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 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我所任教的2个班级,大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难度的增加加上现在 根据课改的精神对教学目标进行的调整,本学科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理解运用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 广度,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教材教本分析 本学期拟上完九年级上下两册书,上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让学生感悟人生 第二单元、第三单元关于人与自然。第四单元关于民俗文化,第五单元、第六单元古文阅读。下册主要包 括爱国思乡之情的诗歌单元、社会生活的小说单元,生命主题的散文单元、戏剧单元、两个文言文单元合 共六个单元。初三语文的学习,是初中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第五、六学期),也即最后阶段。教学重点 上升为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使学生懂得语文对生活的服务关系,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更 好的适应社会。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语文基本训练更进一步,进行记叙、说明、议论三 种表达方式综合的训练,并落实到实际运用上 三、教学目的: 初中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初中语文教学应培养 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 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 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 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四、教学要求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 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树立为祖国刻苦学习的思想:继承和发扬 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 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2、能利用汉语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3、学会课本中的读读写写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能正确书 4、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注意语言 的积累,养成积累语言的习 5、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能背诵指定的课文(特别是文言文) 6、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初步把握课文内容。默读有一定速度,读后能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感受, 并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和别人讨论 、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课外阅读的习惯 8、认真倾听别人说话,了解主要内容。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做到语句完整通顺, 说话有礼貌。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鼓励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在 曰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9、留心周围事物,初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 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能不拘形 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学会使用逗号、句号
九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我所任教的 2 个班级,大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难度的增加,加上现在 根据课改的精神对教学目标进行的调整,本学科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理解,运用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 广度,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教材教本分析 本学期拟上完九年级上下两册书,上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让学生感悟人生, 第二单元、第三单元关于人与自然。第四单元关于民俗文化,第五单元、第六单元古文阅读。下册主要包 括爱国思乡之情的诗歌单元、社会生活的小说单元,生命主题的散文单元、戏剧单元、两个文言文单元合 共六个单元。初三语文的学习,是初中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第五、六学期),也即最后阶段。教学重点 上升为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使学生懂得语文对生活的服务关系,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更 好的适应社会。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语文基本训练更进一步,进行记叙、说明、议论三 种表达方式综合的训练,并落实到实际运用上。 三、 教学目的: 初中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初中语文教学应培养 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 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 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 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四、 教学要求: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 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树立为祖国刻苦学习的思想;继承和发扬 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 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2、 能利用汉语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3、 学会课本中的读读写写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能正确书 写。 