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诗歌复习教案(一课时) 设计:费正和 审核:孙仲连焦佳佳2009-6-22 1.记住文学常识,了解诗歌思想感情 2.背熟14首诗歌,会默写名句 预习设计 一、背熟文学常识,背熟诗歌。 、默写。 1.《闻雁》中直抒胸臆,抒发了深浓的思乡之情的句子 2.《池鹤》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鹤的风姿和不事权贵的品格的句子 设计意 图:帮助 3.《池鹤》中写出诗人向往归隐田园的宁静生活,但是又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的诗句(表学生理解 现了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的诗): 诗句,正 4.《迎燕》中写出燕子为追求幸福生活而忙碌的诗句 5.《迎燕》中写出了燕子与百姓情谊深厚的诗句(突出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乐趣的诗|确默写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开怀舒畅的豪情的句子: 7.《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写出了诗人神驰宇宙的豪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 求的诗句 8.《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极度忧愁的诗句: 9.《渔家傲》中写出将士们思乡心切、归家无期的悲伤而又饱含为国戍边的责任感的诗 10、《天净沙.秋思》中诗人运用了白描的手法,营造了一种萧瑟、悲凉的意境的句 11、《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了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 12、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使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回乡之后的感 受的句子是 1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系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 律的句子(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 的理趣)的诗句是 14.礁石无法阻挡江水滔滔东流的豪情,冬雪不能耽搁春天翩然而至的脚步。同样,战争
1 八年级下册诗歌复习教案(一课时) 设计:费正和 审核:孙仲连 焦佳佳 2009-6-22 1.记住文学常识,了解诗歌思想感情。 2.背熟 14 首诗歌,会默写名句。 预习设计: 一、背熟文学常识,背熟诗歌。 二、默写。 1.《闻雁》中直抒胸臆,抒发了深浓的思乡之情的句子: , 。 2.《池鹤》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鹤的风姿和不事权贵的品格的句子: , 。 3.《池鹤》中写出诗人向往归隐田园的宁静生活,但是又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的诗句(表 现了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的诗): , 。 4.《迎燕》中写出燕子为追求幸福生活而忙碌的诗句: , 。 5.《迎燕》中写出了燕子与百姓情谊深厚的诗句(突出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乐趣的诗 句): , 。 6.《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开怀舒畅的豪情的句子: , 。 7.《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写出了诗人神驰宇宙的豪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 求的诗句: , 。 8.《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极度忧愁的诗句: , 。 9.《渔家傲》中写出将士们思乡心切、归家无期的悲伤而又饱含为国戍边的责任感的诗 句: , 。 10、《天净沙.秋思》中诗人运用了白描的手法,营造了一种萧瑟、悲凉的意境的句 子: , , 。 11、《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了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 , 。 12、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使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回乡之后的感 受的句子是 , 。 1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系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 律的句子(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 的理趣)的诗句是 , 。 14.礁石无法阻挡江水滔滔东流的豪情,冬雪不能耽搁春天翩然而至的脚步。同样,战争、 设计意 图:帮助 学生理解 诗句,正 确默写
