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杀问题研究综述 刘畅鲍鹏飞姚欣傅肖宁郑朱玹 (社会心理学第52组 【摘要】自杀是大学生成长的毁灭性问题,近年来不断增高的大学生自杀率引起了社会各界 的广泛关注。大学生自杀对于个人和家庭是一种悲剧,对社会也是极大的损失。本文针对大 学生自杀这一现象的特点作出归纳,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的归因研 究,并提出预防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 1.引言 近来,不断有媒体报道大学生自杀的消息。同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在扼腕叹 息之后,不得不思索这样的问题:这些风华正茂的天之骄子,为什么会轻易结束 自己的生命?轻生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无奈?如今的大学生怎么了?大学教育 怎么了?家庭教育怎么了?这个社会怎么了?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自杀问题的分 析,试图给出一个科学而有意义的答案 1.1自杀的科学定义 自杀是个体有意识地采取各种手段自愿结束自己生命的异常行为。人类的自 杀行为,古今中外早已有之。自杀行为的学理研究,始自一百年前法国社会学家 凃尔干(巸 mile durkee im,1858~1917)与奥囯精神分析论创始人佛洛伊德, 涂氏将人类自杀行为,按其动机不同,分力三种类型:(1)利他型自杀 ( altruistic suicide),指自杀之目的乃是为了有利于他人;凡是杀身成仁者, 均属此类。(2)失意型自杀(an0 mIc suicide),指自杀的原因乃是由于长期失 败失意,自觉毫无生存意义。(3)自负型自杀( egoistic suicide),指自视过 高者以怀才不遇愤世嫉俗而自杀。 佛氏对自杀之解释,其要义有三:(1)自杀乃人类本能之一,称为死之本能
大学生自杀问题研究综述 刘畅 鲍鹏飞 姚欣 傅肖宁 郑朱玹 (社会心理学第 52 组) 【摘要】自杀是大学生成长的毁灭性问题,近年来不断增高的大学生自杀率引起了社会各界 的广泛关注。大学生自杀对于个人和家庭是一种悲剧,对社会也是极大的损失。本文针对大 学生自杀这一现象的特点作出归纳,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的归因研 究,并提出预防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杀 1.引言 近来,不断有媒体报道大学生自杀的消息。同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在扼腕叹 息之后,不得不思索这样的问题:这些风华正茂的天之骄子,为什么会轻易结束 自己的生命?轻生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无奈?如今的大学生怎么了?大学教育 怎么了?家庭教育怎么了?这个社会怎么了?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自杀问题的分 析,试图给出一个科学而有意义的答案。 1.1 自杀的科学定义 自杀是个体有意识地采取各种手段自愿结束自己生命的异常行为。人类的自 杀行为,古今中外早已有之。自杀行为的学理研究,始自一百年前法国社会学家 涂尔干(Emile Durkheim,1858~1917)与奥国精神分析论创始人佛洛伊德。 涂氏将人类自杀行为,按其动机不同,分力三种类型:(1)利他型自杀 (altruistic suicide),指自杀之目的乃是为了有利于他人;凡是杀身成仁者, 均属此类。(2)失意型自杀(anOmlc suicide),指自杀的原因乃是由于长期失 败失意,自觉毫无生存意义。(3)自负型自杀(egoistic suicide),指自视过 高者以怀才不遇愤世嫉俗而自杀。 佛氏对自杀之解释,其要义有三:(1)自杀乃人类本能之一,称为死之本能
(2)自杀受潜意识内欲望的支配;个人对其自杀的动机,未必完全了解。(3) 自杀之真正对象并非自己,而是别人;是当事人对由爱而变为恨的别人。(4)自 杀是一种象征性行为,是一种变象的欲望满足。 而《现代心理学》在解释"自杀"这一现象时,提出对人类自杀的动机中一种 解释,自杀是源于人类所共有的体内的破坏性冲动力,当引起自杀者做出自杀行 为的外部人和事物过于强大时,人体内的这种破坏性冲动会指向自杀者自身,导 致自杀行为产生。自杀者这时所做出的自杀行为实际上是要杀死导致他自杀的外 部力量,他是通过一种自我毁灭的方式,来达到毁灭心目中的敌对力量。 1.2自杀的分类 自杀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学者们对其分类有不同的看法。美国国立精 神卫生研究所自杀预防研究中心分类为“完全性自杀(CS)、自杀企图(SA)、自 杀观念(SI)”。 Bowse11(1963)把自杀分为“自杀姿态、矛盾的自杀企图、严 重的自杀企图、完全性自杀”。