4、 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注意语言 的积累,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能背诵指定的课文(特别是文言文)。 6、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初步把握课文内容。默读有一定速度,读后能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感受, 并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和别人讨论。 7、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课外阅读的习惯。 8、认真倾听别人说话,了解主要内容。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做到语句完整通顺, 说话有礼貌。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鼓励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在 曰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9、 留心周围事物,初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 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能不拘形 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
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坚持写曰记。 五、教学重点、难点: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全书的重点 1、要突出重点项目的训练 2、要继续重视词、句、段的训练 3、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4、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积累、运用是语文基本功的综合训练,包括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或实践活动、习作共四项 六、教学措施: 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将在教学中采用以下四步教学法: 1、明确目标,自主硏讨—一初读。明确目标,对阅读教学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目标明确,学生才能有攀登 高峰的激情,初读才能定向思维,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果。因此,我要根据课文的特色和学生的 实际设计不同的层次目标 2、激趣导疑,合作探讨——促思。不明确目标,自主研读的基础上,教者要进一步创设与目标指向相关的 良好氛围,激发兴趣,设置悬念,唤起情感,集中反馈。阅读方式将采用小组合作研读,师生交流研读, 或互助竞争研读。方法是:读一读,问一问,议一议,品一品,写一写。引导学生求异求新,主动发展。 3、巧设促想,自能解题——深化。自能解题目的过程,就是发展思维,学会创新的过程。因此,这一环节 的要求是:教者要善于梳理学生提出的疑问,捕捉“焦点”巧问促思,激发矛盾引起冲突,迸出思维的火 花,调动感情参与,达到自能解题的目的。 4、点评深化,模拟拓展—一创新。点评要以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深度和创新思维的广度入手,指导学生运 用学到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借助联想、想象进行多向思维,拓展延伸,模拟仿用,迁移创新,从而开 发潜能,学会创新 七、教学进度 具体计划如下 周次课时教学进度 第1周--第4周24课时 1、沁园春雪2课时2、雨说2课时3、星星变奏曲1课时 外国诗两首2课时出师表3课 时5、乐业与敬业3课时6、纪念伏乐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2课时词五首3课时7、傅雷家书 两则2课时8、致女儿的信1课时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3课时 第5周--第8周15课时 9、故乡3课时10、孤独之旅1课时11、我的叔叔于勒3课时12、心声1课时写作、一二单元 综合复习测验3课时21、陈涉世家4课时、月考2课时 第9周--第12周15课时 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3课时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课时15、短文两篇2课时16
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坚持写曰记。 五、 教学重点、难点: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全书的重点。 1、 要突出重点项目的训练。 2、 要继续重视词、句、段的训练。 3、 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4、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积累、运用是语文基本功的综合训练,包括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或实践活动、习作共四项。 六、 教学措施: 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将在教学中采用以下四步教学法: 1、明确目标,自主研讨——初读。明确目标,对阅读教学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目标明确,学生才能有攀登 高峰的激情,初读才能定向思维,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果。因此,我要根据课文的特色和学生的 实际设计不同的层次目标。 2、激趣导疑,合作探讨——促思。不明确目标,自主研读的基础上,教者要进一步创设与目标指向相关的 良好氛围,激发兴趣,设置悬念,唤起情感,集中反馈。阅读方式将采用小组合作研读,师生交流研读, 或互助竞争研读。方法是:读一读,问一问,议一议,品一品,写一写。引导学生求异求新,主动发展。 3、巧设促想,自能解题——深化。自能解题目的过程,就是发展思维,学会创新的过程。因此,这一环节 的要求是:教者要善于梳理学生提出的疑问,捕捉“焦点”巧问促思,激发矛盾引起冲突,迸出思维的火 花,调动感情参与,达到自能解题的目的。 4、点评深化,模拟拓展——创新。点评要以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深度和创新思维的广度入手,指导学生运 用学到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借助联想、想象进行多向思维,拓展延伸,模拟仿用,迁移创新,从而开 发潜能,学会创新。 七、教学进度 具体计划如下: 周次 课时 教学进度 第 1 周 ------ 第 4 周 24 课时 1、沁园春 雪 2 课时 2、雨说 2 课时 3、星星变奏曲 1 课时 4、外国诗两首 2 课时 出师表 3 课 时 5、乐业与敬业 3 课时 6、纪念伏乐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2 课时词五首 3 课时 7、傅雷家书 两则 2 课时 8、致女儿的信 1 课时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3 课时 第 5 周 ------ 第 8 周 15 课时 9、故乡 3 课时 10、孤独之旅 1 课时 11、我的叔叔于勒 3 课时 12、心声 1 课时 写作、一二单元 综合复习测验 3 课时 21、陈涉世家 4 课时、月考 2 课时 第 9 周 ------ 第 12 周 15 课时 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3 课时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 课时 15、短文两篇 2 课时 16