瘟疫也一样不能阻止滚滚前进的历史车轮,正所 ”(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见赠》中的诗句填空 15.《无题》中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的句 (也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 16.《论诗》中说明文学惟有创新,才能领时代风骚的句子是 17.《夜雨寄北》中想象他日相逢共话巴山夜雨情景的句子是 18.爱惜芳心莫轻吐, 19. 好去到人间。 20. 山山黄叶飞 21.诗家清景在新春 、你在预习中还有什么疑问或困惑,请写下来与同组同学讨论。 教学目标: 1.学会赏析诗歌,理解14首诗歌的思想感情 2.能根据要求正确默写。 教学重点: 理解、赏析诗歌,正确默写。 时间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学生复习14首诗歌的重点句子和全诗思想感情、主要写法特点,教师择要点拨 以下资料仅供教师参考,各位选择使用 设计意 八年级(下)语文古诗词赏析 图:教师 闻雁 首句以设问起。思乡之情不言自明。第二句“归思方悠歲”,直抒胸,发出感叹,点拨,帮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无限低徊怅惘之情。“方”字透出归思正浓,为第三、四句高斋闻雁蓄助学生加 势。第三句“淮南秋雨夜”,点明地点和季节。第四句“高斋闻雁来”,在凄清秋雨之夜,深理解, 雁叫声更使诗人思乡情切,夜不能寐,浮想联翩,思绪万端。 识记重 中心:诗人通过“归思”“闻雁”的描写,抒发了远宦思乡之情,也蕴涵着诗人对动 点,学习 乱时代的苦闷感受。 池鹤 赏析 首联突出了鹤的生活环境与众不同,它的品格、风度也不是“群鸡”能比的
2 瘟疫也一样不能阻止滚滚前进的历史车轮,正所 谓 , ”(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见赠》中的诗句填空) 15.《无题》中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的句 , 。(也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 16.《论诗》中说明文学惟有创新,才能领时代风骚的句子是 , 。 17.《夜雨寄北》中想象他日相逢共话巴山夜雨情景的句子是 , 。 18.爱惜芳心莫轻吐, 。 19. ,好去到人间。 20. ,山山黄叶飞。 21.诗家清景在新春, 。 三、你在预习中还有什么疑问或困惑,请写下来与同组同学讨论。 教学目标: 1. 学会赏析诗歌,理解 14 首诗歌的思想感情。 2. 能根据要求正确默写。 教学重点: 理解、赏析诗歌,正确默写。 时间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复习 14 首诗歌的重点句子和全诗思想感情、主要写法特点,教师择要点拨。 以下资料仅供教师参考,各位选择使用。 八年级(下)语文古诗词赏析 闻雁 首句以设问起。思乡之情不言自明。第二句“归思方悠哉”,直抒胸臆,发出感叹,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无限低徊怅惘之情。“方”字透出归思正浓,为第三、四句高斋闻雁蓄 势。第三句“淮南秋雨夜”,点明地点和季节。第四句“高斋闻雁来”,在凄清秋雨之夜, 雁叫声更使诗人思乡情切,夜不能寐,浮想联翩,思绪万端。 中心:诗人通过“归思”“闻雁”的描写,抒发了远宦思乡之情,也蕴涵着诗人对动 乱时代的苦闷感受。 池鹤 首联突出了鹤的生活环境与众不同,它的品格、风度也不是“群鸡”能比的。 设计意 图 : 教 师 点拨,帮 助学生加 深理解, 识记重 点,学习 赏析
颔联是写丹顶鹤的外形特征——色彩美。“恐”和“疑”是人格化的描写。 颈联采用反衬手法,写池鹤不仅风姿超凡,而且不会“语声娇”,去讨好别人。诗人 把丹顶鹤与鸬鹚相比,意在突出丹顶鹤的风姿和不事权贵的品格。 尾联写池鹤的鸣叫声美,表现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一个“怅”字表现出 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说明他追求闲适的田园生活 这首诗用群鸡、鹦鹉等禽鸟映衬丹顶鹤孤高的品格、超凡的风姿,托物言志,借物 情,表现了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从而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迎燕 为迎”句,直抒胸臆。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二句宛若“微雨飞燕”图燕筑巢、生育,为追求幸福 生活而辛勤忙碌,虽“翅湿”在所不辞,神情跃然纸上。 尾联,以饱含赞赏之情作结。全诗写了人与燕的关系。燕的自由自在,正是诗人隐 居生活的反映;燕之乐,亦足见诗人之乐。这首诗不仅生动描绘燕子的生活习性,而且 表达了燕子与老百姓的深厚情谊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开头即以两个散文式的句子直抒心中的郁结。表现出他的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 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的感情状态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两句借景抒情。日接风送秋雁之景,精神为 之一振,烦忧为之一扫,感到心与境合的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油然而生 接着诗中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以“建安骨”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 “中间”自比小谢,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诗人神驰宇宙的豪情,对理想境界的向 往和追求,在“欲上青天揽明月”这一诗句中十分形象地表现出来 「抽刀断水”以下四句写壮志难酬的悲慨。