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县2016-2017学年上期 九年级语文 半期检测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满分:120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2分) 沉(chen)寂汲取(xi) 静谧(mi) B.繁衍(yon) 词扶掖(ye) 亵(xie)渎 G.诘难(jie) 佛然(fu)骈进(pian) 独倚(yi) D.玄(xuan)虚 渺(miao)茫 诓( kuang)骗 狡黠(xie) 2.下列词语没有错字的一组( )(2分) A.恪尽职守锲而不舍相形见绌怒不可遏 B.廓然无累重蹈复辙涕泗横流气吞斗牛 C.辨伪去妄根深帝固墨守成规腐草为萤 D.喏喏连声脑羞成怒恃才放犷强聒不舍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份试卷中第一小题他花了10分钟的时间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B.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吸取教训,加紧训练,提高技艺。 C.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 D.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B.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文学作品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作品不仅表现手法自由活泼 而且思想感情丰富细腻。 C.经典诵读比赛的舞台上,动情的朗诵和变幻的舞台背景真是让人目不暇接。 D.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蒲、佩香囊等习俗在民间广为流传。 5.下列修辞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宜 宾 县 2016—2017 学 年 上 期 九 年 级 语 文 半期检测题 (考试时间:120 分钟; 全卷满分:120 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6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2 分) A.滞.(zhì ) 留 沉.( chén )寂 汲.取 ( xī ) 静谧.( mì ) B.繁衍. ( yán ) 谀. ( yù ) 词 扶掖. ( yè ) 亵.( xiè)渎 C.诘.难 ( jié ) 怫. 然 ( fú) 骈.进 (pián) 独倚.( yǐ ) D.玄.( xuàn)虚 渺.( miǎo )茫 诓.( kuāng )骗 狡黠.( xié) 2.下列词语没有错字的一组( ) (2 分) A.恪尽职守 锲而不舍 相形见绌 怒不可遏 B.廓然无累 重蹈复辙 涕泗横流 气呑斗牛 C.辨伪去妄 根深帝固 墨守成规 腐草为萤 D.喏喏连声 脑羞成怒 恃才放犷 强聒不舍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这份试卷中第一小题他花了 10 分钟的时间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 B.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 ....,而要吸取教训,加紧训练,提高技艺。 C.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 ....,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 D.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 ....,令人赞叹不已。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B.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文学作品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作品不仅表现手法自由活泼, 而且思想感情丰富细腻。 C.经典诵读比赛的舞台上,动情的朗诵和变幻的舞台背景真是让人目不暇接。 D.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蒲、佩香囊等习俗在民间广为流传。 5.下列修辞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本句运用了比喻、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北方冰雪世界群山与高原 形象的雄伟 B.风从水面掠过,留下粼粼碧波:;雨从山头飘过,留下片片新绿:阳光从林间穿过, 留下丝丝暖意:我们从时代的舞台走过,该留下点什么东西呢 本句运用排比的修辞,充满激情地强调了风雨阳光能带来美丽的景色。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诗人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受 D.有责任感的“80后”现在少了吗?不少!当灾难来临时,他们挺身而出,勇于献身 这句话运用设问的修辞,自问自答,强调了现在有很多有责任感的、勇于献身的“80 后”。 6.下列关于课文分析不正确的是 )(3分) A.《沁园春·雪》是一首词,“沁园春”是词牌名,决定词所采用的曲调,“雪”是题目, 决定词的内容。 B.《雨说》一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诗人笔下的雨,被赋予人的灵性,是爱的使者, 春的信使。 C.《蝈蝈与蛐蛐》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诗,诗人捕捉了两种极为平常的昆虫的 叫声,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慨。 D.《敬业与乐业》中,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作者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两个例 子加以证明,这种论证方法叫道理论证。 7.鲁达是古典名著《水浒》中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梁山英雄,他的故事家喻户晓,其中一 个精彩的场面是帮助金翠父女打抱不平。请仔细思考,回答以下问题。(3分) (1)这段故事名为《 》(1分) (2)根据该故事情节简要概括鲁达的性格特征。(2分) 二、古代诗文(26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11题(11分)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 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 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 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