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3课时第四单元综合复习2课时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2课时月考2 课时 第13周 第8周28课时 综合复习2课时17、智取生辰纲3课时18、杨修之死1课时19、范进之举3课时20香菱 学诗12、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3课时22、唐睢不辱使命3课时23、隆中对2课时中段考试2 课时 1、沁园春雪 毛泽东 学习目标 1、会说出诗歌大意。 2、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3、会辨别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学习重难点 理解名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解决措施 通过合作研讨、分析总结解决 流程预设: 项习导 1.正音 分外 )妖娆()竞折腰()稍逊()成吉思汗()数 风流人物() 2、解词 惟余 折腰 红装素裹 风骚 3、题解 词兴起于唐,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 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宋词 有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如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 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如柳永、李清照。 《沁园春雪》的体裁是 其中“沁园春”叫 题目是
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 3 课时 第四单元综合复习 2 课时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2 课时月考 2 课时 第 13 周 -------- 第 8 周 28 课时 综合复习 2 课时 17、智取生辰纲 3 课时 18、杨修之死 1 课时 19、范进之举 3 课时 20 香菱 学诗 12、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3 课时 22、唐睢不辱使命 3 课时 23、隆中对 2 课时 中段考试 2 课时 1、沁园春 雪 ----毛泽东 学习目标: 1、会说出诗歌大意。 2、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3、会辨别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学习重难点: 理解名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解决措施 通过合作研讨、分析总结解决 流程预设: 预习导学 1.正音: 分.外( ) 妖娆.( ) 竞.折腰( ) 稍逊.( ) 成吉思汗.( ) 数. 风流人物( ) 2、解词: 惟余 折腰 红装素裹 风骚 3、题解: 词兴起于唐,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 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宋词 有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如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 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如柳永、李清照。 《沁园春 雪》的体裁是________,其中“沁园春”叫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
4、写作背景 1936年2月,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东北三省以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蒋介石则迎 合日本帝国主义的要求,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国家和民族处于危急存亡之秋。与此同时,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 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 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干,诗兴大发,欣 然命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沁园春·雪》。 盛体感 1、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这首词的上下两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上片:描写北国雪景:下片:纵论历代英雄 精读品析上阕 1、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 分三层。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名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后 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 2、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也视野的辽阔。“封” 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3、“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像 白象在奔跑? “望”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长城”、“黄河”是中华 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花飘飞是动态,说 山原在、在“驰”是形象地写出了万里雪飘,变静为动,画面生动活泼,景色壮观无比! 4、“顿”字可否删去?为什么? 顿”不可删去,因为它写出了变化之速,寒威之烈。 5、“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须”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 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花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 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探究质疑下阅 1、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下阕可分几层? 分三层。前两句为第一层,过渡;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后三句为第三层,论今 2.逐层理解下阕 ①为什么说前两句是过渡句?它的作用是什么? 江山如此多娇”总结上阕写景,“娇”字表现女性美,与上文“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