“抽刀断水水更流”用来比喻内心的 苦闷无法排解,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一句诗中三个“愁”字,足见愁思之多,与开 “多烦忧”相响应。最后这两句是诗人对现实不满的激愤之词。 这首饯别诗如歌如诉,情感跌宕起伏,充分体现了诗人豪放坦率的性格和怀才不遇 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态。结构上的大跨度跳跃与诗人的情感变化相一致 渔家傲 这是一首描写北宋西北边边境军旅生活的词。词中描绘边地奇异的秋景,表现作者 慨叹功业未立和戍边将士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 塞下秋来风景异”,用一“异”字概括总的感受。词人笔下的西北边境的秋景,多 么悲凉奇异:而从“孤城闭”字中,也隐隐透出当时军事态势的严重。 下片由写景转入抒情。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构成了守边将士复杂的心态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写景围绕“异”字着笔,勾勒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塞下秋 景;抒情重在揭示孤城将士内心的苦闷,那种壮志难酬、有家难归的抑郁情怀,写景与 抒情的完美结合,表现出一种苍凉悲壮的艺术风格 天净沙秋思 这首写景小令选取秋天几个富有特征性的景物,巧妙地组合起来,创造出一种萧瑟
3 颔联是写丹顶鹤的外形特征-----色彩美。“恐”和“疑”是人格化的描写。 颈联采用反衬手法,写池鹤不仅风姿超凡,而且不会“语声娇”,去讨好别人。诗人 把丹顶鹤与鸬鹚相比,意在突出丹顶鹤的风姿和不事权贵的品格。 尾联写池鹤的鸣叫声美,表现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一个“怅”字表现出 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说明他追求闲适的田园生活。 这首诗用群鸡、鹦鹉等禽鸟映衬丹顶鹤孤高的品格、超凡的风姿,托物言志,借物 抒情,表现了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从而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迎燕 “为迎”句,直抒胸臆。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二句宛若“微雨飞燕”图燕筑巢、生育,为追求幸福 生活而辛勤忙碌,虽“翅湿”在所不辞,神情跃然纸上。 尾联,以饱含赞赏之情作结。全诗写了人与燕的关系。燕的自由自在,正是诗人隐 居生活的反映;燕之乐,亦足见诗人之乐。这首诗不仅生动描绘燕子的生活习性,而且 表达了燕子与老百姓的深厚情谊。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开头即以两个散文式的句子直抒心中的郁结。表现出他的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 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的感情状态。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两句借景抒情。目接风送秋雁之景,精神为 之一振,烦忧为之一扫,感到心与境合的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油然而生。 接着诗中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以“建安骨”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 “中间”自比小谢,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诗人神驰宇宙的豪情,对理想境界的向 往和追求,在“欲上青天揽明月”这一诗句中十分形象地表现出来。 “抽刀断水”以下四句写壮志难酬的悲慨。 “抽刀断水水更流”用来比喻内心的 苦闷无法排解,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一句诗中三个“愁”字,足见愁思之多,与开 头“多烦忧”相响应。最后这两句是诗人对现实不满的激愤之词。 这首饯别诗如歌如诉,情感跌宕起伏,充分体现了诗人豪放坦率的性格和怀才不遇 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态。结构上的大跨度跳跃与诗人的情感变化相一致。 渔家傲 这是一首描写北宋西北边边境军旅生活的词。词中描绘边地奇异的秋景,表现作者 慨叹功业未立和戍边将士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 “塞下秋来风景异”,用一“异”字概括总的感受。词人笔下的西北边境的秋景,多 么悲凉奇异;而从“孤城闭”字中,也隐隐透出当时军事态势的严重。 下片由写景转入抒情。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构成了守边将士复杂的心态。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写景围绕“异”字着笔,勾勒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塞下秋 景;抒情重在揭示孤城将士内心的苦闷,那种壮志难酬、有家难归的抑郁情怀,写景与 抒情的完美结合,表现出一种苍凉悲壮的艺术风格。 天净沙 秋思 这首写景小令选取秋天几个富有特征性的景物,巧妙地组合起来,创造出一种萧瑟
