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教案 为你打开一扇门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体会课文优美丰富的语言 【学习重点、难点】:体会优美丰富的语言 【布置预习】: 1、朗读课文2遍 2、抄写文中优美的语句不少于10句 3、抄写预习提示上的字词3遍。 【教学过程】: 、导入。由“门”的意思导入 检查预习情况 1、文学常识,指名回答。 2、指名5个学生上黑板听写词语,其余的在下面听写。 潼憬裨益诠释斑斓真谛 3、师生集体订正,组内互评。 三、新授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优美的语言。 (1)布置自学任务 3、自由朗读课文,了解 ①作者为谁打开一扇门;②作者要打开的是怎样的一扇门:③作者认为怎样才 能打开这扇门:④联系全文看,题目的意思是什么:⑤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进而思考文章的结构。 (2)学法指导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随文圈点;然后小组讨论 学生自学,教者巡视 (3)讨论、启发。 ①题目中的“为”,引出行为的对象一一“你”(青少年),从中寄寓了作者的 片诚意和良好愿望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教案 为你打开一扇门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 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体会课文优美丰富的语言。 【学习重点、难点】:体会优美丰富的语言。 【布置预习】: 1、 朗读课文 2 遍; 2、 抄写文中优美的语句不少于 10 句; 3、 抄写预习提示上的字词 3 遍。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门”的意思导入。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文学常识,指名回答。 2、指名 5 个学生上黑板听写词语,其余的在下面听写。 憧憬 裨益 诠释 斑斓 真谛 3、师生集体订正,组内互评。 三、新授 1、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优美的语言。 2、 (1)布置自学任务: 3、 自由朗读课文,了解: ①作者为谁打开一扇门;②作者要打开的是怎样的一扇门;③作者认为怎样才 能打开这扇门;④联系全文看,题目的意思是什么;⑤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进而思考文章的结构。 (2)学法指导: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随文圈点;然后小组讨论。 学生自学,教者巡视。 (3)讨论、启发。 ①题目中的“为”,引出行为的对象——“你”(青少年),从中寄寓了作者的 一片诚意和良好愿望
②作者要打开的是一扇文学之门。 ③从文中第2节可知打开文学之门的条件 ④题目是讲:把你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 ⑤文章的写作顺序,即作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本文是:亲近文学、领悟文学 的思路,可分两部分 以上问题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经过启发,学生作答。 2、学习第一部分(1-—4节) (1) 学习第1——2节 自由朗读本部分,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本段的话题是什么?(门) 第1节中的1、2句的两个“世界”分别是何意思?(自然界和 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合:领域) 文中的“你”指什么人?(青少年读者) 第4句与第5、6句分别写了哪两种情形?二者形成了什么? (“打开这些门”与“不想开门探寻”;对比,说明打开门的必要性) 第2接中,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打开这些门?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后指名回答 (2) 学习第3-4接: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讨论: 第3节在文中的作用;(点题 文学的特点是什么?文学的内容、阅读的意义是什么?从第4 节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序号) ③④⑤ 中心句;(第12句) 怎样理解“高智商的野蛮人”? 方法指导:通过朗读,给句子标上序号,找出有关句子,再小 组讨论、交流 (3) 点拨:作者写作本部分的目的在于让青少年读者明白阅读文 学作品的意义所在。 (4)学生齐读第4节。 四、当堂训练 完成《自主学习》第2页1-4题
