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训练一:列提纲 知识讲解(结合范文,侧重学生悟道、动笔 (一)作文提纲,又叫作文计划。列作文提纲,就是制定作文计划。它是构思、布置篇章的 具体的外在表现形式 (二)如何制定作文提纲呢?作文提纲一般包含三部分内容: (1)题目。要把题目(或补充完整的题目)写在第一行正中间 (2)主要内容和中心。要在题目下面,简要地写出这篇作文的主要内容及要表达的中心思 想 (3)结构安排。这是作文提纲最主要的部分,设计时需要注意做到以下五点: ①安排好材料的组织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全文一共准备分为几大段,每段写什么, 要以小标题的形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起来。 ②确定好重点写的内容。要依据表达中心的需要,确定出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次 要的,标明“详”“次详”、“略”的字样:重点段又打算分几层来写,先写哪层、后写哪层, 具体列出准备重点写的步骤、次序。 ③依据文章选用的材料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确定好开头、结尾的方法,并在提纲中简单注 明 ④设计好点题的时机及具体的方式、方法 ⑤考虑好层次之间、段落之间该如何衔接过渡,哪些内容需要照应,如何照应,也简单标注 (三)制定作文提纲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一,形式可以灵活。总的来说,作文提纲没有固定的格式和统一的要求,项目和详略的程 度可依材料的特点、表达的需要和自己的水平而定。一般地讲:初学作文时,作文提纲宜细 不宜粗:随着构思、布局水平的不断提高,作文提纲就可以写得简单些。 第二,要认真推敲、修改。列出提纲后,要对整个构思做全面的推敲:选材是否切题?立意 是否明确、深刻?对选择的材料还需要进一步做哪些取舍?材料的组织安排是否严密、合理 能否突出中心?推敲后,做出必要的修改。自己满意了,才可以动笔行文 第三,一定要先列提纲后作文。制定作文提纲完全是写给自己看的,是为自己写好这篇文章 服务的。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有的同学对列提纲的目的认识不清,认为提纲可有可无,甚 至觉得老师要求列提纲是“多事”,于是,为了应付老师,竟然先写作文后“补写”作文提 纲。这实在是本末倒置、自欺欺人之举 第四,务必要养成“不列提纲不作文”的习惯。常见一些同学作文之前不列提纲,见到题目 思考片刻便提笔行文,写写想想,想想写写,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有的甚至都已 写了一半又撕掉重写。结果,既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又严重影响了作文的质量。这其中的主 要缘故就是没有养成认真构思、布局的习惯,尤其没有养成“不列提纲不作文”的习惯。 作文时,有了提纲的约束,按“计划”行事,写起文章就容易做到一气呵成,写出的文章就 容易达到“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等要求:反之就会层次不清,详略不当,丢三落四。 因此,列提纲是提高作文效率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方法 这就提示同学们:要作文,先列提纲:不列提纲不作文。平时要这样,考试或参加作文竞赛 更要这样。要重视从初三年级第一学期开始,练习不打草稿、依照作文提纲直接成文。 (四)同学们看一看,下面就是一则比较优秀、实用的学生作文提纲: 题目:难忘的一件事 主要内容:我的脚扭伤,周丽照顾我 中心思想:关心同学、急人所急