凄凉的意境,用以衬托天涯游子孤寂凄楚的心情 这支曲子只有28个字,却能以巧妙的构思,给我们摹画出一幅秋郊夕照图,创造出 种萧瑟、苍凉的意境。不仅写景,而且写人;不仅用景物点染“秋”,而且用景物来表 现“思”,把“秋思”写得非常凄恻。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称誉这首小令为“秋思之 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的心情。 诗的开头回首往事,抒发感慨。“巴山楚水”指贬居之地。“弃置身”三字表达了 诗人对自己被朝廷长期冷落的不满。 三、四句用两个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闻笛赋”指晋人向秀所作《思旧赋》。 诗人在外地二十多年,如今召回京城,许多旧友已经去世,只能徒然地呤诵“闻笛赋 表达怀念而已。诗人以王质自比,说明自己贬谪时间太久,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 事全非,不再是旧时光景了 五、六句以“沉舟”“病树”自比,固然感到忧伤,却又相当达观。刘禹锡当初参与 政治革新活动时只有三十四岁,不幸被贬二十三年,如今已是垂暮之年。但展望未来 沉舟的旁边千帆过往,病树前面万木向荣。诗人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沉浮,表现出豁 达的胸怀 末两句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诗人在朋友的关怀下,表达要振作精神,重新投 入到生活中去 这首诗的精华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此联所展示的艺术形 象明朗清新,意境沉郁又有豪迈之气,客观上被人认为包含着一种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其引申意义已远溢于本义之外。后人常引用此两句来说明:没落的事物,就由它没落吧 新生的事物,依然要按着自己的规律发展下去。 无题 首联写暮春时与自己所爱的女子别离的伤感凄楚情景。“相见时难”的“难”,指困 难,“别亦难”的“难”指难受,两个“难”字意思不同。“东风无力百花残”,渲染了 当时别离的气氛,情景交融 颔联写别后相思,以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 颈联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可谓一往深情。 尾联表达诗人的愿望:有人为他们传递信息。 全诗把别后相思写得缠绵悱恻,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令人动容。“春蚕到死丝方 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联,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语言巧妙多姿,最为精 彩感人,因而古今传诵。 夜雨寄北 首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像是一问一答,夫妻之间的关怀、惦念,宦游人的乡愁、 歉意,都在这看似平淡的诗句中表现出来。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借凄凉的秋夜雨景 抒写客愁旅况 第三、四句从眼前遥想异日重逢,西窗剪烛,重话巴山夜雨情景,使诗境于回环映
4 凄凉的意境,用以衬托天涯游子孤寂凄楚的心情。 这支曲子只有 28 个字,却能以巧妙的构思,给我们摹画出一幅秋郊夕照图,创造出 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不仅写景,而且写人;不仅用景物点染“秋”,而且用景物来表 现“思”,把“秋思”写得非常凄恻。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称誉这首小令为“秋思之 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的心情。 诗的开头回首往事,抒发感慨。“巴山楚水”指贬居之地。 “弃置身”三字表达了 诗人对自己被朝廷长期冷落的不满。 三、四句用两个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闻笛赋”指晋人向秀所作《思旧赋》。 诗人在外地二十多年,如今召回京城,许多旧友已经去世,只能徒然地呤诵“闻笛赋” 表达怀念而已。诗人以王质自比,说明自己贬谪时间太久,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 事全非,不再是旧时光景了。 五、六句以“沉舟”“病树”自比,固然感到忧伤,却又相当达观。刘禹锡当初参与 政治革新活动时只有三十四岁,不幸被贬二十三年,如今已是垂暮之年。但展望未来, 沉舟的旁边千帆过往,病树前面万木向荣。诗人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沉浮,表现出豁 达的胸怀。 末两句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诗人在朋友的关怀下,表达要振作精神,重新投 入到生活中去。 这首诗的精华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此联所展示的艺术形 象明朗清新,意境沉郁又有豪迈之气,客观上被人认为包含着一种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其引申意义已远溢于本义之外。后人常引用此两句来说明:没落的事物,就由它没落吧; 新生的事物,依然要按着自己的规律发展下去。 