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骨骼系统 讲授重点: 1 、板鳃鱼类脑颅、咽颅和脊椎骨的构造 2 、硬骨鱼类骨骼组成 3 、高、低等真骨鱼类在骨骼组成上的差异 一、骨骼的功能 鱼类与其它脊椎动物一样,具有处在肌肉内的骨骼,这种骨骼也称为内骨骼 ( Endoskeleton ),借以区别于处在肌肉外的鳞片、鳍条及鳍棘等外骨骼 ( Exoskeleton )。本章所讨论的是鱼类的内骨骼。 鱼类骨骼有以下几点功能: 1 、支持鱼体,使鱼体成为一定形状(保持体型)。 2 、保护内部柔软器官。 3 、与肌肉配合产生运动(如游泳、觅食、生殖、避敌等)。 二、骨骼的分类 1 、鱼类的骨骼按其性质来分,有两大类: 软骨 硬骨:按形成方式分为软骨化骨( Cartilage bone )和膜骨(或膜成骨) ( Membrane bone ) 软骨──圆口类、软骨鱼类,由生骨区产生的软骨细胞,形成软骨,并终生保持 软骨阶段。 软骨化骨──硬骨细胞侵入软骨区域内,经过骨化作用,逐渐代替了软骨而成的 硬骨。 膜骨──真皮和结缔组织等,由于硬骨细胞的作用,直接骨化不经过软骨阶段而 成的硬骨
第三章 骨骼系统 讲授重点: 1 、板鳃鱼类脑颅、咽颅和脊椎骨的构造 2 、硬骨鱼类骨骼组成 3 、高、低等真骨鱼类在骨骼组成上的差异 一、骨骼的功能 鱼类与其它脊椎动物一样,具有处在肌肉内的骨骼,这种骨骼也称为内骨骼 ( Endoskeleton ),借以区别于处在肌肉外的鳞片、鳍条及鳍棘等外骨骼 ( Exoskeleton )。本章所讨论的是鱼类的内骨骼。 鱼类骨骼有以下几点功能: 1 、支持鱼体,使鱼体成为一定形状(保持体型)。 2 、保护内部柔软器官。 3 、与肌肉配合产生运动(如游泳、觅食、生殖、避敌等)。 二、骨骼的分类 1 、鱼类的骨骼按其性质来分,有两大类: 软骨 硬骨:按形成方式分为软骨化骨( Cartilage bone )和膜骨(或膜成骨) ( Membrane bone ) 软骨──圆口类、软骨鱼类,由生骨区产生的软骨细胞,形成软骨,并终生保持 软骨阶段。 软骨化骨──硬骨细胞侵入软骨区域内,经过骨化作用,逐渐代替了软骨而成的 硬骨。 膜骨──真皮和结缔组织等,由于硬骨细胞的作用,直接骨化不经过软骨阶段而 成的硬骨
软骨化骨与膜骨从形态结构、化学成分等方面都难以区分,只能根据胚胎发生方 面的资料来加以辨别。 2 、鱼类的骨骼按着生部位来分,有三大部分: 中轴骨骼:头骨、脊柱、肋骨 ——内骨骼 附肢骨骼:肩带、腰带、支鳍骨 ——内骨骼 皮骨:鳞片、鳍条、鳍棘 ──外骨骼 由于骨骼埋藏于肌肉中,其性状、形态不易受环境影响而变化,故在研究鱼类的 演化、分类方面,骨骼是重要的依据。研究鱼类的肌肉系统也必须有骨骼的基础 知识。 第一节 中轴骨骼 鱼类各部分的骨骼数目很多,低等与高等的不同种数目也不同,现以白鲢为例介 绍各部分的骨骼名称、主要结构,然后再与其它鱼类进行比较。 一、头骨 鱼类头部形态多种多样,这反映到头骨的形态上也是多样化的,外形不一,但头 骨的基本结构却是一致的。 鱼类的头骨是一个很复杂而又特化的结构,可分为脑颅和咽颅两部分。 脑颅──位于整个头骨的上部,用来包藏脑及嗅、视、听等感觉器官。 咽颅──也称脏颅,位于整个头骨的下部,呈弧状排列,包围着消化道前端(口 咽腔及食道前部)的两侧。 (一)脑颅 白鲢的脑颅骨片有五十余块,按各骨所在的部位,可以分为嗅区(筛区)、眼区、 耳区及枕区四个部分。 1 、嗅区 本区包括有:鼻骨 2 块,前筛骨 1 块,中筛骨 1 块,侧筛骨 2 块,犁骨(锄 骨) 1 块。 鼻骨──为一对膜骨,位于鼻腔上背方近三角形的小骨,前方及内侧与中筛骨相 接,后缘与额骨相接
软骨化骨与膜骨从形态结构、化学成分等方面都难以区分,只能根据胚胎发生方 面的资料来加以辨别。 2 、鱼类的骨骼按着生部位来分,有三大部分: 中轴骨骼:头骨、脊柱、肋骨 ——内骨骼 附肢骨骼:肩带、腰带、支鳍骨 ——内骨骼 皮骨:鳞片、鳍条、鳍棘 ──外骨骼 由于骨骼埋藏于肌肉中,其性状、形态不易受环境影响而变化,故在研究鱼类的 演化、分类方面,骨骼是重要的依据。研究鱼类的肌肉系统也必须有骨骼的基础 知识。 第一节 中轴骨骼 鱼类各部分的骨骼数目很多,低等与高等的不同种数目也不同,现以白鲢为例介 绍各部分的骨骼名称、主要结构,然后再与其它鱼类进行比较。 一、头骨 鱼类头部形态多种多样,这反映到头骨的形态上也是多样化的,外形不一,但头 骨的基本结构却是一致的。 鱼类的头骨是一个很复杂而又特化的结构,可分为脑颅和咽颅两部分。 脑颅──位于整个头骨的上部,用来包藏脑及嗅、视、听等感觉器官。 咽颅──也称脏颅,位于整个头骨的下部,呈弧状排列,包围着消化道前端(口 咽腔及食道前部)的两侧。 (一)脑颅 白鲢的脑颅骨片有五十余块,按各骨所在的部位,可以分为嗅区(筛区)、眼区、 耳区及枕区四个部分。 1 、嗅区 本区包括有:鼻骨 2 块,前筛骨 1 块,中筛骨 1 块,侧筛骨 2 块,犁骨(锄 骨) 1 块。 鼻骨──为一对膜骨,位于鼻腔上背方近三角形的小骨,前方及内侧与中筛骨相 接,后缘与额骨相接
