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主题 、教学目标 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 2.了解小说的主题、主题形成的途径和主题的实现效果 3.考察小说主题与内容的关系、不同艺术手法(浪漫主义、寓言、象征)对主 题呈现的意义 4.认识小说主题的选择与开掘以及主题观的演变。 作品赏析 《丹柯》 1.高尔基及其创作 高尔基出生于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里,11岁即 开始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曾在鞋店、圣像作坊当学徒,在轮船上帮厨,做过脚 夫、锯木工、园丁、面包师,等等,底层社会成了他“大学”的课堂。在饥寒交 迫的生活中,高尔基通过顽强自学,掌握了欧洲古典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 面的知识,于19世纪90年代开始创作。20世纪初投身俄国革命的工人运动, 并在创作中将丰富而复杂的下层社会生活经验同俄国工人阶级的英勇斗争紧密 地联系起来。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 《我的大学》。 高尔基的早期作品呈现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迴异的风格,浪漫主义作品往 往赞美热爱自由、向往光明、渴望战斗的英雄形象;现实主义作品则长于描绘人 民的苦难和他们的美好品德,表达他们的愤怒和抗议情绪,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关于流浪汉的短篇小说,如《切尔卡什》等。后期他倡导“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的创作方法,即“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成为第三种东西”,“用更鲜明的 色彩来描写英雄的现代生活,并用更崇高更适当的语调来谈论它”转引自林焕平 编《高尔基论文学》,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8页。。这种现实与理 想高度统一的创作方法,实际上是现实主义艺术方法和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相结合 的产物。《母亲》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崭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奠基作品 这一创作方法的提倡还间接地对我国五、六十年代的文学产生过重要影响。革命 导师列宁是高尔基的良师益友。在他的建议、鼓励之下,高尔基创作了自传体三 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不仅描写了作家从生活底层攀上文化 髙峰、走向革命道路,同时也反映了俄国的一代劳动者在黑暗中寻找真理、追求 光明的艰难曲折历程,堪称是高尔基最优秀的小说。 在接受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洗礼后,高尔基将自己全部的热情投入 到为人类社会和精神双重解放而服务的写作中去。列宁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对他 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他用自己的艺术天才给俄国(而且不仅仅是俄国)的工人 运动带来了巨大的益处,他同俄国和全世界的工人运动紧密结合,是无产阶级艺 术最杰出的代表。 2.内容与题旨 《丹柯》选自《伊则吉尔老婆子》,是髙尔基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具有浪漫 主义色彩的民间传说和寓言式的结构方式在此类小说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这类作 品中的主人公大多数是极力思考生活意义、寻找新的生活道路、内心充满着激烈 冲突的人物