4、写作背景: 1936 年 2 月,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东北三省以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蒋介石则迎 合日本帝国主义的要求,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国家和民族处于危急存亡之秋。与此同时,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 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 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 然命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沁园春•雪》。 整体感知 1、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这首词的上下两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上片:描写北国雪景; 下片:纵论历代英雄 精读品析上阕: 1、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 分三层。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名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后三 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 2、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也视野的辽阔。“封” 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3、“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像 白象在奔跑? “望”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长城”、“黄河”是中华 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花飘飞是动态,说 山原在、在“驰”是形象地写出了万 里雪飘,变静为动,画面生动活泼,景色壮观无比! 4、“顿”字可否删去?为什么? “顿”不可删去,因为它写出了变化之速,寒威之烈。 5、 “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须”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 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花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 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探究质疑下阕 1、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下阕可分几层? 分三层。前两句为第一层,过渡;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后三句为第三层,论今。 2.逐层理解下阕: ①为什么说前两句是过渡句?它的作用是什么? “江山如此多娇”总结上阕写景,“娇”字表现女性美,与上文“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
照应,“引”字引出下面评古内容,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使得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人物为 之倾倒 ②"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 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 个“惜”字委婉准确,有贬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 赫赫战功,也指出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不足的弱点。“略”、“稍”使词作对历史人物 的评述客观、准确、不失分寸。“略输”、“稍逊”、与“只识”,前二词与后者比,褒贬的程 序有差别,“只识”否定程度大于前者。 ③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解题思路: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 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④怎样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请简要说明。 解题思路:“俱往矣”一句,意在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来突出今天的革命英雄,三个字结住 评古,气势逼人。“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这里也有作者本人的身影。当时 毛泽东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袖地位,正欲东渡黄河,大展宏图,因此“数风流我物,还 看今朝”正表现了毛泽东同志这种“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情。“风流”不单指建 功立业、打江山,还指有文采、有欣赏水平。最后两句的意思应是:如果数点一下真正才华 横溢、文采飞扬、能够领略和欣赏江山秀美的人,还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领袖,当 然也包括我喽! ⑤分析这首词的主题思想 这首词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表达了空前伟大的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这首词写景, 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议论,上下几千年,气雄千古,风流豪壮。 铺 拓展延 1.《沁园春雪》的体裁是 其中“沁园春”叫 上下 阕的过渡句是 全词的主旨句是 上阕中 具体写景时,运用比喻、对偶化静为动的句子是 2、欣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了母校百年沧桑之后,又对满堂青年学 子深情地说“ (用《沁园春雪》中名句填写) 3、阅读词的下阕,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诗句“稍逊风骚”中“风骚”原指 ,句中指 (2)“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风流人物”指,全句表达的感情是 4、阅读毛泽东的《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试与《沁园春雪》就内容及写法上的异同 作一些比较。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1930年2月) 毛泽东
