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B301110 适用专业:农学、园艺、园林、资环等专业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开课学期:第6学期 总学时:30学时 教学时数:理论课30学时、实验课0学时、实践课0学时 编写说明 1、课程简介 科学研究的方法问题是一个重大课题,到目前为止,科学研究方法问题的探索,在 我国仍然是一个较落后的领域。本课以科学哲学为基础,以科研立项申请、任务书填写 等为主线,传授科学研究的立项、合同书填写技巧,研究内容的设计、研究方法和手段 的选择等方面的基本原则,试验结果的处理手段和对试验结果的正确分析等,以及常用 的科学研究方法。 2、地位和任务 《科学研究方法》对于大农学类本科生是一门选修课,其目的是为农学、园艺、园 林、资环等本科专业的学生学习专业课和参加毕业实习时提供科学的思维习惯和研究方 ,为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或从事研究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3、总体要求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科学,学习科学的目的。其次要求掌握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 原理、基本原则。再次学习分析评价在农业研究活动中使用的具体方法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1 《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B3011108 适用专业:农学、园艺、园林、资环等专业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开课学期:第 6 学期 总 学 时:30 学时 教学时数:理论课 30 学时、实验课 0 学时、实践课 0 学时 一、 编写说明 1、 课程简介 科学研究的方法问题是一个重大课题,到目前为止,科学研究方法问题的探索,在 我国仍然是一个较落后的领域。本课以科学哲学为基础,以科研立项申请、任务书填写 等为主线,传授科学研究的立项、合同书填写技巧,研究内容的设计、研究方法和手段 的选择等方面的基本原则,试验结果的处理手段和对试验结果的正确分析等,以及常用 的科学研究方法。 2、 地位和任务 《科学研究方法》对于大农学类本科生是一门选修课,其目的是为农学、园艺、园 林、资环等本科专业的学生学习专业课和参加毕业实习时提供科学的思维习惯和研究方 法,为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或从事研究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3、 总体要求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科学,学习科学的目的。其次要求掌握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 原理、基本原则。再次学习分析评价在农业研究活动中使用的具体方法。 4、 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科学研究方法对农学、园艺、园林、资环等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学科都有指导意 ,同时各门实践学科的发展对科学研究法又有推动和丰富的作用 5、修订的依据 《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为新开课大纲。 二、教学大纲内容 第一章绪论(2学时) 1、教学目的 阐明学习科学研究方法的目的、意义,解释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教学内容: 科学研究方法的对象和内容、研究科学研究方法的意义、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历史 概况。 3、章的基本要求: 绪论中的内容重点应掌握科学的含义、科学研究法与其它研究方法的区别;在农 业科学研究中所使用的一些方法;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简史作一般的了解。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什么是科学及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难点: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科学研究中的问题(4学时) 1、教学目的
2 科学研究方法对农学、园艺、园林、资环等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学科都有指导意 义,同时各门实践学科的发展对科学研究法又有推动和丰富的作用。 5、 修订的依据 《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为新开课大纲。 二、教学大纲内容 第一章 绪论(2 学时) 1、教学目的: 阐明学习科学研究方法的目的、意义,解释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教学内容: 科学研究方法的对象和内容、研究科学研究方法的意义、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历史 概况。 3、章的基本要求: 绪论中的内容重点应掌握科学的含义、科学研究法与其它研究方法的区别;在农 业科学研究中所使用的一些方法;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简史作一般的了解。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什么是科学及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难点: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 科学研究中的问题(4 学时) 1、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讲授,使学生理解在科学研究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重要性,一切科 学研究都是为了解决已发现的问题为目的的 2、教学内容 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问题从怀疑产生;问题的产生、种类和意义;课题的选择 问题的分解、转移和逻辑。 3、本章的基本要求: 如何发现问题,问题产生意义,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在农业科学研究中问题 的发现。