前筛骨──位于脑颅前方背面中央的一块棒形小骨,后端以结缔组织与犁骨相 接,前端以腱与前颌骨背突起的后缘相连。 中筛骨──为由膜骨及软骨化骨所合成的复合性骨。位于脑颅背面前端的中央, 是一块较大的不成对的骨块。前缘中央呈圆形的突起与腹面的犁骨突起相关节, 侧缘与犁骨相接,后缘与额骨相接,腹面后缘附有三角形的中筛软骨板,软骨板 后背方与眶蝶骨腹中央突起相接,外侧与侧筛骨相接。 侧筛骨──又称外筛骨或前额骨,为软骨化骨和膜骨合成的复性骨。位于中筛骨 的后方两侧。前外侧与眶上骨相接,腹面以结缔组织与中翼骨突起相接,内侧与 中筛骨腹面的软骨相接,前缘与中筛骨的软骨化骨部分相接,后缘与眶蝶骨相接, 构成眼腔的前壁,背面与额骨相接。 犁骨──位于脑颅腹面前端,紧贴于中筛骨腹面的一块膜骨。在犁骨背面与中筛 骨软骨之间嵌有副蝶骨的前端部分。 2 、眼区 本区包括额骨 2 块、眶蝶骨 2 块、翼蝶骨 2 块、副蝶骨 1 块、围眶骨(眶上 骨 2 块、眶下骨 16 块)。 额骨──位于背面,中筛骨后方一对最大的膜骨。后缘中部与顶骨相接,后外侧 与翼耳骨前缘相接。腹面前方与侧筛骨相接,中部与眶蝶骨及翼蝶骨连接,外侧 与蝶耳骨连接,共同构成眼腔的间壁。 眶蝶骨──位于腹面中央的一对鞍形软骨化骨,前缘与侧筛骨的后缘相接,背缘 与左右额骨连接,后缘与蝶耳骨的前缘连接。 翼蝶骨──位于腹面,在眶蝶骨后方的一对软骨化骨。后方有显著隆起,构成眼 腔的后内壁,背缘与额骨相接,外侧与蝶耳骨、翼耳骨、前耳骨共同构成与舌颌 骨的长形关节面。左右翼蝶骨的内侧在腹面正中连接成为视腔的上盖,腔底部为 副蝶骨,前方与眶蝶骨相接。 副蝶骨──位于腹面正中呈“十”字形的膜骨,前缘嵌在犁骨与中筛骨之间,后 端紧贴在基枕骨腹面,中央外侧突起与翼蝶骨相接,后外侧与前耳骨相接。 眶上骨──为一对膜骨,位于眼窝的背侧缘,呈指甲状,两侧与眶下骨相接,背 缘与额骨腹缘相接。 眶下骨──围于眼球前后方及腹缘的小骨,每侧共有八块,其中前方最大呈椭圆 形的一块叫泪骨,第 2 ─ 4 块为长条形扁骨,第 5 块最小近长方形,第 6 — 8 块极细长。 3 、耳区
前筛骨──位于脑颅前方背面中央的一块棒形小骨,后端以结缔组织与犁骨相 接,前端以腱与前颌骨背突起的后缘相连。 中筛骨──为由膜骨及软骨化骨所合成的复合性骨。位于脑颅背面前端的中央, 是一块较大的不成对的骨块。前缘中央呈圆形的突起与腹面的犁骨突起相关节, 侧缘与犁骨相接,后缘与额骨相接,腹面后缘附有三角形的中筛软骨板,软骨板 后背方与眶蝶骨腹中央突起相接,外侧与侧筛骨相接。 侧筛骨──又称外筛骨或前额骨,为软骨化骨和膜骨合成的复性骨。位于中筛骨 的后方两侧。前外侧与眶上骨相接,腹面以结缔组织与中翼骨突起相接,内侧与 中筛骨腹面的软骨相接,前缘与中筛骨的软骨化骨部分相接,后缘与眶蝶骨相接, 构成眼腔的前壁,背面与额骨相接。 犁骨──位于脑颅腹面前端,紧贴于中筛骨腹面的一块膜骨。在犁骨背面与中筛 骨软骨之间嵌有副蝶骨的前端部分。 2 、眼区 本区包括额骨 2 块、眶蝶骨 2 块、翼蝶骨 2 块、副蝶骨 1 块、围眶骨(眶上 骨 2 块、眶下骨 16 块)。 额骨──位于背面,中筛骨后方一对最大的膜骨。后缘中部与顶骨相接,后外侧 与翼耳骨前缘相接。腹面前方与侧筛骨相接,中部与眶蝶骨及翼蝶骨连接,外侧 与蝶耳骨连接,共同构成眼腔的间壁。 眶蝶骨──位于腹面中央的一对鞍形软骨化骨,前缘与侧筛骨的后缘相接,背缘 与左右额骨连接,后缘与蝶耳骨的前缘连接。 翼蝶骨──位于腹面,在眶蝶骨后方的一对软骨化骨。后方有显著隆起,构成眼 腔的后内壁,背缘与额骨相接,外侧与蝶耳骨、翼耳骨、前耳骨共同构成与舌颌 骨的长形关节面。左右翼蝶骨的内侧在腹面正中连接成为视腔的上盖,腔底部为 副蝶骨,前方与眶蝶骨相接。 副蝶骨──位于腹面正中呈“十”字形的膜骨,前缘嵌在犁骨与中筛骨之间,后 端紧贴在基枕骨腹面,中央外侧突起与翼蝶骨相接,后外侧与前耳骨相接。 眶上骨──为一对膜骨,位于眼窝的背侧缘,呈指甲状,两侧与眶下骨相接,背 缘与额骨腹缘相接。 眶下骨──围于眼球前后方及腹缘的小骨,每侧共有八块,其中前方最大呈椭圆 形的一块叫泪骨,第 2 ─ 4 块为长条形扁骨,第 5 块最小近长方形,第 6 — 8 块极细长。 3 、耳区