无题 首联写暮春时与自己所爱的女子别离的伤感凄楚情景。“相见时难”的“难”,指困 难,“别亦难”的“难”指难受,两个“难”字意思不同。 “东风无力百花残”,渲染了 当时别离的气氛,情景交融。 颔联写别后相思,以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 颈联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可谓一往深情。 尾联表达诗人的愿望:有人为他们传递信息。 全诗把别后相思写得缠绵悱恻,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令人动容。 “春蚕到死丝方 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联,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语言巧妙多姿,最为精 彩感人,因而古今传诵。 夜雨寄北 首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像是一问一答,夫妻之间的关怀、惦念,宦游人的乡愁、 歉意,都在这看似平淡的诗句中表现出来。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借凄凉的秋夜雨景 抒写客愁旅况。 第三、四句从眼前遥想异日重逢,西窗剪烛,重话巴山夜雨情景,使诗境于回环映
照中更增深永情韵,融凄清与温煦、黯然与神往、寂寥与慰藉为一体。 这首诗的构思极富特色,先写妻子思念远游巴山的丈夫,丈夫思念留在北方的妻子 后写想像中他日两人同在长安共话巴山夜雨时的情景。既写出了空间的殊异,又写出了 时间的变迁,还从空间、时间的相关变化中写出了人的悲欢离合,丰富地展示了今日彼 此相思之意。 论诗 清人赵翼这首论诗的诗,由于观点新颖,提倡创新精神,符合时代潮流,因而流传 很广,经常被人引用 此诗的重点在后两句,前两句只是为提出下面的见解略作铺垫而已。赵翼论诗的着 眼点在于创新。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第一、二句写数点海棠花蕾嵌于枝间重重新绿之中。为了突出“数点红”,作者先从 “重重新绿”写起。仅此两句,诗人就已写足了海棠的美丽。 第三、四句作者笔锋一转由海棠引出桃李。桃李在海棠之前开花,一个“闹”字显 然是从宋祁《玉楼春》词“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中得来,然而此处却语含讽意,桃李盛 开,是为了抢得春光,哗众取宠:而诗人喜爱的海棠不仅美丽不在桃李之下,其格调品 位之高,更是桃李所不及的。诗人诚意劝其“爱惜芳心,莫要轻吐”。联系诗题来看,诗 人的这一劝诫,表面上是对海棠而言,其深层意思当是寄语儿辈。 题红叶 这首诗相传为唐宣宗时宫女韩氏所写。从诗的内容看,它写的是一个失去自由、失 去幸福的人对自由、对幸福的向往 诗的前两句“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妙在通过责问流水太急,诉说深宫太闲, 并不明写怨情,而怨情自见 诗的后两句“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运笔更委婉含蓄。它的妙在曲折传意,托 物寄情,不从正面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不直说自己久与人间和渴望回到人间,而用折 射手法,从侧面下笔,只对一片随波而去的红叶致以殷勤的祝告。这里,题诗人对身受 幽囚的愤懑、对自由生活的憧憬以及她的冲破樊笼的强烈意愿,尽在不言之中,可以不 言而喻了。 山中 这是一首抒写旅愁归思的诗,大概作于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间。 诗的前半首是一联对句。诗人以“万里”对“长江”,是从地理概念上写远在异乡、 归路迢迢的处境:以“将归”对“已滞”,是从时间概念上写客旅久滞、思归未归的状况 两句中的“悲”和“念”二字,则是用来点出因上述境况而产生的感慨和意愿。诗的后 半首,即景点染,用眼前“高风晚”“黄叶飞”的深秋景色,进一步烘托出这个“悲”和 “念”的心情。 四句“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写诗人在山中望见的实景,而又有以景喻情 的成分。这里,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景象,既用来衬托旅思乡愁,也可以说是用来比 拟诗人的萧瑟心境、飘零旅况
5 照中更增深永情韵,融凄清与温煦、黯然与神往、寂寥与慰藉为一体。 这首诗的构思极富特色,先写妻子思念远游巴山的丈夫,丈夫思念留在北方的妻子; 后写想像中他日两人同在长安共话巴山夜雨时的情景。既写出了空间的殊异,又写出了 时间的变迁,还从空间、时间的相关变化中写出了人的悲欢离合,丰富地展示了今日彼 此相思之意。 论诗 清人赵翼这首论诗的诗,由于观点新颖,提倡创新精神,符合时代潮流,因而流传 很广,经常被人引用。 此诗的重点在后两句,前两句只是为提出下面的见解略作铺垫而已。赵翼论诗的着 眼点在于创新。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第一、二句写数点海棠花蕾嵌于枝间重重新绿之中。为了突出“数点红”,作者先从 “重重新绿”写起。仅此两句,诗人就已写足了海棠的美丽。 第三、四句作者笔锋一转由海棠引出桃李。桃李在海棠之前开花,一个“闹”字显 然是从宋祁《玉楼春》词“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中得来,然而此处却语含讽意,桃李盛 开,是为了抢得春光,哗众取宠;而诗人喜爱的海棠不仅美丽不在桃李之下,其格调品 位之高,更是桃李所不及的。诗人诚意劝其“爱惜芳心,莫要轻吐”。联系诗题来看,诗 人的这一劝诫,表面上是对海棠而言,其深层意思当是寄语儿辈。 题红叶 这首诗相传为唐宣宗时宫女韩氏所写。