第三单元 主题 一、教学目标 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 2.了解小说的主题、主题形成的途径和主题的实现效果; 3.考察小说主题与内容的关系、不同艺术手法(浪漫主义、寓言、象征)对主 题呈现的意义; 4.认识小说主题的选择与开掘以及主题观的演变。 二、作品赏析 《丹柯》 1.高尔基及其创作 高尔基出生于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里,11 岁即 开始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曾在鞋店、圣像作坊当学徒,在轮船上帮厨,做过脚 夫、锯木工、园丁、面包师,等等,底层社会成了他“大学”的课堂。在饥寒交 迫的生活中,高尔基通过顽强自学,掌握了欧洲古典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 面的知识,于 19 世纪 90 年代开始创作。20 世纪初投身俄国革命的工人运动, 并在创作中将丰富而复杂的下层社会生活经验同俄国工人阶级的英勇斗争紧密 地联系起来。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 《我的大学》。 高尔基的早期作品呈现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迥异的风格,浪漫主义作品往 往赞美热爱自由、向往光明、渴望战斗的英雄形象;现实主义作品则长于描绘人 民的苦难和他们的美好品德,表达他们的愤怒和抗议情绪,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关于流浪汉的短篇小说,如《切尔卡什》等。后期他倡导“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的创作方法,即“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成为第三种东西”,“用更鲜明的 色彩来描写英雄的现代生活,并用更崇高更适当的语调来谈论它”转引自林焕平 编《高尔基论文学》,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108 页。。这种现实与理 想高度统一的创作方法,实际上是现实主义艺术方法和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相结合 的产物。《母亲》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崭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奠基作品。 这一创作方法的提倡还间接地对我国五、六十年代的文学产生过重要影响。革命 导师列宁是高尔基的良师益友。在他的建议、鼓励之下,高尔基创作了自传体三 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不仅描写了作家从生活底层攀上文化 高峰、走向革命道路,同时也反映了俄国的一代劳动者在黑暗中寻找真理、追求 光明的艰难曲折历程,堪称是高尔基最优秀的小说。 在接受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洗礼后,高尔基将自己全部的热情投入 到为人类社会和精神双重解放而服务的写作中去。列宁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对他 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他用自己的艺术天才给俄国(而且不仅仅是俄国)的工人 运动带来了巨大的益处,他同俄国和全世界的工人运动紧密结合,是无产阶级艺 术最杰出的代表。 2.内容与题旨 《丹柯》选自《伊则吉尔老婆子》,是高尔基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具有浪漫 主义色彩的民间传说和寓言式的结构方式在此类小说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这类作 品中的主人公大多数是极力思考生活意义、寻找新的生活道路、内心充满着激烈 冲突的人物
《伊则吉尔老婆子》用第一人称叙述,借伊则吉尔老婆子之口讲述了三个看似不 相关的故事:草原上云影的传说——一人与鹰的儿子“腊拉”的故事,伊则吉尔老 婆子自己的故事和草原星火的来历——勇士“丹柯”的故事。课文是这篇小说的 第三部分,丹柯一心为公的形象既与傲慢而自私的腊拉、又和白白挥霍青春的伊 则吉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巧妙的构思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丹柯》是一篇以人物为主的小说,故事紧紧围绕美少年丹柯展开,无论是外族 的强大,还是三面森林环绕的艰险都是丹柯智慧与果敢形象形成的必要背景,而 族人面对困难的畏缩和对丹柯力量的质疑则是丹柯坚定与执著的反衬。小说最惊 心动魄的一幕发生在故事结尾,丹柯为了打消众人的疑虑、引领大家走出黑森林, 毅然抓开自己的胸膛,高擎自己燃烧的心照亮了大家前进的道路。这一高贵的举 动必将付出生命的代价,丹柯的形象藉此霎时高大起来,那颗被误解的心明亮地 燃烧着,叙说着丹柯一心为公、义无反顾的勇气和执著的信念。不仅一直抱怨不 停的族人吓呆了,就连刚才还气焰嚣张的森林也安静下来,给他们让开了道路。 