②作者要打开的是一扇文学之门。 ③从文中第 2 节可知打开文学之门的条件。 ④题目是讲:把你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 ⑤文章的写作顺序,即作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本文是:亲近文学、领悟文学 的思路,可分两部分。 以上问题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经过启发,学生作答。 2、学习第一部分(1——4 节) (1) 学习第 1——2 节: 自由朗读本部分,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① 本段的话题是什么?(门) ② 第 1 节中的 1、2 句的两个“世界”分别是何意思?(自然界和 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合:领域) ③ 文中的“你”指什么人?(青少年读者) ④ 第 4 句与第 5、6 句分别写了哪两种情形?二者形成了什么? (“打开这些门”与“不想开门探寻”;对比,说明打开门的必要性) ⑤ 第 2 接中,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打开这些门?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后指名回答。 (2) 学习第 3—4 接: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讨论: ① 第 3 节在文中的作用;(点题) ② 文学的特点是什么?文学的内容、阅读的意义是什么?从第 4 节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序号) ③ 中心句;(第 12 句) ④ 怎样理解“高智商的野蛮人”? ⑤ 方法指导:通过朗读,给句子标上序号,找出有关句子,再小 组讨论、交流。 (3) 点拨:作者写作本部分的目的在于让青少年读者明白阅读文 学作品的意义所在。 (4) 学生齐读第 4 节。 四、当堂训练: 完成《自主学习》第 2 页 1—4 题
五、布置作业:(语言积累) 熟读第4节,力争背诵,并在组内过关。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感受作者笔下的文字的魅力,从而热爱文学 体会文中优美丰富的语言。 【学习重点、难点】:通过阅读,感悟文学的魅力。 【布置预习】 熟读6---11节,并抄写其中你最欣赏的一段,准备参加朗读比赛。 【教学过程】 检査复习:指名三个同学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每人一节) 、导入本课的学习,揭示学习目标。 三、新授: 1、自学第5节,思考、讨论:本段的写作内容、作用 2、指名回答。 3、学习第6--11节: (1)学生齐读。 (2)布置自学任务 从内容上看,这一部分采用了什么方式写的?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写的?有什么作用? (对话方式,从文中第5节“我和文学的对话”可见;用了拟人手 法;给人以亲切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便于读者接受) 本部分的“你”指什么?(文学) 这几段从哪几个角度分别写了哪几个内容,照应上文的 哪一句话? (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感情三个角度;写了文学的广阔性、 反映社会生活的丰富性、文学内容的时间性、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影 响、文学作品的真诚和忠实、文学作品爱憎分明几个方面写的;照 应第4节的中心句)
五、布置作业:(语言积累) 熟读第 4 节,力争背诵,并在组内过关。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感受作者笔下的文字的魅力,从而热爱文学; 2. 体会文中优美丰富的语言。 【学习重点、难点】:通过阅读,感悟文学的魅力。 【布置预习】: 熟读 6---11 节,并抄写其中你最欣赏的一段,准备参加朗读比赛。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指名三个同学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每人一节)。 二、导入本课的学习,揭示学习目标。 三、新授: 1、 自学第 5 节,思考、讨论:本段的写作内容、作用。 2、 指名回答。 3、 学习第 6---11 节: (1)学生齐读。 (2)布置自学任务: ① 从内容上看,这一部分采用了什么方式写的?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写的?有什么作用? (对话方式,从文中第 5 节“我和文学的对话”可见;用了拟人手 法;给人以亲切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便于读者接受) ② 本部分的“你”指什么?(文学) ③ 这几段从哪几个角度分别写了哪几个内容,照应上文的 哪一句话? (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感情三个角度;写了文学的广阔性、 反映社会生活的丰富性、文学内容的时间性、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影 响、文学作品的真诚和忠实、文学作品爱憎分明几个方面写的;照 应第 4 节的中心句)
④作者写这几段的用意何在? (引起青少年读者对文学的兴趣,鼓励他们去打开文学这扇大门) (2) 学法指导: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感悟,先思考 再讨论。 4、学生自由朗读,细细品味6-11节,欣赏文中优美丰富的语言 四、当堂训练 《自主学习》第2页的“语段研读部分”。先独立完成,后组内互评。 五、布置作业 1、写下你学了本文后对文学的感受; 2、预习《冰心诗三首》。 附:板书设计 为你打开一扇门 议论大门门引出话题 以理激人 初识大门文学之门文学的内容、阅读的意义 打开大门打开文学之门对话式描魅力 以情感人 繁星 【教学目的】 学生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及不同的感受,激发 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训练学生学会表达自己观察后的感受。学会 景物描 3、自学本文的生字新词,会用“柔和”、“静寂”造句。有表情朗读课文, 背诵第三段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及不同的感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④作者写这几段的用意何在? (引起青少年读者对文学的兴趣,鼓励他们去打开文学这扇大门) (2) 学法指导: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感悟,先思考 再讨论。 