本区包括顶骨 2 块、蝶耳骨 2 块、翼耳骨 2 块、上耳骨 2 块、前耳骨 2 块、 后耳骨 2 块、鳞片骨 2 块、后颞骨 2 块。 顶骨──位于背面,额骨后方的一对长方形膜骨,前缘与额骨相接,外侧与翼耳 骨相接,后缘与上耳骨连接,内侧后方与上枕骨相接,左右顶骨在内侧缘相接, 顶骨的腹面前外侧复盖着蝶耳骨背面的一小部分。 蝶耳骨──(又称后额骨)位于背面中部外侧,为一对复性骨,由前部的膜骨与 后部的软骨化骨合成,前方外侧有发达的长角形突起,尖端弯向前方与额骨突起 相接,腹面前缘凹入形成眼腔的后外壁。背面内后侧部分为额骨及翼耳骨所复盖, 腹面内侧与翼蝶骨及前耳骨连接,并形成舌颌骨关节面的一部分。 翼耳骨──位于顶骨外侧的一对复性骨,由背面的膜骨及腹面有软骨化骨相愈合 而成。前部复盖着部分蝶耳骨,前缘与额骨相接,内侧与顶骨相接,后缘与上耳 骨、鳞片骨相接,后方有发达的长条形突起,其背方紧贴有后颞骨,腹面及内侧 缘与后耳骨、外枕骨相接。 上耳骨──位于顶骨后方的一对复性骨,背面的膜骨部分与腹面的软骨化骨部分 相愈合,外侧的嵴并与鳞片骨、翼耳骨相接,前缘与顶骨相接,内侧与上枕骨相 接,后缘与外枕骨背缘相接,构成耳腔的后顶壁。 前耳骨──位于腹面的一对软骨化骨,前缘与翼蝶骨相接,外侧与蝶耳骨、翼耳 骨相接,后方外侧弯向耳腔内的部分以软骨与翼耳骨、上耳骨相接。 后耳骨──很小,为扁平三角形膜骨,紧贴在外枕骨腹面,其外侧与翼耳骨后突 起的腹面内侧缘相接。 鳞片骨──位于背面后方两侧的一对三角形膜骨,紧贴在翼耳骨后缘与上耳骨外 侧,后方贴在后颞骨上。 后颞骨──为近椭圆形膜骨,紧贴在鳞片骨、上耳骨与翼耳骨后缘间,后端复盖 着上匙骨的前部。 4 、枕区 本区包括上枕骨 1 块、外枕骨 2 块、基枕骨 1 块。 上枕骨──位于背面后端中央的一块复性骨,背面的膜骨部分与腹面的软骨化骨 部分相愈合,背方为纵行隆起的上枕脊,前缘与顶骨后缘相接,两侧与上耳骨相 接,后腹缘与外枕骨的后内侧连接。 外枕骨──(又称侧枕骨),位于脑颅后端的一对软骨化骨,左右外枕骨在后方 正中相接,下面留有一孔即枕孔,为脑与脊髓的通孔,前缘与前耳骨相接,侧叶 背缘与翼耳骨、上耳骨、上枕骨相接。腹面外侧紧贴有后耳骨,腹内缘与基枕骨
本区包括顶骨 2 块、蝶耳骨 2 块、翼耳骨 2 块、上耳骨 2 块、前耳骨 2 块、 后耳骨 2 块、鳞片骨 2 块、后颞骨 2 块。 顶骨──位于背面,额骨后方的一对长方形膜骨,前缘与额骨相接,外侧与翼耳 骨相接,后缘与上耳骨连接,内侧后方与上枕骨相接,左右顶骨在内侧缘相接, 顶骨的腹面前外侧复盖着蝶耳骨背面的一小部分。 蝶耳骨──(又称后额骨)位于背面中部外侧,为一对复性骨,由前部的膜骨与 后部的软骨化骨合成,前方外侧有发达的长角形突起,尖端弯向前方与额骨突起 相接,腹面前缘凹入形成眼腔的后外壁。背面内后侧部分为额骨及翼耳骨所复盖, 腹面内侧与翼蝶骨及前耳骨连接,并形成舌颌骨关节面的一部分。 翼耳骨──位于顶骨外侧的一对复性骨,由背面的膜骨及腹面有软骨化骨相愈合 而成。前部复盖着部分蝶耳骨,前缘与额骨相接,内侧与顶骨相接,后缘与上耳 骨、鳞片骨相接,后方有发达的长条形突起,其背方紧贴有后颞骨,腹面及内侧 缘与后耳骨、外枕骨相接。 上耳骨──位于顶骨后方的一对复性骨,背面的膜骨部分与腹面的软骨化骨部分 相愈合,外侧的嵴并与鳞片骨、翼耳骨相接,前缘与顶骨相接,内侧与上枕骨相 接,后缘与外枕骨背缘相接,构成耳腔的后顶壁。 前耳骨──位于腹面的一对软骨化骨,前缘与翼蝶骨相接,外侧与蝶耳骨、翼耳 骨相接,后方外侧弯向耳腔内的部分以软骨与翼耳骨、上耳骨相接。 后耳骨──很小,为扁平三角形膜骨,紧贴在外枕骨腹面,其外侧与翼耳骨后突 起的腹面内侧缘相接。 鳞片骨──位于背面后方两侧的一对三角形膜骨,紧贴在翼耳骨后缘与上耳骨外 侧,后方贴在后颞骨上。 后颞骨──为近椭圆形膜骨,紧贴在鳞片骨、上耳骨与翼耳骨后缘间,后端复盖 着上匙骨的前部。 4 、枕区 本区包括上枕骨 1 块、外枕骨 2 块、基枕骨 1 块。 上枕骨──位于背面后端中央的一块复性骨,背面的膜骨部分与腹面的软骨化骨 部分相愈合,背方为纵行隆起的上枕脊,前缘与顶骨后缘相接,两侧与上耳骨相 接,后腹缘与外枕骨的后内侧连接。 外枕骨──(又称侧枕骨),位于脑颅后端的一对软骨化骨,左右外枕骨在后方 正中相接,下面留有一孔即枕孔,为脑与脊髓的通孔,前缘与前耳骨相接,侧叶 背缘与翼耳骨、上耳骨、上枕骨相接。腹面外侧紧贴有后耳骨,腹内缘与基枕骨
