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国家开放大学: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期末试题(1月)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6,文件大小:208.45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试卷代号:1095 座位■■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一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试题 2010年1月 题 号 二 三 总分 分 数 得分 评卷人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唐代孔颖达主持撰定的70卷的《 》集唐前汉学之大成,是《诗经》研究 史上《毛传》、《郑笺》之后又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 2.“二南独立说”认为“二南”当从《诗经·国风》中独立出来,单列一类。这里的“二南”指 的是《 》、《》。 3.《秦风· 》是《诗经》中最能体现同仇敌忾、抵御外侮的战斗精神的诗篇,诗日: “岂日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4.许穆夫人是《诗经》作品中少数几位留下了姓名的作者之一,《诗经·鄘风》中保存了她 的作品《 》,诗中表达了对故国卫国灭亡的哀伤,也对阻止她回国吊唁的许国大夫进行 了谴责批评。 5.“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诗经·卫风·》一诗中的句子, 诗中用桑叶的凋落来暗示了女子的年老色衰。 6,“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是《诗经·王风· 》一诗中的句 子。 7.现存最早的《楚辞》本子是东汉王逸的《 》,他在《叙》中表明所依据的 底本是刘向的辑本。 651

试卷代号:1095 座位号口口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 试题 2010年 1月 题 号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填空(每空 1分,共 20分) 1.唐代孔颖达主持撰定的 70卷的《 》集唐前汉学之大成 ,是《诗经》研究 史上《毛传》、《郑笺》之后又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 2.“二南独立说”认为“二南”当从《诗经 ·国风》中独立出来,单列一类。这里的“二南”指 的是《 》、《 3.《秦风 · 》是《诗经》中最能体现同仇敌汽 、抵御外侮的战斗精神 的诗篇,诗曰: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 ,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4.许穆夫人是《诗经》作品中少数几位留下了姓名的作者之一,《诗经 ·翩风》中保存了她 的作品《 了谴责批评。 》,诗 中表达了对故国卫国灭亡的哀伤,也对阻止她回国吊唁的许 国大夫进行 5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诗经 ·卫风 · 》一诗中的句子, 诗中用桑叶的凋落来暗示了女子的年老色衰。 6.“鸡栖于树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是(诗经 ·王风 · 》一诗 中的句 7.现存最早 的《楚辞》本子是东汉王逸的《 》,他在《叙 》中表 明所依据 的 底本是刘向的辑本。 651

8.《 》一诗是屈原的绝笔,全诗最后说:“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表明了诗人以死殉志的悲壮之情。 9.“首虽离兮心不惩”、“魂魄毅兮为鬼雄”是屈原《 》一诗中的句子,诗歌赞颂勇 武刚强的将士,充满了慷慨悲壮的英雄气概。 10.南朝齐诗人 对山水诗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 练”即是他描写山水的名句。 11.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风以清淡著称,但他《临洞庭》中的名句“气蒸云梦泽, ”却气势壮阔。 12.中晚唐很多诗歌关注民生疾苦,如诗人 的《橡媪叹》一诗就反映了老百姓 在官吏的横征暴敛下只得以橡实充饥的惨剧。 13.周邦彦怀古词名作《西河·金陵怀古》化用了唐代诗人 的《石头城》和《乌 衣巷》中的句子,但却没有斧凿的痕迹。 14.唐代大诗人杜甫伤悼诸葛亮的绝句《 》结尾写道:“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 吴”,表达了对诸葛亮功业未竟的无限惋惜。 15.建安时期的咏物诗多借咏物来寄托情志,其中诗人 的《赠从弟》其二“亭亭山 上松”颇具代表性。 16.南宋词人姜夔创作的咏物词很多,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作品是他的两首咏梅词:《暗香》 (旧时月色)和《 》(苔枝缀玉),词中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梅花抒发自己的身世飘零之 苦和国家兴亡之痛。 17.宋代词人 的《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借送别抒发了对外敌人侵、 朝廷苟安求和的忠愤悲慨之情。 18.“大江东去,浪淘尽, ”是宋代作家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中的句子,这首词也是咏史怀古词中的名作。 19.“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唐代诗人 《芙蓉楼送辛渐》一诗 中的名句。 652

8.《_ 》一诗是屈原的绝笔,全诗最后说:“宁流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表明了诗人以死殉志的悲壮之情。 9.“首虽离兮心不惩”、“魂魄毅兮为鬼雄”是屈原《_ 》一诗中的句子,诗歌赞颂勇 武刚强的将士,充满了慷慨悲壮的英雄气概。 10.南朝齐诗人_ 对山水诗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 练”即是他描写山水的名句。 11.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风以清淡著称,但他《临洞庭》中的名句“气蒸云梦泽, ”却气势壮阔。 12.中晚唐很多诗歌关注民生疾苦,如诗人_ 的《橡姐叹》一诗就反映了老百姓 在官吏的横征暴敛下只得以橡实充饥的惨剧。 13.周邦彦怀古词名作《西河·金陵怀古》化用了唐代诗人_ 的《石头城》和《乌 衣巷》中的句子,但却没有斧凿的痕迹。 14.唐代大诗人杜甫伤悼诸葛亮的绝句《_ 》结尾写道:“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 吴”,表达了对诸葛亮功业未竟的无限惋惜。 15.建安时期的咏物诗多借咏物来寄托情志,其中诗人_ 的《赠从弟》其二“亭亭山 上松”颇具代表性。 16,南宋词人姜夔创作的咏物词很多,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作品是他的两首咏梅词:《暗香》 (旧时月色)和《_ 》(苔枝缀玉),词中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梅花抒发自己的身世飘零之 苦和国家兴亡之痛。 17.宋代词人_ 的《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借送别抒发了对外敌人侵、 朝廷苟安求和的忠愤悲慨之情。 18.“大江东去,浪淘尽, ”是宋代作家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中的句子,这首词也是咏史怀古词中的名作。 19.“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唐代诗人_ 《芙蓉楼送辛渐》一诗 中的名句。 · - 652