4、 学生自由朗读,细细品味 6—11 节,欣赏文中优美丰富的语言。 四、当堂训练: 《自主学习》第 2 页的“语段研读部分”。先独立完成,后组内互评。 五、布置作业: 1、 写下你学了本文后对文学的感受; 2、 预习《冰心诗三首》。 附:板书设计 为你打开一扇门 议论大门 门 引出话题 以理激人 初识大门 文学之门 文学的内容、阅读的意义 打开大门 打开文学之门 对话式描魅力 ————以情感人 繁 星 【教学目的】 1、 学生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及不同的感受,激发 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训练学生学会表达自己观察后的感受。学会 景物描 3、 自学本文的生字新词,会用“柔和”、“静寂”造句。有表情朗读课文, 背诵第三段。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及不同的感受。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自学生字,理解生词的意思;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第一教时 1、出示课题 《繁星》的“繁”是什么意思?形容很多星星的词你知道的还有哪些? 2、你知道这篇文章是写什么的记叙文?你曾读过哪些写景物的文章? 3、先看看课后练习一,带着这个问题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用……划出有 关写在什么时间、在哪些地方看星天的词语 4、(放幻灯①)让学生看着画面描述。板书:月夜 5、(放幻灯②)让学生看着画面描述。板书:星天 6、读文章的第一句,看看这句话中用了哪些词把这两幅画面连接起来了,哪个 词用得最妙? 7、朗读总起句 8、接着文章写“我”在什么时间、在哪些地方看星天? 板书:(从前) 家乡庭院 (三年前) 南京菜园 (如今) 海上舱面 9.学习第一段: (1) 从前,作者在家乡庭院,在七、八月的夜晚纳凉的时候看星 天,星天是什么样儿的?(用……点出有关的词语)他有什么感受? (2)(放幻灯②)“密密麻麻”是什么样子? (3)望着这样的星天,作者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这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 小结:觉得星天有母亲般的温柔、亲切。 板书:亲切 10.学习第二段: 三年前(1924年)作者在南京菜园里看星天,星天又是什 么样儿的?(点出有关的词语)又有怎样的感受? 板书:星群密布光明无处不在好像
课前:自学生字,理解生词的意思;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第一教时 1、 出示课题: 《繁星》的“繁”是什么意思?形容很多星星的词你知道的还有哪些? 2、 你知道这篇文章是写什么的记叙文?你曾读过哪些写景物的文章? 3、 先看看课后练习一,带着这个问题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用……划出有 关写在什么时间、在哪些地方看星天的词语。 4、(放幻灯①)让学生看着画面描述。板书:月夜 5、(放幻灯②)让学生看着画面描述。板书:星天 6、读文章的第一句,看看这句话中用了哪些词把这两幅画面连接起来了,哪个 词用得最妙? 7、朗读总起句 8、接着文章写“我”在什么时间、在哪些地方看星天? 板书: (从前) 家乡庭院 (三年前) 南京菜园 (如今) 海上舱面 9.学习第一段: (1) 从前,作者在家乡庭院,在七、八月的夜晚纳凉的时候看星 天,星天是什么样儿的?(用……点出有关的词语)他有什么感受? (2)(放幻灯②)“密密麻麻”是什么样子? (3)望着这样的星天,作者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这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 小结:觉得星天有母亲般的温柔、亲切。 板书:亲切 10.学习第二段: (1) 三年前(1924 年)作者在南京菜园里看星天,星天又是什 么样儿的?(点出有关的词语)又有怎样的感受? 板书:星群密布光明无处不在好像
(2)(放幻灯③)“星群密布”是什么意思与“密密麻麻”比较,有什么不同? (3)“无处不在”是什么意思?(读句子:……然而……)在句中除了表示星 光灿烂、到处有星光外,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小结:虽然身处黑暗的旧社会,但作者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信心,他向 往光明,追求光明,望着星天就感到光明处处都存在。这时,他爱星天的感情比 从前更深了。 (5) 有感情朗读“……虽然……然而……”句中不用“然而”, 换个词还可以怎么说? 这段中还有哪一句表达了作者爱星天的感情比从前更深了? (7)“好像同朋友在促膝谈心一样”,你想一下,他们可能在谈些什么? (8)小结:这时,作者觉得星天更加亲切 板书:更亲切 11.如今(1927年)在海上看星天感受又如何呢?你能自学领会吗?先回忆一下 老师是怎样教你们学习第一、二段的?你打算怎样自学第三段? 第二教时 要点:自学第三段,汇报、总结全文 (二)过程: (1)(幻灯④)一一听朗读。经过充分的自学、讨论,说说如今在海上看 星天,看到的星星是什么样儿的?感受又如何? (2) 提出在自学中不理解的问题。 (3) 对同学提出的问题你是怎样理解的?这一段写得好吗?哪些 地方写得好,谈谈自己的体会(结合课后练习2、3、4题加以解决) (4) 这时作者巴金陶醉了。(板书:陶醉)请同学们把自己认为 写得好的句子背下来 (5) 看着板书,同桌互说。无论是“从前”、“三年前”,还是 “如今”,作者看星空都表达了自己的一种什么感情?而这种感受又是如 何加深的?