相接,在相接内侧与基枕骨共同构成一对小孔,为外枕基枕骨小孔,孔外紧接有 韦伯氏器的前二对小骨恰如门闩状相嵌合。 基枕骨──(亦称下枕骨),位于腹面正中的一块软骨化骨,前端腹面为副蝶骨 所复盖,前外侧与前耳骨相接,背面与外枕骨的腹缘相接,腹面骨质盘底紧贴着 一块扁平的角质板(咽磨) (二)咽颅 咽颅位于头骨下方,环绕消化管的前段,支持口、舌及鳃片,又称咽弓,它由包 含口咽腔及食道前部的颌弓、舌弓及鳃弓组成。一般有七对咽弓,第一对为颌弓, 第二对为舌弓,第三至第七对为鳃弓。颌弓与鱼类的摄食有关,其形态变异较大, 其余各对变异稍小。 1 、上颌区 上颌区包括前颌骨 2 块(膜骨)、上颌骨 2 块(膜骨)、翼骨 2 块(软骨化 骨)、中翼骨 2 块(软骨化骨)、后翼骨 2 块(软骨化骨)、方骨 2 块(软 骨化骨)、腭骨 2 块(膜骨)。 首先由前颌骨及上颌骨构成口裂前缘,向后又接有翼骨、中翼骨、后翼骨,这些 翼骨的腹缘有方骨。这些都是扁薄的骨片,共同构成上颌的侧背部。在口腔的前 部有腭骨,位于中翼骨的前面,与犁骨相接,这些骨片共同组成了完整的上颌。 2 、下颌区 包括齿骨 2 块(膜骨)、关节骨 2 块(软骨化骨)、前关节骨 2 块(膜骨)、 隅骨 2 块(膜骨)、米克尔氏软骨 2 块(软骨)。 下颌最前面有一较大的齿骨,齿骨内侧嵌有关节骨,关节骨的后端腹面有一块颗 粒状的小骨为隅骨,这两块骨相合,不易分开,在关节骨内侧紧贴着一块小的前 关节骨。 关节骨后端与上颌区的方骨相关节,依靠这两块骨,使得上下颌连接起来。 3 、舌弓区 包括间(茎)舌骨 2 块(软骨化骨)、上舌骨 2 块(软骨化骨)、角舌骨 2 块 (软骨化骨)、下舌骨 2 块(软骨化骨)、基舌骨 2 块(软骨化骨)、续骨 2 块(软骨化骨)、舌颌骨 2 块(软骨化骨)、尾舌骨 1 块(膜骨)、前鳃盖骨 2 块(膜骨)、主鳃盖骨 2 块(膜骨)、间鳃盖骨 2 块(膜骨)、下鳃盖骨 2 块(膜骨)、鳃条骨(膜骨)。 由间舌骨、上舌骨、角舌骨、下舌骨成对排列在两侧,还有单独的基舌骨位于正 中,将上述两侧的各骨连接。基舌骨前端突入口腔底部,外附粘膜,即成为舌。 在基舌骨的后方还有一块单一、较大的尾舌骨,具有支持峡部的功能。续骨嵌在
相接,在相接内侧与基枕骨共同构成一对小孔,为外枕基枕骨小孔,孔外紧接有 韦伯氏器的前二对小骨恰如门闩状相嵌合。 基枕骨──(亦称下枕骨),位于腹面正中的一块软骨化骨,前端腹面为副蝶骨 所复盖,前外侧与前耳骨相接,背面与外枕骨的腹缘相接,腹面骨质盘底紧贴着 一块扁平的角质板(咽磨) (二)咽颅 咽颅位于头骨下方,环绕消化管的前段,支持口、舌及鳃片,又称咽弓,它由包 含口咽腔及食道前部的颌弓、舌弓及鳃弓组成。一般有七对咽弓,第一对为颌弓, 第二对为舌弓,第三至第七对为鳃弓。颌弓与鱼类的摄食有关,其形态变异较大, 其余各对变异稍小。 1 、上颌区 上颌区包括前颌骨 2 块(膜骨)、上颌骨 2 块(膜骨)、翼骨 2 块(软骨化 骨)、中翼骨 2 块(软骨化骨)、后翼骨 2 块(软骨化骨)、方骨 2 块(软 骨化骨)、腭骨 2 块(膜骨)。 首先由前颌骨及上颌骨构成口裂前缘,向后又接有翼骨、中翼骨、后翼骨,这些 翼骨的腹缘有方骨。这些都是扁薄的骨片,共同构成上颌的侧背部。在口腔的前 部有腭骨,位于中翼骨的前面,与犁骨相接,这些骨片共同组成了完整的上颌。 2 、下颌区 包括齿骨 2 块(膜骨)、关节骨 2 块(软骨化骨)、前关节骨 2 块(膜骨)、 隅骨 2 块(膜骨)、米克尔氏软骨 2 块(软骨)。 下颌最前面有一较大的齿骨,齿骨内侧嵌有关节骨,关节骨的后端腹面有一块颗 粒状的小骨为隅骨,这两块骨相合,不易分开,在关节骨内侧紧贴着一块小的前 关节骨。 关节骨后端与上颌区的方骨相关节,依靠这两块骨,使得上下颌连接起来。 3 、舌弓区 包括间(茎)舌骨 2 块(软骨化骨)、上舌骨 2 块(软骨化骨)、角舌骨 2 块 (软骨化骨)、下舌骨 2 块(软骨化骨)、基舌骨 2 块(软骨化骨)、续骨 2 块(软骨化骨)、舌颌骨 2 块(软骨化骨)、尾舌骨 1 块(膜骨)、前鳃盖骨 2 块(膜骨)、主鳃盖骨 2 块(膜骨)、间鳃盖骨 2 块(膜骨)、下鳃盖骨 2 块(膜骨)、鳃条骨(膜骨)。 由间舌骨、上舌骨、角舌骨、下舌骨成对排列在两侧,还有单独的基舌骨位于正 中,将上述两侧的各骨连接。基舌骨前端突入口腔底部,外附粘膜,即成为舌。 在基舌骨的后方还有一块单一、较大的尾舌骨,具有支持峡部的功能。续骨嵌在
