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社会科学 No 8 总第168期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No 168 伦理学视域中的死亡尊严问题 王云岭徐萍王书会陈晓阳 (山东大学医学伦理学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12) [中田分类号]B82[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003-4145[200108-000003 不曾为今生花过太多的时间和思考。想想有些人经年累月 死亡是一个人整体生命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学地工作等到退休时,才发现自己已经年华老去濒临死亡, 者库布勒·罗斯把临终或死亡过程描述为“(生命)成长的结果手足无措。② 最后阶段”( the final stage of growth)。①这“(生命)成长的最 中国人实际的生存状态其实也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虽 后阶段”表面看来不过是身体不断衰退的过程,却是人的精然我们在追求高的生活品质,但是由于缺乏对死亡这一人生 神与心理继续发展的重要过程。而死亡的尊严即与此过程成长最后阶段的关注,使我们的生命品质难以完整体现。许 多人在惶恐、孤离惊惧、不安的感觉中走完自己的人生。难 库布勒·罗斯曾经生动并描述并深刻分析了在现代西道这就是我们必须要的死亡吗? 方工业社会里,个体死亡所特有的孤离性、非社会性甚至是 菲人性(傅伟勋语)。她在其《论死亡与临终》( On Death and 人为什么要在生命结束时还要追求死亡的尊严呢?为 Dying)一书第一章中写道:“一件最重要的事是,今天的死亡什么又要给别人展示这种庄重和威严呢? 过程在许多方面都是更为可怕和令人厌恶的,就是说,更加 首先,人是社会动物,享有尊严是人的社会属性的表现 孤单机械化以及非人化。……死亡过程变成孤离而又无人 马克思说,人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 情味,乃是由于(绝症)患者被迫从自已熟悉的环境运出,而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现 匆匆忙忙送到急诊所的缘故。”傅伟勋认为,库布勒·罗斯其实生活中的人,既需要别人的帮助,也需要别人的欣赏。正 实只讲出了其中的一半事实,另一半事实是,在以美国为代是在这一点上说,人对人是具有最高价值的。③这种作为杜 的现代工业社会甲绝痴患者一旦死亡常常被直接从医院会动物的人的本质,与生俱来,持续终生。而尊严的享有是 送到殡仪馆,而不再送回自己的家。傅伟勋担心受传统儒教得到别人帮助和欣赏而得以安身立命的重要前提。所谓“天 下的东亚国家,恐怕也会逐渐采取这种极其简单的死亡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不自强天难助。因此有“生当做 处理方式。如今,这个担心已经开始成为事实。尽管在中国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做人的豪近,因此有“富贵不能淫,贫 乡村还依旧保留着把死者运回家中,再送去火化的做法,但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做人的气节,因此有“宁为玉碎, 是在城市,死亡病人的尸体则是直接送往殡仪馆的。随着中不为瓦全”的做人的品格。这种对尊严的强调,走到极端,甚 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至衍生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做人规范,虽不足取, 的加快,中国乡村的这种传统做法又能坚持多久呢? 说明了人享有尊严的重要社会意义。 索甲仁波切指出:“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是醉生梦死 其次,从人文意义上考察,尊严的享有是人类文明的表 的我们都是依循既有的模式活着:年轻时候,我们都在接受 教育;然后,找个工作,结婚生子;我们买个房子,在事业上力 《周易·實卦·彖传》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 争上游,梦想有个乡间別墅或第二部车子。……我们的生活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步调如此地紧张,使我们没有时间想到死亡。……我们甚至“人文”是人类特有的文化创造,如礼仪制度、道德规范、风 收稿日期:2009-02-23 作者简介:王云岭,山东大学医学院讲师博土研究生,主要从事医学伦理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是200年山东省软科学资助项目“中国高等学校开设生死教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A200628-14)的阶 段性成果 ①博伟勋:《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②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郑振熄译,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③王海明:《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98页 万方数据