丹柯带领大家最后抵达了草原,那充满安宁、自由的空气,不由得让人心动,“太 阳发出了灿烂的光辉,草原一起一伏,好像在呼吸一样,草叶带着一颗一颗钻石 ˉ样的雨珠在闪亮,河面上泛着金光…”丹柯死而无憾,他那颗骄傲的、燃烧 的心最终却被踏为蓝色的火星,小说的主题便在歌颂勇于实践、不计个人得失的 献身精神之外又增添了一份悲剧的色彩,显出了主题的复杂性 由于这篇小说是以民族传说的形式出现的,它“寓教于乐”的色彩比较明显,小 说主题的教育意义也在富于浪漫主义风格的故事中得以彰显:在《丹柯》中,作 家歌颂的不是愤世嫉俗的个人主义英雄,而是以自己燃烧着的心为人们照亮前进 道路的勇士。 主题分析 对小说主题的分析具体到作品中,主要体现在对小说主题的形成途径和实现效果 的分析上。小说主题的形成途径与它的实现效果可谓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形成的 途径越精巧细致、饱含作者的深意,主题的实现也就越能收到曲径通幽、柳暗花 明的效果。主题的形成途径往往和一个故事的精彩程度相关,只有把故事讲好了, 小说的主题才能真正有效地传达出来。 (1)序幕的“抑彼扬此”与主题基调的奠定 丹柯的故事出自伊则吉尔老婆子之口,由于它是一则民间传说,小说沿用了讲故 事中最为传统的第三人称叙述口吻。故事在一开头就为丹柯的出现拉开了序幕: 群生活在草原上,快乐、强壮、勇敢的人被另一凶残的种族赶到不宜生存的林 子深处去了,惟一的出路是穿越森林到另一片草原上寻找生机。在这里,小说使 用“快乐”“强壮”“勇敢”这样三个形容词是含有深意的。首先,它极力描写 森林给这些落难人群的恐惧和压迫感,这种感觉是如此强烈以致这些曾经享有自 由和梦想的“快乐”人群都不再畏惧将自己的自由献给敌人了。而他们又是“强 壮”“勇敢”的,并不是身体孱弱或者天生胆怯的人,一方面可见穿越森林的威 胁之大,另一方面又写出这些身体强壮的人平素貌似勇敢,实则在关键时刻缺乏 挑战困难、拯救族群的勇气。正当他们准备去做奴隶时,丹柯出现了,“你们不 能够用思想移开路上的石头。什么事都不做的人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为什么我 们要把我们的气力浪费在思想上、悲伤上呢?起来,我们到林子里去,我们穿过 林子,林子是有尽头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尽头的”。这种抑彼扬此的手法成
《伊则吉尔老婆子》用第一人称叙述,借伊则吉尔老婆子之口讲述了三个看似不 相关的故事:草原上云影的传说──人与鹰的儿子“腊拉”的故事,伊则吉尔老 婆子自己的故事和草原星火的来历──勇士“丹柯”的故事。课文是这篇小说的 第三部分,丹柯一心为公的形象既与傲慢而自私的腊拉、又和白白挥霍青春的伊 则吉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巧妙的构思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丹柯》是一篇以人物为主的小说,故事紧紧围绕美少年丹柯展开,无论是外族 的强大,还是三面森林环绕的艰险都是丹柯智慧与果敢形象形成的必要背景,而 族人面对困难的畏缩和对丹柯力量的质疑则是丹柯坚定与执著的反衬。小说最惊 心动魄的一幕发生在故事结尾,丹柯为了打消众人的疑虑、引领大家走出黑森林, 毅然抓开自己的胸膛,高擎自己燃烧的心照亮了大家前进的道路。这一高贵的举 动必将付出生命的代价,丹柯的形象藉此霎时高大起来,那颗被误解的心明亮地 燃烧着,叙说着丹柯一心为公、义无反顾的勇气和执著的信念。不仅一直抱怨不 停的族人吓呆了,就连刚才还气焰嚣张的森林也安静下来,给他们让开了道路。 丹柯带领大家最后抵达了草原,那充满安宁、自由的空气,不由得让人心动,“太 阳发出了灿烂的光辉,草原一起一伏,好像在呼吸一样,草叶带着一颗一颗钻石 一样的雨珠在闪亮,河面上泛着金光……”丹柯死而无憾,他那颗骄傲的、燃烧 的心最终却被踏为蓝色的火星,小说的主题便在歌颂勇于实践、不计个人得失的 献身精神之外又增添了一份悲剧的色彩,显出了主题的复杂性。 由于这篇小说是以民族传说的形式出现的,它“寓教于乐”的色彩比较明显,小 说主题的教育意义也在富于浪漫主义风格的故事中得以彰显:在《丹柯》中,作 家歌颂的不是愤世嫉俗的个人主义英雄,而是以自己燃烧着的心为人们照亮前进 道路的勇士。 3.主题分析 对小说主题的分析具体到作品中,主要体现在对小说主题的形成途径和实现效果 的分析上。小说主题的形成途径与它的实现效果可谓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形成的 途径越精巧细致、饱含作者的深意,主题的实现也就越能收到曲径通幽、柳暗花 明的效果。主题的形成途径往往和一个故事的精彩程度相关,只有把故事讲好了, 小说的主题才能真正有效地传达出来。 (1)序幕的“抑彼扬此”与主题基调的奠定 丹柯的故事出自伊则吉尔老婆子之口,由于它是一则民间传说,小说沿用了讲故 事中最为传统的第三人称叙述口吻。故事在一开头就为丹柯的出现拉开了序幕: 一群生活在草原上,快乐、强壮、勇敢的人被另一凶残的种族赶到不宜生存的林 子深处去了,惟一的出路是穿越森林到另一片草原上寻找生机。