本句运用了比喻、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北方冰雪世界群山与高原 形象的雄伟。 B.风从水面掠过,留下粼粼碧波;雨从山头飘过,留下片片新绿;阳光从林间穿过, 留下丝丝暖意;我们从时代的舞台走过,该留下点什么东西呢? 本句运用排比的修辞,充满激情地强调了风雨阳光能带来美丽的景色。 C.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诗人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受。 D.有责任感的“80 后”现在少了吗?不少!当灾难来临时,他们挺身而出,勇于献身。 这句话运用设问的修辞,自问自答,强调了现在有很多有责任感的、勇于献身的“80 后”。 6.下列关于课文分析不正确的是( ) (3 分) ziyuanku.com A.《沁园春·雪》是一首词,“沁园春”是词牌名,决定词所采用的曲调,“雪”是题目, 决定词的内容。 B.《雨说》一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诗人笔下的雨,被赋予人的灵性,是爱的使者, 春的信使。 C.《蝈蝈与蛐蛐》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诗,诗人捕捉了两种极为平常的昆虫的 叫声,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慨。 D.《敬业与乐业》中,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作者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两个例 子加以证明,这种论证方法叫道理论证。 7.鲁达是古典名著《水浒》中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梁山英雄,他的故事家喻户晓,其中一 个精彩的场面是帮助金翠父女打抱不平。请仔细思考,回答以下问题。(3 分) (1)这段故事名为《 》(1 分) (2)根据该故事情节简要概括鲁达的性格特征。(2 分) 二、古代诗文(26 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8—11 题(11 分)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 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 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 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
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 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 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 曰:“齐人也,坐盜。”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 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 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以头抢地耳 ②长跪而谢之 ③秦王色挠 ④秦王佛然怒 9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太守谓谁 B.秦王不悦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C.安陵君其许寡人 潭中鱼可百许头 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贤于材人远也 10.填空:(2分) 唐雎和晏子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唐雎主要靠 取胜,晏子主要靠」 取 胜 11.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二)古诗词赏析(5分) 12.阅读下面古诗词,回答问题 渔家傲秋思 作者:范仲淹【宋代】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 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 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 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 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 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 分) ①以头抢 . 地耳 ②长跪而谢 . 之 ③秦王色挠. ④秦王怫然..怒 9.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太守谓.谁 B.秦王不悦.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C.安陵君其许.寡人 潭中鱼可百许.头 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贤于.材人远也 10.填空:(2 分) 唐雎和晏子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唐雎主要靠 取胜,晏子主要靠 取 胜。 11.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资*源%库(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二)古诗词赏析(5 分) 12.阅读下面古诗词,回答问题。 渔家傲•秋思 资*源%库ziyuanku.com 作者:范仲淹【宋代】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赏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2)对下面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此人着意于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 景和内地景象的迥然不同 B.词人在下片集中抒发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开头两句是全词的核心部分,从侧面揭 示征人的卫国思家的矛盾心情 C.结尾三句情调激昂、高亢,含蓄表达了词人对朝廷的腐败和软弱及其不修武备、不 重边功做法的愤懑之情 D.词人写自己亲临目见的景物,表达戍边将士复杂的情感,全词意境壮阔,形象鲜明, 语言凝练,读来真切感人。 (三)古诗文积累。(共10分) 13.仔细读题,完成默写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欲语泪先流。《武陵春》 ③槲叶落山路 。《商山早行》 ④过尽千帆皆不是 肠断白品蘋洲。《望江南》 ⑤ 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⑥《陈涉世家》中表现陈胜胸怀大志的句子是: ⑦《观刈麦》中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同样表现人们矛盾心情的句 子是 ⑧《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两句意思 致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17题。(14分) 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赏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 分) (2)对下面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此人着意于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 景和内地景象的迥然不同。 