(2)(放幻灯③)“星群密布”是什么意思与“密密麻麻”比较,有什么不同? (3)“无处不在”是什么意思?(读句子:……然而……)在句中除了表示星 光灿烂、到处有星光外,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小结:虽然身处黑暗的旧社会,但作者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信心,他向 往光明,追求光明,望着星天就感到光明处处都存在。这时,他爱星天的感情比 从前更深了。 (5) 有感情朗读“……虽然……然而……”句中不用“然而”, 换个词还可以怎么说? (6) 这段中还有哪一句表达了作者爱星天的感情比从前更深了? (7)“好像同朋友在促膝谈心一样”,你想一下,他们可能在谈些什么? (8)小结:这时,作者觉得星天更加亲切 板书:更亲切 11.如今(1927 年)在海上看星天感受又如何呢?你能自学领会吗?先回忆一下 老师是怎样教你们学习第一、二段的?你打算怎样自学第三段? 第二教时 (一) 要点:自学第三段,汇报、总结全文。 (二)过程: (1)(幻灯④)——听朗读。经过充分的自学、讨论,说说如今在海上看 星天,看到的星星是什么样儿的?感受又如何? (2) 提出在自学中不理解的问题。 (3) 对同学提出的问题你是怎样理解的?这一段写得好吗?哪些 地方写得好,谈谈自己的体会(结合课后练习 2、3、4 题加以解决)。 (4) 这时作者巴金陶醉了。(板书:陶醉)请同学们把自己认为 写得好的句子背下来。 (5) 看着板书,同桌互说。无论是“从前”、“三年前”,还是 “如今”,作者看星空都表达了自己的一种什么感情?而这种感受又是如 何加深的?
(6) 小结:作者流露出对星天的爱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一层比 层深:爱着(亲切)→交朋友(更亲切)→老朋友(陶醉了)。在作者 笔下的星天,带有母亲般的温柔和亲切,作者爱月夜,爱星天,归根结底 是爱大自然。 (7) 你能划出本文的中心句吗? (8) 小组讨论:这节课自己学到什么? (9) 汇报、小结。 冰心诗四首 《母亲》《纸船》 【教学目标及重点】 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及深刻的哲理。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讲授《母亲》 介绍写作背景。 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学生理解诗歌的所包含的情感。 歌颂“母爱”的博大无边、伟大无私 四、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五、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讲授《纸船》 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山水寄意,草木传情。”是的,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志 士或者借一朵鲜艳的小花,一朵枯萎的小草,或借一滴晶莹的露珠,一股清冽的 甘泉来抒发他们内心的情感。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借物抒情的诗歌一一《纸船 寄母亲》(板书课题及作者) 教学新课
(6) 小结:作者流露出对星天的爱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一层比 一层深:爱着(亲切)→交朋友(更亲切)→老朋友(陶醉了)。在作者 笔下的星天,带有母亲般的温柔和亲切,作者爱月夜,爱星天,归根结底 是爱大自然。 (7) 你能划出本文的中心句吗? (8) 小组讨论:这节课自己学到什么? (9) 汇报、小结。 冰心诗四首 《母亲》《纸 船》 【教学目标及重点】 一、 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及深刻的哲理。 二、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讲授《母亲》 一、介绍写作背景。 二、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三、学生理解诗歌的所包含的情感。 歌颂“母爱”的博大无边、伟大无私。 四、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五、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讲授《纸船》 一、 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山水寄意,草木传情。”是的,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志 士或者借一朵鲜艳的小花,一朵枯萎的小草,或借一滴晶莹的露珠,一股清冽的 甘泉来抒发他们内心的情感。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借物抒情的诗歌——《纸船 ——寄母亲》(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 教学新课
