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厉史文 收誓 今文尚书
中国历史文选 牧 誓 [今文尚书]
解題 《尚書》,我國上古歷史文件和部份追述古 代事蹟著作的彙編。相傳由孔子編選而成; 但有些篇,如《堯典》、《禹貢》等,顯然 是後來儒家補充進去的。原稱爲《書》,到 漢代改稱《尚書》,郾上代的書。 《尚書》的記録,上起傳說的堯舜,下訖春 秋中葉的秦穆公,時間約相當於公元前的二 千二百年到六百多年,按虞夏商周四代順序 編輯
解題 • 《尚書》,我國上古歷史文件和部份追述古 代事蹟著作的彚編。相傳由孔子編選而成; 但有些篇,如《堯典》、《禹貢》等,顯然 是後來儒家補充進去的。原稱爲《書》,到 漢代改稱《尚書》,卽上代的書。 • 《尚書》的記録,上起傳說的堯舜,下訖春 秋中葉的秦穆公,時間約相當於公元前的二 千二百年到六百多年,按虞夏商周四代順序 編輯。 1
解題 《尚書》的體例,傳統分成典、謨、訓、誥、誓、命 種,其實除《禹貢》似地理記而外,餘則概爲訓下 和告上之詞,相當於後世帝王的詔令和臣僚的奏議 主要內容也不外兩類,一是說要敬天法祖,二是說要 討伐逆命,即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它的大多 數篇章,文字古雅,語言質樸,保存了商周二代,特 别是西周初期的不少重要史料。將《尚書》記録同甲 骨文、金文等相參證,對於我們研究奴隸制時代乃至 封建初期的社會政治狀况,宗教、文化等觀念,都很 有價值 2
解題 • 《尚書》的體例,傳統分成典、謨、訓、誥、誓、命 六種,其實除《禹貢》似地理記而外,餘則概爲訓下 和告上之詞,相當於後世帝王的詔令和臣僚的奏議。 • 主要內容也不外兩類,一是說要敬天法祖,二是說要 討伐逆命,卽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它的大多 數篇章,文字古雅,語言質樸,保存了商周二代,特 别是西周初期的不少重要史料。將《尚書》記録同甲 骨文、金文等相參證,對於我們研究奴隸制時代乃至 封建初期的社會政治狀况,宗教、文化等觀念,都很 有價值。 2
解題 《尚書》在西漢初已散佚。後由濟南伏勝傳授, 篇,因爲用漢時通行文字隸書鈔寫,故 名《今文尚書》。另相傳在漢武帝時,从孔子舊 宅壁中得書,較《今文尚書》多十六篇,因爲用 漢以前的古文字鈔寫,故名《古文尚 亦稱 《逸書》,已佚,現只存篇目和少量佚文。對孔 壁古文,歷代“古文經學家”以爲可信,清代 今文經學家”如魏源等疑爲偽造,成爲經今 文學争論問題 今傳《古文尚書》二十五篇 和漢孔安國《尚書傳》,係東晉人梅赜所獻。唐 初將《尚晝》定爲封建王朝認可的“五經”之 箕中便包括晩出的二十五篇經傳 3
解題 • 《尚書》在西漢初已散佚。後由濟南伏勝傳授, 存二十八篇,因爲用漢時通行文字隸書鈔寫,故 名《今文尚書》。另相傳在漢武帝時,从孔子舊 宅壁中得書,較《今文尚書》多十六篇,因爲用 漢以前的古文字鈔寫,故名《古文尚書》,亦稱 《逸書》,已佚,現只存篇目和少量佚文。對孔 壁古文,歷代“古文經學家”以爲可信,清代 “今文經學家”如魏源等疑爲僞造,成爲經今古 文學争論問題之一。今傳《古文尚書》二十五篇 和漢孔安國《尚書傳》,係東晉人梅賾所獻。唐 初將《尚書》定爲封建王朝認可的“五經”之一, 其中便包括晚出的二十五篇經傳。 3
解題 ·宋代學者吴棫、朱熹開始懷疑,經過明代梅鷟, 清代閻若璩、惠棟等,相繼考證、辨,學術界 口公認它是爲作。現在通行的《十三經注疏》中 的《尚書》,就是《今文尚書》和倡《古文尚書》 的合編本,引用時必須慎重對待。 歷代註解《尚書》的著作很多。清孫星衍采輯漢 魏隋唐舊註,兼取清代學者王鳴盛、江聲、段玉 裁等的研究成果,撰成《尚書今古文注疏》,是 《尚書》註釋本較完備的一種
解題 • 宋代學者吴棫、朱熹開始懷疑,經過明代梅鷟, 清代閻若璩、惠棟等,相繼考證、辨僞,學術界 已公認它是僞作。現在通行的《十三經注疏》中 的《尚書》,就是《今文尚書》和僞《古文尚書》 的合編本,引用時必須慎重對待。 • 歷代註解《尚書》的著作很多。清孫星衍采輯漢 魏隋唐舊註,兼取清代學者王鳴盛、江聲、段玉 裁等的研究成果,撰成《尚書今古文注疏》,是 《尚書》註釋本較完備的一種。 4
