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语文教研组 研讨人:陈永福董静汪剑琴刘明远王斌 记录人:刘明远 2008-59
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语文教研组 研讨人:陈永福 董 静 汪剑琴 刘明远 王 斌 记录人:刘明远 2008-5-9
错过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观点 2品味形象含蓄的语言 3学习面对错过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形象含蓄语句的理解 导入 1当你为错过了太阳而哭泣时,那你必然也会错过月亮和星星。一一泰戈尔 2文体:文艺性政论文,也称杂文,一般思路: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 二感知 1指名朗读,根据思路梳理文章内容,可用原文的话概括 2提出问题(1-2):大小错过真不少 分析问题:(3-6)人生为什么充满了许多错过:人生常态 解决问题:(7一15)怎样看待错过:习惯品味 三品读感悟 1提出错过,文章举了生活中的哪两件事? 2模仿“从……到……”句式说说你生活中的错过 3对于这一人生常态,作者用一句耐人寻味的句子总结,品味: 没错过……”理解“经纬线”“斑斓多味” 4错过是一种失去,如果你很好地对待,那么这个失会转化为得,怎样看待错过会使失化为得呢? 5面对错过,人们也会有消极的反应,你认为生活中哪些思想言行是面对错过的消极反应,作者怎么认为 没有意识到错过一一灵魂颟顸,意识到了没有行动一一错过即过错 采用的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6是否可以坦然面对所有的错过,错过的都不要紧? 最关键最美好的不能错过 7体味: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 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比喻:美景奇景比喻人生过程中的许许多多机遇,预定的车站比喻关键的机会,关键的转折点 总结 1用简要的话补全下列文字 大小错过真不少,不要为此空烦恼。 因为得失本一家,错过就是真生活。 有的机遇会再现,要化错过为掌握 (有的错过不再来,要细咀嚼这苦果。) 人生错过无限多,要能习惯与品味。 小的错过不要紧, (只要大站不错过) 2论证方法:讲道理,对比论证 四拓展延伸 1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但本文却是雄辩胜于事实。我们就来“让事实说话。根据文章内容的理解, 阐述你的看法 补充:(1).苏轼的一生都充满着传奇的色彩。在他人生最得意之时,一不小心,他就错过了最美好 的仕途生活,走进了人生的低谷,然而,他却没有选择放弃,放弃心中的信念,在一块巴掌大的天地中人生 点滴况味,终于在山与水之间发现,原来平淡才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味道。他看淡了,看开了,悟出了“归来 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更高的人生境界
2 错 过 教学目标: 1 理解作者观点 2 品味形象含蓄的语言 3 学习面对错过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形象含蓄语句的理解 一 导入 1 当你为错过了太阳而哭泣时,那你必然也会错过月亮和星星。——泰戈尔 2 文体:文艺性政论文,也称杂文,一般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 感知 1 指名朗读,根据思路梳理文章内容,可用原文的话概括 2 提出问题(1-2):大小错过真不少 分析问题:(3—6)人生为什么充满了许多错过:人生常态 解决问题:(7-15)怎样看待错过:习惯 品味 三 品读感悟 1 提出错过,文章举了生活中的哪两件事? 2 模仿“从……到……”句式说说你生活中的错过 3 对于这一人生常态,作者用一句耐人寻味的句子总结,品味: “没错过……”理解“经纬线”“斑斓多味” 4 错过是一种失去,如果你很好地对待,那么这个失会转化为得,怎样看待错过会使失化为得呢? 5 面对错过,人们也会有消极的反应,你认为生活中哪些思想言行是面对错过的消极反应,作者怎么认为: 没有意识到错过——灵魂颟顸, 意识到了没有行动——错过即过错 采用的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6 是否可以坦然面对所有的错过,错过的都不要紧? 最关键最美好的不能错过 7 体味: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 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比喻:美景奇景比喻人生过程中的许许多多机遇,预定的车站比喻关键的机会,关键的转折点 三 总结 1 用简要的话补全下列文字 大小错过真不少,不要为此空烦恼。 因为得失本一家,错过就是真生活。 有的机遇会再现,要化错过为掌握。 , 。(有的错过不再来,要细咀嚼这苦果。) 人生错过无限多,要能习惯与品味。 小的错过不要紧, 。(只要大站不错过) 2 论证方法:讲道理,对比论证 四 拓展延伸 1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但本文却是雄辩胜于事实。我们就来“让事实说话。根据文章内容的理解, 阐述你的看法 补充:(1).苏轼的一生都充满着传奇的色彩。在他人生最得意之时,一不小心,他就错过了最美好 的仕途生活,走进了人生的低谷,然而,他却没有选择放弃,放弃心中的信念,在一块巴掌大的天地中人生 点滴况味,终于在山与水之间发现,原来平淡才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味道。他看淡了,看开了,悟出了“归来 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更高的人生境界