中考作文训练一:列提纲 知识讲解(结合范文,侧重学生悟道、动笔) (一)作文提纲,又叫作文计划。列作文提纲,就是制定作文计划。它是构思、布置篇章的 具体的外在表现形式。 (二)如何制定作文提纲呢?作文提纲一般包含三部分内容: (1)题目。要把题目(或补充完整的题目)写在第一行正中间。 (2)主要内容和中心。要在题目下面,简要地写出这篇作文的主要内容及要表达的中心思 想。 (3)结构安排。这是作文提纲最主要的部分,设计时需要注意做到以下五点: ①安排好材料的组织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全文一共准备分为几大段,每段写什么, 要以小标题的形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起来。 ②确定好重点写的内容。要依据表达中心的需要,确定出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次 要的,标明“详”、“次详”、“略”的字样;重点段又打算分几层来写,先写哪层、后写哪层, 具体列出准备重点写的步骤、次序。 ③依据文章选用的材料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确定好开头、结尾的方法,并在提纲中简单注 明。 ④设计好点题的时机及具体的方式、方法。 ⑤考虑好层次之间、段落之间该如何衔接过渡,哪些内容需要照应,如何照应,也简单标注 一下。 (三) 制定作文提纲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一,形式可以灵活。总的来说,作文提纲没有固定的格式和统一的要求,项目和详略的程 度可依材料的特点、表达的需要和自己的水平而定。一般地讲:初学作文时,作文提纲宜细 不宜粗;随着构思、布局水平的不断提高,作文提纲就可以写得简单些。 第二,要认真推敲、修改。列出提纲后,要对整个构思做全面的推敲:选材是否切题?立意 是否明确、深刻?对选择的材料还需要进一步做哪些取舍?材料的组织安排是否严密、合理, 能否突出中心?推敲后,做出必要的修改。自己满意了,才可以动笔行文。 第三,一定要先列提纲后作文。制定作文提纲完全是写给自己看的,是为自己写好这篇文章 服务的。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有的同学对列提纲的目的认识不清,认为提纲可有可无,甚 至觉得老师要求列提纲是“多事”,于是,为了应付老师,竟然先写作文后“补写”作文提 纲。这实在是本末倒置、自欺欺人之举。 第四,务必要养成“不列提纲不作文”的习惯。常见一些同学作文之前不列提纲,见到题目 思考片刻便提笔行文,写写想想,想想写写,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有的甚至都已 写了一半又撕掉重写。结果,既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又严重影响了作文的质量。这其中的主 要缘故就是没有养成认真构思、布局的习惯,尤其没有养成“不列提纲不作文”的习惯。 作文时,有了提纲的约束,按“计划”行事,写起文章就容易做到一气呵成,写出的文章就 容易达到“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等要求;反之就会层次不清,详略不当,丢三落四。 因此,列提纲是提高作文效率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方法。 这就提示同学们:要作文,先列提纲;不列提纲不作文。平时要这样,考试或参加作文竞赛 更要这样。要重视从初三年级第一学期开始,练习不打草稿、依照作文提纲直接成文。 (四)同学们看一看,下面就是一则比较优秀、实用的学生作文提纲: 题目:难忘的一件事 主要内容:我的脚扭伤,周丽照顾我。 中心思想:关心同学、急人所急
结构安排: 、在练习跳绳时,我扭伤了脚。(略) 周丽同学热心照顾我。(重点段) 周丽把我扶到她的家。(次详) 2.周丽给我洗脚,喷“好得快”。(详) 3.我好了一些,周丽又小心地搀我回家。(次详) 我十分感动,至今记忆犹新。(略,点题) 五、揭示文题 诸葛亮的智慧林黛玉的娇媚,孙悟空的秉性,李逵的鲁葬,这些人物的形象已在我们脑海中深 深地扎根。你心中也一定有很多印象深刻的人吧请你也为他们描上几笔吧。请以“多印象 深刻的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字以上。 六、审题立意 小组讨论交流审题心得,老师提示注意事项 思路导引 这是一个以写人为主的话题,众所周知写人为主的文章大多是通过一个或几个典型细 节,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的生动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精神风貌, 勾勒人物形象、写作时,可以从以下步骤入手 明确写作对象,确定写作对象一定要选择自己最熟悉,对自己有影响又有典型事例, 能突出某一方面特征的人。