B.词人在下片集中抒发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开头两句是全词的核心部分,从侧面揭 示征人的卫国思家的矛盾心情。 C.结尾三句情调激昂、高亢,含蓄表达了词人对朝廷的腐败和软弱及其不修武备、不 重边功做法的愤懑之情。 D.词人写自己亲临目见的景物,表达戍边将士复杂的情感,全词意境壮阔,形象鲜明, 语言凝练,读来真切感人。 (三)古诗文积累。(共 10 分) 13.仔细读题,完成默写填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 ① ,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② ,欲语泪先流。《武陵春》 ③ 槲叶落山路, 。《商山早行》 ④过尽千帆皆不是, ,肠断白品蘋洲。《望江南》 ⑤ ,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⑥《陈涉世家》中表现陈胜胸怀大志的句子是: 。 ⑦《观刈麦》中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同样表现人们矛盾心情的句 子是 , 。 ⑧《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 , 。”两句意思一 致。 三、现代文阅读(28 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4—17 题。(14 分) 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①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中,看到了一幢幢高耸的大楼直插云 霄,一座座盘旋的立交桥雄伟壮观,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井然有序的穿梭不停,大街上的霓 虹灯闪着诱人的光彩,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②我目瞪口呆,原来城市是这样的美好啊!年少的我由此陷入了深深的忧伤 ③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我想,父亲如果是城里人该有多好, 那我也就是城里人了。 ④暑假,几名城里的大学生到我们这座大山里写生,他们背着画夹,戴着大阳帽,洋气 十足。其中有一个叫黄春草的女孩儿,就借住在我家 ⑤有一天早上,为了画日出,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了。我缠着要看她画画,就和她 起去了。我们一起登上了山顶,大阳升起来了,红彤彤的,将云彩映照得格外艳丽。黄春草 支起画夹,神情专注地画着。等她画完画,我们就坐在一块石头上聊天。我说:“我真羡慕 你,生活在大城市里,享受着富足的生活和良好的教育,像我这样活着实在没有一点儿意思。” 可她却说:“不要把别人的生活想得太美好,小小年纪不要如此多愁善感。我给你讲一个故 事吧。” ⑥于是她讲道:“在一座大山深处,有一个小女孩儿,十岁那年,母亲病逝;十二岁那 年,父亲抬木头时被砸伤,从此干不了体力活儿。她每天背着个破布包,跑步去六公里外的 学校上学。放学后,她还得割猪草,像男人一样在腰上缠根绳子,下到悬崖下面挖药材,挣 点找补贴家用和交学杂费。后来她考上了大学,她一共贷了八千多元的助学贷款……” ⑦我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我以为她在给我编故事,黄春草却说这 个女孩儿就是她 ⑧我惊讶地看着黄春草,她的脸上非常平静。我想,比起黄春草,我幸运得多了,最起 码,我还有爱我的爸爸和妈妈。 ⑨黄春草的手指向远处,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惊讶地发现,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竞然生 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那块岩石像伸出的房檐一样,严严实实地遮挡住了阳光,但是小 花竟然绽放了。她说:“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 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 ⑩是呀,我们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时间和地点,但我们可以选择顽强,在艰苦的环境 中一样能够茁壮成长,就像那朵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14.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不超过50字)(3分)
①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中,看到了一幢幢高耸的大楼直插云 霄,一座座盘旋的立交桥雄伟壮观,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井然有序的穿梭不停,大街上的霓 虹灯闪着诱人的光彩,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资*源%库②我目瞪口呆,原来城市是这样的美好啊!年少的我由此陷入了深深的忧伤。 ③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 我想,父亲如果是城里人该有多好, 那我也就是城里人了。 ④暑假,几名城里的大学生到我们这座大山里写生,他们背着画夹,戴着大阳帽,洋气 十足。其中有一个叫黄春草的女孩儿,就借住在我家。 ⑤有一天早上,为了画日出,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了。我缠着要看她画画,就和她一 起去了。我们一起登上了山顶,大阳升起来了,红彤彤的,将云彩映照得格外艳丽。黄春草 支起画夹,神情专注地画着。等她画完画,我们就坐在一块石头上聊天。我说:“我真羡慕 你,生活在大城市里,享受着富足的生活和良好的教育,像我这样活着实在没有一点儿意思。” 可她却说:“不要把别人的生活想得太美好,小小年纪不要如此多愁善感。我给你讲一个故 事吧。” ⑥于是她讲道:“在一座大山深处,有一个小女孩儿,十岁那年,母亲病逝;十二岁那 年,父亲抬木头时被砸伤,从此干不了体力活儿。她每天背着个破布包,跑步去六公里外的 学校上学。放学后,她还得割猪草,像男人一样在腰上缠根绳子,下到悬崖下面挖药材,挣 点找补贴家用和交学杂费。后来她考上了大学,她一共贷了八千多元的助学贷款……” ⑦ 我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我以为她在给我编故事,黄春草却说这 个女孩儿就是她。 ⑧我惊讶地看着黄春草,她的脸上非常平静。我想,比起黄春草,我幸运得多了,最起 码,我还有爱我的爸爸和妈妈。 ⑨黄春草的手指向远处,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惊讶地发现,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 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那块岩石像伸出的房檐一样,严严实实地遮挡住了阳光,但是小 花竟然绽放了。她说:“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 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 ⑩ 是呀,我们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时间和地点,但我们可以选择顽强,在艰苦的环境 中一样能够茁壮成长,就像那朵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14.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不超过 50 字)(3 分)
