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课教学实施计划 章节名:双调·夜行船·秋思 学时安排 2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及要求(突出重难点): 、教学要求 1、了解元散曲的相关知识。 2、了解本散曲的主旨及艺术手法。 、教学要点 1、掌握了解作品的主旨及艺术手法。 2、体味作品语言,学习各种写作技巧。 讨论/思考题、作业 1、作品描写了哪两种相反的人生态度?对当代大学生有何启迪? 2、举例分析这首套曲的语言特色 3、这首套曲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趣与胸襟?请以《人格与操守》为题,写一则500字 的短评 本章其他参考书目(包括参考书、文献资料等): [1](清)纪昀等主编.文渊阁四库全书[M].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86. [2]徐中玉.齐森华主编.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3](晋)常璩.华阳国志[M].成都:巴蜀书社,1984.8. [4](汉)司马迁.史记[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 [5](宋)朱熹.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0. [6](明)来知德.易经来注图解[M.成都:巴蜀书社,1988 [7](清)方玉润.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1986.12. [8]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7
30 课 教学 实 施 计 划 章节名:双调·夜行船·秋思 学时安排 2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及要求(突出重难点):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元散曲的相关知识。 2、了解本散曲的主旨及艺术手法。 二、教学要点 1、掌握了解作品的主旨及艺术手法。 2、体味作品语言,学习各种写作技巧。 讨论/思考题、作业: 1、作品描写了哪两种相反的人生态度?对当代大学生有何启迪? 2、举例分析这首套曲的语言特色。 3、这首套曲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趣与胸襟?请以《人格与操守》为题,写一则 500 字 的短评。 本章其他参考书目(包括参考书、文献资料等): [1](清)纪昀等主编.文渊阁四库全书[M].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86. [2]徐中玉.齐森华主编.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3](晋)常璩.华阳国志[M].成都:巴蜀书社,1984.8. [4](汉)司马迁.史记[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 [5](宋)朱熹.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0. [6](明)来知德.易经来注图解[M].成都:巴蜀书社,1988. [7](清)方玉润.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1986.12. [8]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7
[9]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10]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7 [1l]袁珂.神话论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2]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3]郭沫若.郭沫若选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 [14]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M.上海:上海良友出版公司,1935 [15](宋)朱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 [16](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0. [17]续修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2003.5 [18]褚斌杰等.