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论文 《桃花源记》溯“源 姓名:纵利鸣 单位:玛纳斯县第四中学 学科:语文 电话:15894770285 2012-3-14
参赛论文 《桃 花 源 记》溯“源” 姓名:纵利鸣 单位:玛纳斯县第四中学 学科:语文 电话:15894770285 2012-3-14
《桃花源记》溯“源 姓名:纵利鸣单位:玛纳斯县第四中学 “世外桃源”是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延伸而来,它是不存在的, 是陶渊明在隐居时虚构的,那么它虚在什么地方呢?教完这篇课文之 后,我发现: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在 那个乌烟瘴气的社会,竞还能有这样一片净土,真是人间少有啊。进 而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片“净土”,竟然特立独行,可能吗?晋代的 社会门阀世族更加腐败,他们拼命兼并土地,增加赋役,使世族大族 ‘家有田万顷,奴婢千人’,而广大贫苦农民‘流亡相属’,‘人不堪命, 叛为盗贼’。世族之间相互争夺,彼此倾轧,轻视人命如儿戏,就是因 为这样的社会致使许多文人志士不能“达则兼济天下”,无奈之举退而 求其次,“穷则独善其身”,那么何处能安身立命?别无他处,只有“世 外桃源”了。然而这个“世外桃源”,实在不一般。“夹岸数百步,中 无杂树”乍看很神奇,细想实在太离谱,试想以前无人涉足过的原始 “桃花林”,“中无杂树”,你觉得可能吗?在我们现在的社会,原始森 林虽不如晋代社会那么多了,但从现在的原始林林来看,“中无杂树” 也是不可能有的 2、“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级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里说仅能荣一个人通过, 看来进出桃花源要带生产工具那就不可能了。那么没有生产工具里面 往来中作的人又是如何劳作的呢?不用牲畜?完全是人肩扛手刨?不
《桃 花 源 记》溯“源” 姓名:纵利鸣 单位:玛纳斯县第四中学 “世外桃源”是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延伸而来,它是不存在的, 是陶渊明在隐居时虚构的,那么它虚在什么地方呢?教完这篇课文之 后,我发现: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在 那个乌烟瘴气的社会,竟还能有这样一片净土,真是人间少有啊。进 而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片“净土”,竟然特立独行,可能吗?晋代的 社会门阀世族更加腐败,他们拼命兼并土地,增加赋役,使世族大族 ‘家有田万顷,奴婢千人’,而广大贫苦农民‘流亡相属’,‘人不堪命, 叛为盗贼’。世族之间相互争夺,彼此倾轧,轻视人命如儿戏,就是因 为这样的社会致使许多文人志士不能“达则兼济天下”,无奈之举退而 求其次,“穷则独善其身”,那么何处能安身立命?别无他处,只有“世 外桃源”了。然而这个“世外桃源”,实在不一般。“夹岸数百步,中 无杂树”乍看很神奇,细想实在太离谱,试想以前无人涉足过的原始 “桃花林”,“中无杂树”,你觉得可能吗?在我们现在的社会,原始森 林虽不如晋代社会那么多了,但从现在的原始林林来看,“中无杂树” 也是不可能有的。 2、“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级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里说仅能荣一个人通过, 看来进出桃花源要带生产工具那就不可能了。那么没有生产工具里面 往来中作的人又是如何劳作的呢?不用牲畜?完全是人肩扛手刨?不
可能。到了晋代,虽然社会秩序比较混乱,但是社会还是向前发展的, 到了晋代,除了江南偏远山区还处在“火耕水耨”时代,其他地区的 农业生产工具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文中说桃花源中的人“自云先世 避秦是乱”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那 么已经几百年过去了,桃花源内一点也没有进步?即使秦汉时期,铁 制工具也已出现并广泛地用到工农业生产中了,桃花源中的人“率妻 子邑人来此绝境”前就没有使用过现代生产工具,或宁愿放弃现代先 进的劳动生产技术,而去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吗?反过来,既 然运用现代的先进的劳动技术,那么先进的劳动工具又是怎样从“初 级狭”的洞口中进来的呢?有人说洞中“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就是 反映的江南落后的经济生活,但我査阅了《中国通史》,发现陶渊明生 活的时代,由于大量的移民南迁,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如此 的落后还是有点偏颇。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灬,处处志之。·寻向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既然出来时都处处志之,为什么“遂迷”昵?是渔 人走后,园中人担心渔人不守信用,派人在他走后把渔人做下的标记 都一一拔掉,故意不让他寻到吗?我们在文中还看到源中人曾告诉过 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即使源中人销毁标记,就凭咱们中国人那种 孜孜以求的精神,千百年来也应该找到这个世外桃源。 4、“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归往,未果,寻病终。”既然当 事人都没找到,作为一个局外人,仅凭一点捕风捉影的耳闻岂能找到? 那不是天方夜谭吗?