(2).徐本禹,这个让所有国人湿润眼睛的年轻人,毅然离开繁华的城市,只身来到贫困的农村做义教, 用自己娇嫩的肩膀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顶住了贫穷。用他的行动灼痛了我们的眼睛,他错过了繁华 的都市,错过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然而,他没有错过心中那种神圣的季节,没有错过孩子的眼光。虽错过 城市的风景,他却给山区带去了希望、光明 2仿写 梅花错过了与春天的温馨约会后,毅然选择在凛冽的寒风中开放,于是就有了在冰天雪地里一株灿然开 放的梅花的孤高身影。导航灯错过了与白天的相聚时光,依然选择在黑夜中释放它的光芒,于是就有了在狂 风暴雨的黑夜里蓦然出现的一方光 结语:错过,一切是过去,卢梭的《忏悔录》记录着一切错过,已记录着他迷惘中的醒悟。错过,一切是 过去,顾炎武的《日知录》记录着一切的过错,已记录着他心灵的光彩。我们或许错过了流星划过时的许愿 或许错过了浪花打在礁石时的祝福,或许错过了聆听只说一遍的故事,但是一个人生只走一回,我们错过的 一切是过去,这世上有无数流星。无数浪花,只要我们细细咀嚼错过,我们错过的不会是每一个。“人非圣 贤,孰能无过”,有过有思,善莫大焉。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散步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生机蓬勃的意境美 3、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播放歌曲《吉祥三宝》,导入新课 听着这温馨甜美的音乐,我想同学们一定会想到温暖的家。我想问问大家,你们一家人在一起都做 哪些事呢? 看来一家人在一起真是其乐融融的。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作家莫怀戚一家人去散步的情景吧。 二、读文生情、整体感知 轻声朗读,思考: (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 (2)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三、品读课文、探究主旨 1、朗读课文1-4段 (1)、问题探究:“我”决定出来散步的原因是什么? (2)、情景设想:第2自然段说“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假设你是文中的“我”,你准备怎样劝说呢?(要 求以儿子的口吻,结合课文内容来说。) 2、轻声朗读5-7段,思考下列问题 A、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我”是怎么解决的? C、结果又是如何 D、假如你有一束花,你最想送给文中的哪一个?为什么? 3、读第8自然段,说说你的理解。 A、深情朗读
3 (2).徐本禹,这个让所有国人湿润眼睛的年轻人,毅然离开繁华的城市,只身来到贫困的农村做义教, 用自己娇嫩的肩膀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顶住了贫穷。用他的行动灼痛了我们的眼睛,他错过了繁华 的都市,错过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然而,他没有错过心中那种神圣的季节,没有错过孩子的眼光。虽错过 城市的风景,他却给山区带去了希望、光明。 2 仿写 梅花错过了与春天的温馨约会后,毅然选择在凛冽的寒风中开放,于是就有了在冰天雪地里一株灿然开 放的梅花的孤高身影。导航灯错过了与白天的相聚时光,依然选择在黑夜中释放它的光芒,于是就有了在狂 风暴雨的黑夜里蓦然出现的一方光 亮。 。 结语:错过,一切是过去,卢梭的《忏悔录》记录着一切错过,已记录着他迷惘中的醒悟。错过,一切是 过去,顾炎武的《日知录》记录着一切的过错,已记录着他心灵的光彩。我们或许错过了流星划过时的许愿, 或许错过了浪花打在礁石时的祝福,或许错过了聆听只说一遍的故事,但是一个人生只走一回,我们错过的 一切是过去,这世上有无数流星。无数浪花,只要我们细细咀嚼错过,我们错过的不会是每一个。“人非圣 贤,孰能无过”,有过有思,善莫大焉。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散 步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生机蓬勃的意境美。 。 3、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一、播放歌曲《吉祥三宝》,导入新课 : 听着这温馨甜美的音乐,我想同学们一定会想到温暖的家。我想问问大家,你们一家人在一起都做 哪些事呢? 看来一家人在一起真是其乐融融的。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作家莫怀戚一家人去散步的情景吧。 二、读文生情、整体感知 轻声朗读,思考: (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 (2)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三、品读课文 、 探究主旨 1、朗读课文 1-4 段: (1)、问题探究:“我”决定出来散步的原因是什么? (2)、情景设想:第 2 自然段说“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假设你是文中的“我”,你准备怎样劝说呢?(要 求以儿子的口吻,结合课文内容来说。) 2、轻声朗读 5-7 段,思考下列问题: A、 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B、 “我”是怎么解决的? C、 结果又是如何? D、 假如你有一束花,你最想送给文中的哪一个?为什么? 3、读第 8 自然段,说说你的理解。 A、深情朗读