照应,“引”字引出下面评古内容,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使得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人物为 之倾倒。 ②“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 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 一个“惜”字委婉准确,有贬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 赫赫战功,也指出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不足的弱点。“略”、“稍”、使词作对历史人物 的评述客观、准确、不失分寸。“略输”、“稍逊”、与“只识”,前二词与后者比,褒贬的程 序有差别,“只识”否定程度大于前者。 ③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解题思路: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 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④怎样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请简要说明。 解题思路:“俱往矣”一句,意在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来突出今天的革命英雄,三个字结住 评古,气势逼人。“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这里也有作者本人的身影。当时 毛泽东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袖地位,正欲东渡黄河,大展宏图,因此“数风流我物,还 看今朝”正表现了毛泽东同志这种“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情。“风流”不单指建 功立业、打江山,还指有文采、有欣赏水平。最后两句的意思应是:如果数点一下真正才华 横溢、文采飞扬、能够领略和欣赏江山秀美的人,还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领袖,当 然也包括我喽! ⑤分析这首词的主题思想。 这首词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表达了空前伟大的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这首词写景, 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议论,上下几千年,气雄千古,风流豪壮。 拓展延伸: 1.《沁园春 雪》的体裁是________,其中“沁园春”叫________,“雪”是________。上下 阕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 。全词的主旨句是________ _______ _。上阕中 具体写景时,运用比喻、对偶化静为动的句子是________ 。 2、欣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了母校百年沧桑之后,又对满堂青年学 子深情地说“ , ”。 (用《沁园春 雪》中名句填写) 3、阅读词的下阕,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诗句“稍逊风骚”中“风骚”原指________,句中指________。 (2)“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风流人物”指_______,全句表达的感情是 4、阅读毛泽东的《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试与《沁园春 雪》就内容及写法上的异同 作一些比较。 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 (1930 年 2 月) 毛泽东
漫天皆白 此行何去 雪里行军情更迫。 赣江风雪弥漫处。 头上高山, 命令昨颁, 风卷红旗过大关。 十万工农下吉安 比较 课后反思 2、雨说 郑愁予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读出诗歌的重音、节奏。 2、反复诵读,交流诗歌清新明朗、节奏欢快的语言 3、通过自己的朗读和小组的合作,细致交流评价作者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1、用喜悦、欢快的语调诵读全诗,体会诗歌明丽清新的风格。 2、理解意象,领悟主旨,品味感情。 评价设计 1、通过朗读完成学习目标1、2(95%)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学习目标3(93%
漫天皆白, 此行何去? 雪里行军情更迫。 赣江风雪弥漫处。 头上高山, 命令昨颁, 风卷红旗过大关。 十万工农下吉安。 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课后反思: 2、 雨 说 ---郑愁予 学习目标: 1、 熟读课文,读出诗歌的重音、节奏。 2、 反复诵读,交流诗歌清新明朗、节奏欢快的语言。 3、通过自己的朗读和小组的合作,细致交流评价作者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1、 用喜悦、欢快的语调诵读全诗,体会诗歌明丽清新的风格。 2、 理解意象,领悟主旨,品味感情。 评价设计: 1、通过朗读完成学习目标 1、2(95%)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学习目标 3(93%)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情感教学 教学过程 页习导 1、情境导入 我们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花鸟草虫,万事万物均可入诗。而春天,是让诗人动心, 有很多诗句脍炙人口、流传干古。下面,我请同学们背诵一些描写“春雨”的古诗词。“春 雨”代表着希望、欢乐、美好。今天我们就带着愉悦、轻松的心情,来聆听“雨说″,去感 受春雨的美。 2、本文的作者是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 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 修学习,获艺术硕土学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 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 子诗人″。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也被称为“中 国的中国诗人"。 《雨说》是他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 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 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 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 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3、读准下列字的音 田圃( )禁锢( )留滞 喑哑( 蓑衣( )斗笠( )襁褓 如油膏( 3、朗读课文,说说诗作是第几人称写作?是什么修辞手法? 是第一人称写作,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4.副标题为什么取做“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点明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盛体感剡 1、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请试着划出句子的重读和停顿 (语调:如第一节应读得急切,表达出对春雨的企盼之情:第二节应读得轻柔、温和,以示 雨”之关爱:第五节可读得欢快一些,传达喜悦之情:第八节应读出高昂之气,把全诗感 情推向高潮;第九节读出欣慰之情,显示全诗的主旨。 停顿:如“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重音:如“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要记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情感教学 教学过程: 预习导学 1、情境导入: 我们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花鸟草虫,万事万物均可入诗。