方骨的背缘,为一细棒形的小骨,它的背方与后翼骨相接,起到缝合方骨与后翼 骨的作用,又称缝合骨。舌颌骨是一块形似倒悬的大刀的骨片,上接脑颅,腹端 与续骨相关节,这样,使得上下颌后方连接于脑颅上。 主鳃盖骨是各骨中最大的一块,其上角前缘与舌颌骨相关节,它的后腹缘复盖着 的长条形骨片则是下鳃盖骨,在主鳃盖骨的前方呈“ L ”形的骨片则是前鳃盖 骨,而在前鳃盖骨和主鳃盖骨下方,二者之间、下鳃盖骨之前的一骨片就是间鳃 盖骨。 在每侧鳃盖骨下方还有数条长弧形鳃条骨,支持鳃盖膜的作用。 4 、鳃弓区 包括咽鳃骨、上鳃骨、角鳃骨、下鳃骨、基鳃骨,均为软骨化骨。 鳃弓有五对,每对鳃弓从上而下由咽鳃骨、上鳃骨、角鳃骨、下鳃骨及基鳃骨组 成。其中基鳃骨单一条状,其余各骨左右对称,第五对鳃弓在所有的真骨鱼类中 变化甚大,通常叫咽骨(下咽骨),其上鳃片不可辨认,也无呼吸功能。在鲤科 鱼类第五对鳃弓变成一对大骨片,也为咽骨(相当于第五对鳃弓的角鳃骨)上长 有咽喉齿。 由于鳃弓受外力不大,又有鳃盖保护,故仅以鳃弓背面的结缔组织与脑颅腹面相 连。 ☆上下颌的连接: 下颌的关节骨后端与上颌区的方骨相关节,上下颌靠这两块骨骼连接。 ☆颌弓与脑颅的连接: 颌弓包括上下颌,前方由上颌区的腭骨前端近叉突起的内侧凹与犁骨前方两侧的 突起相嵌合,后方通过续骨缝合着上颌区的方骨与后翼骨、续骨连舌颌骨,再由 舌颌骨连接脑颅的长形关节面(翼耳骨、蝶耳骨、前耳骨),与脑颅相关节。 ☆舌弓与脑颅的连接: 由舌弓区的茎舌骨连接续骨,续骨接舌颌骨,再由舌颌骨与脑颅的蝶耳骨、翼耳 骨、前耳骨形成的长形关节面相关节。 ☆软骨鱼类与硬骨鱼类头骨比较 软骨鱼类 硬骨鱼类 脑 颅 完全为软骨,没有骨片分化,由整 块软骨构成,相当于高等脊椎动物 的原始颅骨状态,故又称原颅。 低等硬骨鱼类或多或少有膜骨加入,高等 硬骨鱼类全骨化,头骨由许多骨片组成
方骨的背缘,为一细棒形的小骨,它的背方与后翼骨相接,起到缝合方骨与后翼 骨的作用,又称缝合骨。舌颌骨是一块形似倒悬的大刀的骨片,上接脑颅,腹端 与续骨相关节,这样,使得上下颌后方连接于脑颅上。 主鳃盖骨是各骨中最大的一块,其上角前缘与舌颌骨相关节,它的后腹缘复盖着 的长条形骨片则是下鳃盖骨,在主鳃盖骨的前方呈“ L ”形的骨片则是前鳃盖 骨,而在前鳃盖骨和主鳃盖骨下方,二者之间、下鳃盖骨之前的一骨片就是间鳃 盖骨。 在每侧鳃盖骨下方还有数条长弧形鳃条骨,支持鳃盖膜的作用。 4 、鳃弓区 包括咽鳃骨、上鳃骨、角鳃骨、下鳃骨、基鳃骨,均为软骨化骨。 鳃弓有五对,每对鳃弓从上而下由咽鳃骨、上鳃骨、角鳃骨、下鳃骨及基鳃骨组 成。其中基鳃骨单一条状,其余各骨左右对称,第五对鳃弓在所有的真骨鱼类中 变化甚大,通常叫咽骨(下咽骨),其上鳃片不可辨认,也无呼吸功能。在鲤科 鱼类第五对鳃弓变成一对大骨片,也为咽骨(相当于第五对鳃弓的角鳃骨)上长 有咽喉齿。 由于鳃弓受外力不大,又有鳃盖保护,故仅以鳃弓背面的结缔组织与脑颅腹面相 连。 ☆上下颌的连接: 下颌的关节骨后端与上颌区的方骨相关节,上下颌靠这两块骨骼连接。 ☆颌弓与脑颅的连接: 颌弓包括上下颌,前方由上颌区的腭骨前端近叉突起的内侧凹与犁骨前方两侧的 突起相嵌合,后方通过续骨缝合着上颌区的方骨与后翼骨、续骨连舌颌骨,再由 舌颌骨连接脑颅的长形关节面(翼耳骨、蝶耳骨、前耳骨),与脑颅相关节。 ☆舌弓与脑颅的连接: 由舌弓区的茎舌骨连接续骨,续骨接舌颌骨,再由舌颌骨与脑颅的蝶耳骨、翼耳 骨、前耳骨形成的长形关节面相关节。 ☆软骨鱼类与硬骨鱼类头骨比较 软骨鱼类 硬骨鱼类 脑 颅 完全为软骨,没有骨片分化,由整 块软骨构成,相当于高等脊椎动物 的原始颅骨状态,故又称原颅。 低等硬骨鱼类或多或少有膜骨加入,高等 硬骨鱼类全骨化,头骨由许多骨片组成
1 、全部为软骨 1 、骨化复杂,有软骨化骨,也有膜骨 2 、上颌由腭方软骨组成 2 、上颌原腭方软骨骨化为腭骨 3 、下颌由米克尔氏软骨组成 3 、下颌原米克尔氏软骨大部分消失或残 留,另有膜骨的齿骨、隅骨及软骨化骨的 关节骨共同构成下颌 4 、舌弓由舌颌软骨、角舌软骨、 基舌软骨构成 4 、舌弓加入了软骨化骨的茎舌骨、上舌 骨、下舌骨、膜骨的尾舌骨。 5 、鳃弓由咽鳃软骨、上鳃软骨、 角鳃软骨、下鳃软骨、基鳃软骨组 成 5 、鳃弓硬骨化成咽鳃骨、上鳃骨、角鳃 骨、下鳃骨、基鳃骨,第五对鳃弓常由一 块骨组成 咽 颅 6 、无鳃盖骨,鳃裂直接开口体外 6 、有膜骨的鳃盖骨 ☆硬骨鱼类头骨演化状态比较 低等硬骨鱼类(包括低等真骨鱼类) 高等真骨鱼类 头骨数目数目多,最多达 180 块 膜骨在头骨表面,头顶平 犁骨 2 块 有眶蝶骨 上枕骨接顶骨,不与额骨相接 整个脑颅较长 鳃盖骨边缘光滑 自真骨鱼类起具有尾舌骨、下舌骨 头骨数逐渐减少 膜骨下沉,头顶高低不平 犁骨 1 块 无眶蝶骨 上枕骨将左右顶骨分开,并与额骨相 接 整个脑颅缩短 鳃盖骨边缘具棘状突起 ☆颌与脑颅的悬系方式,大致归纳为五种类型: 1 、自接型( Autostylic ):腭方骨的各突起与脑颅合并或一部分合并或与之 相关节,仅留方骨支持上颌,舌颌骨退化,如总鳍鱼、肺鱼、多鳍鱼。 2 、全接型( Holostylic ):腭方骨的全部与脑颅合并,并依赖方骨区支持下 颌,舌颌骨消失,仅见于全头亚纲的银鲛类