得分 评卷人 二、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 1.试结合作品分析《诗经》讽喻规谏诗和怨刺批判诗在思想情感上有哪些异同? 2.有人认为《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原本是一篇,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3.试结合作品分析词的语言特色。 4.试结合作品分析王维山水诗的特点。 得 分 评卷人 三、论述题(一二题必选一题回答,三四题必选一题回答,若二题都 答,则只给第一题判分。每题20分,共40分)】 1.和原始歌谣相比,《诗经》作品的创作有哪些新的发展? 2.《离骚》丰富的美学内涵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试结合作品分析送别诗词中的“南浦”这一意象。 4.试结合作品分析咏史怀古诗词的艺术特征。 653

得 分 评卷人 二、简答 (每题 10分 ,共 40分 ) 1.试结合作品分析《诗经》讽喻规谏诗和怨刺批判诗在思想情感上有哪些异同? 2.有人认为《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原本是一篇,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3.试结合作品分析词的语言特色。 4.试结合作品分析王维山水诗的特点 。 得 分 评卷人 三、论述题 (一二题必选一题 回答 ,三四题必选一题 回答 .若二题都 答 .则只给第一题判分。每题 20分.共 40分 ) 1.和原始歌谣相比,《诗经》作 品的创作有哪些新的发展? 2.《离骚 》丰富的美学内涵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试结合作品分析送别诗词中的“南浦”这一意象。 4.试结合作品分析咏史怀古诗词的艺术特征。 653

试卷代号:109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一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0年1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毛诗正义 2.周南 召南 3.无衣 4.载驰 5.氓 6.君子于役 7.楚辞章句 8.惜往日 9.国殇 10.谢朓 11.波撼岳阳城 12.皮日休 13.刘禹锡 14.八阵图 15.刘桢 16.疏影 17.张元干 18.千古风流人物 19.王昌龄 654

试卷代号:109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0年 1月 一、填空(每空 1分,共 20分) 1.毛诗正义 2.周南 召南 3.无衣 4.载驰 5,氓 6.君子于役 7.楚辞章句 8.惜往 日 9.国疡 10.谢胧 11.波撼岳阳城 12.皮日休 13.刘禹锡 14.八阵图 15.刘祯 16.疏影 17.张元干 18.千古风流人物 19.王昌龄 654

二、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 1.试结合作品分析《诗经》讽喻规谏诗和怨刺批判诗在思想情感上有哪些异同? 答案要点:(1)其不同在于:讽喻规谏诗的主要内容是对统治者的谆谆劝告做诫,其感情基 调表现为对周王朝行将倾圮的命运的忧心如焚,即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怨刺批判诗的主要内 容是对社会的黑暗现实直言不讳的大胆批判,其感情基调表现为抒愤述伤,即感慨个人际遇的 忧生之情。(2)其精神实质上的共同点是对国家命运的的关注,对现实政治的关注,它们共同 构成了《诗经》的讽喻精神。 2.有人认为《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原本是一篇,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答案要点:《湘君》、《湘夫人》原本是一篇,后来被割裂成两篇,原因是(1)从诗歌内容上看, 二者写的是湘夫人一人的活动,是同一个爱情故事;(2)从诗歌结构上看,二者文章结构大体相 同,其实是一个诗篇中的回环复沓。 3.试结合作品分析词的语言特色。 答案要点:词的语言讲究精美浏亮、典雅脱俗、轻灵细巧,这表现在:(1)偏爱取资微物来铸 辞炼句,修饰事物时,喜欢带上浓重的女性色彩和闺阁气息;(2)追求色彩鲜美,通过对色彩的 细致描绘,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情绪体验,使意蕴更加丰厚。 4.试结合作品分析王维山水诗的特点。 答案要点:(1)在追求形似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神似,在山水描写中寄寓佛理禅趣,追求一 种空灵的意境、醇雅的意趣;(2)追求画意,将绘画中讲究线条、色彩、构图、意境之美的手法,运 用到山水诗的创作中。 三、论述题(一二题必选一题回答,三四题必选一题回答,若二题都答,则只给第一题判分。每 题20分,共40分》 1.和原始歌谣相比,《诗经》作品的创作有哪些新的发展? 答案要点:(1)功利主义的自觉创作,周人开始自觉地有目的的创作诗歌;(2)个体诗人的 出现,诗歌从表达群体意识的集体歌唱向独抒个人情感的个体创作过渡发展;(3)艺术水平的 提高,周人开始自觉地在诗歌创作中追求美,从而提高了《诗经》的艺术表现水平。 2.《离骚》丰富的美学内涵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案要点:(1)由庄严而伟大的思想带来的无比光辉的崇高美:(2)由于诗人自觉承担悲剧 655