其他分类有:习俗性自杀、慢性自杀、疏忽性自 杀、不完全放意性自杀、精神病性自杀等 我国有学者把自杀分为情绪性自杀和理智性自杀两类 2、大学生自杀的主要特点 1.自杀率趋升 我国大学生自杀率约为20/10万,但近年呈上升趋势。一些媒体的不适当描 述和渲染,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整合度下降等一些因素都可能会诱发大学生的自杀 行为,导致自杀率的上升 2.自杀年龄日趋两极化 根据调查显示,大一和毕业班的学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大一新生生活经历 较为简单,一旦遇上挫折容易产生自卑情绪,导致心理障碍。毕业班的同学面对 各种压力,如就业、考研、爱情等,十分容易产生自杀行为。 3.自杀原因多元化但相对集中化 不同个性、不同年龄和不同情境的人,选择自杀的原因也各不相同。但根据 调查显示,仍有某些相对集中的原因,如失恋、学业失败、家庭贫困、人际关系
(2)自杀受潜意识内欲望的支配;个人对其自杀的动机,未必完全了解。(3) 自杀之真正对象并非自己,而是别人;是当事人对由爱而变为恨的别人。(4)自 杀是一种象征性行为,是一种变象的欲望满足。 而《现代心理学》在解释"自杀"这一现象时,提出对人类自杀的动机中一种 解释,自杀是源于人类所共有的体内的破坏性冲动力,当引起自杀者做出自杀行 为的外部人和事物过于强大时,人体内的这种破坏性冲动会指向自杀者自身,导 致自杀行为产生。自杀者这时所做出的自杀行为实际上是要杀死导致他自杀的外 部力量,他是通过一种自我毁灭的方式,来达到毁灭心目中的敌对力量。 1.2 自杀的分类 自杀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学者们对其分类有不同的看法。美国国立精 神卫生研究所自杀预防研究中心分类为“完全性自杀(CS)、自杀企图(SA)、自 杀观念(SI)”。Bowsell(1963)把自杀分为“自杀姿态、矛盾的自杀企图、严 重的自杀企图、完全性自杀”。其他分类有:习俗性自杀、慢性自杀、疏忽性自 杀、不完全放意性自杀、精神病性自杀等。 我国有学者把自杀分为情绪性自杀和理智性自杀两类。 2、大学生自杀的主要特点 1. 自杀率趋升 我国大学生自杀率约为 20/10 万,但近年呈上升趋势。一些媒体的不适当描 述和渲染,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整合度下降等一些因素都可能会诱发大学生的自杀 行为,导致自杀率的上升。 2. 自杀年龄日趋两极化 根据调查显示,大一和毕业班的学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大一新生生活经历 较为简单,一旦遇上挫折容易产生自卑情绪,导致心理障碍。毕业班的同学面对 各种压力,如就业、考研、爱情等,十分容易产生自杀行为。 3. 自杀原因多元化但相对集中化 不同个性、不同年龄和不同情境的人,选择自杀的原因也各不相同。但根据 调查显示,仍有某些相对集中的原因,如失恋、学业失败、家庭贫困、人际关系
不良、就业压力增大等。 4.自杀方式多样化且存在性别差异 大学生自杀方式存在很大的区别。一般来说,男性多选择自缢、跳楼、自焚、 爆炸、触电等激烈方式;女性多选择服药、服毒、自溺等较温和方式 5.自杀与精神心理障碍不绝对相关 多数选择自杀的大学生性格都校内向、孤僻、倔强,这多与内源性抑郁症的 形成有关。但有关事实又证明,自杀中只有20%的人是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大 多数自杀者是正常人。 3、大学生自杀的心理过程 大学生自杀的心理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诱因的形成。即学生遇到挫折或打击后,产生自杀念头 第二阶段,心理矛盾冲突期。自杀动机产生后,求生的本能可能使自杀者陷 入一种生与死的矛盾冲突中。这段时期,自杀者会直接或间接表现出自杀意图 此时如果能及时得到他人帮助,自杀者很可能会终止自杀企图 第三阶段,自杀者的平静阶段。自杀者似乎已从困扰中解脱出来,不太谈论 或暗示自杀,情绪好转,显得平静。 第四阶段,实施阶段。这是自杀阶段完成时期,自杀者会选择各种不同的自 杀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4、大学生自杀的归因 4.1外部刺激 外部刺激是导致大学生轻生的诱因,在大学生轻生的案例中,外部剌激主要 有以下几点 因爱情问题处理不当而轻生:大学生在生理上已经完全成熟,但在心理上尚 不成熟,他们对恋爱、婚姻、家庭的认识普遍比较幼稚,基本上还处于理想化阶 段。当这种虚幻的理想的爱情与现实不相吻合时,一些大学生便感到无法承受甚