B、问题探究: (1)、课文最后一句说:“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为何要慢慢地,稳稳地,走 得那么仔细? (2)、如何理解“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 四、涵泳入理品味探究(默、朗结合,品味意境) (这是一篇短玲珑剔透、短小精悍的叙事散文,但在写景上也别具特色。) 1、思考:①文章哪几个段落有写景的片段?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②第4段:田野、新绿、嫩芽、冬水 第7段:菜花、桑树、鱼塘(“粼、鳞”、) 2、思考:①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样的意境和哲理? 意境:蓬勃的生机、春天的召唤——哲理: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五、赏读入心 拓展运用 抒写亲情:发短信给至亲 看到这一家人温馨和谐、互敬互爱的场面,想必同学们心中也拨起了感情 弦,心中也有千言万语想对亲人倾诉。请写一段50字左右的温馨短语,把它发给你的亲人。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亲情无处不在,它在我们每个人的家中,更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请你从生活中的小事着手,以“亲情”为 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板书设计: 人物:母亲、我、妻子、儿子 “我”委屈儿子—一孝顺(尊老) 人到中年 事件:散步一一分歧一一解决 承前启后 母亲依从孙子一一滋爱(爱幼)
4 B、问题探究: (1)、课文最后一句说:“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为何要慢慢地,稳稳地,走 得那么仔细? (2)、如何理解“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 四、涵泳入理 品味探究(默、朗结合,品味意境) (这是一篇短玲珑剔透、短小精悍的叙事散文,但在写景上也别具特色。) 1、思考:①文章哪几个段落有写景的片段?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② 第 4 段:田野、新绿、嫩芽、冬水 第 7 段:菜花、桑树、鱼塘(“粼、鳞”、) 2、思考:①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样的意境和哲理? 意境:蓬勃的生机、春天的召唤——哲理: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五、赏读入心 拓展运用 抒写亲情:发短信给至亲 看到这一家人温馨和谐、互敬互爱的场面,想必同学们心中也拨起了感情 弦,心中也有千言万语想对亲人倾诉。请写一段 50 字左右的温馨短语,把它发给你的亲人。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亲情无处不在,它在我们每个人的家中,更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请你从生活中的小事着手,以“亲情”为 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文章。 板书设计: 人物:母亲、我、妻子、儿子 “我”委屈儿子——孝顺(尊老) 人到中年 事件:散步——分歧——解决 承前启后 母亲依从孙子——滋爱(爱幼)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知识与能力 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2.掌握文中的一些实词及虚词“以”的用法 3.掌握对比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通过对比表达自己观点的写作手法 2.倒装句和省略句的理解。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 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板书课文标题。) 、介绍作者和作品 1.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 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 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 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 三、朗读全文,并疏通疑难字词的读音 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 嗜学(shi4)怠(dai4)叩问(kou4)绮秀(qi3) 四、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五、学习课文 1.指名学生朗读 2.学生分组讨论翻译文句。 3.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字词或短语 (1)余幼时即嗜学:我从小就爱好读书
5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知识与能力: 1.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2.掌握文中的一些实词及虚词“以”的用法。 3.掌握对比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通过对比表达自己观点的写作手法。 2.倒装句和省略句的理解。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 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板书课文标题。) 二、介绍作者和作品 1.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 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 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 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 三、朗读全文,并疏通疑难字词的读音 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 嗜学(shi4) 怠(dai4) 叩问(kou4) 绮秀(qi3) 四、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五、学习课文 1.指名学生朗读。 2.学生分组讨论翻译文句。 3.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字词或短语。 (1)余幼时即嗜学:我从小就爱好读书