1 、全部为软骨 1 、骨化复杂,有软骨化骨,也有膜骨 2 、上颌由腭方软骨组成 2 、上颌原腭方软骨骨化为腭骨 3 、下颌由米克尔氏软骨组成 3 、下颌原米克尔氏软骨大部分消失或残 留,另有膜骨的齿骨、隅骨及软骨化骨的 关节骨共同构成下颌 4 、舌弓由舌颌软骨、角舌软骨、 基舌软骨构成 4 、舌弓加入了软骨化骨的茎舌骨、上舌 骨、下舌骨、膜骨的尾舌骨。 5 、鳃弓由咽鳃软骨、上鳃软骨、 角鳃软骨、下鳃软骨、基鳃软骨组 成 5 、鳃弓硬骨化成咽鳃骨、上鳃骨、角鳃 骨、下鳃骨、基鳃骨,第五对鳃弓常由一 块骨组成 咽 颅 6 、无鳃盖骨,鳃裂直接开口体外 6 、有膜骨的鳃盖骨 ☆硬骨鱼类头骨演化状态比较 低等硬骨鱼类(包括低等真骨鱼类) 高等真骨鱼类 头骨数目数目多,最多达 180 块 膜骨在头骨表面,头顶平 犁骨 2 块 有眶蝶骨 上枕骨接顶骨,不与额骨相接 整个脑颅较长 鳃盖骨边缘光滑 自真骨鱼类起具有尾舌骨、下舌骨 头骨数逐渐减少 膜骨下沉,头顶高低不平 犁骨 1 块 无眶蝶骨 上枕骨将左右顶骨分开,并与额骨相 接 整个脑颅缩短 鳃盖骨边缘具棘状突起 ☆颌与脑颅的悬系方式,大致归纳为五种类型: 1 、自接型( Autostylic ):腭方骨的各突起与脑颅合并或一部分合并或与之 相关节,仅留方骨支持上颌,舌颌骨退化,如总鳍鱼、肺鱼、多鳍鱼。 2 、全接型( Holostylic ):腭方骨的全部与脑颅合并,并依赖方骨区支持下 颌,舌颌骨消失,仅见于全头亚纲的银鲛类
3 、两接型( Amphistylic ):腭方骨与脑颅贴接,腭突与耳突赖韧带和脑颅 相接。舌颌骨的韧带上连脑颅,前接下颌,舌颌骨正常。见于原始的软骨鱼类如 化石的裂口鲨、肋棘鲨及现存的七鳃鲨和六鳃鲨。 4 、舌接型( Hyostylic ):腭方骨和脑颅接触疏松,舌颌骨借韧带,上和耳 囊区相连。腭突和其它突起的连接亦可出现,舌颌骨很发达,大多数板鳃类属此 型。 5 、后接型( Methyostylic ):舌颌骨发达,背面与脑颅的耳骨区(蝶耳骨、 前耳骨、翼耳骨等)相关节,腹端连续骨、方骨和下颌的关节骨相关节,见于一 般硬骨鱼类。 二、脊柱 脊柱是由许多椎骨自头后一直到尾鳍基部相互衔接而成,用以支持身体和保护脊 髓、主要血管等。这是一切脊椎动物的特征。 鱼类的脊椎骨按其着生部位和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躯椎和尾椎两类。 (一)躯椎 一个典型的躯椎是由椎体、髓弓、髓棘、椎管、椎体横突、关节突构成。 1 、椎体 它是椎骨腹面增厚的部分,形圆而略扁,硬骨鱼类的椎体前后两端均内凹入,成 为漏斗状凹面,所以称为双凹椎体,凹处有退化的残余脊索存在。 2 、髓弓 即椎体背侧方二块小骨所形成的弓状构造。 3 、椎管 髓弓中间呈三角形的空腔即为椎管,有脊髓从椎管中通过。 4 、髓棘 从髓弓的顶端向其背方向突出的一根细长的突起。 5 、椎体横突 椎体腹面向外事处侧突出的部分即为椎体横突,以此与肋骨相关节
3 、两接型( Amphistylic ):腭方骨与脑颅贴接,腭突与耳突赖韧带和脑颅 相接。舌颌骨的韧带上连脑颅,前接下颌,舌颌骨正常。见于原始的软骨鱼类如 化石的裂口鲨、肋棘鲨及现存的七鳃鲨和六鳃鲨。 4 、舌接型( Hyostylic ):腭方骨和脑颅接触疏松,舌颌骨借韧带,上和耳 囊区相连。腭突和其它突起的连接亦可出现,舌颌骨很发达,大多数板鳃类属此 型。 5 、后接型( Methyostylic ):舌颌骨发达,背面与脑颅的耳骨区(蝶耳骨、 前耳骨、翼耳骨等)相关节,腹端连续骨、方骨和下颌的关节骨相关节,见于一 般硬骨鱼类。 二、脊柱 脊柱是由许多椎骨自头后一直到尾鳍基部相互衔接而成,用以支持身体和保护脊 髓、主要血管等。这是一切脊椎动物的特征。 鱼类的脊椎骨按其着生部位和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躯椎和尾椎两类。 (一)躯椎 一个典型的躯椎是由椎体、髓弓、髓棘、椎管、椎体横突、关节突构成。 1 、椎体 它是椎骨腹面增厚的部分,形圆而略扁,硬骨鱼类的椎体前后两端均内凹入,成 为漏斗状凹面,所以称为双凹椎体,凹处有退化的残余脊索存在。 2 、髓弓 即椎体背侧方二块小骨所形成的弓状构造。 3 、椎管 髓弓中间呈三角形的空腔即为椎管,有脊髓从椎管中通过。 4 、髓棘 从髓弓的顶端向其背方向突出的一根细长的突起。 5 、椎体横突 椎体腹面向外事处侧突出的部分即为椎体横突,以此与肋骨相关节