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怎样发现问题。难点:如何解决问题。 第三章科学研究中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6学时) 1、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讲授,使学生理解在科学研究中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 作用及相互关系,解决问题过程中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类比与联想等思维方法的 运用 2、教学内容: 抽象与具体、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归纳问题、类比与联想;发现的模式、 直觉的作用一一科学研究中的形象思维及其与抽象思维的关系。 3、本章的基本要求 本章的基本概念较多,如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联想、直觉等需要掌 握。要求理解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在农业科学研究中的思维方式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分清各种概念间的区别。难点: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解释并运用
3 通过本章讲授,使学生理解在科学研究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重要性,一切科 学研究都是为了解决已发现的问题为目的的。 2、教学内容: 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问题从怀疑产生;问题的产生、种类和意义; 课题的选择; 问题的分解、转移和逻辑。 3、本章的基本要求: 如何发现问题,问题产生意义,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在农业科学研究中问题 的发现。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怎样发现问题。难点:如何解决问题。 第三章 科学研究中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6 学时) 1、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讲授,使学生理解在科学研究中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 作用及相互关系,解决问题过程中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类比与联想等思维方法的 运用。 2、教学内容: 抽象与具体、分析与综合; 归纳与演绎、归纳问题、 类比与联想; 发现的模式、 直觉的作用——科学研究中的形象思维及其与抽象思维的关系。 3、本章的基本要求: 本章的基本概念较多,如分析、综合、 归纳、演绎、类比、联想、直觉等需要掌 握。要求理解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在农业科学研究中的思维方式。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分清各种概念间的区别。难点: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解释并运用
第四章因果关系的模型化理论(6学时) 1、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讲授,使学生理解在科学研究中因果关系理论的意义、目的和存在的困 难,判明因果关系的三项原则、因果关系的理论解释方法。 2、教学内容: 关于因果关系理论的意义、目的和存在的困难、因果关系的抽象模型;判明因果 关系的三项原则、求解因果关系的符号逻辑、因果关系的数学表达;因果模型与科学预 见、因果关系的理论解释方法。 3、本章的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掌握因果关系理论的意义、目的和抽象模型、判明因果关系的三项原则 因果关系的数学表达。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判明因果关系的三项原则、求解因果关系的符号逻辑、因果关系的数学表 达。难点:因果关系的符号逻辑、因果关系的数学表达、因果关系的理论解释方法。 第五章实验与观察(6学时) 1、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讲授,使学生理解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实验与观察的重要性,科学实验的 种类、测量仪器的认识论 2、教学内容: 科学实验和观察方法发展的历史、科学实验和观察活动的认识论特点、科学实验 4
4 第四章因果关系的模型化理论(6 学时) 1、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讲授,使学生理解在科学研究中因果关系理论的意义、目的和存在的困 难,判明因果关系的三项原则、因果关系的理论解释方法。 2、教学内容: 关于因果关系理论的意义、目的和存在的困难、因果关系的抽象模型; 判明因果 关系的三项原则、求解因果关系的符号逻辑、因果关系的数学表达;因果模型与科学预 见、因果关系的理论解释方法。 3、本章的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掌握因果关系理论的意义、目的和抽象模型、判明因果关系的三项原则、 因果关系的数学表达。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判明因果关系的三项原则、求解因果关系的符号逻辑、因果关系的数学表 达。难点:因果关系的符号逻辑、因果关系的数学表达、因果关系的理论解释方法。 第五章实验与观察(6 学时) 1、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讲授,使学生理解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实验与观察的重要性,科学实验的 种类、测量仪器的认识论。 2、教学内容: 科学实验和观察方法发展的历史、科学实验和观察活动的认识论特点、科学实验