(2)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之:指抄书 (3)硕师:大师,对学者的尊称 (4)先达:有地位有声望的前辈。据有关资料来看,可能是指黄晋 (5)未尝稍降辞色:态度一直严肃。辞色:语言和脸色 (6)援疑质理:援疑,提出疑难;质理,质询道理。 (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盖,句首发语词。我求学时辛勤艰苦的情况大体就是这样。 4.思考探究。 (1)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3)作者写出了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 (4)根据课文,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作者求学时候的情景。 (学生分小组讨论。) 要点提示: (1)讲述作者本人求学的艰难和用心之专。、 (2)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方面。主要语句有: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②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③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 裂而不知。④余则绵袍敝衣处其间。 (3)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 是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 (4)要求学生描绘,一是检査学生对课文文句的理解掌握程度。要想准确描述出来,必须理解文句的准 确意思,在此基础上,再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二是要学生体会作者求学艰难,从而感受到自己求学的幸 六、领会文章写作上的基本特点 本文在写作上,注意了记叙、描写、议论三者的自然结合。 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有些地方适当地加以渲染和描绘,使文章増添了文采,显得更加生动具体, 比如,写到百里之外向硕师名人求教的情景,写了周围的环境,写了“先达”的表现,写了自己求教时的谦 虚恭谨。文字简洁,而人物神情跃然纸上。又如写奔走途中的艰难,寥寥数语,情态毕现。写同舍诸生的服 饰华贵,采取了细节描写的方法,更衬托出作者的朴素与艰苦 七、拓展探究 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 从师尊师方式?写成发言材料,下节课交流
6 (2)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之:指抄书。 (3)硕师:大师,对学者的尊称。 (4)先达:有地位有声望的前辈。据有关资料来看,可能是指黄晋。 (5)未尝稍降辞色:态度一直严肃。辞色:语言和脸色。 (6)援疑质理:援疑,提出疑难;质理,质询道理。 (7)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盖,句首发语词。我求学时辛勤艰苦的情况大体就是这样。 4.思考探究。 (1)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3)作者写出了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 (4)根据课文,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作者求学时候的情景。 (学生分小组讨论。) ’ 要点提示: (1)讲述作者本人求学的艰难和用心之专。 、 (2)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方面。主要语句有: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②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③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 裂而不知。④余则绵袍敝衣处其间。 (3)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 是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 (4)要求学生描绘,一是检查学生对课文文句的理解掌握程度。要想准确描述出来,必须理解文句的准 确意思,在此基础上,再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二是要学生体会作者求学艰难,从而感受到自己求学的幸 福。 六、领会文章写作上的基本特点 本文在写作上,注意了记叙、描写、议论三者的自然结合。 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有些地方适当地加以渲染和描绘,使文章增添了文采,显得更加生动具体。 比如,写到百里之外向硕师名人求教的情景,写了周围的环境,写了“先达”的表现,写了自己求教时的谦 虚恭谨。文字简洁,而人物神情跃然纸上。又如写奔走途中的艰难,寥寥数语,情态毕现。写同舍诸生的服 饰华贵,采取了细节描写的方法,更衬托出作者的朴素与艰苦。 七、拓展探究 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 从师尊师方式?写成发言材料,下节课交流
