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支化学 大盂鼎铭(金文
金文解题1 金文也是我國已發現的早期文字史料。在文字形態 上,它和甲骨文實際同屬於一個體系。所不同的,金文 是鑄在青銅器上的銘文,以記録歷史事件和表彰祖先功 德的內容居多,時代也比甲骨文略晚,商朝的銘文很少, 西周和春秋的很多。由於刻在鐘鼎盤盂一類禮器和樂器 上的銘文,最早引起人們注意,所以過去又將金文叫作 鐘鼎文,或鐘鼎痺器銘文
金文也是我國已發現的早期文字史料。在文字形態 上,它和甲骨文實際同屬於一個體系。所不同的,金文 是鑄在青銅器上的銘文,以記録歷史事件和表彰祖先功 德的內容居多,時代也比甲骨文略晚,商朝的銘文很少, 西周和春秋的很多。由於刻在鐘鼎盤盂一類禮器和樂器 上的銘文,最早引起人們注意,所以過去又將金文叫作 鐘鼎文,或鐘鼎彞器銘文
金文解题2 青銅器的製造和使用,是中國奴隸制文明的一個重要特 徵。商周之際是這個文明的全盛時期,因而金文的製作也高 度繁榮。已發現有銘文的商周銅器,約有四五千件以上。銘 文有僅一二字的鑄器款識,也有四五百字的鴻稿鉅製。從具 體內容來說,有戰争的記録,祖先的頌辭,天子的册命,也 有結盟的誓約,争訟的券書。這些銘文,同卜辭一樣,是古 代奴隸主階級留下的歷史記録,其中混雜着宗教的欺騙,事 實的歪曲,以及大量的階級的偏見。但是,由於它們不像 《尚書》、《詩經》那樣,經過後人的傳寫改製,所以仍可 算作比較可靠的第一手文字史料
青銅器的製造和使用,是中國奴隸制文明的一個重要特 徵。商周之際是這個文明的全盛時期,因而金文的製作也高 度繁榮。已發現有銘文的商周銅器,約有四五千件以上。銘 文有僅一二字的鑄器款識,也有四五百字的鴻稿鉅製。從具 體內容來說,有戰争的記録,祖先的頌辭,天子的册命,也 有結盟的誓約,争訟的券書。這些銘文,同卜辭一樣,是古 代奴隸主階級留下的歷史記録,其中混雑着宗教的欺騙,事 實的歪曲,以及大量的階級的偏見。但是,由於它們不像 《尚書》、《詩經》那樣,經過後人的傳寫改製,所以仍可 算作比較可靠的第一手文字史料
金文解题3 自漢朝開始,金文已引起文字學家的注意。宋朝和清朝 兩代著録的銘文較多。但歷代封建學者,不是將商周銅器作 爲古董來賞鑑,便是對鐘鼎文進行純文字學的硏究。祇是到 近代,特别是到解放後,金文所反映的社會歷史內容,才受 到應有的重視。清末以來,關於金文文字考釋的著作很多 可參考郭沬若的《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兩周金文辭大 系考釋》,容庚的《金文編》和《續編》、《商周瘴器通 考》,羅振玉的《三代吉金文存》等。建國以來,隨着文物 考古事業的巨大進展,新發現的商周銅器數量驚人,其中許 多件都有銘文,爲中國古代歷史的研究提供了極其重要的第 性資料,也對學術界開拓新的課題起了重要作用,可參看 文物編輯委員會編的《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等
自漢朝開始,金文已引起文字學家的注意。宋朝和清朝 兩代著録的銘文較多。但歷代封建學者,不是將商周銅器作 爲古董來賞鑑,便是對鐘鼎文進行純文字學的研究。祇是到 近代,特别是到解放後,金文所反映的社會歷史內容,才受 到應有的重視。清末以來,關於金文文字考釋的著作很多, 可參考郭沫若的《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兩周金文辭大 系考釋》,容庚的《金文編》和《續編》、《商周彞器通 考》,羅振玉的《三代吉金文存》等。建國以來,隨着文物 考古事業的巨大進展,新發現的商周銅器數量驚人,其中許 多件都有銘文,爲中國古代歷史的研究提供了極其重要的第 一性資料,也對學術界開拓新的課題起了重要作用,可參看 文物編輯委員會編的《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等