解題 ·《牧誓》,通行本《尚書》列入《周書》,居全 書第十三篇,記述周武王起兵滅商,在牧野决戰 前的誓辭。內容是訓示從征將領和聯盟部落,要 知道爲甚麽伐紂,如何列陣攻擊,以及處理俘虜 說是後人追記的作品 5
解題 • 《牧誓》,通行本《尚書》列入《周書》,居全 書第十三篇,記述周武王起兵滅商,在牧野决戰 前的誓辭。內容是訓示從征將領和聯盟部落,要 知道爲甚麽伐紂,如何列陣攻擊,以及處理俘虜。 一說是後人追記的作品。 5
課文第一段 時甲子[1昧爽[2],王朝至于商郊牧野[3],乃誓。 王左杖黃鉞[4]·右秉白旄以麾[5]。日:“逊矣 西土之人!”[6] →注釋]→參考譯文 [第一段][二段][第三段][第四段 6
課文第一段 • 時甲子[1]昧爽[2],王朝至于商郊牧野[3],乃誓。 王左杖黃鉞[4],右秉白旄以麾[5]。曰:“逖矣, 西土之人!”[6] →[注釋] →[參考譯文]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6
第一段注釋 古人記日的干支 依周曆推算,是周武王即位 年的二月五日。但據《史記·周本紀》,則是武王十一年。近年有從 《淮南子兵略》記載武王伐紂那年有哈雷彗星岀現,推算此年郎公 元前一O五七年,但尚待更早的資料証明。 [2]昧爽:指天將明未明的時候。 [3]牧野:牧;一作坶。古地名,在殷都朝歌(今河南淇縣原朝歌鎮 南)以南七十里 [4]左杖黄鉞:杖,持:鉞,圓口大斧。謂:左手持着黄色的大斧, 以象徴武王具有最髙軍事統帥的權力。 [5]右秉白旄以麾:秉,拿着。旄,用旄牛尾繫於旗竿頂端;白旄 的旗。一說:白旄即大白(帛),也即旆,是商、周時王所拿 通摩,音揮,指揮之義。意謂:石手拿着白旗(或王旗) 以指揮師旅諸侯 ·[6]逖矣,西土之人:逖,或作遏,遠的意思。西土是商、周地域相 對的稱呼:泛指隨周武王征戰的西方各部族。這是對遠道從征諸部將 士的慰勞 [返回課文]7
第一段注釋 • [1] 甲子:古人記日的干支之一。依周曆推算,是周武王卽位後十三 年的二月五日。但據《史記·周本紀》,則是武王十一年。近年有從 《淮南子·兵略》記載武王伐紂那年有哈雷彗星出現,推算此年卽公 元前一O五七年,但尚待更早的資料証明。 • [2] 昧爽:指天將明未明的時候。 • [3] 牧野:牧,一作坶。古地名,在殷都朝歌(今河南淇縣原朝歌鎮 南)以南七十里。 • [4] 左杖黄鉞:杖,持;鉞,圓口大斧。謂:左手持着黄色的大斧, 以象徴武王具有最髙軍事統帥的權力。 • [5] 右秉白旄以麾:秉,拿着。旄,用旄牛尾繫於旗竿頂端;白旄, 卽白色的旗。一說:白旄卽大白(帛),也卽旆,是商、周時王所拿 的軍旗。麾,通摩,音揮,指揮之義。意謂:右手拿着白旗(或王旗) 以指揮師旅諸侯。 • [6] 逖矣,西土之人:逖,或作逷,遠的意思。西土是商、周地域相 對的稱呼,泛指隨周武王征戰的西方各部族。這是對遠道從征諸部將 士的慰勞語。 [返回課文] 7
第一段參考譯文 在甲子日的黎明时分,周武王率领大军来到商朝 都城郊外的牧野,在这里進行誓师。武王左手拿 着铜制大斧,右手拿着白色指挥旗,说:“辛苦 了,远道而来的西方将士们!” [返回課文] 8
第一段參考譯文 • 在甲子日的黎明时分,周武王率领大军来到商朝 都城郊外的牧野,在这里進行誓师。武王左手拿 着铜制大斧,右手拿着白色指挥旗,说:“辛苦 了,远道而来的西方将士们!” 8 [返回課文]
第二段課文 王曰:“嗟!我友邦家君[7’御事8]:司 徒丶司馬丶司空丶亞旅、師氏丶千夫長 百夫長[9]及庸丶蜀丶羌丶鬃、微、盧 彭、濮[10]人。稱爾戈[11比爾干[12],立 爾矛,予其誓 →[鹣]→參考譯文 [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 9
第二段課文 • 王曰:“嗟!我友邦冡君[7],御事[8]:司 徒、司馬、司空、亞旅、師氏、千夫長、 百夫長[9]、及庸、蜀、羌、髳、微、盧、 彭、濮[10]人。稱爾戈[11],比爾干[12],立 爾矛,予其誓。 ” →[注釋] →[參考譯文] 9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