2009年第8期 总第168期 山东社会科学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No.8 General No.168 伦理学视域中的死亡尊严问题 王云岭徐 萍王书会陈晓阳 (山东大学医学伦理学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12)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09108删 死亡是一个人整体生命过程的霞要组成部分。美国学 者库布勒·罗斯把临终或死亡过程描述为“(生命)成长的 最后阶段”(the final stage of growth)。④这“(生命)成长的最 后阶段”表面看来不过是身体不断衰退的过程,却是人的精 神与心理继续发展的重要过程。而死亡的尊严即与此过程 密切相关。 库布勒·罗斯曾经生动并描述并深刻分析了在现代西 方工业社会里,个体死亡所特有的孤离性、非社会性甚至是 非人性(傅伟勋语)。她在其《论死亡与I临终》(On Death and Dying)一书第一章中写道:“一件最重要的事是,今天的死亡 过程在许多方面都是更为可怕和令人厌恶的,就是说,更加 孤单、机械化以及非人化。……死亡过程变成孤离『fii又无人 情味,乃是由于(绝症)患者被迫从自己熟悉的环境运出,而 匆匆忙忙送到急诊所的缘故。”傅伟勋认为,库布勒·罗斯其 实只讲出了其中的一半事实,另一半事实是,在以美国为代 表的现代工业社会单,绝症患者一旦死亡常常被直接从医院 送到殡仪馆,而不{埠送凹自己的家。傅伟勋担心受传统儒教 影响下的东亚国家,恐怕也会逐渐采取这种极其简单的死亡 处理方式。如今,这个担心已经开始成为事实。尽管在中国 乡村还依旧保留着把死者运回家中,再送去火化的做法,但 是在城市,死亡病人的尸体则是直接送往殡仪馆的。随着中 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 的加快,中国乡村的这种传统做法又能峰持多久呢? 索甲仁波切指出:“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是醉生梦死 的,我们都是依循既有的模式活着:年轻时候,我们都在接受 教育;然后,找个工作,结婚生子;我们买个房子,在事业上力 争上游,梦想有个乡间别墅或第二部车子。……我们的生活 步调如此地紧张,使我们没有时间想到死亡。……我们甚至 60 不曾为今生花过太多的时间和思考。想想有些人经年累月 地工作,等到退休时,才发现自已已经年华老去,濒I临死亡, 结果手足无措。”② 中国人实际的生存状态其实也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虽 然我们在追求高的生活品质,但是由于缺乏对死亡这一人生 成长最后阶段的关注,使我们的生命品质难以完整体现。许 多人在惶恐、孤离、惊惧、不安的感觉中走完自己的人生。难 道这就是我们必须要的死亡吗? 人为什么要在生命结束时还要追求死亡的尊严呢?为 什么又要给别人展示这种庄霞和威严呢? 首先,人是社会动物,享有尊严是人的社会属性的表现。 马克思说,人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 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现 实生活中的人,既需要别人的帮助,也需要别人的欣赏。正 是在这~点上说,人对人是具有最高价值的。⑨这种作为社 会动物的人的本质,与生俱来,持续终生。而尊严的享有是 得到别人帮助和欣赏而得以安身立命的重要前提。所谓“天 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不自强天难助。因此有“生当做 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做人的豪迈,因此有“富贵不能淫,贫 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做人的气节,因此有“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的做人的品格。这种对尊严的强调,走到极端,甚 至衍生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做人规范,虽不足取,但 说明了人享有尊严的重要社会意义。 