15.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4分) (1)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2分) (2)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竞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2分) 16.第⑤段中画线句是景物描写,请联系上下文分析这个句子的作用。(3分) 17.请谈淡你对第⑨段“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 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这句话的理解。(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4分) 要善待挫折 ①漫漫人生,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坷。如生活困难,髙考落榜,升职无望,体 质不佳,办事受阻,无端受控等等。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挫折随时都可能 降临 ②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 ③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 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音乐家贝多芬, 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17岁失去母亲,26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 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 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④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 调整行动,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科学家贝佛里奇说:“人们最 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可以说,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15.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4 分) (1)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2 分) ⑵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2 分) 16.第⑤段中画线句是景物描写,请联系上下文分析这个句子的作用。(3 分) 17.请谈淡你对第⑨段“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 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这句话的理解。(4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 18-21 题。(14 分) 要善待挫折 ①漫漫人生,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坷。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升职无望,体 质不佳,办事受阻,无端受控等等。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 挫折随时都可能 降临。 ②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 ③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 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音乐家贝多芬, 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 17 岁失去母亲,26 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 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 可贝多芬不消沉, 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 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④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 调整行动,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科学家贝佛里奇说:“人们最 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可以说,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⑤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法国作家 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 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 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有删改) 18.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采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3分) 19.第④段“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一句中“往往”一词能 否删去?为什么?(3分) 20.第⑤段加点的“绊脚石”和“垫脚石”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4分) 21.本文论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针对这一论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并作简要分析。(4 分) 四、作文。(50分) (1)迷茫时,我们不要等待,张开双臂,去拥抱那柳暗花明的未来;逆境时,我们不 要等待,竭力寻求,去迎接那黎明的曙光:成功时,我们更不要等待,再接再厉,去夺取那 新的辉煌 请以“不要等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2)我们周围有很多美妙的声音。有的是欢快的,有的是凝重的;有的是大自然的 天籁之声,有的是心灵世界的肺腑之音:有的声音飘动着明亮的希望,有的声音荡漾着温暖 的柔情……凝神聆听,你会突然感到自己是其中的一个和谐的音符 请以“聆听 为题,写一篇作文