八、布置作业 1.完成上面“拓展探究” 2.背诵课文。 附:板书设计 24送东阳马生序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不敢稍逾越 求学勤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东阳马生 余:足肤皲裂而不知四支僵劲不能动无鲜肥滋味之享 求学艰 口体之奉不若人而不知 对比 同舍生: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烨然若神人 艰苦求学 获 勤奋学习(自励:励人) 教学后记 通过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文中的实词及虚词“以”的用法:对文中对比的写作手法也有所了解;能体 会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7 八、布置作业 1.完成上面“拓展探究”。 2.背诵课文。 附:板书设计 24 送东阳马生序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不敢稍逾越 求学勤 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东阳马生 余:足肤皲裂而不知 四支僵劲不能动 无鲜肥滋味之享 求学艰 口体之奉不若人而不知 对比 同舍生:被绮绣 戴朱缨宝饰之帽------烨然若神人 艰苦求学--------------卒有所获 勤奋学习(自励;励人) 教学后记: 通过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文中的实词及虚词“以”的用法;对文中对比的写作手法也有所了解;能体 会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 教学目的 1、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 2、理解诗中的思想内容及诗人抒发了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深厚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的理解 2、多种修辞方法和象征手法的使用。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借助多媒体,演示生长在不同位置、不同形状的树,让学生展开想像,进而引入课文 作者简介李瑛(1926—),现代诗人。河北丰润人。少年时代家境贫寒。194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 系,并开始在刊物上发表诗作。先后担任解放军文艺社社长,总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作协理事,中国笔会 中心理事,《诗刊》编委等职务。他的代表作有长诗《一月的哀思》、《寄自海防前线的诗》、《在燃烧的战场》、 《献给火红的年代》、《站起来的人民》、《难忘的一九七六年》等。《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是李瑛1980年出 版的一本诗集中的代表作,他的诗作有的已译成了外文 二、朗读诗歌,注意朗读的节奏及音韵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划出本诗朗读的节奏及押韵的字 2、学生齐读。 三、分析结构,理清思路 明确: 第一部分,主要是“树”的自我介绍:生长地、经历、成长的过程,属于谁。 第二部分,主要写“我”和人民的血肉关系,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愿望和崇高精神 第三部分,是全诗的总结,进一步表现了“我”为人民献身的崇高精神,把诗人感情的波澜推向了高峰 四、分析诗歌内容,理解诗中的联想和想像 ()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思考:诗人如何塑造“我”——“一棵树”的形象? 明确:这部分包括三节诗,第一节,首行点题,六次重复主语“我”,突出“我”——“一棵树”的形 象,主要交代身份(“我是一棵树”),原藉(黄河岸边,长城脚下),并告诉读者“我”并不是一棵刚出生的 树苗,而是有着丰富阅历的“能讲许多许多故事,能唱许多许多支歌”的大树。 第二节则告诉读者“我”是如何造就成长起来的:山、海的教育,光、露的赋予,炎阳、风雪的铸就 大气和风的融合一一集中了大自然的精华 第三节是这部份的总结拓展,从与日俱增广阔的深层意义上交代“我”的身份:不是一般的具体的“树”, 是“广阔田野的一部分,大自然的一部分”,“和美是一个整体”,“属于人民,属于历史” 朗读第二部分思考:诗人怎样展开想像和联想,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 这部分共包括第四~十二节,第四节是这部分的总领,写“我”的生活态度,表现了“我”对生活的热 爱。第五~十节是从各个方面具体写“我”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愿望。第五、六节是写如何去关心、爱护各种 各样的人;第七、八节从树的特点出发,写如何竭尽自己之所能去为人类造福:第九、十节则是借助幻想来 表现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之美,但无论是要“流出”“开出”,还是“生长”在各处,都未脱离开树的特点 第十一节是写“我”的理想,第十二节是再次强调“我”和人民的血肉关系。 五、小结 诗人通过想像把“树”塑造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创造了一个献身人类的新的艺术形象。 六、布置作业
8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 教学目的 1、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 2、理解诗中的思想内容及诗人抒发了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深厚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的理解。 2、多种修辞方法和象征手法的使用。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借助多媒体,演示生长在不同位置、不同形状的树,让学生展开想像, 进而引入课文。 作者简介 李瑛(1926— ),现代诗人。河北丰润人。少年时代家境贫寒。1945 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 系,并开始在刊物上发表诗作。