经·氓》中的比兴的手法。 2.简述《三国演义》中的“三绝”。 得 分 评卷人 六、作品分析题(26分) 阅读下列作品,回答问题。 烛之武退秦师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日:“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日:“臣之壮也,犹 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日:“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 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风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 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 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烛之武为秦穆公分析了哪两种关系?利害如何?(16分) 2.烛之武这段说辞的立足点是什么?秦穆公为什么听从了烛之武的劝谏?(10分) 1305
得分|评卷人 四、名词解释(每题 7分,共 1分) 1. 2. 3. 得分|评卷人 五、简答题(每题 0分,共 0分) 1. 2. 得分|评卷人 六、作品分析题 6分) 阅读下列作品,回答问题。 烛之武退秦师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京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泡南 侠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 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 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缝而出。风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 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 何庆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妃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 烛之 害 如 (16 2. 烛之武这段 立 足 是什 (10 1305
试卷代号:221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一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 中国文学通论(1)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1年7月 (特别说明:本试卷1、2、3题为客观题,答案为标准答案。4、5、6为主观题,答案为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西周 春秋 2.“春秋三传” 3.周 4.五十二万六千 5.古诗十九首 6.太白 7.王维 8.白居易 唐玄宗(李隆基) 杨贵妃 9.苏轼 10.放翁 11.王实甫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12.《孟子》 齐宣王 13.韩非 14.李商隐 春蚕到死丝方尽 二、连线题(把下列作品和作者或出处用线连起来。每题1分,共5分) 1.c 2.d 3.a 4.b 5.e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8分)】 1.A 2.C 3.C 4.B 1306
试卷代号 2 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 中国文学通论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1 年7 (特别说明:本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 1分,共 0分) 1. 2. "春秋三传" 3. 4. 5. 6. 7. 8. 杨 贵 9. 10. 11. 12. «孟子》齐宣王 13. 14. 二、连线题(把下列作品和作者或出处用线连起来。每题 1分,共 5分) 1. c 2. d 3. a 4. b 5.e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 8分) 1. A 1306 2. C 3. C 4. B
四、名词解释(每题7分,共21分) 1.建安文学尤其是建安诗歌,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3分)表现了统 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2分)悲凉慷慨,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2分) 2.指唐代诗人王维和孟浩然。(2分)两人都以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见长,同是“山水田园 派”的代表诗人,(3分)风格亦有近似之处,故并称之。(2分) 3.是北宋文学家苏询与子苏轼、苏辙的合称。(3分)三人中,以苏轼的成就最高,创宋词 篆放一派。(2分)三人也同是“唐宋八大家”中的重要成员。(2分)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比兴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是此诗的一大特色。(2分)特别是“桑之未落”,“桑之落矣” 两处,(2分)分别比喻女子年轻貌美与年老色衰时不同的遭遇,十分贴切传神。(4分)这两处 比兴对提示悲剧根源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2分) 2.指《三国演义》塑造的三个重要人物。(2分)因其有鲜明的特色与突出的特征而被称为 “绝”。(2分)诸葛亮是“智绝”。(2分)关羽被塑造为“义绝”,当作义气的化身。(2分)曹操则 是被当作一个反而人物、一个暴君来塑造的,是“奸绝”。(2分) 六、作品分析题(26分) 1.展示了两种关系:一是秦郑关系:(2分)烛之武假定两种情况:亡郑、存郑。(2分)然后 指出,亡郑,于秦有百害而无一利;(2分)存郑,于秦有百利而无一害。(2分)从而使秦郑关系 由敌我关系变为合作互利关系。(1分)二是秦晋关系。(2分)烛之武从历史与未来两点指出 秦晋之间的竞争关系:就历史看,晋负(对不起)秦;(2分)就未来看,晋阙(损害)秦。(2分)从 而使秦晋由合作关系变成了竞争关系。(1分) 2.烛之武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就是因为他抓住了“利害”二字。(3分)这二字乃是这段 说辞的核心与立足点。(4分)秦穆公之所以被烛之武说服,正是他在烛之武的分析中,看清了 利害。(3分) 1307
四、名词解释(每题 7分,共 1分) 1. 安 文学 刻反 映 ,(3 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 2分〉悲凉慷慨,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2 2. 。(2 风光见 派"的代表诗人, 3分〉风格亦有近似之处,故并称之。 2分〉 3. 合称 。(3 就最 豪放一派。 2分)三人也同是"唐宋八大家"中的重要成员。 2分) 五、简答题(每题 0分,共 0分) 1. 处是此 一 大特色 。(2 两处, 2分)分别比喻女子年轻貌美与年老色衰时不同的遭遇,十分贴切传神。 4分)这两处 比兴对提示悲剧根源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2分) 2. 。(2 有鲜 明 的 而被 "绝 (2 (2 义绝 。(2 是被当作一个反而人物、一个暴君来塑造的,是"奸绝 (2 六、作品分析题 6分) 1. 系:(2 烛之 定两 。(2 然 后 指出,亡郑,于秦有百害而无一利 2分)存郑,于秦有百利而无一害 (2 由敌我关系变为合作互利关系。 1分)二是秦晋关系。 2分)烛之武从历史与未来两点指出 秦晋之间的竞争关系:就历史看,晋负〈对不起)秦认2分)就未来看,晋阙(损害)秦。 2分)从 而使秦晋由合作关系变成了竞争关系。 1分) 2. 烛之武 服秦 抓住 利 害 。(3 这二 是这 段 说辞的核心与立足点。 4分)秦穆公之所以被烛之武说服,正是他在烛之武的分析中,看清了 利害。 3分〉 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