6 、前后关节突 椎体背前方有两个突出的短棒状小骨,为前关节突,椎体的背后方也有一对突出 的短棒状小骨,叫后关节突。前一椎体的后关节突与后一椎体的前关节突相互关 节,使椎骨连成一条长的脊椎,既坚韧又灵活,这是真骨鱼类与各种低等硬骨鱼 类在脊椎构造上的不同点之一。 在椎体前后凹面中间,有透明而又似胶状的脊索之残余,并在椎体中央的细孔中 穿过,因此整条脊索外观呈念珠状。 有些鱼类在椎体腹面也有关节突存在,称为脉关节突,在快速游泳的鱼类特别发 达。 (二)尾椎 一个典型的尾椎具有椎体、髓弓、髓棘、椎管、前关节突、脉弓、脉管、脉棘。 脉弓是由椎体横突向腹面突出,左右合成的弓状构造。脉弓中间的空腔为脉管, 内容纳尾动脉及尾静脉,脉棘为脉弓向腹面突出的细长骨片。 硬骨鱼类最后几个尾椎的脉棘或髓棘常和尾鳍基部连接,最后一尾椎的后方有一 对扁阔的突起,称为尾部棒状骨,脉棘也常较粗大,都与尾鳍鳍条连接,起到支 持尾鳍的作用。 软骨鱼类的躯椎是由椎体、髓弓、椎管、髓棘、椎体横突组成,尾椎具椎体、髓 弓、椎管、髓棘、脉弓、脉管、脉棘。 软骨鱼类的椎体为双凹椎体,前后面呈凹漏斗形,内容纳脊索。椎体未骨化,但 有不同程度的钙质沉淀,增强了坚固性,按其钙化情况可分为单环椎(如角鲨)、 多环椎(如圆犁头鳐)、星椎(如星鲨)三种类型。 (三)韦伯氏器 硬骨鱼类鲤形总目第三者 1 ─ 3 椎体的两侧有四对小骨,由前向后依次称为带 状骨、舶状骨、间插骨、三脚骨,这四专用骨骼称为韦伯氏器。 带状骨位于最前端,与外枕骨相接,此骨最小,呈椭圆漏斗状,由第一髓棘演变 而来,舶状骨是复盖在带状骨外侧面的一块小骨,呈圆形,由第一髓弓演变而来, 外侧后方有粗的韧带与间插骨、三脚骨相连,间插骨呈“丫”形,由第二髓弓演 变而成,其叉状一端以结缔组织连在第二、第三椎骨的侧面,另一端以韧带分别 与舶状骨、三脚骨相连;三脚骨呈三角形,是最大的一块,由第一椎骨的肋骨演 变而来,在第二、第三椎骨横突之间,前端以韧带与间插骨、舶状骨相连,后端 埋在鳔前室的结缔组织中。 韦伯氏器的机能:三脚骨后端与鳔相接,而带状骨及复盖其上的舶状骨紧贴在外 枕骨围成的外枕基枕骨小孔,此小孔通内耳的围淋巴腔,腔内有淋巴液,当鳔中
6 、前后关节突 椎体背前方有两个突出的短棒状小骨,为前关节突,椎体的背后方也有一对突出 的短棒状小骨,叫后关节突。前一椎体的后关节突与后一椎体的前关节突相互关 节,使椎骨连成一条长的脊椎,既坚韧又灵活,这是真骨鱼类与各种低等硬骨鱼 类在脊椎构造上的不同点之一。 在椎体前后凹面中间,有透明而又似胶状的脊索之残余,并在椎体中央的细孔中 穿过,因此整条脊索外观呈念珠状。 有些鱼类在椎体腹面也有关节突存在,称为脉关节突,在快速游泳的鱼类特别发 达。 (二)尾椎 一个典型的尾椎具有椎体、髓弓、髓棘、椎管、前关节突、脉弓、脉管、脉棘。 脉弓是由椎体横突向腹面突出,左右合成的弓状构造。脉弓中间的空腔为脉管, 内容纳尾动脉及尾静脉,脉棘为脉弓向腹面突出的细长骨片。 硬骨鱼类最后几个尾椎的脉棘或髓棘常和尾鳍基部连接,最后一尾椎的后方有一 对扁阔的突起,称为尾部棒状骨,脉棘也常较粗大,都与尾鳍鳍条连接,起到支 持尾鳍的作用。 软骨鱼类的躯椎是由椎体、髓弓、椎管、髓棘、椎体横突组成,尾椎具椎体、髓 弓、椎管、髓棘、脉弓、脉管、脉棘。 软骨鱼类的椎体为双凹椎体,前后面呈凹漏斗形,内容纳脊索。椎体未骨化,但 有不同程度的钙质沉淀,增强了坚固性,按其钙化情况可分为单环椎(如角鲨)、 多环椎(如圆犁头鳐)、星椎(如星鲨)三种类型。 (三)韦伯氏器 硬骨鱼类鲤形总目第三者 1 ─ 3 椎体的两侧有四对小骨,由前向后依次称为带 状骨、舶状骨、间插骨、三脚骨,这四专用骨骼称为韦伯氏器。 带状骨位于最前端,与外枕骨相接,此骨最小,呈椭圆漏斗状,由第一髓棘演变 而来,舶状骨是复盖在带状骨外侧面的一块小骨,呈圆形,由第一髓弓演变而来, 外侧后方有粗的韧带与间插骨、三脚骨相连,间插骨呈“丫”形,由第二髓弓演 变而成,其叉状一端以结缔组织连在第二、第三椎骨的侧面,另一端以韧带分别 与舶状骨、三脚骨相连;三脚骨呈三角形,是最大的一块,由第一椎骨的肋骨演 变而来,在第二、第三椎骨横突之间,前端以韧带与间插骨、舶状骨相连,后端 埋在鳔前室的结缔组织中。 韦伯氏器的机能:三脚骨后端与鳔相接,而带状骨及复盖其上的舶状骨紧贴在外 枕骨围成的外枕基枕骨小孔,此小孔通内耳的围淋巴腔,腔内有淋巴液,当鳔中