中国古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19]郁贤浩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简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20]周祖谟.方言校箋[M].北京:中华书局,2004.11 30课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教学时间分配 第7次课 复习旧课_10分钟讲授新课_80分钟 授课时间:100 讨论/答疑/小结_10分钟:分钟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讨论课口实践课√口习题课√囗课□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口讨论口示教√口指导口口 教学手段(请打√):多媒体√口模型口实物口挂图口音像√口口 课题:双调·夜行船·秋思 教学方案
[9]林庚. 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10]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7. [11]袁珂.神话论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2]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3]郭沫若.郭沫若选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 [14]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M].上海:上海良友出版公司,1935. [15](宋)朱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 [16](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0. [17]续修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2003.5. [18]褚斌杰等.中国古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19]郁贤浩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简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20]周祖谟.方言校箋[M].北京:中华书局,2004.11. 30 课 课堂 教 学 实 施方 案 第 7 次课 授课时间: 100 教学时间分配: 复习旧课 10 分钟 讲授新课 80 分钟 讨论/答疑/小结 10 分钟 : 分钟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践课√□ 习题课√□ 课□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示教√□ 指导□ □ 教学手段(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 课 题:双调·夜行船·秋思 教学方案:
、作者简介 马致远(约1250-1321至1324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杂剧、散曲作家 曾任江浙行省务官,晚年退隐山林,以诗酒自娱。 马致远著有杂剧15种,以《汉宫秋》最为著名。他在散曲创作上成就很高,有“曲状元” 的称号。作品内容主要有三类;叹世讽世,描画景色,歌咏恋情。他融诗词意境入散曲,清雅 而不失真率。现存散曲120余首,今人辑为《东篱乐府》 二、写作背景 元代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了汉族的朝代,从汉族的民族主义立场出发,就容易更多地看到 元朝的黑暗面、负面,对元朝有点妖魔化。今天我们有了更恢弘的视野,有了更开阔的胸襟, 对元代社会的“再认识”就可能更客观公正一些。那么元代社会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个特点,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阔的王朝,国力最强盛的王朝之一。从疆域的广 阔度来说,只有后来的清王朝才能和元朝相提并论,清朝也是一个少数民族执政的王朝。 第二个特点,元朝是相对历史上各封建王朝来说专制统治比较那么严密,文化政策特别宽 松,很少文字狱的王朝。 第三个特点,元朝在蒙古族的民俗习惯影响下,形成一种浓郁的社会性的艺术氛围,玩乐 风气。草原民族能歌善舞,对文艺有特殊爱好,赵珙《蒙鞑备录》中说:“国王出师亦以女乐 随行。