其次,从人文意义上考察,尊严的享有是人类文明的表 现。 《周易·贲卦·彖传>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 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人文”是人类特有的文化创造,如礼仪制度、道德规范、风 收稿日期:2009—02—23 作者简介:王云岭,山东大学医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医学伦理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是2006年山东省软科学资助项目“中国高等学校开设生死教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A200628—14)的阶 段性成果。 ①傅伟勋:《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②索甲仁波切:《西藏乍死书>。郑振煌译,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③王海明:《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98页。 万方数据
俗习惯等。人类的这些文化创造体现了人的自由本质力量 傅伟勋先生认为,我们可以就理想条件与起码条件两个 和人类自身的地位与尊严。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特方面,去了解“死亡的尊严”的本质。他说:“就理想条件而 别的,通过对自身价值、地位和尊严以及对人类自由自觉创言,我们都希望能够避免恐惧、悲叹绝望等负面精神状 造精神的肯认,人类不断地使自身脱离野蛮蒙昧状态,直达能够死得自然,没有痛苦。如果可能,还有亲属或好友在旁 已成人、成物的人类理想。所谓“活成你自己”,正是通照顾,给予临终的本人精神安慰与人间温暖,则更好不过。 过个人尊严的享有来体现。死亡正是个人成己的重要环节。就起码条件而言,就算没有宗教信仰或没有找到高度精神性 所谓盖棺论定和库布勒·罗斯女士的(生命)成长的最后阶的生死意义,至少能够依照本人(或本人所信任的亲属友 段理论,讲的都是死亡对于个体成己的重要意义。 朋)的意區,死得‘像个样子,无苦无乐,心平气和。”②但是 再次,从伦理的角度来考察,尊严的享有对社会来说是其实这几点是很容易受到质疑的。负面精神状态的祛除,除 种善。 非依赖宗教信仰或者陷于休克或无意识状态,否则,对一般 就人伦关系而言,尊严主要表现为个人形象。享有个人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卢梭说过,“谁要是自称面对死亡无 尊严是个体精神高度自主的表现,是良好生存质量的体现。所畏惧,他便是撒谎。人皆怕死,这是有感觉的生物的敢要 对于正处于飞速发展中的现代中国社会来说社会个体的精规律,没有这个规律整个人类很快就要毁灭。”③就是说,负 神自主和良好生存质量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善。一方面,社会面精神状态其实是人的生存本能使然。要用高度精神性的 个体普遍享有个人尊严显示了社会发展的和谐和社会成员人类意识克服本能的死亡恐惧,诚如傅先生所言,是过于理 素质的优良,因而显示了社会的可依赖性和宜居性;另一方想化了。其实,傅先生本人后来的认识也有了变化。据傅先 面,个体享有尊严给每一个与之交往的个体以美好的心理感生讲,作家平路曾经很直白地问他:“为什么在我们对死神这 受,使尊严的享有这种善本身因社会交往得到放大。历史上种困兽犹斗的状态下,接受或者向死神妥协会比勇敢愤怒显 许多有智慧的人都非常重视尊严的享有作为社会善的重要得更有终极价值呢?…如果作为一种对生死哲学的探讨 义。比如苏格拉底在年届七十面对死刑惩罚时就说:“像我想终极意义的建立并不一定要以心平气和地接受死亡作 我这把年纪的人,因无可避免的死期来临而苦恼悲戚,那就为前提。”后来傅伟勋在接受《光华杂志》的采访时就修改了 不成话了。”①色诺芬在他的《苏格拉底对陪审团的申辫》中自己的意见。他说:“我今天必须稍稍修改我的意见。 解释说,苏格拉底本人认为他的一生过得非常丰富多彩,深我今天已不愿用一个普遍的命题来说明怎样的死亡是有尊 得友人的敬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的年纪延长了,老年严的,因为在一个多元开放的社会,没有人有资格这样 的虚弱将不可避免地为人们意识到”,因此倘若荀延残喘,反说。”④ 破坏了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形象。所以他说:“当死亡 但是,平路的观点其实也值得商榷。因为心态平和的死 在我依然身体硬朗、神志清醒、可以仁慈待人的情况下来到亡并不等同于向死神妥协的死亡。心态平和的死亡更多地 时,这样的死倘若错过岂不叫人痛苦 强调面对死亡时的正面精神状态,毫无疑问会提高个体死亡 最后,面对死亡,保持尊严,是生命品质的完整体现,是前的生存质量并增加对社会的善,同时也彰显了死者作为人 一个人“充分发展”自己人生的重要表现 的自由本质力量。