可能。到了晋代,虽然社会秩序比较混乱,但是社会还是向前发展的, 到了晋代,除了江南偏远山区还处在“火耕水耨”时代,其他地区的 农业生产工具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文中说桃花源中的人“自云先世 避秦是乱”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那 么已经几百年过去了,桃花源内一点也没有进步?即使秦汉时期,铁 制工具也已出现并广泛地用到工农业生产中了,桃花源中的人“率妻 子邑人来此绝境”前就没有使用过现代生产工具,或宁愿放弃现代先 进的劳动生产技术,而去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吗?反过来,既 然运用现代的先进的劳动技术,那么先进的劳动工具又是怎样从“初 级狭”的洞口中进来的呢?有人说洞中“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就是 反映的江南落后的经济生活,但我查阅了《中国通史》,发现陶渊明生 活的时代,由于大量的移民南迁,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如此 的落后还是有点偏颇。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寻向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既然出来时都处处志之,为什么“遂迷”呢?是渔 人走后,园中人担心渔人不守信用,派人在他走后把渔人做下的标记 都一一拔掉,故意不让他寻到吗?我们在文中还看到源中人曾告诉过 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即使源中人销毁标记,就凭咱们中国人那种 孜孜以求的精神,千百年来也应该找到这个世外桃源。 4、“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归往,未果,寻病终。”既然当 事人都没找到,作为一个局外人,仅凭一点捕风捉影的耳闻岂能找到? 那不是天方夜谭吗?
种种悬而未决之谜给我们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桃花源存属子虚乌 有。 但陶渊明的桃花源的虚构也不是空穴来风,在其背后,自有它深层的 根源。 1、社会根源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政治社会动乱,统治阶级内部争豪显胜,腐朽堕 落,外部战争不断,民不聊生,又因门阀制度等级森严,致使陶渊明 二十九岁时才出任江州祭酒,后任桓玄、镇军将军刘裕、建威将军刘 敬宣参军,四十一岁时,陶渊明才任彭泽县令。多年的经历使他似乎 看透了官场的尔虞我诈,于是他决心离开这个污浊的境地,在做了八 十三天的县令之后,自请卸任,于是遍寻祖国的名山大川,最后在终 南山专心致志的作他的隐士,但终南山也不是他心中最理想的处所, 于是就创作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篇,表达了他心中忧国忧民的夙愿。 2、思想根源。 陶渊明出身官僚世家,少年时期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与教育。他的诗 中也曾这样写道:“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但宋代大学问家朱熹 在《朱子语类》中却称“靖节见趣多是老子”,“旨出老庄”,近代学者 陈寅恪《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亦称:“渊明之思想为承袭魏晋 清谈演变之结果及依据其家世信仰道教之自然说而创改之新自然说。” 那么老庄的思想又是什么呢?简而言之,即是:“道法自然”,“复归于 朴”,对照陶渊明的作品,我们也许能找到他的影子。如《劝农一首》: 傲然自足,抱朴归真