的分类、测量仪器中的认识论问题、关于观察的客观性、重要的是把实验和观察当作 理性活动来把握 3、本章的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掌握什么是科学实验,什么是科学观察,科学实验和观察活动的认识论特点 为什么说实验和观察是理性活动。了解农业科学研究中的一些具体实验与观察的方法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科学实验、科学观察;难点:科学实验的分类、测量仪器中的认识论问题 第六章假说与理论(6学时) 1、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讲授,使学生理解在科学研究中假说的地位、作用、特点;其与是自然 科学理论的关系;自然科学中假说的意义。 2、教学内容: 假说是自然科学理论发展的形式、科学解释的特点与结构、科学理论的特点与结 构、假说的基础和形成方法、假说的验证、假说的修正、理论的竞争与选择、自然科学 中假说的意义和它所带来的认识论问题 3、本章的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掌握什么是假说,假说与自然科学理论的关系,对假说的正确认识,并 了解农业科学研究中的一些假说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什么是假说,假说与自然科学理论的关系:难点:假说的认识论 、教学时数的分配
5 的分类、测量仪器中的认识论问题、关于观察的客观性、重要的是把实验和观察当作 理性活动来把握。 3、本章的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掌握什么是科学实验,什么是科学观察,科学实验和观察活动的认识论特点, 为什么说实验和观察是理性活动。了解农业科学研究中的一些具体实验与观察的方法。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科学实验、科学观察;难点:科学实验的分类、测量仪器中的认识论问题。 第六章 假说与理论(6 学时) 1、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讲授,使学生理解在科学研究中假说的地位、作用、特点;其与是自然 科学理论的关系;自然科学中假说的意义。 2、教学内容: 假说是自然科学理论发展的形式、科学解释的特点与结构、 科学理论的特点与结 构、假说的基础和形成方法、假说的验证、假说的修正、理论的竞争与选择、自然科学 中假说的意义和它所带来的认识论问题 3、本章的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掌握什么是假说,假说与自然科学理论的关系,对假说的正确认识,并 了解农业科学研究中的一些假说。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什么是假说,假说与自然科学理论的关系;难点:假说的认识论。 三、教学时数的分配
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表 理论课理论课|实验课总课 章节 授课内容 周数时数时数时数 章 绪论 2 0 2 科学研究方法的对象和内容及研究科学 第一节 研究方法的意义 第二节 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历史概况 第二章 科学研究中的问题 2 4 0 4 第一节|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问题从怀疑产生 第二节 问题的产生和科研立项 第三节 课题的选择 第四节 问题的分解、转移和逻辑 第三章科学研究中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3 0 6 抽象与具体 第二节 分析与综合 第三节 逻辑思维(上) 61111 第四节 逻辑思维(下) 第五节 非逻辑思维 第六节 数学方法 第四章 因果关系的模型化理论 第一节关于因果关系理论的意义及抽象模型 第二节|判明因果关系的原则及“符号逻辑” 第三节 因果关系的数学表达及因果模型 第四节 因果关系的理论解释方法 6
6 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表 章节 授课内容 理论课 周 数 理论课 时 数 实验课 时 数 总课 时数 第一章 绪论 1 2 0 2 第一节 科学研究方法的对象和内容及研究科学 研究方法的意义 1 第二节 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历史概况 1 第二章 科学研究中的问题 2 4 0 4 第一节 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问题从怀疑产生 1 第二节 问题的产生和科研立项; 1 第三节 课题的选择 1 第四节 问题的分解、转移和逻辑 1 第三章 科学研究中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3 6 0 6 第一节 抽象与具体 1 第二节 分析与综合 1 第三节 逻辑思维(上) 1 第四节 逻辑思维(下) 1 第五节 非逻辑思维 1 第六节 数学方法 1 第四章 因果关系的模型化理论 3 6 0 6 第一节 关于因果关系理论的意义及抽象模型 1 第二节 判明因果关系的原则及“符号逻辑” 1 第三节 因果关系的数学表达及因果模型 1 第四节 因果关系的理论解释方法 1
第五节 系统科学方法(上) 第六节 系统科学方法(下) 第五章 实验与观察 6 6 第一节 科学实验和观察方法发是的历史 第二节|科学实验和观察活动的认识论特点 第三节 科学实验的分类 第四节 测量仪器中的认识论问题 第五节 关于观察的客观性 第六节把实验和观察当作理性活动来把握 第六章 假说与理论 第一节 假说是自然科学理论发展的形式 第二节 科学解释的特点与结构 节理论的特点与结构、假说形成方法 第四节 假说的验证、假说的修正 第五节 理论的竞争与选择 第六节 假说的意义和它所带来的问题 合 15 0 四、主要参考书目 林定夷著,《科学研究方法概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2月 赵光武主编,《现代科学的哲学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 五、主要编写人员 冯永祥
7 第五节 系统科学方法(上) 1 第六节 系统科学方法(下) 1 第五章 实验与观察 3 6 0 6 第一节 科学实验和观察方法发是的历史 1 第二节 科学实验和观察活动的认识论特点 1 第三节 科学实验的分类、 1 第四节 测量仪器中的认识论问题 1 第五节 关于观察的客观性 1 第六节 把实验和观察当作理性活动来把握 1 第六章 假说与理论 3 6 0 6 第一节 假说是自然科学理论发展的形式 1 第二节 科学解释的特点与结构 1 第三节 理论的特点与结构、假说形成方法 1 第四节 假说的验证、假说的修正 1 第五节 理论的竞争与选择 1 第六节 假说的意义和它所带来的问题 1 合 计 15 30 0 30 四、主要参考书目 林定夷著,《科学研究方法概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年 2 月 赵光武主编,《现代科学的哲学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年 12 月 五、主要编写人员 冯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