不良、就业压力增大等。 4. 自杀方式多样化且存在性别差异 大学生自杀方式存在很大的区别。一般来说,男性多选择自缢、跳楼、自焚、 爆炸、触电等激烈方式;女性多选择服药、服毒、自溺等较温和方式。 5. 自杀与精神心理障碍不绝对相关 多数选择自杀的大学生性格都校内向、孤僻、倔强,这多与内源性抑郁症的 形成有关。但有关事实又证明,自杀中只有 20%的人是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大 多数自杀者是正常人。 3、大学生自杀的心理过程 大学生自杀的心理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诱因的形成。即学生遇到挫折或打击后,产生自杀念头。 第二阶段,心理矛盾冲突期。自杀动机产生后,求生的本能可能使自杀者陷 入一种生与死的矛盾冲突中。这段时期,自杀者会直接或间接表现出自杀意图。 此时如果能及时得到他人帮助,自杀者很可能会终止自杀企图。 第三阶段,自杀者的平静阶段。自杀者似乎已从困扰中解脱出来,不太谈论 或暗示自杀,情绪好转,显得平静。 第四阶段,实施阶段。这是自杀阶段完成时期,自杀者会选择各种不同的自 杀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4、大学生自杀的归因 4.1 外部刺激: 外部刺激是导致大学生轻生的诱因,在大学生轻生的案例中,外部刺激主要 有以下几点: 因爱情问题处理不当而轻生:大学生在生理上已经完全成熟,但在心理上尚 不成熟,他们对恋爱 婚姻 家庭的认识普遍比较幼稚,基本上还处于理想化阶 ﹑ ﹑ 段。当这种虚幻的理想的爱情与现实不相吻合时,一些大学生便感到无法承受甚
至绝望 因过错而轻生:大学生在发生过错后可能因为羞愧难当、对所遭受处理不满 等原因轻生。 因学习成绩而轻生: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无法面对鱼高中相比的成绩反差而轻 因不堪忍受家庭贫困而轻生:一些学生生活在单亲或双亲皆故的贫困家庭 缺少家庭的温暖可能造成他们内向而又固执的封闭性格与强烈的自尊与自卑交 织的矛盾心理。这种心理很可能导致他们无法面对现实而轻生 4.2心理归因 我们认为,导致大学生轻生的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大学生内在的心理 原因。 由于个体挫折承受力(忍受挫折、排解挫折的能力)不同,外部刺激对不同 的人所产生的影响也程度不一。可以说,挫折承受能力直接决定了大学生在受到 外部刺激时会产生何种反应。而个体的挫折承受力从根本上说是由每个人的人格 与情绪决定的。以下,我们将重点分析可能导致轻生的人格与情绪 情绪失调和人格障碍是相互作用的,情绪失调往往导致人格障碍,而人格障 碍又体现岀情绪失调。情绪失调与人格障碍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如自卑、抑郁 偏执、悲观、鲁莽、急躁、害羞、多疑、狭隘、焦虑等等,但并非每一种表现都 易于诱发自杀行为。一般来说,引发自杀行为的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1.抑郁抑郁是大学生中常见的情绪问题。不少学生在遇到学习成绩落后、 失恋、生活受挫、家庭出现意外事件等剌激后,心理上无力承受由此带来的压力 而出现的情绪反应。抑郁在行为上表现为丧失学习和工作的兴趣及动力,反应迟 钝,无精打采,拒绝交际,回避朋友。大多数学生都多少有过这种消极情绪,但 体验的时间比较短暂,随着时过境迁也就消失了。但其中也有少数性格内向、孤 僻、自尊心强、怀疑心重、承受挫折能力低的学生容易长期入抑郁状态,导致抑 郁性精神症的出现。患者中有的可能认为人生无味而有过自杀的念头,甚至采取 过自杀行为。 2.悲观悲观表现为个体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信念,常常带着幼稚、消
至绝望。 因过错而轻生:大学生在发生过错后可能因为羞愧难当 对所遭受处理不满 ﹑ 等原因轻生。 因学习成绩而轻生: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无法面对鱼高中相比的成绩反差而轻 生。 因不堪忍受家庭贫困而轻生:一些学生生活在单亲或双亲皆故的贫困家庭, 缺少家庭的温暖可能造成他们内向而又固执的封闭性格与强烈的自尊与自卑交 织的矛盾心理。这种心理很可能导致他们无法面对现实而轻生。 4.2 心理归因 我们认为,导致大学生轻生的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大学生内在的心理 原因。 由于个体挫折承受力(忍受挫折 排解挫折的能力)不同,外部刺激对不同 ﹑ 的人所产生的影响也程度不一。可以说,挫折承受能力直接决定了大学生在受到 外部刺激时会产生何种反应。而个体的挫折承受力从根本上说是由每个人的人格 与情绪决定的。以下,我们将重点分析可能导致轻生的人格与情绪。 情绪失调和人格障碍是相互作用的,情绪失调往往导致人格障碍,而人格障 碍又体现出情绪失调。情绪失调与人格障碍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如自卑、抑郁、 偏执、悲观、鲁莽、急躁、害羞、多疑、狭隘、焦虑等等,但并非每一种表现都 易于诱发自杀行为。一般来说,引发自杀行为的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1.抑郁 抑郁是大学生中常见的情绪问题。不少学生在遇到学习成绩落后、 失恋、生活受挫、家庭出现意外事件等刺激后,心理上无力承受由此带来的压力 而出现的情绪反应。抑郁在行为上表现为丧失学习和工作的兴趣及动力,反应迟 钝,无精打采,拒绝交际,回避朋友。大多数学生都多少有过这种消极情绪,但 体验的时间比较短暂,随着时过境迁也就消失了。但其中也有少数性格内向、孤 僻、自尊心强、怀疑心重、承受挫折能力低的学生容易长期入抑郁状态,导致抑 郁性精神症的出现。患者中有的可能认为人生无味而有过自杀的念头,甚至采取 过自杀行为。 2.悲观 悲观表现为个体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信念,常常带着幼稚、消