而春天,是让诗人动心, 有很多诗句脍炙人口、流传千古。下面,我请同学们背诵一些描写“春雨”的古诗词。“春 雨”代表着希望、欢乐、美好。今天我们就带着愉悦、轻松的心情,来聆听“雨说”,去感 受春雨的美。 2、本文的作者是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 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 1949 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 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 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 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1973 年左右再度出山,“宝 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 子诗人”。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也被称为“中 国的中国诗人”。 《雨说》是他复出之后于 1979 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 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 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 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 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3、读准下列字的音: 田圃.( ) 禁锢.( ) 留滞.( ) 喑哑..( ) 蓑.衣( ) 斗笠.( ) 襁褓..( ) 润如油膏.( ) 3、朗读课文,说说诗作是第几人称写作?是什么修辞手法? 是第一人称写作,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4. 副标题为什么取做“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点明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整体感知: 1、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请试着划出句子的重读和停顿。 (语调:如第一节应读得急切,表达出对春雨的企盼之情;第二节应读得轻柔、温和,以示 “雨”之关爱;第五节可读得欢快一些,传达喜悦之情;第八节应读出高昂之气,把全诗感 情推向高潮;第九节读出欣慰之情,显示全诗的主旨。 停顿:如“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重音:如“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要记
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加点的词要重读。) (2)举例子说说应该用什么语调来读,再谈谈诗人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情调? 明确:轻快,喜悦,蓬勃向上,充满活力 2、提问学生“雨说”它在诗中出现了几次。以此引导学生理岀诗作结构,并和学生起 为诗作的四个部分命名。 a.第一部分:(一至三节)雨的到来 b.第二部分:(四至五节)雨的邀请 C.第三部分:(六至八节)雨的来意 d.第四部分:(九节)雨的祝福 作探究1-5 1.提问:在第一节到第五节中岀现过哪些景物? 合作讨论,找出第一节到第五节出现的景物:田圃、牧场、鱼塘、小溪。 2.雨是在什么情况下来到大地的? 诗作开篇点题,雨在大地的期待中到来,第一节描绘了大地枯旱的景象:田圃荒凉,种 子蔡锢;牧场枯黄,牛羊绝迹;鱼塘低浅,游鱼缺水;小溪干涸,水落石出 3.雨的到来为大地带来了什么变化? 概括雨来临后大地复苏的景象:田圃泥土润如油膏,牧场新苗添绿,池塘鱼儿欢腾, 溪水叮咚流淌。4、齐读第1-5节提问:雨让大地生气勃勃,那么在诗人笔下,雨是什么 样子的?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用精彩的语句来描述。(可以结合“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和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雨的内容。) 回答提问:视觉上,“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表现雨的细密;听觉上,“走得很 轻,而且温声细语的”,表现雨的淅沥;触觉上,“亲一亲”,表现雨的轻柔… 情读品析68 1提问:雨的家乡在哪里?它是怎么长大的?领会“白云”和“笑着”的深刻含义。 雨的家乡在遥远的地方,它是在“自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白云是自由的象征,雨 在白云中孕育,自由、幸福地成长。) 2.提问:雨做了这一切,它的来意是什么?“教你们勇敢地笑”的含义是什么? 它的来意是“教你们勇敢地笑”。引导并点明寓意:雨希望孩子们能够冲破束缚,自由 自在、快乐地生活 3.讲解并提问:第三部分描写了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见到春雨后“笑”的场面 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柳条儿“笑弯了腰”,石狮子“笑出了泪”,小燕子“笑斜了翅 膀”,旗子“哗啦啦地响”。 4.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理解“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
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加点的词要重读。) (2)举例子说说应该用什么语调来读,再谈谈诗人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 情调? 明确:轻快,喜悦,蓬勃向上,充满活力。 2、提问学生“雨说”它在诗中出现了几次。以此引导学生理出诗作结构,并和学生一起 为诗作的四个部分命名。 a.第一部分:(一至三节) 雨的到来 b.第二部分:(四至五节) 雨的邀请 c.第三部分:(六至八节) 雨的来意 d.第四部分:(九节) 雨的祝福 合作探究 1-5 节 1.提问:在第一节到第五节中出现过哪些景物? 合作讨论,找出第一节到第五节出现的景物:田圃、牧场、鱼塘、小溪。 2.雨是在什么情况下来到大地的? 诗作开篇点题,雨在大地的期待中到来,第一节描绘了大地枯旱的景象:田圃荒凉,种 子禁锢;牧场枯黄,牛羊绝迹;鱼塘低浅,游鱼缺水;小溪干涸,水落石出。 3.雨的到来为大地带来了什么变化? 概括雨来临后大地复苏的景象:田圃泥土润如油膏,牧场新苗添绿,池塘鱼儿欢腾, 溪水叮咚流淌。4、齐读第 1-5 节 提问:雨让大地生气勃勃,那么在诗人笔下,雨是什么 样子的?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用精彩的语句来描述。(可以结合“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和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雨的内容。) 回答提问:视觉上,“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表现雨的细密;听觉上,“走得很 轻,而且温声 细语的”, 表现雨的淅沥;触觉上,“亲一亲”,表现雨的轻柔…… 精读品析 6-8 节 1.提问:雨的家乡在哪里?它是怎么长大的? 领会“白云”和“笑着”的深刻含义。 雨的家乡在遥远的地方,它是在“自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白云是自由的象征,雨 在白云中孕育,自由、幸福地成长。) 2.提问:雨做了这一切,它的来意是什么? “教你们勇敢地笑”的含义是什么? 它的来意是“教你们勇敢地笑”。引导并点明寓意:雨希望孩子们能够冲破束缚,自由 自在、快乐地生活。 3.讲解并提问:第三部分描写了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见到春雨后“笑”的场面, 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柳条儿“笑弯了腰”,石狮子“笑出了泪”,小燕子“笑斜了翅 膀”,旗子“哗啦啦地响”。 4.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理解“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