先后担任解放军文艺社社长,总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作协理事,中国笔会 中心理事,《诗刊》编委等职务。他的代表作有长诗《一月的哀思》、《寄自海防前线的诗》、《在燃烧的战场》、 《献给火红的年代》、《站起来的人民》、《难忘的一九七六年》等。《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是李瑛 1980 年出 版的一本诗集中的代表作,他的诗作有的已译成了外文。 二、朗读诗歌,注意朗读的节奏及音韵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划出本诗朗读的节奏及押韵的字。 2、学生齐读。 三、分析结构,理清思路 明确: 第一部分,主要是“树”的自我介绍:生长地、经历、成长的过程,属于谁。 第二部分,主要写“我”和人民的血肉关系,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愿望和崇高精神。 第三部分,是全诗的总结,进一步表现了“我”为人民献身的崇高精神,把诗人感情的波澜推向了高峰。 四、分析诗歌内容,理解诗中的联想和想像 ㈠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思考:诗人如何塑造“我”——“一棵树”的形象? 明确: 这部分包括三节诗,第一节,首行点题,六次重复主语“我”,突出“我”——“一棵树”的形 象,主要交代身份(“我是一棵树”),原藉(黄河岸边,长城脚下),并告诉读者“我”并不是一棵刚出生的 树苗,而是有着丰富阅历的“能讲许多许多故事,能唱许多许多支歌”的大树。 第二节则告诉读者“我”是如何造就成长起来的:山、海的教育,光、露的赋予,炎阳、风雪的铸就, 大气和风的融合——集中了大自然的精华。 第三节是这部份的总结拓展,从与日俱增广阔的深层意义上交代“我”的身份:不是一般的具体的“树”, 是“广阔田野的一部分,大自然的一部分”,“和美是一个整体”,“属于人民,属于历史”。 朗读第二部分 思考:诗人怎样展开想像和联想,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 这部分共包括第四~十二节,第四节是这部分的总领,写“我”的生活态度,表现了“我”对生活的热 爱。第五~十节是从各个方面具体写“我”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愿望。第五、六节是写如何去关心、爱护各种 各样的人;第七、八节从树的特点出发,写如何竭尽自己之所能去为人类造福;第九、十节则是借助幻想来 表现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之美,但无论是要“流出”“开出”,还是“生长”在各处,都未脱离开树的特点。 第十一节是写“我”的理想,第十二节是再次强调“我”和人民的血肉关系。 五、小结 诗人通过想像把“树”塑造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创造了一个献身人类的新的艺术形象。 六、布置作业
1、探究、练习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诗节。 二、分析诗歌率三部分 学生朗读第三部分。 思考:诗人把激情引向高峰,表现了怎样的崇高精神 明确: 第十三节用假设的方式对“我”的一生加以总结和回顾,更加深刻、更加真实地展示出了“我”的丰富 而又微妙的内心世界。第十四节是结尾,表现了为人类奉献的精神已经浸透到了“我”的每个细胞,崇高的 精神必将化作巨大的能量,因此“我”所献给人间的不是一般的光和热,而是“纯洁的”“炽热的”。这样就 使得“我” 棵树”,这样一个崇高的艺术形象完整地矗立在读者面前了。 三、反复吟读,体会感情 “诗言志”,让学生说说读后的感受,互相交流 明确: 本诗通过“我” “一棵树”的自述,抒发了诗人热爱人民、为人民献身的强烈感情。诗人抒发的是 人民之情,表现的是人民之志,诗要用形象思维,诗人通过想像把“一棵树”塑造成一个新风尚的人,创造 了一个献身人类的新的艺术形象。 四、探究活动 、诗人说“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你能体会作者所说的“骄傲”的主要含义吗?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骄傲”在这里是褒义词,自豪的意思,它的主要含义是:①我生长在中国的大地上;②我有美 的心灵:③我愿意为全世界的人民奉献一切。 2、诗歌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和象征手法,请举例说明。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诗中除了使用比喻、排比、借代等修辞方法外,还使用了象征手法。 如:“我愿摘下耀眼的星星,/给新婚的嫁娘,/作闪光的耳环;/我要挽住软软的云霞,/给辛勤的母亲, /作擦汗的手帕。”“我愿……”“我要……”,诗中的树有着人的意愿,这是拟人化的手法;“摘下耀眼的星星” 挽住软软的云霞”,立足于树高大参天的特点,展开奇特的想像,充分表现树美好而浪漫的情怀;整 个诗段以分号为界,前后对称整齐,节奏严谨。 诗中运用借代之处也不少,如“黄色的、黑色的、白色的多茧的手”,是借代了世界上不同肤色、不同 种族的广大劳动者。“粗糙的手,黝黑的背,闪光的汗珠”,也是借代劳动群众。“饿得发蓝的眼睛,抽泣时 颤动的肩膀,以及浮肿得变形的腿、脚和胳膊”是用身体的有代表意义的部位借代世界各地受苦受难的人民。 诗中所描写的:“一棵树”,是用来象征社会主义新人的崇高形象的,虽然处处是根据树的特点来进行想 像和描写,但处处都用来表现社会主义新人的精神和情怀,表现他们的理想和品格,因此也可以说全诗都是 采用了象征手法。 3、试借鉴本诗的写法,以“我骄傲,我是一滴水(一棵草、一朵云、一只蜜蜂、一头牛……)”为题写 首诗 教师指导学生要善于把握所写事物的特点,明确自己所要抒发的热情,然后借鉴课文的方法展开 五、再次有表情地朗读诗歌,加深理解 六、小结 诗歌通过塑造“一棵树”这一艺术形象,抒发了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深厚情感,表现了为人民服务 为人类献身的强烈愿望及崇高精神。 七、布置作业