极的心理观察社会和对待人生。因此,当理想和现实一旦发生矛盾冲突时,悲观 者便垂头丧气,自我否定,感到前途渺茫,最终对人生失去信心,走上厌世轻生 的道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是青年期的主要心理矛盾之一。大学生都对自己未来 的生活和工作充满着美好的希望,力图塑造完美的自我,但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 显然是存在差距的。如果不能正确地看待这种差距,遇到一点挫折、失败,便认 为自己“无能”,是个失败者,那么就会使自己陷入悲观的消极状态之中,甚至 最终感到绝望。 3.自卑自卑是因生理上的伤残、疾病或智力水平低及其它社会因素的影响 对自我认识所产生的消极态度。表现在能力、自身价值等方面低估自己、看不起 自己,并且认为自己会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因而终日忧虑不安、抑郁沮丧乃至自 暴自弃。一般说来,个体或多或少有过这种消极情绪,但只要经过努力,重新评 价自我,积极进行自我调节就能减轻和消除自卑感。如果长时间沉湎于强烈的自 卑之中不能自拔,心理就容易失去平衡。这种人在外界剌激的诱发下极易导致自 杀 4.偏执偏执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大学生在竞争中心理上承受着很大的 压力,在重大的压力下心理容易发生扭曲变形。心理的扭曲导致敏感多疑、固执 死板、心胸狭隘、爱嫉妒、自命不凡但有时极度自卑,而这些情绪,正是轻生的 导火索 5.焦虑焦虑是个体对当前或预感到的挫折产生的一种紧张、忧虑、不安而 兼有恐惧的消极的情绪状态。大多数学生均感受到过这种情绪,若处理不当,焦 虑也可能导致情绪的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轻生。 5、预防大学生自杀的对策 大学生被誉为天之骄子,如何减少预防大学生自杀问题更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问题。从上面的分析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自杀行为是有一段形成的过程的,甚至 有不少人在最后的时刻还是在犹豫。因此自杀是可以预防避免的。我们认为可以 有以下方法: 1.设立危机千预( Crisis intervention)机构 作为一个最直接的方法,危机干预机构是在自杀者已经出现很强烈的自杀倾
极的心理观察社会和对待人生。因此,当理想和现实一旦发生矛盾冲突时,悲观 者便垂头丧气,自我否定,感到前途渺茫,最终对人生失去信心,走上厌世轻生 的道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是青年期的主要心理矛盾之一。大学生都对自己未来 的生活和工作充满着美好的希望,力图塑造完美的自我,但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 显然是存在差距的。如果不能正确地看待这种差距,遇到一点挫折、失败,便认 为自己“无能”,是个失败者,那么就会使自己陷入悲观的消极状态之中,甚至 最终感到绝望。 3.自卑 自卑是因生理上的伤残、疾病或智力水平低及其它社会因素的影响 对自我认识所产生的消极态度。表现在能力、自身价值等方面低估自己、看不起 自己,并且认为自己会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因而终日忧虑不安、抑郁沮丧乃至自 暴自弃。一般说来,个体或多或少有过这种消极情绪,但只要经过努力,重新评 价自我,积极进行自我调节就能减轻和消除自卑感。如果长时间沉湎于强烈的自 卑之中不能自拔,心理就容易失去平衡。这种人在外界刺激的诱发下极易导致自 杀。 4.偏执 偏执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大学生在竞争中心理上承受着很大的 压力,在重大的压力下心理容易发生扭曲变形。心理的扭曲导致敏感多疑、固执 死板、心胸狭隘、爱嫉妒、自命不凡但有时极度自卑,而这些情绪,正是轻生的 导火索。 5.焦虑 焦虑是个体对当前或预感到的挫折产生的一种紧张、忧虑、不安而 兼有恐惧的消极的情绪状态。大多数学生均感受到过这种情绪,若处理不当,焦 虑也可能导致情绪的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轻生。 5、预防大学生自杀的对策 大学生被誉为天之骄子,如何减少预防大学生自杀问题更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问题。从上面的分析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自杀行为是有一段形成的过程的,甚至 有不少人在最后的时刻还是在犹豫。因此自杀是可以预防避免的。我们认为可以 有以下方法: 1.设立危机干预(Crisis Intervention)机构 作为一个最直接的方法,危机干预机构是在自杀者已经出现很强烈的自杀倾