就有了”这句话? 雨的到来给万物带来欢笑,雨是自由和快乐的代言人,因此,只要孩子们能够勇敢地 用笑声表达出追求幸福、快乐的愿望,大地就有希望了 深究质 1提问:最后一节诗中哪些词句暗示了雨的命运? “不再回去”、“快乐地安息”都表明了雨的命运 2.提问:雨的祝福是什么?如何理解? 雨的祝福是孩子们“吃着苹果擦着嘴”,意指享受到自由和幸福的生活 3.讲解诗歌的寓意: 诗人借雨融入大地的现实,赋予雨以象征意义一一牺牲自己的生命,为孩子们带来追求 自由、幸福的信念和理想 4你感觉诗中的“雨”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的形象 5文章标题为《雨说》,请概括一下,雨“说”了哪些话?这些话表达什么意思? 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 6、仿照划线句子,补写 (1)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履款款而行,她携着神奇的小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撒向山坡 撒向田野;她 她 (2)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 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 秋天的风, 冬天的雪, 教与学反思:
就有了”这句话? 雨的到来给万物带来欢笑,雨是自由和快乐的代言人,因此,只要孩子们能够勇敢地 用笑声表达出追求幸福、快乐的愿望,大地就有希望了。 探究质疑 1.提问:最后一节诗中哪些词句暗示了雨的命运? “不再回去”、“快乐地安息”都表明了雨的命运。 2.提问:雨的祝福是什么?如何理解? 雨的祝福是孩子们“吃着苹果擦着嘴”,意指享受到自由和幸福的生活。 3.讲解诗歌的寓意: 诗人借雨融入大地的现实,赋予雨以象征意义——牺牲自己的生命,为孩子们带来追求 自由、幸福的信念和理想。 4.你感觉诗中的“雨”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的形象 5.文章标题为《雨说》,请概括一下,雨“说”了哪些话?这些话表达什么意思? 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 6、仿照划线句子,补写: (1)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履款款而行,她携着神奇的小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撒向山坡, 撒向田野;她 ;她 。 (2)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 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 秋天的风, ; 冬天的雪, 。 教与学反思:
3、星星变奏曲 郭沫若 学习目标 1.查找资料,简介朦胧诗的特点及其代表人物、作品。 2.在朗读的基础上诗歌中星星、静夜、土地等物象的象征意义,学习比拟、对比等修 辞手法。 3.感悟诗人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即使面对重重磨难也不放弃希望的感 情。 学习重难点 1.在朗读的基础上诗歌中星星、静夜、土地等物象的象征意义,学习比拟、对比等修 辞手法 2.感悟诗人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即使面对重重磨难也不放弃希望的感 学习过程 自主预 导入新课 回忆著名诗人郭沫若写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写了自由自在的天上 街市,通过写牛郎织女的自由来往来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天我们来学习《星星变奏曲》这一首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预习检测 1.写出下面加点字的拼音。 颤动()闪烁()朦胧()覆盖()疲倦() 2、说说你对朦胧诗派的了解 朦胧诗是新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 驱者的—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 美价值的产物。朦胧诗作为一种新诗潮,一开始便呈现岀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对人 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的探求构成朦胧诗 的思想核心,而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和隐喻性,则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江 河就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
3、星星变奏曲 ---郭沫若 学习目标: 1.查找资料,简介朦胧诗的特点及其代表人物、作品。 2.在朗读的基础上诗歌中星星、静夜、土地等物象的象征意义,学习比拟、对比等修 辞手法。 3.感悟诗人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即使面对重重磨难也不放弃希望的感 情。 学习重难点: 1.在朗读的基础上诗歌中星星、静夜、土地等物象的象征意义,学习比拟、对比等修 辞手法。 2.感悟诗人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即使面对重重磨难也不放弃希望的感 情。 学习过程: 自主预习 一、导入新课。 回忆著名诗人郭沫若写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写了自由自在的天上 街市,通过写牛郎织女的自由来往来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天我们来学习《星星变奏曲》这一首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预习检测。 1.写出下面加点字的拼音。 颤.动( ) 闪烁.( ) 朦胧..( ) 覆.盖( ) 疲倦..( ) 2、说说你对朦胧诗派的了解。 朦胧诗是新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 驱者的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 美价值的产物。朦胧诗作为一种新诗潮,一开始便呈现出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对人 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的探求构成朦胧诗 的思想核心,而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和隐喻性,则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江 河就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