率十七八美女,极慧黠,多以十四弦等弹大官乐等曲,拍手为节,甚低。其舞甚异 《蒙古秘史》中记载:“蒙古人欢乐,跳跃,聚宴,快活。奉忽图剌后,在枝叶茂密蓬松如盖 的树周围,一直跳跃到出现没肋的深沟,形成没膝的尘土。”元曲中多次提到各种“闲快活” 的娱乐活动:围猎、打马球、捶丸(步行打球)、蹴鞠(足球)、射柳、射圃、角羝、双陆 象棋、围棋、撇兰、投壸、顶针、续麻、拆白、道字等等。清朝人李光地在《榕村语录》中说 得最到位:“元时人多恒舞酣歌,不事生产。” 第四个特点,即元朝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当然元朝也是一个封建王朝,一切封建社会的基 本矛盾都有,阶级矛盾,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这都不言自明。但元朝还有更敏感和更尖锐的 民族矛盾。另外就是统治阶层文化水平低,素质低,统治水平低造成统治机制松懈因而政府官 吏贪腐社会流氓横行,社会问题就越积累越多越严重 元朝把人分为四等,当然是民族压迫、民族歧视,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色目人 主要是指西北各族,各种西域的商人,汉人指长江以北原来处于金国统治下的汉人和女真人、 西夏人等,南人是蒙元最后征服的南宋的汉人。有许多民族歧视的政策都是上了法律条文的, 如“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元史·百官志一》)汉人打死蒙古人要抵 命,而蒙古人打死汉人不需抵命,只要给“烧埋银”就行。蒙古人打汉人汉人不准还手,汉人 不准拥有刀剑武器等。元朝人口达到五千多万,蒙古人色目人等不过一二百万,其余都是汉人、 南人,从数量上占了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却最受歧视。这当然会滋生社会的严重不满 情绪。 我们不能因此就看不到元代的文化多元和宗教信仰多元,人性较少束缚的那一个层面。元 代由于疆域广阔,各种宗教都得到传播发展,儒教,道教中全真教、太一教等,佛教,喇嘛教, 回教,景教(基督教),各种信仰都有信众和市场,在朝廷中有代表人物,比如全真教的丘处 机晋见成吉思汗,忽必烈拜吐蕃萨斯迦派教主八思巴为国师。僧人称和尚,道士称先生,占卜
一、作者简介 马致远(约 1250-1321 至 1324 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杂剧、散曲作家。 曾任江浙行省务官,晚年退隐山林,以诗酒自娱。 马致远著有杂剧 15 种,以《汉宫秋》最为著名。他在散曲创作上成就很高,有“曲状元” 的称号。作品内容主要有三类;叹世讽世,描画景色,歌咏恋情。他融诗词意境入散曲,清雅 而不失真率。现存散曲 120 余首,今人辑为《东篱乐府》。 二、写作背景 元代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了汉族的朝代,从汉族的民族主义立场出发,就容易更多地看到 元朝的黑暗面、负面,对元朝有点妖魔化。今天我们有了更恢弘的视野,有了更开阔的胸襟, 对元代社会的“再认识”就可能更客观公正一些。那么元代社会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个特点,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阔的王朝,国力最强盛的王朝之一。从疆域的广 阔度来说,只有后来的清王朝才能和元朝相提并论,清朝也是一个少数民族执政的王朝。 第二个特点,元朝是相对历史上各封建王朝来说专制统治比较那么严密,文化政策特别宽 松,很少文字狱的王朝。 第三个特点,元朝在蒙古族的民俗习惯影响下,形成一种浓郁的社会性的艺术氛围,玩乐 风气。草原民族能歌善舞,对文艺有特殊爱好,赵珙《蒙鞑备录》中说:“国王出师亦以女乐 随行。率十七八美女,极慧黠,多以十四弦等弹大官乐等曲,拍手为节,甚低。其舞甚异。” 《蒙古秘史》中记载:“蒙古人欢乐,跳跃,聚宴,快活。奉忽图剌后,在枝叶茂密蓬松如盖 的树周围,一直跳跃到出现没肋的深沟,形成没膝的尘土。”元曲中多次提到各种“闲快活” 的娱乐活动:围猎、打马球、捶丸(步行打球)、蹴鞠(足球)、射柳、射圃、角羝、双陆、 象棋、围棋、撇兰、投壶、顶针、续麻、拆白、道字等等。清朝人李光地在《榕村语录》中说 得最到位:“元时人多恒舞酣歌,不事生产。” 第四个特点,即元朝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当然元朝也是一个封建王朝,一切封建社会的基 本矛盾都有,阶级矛盾,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这都不言自明。但元朝还有更敏感和更尖锐的 民族矛盾。另外就是统治阶层文化水平低,素质低,统治水平低造成统治机制松懈因而政府官 吏贪腐社会流氓横行,社会问题就越积累越多越严重。 元朝把人分为四等,当然是民族压迫、民族歧视,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色目人 主要是指西北各族,各种西域的商人,汉人指长江以北原来处于金国统治下的汉人和女真人、 西夏人等,南人是蒙元最后征服的南宋的汉人。