⑤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法国作家 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 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 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 有删改 ) 18. 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采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3 分) 19. 第④段“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 一句中“往往” 一词能 否删去?为什么?(3 分) $来&源:ziyuanku.com 20. 第⑤段加点的“绊脚石” 和“垫脚石” 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4 分) ziyuanku.com 21.本文论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请针对这一论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并作简要分析。 (4 分 ) 四、作文。(50 分) (1)迷茫时,我们不要等待,张开双臂,去拥抱那柳暗花明的未来;逆境时,我们不 要等待,竭力寻求,去迎接那黎明的曙光;成功时,我们更不要等待,再接再厉,去夺取那 新的辉煌······ 请以“不要等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2)我们周围有很多美妙的声音。有的是欢快的,有的是凝重的;有的是大自然的 天籁之声,有的是心灵世界的肺腑之音;有的声音飘动着明亮的希望,有的声音荡漾着温暖 的柔情……凝神聆听,你会突然感到自己是其中的一个和谐的音符。 资*源%库请以“聆听 ”为题,写一篇作文
以上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字数600以上
以上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字数 600 以上。 1 180 360
IIIL □□□□
1 540
九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积累(16分) 1.C2.A3.B4.D5.C6.D7.(1)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拳打 镇关西)(2)嫉恶如仇、见义勇为、爱憎分明等 二、古诗文阅读(26分) 8.撞;道歉;屈服;盛怒的样子9.B10.勇敢;智慧。 11.(1)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国。(注意两个“使”的区别) (2)(它们)只是叶子相似,其实果实的味道不同。 12.(1)在崇山峻岭之间,长烟直上。在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一座孤城便紧 紧地关闭了城门。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2)C13.略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一)14.“我”生活在大山里,羡慕城里人的生活.听了黄春草在逆境中奋斗 的经历后,认识到了只有选择顽强.才能茁壮成长。(提示:“我”羡慕城里人的 生活1分,黄春草的奋斗经历1分,“我”的认识1分) 15.(1)“质问”:表达“我”对父亲的不满,把自己不能过上城市富足生活的责 任归结到父亲身上。(2分,意合即可)(2)第一个“竟然”强调小花恶劣的生长 环境;第二个“竟然”突出了小花顽强的生命力:(2分,各1分) 16.烘托了“我”对黄春草的美好生活的羡慕之情(或“向往之情”)(3分) 17.“阳光”暗喻了美好生活(“阳光虽然没有照到小花身上”是指还没有过上美 好生活,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是指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存在)(2 分)这句话告诉我们看到了美好生活,就有了希望和梦想,就要去追求奋斗。(2 分) (二)18.答:主要运用了事实论证(或举例论证)。文中运用司马迁和贝多芬的 事例,更有力地论证了“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 的业绩”这一观点,进一步增强了说服力。 19.答:不能删。(1分)因为“往往”一词强调了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常常是 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如果去掉,就显得过于绝对。(2分;语意相近即可) 20.绊脚石:人生路上的障碍。垫脚石:人生路上不断前进的凭借 21.本文论述的中心论点是“要善待挫折”(或:要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 奋起,在挫折中追求,成为生活的强者 四、作文(50分,按中考要求给分)
九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16 分) 1.C 2.A 3.B 4.D 5.C 6. D 7.(1)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拳打 镇关西)(2)嫉恶如仇、见义勇为、爱憎分明等 二、古诗文阅读(26 分) 8. 撞;道歉;屈服;盛怒的样子 9.B 10. 勇敢;智慧。 11.(1)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国。(注意两个“使”的区别) (2)(它们)只是叶子相似,其实果实的味道不同。 12.(1)在崇山峻岭之间,长烟直上。在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一座孤城便紧 紧地关闭了城门。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2)C 13.略 三、现代文阅读(28 分) (—) 14.“我”生活在大山里,羡慕城里人的生活.听了黄春草在逆境中奋斗 的经历后,认识到了只有选择顽强.才能茁壮成长。(提示:“我”羡慕城里人的 生活 1 分,黄春草的奋斗经历 1 分,“我”的认识 1 分) 15.(1)“质问”:表达“我”对父亲的不满,把自己不能过上城市富足生活的责 任归结到父亲身上。(2 分,意合即可) (2)第—个“竟然”强调小花恶劣的生长 环境;第二个“竟然”突出了小花顽强的生命力;(2 分,各 1 分) 16. 烘托了“我”对黄春草的美好生活的羡慕之情(或“向往之情”)(3 分) 17.“阳光”暗喻了美好生活(“阳光虽然没有照到小花身上”是指还没有过上美 好生活,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是指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存在)(2 分)这句话告诉我们看到了美好生活,就有了希望和梦想,就要去追求奋斗。(2 分) (二) 18.答: 主要运用了事实论证(或举例论证)。文中运用司马迁和贝多芬的 事例,更有力地论证了“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 的业绩”这一观点,进一步增强了说服力。 19.答:不能删。 (1 分)因为“往往”一词强调了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常常是 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如果去掉,就显得过于绝对。 (2 分;语意相近即可) 20.绊脚石:人生路上的障碍。 垫脚石:人生路上不断前进的凭借 21.本文论述的中心论点是“要善待挫折”(或:要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 奋起,在挫折中追求,成为生活的强者) 四、作文(50 分,按中考要求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