而向死神妥协恰恰是相反的精神状态,是 通常人们注重生命品质,主要以生命质量、生活水平、幸一种主动放弃个体自主性,在死亡面前缺乏斗志的负面精神 福指数、人生价值的实现为判断标准,即只关心生前,而不关状态。这种状态与面对死亡的勇敢愤怒一样,不但会让死者 心死时和死后。此种对生命品质的关注容易使人们留意于面对无可避免的死亡时听任死神的安排(面对死亡的男敢 尘世的浮华生活,寄情于功名利禄的追逐,在灯红酒绿与醉愤怒也不过是做徒劳无益的挣扎罢了),因而无法平静地安 生梦死之间体验生命带来的快感,而忘却了人生的责任,疏排自己人生的最后时光,而且也会让生者为死者的死亡痛不 忽了人生的真谛,迷失了生命的目的。此即现当代哲学家们欲生,伤痛久久难平 所反思的现代性问题。死亡在这种忘却、疏忽和迷失中被暂 那么,到底什么是死亡的尊严呢?我们以为,尊严的死 时搁置”了,人们都尽情享受“当下”的快乐,而“忘记”了死乃是这样一种死亡:一个人对自己的人生意义有清楚的体 亡就在不远处等着他们。但是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当死亡真认,并做出积极的肯定性评价;当死亡不可避免时能够按照 的到来时,人们因恐惧而表现得惊慌失措、迷茫甚至歇斯底自己所希望的方式死去。这种对死亡的尊严的理解蕴涵着 里,就会彻底打碎对往日快乐生活的迷恋与沉湖。而此时,以下意义:死者曾经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与体认自身的生存 却是人生成长最后的阶段能否心平气和保持尊严,则真正与死亡。尊严的死亡意味着个体能从人生终极意义的角度 体现了一个人生命品质的完整与否。保持死亡尊严的人,是反观自己的生存,前牖即将到来的死亡。因此,尊严的死亡 充分发展”自己人生的人。 首先应该是深思熟虑的、有准备的死亡。死者对自己曾经的 人生有清楚的体认,通常没有懊悔之心,并且对自己的人生 ①柏拉图:《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瓣,克力同》严群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98页转引自段德智:《西方死亡哲学》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6年版,第67页 ②④傅伟勛:《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157页 ③忧毅:《人对死亡的态度及其意义》,《浙江学刊》,1995年第5期 万方数据
俗习惯等。人类的这些文化创造体现了人的自由本质力量 和人类自身的地位与尊严。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特 别的。通过对自身价值、地位和尊严以及对人类自由自觉创 造精神的肯认,人类不断地使自身脱离野蛮蒙昧状态。直达 成己、成人、成物的人类理想。所谓“活成你自己”,正是通 过个人尊严的享有来体现。死亡正是个人成己的重要环节。 所谓盖棺论定和库布勒·罗斯女士的(生命)成长的最后阶 段理论,讲的都是死亡对于个体成己的熏要意义。 再次,从伦理的角度来考察,尊严的享有对社会来说是 一种善。 就人伦关系而言,尊严主要表现为个人形象。享有个人 尊严是个体精神高度自主的表现,是良好生存质量的体现。 对于正处于飞速发展中的现代中国社会来说,社会个体的精 神自主和良好生存质羹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善。一方面,社会 个体普遍享有个人尊严显示了社会发展的和谐和社会成员 素质的优良,因而显示了社会的可依赖性和宜居性;另一方 面,个体享有尊严给每一个与之交往的个体以美好的心理感 受,使尊严的享有这种善本身凶社会交往得到放大。历史上 许多有智慧的人都非常重视尊严的享有作为社会善的重要 意义。比如苏格拉底在年届七十面对死刑惩罚时就说:“像 我这把年纪的人,因无可避免的死期来临而苦恼悲戚,那就 不成话了。”①色诺芬在他的《苏格拉底对陪审团的申辩>中 解释说。苏格拉底本人认为他的一生过得非常丰富多彩,深 得友人的敬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的年纪延长了,老年 的虚弱将不可避免地为人们意识到”,因此倘若苟延残喘,反 倒破坏了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形象。所以他说:“当死亡 在我依然身体硬朗、神志清醒、可以仁慈待人的情况下来到 时。这样的死倘若错过岂不叫人痛苦?”· 最后,面对死亡。保持尊严,是生命品质的完整体现,是 一个人“充分发展”自己人生的重要表现。 通常人们注重生命晶质。主要以生命质量、生活水平、幸 福指数、人生价值的实现为判断标准,即只关心生前,而不关 心死时和死后。此种对生命品质的关注容易使人们留意于 尘世的浮华生活,寄情于功名利禄的追逐,在灯红酒绿与醉 生梦死之间体验生命带来的快感,而忘却了人生的责任,疏 忽了人生的真谛,迷失了生命的目的。此即现当代哲学家们 所反思的现代性问题。