当然那些被遗忘的人或人群,那些令人瞩目的事或事件,也是我们 笔下的写作对象 选取典型材料,根据对写作对象的了解,你在脑海中就要浮现出与之相关的事例想 想哪些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再从这些事例中抽出共性的东西,即确定文章的中心 和要表达出来的主题,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对事例进行筛选留下最能体现中心和主题的材 三、合理安排结构,为了更好突现人物的个性,表现文章的主题,此外,还要合理地安排 行文结构即哪件事详写,哪件事情略写,这几件事例以什么为思路或线索串联在一起。 四、使用各种技法,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一颦一笑都需借助各种技法表现出来, 行动描写、内心独白、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侧面描写、环境衬托等都是在写人的记叙文中 常用的技法。如一提到孔乙己只要读过小说《孔乙己》的人都会在头脑中出现一个人物形 象花白的胡须新增的伤疤,又破又烂的长衫,一开口便是“之乎者也……”鲁迅先生就是用肖 像、语言、行动等描写,写“活”了这个人物。 七、列提纲(修改提纲) 根据文章立意快速作文并进行口头作文,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 1、评析习作的层次是否分明:评析习作的结构是否完整:评析习作的条理是否淸楚 2、评析习作的主题、写作手法 3、指出不足,改进提高 八、修改誊写 附 撒在心灵上的一缕阳光 那次放假我去了一趟母校,见到了他一一三年级时的语文老师,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 (起似平常实则点出人物,为下文作铺垫) 记得第一次与他接触时,他就给我来了个下马威,(总领全段)刚刚开学没几天,班里纪律 极差同学们正“纵情高歌”着而我和同桌正忘乎所以地谈论昨晚的电视剧。(“纵情高歌
结构安排: 一、在练习跳绳时,我扭伤了脚。(略) 二、周丽同学热心照顾我。(重点段) 1.周丽把我扶到她的家。(次详) 2.周丽给我洗脚,喷“好得快”。(详) 3.我好了一些,周丽又小心地搀我回家。(次详) 三、我十分感动,至今记忆犹新。(略,点题) 五、 揭示文题 诸葛亮的智慧,林黛玉的娇媚,孙悟空的秉性,李逵的鲁莽,这些人物的形象已在我们脑海中深 深地扎根。你心中也一定有很多印象深刻的人吧,请你也为他们描上几笔吧。请以“多印象 深刻的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字数在 600 字以上。 六、 审题立意 小组讨论交流审题心得,老师提示注意事项。 思路导引: 这是一个以写人为主的话题,众所周知,写人为主的文章大多是通过一个或几个典型细 节,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的生动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精神风貌, 勾勒人物形象、写作时,可以从以下步骤入手: 一、明确写作对象,确定写作对象一定要选择自己最熟悉,对自己有影响,又有典型事例, 能突出某一方面特征的人。当然,那些被遗忘的人或人群,那些令人瞩目的事或事件,也是我们 笔下的写作对象。 二、选取典型材料,根据对写作对象的了解,你在脑海中就要浮现出与之相关的事例,想 一想哪些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再从这些事例中抽出共性的东西,即确定文章的中心 和要表达出来的主题,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对事例进行筛选,留下最能体现中心和主题的材 料。 三、合理安排结构,为了更好突现人物的个性,表现文章的主题,此外,还要合理地安排 行文结构,即哪件事详写,哪件事情略写,这几件事例以什么为思路或线索串联在一起。 四、使用各种技法,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一颦一笑都需借助各种技法表现出来, 行动描写、内心独白、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侧面描写、环境衬托等都是在写人的记叙文中 常用的技法。如一提到孔乙己,只要读过小说《孔乙己》的人都会在头脑中出现一个人物形 象:花白的胡须,新增的伤疤,又破又烂的长衫,一开口便是“之乎者也……”鲁迅先生就是用肖 像、语言、行动等描写,写“活”了这个人物。 七、 列提纲(修改提纲) 根据文章立意快速作文并进行口头作文,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 1、 评析习作的层次是否分明;评析习作的结构是否完整;评析习作的条理是否清楚。 2、评析习作的主题、写作手法 3、指出不足,改进提高。 八、 修改誊写 附: 撒在心灵上的一缕阳光 马 立 那次放假,我去了一趟母校,见到了他——三年级时的语文老师,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 (起似平常,实则点出人物,为下文作铺垫) 记得第一次与他接触时,他就给我来了个下马威,(总领全段)刚刚开学没几天,班里纪律 极差,同学们正“纵情高歌”着,而我和同桌正忘乎所以地谈论昨晚的电视剧。(“纵情高歌