种种悬而未决之谜给我们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桃花源存属子虚乌 有。 但陶渊明的桃花源的虚构也不是空穴来风,在其背后,自有它深层的 根源。 1、社会根源。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政治社会动乱,统治阶级内部争豪显胜,腐朽堕 落,外部战争不断,民不聊生,又因门阀制度等级森严,致使陶渊明 二十九岁时才出任江州祭酒,后任桓玄、镇军将军刘裕、建威将军刘 敬宣参军,四十一岁时,陶渊明才任彭泽县令。多年的经历使他似乎 看透了官场的尔虞我诈,于是他决心离开这个污浊的境地,在做了八 十三天的县令之后,自请卸任,于是遍寻祖国的名山大川,最后在终 南山专心致志的作他的隐士,但终南山也不是他心中最理想的处所, 于是就创作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篇,表达了他心中忧国忧民的夙愿。 2、思想根源。 陶渊明出身官僚世家,少年时期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与教育。他的诗 中也曾这样写道:“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但宋代大学问家朱熹 在《朱子语类》中却称“靖节见趣多是老子”,“旨出老庄”,近代学者 陈寅恪《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亦称:“渊明之思想为承袭魏晋 清谈演变之结果及依据其家世信仰道教之自然说而创改之新自然说。” 那么老庄的思想又是什么呢?简而言之,即是:“道法自然”,“复归于 朴”,对照陶渊明的作品,我们也许能找到他的影子。如《劝农一首》: 傲然自足,抱朴归真
《归鸟一首》:翼翼归鸟,晨去于林,灬…,遐路诚悠,性爱无遗。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羁鸟恋旧林,池鱼 思故渊。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 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心意,欲辨已忘言。 但从文中又可以看出此时的陶渊明思想已不是先秦时期的老庄思想 了,根植于陶渊明灵魂深处的乃是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想。玄学原属于 “老庄”的道家思想。魏晋时期战火不断,生灵涂炭,儒家思想济世 救人已不是灵丹妙药。于是一些文人雅士规避山林,专门讨论“超言 绝象”的本体论的问题,即浮虚、玄虚、玄远之学。由于社会环境的 逼迫,加上玄学思想耳濡目染,陶渊明最终走上了虚无。“超言绝象” 是陶渊明终极一生的思想,其间,统治阶级内部争豪显胜,更加统治 阶级内部腐朽堕落,外部战争不断,因此桃花源记“虚”之有因,“虚” 之可能,“虚”之可原。 参考资料: 《东晋玄言诗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陈顾智著2003年11月第 版 《庄子选评》岳麓书社杨义主编2006年5月第一版 《陶渊明集》辽宁出版社袁行霈等编校1997年3月第11版 《中国通史》大众出版社徐寒著2008年10月第11版
《归鸟一首》:翼翼归鸟,晨去于林,······,遐路诚悠,性爱无遗。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羁鸟恋旧林,池鱼 思故渊。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 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心意,欲辨已忘言。 但从文中又可以看出此时的陶渊明思想已不是先秦时期的老庄思想 了,根植于陶渊明灵魂深处的乃是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想。玄学原属于 “老庄”的道家思想。魏晋时期战火不断,生灵涂炭,儒家思想济世 救人已不是灵丹妙药。于是一些文人雅士规避山林,专门讨论“超言 绝象”的本体论的问题,即浮虚、玄虚、玄远之学。由于社会环境的 逼迫,加上玄学思想耳濡目染,陶渊明最终走上了虚无。“超言绝象” 是陶渊明终极一生的思想,其间,统治阶级内部争豪显胜,,更加统治 阶级内部腐朽堕落,外部战争不断,因此桃花源记“虚”之有因,“虚” 之可能,“虚”之可原。 参考资料: 《东晋玄言诗派研究》 武汉大学出版社 陈顾智著 2003 年 11 月第 一版 《庄子选评》 岳麓书社 杨义主编 2006 年 5 月第一版 《陶渊明集》 辽宁出版社 袁行霈等编校 1997 年 3 月第 11 版 《中国通史》 大众出版社 徐寒著 2008 年 10 月第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