从诗的内容看,它写的是一个失去自由、失 去幸福的人对自由、对幸福的向往。 诗的前两句“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妙在通过责问流水太急,诉说深宫太闲, 并不明写怨情,而怨情自见。 诗的后两句“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运笔更委婉含蓄。它的妙在曲折传意,托 物寄情,不从正面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不直说自己久与人间和渴望回到人间,而用折 射手法,从侧面下笔,只对一片随波而去的红叶致以殷勤的祝告。这里,题诗人对身受 幽囚的愤懑、对自由生活的憧憬以及她的冲破樊笼的强烈意愿,尽在不言之中,可以不 言而喻了。 山中 这是一首抒写旅愁归思的诗,大概作于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间。 诗的前半首是一联对句。诗人以“万里”对“长江”,是从地理概念上写远在异乡、 归路迢迢的处境;以“将归”对“已滞”,是从时间概念上写客旅久滞、思归未归的状况。 两句中的“悲”和“念”二字,则是用来点出因上述境况而产生的感慨和意愿。诗的后 半首,即景点染,用眼前“高风晚”“黄叶飞”的深秋景色,进一步烘托出这个“悲”和 “念”的心情。 三、四句“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写诗人在山中望见的实景,而又有以景喻情 的成分。这里,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景象,既用来衬托旅思乡愁,也可以说是用来比 拟诗人的萧瑟心境、飘零旅况
这首诗,前半抒情,后半写景。诗中的情与景互相作用,彼此渗透,融合为一。前 半首的久客思归的心情,正因为深秋景色的点染而加浓了它的悲怆色彩;后半首的风吹 落叶之景,也因旅思乡情的注入而加强了它的感染力量。 城东早春 这首诗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 首句是诗人对在城东游赏时所见早春景色的赞美。一个“清”字很值得玩味,这里 既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可喜,也兼指这种景色刚刚开始显露出来,还没有引起人们的 注意,所以环境也很清幽 第二句紧承首句,是对早春景色的具体描写。早春时,柳叶新萌,其色嫩黄,称为 “柳眼”。“才”字、“半”字,都是暗示“早”。诗人抓住“半未匀”的景象,使人仿佛 见到枝条上刚刚露出几颗嫩黄的柳眼,是那么清新悦人。这不仅突出了“早”字,而且 把早春之柳的风姿写得十分逼真。早春时节,天气寒冷,百花尚未绽开,惟柳枝新叶, 冲寒而出,最早为人们带来春的消息。写新柳,正是抓住了早春景色的特征 第三、四句用“若待”两字一转,改从对面着笔,用芳春清丽的景色,来反衬早春 的“清景”。繁花似锦,写景色的浓艳已极:游人如云,写环境之喧嚷若市。然而这种景 色人人尽知,已无新鲜之感。第三、四句与第一、二句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反衬出作 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 诗篇特从“诗家”的眼光来写,又寓有理趣,也可以把它看做一种创作见解;即诗 人必须感觉敏锐,努力发现新的东西,写出新的境界,不能人云亦云,总是重复那已经 陈旧的老套。 、完成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认真品读《夜雨寄北》一诗,完成题目。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赏析下列诗句(提示:可从诗人想象的情景、表达的感情等方面赏析) 设计意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图:通过 训练,让 阅读诗词,答文后题 学生学会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赏析诗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歌
6 这首诗,前半抒情,后半写景。诗中的情与景互相作用,彼此渗透,融合为一。前 半首的久客思归的心情,正因为深秋景色的点染而加浓了它的悲怆色彩;后半首的风吹 落叶之景,也因旅思乡情的注入而加强了它的感染力量。 城东早春 这首诗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 首句是诗人对在城东游赏时所见早春景色的赞美。一个“清”字很值得玩味,这里 既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可喜,也兼指这种景色刚刚开始显露出来,还没有引起人们的 注意,所以环境也很清幽。 第二句紧承首句,是对早春景色的具体描写。早春时,柳叶新萌,其色嫩黄,称为 “柳眼”。“才”字、“半”字,都是暗示“早”。诗人抓住“半未匀”的景象,使人仿佛 见到枝条上刚刚露出几颗嫩黄的柳眼,是那么清新悦人。这不仅突出了“早”字,而且 把早春之柳的风姿写得十分逼真。早春时节,天气寒冷,百花尚未绽开,惟柳枝新叶, 冲寒而出,最早为人们带来春的消息。写新柳,正是抓住了早春景色的特征。 第三、四句用“若待”两字一转,改从对面着笔,用芳春清丽的景色,来反衬早春 的“清景”。繁花似锦,写景色的浓艳已极;游人如云,写环境之喧嚷若市。然而这种景 色人人尽知,已无新鲜之感。第三、四句与第一、二句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反衬出作 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 诗篇特从“诗家”的眼光来写,又寓有理趣,也可以把它看做一种创作见解;即诗 人必须感觉敏锐,努力发现新的东西,写出新的境界,不能人云亦云,总是重复那已经 陈旧的老套。 