有许多民族歧视的政策都是上了法律条文的, 如“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元史·百官志一》)汉人打死蒙古人要抵 命,而蒙古人打死汉人不需抵命,只要给“烧埋银”就行。蒙古人打汉人汉人不准还手,汉人 不准拥有刀剑武器等。元朝人口达到五千多万,蒙古人色目人等不过一二百万,其余都是汉人、 南人,从数量上占了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却最受歧视。这当然会滋生社会的严重不满 情绪。 我们不能因此就看不到元代的文化多元和宗教信仰多元,人性较少束缚的那一个层面。元 代由于疆域广阔,各种宗教都得到传播发展,儒教,道教中全真教、太一教等,佛教,喇嘛教, 回教,景教(基督教),各种信仰都有信众和市场,在朝廷中有代表人物,比如全真教的丘处 机晋见成吉思汗,忽必烈拜吐蕃萨斯迦派教主八思巴为国师。僧人称和尚,道士称先生,占卜
算卦的称阴阳人,伊斯兰教士称答失蛮,基督教教士称也里可温大师,都被视为“告天祝寿的 人”,享受免除赋税劳役的特权。 还有一点就是元朝的科学技术也很发达,出了不少有名的科学家和技术发明家,如写《农 书》的王祯,发明纺织术的黄道婆,天文学家郭守敬等,畏兀尔(维兀尔)人鲁明善编《农桑 农食撮要》,医学上有“金元四大家”,在印刷术、火炮技术、造船术、航海术、水利工程等 方面都很有成就。元代的科学技术水平在当时的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欧洲还是“黑暗时代” 对元代读书人命运的再认识。南宋遗民谢枋得《送方伯载归三山序》中有这样一段话:“滑 稽之雄,以儒为戏曰:我大元典制,人有十等,一官二吏……先之者贵之也;七匠八倡九儒十 丐,后之者贱之也。吾人岂在倡之下丐之上者乎?”谢枋得作为南宋遗民,对元朝有国仇家恨, 他说的话当然有倾向性,不过他也只是说“滑稽之雄”“以儒为戏”,也就是有幽默感的人拿 读书人开玩笑,这当然不可认真坐实,不能当作真正的社会等级地位的划分。 另一个南宋遗民郑所南在《心史》中说:“鞑法: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 七猎、八民、九儒、十丐,各有所统辖。”这也是说的分类管理而不是等级划分。需要说明的 是倡优有特定涵义,“伎乐曰倡,谐优为优,所谓伎乐歌舞之家也。”(徐元瑞《吏学指南》) 倡优是指民间艺人,不是娼妓。 元朝确实曾经较长时期中断科举考试,也恢复过考试,时断时续。这主要是蒙古人把持政 权的需要,因为蒙古人文化水平低,要是按科举考试入仕委官,政权很快就会被汉人架空了。 所以后来恢复科举考试,也要分两榜考试,汉人和蒙古人、色目人分开考,以保证政权不被汉 人所篡夺。 、课文讲解 1、朗读本文 见课件。 2、分析散曲的发展 让学生通过自己课前的预习,汇报总结 王国维说过,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为什么元代散曲会兴盛起来呢? 散曲最初主要是在市民中间流传,它是富有生活气息的文学样式。散曲是元代的新体诗。 散曲能继承五代、两宋的词运,在元代韵文中占着重要的地位,是有其原因的 (1)词的衰颓一一文体本身的发展。(这一条是重点) 自中唐以后,长短句歌词在文人手中逐渐成为“别是一家”的诗体,两宋时得到很高的发展, 但到了南宋后期,由于词家远离现实生活,片面追求文词的工丽和音律的妍美,便日趋衰落。而民 间长短句歌词,经过长期酝酿,到了宋、金对立时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间兴起的曲词和女真、蒙古 等少数民族乐曲,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这就是当时流传在北方的散曲
算卦的称阴阳人,伊斯兰教士称答失蛮,基督教教士称也里可温大师,都被视为“告天祝寿的 人”,享受免除赋税劳役的特权。 还有一点就是元朝的科学技术也很发达,出了不少有名的科学家和技术发明家,如写《农 书》的王祯,发明纺织术的黄道婆,天文学家郭守敬等,畏兀尔(维兀尔)人鲁明善编《农桑 农食撮要》,医学上有“金元四大家”,在印刷术、火炮技术、造船术、航海术、水利工程等 方面都很有成就。元代的科学技术水平在当时的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欧洲还是“黑暗时代”。 对元代读书人命运的再认识。南宋遗民谢枋得《送方伯载归三山序》中有这样一段话:“滑 稽之雄,以儒为戏曰:我大元典制,人有十等,一官二吏……先之者贵之也;七匠八倡九儒十 丐,后之者贱之也。吾人岂在倡之下丐之上者乎?”谢枋得作为南宋遗民,对元朝有国仇家恨, 他说的话当然有倾向性,不过他也只是说“滑稽之雄”“以儒为戏”,也就是有幽默感的人拿 读书人开玩笑,这当然不可认真坐实,不能当作真正的社会等级地位的划分。 另一个南宋遗民郑所南在《心史》中说:“鞑法: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 七猎、八民、九儒、十丐,各有所统辖。”