气体的增减及外来声音传导鱼体,又经鳔加强声波振幅之后,通过三脚骨,韧带 经间插骨、舶状骨、带状骨将振动传导至内耳,再经听神经传达到脑。 韦伯氏器在分类上是鲤形总目区别于是其他总目鱼类的主要特征。 (四)软骨鱼类的椎骨 躯椎是由椎体、髓弓、椎管、髓棘、椎体横突组成。 尾椎具椎体、髓弓、椎管、髓棘、脉弓、脉管、脉棘。 软骨鱼类的椎体为双凹椎体,前后面呈凹漏斗形,内容纳脊索。 椎体未骨化,但有不同程度的钙质沉淀,增强了坚固性,按其钙化情况可分为单 环椎(如角鲨)、多环椎(如圆犁头鳐)、星椎(如星鲨)三种类型。 1 、单环椎( Cyclospondyli ):钙化成中间缩小的圆筒,似尖端相连的两个 圆锥形,在椎体的横切面上只呈现一个单独的钙化圈,这种钙化情况可能是最低 级的,如角鲨属。 2 、多环椎( Tectospondyli ):钙化层数增加,在椎体横切面上呈现出两个 或更多的钙化圈,如圆犁头鳐属。 3 、星椎( Asteropondyli ):添加许多向四面射出的长片状的钙化板于原来 单独钙化圈之外,在椎体的横切面上呈星芒状,如星鲨属。 三、肋骨( Rib )及肌间骨( Intermascular bone ) 肋骨是中轴骨骼的一个组成部分。肋骨与椎体横突相关节,起到支持身体、保护 内脏器官的作用。 鱼类的肋骨可分为两大类,即背肋( Dorsal rib )和腹肋( Ventral rib )。 在体侧一系列按节整齐排列呈锯齿状的肌节( Myotome )间把肌节隔离的结缔 组织为肌隔( Myocommata,Myosepta )。在体侧中央将大侧肌分隔为上下两个 部分(即轴上肌与轴下肌)的结缔组织为水平隔膜( Horizontalseptum )。背 肋就长在肌隔与水平隔膜相切的地方,位于轴上肌与轴下肌之间。腹肋长在肌隔 与腹膜相切的地方,恰在腹膜的外面和肌肉层的内面。鱼类的肋骨是单头式的, 即肋骨基部仅有一关节头与内面相关节。 软骨鱼类板鳃亚纲的肋骨也是软骨,位置在水平隔膜内,从发生上分析仍属腹肋, 躯干部最前的几个椎体无肋骨,尾部除最前几个椎骨具肋骨外,余均付缺。全头 亚纲无肋骨
气体的增减及外来声音传导鱼体,又经鳔加强声波振幅之后,通过三脚骨,韧带 经间插骨、舶状骨、带状骨将振动传导至内耳,再经听神经传达到脑。 韦伯氏器在分类上是鲤形总目区别于是其他总目鱼类的主要特征。 (四)软骨鱼类的椎骨 躯椎是由椎体、髓弓、椎管、髓棘、椎体横突组成。 尾椎具椎体、髓弓、椎管、髓棘、脉弓、脉管、脉棘。 软骨鱼类的椎体为双凹椎体,前后面呈凹漏斗形,内容纳脊索。 椎体未骨化,但有不同程度的钙质沉淀,增强了坚固性,按其钙化情况可分为单 环椎(如角鲨)、多环椎(如圆犁头鳐)、星椎(如星鲨)三种类型。 1 、单环椎( Cyclospondyli ):钙化成中间缩小的圆筒,似尖端相连的两个 圆锥形,在椎体的横切面上只呈现一个单独的钙化圈,这种钙化情况可能是最低 级的,如角鲨属。 2 、多环椎( Tectospondyli ):钙化层数增加,在椎体横切面上呈现出两个 或更多的钙化圈,如圆犁头鳐属。 3 、星椎( Asteropondyli ):添加许多向四面射出的长片状的钙化板于原来 单独钙化圈之外,在椎体的横切面上呈星芒状,如星鲨属。 三、肋骨( Rib )及肌间骨( Intermascular bone ) 肋骨是中轴骨骼的一个组成部分。肋骨与椎体横突相关节,起到支持身体、保护 内脏器官的作用。 鱼类的肋骨可分为两大类,即背肋( Dorsal rib )和腹肋( Ventral rib )。 在体侧一系列按节整齐排列呈锯齿状的肌节( Myotome )间把肌节隔离的结缔 组织为肌隔( Myocommata,Myosepta )。在体侧中央将大侧肌分隔为上下两个 部分(即轴上肌与轴下肌)的结缔组织为水平隔膜( Horizontalseptum )。背 肋就长在肌隔与水平隔膜相切的地方,位于轴上肌与轴下肌之间。腹肋长在肌隔 与腹膜相切的地方,恰在腹膜的外面和肌肉层的内面。鱼类的肋骨是单头式的, 即肋骨基部仅有一关节头与内面相关节。 软骨鱼类板鳃亚纲的肋骨也是软骨,位置在水平隔膜内,从发生上分析仍属腹肋, 躯干部最前的几个椎体无肋骨,尾部除最前几个椎骨具肋骨外,余均付缺。全头 亚纲无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