二、完成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一、认真品读《夜雨寄北》一诗,完成题目。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赏析下列诗句(提示:可从诗人想象的情景、表达的感情等方面赏析)。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二、阅读诗词,答文后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设计意 图:通过 训练,让 学生学会 赏析诗 歌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 后四 句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2、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3、下列对诗歌相关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酬”是答谢的意思,“二十三年”指白居易于805年被贬,到826年被昭回,前后23 年:“弃置”指被贬。 B、“闻笛赋”指向秀所作的《思旧赋》,诗人运用这个典故是为了怀念被贬被害的朋友 C、“烂柯”人指晋人王质,诗人运用这个典故,是为了怀念被害的朋友。 D、“听君“的”君“是指白居易,字乐天:“歌一曲”指白居易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红叶唐·韩氏 行宫唐·元稹 流水何大急,深宫尽日闲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1)韩氏诗运用了 手法写宫女心事,显得 与韩愈诗中“还有小园 桃李在,留花不发待郎归”的写法相近;元稹诗则采用 手法写宫女命运 和陆游诗中“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写法相似。 (2)两诗中的主人公有相同的遭遇,而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不是完全相同呢? 教后记:
7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 ,后四 句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2、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答: 。 3、下列对诗歌相关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酬”是答谢的意思,“二十三年”指白居易于 805 年被贬,到 826 年被昭回,前后 23 年;“弃置”指被贬。 B、“闻笛赋”指向秀所作的《思旧赋》,诗人运用这个典故是为了怀念被贬被害的朋友。 C、“烂柯”人指晋人王质,诗人运用这个典故,是为了怀念被害的朋友。 D、“听君“的”君“是指白居易,字乐天;“歌一曲”指白居易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三、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 题红叶 唐·韩氏 行 宫 唐·元稹 流水何大急,深宫尽日闲,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1)韩氏诗运用了 手法写宫女心事,显得 与韩愈诗中“还有小园 桃李在,留花不发待郎归”的写法相近;元稹诗则采用 手法写宫女命运, 和陆游诗中“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写法相似。 (2)两诗中的主人公有相同的遭遇,而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不是完全相同呢? 教后记:
八下诗歌练习答案 课堂练习答案: 1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时对友人思念的深情。2想象与友人在西窗之下共剪烛花, 在灯下向友人细细述说在巴山夜雨时想念友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思念朋友、渴望团聚 的感情。 二1低沉愤懑高昂乐观2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 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3 1、托物言情或寄情于物,委婉、含蓄,乐景写哀(反衬) 2、不完全相同。两首诗都表达了宫女寂寞、哀怨的感情。韩诗表现了宫女对自由生活的 憧憬以及冲破樊笼的愿望。而元诗流露出无可奈何,怀旧度日以了残生的情绪
8 八下诗歌练习答案 课堂练习答案: 一、1 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时对友人思念的深情。 2 想象与友人在西窗之下共剪烛花, 在灯下向友人细细述说在巴山夜雨时想念友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思念朋友、渴望团聚 的感情。 二 1 低沉愤懑 高昂乐观 2 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 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3、 A 三、 1、托物言情或寄情于物,委婉、含蓄 ,乐景写哀(反衬) 2、不完全相同。两首诗都表达了宫女寂寞、哀怨的感情。韩诗表现了宫女对自由生活的 憧憬以及冲破樊笼的愿望。而元诗流露出无可奈何,怀旧度日以了残生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