9 1、探究、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诗节。 二、分析诗歌率三部分 学生朗读第三部分。 思考:诗人把激情引向高峰,表现了怎样的崇高精神。 明确: 第十三节用假设的方式对“我”的一生加以总结和回顾,更加深刻、更加真实地展示出了“我”的丰富 而又微妙的内心世界。第十四节是结尾,表现了为人类奉献的精神已经浸透到了“我”的每个细胞,崇高的 精神必将化作巨大的能量,因此“我”所献给人间的不是一般的光和热,而是“纯洁的”“炽热的”。这样就 使得“我”——“一棵树”, 这样一个崇高的艺术形象完整地矗立在读者面前了。 三、反复吟读,体会感情 “诗言志”,让学生说说读后的感受,互相交流。 明确: 本诗通过“我”——“一棵树”的自述,抒发了诗人热爱人民、为人民献身的强烈感情。诗人抒发的是 人民之情,表现的是人民之志,诗要用形象思维,诗人通过想像把“一棵树”塑造成一个新风尚的人,创造 了一个献身人类的新的艺术形象。 四、探究活动 1、诗人说“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你能体会作者所说的“骄傲”的主要含义吗?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骄傲”在这里是褒义词,自豪的意思,它的主要含义是:①我生长在中国的大地上;②我有美 的心灵;③我愿意为全世界的人民奉献一切。 2、诗歌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和象征手法,请举例说明。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诗中除了使用比喻、排比、借代等修辞方法外,还使用了象征手法。 如:“我愿摘下耀眼的星星,/ 给新婚的嫁娘,/ 作闪光的耳环;/ 我要挽住软软的云霞,/ 给辛勤的母亲, / 作擦汗的手帕。”“我愿……”“我要……”,诗中的树有着人的意愿,这是拟人化的手法;“摘下耀眼的星星” “挽住软软的云霞”,立足于树高大参天的特点,展开奇特的想像,充分表现树美好而浪漫的情怀;整 个诗段以分号为界,前后对称整齐,节奏严谨。 诗中运用借代之处也不少,如“黄色的、黑色的、白色的多茧的手”,是借代了世界上不同肤色、不同 种族的广大劳动者。“粗糙的手,黝黑的背,闪光的汗珠”,也是借代劳动群众。“饿得发蓝的眼睛,抽泣时 颤动的肩膀,以及浮肿得变形的腿、脚和胳膊”是用身体的有代表意义的部位借代世界各地受苦受难的人民。 诗中所描写的:“一棵树”,是用来象征社会主义新人的崇高形象的,虽然处处是根据树的特点来进行想 像和描写,但处处都用来表现社会主义新人的精神和情怀,表现他们的理想和品格,因此也可以说全诗都是 采用了象征手法。 3、试借鉴本诗的写法,以“我骄傲,我是一滴水(一棵草、一朵云、一只蜜蜂、一头牛……)”为题写 一首诗。 教师指导学生要善于把握所写事物的特点,明确自己所要抒发的热情,然后借鉴课文的方法展开。 五、再次有表情地朗读诗歌,加深理解 六、小结 诗歌通过塑造“一棵树”这一艺术形象,抒发了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深厚情感,表现了为人民服务, 为人类献身的强烈愿望及崇高精神。 七、布置作业
有的人 教学目标:这首诗歌是臧克家为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作,不仅仅是单纯怀念鲁迅,而是通过与有的人的对比 阐扬了一种人生哲理,容入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学习时,要通过反复的诵读、揣摩、品味,把握诗人感情的 脉络,学习诗歌中运用的对比手法。 重点难点: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2、学习诗歌中运用的对比手法 3、体会诗歌的结构与表达方式方面的特点。 课时计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现在我们播放朗诵带,请同学们在听的同时,注意诗歌的朗读节奏和重音。(播放视频文件)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诗,注意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然后齐读全诗。 3、鲁迅简介 为了更好的学习这首诗歌,我们先回顾一下鲁迅先生的生平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 9月25日诞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 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到1926年间,陆 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 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 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同学们还能说出哪些鲁迅先生的作品? 4、思考讨论:这首诗可以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全诗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节):以鲜明的对比评价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第二 部分(第2、3、4节):从两种人对人民不同态度的对比中,热情颂扬了鲁迅先生战斗而伟大的一生。第三部 分(第5、6、7节):从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中,抒发了作者及人民永远怀念鲁迅的深厚感情 品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学习诗歌第一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2)思考问题:这一节诗有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如何理解它们的含义? 第一个“活”指肉体活着,第二个“活”指精神活着:第一个“死”指精神的死亡,第二个“死”躯体的死 死生乃是自然规律,不可逾越,也无法逃避。