死亡在这种忘却、疏忽和迷失中被暂 时“搁置”了,人们都尽情享受“当下”的快乐,而“忘记”了死 亡就在不远处等着他们。但是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当死亡真 的到来时,人们因恐惧而表现得惊慌失措、迷茫甚至歇斯底 里,就会彻底打碎对往日快乐生活的迷恋与沉溺。而此时, 却是人生成长最后的阶段,能否心平气和,保持尊严,则真正 体现了一个人生命品质的完整与否。保持死亡尊严的人,是 “充分发展”自己人生的人。 三 傅伟勋先生认为,我们可以就理想条件与起码条件两个 方面,去了解“死亡的尊严”的本质。他说:“就理想条件而 言,我们都希望能够避免恐惧、悲叹、绝望等负面精神状态, 能够死得自然,没有痛苦。如果可能,还有亲属或好友在旁 照顾,给予临终的本人精神安慰与人间温暖,则更好不过。 就起码条件而言,就算没有宗教信仰或没有找到高度精神性 的生死意义,至少能够依照本人(或本人所信任的亲属友 朋)的意愿,死得‘像个样子’,无苦无乐,心平气和。”②但是 其实这几点是很容易受到质疑的。负面精神状态的祛除,除 非依赖宗教信仰或者陷于休克或无意识状态,否则,对一般 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卢梭说过,“谁要是自称面对死亡无 所畏惧,他便是撒谎。人皆怕死,这是有感觉的生物的重要 规律,没有这个规律,整个人类很快就要毁灭。”③就是说,负 面精神状态其实是人的生存本能使然。要用高度精神性的 人类意识克服本能的死亡恐惧,诚如傅先生所言.是过于理 想化了。其实,傅先生本人后来的认识也有了变化。据傅先 生讲。作家平路曾经很直白地问他:“为什么在我们对死神这 种困兽犹斗的状态下,接受或者向死神妥协会比勇敢愤怒显 得更有终极价值呢?……如果作为一种对生死哲学的探讨, 我想终极意义的建立并不一定要以心平气和地接受死亡作 为前提。”后来傅伟勋在接受《光华杂志》的采访时就修改了 自己的意见。他说:“我今天必须稍稍修改我的意见。…… 我今天已不愿用一个普遍的命题来说明怎样的死亡是有尊 严的,因为在一个多元开放的社会,没有人有资格这样 说。”④ 但是,平路的观点其实也值得商榷。因为心态平和的死 亡并不等同于向死神妥协的死亡。心态平和的死亡更多地 。 强调面对死亡时的正面精神状态,毫无疑问会提高个体死亡 前的生存质鼍并增加对社会的善,同时也彰显了死者作为人 的自由本质力量。而向死神妥协恰恰是相反的精神状态,是 一种主动放弃个体自主性,在死亡面前缺乏斗志的负面精神 状态。这种状态与面对死亡的勇敢愤怒一样。不但会让死者 面对无可避免的死亡时听任死神的安排(面对死亡的勇敢 愤怒也不过是做徒劳无益的挣扎罢了),因而无法平静地安 排自己人生的最后时光,而且也会让生者为死者的死亡痛不 欲生,伤痛久久难平。 那么,到底什么是死亡的尊严呢?我们以为,尊严的死 乃是这样一种死亡:一个人对自己的人生意义有清楚的体 认,并做出积极的肯定性评价;当死亡不可避免时,能够按照 自己所希望的方式死去。这种对死亡的尊严的理解蕴涵着 以下意义:死者曾经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与体认自身的生存 与死亡。尊严的死亡意味着个体能从人生终极意义的角度 反观自己的生存,前瞻即将到来的死亡。因此,尊严的死亡 首先应该是深思熟虑的、有准备的死亡。死者对自己曾经的 人生有清楚的体认,通常没有懊悔之心,并且对自己的人生 ①柏拉图:,严群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98页,转引自段德智:。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6年版,第67页。 ②④傅伟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157页。 ③沈毅:<人对死亡的态度及其意义),<浙江学刊),1995年第5期。 61 万方数据
意义作出积极的肯定性评价,并在这种评价中伴随着相当的样,当死亡来临时,个体能保持心境的坦然。尽管死亡会使 心理满足。他对自己面临的死亡有充分的思考和选择,并能个体生命失去曾经拥有的一切,在死亡的必然性面前,当个 够有条件按照自己选择的死亡方式死去,使个人的自主性得体的人生价值已经实现,个体生命的存在意义已经彰显,无 到最大程度的张扬。 悔的人生必然能使个体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而绝无遗憾 获得尊严死亡是人的生命品质的完整体现,对个体生命这种待死个体的正面积极心理体验高度彰显了个体的死亡 而言意义重大。如何获得死亡的尊严呢? 尊严。 首先必须清楚的是,死亡的尊严是与个体对人生意义的 再次,由于对自己的人生和死亡已经深思熟虑,对以什 思考和体认分不开的。对死亡的思考即是对人生的思考。么样的方式度过死亡阶段也早就有所准备。诚然,并不是每 从这个意义上讲,深思熟虑、有准备的死亡是获得死亡的尊个充分思考过人生和死亡的个体都能自主选择自己的死亡 严的前提条件。能够对允分发展自已的人生有一个总体的方式,比如某些人会难以避免车祸、自然灾害及其他意外,但 规划,努力提高对生命品质的追求,对于获得死亡的尊严其是对于多数人们来说,正常的死亡方式通常为老死或者病 有重要意义 死。