这也是说的分类管理而不是等级划分。需要说明的 是倡优有特定涵义,“伎乐曰倡,谐优为优,所谓伎乐歌舞之家也。”(徐元瑞《吏学指南》) 倡优是指民间艺人,不是娼妓。 元朝确实曾经较长时期中断科举考试,也恢复过考试,时断时续。这主要是蒙古人把持政 权的需要,因为蒙古人文化水平低,要是按科举考试入仕委官,政权很快就会被汉人架空了。 所以后来恢复科举考试,也要分两榜考试,汉人和蒙古人、色目人分开考,以保证政权不被汉 人所篡夺。 三、课文讲解 1、朗读本文 见课件。 2、分析散曲的发展 让学生通过自己课前的预习,汇报总结。 王国维说过,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为什么元代散曲会兴盛起来呢? 散曲最初主要是在市民中间流传,它是富有生活气息的文学样式。散曲是元代的新体诗。 散曲能继承五代、两宋的词运,在元代韵文中占着重要的地位,是有其原因的: (1)词的衰颓——文体本身的发展。(这一条是重点) 自中唐以后,长短句歌词在文人手中逐渐成为“别是一家”的诗体,两宋时得到很高的发展, 但到了南宋后期,由于词家远离现实生活,片面追求文词的工丽和音律的妍美,便日趋衰落。而民 间长短句歌词,经过长期酝酿,到了宋、金对立时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间兴起的曲词和女真、蒙古 等少数民族乐曲,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这就是当时流传在北方的散曲
(2)外乐番曲的传入。(以下各条学生说到多少均可) 金、元时期,战乱频仍,由于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粗犷豪放的游牧民族歌曲和新乐器也随之传 入。由于旧词不能合奏新曲,再以乐器不同,音调节拍各异,旧调又不能合演,于是乃有制作新 声新词的必要。散曲的产生,正是迎合民间歌咏的需要,才应运而生。如元人周德清《中原音韵》 所记“者剌古”“唐古歹”正是北方少数民族乐曲 (3)元代商业繁荣,城市兴起,文娱需求增加。 代城市经济的发展为散曲的兴盛准备了充裕的物质条件,南北各大城市都出现了各种伎 艺演出的勾栏瓦肆,娱乐场所日益兴旺,使唱曲演戏的歌伎、艺人,得以赖表演技艺为生,于是散 曲得以大盛。 (4)蒙古贵族喜声色文娱一一统治阶级的提倡。 元人南下以后,对“四书五经”不重视,对文人不重视,而那些优伶歌伎,歌舞戏曲,是为他们 所欢迎的,并且加以提倡和鼓励,作为王侯贵族的御用品了。这些地方,也给予散曲发展以一定的 影响。 (5)外族统治,汉人受尽压迫,或借散曲以抒郁愤 宋代先遭辽、金异族侵凌,后则南宋亡于蒙古,文人百姓忽然要接受异族之统治,加以民不聊 生,社会秩序异常紊乱,面对这么痛苦、不公的时代,文人自然要借某种文学形式来宣泄怨悱无 奈。元曲便是当时最适宜的文学形式。 教师提示:要抓住文学发展的内因,即词的衰颓一一文体本身的发展。 2、分析散曲独特的诗歌形式——与音乐相生相伴 让学生通过自己课前的预习,汇报总结 元曲无论是散曲或杂剧,都是配合乐谱演唱的文辞,一定要符合音乐格律的要求,受到宫调 和曲牌的限制。宫调规定乐调的高低和音乐的情感。曲牌是每首曲的乐谱名称,相当于宋词的词 牌。元散曲可分为两大类,即小令和套数两种主要形式。小令是一首独立的只曲,它原来是流行 于民间的词和小曲。不超过五十八字,有一个单独的曲牌名,如“水仙子”“山坡羊”等。不同 的曲牌各自有不同的句数、字数,每句的长短又不同,而且用字平仄和押韵也不一样,作者一定 要按曲牌的要求填写曲词,不可更改。套数沿自诸宫调,它是由两首以上同一宫调的曲子相联而 成的组曲,一般都有尾声,并且要求一韵到底。套数中间的曲调可以根据内容的要求在同一宫调 内选用,调数也可多可少,有些曲子还可以任意增加句数。散曲里还有介乎小令和套数之间的“带 过曲”,它原来是同宫调里经常连唱的两支曲调,如“中吕”里的“十二月”带“尧民歌”。带 过曲有三支相连的,如“南吕”里的“骂玉郎”带“带皇恩”、“采茶歌”,但比较少见。在字 数方面,无论小令或套数,都要按曲牌的规矩填写曲词,但作者可在曲牌的正文之外,在句首或句 中加添一些文字作帮衬补助之用,使曲中文字气脉连贯、词意清楚。这些额外加添的字称为衬字 般都使用口语。在音韵方面,元散曲没有入声协,余下的平、上、去三声,可以混合使用,比较 自由,使作者不致因韵脚受平仄限制而妨碍其表达和创作,这是押韵的一个解放。但是散曲押韵
(2)外乐番曲的传入。(以下各条学生说到多少均可) 金、元时期,战乱频仍,由于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粗犷豪放的游牧民族歌曲和新乐器也随之传 入。由于旧词不能合奏新曲,再以乐器不同,音调节拍各异,旧调又不能合演,于是乃有制作新 声新词的必要。散曲的产生,正是迎合民间歌咏的需要,才应运而生。如元人周德清《中原音韵》 所记“者剌古”“唐古歹”正是北方少数民族乐曲。 (3)元代商业繁荣,城市兴起,文娱需求增加。 元代城市经济的发展为散曲的兴盛准备了充裕的物质条件,南北各大城市都出现了各种伎 艺演出的勾栏瓦肆,娱乐场所日益兴旺,使唱曲演戏的歌伎、艺人,得以赖表演技艺为生,于是散 曲得以大盛。 (4)蒙古贵族喜声色文娱——统治阶级的提倡。 元人南下以后,对“四书五经”不重视,对文人不重视,而那些优伶歌伎,歌舞戏曲,是为他们 所欢迎的,并且加以提倡和鼓励,作为王侯贵族的御用品了。这些地方,也给予散曲发展以一定的 影响。 (5)外族统治,汉人受尽压迫,或借散曲以抒郁愤。 宋代先遭辽、金异族侵凌,后则南宋亡于蒙古,文人百姓忽然要接受异族之统治,加以民不聊 生,社会秩序异常紊乱,面对这么痛苦、不公的时代,文人自然要借某种文学形式来宣泄怨悱无 奈。元曲便是当时最适宜的文学形式。 教师提示:要抓住文学发展的内因,即词的衰颓——文体本身的发展。 2、分析散曲独特的诗歌形式——与音乐相生相伴 让学生通过自己课前的预习,汇报总结。 元曲无论是散曲或杂剧,都是配合乐谱演唱的文辞,一定要符合音乐格律的要求,受到宫调 和曲牌的限制。宫调规定乐调的高低和音乐的情感。曲牌是每首曲的乐谱名称,相当于宋词的词 牌。元散曲可分为两大类,即小令和套数两种主要形式。小令是一首独立的只曲,它原来是流行 于民间的词和小曲。不超过五十八字,有一个单独的曲牌名,如“水仙子”“山坡羊”等。不同 的曲牌各自有不同的句数、字数,每句的长短又不同,而且用字平仄和押韵也不一样,作者一定 要按曲牌的要求填写曲词,不可更改。套数沿自诸宫调,它是由两首以上同一宫调的曲子相联而 成的组曲,一般都有尾声,并且要求一韵到底。套数中间的曲调可以根据内容的要求在同一宫调 内选用,调数也可多可少,有些曲子还可以任意增加句数。散曲里还有介乎小令和套数之间的“带 过曲”,它原来是同宫调里经常连唱的两支曲调,如“中吕”里的“十二月”带“尧民歌”。带 过曲有三支相连的,如“南吕”里的“骂玉郎”带“带皇恩”、“采茶歌”,但比较少见。在字 数方面,无论小令或套数,都要按曲牌的规矩填写曲词,但作者可在曲牌的正文之外,在句首或句 中加添一些文字作帮衬补助之用,使曲中文字气脉连贯、词意清楚。这些额外加添的字称为衬字。 一般都使用口语。在音韵方面,元散曲没有入声协,余下的平、上、去三声,可以混合使用,比较 自由,使作者不致因韵脚受平仄限制而妨碍其表达和创作,这是押韵的一个解放。但是散曲押韵
必须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有时甚至是每句一韵。在这方面,格律又较诗、词严格。 3、课文分析 悲秋,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传统题材,名篇甚多。而马致远的两首同题作品一—《双调夜行 船·秋思》与《越调天净沙·秋思》,尤为人称道。前者有“万中无一”的评价,后者则有“秋 思之祖”的美誉。 这首散套由七支曲子组成,就思想内容而言,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曲是引子,由秋来花谢想 到人生的短暂虚幻,从而引发出下面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及对痴迷者的批判。【乔木查】等三支 曲子为第二层,分别描写了帝王、豪杰、富翁的富贵无常。五、六两曲为第三层,写自己看破 红尘、与世无争、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最后一曲则总括上文,再次把名利之徒与山林高士的 生活进行对比,表达了不为物役、自适其乐的心志。 在封建时代,知识分子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如不愿同流合污,往往只能追求超尘出世、 笑傲林泉的生活,不免流于消极颓放,但其重人格、讲操守的人生态度,还是很难得的。元曲 中能把隐逸情调提升到哲理层次的是马致远的《双调·夜行船·秋思》。否定功名富贵,赞美 自由和艺术化生活,肯定审美化的独立人格,获得一种精神家园的寄托。觉悟了生命的有限性, 冷淡了世俗的争竞抢夺,却不想建构一个宗教的祭坛一一曲里的宗教其实还是审美符号,只钟 情于大自然审美的此在。采来沾着露水的黄花,捉来带霜痕的紫蟹,再拢来些红叶点着火烧蟹 煮酒吃。煮酒论英雄不是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而是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宇宙的宏观一一现实的异化一一人生的审美,这就是马致远的诗化哲学三部曲。 这首套曲的艺术魅力突出表现在语言、形象与情趣三个方面。语言俗中透雅,既明快率直, 又优美富于韵味。别致的设色字,精巧的鼎足对,都见出作者驾御语言的功力。曲中意象准确 鲜明而有代表性,如以“衰草牛羊野”、“荒坟横断碑”表现帝业成空,以“蚁排兵”、“蝇 争血”比喻名利场等,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自我写照时,字里行间情趣盎然,如“青山正 补墙头缺”的调侃意味,“道东篱醉了也”的潇洒任性,皆可令读者会心一笑。纵观全篇,指 点今古,俯察人生,笔墨挥洒飘逸,有如天马驰骋,是豪放派曲作中的佳制 课文难点研讨 本文表征的人生哲理 答案:元曲中能把隐逸情调提升到晢理层次的是马致远的《双调·夜行船·秋思》。否定 功名富贵,赞美自由和艺术化生活,肯定审美化的独立人格,获得一种精神家园的寄托。觉悟 了生命的有限性,冷淡了世俗的争竞抢夺,却不想建构一个宗教的祭坛一一曲里的宗教其实还 是审美符号,只钟情于大自然审美的此在。采来沾着露水的黄花,捉来带霜痕的紫蟹,再拢来 些红叶点着火烧蟹煮酒吃。煮酒论英雄不是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而是说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宇宙的宏观一一现实的异化一一人生的审美,这就是马致远的诗化哲学三部曲 四、思考与实践