古往今来,多少哲人和诗人对此惆怅过,悲叹过,思考过,议 论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一种生死观,“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是一种生死观,“好死 不如赖活”又是一种生死观。而诗人则彻底抛开生死的自然状态,把它幻化为意识形态。生死的界限变做道 德的、审美的判断。于是,有的人生即死,有的人死即生。这在科学上是不可思议的,在艺术上确是真实可 信的:这里情感的因素起着决定的作用 2、比较学习诗歌第二、三部分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三部分,思考这两部分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互相照应,2、3、4节分别照应5、6、7节。 (2)这首诗使用了一种很典型的表现手法,那位同学看出是什么?这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2、3、4节每一节的前两句都写反动统治者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每一节的后两句都写像鲁迅这样的人对待 人民群众的态度;5、6、7节每一节的前两句都写人民群众对反动统治者的态度,每一节的后两句都写人民 群众对鲁迅这样的人的称颂
10 有的人 教学目标:这首诗歌是臧克家为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作,不仅仅是单纯怀念鲁迅,而是通过与有的人的对比 阐扬了一种人生哲理,容入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学习时,要通过反复的诵读、揣摩、品味,把握诗人感情的 脉络,学习诗歌中运用的对比手法。 重点难点: 1、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2、 学习诗歌中运用的对比手法。 3、 体会诗歌的结构与表达方式方面的特点。 课时计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现在我们播放朗诵带,请同学们在听的同时,注意诗歌的朗读节奏和重音。(播放视频文件)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诗,注意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然后齐读全诗。 3、鲁迅简介 为了更好的学习这首诗歌,我们先回顾一下鲁迅先生的生平。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 年 9 月 25 日诞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 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 年到 1926 年间,陆 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 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 年 12 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 Q 正传》,是中国现代文 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同学们还能说出哪些鲁迅先生的作品? 4、思考讨论:这首诗可以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全诗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 1 节):以鲜明的对比评价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第二 部分(第 2、3、4 节):从两种人对人民不同态度的对比中,热情颂扬了鲁迅先生战斗而伟大的一生。第三部 分(第 5、6、7 节):从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中,抒发了作者及人民永远怀念鲁迅的深厚感情。 二、 品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 学习诗歌第一部分 (1) 指名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2) 思考问题:这一节诗有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如何理解它们的含义? 第一个“活”指肉体活着,第二个“活”指精神活着;第一个“死”指精神的死亡,第二个“死”躯体的死 亡。 死生乃是自然规律,不可逾越,也无法逃避。古往今来,多少哲人和诗人对此惆怅过,悲叹过,思考过,议 论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一种生死观,“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是一种生死观,“好死 不如赖活”又是一种生死观。而诗人则彻底抛开生死的自然状态,把它幻化为意识形态。生死的界限变做道 德的、审美的判断。于是,有的人生即死,有的人死即生。这在科学上是不可思议的,在艺术上确是真实可 信的;这里情感的因素起着决定的作用。 2、 比较学习诗歌第二、三部分 (1)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三部分,思考这两部分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互相照应,2、3、4 节分别照应 5、6、7 节。 (2) 这首诗使用了一种很典型的表现手法,那位同学看出是什么?这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2、3、4 节每一节的前两句都写反动统治者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每一节的后两句都写像鲁迅这样的人对待 人民群众的态度;5、6、7 节每一节的前两句都写人民群众对反动统治者的态度,每一节的后两句都写人民 群众对鲁迅这样的人的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