如果我们在发觉死期将近甚至在我们还很健康时,就预 绝大多数人在正常的生活状态下都不愿意谈论和思考先决定自己在处于某种状态(比如不可逆转的昏迷)下医生 死亡问题,人们都宁愿生活在一个没有死亡的虚幻世界里。或家人应该如何处置自已,那么这样的死亡岂不是很有尊严 人们甚至对他人的死亡避之唯彩不及。谈论死亡成为一种的吗?这种被称为预留指示的做法在西方的流行应该也可 文化禁忌。看似理性的死亡态度,终将被死亡到来时的手足以说明西方人在追求死亡的尊严方面先 无揹证明为非理性。时时思考人生的意义,提醒自已人生的 如果每个社会个体都能在健康时对将来的死亡有充分 短暂和有限,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理性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当思考,并对自己的人生价值与意义有充分的体认并做出肯定 死亡真的到来时,我们已经完成了我们的使命,做了我们该性评价,当死亡即将到来时有条件自己选择死亡方式,那么 做的一切,同时也已经享受了人生的美好。那时,对死亡从他必定能获得死亡的尊严 容不迫的迎接必将彰显人性的尊严与人生的崇高。 其次,有准备的死亡不仅意味者对自己人生意义的积极 (责任编辑:周文升wuzhou66@126.com) 体认,还意味着对自己人生意义的肯定性评价,即充分背定 自已一生存在的价值,对已经活过的日子没有懊悔之心。这 (上接第51页) (4)是技巧上的难,也是观念上的难。书法创作需要很高 (2)是书写上的难,而非制作上的难。我们不反对当今某的技巧,这是从作品上直接可以体现的,而创作观念上的 些书法流派利用一些非书写手段来体现书法作品的创作主旨“难”也可以反映在书法作品之中,尽管较为抽象,但慧眼独 和艺术效果如陈大中先生所说:技术手段是多样的,面不是具的鉴赏者,应该能感受到作品背后的创作观念。真正具有 唯一的,它因效果的需求而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书写手段与新意的书法作品,也应当能通过风格的独特体现出创作者的 非书写手段。① 艺术思想和审美旨趣。陈大中先生提出现代意义的流派创作 但书法作品中最能体现出难度的,还应该是书写部分,这模式应具备四个品格:“思想性、规范性独特性、超越性”② 是保证书法“书写”本位性的关键。书写载体方面的创新纸其中就既涉及创作技巧,也涉及创作观念,这两个方面的难都 张的拼接等方面的煞费心思毕竟是次要的问题(用多幅纸张应当重视,忽视了任何一个方面,都有失偏颇。前者能体现创 拼接出来的作品,实际上也大大降低了书法创作应有的一气作者的功力与技巧,后者则能反映创作者的视野、悟性和审美 阿成的难度) 理念 (3)是书法内在质量等所反映出的难,而非字数多少、尺(5)是体现继承传统的难,更是能体现时代新意的难。 幅大小、样式是否时髦等方面的难。既然是书法展,而不是别件书法作品,仅仅有体现继承传统的难度还不够,更应该体现 的什么展,关注点应更多地放到书法线条质量、章法布局、气出时代的新意,只有二者兼备,才能经得起反复的推蔽和历史 韵文字内容与书风搭配是否协调等方面。受展厅效应的影的检验。离开一定的难度的作品,绝对不会有新意,而没有任 响,鸿篇巨制已经成为一种无形的导向,而“尺牍风”、“横卷何新意的作品,即使包含了一定的难度,价值也不大。 风”、“手札风”等形式上的时尚,也与导向机制不无关系。但 事实证明,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书法精品不见得都是鸿篇巨制 (责任编辑:艳红) 小而精者也不在少数,甚至居多 ①②陈大中:《当代书法创作模式与流派研究》荣宝斋出版社,2006年版第149页,第159页。 万方数据
意义作出积极的肯定性评价,并在这种评价中伴随着相当的 心理满足。他对自己面临的死亡有充分的思考和选择,并能 够有条件按照自己选择的死亡方式死去,使个人的自主性得 到最大程度的张扬。 获得尊严死亡是人的生命品质的完整体现,对个体生命 而言意义重大。如何获得死亡的尊严呢? 首先必须清楚的是,死亡的尊严是与个体对人生意义的 思考和体认分不开的。对死亡的思考即是对人生的思考。 从这个意义上讲,深思熟虑、有准备的死亡是获得死亡的尊 严的前提条件。能够对充分发展自己的人生有一个总体的 规划,努力提高对生命品质的追求,对于获得死亡的尊严具 有重要意义。 绝大多数人在正常的生活状态下都不愿意谈论和思考 死亡问题,人们都宁愿生活在一个没有死亡的虚幻世界里。 人们甚至对他人的死亡避之唯恐不及。谈论死亡成为一种 文化禁忌。看似理性的死亡态度,终将被死亡到来时的手足 无措证明为非理性。时时思考人生的意义,提醒自己人生的 短暂和有限,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理性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当 死亡真的到来时,我们已经完成了我们的使命,做了我们该 做的一切,同时也已经享受了人生的美好。那时,对死亡从 容不迫的迎接必将彰显人性的尊严与人生的崇高。 