必须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有时甚至是每句一韵。在这方面,格律又较诗、词严格。 3、课文分析 悲秋,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传统题材,名篇甚多。而马致远的两首同题作品——《双调夜行 船·秋思》与《越调天净沙·秋思》,尤为人称道。前者有“万中无一”的评价,后者则有“秋 思之祖”的美誉。 这首散套由七支曲子组成,就思想内容而言,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曲是引子,由秋来花谢想 到人生的短暂虚幻,从而引发出下面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及对痴迷者的批判。【乔木查】等三支 曲子为第二层,分别描写了帝王、豪杰、富翁的富贵无常。五、六两曲为第三层,写自己看破 红尘、与世无争、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最后一曲则总括上文,再次把名利之徒与山林高士的 生活进行对比,表达了不为物役、自适其乐的心志。 在封建时代,知识分子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如不愿同流合污,往往只能追求超尘出世、 笑傲林泉的生活,不免流于消极颓放,但其重人格、讲操守的人生态度,还是很难得的。元曲 中能把隐逸情调提升到哲理层次的是马致远的《双调·夜行船·秋思》。否定功名富贵,赞美 自由和艺术化生活,肯定审美化的独立人格,获得一种精神家园的寄托。觉悟了生命的有限性, 冷淡了世俗的争竞抢夺,却不想建构一个宗教的祭坛——曲里的宗教其实还是审美符号,只钟 情于大自然审美的此在。采来沾着露水的黄花,捉来带霜痕的紫蟹,再拢来些红叶点着火烧蟹 煮酒吃。煮酒论英雄不是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而是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宇宙的宏观——现实的异化——人生的审美,这就是马致远的诗化哲学三部曲。 这首套曲的艺术魅力突出表现在语言、形象与情趣三个方面。语言俗中透雅,既明快率直, 又优美富于韵味。别致的设色字,精巧的鼎足对,都见出作者驾御语言的功力。曲中意象准确 鲜明而有代表性,如以“衰草牛羊野”、“荒坟横断碑”表现帝业成空,以“蚁排兵”、“蝇 争血”比喻名利场等,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自我写照时,字里行间情趣盎然.如“青山正 补墙头缺”的调侃意味,“道东篱醉了也”的潇洒任性,皆可令读者会心一笑。纵观全篇,指 点今古,俯察人生,笔墨挥洒飘逸,有如天马驰骋,是豪放派曲作中的佳制。 4、课文难点研讨 本文表征的人生哲理: 答案:元曲中能把隐逸情调提升到哲理层次的是马致远的《双调·夜行船·秋思》。否定 功名富贵,赞美自由和艺术化生活,肯定审美化的独立人格,获得一种精神家园的寄托。觉悟 了生命的有限性,冷淡了世俗的争竞抢夺,却不想建构一个宗教的祭坛——曲里的宗教其实还 是审美符号,只钟情于大自然审美的此在。采来沾着露水的黄花,捉来带霜痕的紫蟹,再拢来 些红叶点着火烧蟹煮酒吃。煮酒论英雄不是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而是说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宇宙的宏观——现实的异化——人生的审美,这就是马致远的诗化哲学三部曲。 四、思考与实践
l、作品描写了哪两种相反的人生态度?对当代大学生有何启迪? 2、举例分析这首套曲的语言特色。 3、这首套曲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趣与胸襟?请以《人格与操守》为题,写一则500字的短 4、为学生设计好表格,可让他们课下查找:名(姓名、字、号、谥号)、时(生卒年、写 作背景)、地(籍贯、主要生活地区)、著(代表作、作品集、名句)、评(后世的评论、作 家的创作风格) 五、相关艺术作品展示 见课件。 六、延伸阅读 比较阅读《正宫·醉太平刺世》和《双调·夜行船秋思》 问题:两首散曲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分析:《正宫·醉太平刺世》“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这两句开门见山,单刀直入,道出 全篇主旨:世人皆嫌命运困窘多舛,个个见钱眼开贪图钱财势力。