二、简答(每题 10分,共 40分) 1.试结合作品分析《诗经》讽喻规谏诗和怨刺批判诗在思想情感上有哪些异同? 答案要点:(1)其不同在于:讽喻规谏诗的主要内容是对统治者的谆谆劝告做诫,其感情基 调表现为对周王朝行将倾纪的命运的忧心如焚,即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怨刺批判诗的主要内 容是对社会的黑暗现实直言不讳的大胆批判,其感情基调表现为抒愤述伤,即感慨个人际遇的 优生之情。(2)其精神实质上的共同点是对国家命运的的关注,对现实政治的关注,它们共同 构成了《诗经 》的讽喻精神。 2.有人认为《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原本是一篇,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答案要点:《湘君》、《湘夫人》原本是一篇 ,后来被割裂成两篇 ,原因是(1)从诗歌内容上看, 二者写的是湘夫人一人的活动,是同一个爱情故事;(2)从诗歌结构上看 ,二者文章结构大体相 同,其实是一个诗篇中的回环复沓。 3.试结合作品分析词的语言特色。 答案要点:词的语言讲究精美浏亮、典雅脱俗、轻灵细巧,这表现在:(1)偏爱取资微物来铸 辞炼句,修饰事物时,喜欢带上浓重的女性色彩和闺阁气息;(2)追求色彩鲜美,通过对色彩的 细致描绘,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情绪体验,使意蕴更加丰厚。 4.试结合作品分析王维山水诗的特点。 答案要点:(1)在追求形似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神似,在山水描写中寄寓佛理禅趣,追求一 种空灵的意境、醇雅的意趣;(2)追求画意,将绘画中讲究线条、色彩、构图、意境之美的手法,运 用到山水诗的创作中。 三、论述题(一二题必选一题回答,三四题必选一题回答,若二题都答,则只给第一题判分。每 题 20分 ,共 40分) 1.和原始歌谣相比,《诗经 》作品的创作有哪些新的发展? 答案要点 :(1)功利主义的 自觉创作 ,周人开始 自觉地有 目的的创作诗歌 ;(2)个体诗人的 出现,诗歌从表达群体意识的集体歌唱向独抒个人情感的个体创作过渡发展;(3)艺术水平的 提高,周人开始 自觉地在诗歌创作中追求美 ,从而提高了《诗经》的艺术表现水平。 2.《离骚 》丰富的美学内涵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案要点:(1)由庄严而伟大的思想带来的无比光辉的崇高美;(2)由于诗人自觉承担悲剧 655

命运而形成的慷慨激昂的悲壮美;(3)由高超的、独创性的艺术表现手段而形成的奇丽美,表现 为三个艺术世界,即神话世界、往古世界、香草美人世界。 3.试结合作品分析送别诗词中的“南浦”这一意象。 答案要点:(1)这一意象多见于水路送别的诗词中。(2)“南浦”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 象与屈原《九歌·河伯》关系极大,江淹创作《别赋》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唐宋 送别诗词中“南浦”出现地更为普遍。(3)“南浦”在不是描写送别的诗词中,也浸染了离情别 恨,有时被写作“别浦”,有时与“北梁”对举。宋代人创制的《南浦》词牌多被用来写惜别伤离之 情或羁旅愁怀。 4.试结合作品分析咏史怀古诗词的艺术特征。 答案要点:(1)“诗”与“史”的结合,即文学性和历史性的统一;(2)“咏史”与“言志”的结合, 即借咏写历史表现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3)“古”与“今”的结合,即在时空的跨度上具有无 限自由伸展的容量。 656

命运而形成的慷慨激昂的悲壮美;(3)由高超的、独创性的艺术表现手段而形成的奇丽美,表现 为三个艺术世界,即神话世界、往古世界、香草美人世界。 3.试结合作品分析送别诗词中的“南浦”这一意象。 答案要点:(1)这一意象多见于水路送别的诗词中。(2)“南浦”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 象与屈原《九歌·河伯》关系极大,江淹创作《别赋》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唐宋 送别诗词中“南浦”出现地更为普遍。(3)“南浦”在不是描写送别的诗词中,也浸染了离情别 恨,有时被写作“别浦”,有时与“北梁”对举。宋代人创制的《南浦》词牌多被用来写惜别伤离之 情或羁旅愁怀 。 4.试结合作品分析咏史怀古诗词的艺术特征。 答案要点:(1)"诗”与“史”的结合,即文学性和历史性的统一;(2)"咏史”与“言志”的结合, 即借咏写历史表现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3)“古”与“今,的结合,即在时空的跨度上具有无 限自由伸展的容量 。 656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