其次,有准备的死亡不仅意味着对自己人生意义的积极 体认,还意味着对自己人生意义的肯定性评价,即充分肯定 自己一生存在的价值,对已经活过的日子没有懊悔之心。这 样,当死亡来临时,个体能保持心境的坦然。尽管死亡会使 个体生命失去曾经拥有的一切,在死亡的必然性面前,当个 体的人生价值已经实现,个体生命的存在意义已经彰显,无 悔的人生必然能使个体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而绝无遗憾。 这种待死个体的正面积极心理体验高度彰显了个体的死亡 尊严。 再次,由于对自己的人生和死亡已经深思熟虑。对以什 么样的方式度过死亡阶段也早就有所准备。诚然,并不是每 个充分思考过人生和死亡的个体都能自主选择自己的死亡 方式,比如某些人会难以避免车祸、自然灾害及其他意外,但 是对于多数人们来说,正常的死亡方式通常为老死或者病 死。如果我们在发觉死期将近甚至在我们还很健康时,就预 先决定自己在处于某种状态(比如不可逆转的昏迷)下医生 或家人应该如何处置自己,那么这样的死亡岂不是很有尊严 的吗?这种被称为预留指示的做法在西方的流行应该也可 以说明西方人在追求死亡的尊严方面先行一步吧! 如果每个社会个体都能在健康时对将来的死亡有充分 思考,并对自己的人生价值与意义有充分的体认并做出肯定 性i平/o'r,当死亡即将到来时有条件自己选择死亡方式,那么 他必定能获得死亡的尊严。 (责任编辑:周文升wszhou66@126.tom) (上接第51页) (2)是书写上的难,而非制作上的难。我们不反对当今某 些书法流派利用一些非书写手段来体现书法作品的创作主旨 和艺术效果,如陈大中先生所说:技术手段是多样的,而不是 唯一的,它因效果的需求而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书写手段与 非书写手段。① 但书法作品中最能体现出难度的,还应该是书写部分,这 是保证书法“书写”本位性的关键。书写载体方面的创新、纸 张的拼接等方面的煞费心思毕竟是次要的问题(用多幅纸张 拼接出来的作品,实际上也大大降低了书法创作应有的一气 呵成的难度)。 (3)是书法内在质量等所反映出的难,而非字数多少、尺 幅大小、样式是否时髦等方面的难。既然是书法展,而不是别 的什么展,关注点应更多地放到书法线条质量、章法布局、气 韵、文字内容与书风搭配是否协调等方面。受展厅效应的影 响,鸿篇巨制已经成为一种无形的导向。而“N-牍风”、“横卷 风”、“手札风”等形式上的时尚,也与导向机制不无关系。但 事实证明,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书法精品不见得都是鸿篇巨制, 小而精者也不在少数,甚至居多。 (4)是技巧上的难,也是观念上的难。书法创作需要很高 的技巧,这是从作品上直接可以体现的。而创作观念上的 “难”也可以反映在书法作品之中,尽管较为抽象,但慧眼独 具的鉴赏者,应该能感受到作品背后的创作观念。真正具有 新意的书法作品,也应当能通过风格的独特体现出创作者的 艺术思想和审美旨趣。陈大中先生提出现代意义的流派创作 模式应具备四个品格:“思想性、规范性、独特性、超越性”②, 其中就既涉及创作技巧,也涉及创作观念,这两个方面的难都 应当重视,忽视了任何一个方面,都有失偏颇。前者能体现创 作者的功力与技巧,后者则能反映创作者的视野、悟性和审美 理念。 (5)是体现继承传统的难,更是能体现时代新意的难。一 件书法作品,仅仅有体现继承传统的难度还不够,更应该体现 出时代的新意,只有二者兼备,才能经得起反复的推敲和历史 的检验。离开一定的难度的作品,绝对不会有新意,丽没有任 何新意的作品,即使包含了一定的难度,价值也不大。 ①②陈大中:,荣宝斋出版杜,2006年版,第149页。第159页。 (责任编辑:艳红) 万方数据
伦理学视域中的死亡尊严问题 旧万数据 文献链接 王云岭,徐萍,王书会,陈晓阳, WANG Yun-ling,ⅫPing, WANG Shu-hui,Chen Xiao-yang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医学伦理学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12 刊名 山东社会科学 PKUcssc 英文刊名: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009(8 1.傅伟勋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2006 2.索甲仁波切;郑振煌西藏生死书1998 3.王海明新伦理学2001 4.柏拉图:严群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1983 5.段德智西方死亡哲学2006 6.傅伟勋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2006 7.沈毅人对死亡的态度及其意义199505) 本文读者也该过(10条) 1.赵笑春医学伦理视野中的死亡[期刊论文]一青海医药杂志2004,34(3) 2.段德智生命之旅的加油站——读傅伟勋先生的《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期刊论文]一大学时代200610 3.