“谈论”照应“纪律差”)班里突然鸦雀无声,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一阵刺痛就触动了我的神经, 抬头,他正虎视眈眈地站在我面前,目光极为严肃,又有几朵气愤的火花从眼球里迸出。(好 个严师的形象!好一个富有特色的神态描写)我马上收回眼神迅速埋下头去,心里很不是滋 味,这毕竟是我第一次挨到老师的惩罚呀!我的心里恨死他了,愤恨地称他“怪老头”。(“我 觉得委屈,心理描写细腻地将之展现出来了)从此我对他的课极其反感,也越来越讨厌他。可 是后来……(由“委屈”而生发对老师的“讨厌”,“可是”一句为过渡语,也是“我”感情的 转折点) 那天,“怪老头”讲了一大堆写作方法和要求后我们就翻开了作文本的第一页“怪老头” 讲课时我没有认真听,为完成任务,我乱写一通,“大功告成”后,把作文本置之一边,开始摆弄 桌上的玩意。(照应前文的“讨厌他”)这时,有东西渐渐地逼近我近了,更近了,我的心也揪紧 了,忽然我的作文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不翼而飞——“怪老头”拿走了我的作文本。糟糕 又被“怪老头”抓住了把柄,他又要惩罚我了!在忐忑不安中足足煎熬了十五分钟,奇迹终于出 现了…(活泼、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在课堂上玩耍被老师揪住的场面和心理。) “怪老头”和颜悦色地说:“马苗这次作文写得很好我给大家念一念……"(与前文的严 师形象形成鲜明的反差)天啊不会是听错了吧,可同学们向我投来的分明是羡慕和赞许的目 光呀!(照应前文的“奇迹”) 后来,“怪老头”在我的作文评语中写道:“你是一棵好苗,但很任性,学习是不能这样的 好苗从小不育,长大育不直,”从那以后我对语文产生了一种极大的兴趣对他的课我怎么也 听不厌,而且我还发现,他在课堂上从不吝啬他的微笑。我对他的看法彻底改变了,他不再是 “怪老头”了…… 我提起了这些往事他说:“其实,当时说你作文写得好,并非事实,只是想激起你对学习的 兴趣。”此时我才恍然大悟我的内心充满了无言的感激,感谢老师美丽的谎言感谢他在我 幼小的心灵上撒下一缕温暖的阳光。(老师的话让“我”明白了其良苦用心,“我”发自内心 的感谢老师,划线句子紧扣文题 时间可以染白老师两鬓的青丝,可以带走我花样的年华,也可以吹皱你清秀的容颜但是 却永远也抹不掉我们心中美好的回忆。(文笔优美,句式整饬,对全文进行总结。) [点评] 习作叙述了两件事:“我”受惩罚,“我”讨厌老师,“我”受表扬,“我”转变看法。两 件事写的是同一个人:“我”三年级时的老师,前一事例反映出来的是严师形象,后一事例则 是仁慈长者形象,小作者就是用切身的感受和细腻的描写完成了由“讨厌”他到“喜欢”他 直至“感谢”他的过程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使老师的形象愈加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习 作语言活泼生动,富有特色,段落环环相扣,前呼后应,描写栩栩如生,逼真传神。 文中的老师用美丽的谎言来激起学生心中的自信和学习的兴趣不失为为人师表者 写作:(50分) 岁月匆匆,读九年级的我们已走进人生的花季,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 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幼稚:多了一份思索, 少了一份盲从;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偏激;多了一份行动,少了一份幻想 还多了一份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 未来延伸。请以“九年级,我多了一份 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 文 要求:①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 500字的文章。