整体感知 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诗歌,钢琴曲伴奏以促进朗读效果,烘托气氛。 学生思考:作者冰心在本诗中抒发了什么情感? 重点学习与训练 请根据诗中给出的提示,想象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 2.第一节诗的前两句表达了什么意思?并请找出表达句意的关键词语。 明确: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思念由来已久。 关键词语有:从不肯总是只一只(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并对学生的朗 读加以指导) 第二节中,诗人精心叠出的纸船抛入大海后,发生了什么样的结果?这种 结果是令人心碎的,作者自己明明知道没有结果却还是“不灰心地每天地叠着”, 又在表达自己的情感上有什么不同?并请找出表达句意的关键词语。 明确:愿望能否实现,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诗人能否寄托思念,能否排解孤 独、忧伤。只有她自己不停地叠寄托自己对母亲深深思念之情的小纸船,才能最 充分地表达出诗人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4、第三节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这种写法在诗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并请找 出表达句意的关键词语。 明确:在第三节中,作者运用了想象的写法。这种写法充分地写出了诗人对母 亲强烈的思念之情。 关键词语有:梦中看见 不要惊讶 含着泪叠的 载着她 的爱和悲哀 5、诗中的纸船有什么象征意?(指名几名学生朗读,重在体味诗歌的情感) 明确:纸船象征了作者爱母亲、爱祖国的那一片诚挚之心。 6、引导学生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明确本诗的写作方法是“借物抒情 7.选几名学生配乐朗诵这首诗。 (四)梳理、总结、扩展
(一) 整体感知 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诗歌,钢琴曲伴奏以促进朗读效果,烘托气氛。 学生思考:作者冰心在本诗中抒发了什么情感? (二) 重点学习与训练 1. 请根据诗中给出的提示,想象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 2.第一节诗的前两句表达了什么意思?并请找出表达句意的关键词语。 明确: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思念由来已久。 关键词语有:从不肯 总是 一只一只(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并对学生的朗 读加以指导) 3.第二节中,诗人精心叠出的纸船抛入大海后,发生了什么样的结果?这种 结果是令人心碎的,作者自己明明知道没有结果却还是“不灰心地每天地叠着”, 又在表达自己的情感上有什么不同?并请找出表达句意的关键词语。 明确:愿望能否实现,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诗人能否寄托思念,能否排解孤 独、忧伤。只有她自己不停地叠寄托自己对母亲深深思念之情的小纸船,才能最 充分地表达出诗人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4、第三节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这种写法在诗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并请找 出表达句意的关键词语。 明确:在第三节中,作者运用了想象的写法。这种写法充分地写出了诗人对母 亲强烈的思念之情。 关键词语有:梦中看见 不要惊讶 含着泪叠的 载着她 的爱和悲哀 5、诗中的纸船有什么象征意?(指名几名学生朗读,重在体味诗歌的情感) 明确:纸船象征了作者爱母亲、爱祖国的那一片诚挚之心。 6、引导学生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明确本诗的写作方法是“借物抒情”。 7.选几名学生配乐朗诵这首诗。 (四)梳理、总结、扩展
《纸船—一寄母亲》这首诗运用借物抒情的写法,借含泪叠的纸船纸船抒发了 作者对母亲、对祖国的那一片深深的诚挚的思念之情。诗歌朗读起来,感情深 沉浓郁,令人回味悠长。 [布置作业] 把你对同学、伙伴以及长辈的思念之情用借物抒情的写法写出来。字数 500字左右。 《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补充课外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涵; 3.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学重难点 1.补充课外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涵 2.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学准备: 补充课外阅读材料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成功的花》 导入 二.分析课文 1.你羡慕别人的成功吗?成功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艰辛,让我们来看 看冰心是怎样用短短的几句诗来概括成功的过程的。 2.全班有感情地齐声朗读,注意吐字清晰、有节奏 3.教师指导学生,教学生朗读技巧,重音、语气、语调。 3.句子比较: A: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B:成功的花,人们惊羡她的明艳