大孟鼎解题 《大盂鼎》,西周康王時青銅器,清朝道光初 年出土於陝西岐山禮村的溝岸中,現藏中國歷史 博物館。鼎上有銘文二百九十一字,記載周康王 對於名叫盂的貴族進行賞賜時所作的訓示。談話 中追述了周朝開國君主文王、武王的功業,力圖 證明周天子的權力是神授的。但最令人注意的, 是銘文中關於賞賜“人鬲”的記録
《大盂鼎》,西周康王時青銅器,清朝道光初 年出土於陝西岐山禮村的溝岸中,現藏中國歷史 博物館。鼎上有銘文二百九十一字,記載周康王 對於名叫盂的貴族進行賞賜時所作的訓示。談話 中追述了周朝開國君主文王、武王的功業,力圖 證明周天子的權力是神授的。但最令人注意的, 是銘文中關於賞賜“人鬲”的記録
大盂鼎原物图片 鼎高一百.八厘米,口每徑 七十八.三厘米,重一百五十 三.三公斤,鼎身立耳、圓腹、 三柱足、腹下略鼓,口沿下飾以 饕餮紋帶,三足上飾以獸面紋, 并飾以扉棱,下加两道弦紋,整 個造型雄偉凝重,威儀萬端,爲 世間瑰寶。此鼎出土後爲當地郭 氏所得,後歸周雨樵。同治間左 宗棠以重金購得,又歸蘇州潘祖 蔭。1951年潘氏後人捐獻國家。 先由上海博物館收藏,1959年轉 至中國歷史博物館。 潘氏對大盂鼎的保護今
鼎高一百.八厘米,口每徑 七十八.三厘米,重一百五十 三.三公斤,鼎身立耳、圓腹、 三柱足、腹下略鼓,口沿下飾以 饕餮紋帶,三足上飾以獸面紋, 并飾以扉棱,下加两道弦紋,整 個造型雄偉凝重,威儀萬端,爲 世間瑰寶。此鼎出土後爲當地郭 氏所得,後歸周雨樵。同治間左 宗棠以重金購得,又歸蘇州潘祖 蔭。1951年潘氏後人捐獻國家。 先由上海博物館收藏,1959年轉 至中國歷史博物館。 潘氏對大盂鼎的保護→
了解更多的周代青銅器→ www.zqtourismcom www.zqtourzsm.com 羊首鼎 人面鼎
了解更多的周代青銅器→ 羊首鼎 人面鼎
大孟鼎铭文全图 8我县细找世来正字否述 南上云 正义艺中经王单变到裂 排三方平三最了种田梨 七活A艺画少猪王好武剪王三 A平斗里行入 单产语入6到平 太命 盘正入井卫最属 球 览李市3人公的分共代 夫三出影顺计处述究没 局部放 须正话会块高 令天 达 染我获了送量宝还
局部放大
大盂鼎铭文局部 国太原 时图阶命王令可 外却球 不王 强目王
大孟鼎铭1 唯九月[],王在宗周[2],命盂[3]。王若曰 [4]:盂,丕顯文王受天有大命[5],在武王嗣 文作邦[6],闢厥匿[刁],匍有B]四方,畯[⑨]正 厥民。在于御事[10],嵐酒無敢酞[11],有柴 蒸祀無敢醉[12],故天翼臨子[13,法保先王 [14],口[15有四方 注釋鏈接→1-78-15 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
唯九月[1],王在宗周[2],命盂[3]。王若曰 [4]:盂,丕顯文王受天有大命[5],在武王嗣 文作邦[6],闢厥匿[7],匍有[8]四方,畯[9]正 厥民。在于御事[10],𠭯酒無敢䤁[11],有柴 蒸祀無敢醉[12],故天翼臨子[13],法保先王 [14],□[15]有四方。 注釋鏈接→1-7 8-15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