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谈论”照应“纪律差”)班里突然鸦雀无声,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一阵刺痛就触动了我的神经, 抬头,他正虎视眈眈地站在我面前,目光极为严肃,又有几朵气愤的火花从眼球里迸出。(好一 个严师的形象!好一个富有特色的神态描写)我马上收回眼神,迅速埋下头去,心里很不是滋 味,这毕竟是我第一次挨到老师的惩罚呀!我的心里恨死他了,愤恨地称他“怪老头”。(“我” 觉得委屈,心理描写细腻地将之展现出来了)从此,我对他的课极其反感,也越来越讨厌他。可 是后来……(由“委屈”而生发对老师的“讨厌”,“可是”一句为过渡语,也是“我”感情的 转折点) 那天,“怪老头”讲了一大堆写作方法和要求后,我们就翻开了作文本的第一页 “怪老头” 讲课时我没有认真听,为完成任务,我乱写一通,“大功告成”后,把作文本置之一边,开始摆弄 桌上的玩意。(照应前文的“讨厌他”)这时,有东西渐渐地逼近我,近了,更近了,我的心也揪紧 了,忽然,我的作文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不翼而飞——“怪老头”拿走了我的作文本。糟糕, 又被“怪老头”抓住了把柄,他又要惩罚我了!在忐忑不安中足足煎熬了十五分钟,奇迹终于出 现了……(活泼、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在课堂上玩耍被老师揪住的场面和心理。) “怪老头”和颜悦色地说:“马苗这次作文写得很好,我给大家念一念……”(与前文的严 师形象形成鲜明的反差)天啊,不会是听错了吧,可同学们向我投来的分明是羡慕和赞许的目 光呀!(照应前文的“奇迹”) 后来,“怪老头”在我的作文评语中写道:“你是一棵好苗,但很任性,学习是不能这样的, 好苗从小不育,长大育不直,”从那以后,我对语文产生了一种极大的兴趣,对他的课我怎么也 听不厌,而且我还发现,他在课堂上从不吝啬他的微笑。我对他的看法彻底改变了,他不再是 “怪老头”了…… 我提起了这些往事,他说:“其实,当时说你作文写得好,并非事实,只是想激起你对学习的 兴趣。”此时,我才恍然大悟,我的内心充满了无言的感激,感谢老师美丽的谎言,感谢他在我 幼小的心灵上撒下一缕温暖的阳光。(老师的话让“我”明白了其良苦用心,“我”发自内心 的感谢老师,划线句子紧扣文题。) 时间可以染白老师两鬓的青丝,可以带走我花样的年华,也可以吹皱你清秀的容颜,但是 却永远也抹不掉我们心中美好的回忆。(文笔优美,句式整饬,对全文进行总结。) [点 评] 习作叙述了两件事:“我”受惩罚,“我”讨厌老师;“我”受表扬,“我”转变看法。两 件事写的是同一个人:“我”三年级时的老师,前一事例反映出来的是严师形象,后一事例则 是仁慈长者形象,小作者就是用切身的感受和细腻的描写完成了由“讨厌”他到“喜欢”他, 直至“感谢”他的过程,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使老师的形象愈加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习 作语言活泼生动,富有特色,段落环环相扣,前呼后应,描写栩栩如生,逼真传神。 文中的老师用美丽的谎言来激起学生心中的自信和学习的兴趣,不失为为人师表者。 写作:(50 分) 岁月匆匆,读九年级的我们已走进人生的花季,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 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幼稚;多了一份思索, 少了一份盲从;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偏激;多了一份行动,少了一份幻想; 还多了一份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 未来延伸。请以“九年级,我多了一份________ ”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 文章。 要求:①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文章。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书写清楚,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