《纸船——寄母亲》这首诗运用借物抒情的写法,借含泪叠的纸船纸船抒发了 作者对母亲、对祖国的那一片深深的诚挚的思念之情。诗歌朗读起来,感情深 沉浓郁,令人回味悠长。 [布置作业] 把你对同学、伙伴以及长辈的思念之情用借物抒情的写法写出来。字数 500 字左右。 《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补充课外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涵; 3.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学重难点: 1.补充课外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涵; 2.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学准备: 补充课外阅读材料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成功的花》 一.导入 二.分析课文 1.你羡慕别人的成功吗?成功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艰辛,让我们来看 看冰心是怎样用短短的几句诗来概括成功的过程的。 2.全班有感情地齐声朗读,注意吐字清晰、有节奏。 3.教师指导学生,教学生朗读技巧,重音、语气、语调。 3. 句子比较: A: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B:成功的花,人们惊羡她的明艳
A句和B句哪一句表达效果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 A句的表达效果好,因为A句表现出了人们只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却 看不到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苦劳动,表达出了作者的感慨。 4.集体朗读后三句,思考:作者想通过这三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请用简短的 话概括出来,你感悟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 成功来自艰苦的奋斗;不经过奋斗和牺牲,哪来成功的“明艳”等。 课文内容讨论 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参考小结]:我们要学习花的奋斗和牺牲,从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这 才是最重要的。花的成功如此,人的事业的成功,人的成长发展,不都是如此吗? 四.当堂背诵 五.作业 1.根据《成功的花》所表达的意思创作一幅画或一组画,并把这首诗工整地写 在画上,然后在班级上交流。 2.有感情地朗读《嫩绿的芽儿》,巩固背诵《成功的花》 (二)教学《成功的花》 检查朗读《嫩绿的芽儿》,教师简单评价,全班齐读。 大家能说出几种修辞手法?这首诗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嫩绿的芽儿、淡白的花儿、深红的果儿变成一 个个活生生的人,在对我们讲话,我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话都具有自 己的特点,大人有大人的腔调,小孩有自己的语言,人物的语言要符合他的形象 特征,我们看看这三个形象有什么特征呢? [参考答案] 1)嫩绿显示健壮、旺盛和朝气。 2)淡白显出朴素、纯洁,不追求外表的华丽 3)深红象征丰硕、甜蜜和美丽
A 句和 B 句哪一句表达效果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 A 句的表达效果好,因为 A 句表现出了人们只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却 看不到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苦劳动,表达出了作者的感慨。 4. 集体朗读后三句,思考:作者想通过这三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请用简短的 话概括出来,你感悟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 成功来自艰苦的奋斗;不经过奋斗和牺牲,哪来成功的“明艳”等。 二.课文内容讨论 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参考小结]: 我们要学习花的奋斗和牺牲,从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这 才是最重要的。花的成功如此,人的事业的成功,人的成长发展,不都是如此吗? 四.当堂背诵 五.作业 1.根据《成功的花》所表达的意思创作一幅画或一组画,并把这首诗工整地写 在画上,然后在班级上交流。 2.有感情地朗读《嫩绿的芽儿》,巩固背诵《成功的花》。 (二)教学《成功的花》 检查朗读《嫩绿的芽儿》,教师简单评价,全班齐读。 大家能说出几种修辞手法?这首诗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嫩绿的芽儿、淡白的花儿、深红的果儿变成一 个个活生生的人,在对我们讲话,我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话都具有自 己的特点,大人有大人的腔调,小孩有自己的语言,人物的语言要符合他的形象 特征,我们看看这三个形象有什么特征呢? [参考答案] 1)嫩绿显示健壮、旺盛和朝气。 2)淡白显出朴素、纯洁,不追求外表的华丽。 3)深红象征丰硕、甜蜜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