向时就事论事对求助者给予帮助,学者 Bitche1l认为进行自杀行为的人并没 有绝对性,自杀意念可能随着每分钟而改变。所以关键时刻危机干预机构的作用 十分巨大。 2.设立专业心理咨询机构 危机干预机构作为最后一道防线要是不能彻底预防减少自杀的。要想从根源 上减少自杀率我们还需要有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机构要能够在平时主 动注意学生的心动向,必要时可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并且定期作心理调查,把 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对高危学生采取相应的对策,做到预防为主。同时,心理咨 询机构还要能够经常的举办各种讲座活动以活泼科学的方式引导大学生走向纯 净健康的心灵之路 3.增强老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单纯靠心理学教师的指导远远不够,学生平时接触面对最多的 还是广大的普通教师,因此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中去。加强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能力就成为势在必行的事情。学校要组织 老师进行相关心理学的培训,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和方法,运用到平时的教 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去,能够在第一时刻解决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 4.避免媒体的炒作诱发自杀行为 媒体对“大学生自杀”的过度渲染往往会带来潜在的问题。经常地大量地报 道自杀事件会成为自杀的诱因,尤其是不恰当的评论往往起到了鼓励自杀的作 用。因此媒体应该能够做到有所自律。甚至我们可以通过立法来规范媒体行为 最后涉及到具体对个人的心理治疗,各学校应该有专业的心理医师 总之,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对待自杀,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自杀现象是 能够得到彻底根治的。 参考文献 牛瑞斌“大学生自杀心理分析与预防对策”青少年研究,No2,2005 2]汪传宝“青年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归因与对策”青年研究,No8,1997 3]赵全宇“大学生心理病态忧思录”大学时代,No6,2004 4]徐家庆“走出生命误 从大学生自杀现象谈生命价值观”云南教育·视界 No2,2005
向时就事论事对求助者给予帮助,学者 Birtchnell 认为进行自杀行为的人并没 有绝对性,自杀意念可能随着每分钟而改变。所以关键时刻危机干预机构的作用 十分巨大。 2.设立专业心理咨询机构 危机干预机构作为最后一道防线要是不能彻底预防减少自杀的。要想从根源 上减少自杀率我们还需要有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机构要能够在平时主 动注意学生的心动向,必要时可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并且定期作心理调查,把 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对高危学生采取相应的对策,做到预防为主。同时,心理咨 询机构还要能够经常的举办各种讲座活动以活泼科学的方式引导大学生走向纯 净健康的心灵之路。 3.增强老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单纯靠心理学教师的指导远远不够,学生平时接触面对最多的 还是广大的普通教师,因此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中去。加强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能力就成为势在必行的事情。学校要组织 老师进行相关心理学的培训,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和方法,运用到平时的教 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去,能够在第一时刻解决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 4.