可知贪财乃世风腐败之根源 人皆渴望腰缠万贯,骑鹤下扬州。然而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所以最终必将走向人欲横流腐败 贪婪的渊薮。“水晶环入面糊盆,才沾黏便滚。”这两句深刻道出了社会大染缸的性质。“水 晶环”寓指纯洁无瑕的人,“面糊盆”寓指混浊的社会。即使再纯洁的人,只要一踏入社会这 个大染缸,就立即被沾染熏黑。“滚”字用在此处,特别形象妥帖,把那种甘愿同流合污、享 受庸俗的嘴脸刻画无疑。 散曲与词一样,是长、短句形式,但是能在正字之外加衬字,更灵活,更适合使用口语 衬字一般加在句首或句中,不能加在句尾。本曲全用口语,语调泼辣大胆,嬉笑怒骂,让人感 受到强烈的生活气息。“葫芦提倒稳”,结句以消极反抗的口吻申明自己的不合作的处世态度。 表面上似乎说稀里糊涂倒安稳,其实是作者的反语。这颇像清人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其实 正是伤心人的愤激之语。只有作如是观,方能体会作者的深意 《双调·夜行船·秋思》语言典雅瑰丽,善于化用典故,不离本色,押韵尤妙。全曲充满了 文采。这套套数表现了马致远的超然绝世的生活态度。表面上似乎作者与世无争、及时行乐, 实际上是作者愤世嫉俗,牢骚太盛之语。 曲韵与诗韵、词韵不同,用的是当时北方话音韵。协韵方法为通押一韵,不换韵。但是, 四声通协,韵字可以复用 对写作的启示:无论语言典雅还是通俗,只要能够表达出深刻的思想感情来就是好文章 将不同风格的语言相结合,打造出有深刻内涵的文章
1、作品描写了哪两种相反的人生态度?对当代大学生有何启迪? 2、举例分析这首套曲的语言特色。 3、这首套曲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趣与胸襟?请以《人格与操守》为题,写一则 500 字的短 评。 4、为学生设计好表格,可让他们课下查找:名(姓名、字、号、谥号)、时(生卒年、写 作背景)、地(籍贯、主要生活地区)、著(代表作、作品集、名句)、评(后世的评论、作 家的创作风格)。 五、相关艺术作品展示 见课件。 六、延伸阅读 比较阅读《正宫·醉太平刺世》和《双调·夜行船秋思》 问题:两首散曲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分析:《正宫·醉太平刺世》“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这两句开门见山,单刀直入,道出 全篇主旨:世人皆嫌命运困窘多舛,个个见钱眼开贪图钱财势力。可知贪财乃世风腐败之根源。 人皆渴望腰缠万贯,骑鹤下扬州。然而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所以最终必将走向人欲横流腐败 贪婪的渊薮。“水晶环入面糊盆,才沾黏便滚。”这两句深刻道出了社会大染缸的性质。“水 晶环”寓指纯洁无瑕的人,“面糊盆”寓指混浊的社会。即使再纯洁的人,只要一踏入社会这 个大染缸,就立即被沾染熏黑。“滚”字用在此处,特别形象妥帖,把那种甘愿同流合污、享 受庸俗的嘴脸刻画无疑。 散曲与词一样,是长、短句形式,但是能在正字之外加衬字,更灵活,更适合使用口语。 衬字一般加在句首或句中,不能加在句尾。本曲全用口语,语调泼辣大胆,嬉笑怒骂,让人感 受到强烈的生活气息。“葫芦提倒稳”,结句以消极反抗的口吻申明自己的不合作的处世态度。 表面上似乎说稀里糊涂倒安稳,其实是作者的反语。这颇像清人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其实 正是伤心人的愤激之语。只有作如是观,方能体会作者的深意。 《双调·夜行船•秋思》语言典雅瑰丽,善于化用典故,不离本色,押韵尤妙。全曲充满了 文采。这套套数表现了马致远的超然绝世的生活态度。表面上似乎作者与世无争、及时行乐, 实际上是作者愤世嫉俗,牢骚太盛之语。 曲韵与诗韵、词韵不同,用的是当时北方话音韵。协韵方法为通押一韵,不换韵。但是, 四声通协,韵字可以复用。 对写作的启示:无论语言典雅还是通俗,只要能够表达出深刻的思想感情来就是好文章。 将不同风格的语言相结合,打造出有深刻内涵的文章
七、参考资料 此词乃东篱马致远先生所作也。此方是乐府,不重韵,无衬字,韵险语俊。谚云百中无一, 余曰万中无一。看他用“蝶”、 绝”字,是入声作平声 阙”“说”“铁 缺 歇 彻 血 节 字,是入声作上声。“灭”、“月”、“叶”入声作去声:无一字不妥。后辈学去!(元周德 清《中原音韵》作词十法“定格
七、参考资料 此词乃东篱马致远先生所作也。此方是乐府,不重韵,无衬字,韵险语俊。谚云百中无一, 余曰万中无一。看他用“蝶”、“穴”、“杰”、“别”、“竭”、“绝”字,是入声作平声, “阙”“说”“铁”、“雪”、“拙”、“缺”、“贴”、“歇”、“彻”、“血”、“节” 字,是入声作上声。“灭”、“月”、“叶”入声作去声:无一字不妥。后辈学去!(元•周德 清《中原音韵》作词十法“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