涂慧琴老年、孤独和死亡下的尊严《被遗弃的威塞奥尔奶奶》与《熟路》中两位奶奶之比较[期刊论文] 科教文汇2008(32) 4.卢巍·卜凡叶李雪梅·刘艳辉浅谈病人死亡后护理的伦理要求[期刊论文]一中国伤残医学20017(4) 5.余小平寻找死亡的尊严[期刊论文]癌症康复2011(2) 6.王良铭死亡标准的伦理研究[期刊论文]医学与社会2003,16(2) 7.李晔·茁LIYe· MIAo Qing科学与伦理学关系视阅中的儒家亲情本位"思想—兼论"普遍伦理ˆ研究的两种思 路[期刊论文]-阴山学刊2005,18(5) 8.王书会以人为本护理管理模式初探[会议论文]-2002 9.郭永江杨青利从伦理学视角看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效性[期刊论文]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08,21(4) 10.王书会. Wang Shuhui科学发展观阙下的青年成长新范式[期刊论文]-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 1·赵桂芬从《海上钢琴师》主人公1900的“自由”与“自我”人生哲学谈尊严[期刊论文]一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 索2012(4)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sdshkx200908013.aspx
伦理学视域中的死亡尊严问题 作者: 王云岭, 徐萍, 王书会, 陈晓阳, WANG Yun-ling, XU Ping, WANG Shu-hui, Chen Xiao-yang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医学伦理学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12 刊名: 山东社会科学 英文刊名: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009(8) 参考文献(7条) 1.傅伟勋 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 2006 2.索甲仁波切;郑振煌 西藏生死书 1998 3.王海明 新伦理学 2001 4.柏拉图;严群 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 1983 5.段德智 西方死亡哲学 2006 6.傅伟勋 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 2006 7.沈毅 人对死亡的态度及其意义 1995(05)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赵笑春 医学伦理视野中的死亡[期刊论文]-青海医药杂志2004,34(3) 2. 段德智 生命之旅的加油站——读傅伟勋先生的《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期刊论文]-大学时代2006(10) 3. 涂慧琴 老年、孤独和死亡下的尊严——《被遗弃的威塞奥尔奶奶》与《熟路》中两位奶奶之比较[期刊论文]- 科教文汇2008(32) 4. 卢巍.卜凡叶.李雪梅.刘艳辉 浅谈病人死亡后护理的伦理要求[期刊论文]-中国伤残医学2009,17(4) 5. 余小平 寻找死亡的尊严[期刊论文]-癌症康复2011(2) 6. 王良铭 死亡标准的伦理研究[期刊论文]-医学与社会2003,16(2) 7. 李晔.苗青.LI Ye.MIAO Qing 科学与伦理学关系视阈中的儒家"亲情本位"思想--兼论"普遍伦理"研究的两种思 路[期刊论文]-阴山学刊2005,18(5) 8. 王书会 以人为本护理管理模式初探[会议论文]-2002 9. 郭永江.杨青利 从伦理学视角看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效性[期刊论文]-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08,21(4) 10. 王书会.Wang Shuhui 科学发展观阈下的青年成长新范式[期刊论文]-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 引证文献(1条) 1.赵桂芬 从《海上钢琴师》主人公1900的“自由”与“自我”人生哲学谈尊严[期刊论文]-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 索 2012(4)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dshkx200908013.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