避免媒体的炒作诱发自杀行为 媒体对“大学生自杀”的过度渲染往往会带来潜在的问题。经常地大量地报 道自杀事件会成为自杀的诱因,尤其是不恰当的评论往往起到了鼓励自杀的作 用。因此媒体应该能够做到有所自律。甚至我们可以通过立法来规范媒体行为。 最后涉及到具体对个人的心理治疗,各学校应该有专业的心理医师。 总之,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对待自杀,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自杀现象是 能够得到彻底根治的。 参考文献 [1] 牛瑞斌 “大学生自杀心理分析与预防对策” 青少年研究,No2,2005 [2] 汪传宝 “青年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归因与对策” 青年研究,No8,1997 [3] 赵全宇 “大学生心理病态忧思录” 大学时代,No6,2004 [4] 徐家庆 “走出生命误区——从大学生自杀现象谈生命价值观” 云南教育·视界, No2,2005
阿5]张志刚,张爱玲“珍爱生命:大学生自杀心理调试的价值向度”教书育人No3,2005 [6]刘志军“创新大学生健康教育理念”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05年18卷3期 「7]许刚勇“早期挫折教育不可无”家长2005年2-3期 [8 lan RH Rockett, Ph D and Gordon S. Smith, M.B., Ch B, MPH Suicide Misclassification in an international context 9 O'Carrol PWA. A consideration of th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suicide mortality data Suicide and Life- Threatening behavior 19: 1989 [10] Department of Health(1999a)Saving Lives: Our Healthier Nation. London: The Stationery office ll苏永生“自杀心理学研究”摘自张春兴《现代心理学》 [2】] Yun Kee Min“大学生自杀的危险要因直觉与自杀想法的评价” Journal of Student uidance 2005. Vol31 [13 Dongguk University Medical S ence researc on“自杀危险要因的评价与预 su" Dongguk Journal Of Med Vol 11. No. 1. 83-94. Feb. 2004 chological Aspect Of Suicide "Journal Of Korean Soc Biologig Ther Psychiatry Vol 10. No. 1. 2004
[5] 张志刚,张爱玲 “珍爱生命:大学生自杀心理调试的价值向度” 教书育人 No3,2005 [6] 刘志军 “创新大学生健康教育理念”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05 年 18 卷 3 期 [7] 许刚勇 “早期挫折教育不可无” 家长 2005 年 2-3 期 [8] Ian R.H Rockett, Ph.D and Gordon S. Smith, M.B., Ch.B., M.P.H ‘Suicide Misclassification in an International Context’ [9] O’Carrol PWA. A consideration of th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suicide mortality data. Suicide and Life-Threatening Behavior 19; 1989 [10] Department of Health(1999a) Saving Lives: Our Healthier Nation. London: The Stationery Office. [11] 苏永生 “自杀心理学研究” 摘自张春兴《现代心理学》 [12] Yun Kee Min “大学生自杀的危险要因直觉与自杀想法的评价” Journal Of Student Guidance 2005. Vol.31 [13] Dongguk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 Research Organization “自杀危险要因的评价与预 测” Dongguk Journal Of Med Vol. 11. No.1. 83-94. Feb. 2004 [14] Kuy Haeng Lee “Psychological Aspect Of Suicide” Journal Of Korean Soc Biologig Ther Psychiatry Vol.10. No.1.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