在这里,小说使 用“快乐”“强壮”“勇敢”这样三个形容词是含有深意的。首先,它极力描写 森林给这些落难人群的恐惧和压迫感,这种感觉是如此强烈以致这些曾经享有自 由和梦想的“快乐”人群都不再畏惧将自己的自由献给敌人了。而他们又是“强 壮”“勇敢”的,并不是身体孱弱或者天生胆怯的人,一方面可见穿越森林的威 胁之大,另一方面又写出这些身体强壮的人平素貌似勇敢,实则在关键时刻缺乏 挑战困难、拯救族群的勇气。正当他们准备去做奴隶时,丹柯出现了,“你们不 能够用思想移开路上的石头。什么事都不做的人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为什么我 们要把我们的气力浪费在思想上、悲伤上呢?起来,我们到林子里去,我们穿过 林子,林子是有尽头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尽头的”。这种抑彼扬此的手法成
功地烘托出人物的勇敢与坚强,奠定了主题的基调。而丹柯这段话也成为全文的 题眼,显得异常有力而令人警醒 (2)情节的“一波三折”与主题的悲剧意味 狭义的悲剧指的是一种特殊的戏剧艺术类型,抗争、行动、毁灭一般被看做是它 的三要素:而广义的悲剧则由此生发开去,常常指代一种氛围或感情基调,它不 只意味着字面意义上的悲凉、哀伤,还有着与此相应的由于美的必然毁灭而带来 的庄严和壮丽。悲剧美也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崇高美:它使人倾慕于宏 大的事物和伟大的力量,在巨大的震撼中让人感到精神境界的提升,并带给人慷 慨激昂的精神愉悦。悲剧主人公也往往表现岀崇髙的精神特质,他们的品格常常 与真、善、美密切相关,因此人物在抗争中与对立面的力量对比越悬殊,主体的 抗争越艰难,我们就越能感受到这种精神力量的强大。 与此相应,《丹柯》在情节设置上的一波三折也凸显出小说主题的悲剧意味。人 们先推举丹柯领导族人,在遇到密林时却开始抱怨他年轻而没有经验,大雷雨来 临时,众人更是对他争相诋毁、责难,于是作为抗争主体的丹柯开始有了悲剧的 味道;他由愤怒而怜悯,为了中止人们毫无作用的抱怨,尽快带领大家走出森林 他毅然掏出了自己那颗真诚的、燃烧着的心。这种自我牺牲的行动是一种伟大的 力量,震慑了众人:然而,当族人走出森林为胜利而欢呼时,却忘记了带领他们 穿越黑暗的丹柯,更有胆小之人,因害怕丹柯那颗仍在燃烧的心而不惜用脚将它 踏灭。有价值的东西被摧毁使得主题的悲剧意味更浓了,丹柯这个英雄形象也因 此显得丰厚而饱满,从审美效果上讲,结尾崇高的悲剧色彩也更能调动读者的阅 读情绪,从而为小说增加感人的艺术力量。 (3)浪漫主义手法对主题表达效果的加强 丹柯将众人引向光明却遭到诋毁与误解,一颗勇敢而骄傲的心却被胆小鬼踏灭 如此种种颇有鲁迅笔下启蒙者的味道。鲁迅《药》中的夏瑜也是这样一个悲剧人 物,他们对民众同样抱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态,但又都没有放弃民众。 不同的是,丹柯是一个浪漫主义的悲剧英雄形象,夏瑜却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悲剧 英雄形象。 与现实主义忠实于客观事实不同,浪漫主义为了表现主题往往极尽想像、夸张之 能事。《丹柯》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明显,人物形象对比鲜明,在紧急关头,年 少而俊美的丹柯眼睛明亮如火,族人则恶如野兽,美丑对比之中饱含了作者强烈 的爱憎之情。另外,森林的恐怖固然可以看做是写实,但对其险恶环境描写的夸 张、铺饰也完全可以看做是困难的寓言,而丹柯髙举燃烧的心为众人引路,以及 碎裂的心化为草地上蓝色的火星等情节显然不可能存在于现实之中。小说浓郁的 浪漫主义风格既暗合了草原民间传说的神秘,又有助于小说在一个较短的篇幅内 有力地传达主题意识 (4)人物的性格品质对英雄形象的增益 小说通过缔造形象来表现思想主题。丹柯作为一个成功的英雄形象,除了作者精 心设置的情节结构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外,还得益于这一人物一心为公的高贵 品格和勇于实践、永不言败的性格特点。面对族人的困难处境,丹柯果敢而自信 地站出来,在众人还在为可能面对的困难彷徨失措的时候,他指引并鼓励大家行 动起来,向着希望的方向前进。在遇到密林时,他不急不躁,依旧葆有了乐观的 天性。在大雷雨来临时,因疲惫和软弱而丧失了斗志的人们众口一词地诋毁他 他们不去战胜森林的黑暗反而开始围攻引路的丹柯,丹柯孤身一人面对自然界与 族人的双重“大雷雨”,却没有对走出森林的信念产生丝毫的动摇。尤其难得的
功地烘托出人物的勇敢与坚强,奠定了主题的基调。而丹柯这段话也成为全文的 题眼,显得异常有力而令人警醒。 (2)情节的“一波三折”与主题的悲剧意味 狭义的悲剧指的是一种特殊的戏剧艺术类型,抗争、行动、毁灭一般被看做是它 的三要素;而广义的悲剧则由此生发开去,常常指代一种氛围或感情基调,它不 只意味着字面意义上的悲凉、哀伤,还有着与此相应的由于美的必然毁灭而带来 的庄严和壮丽。悲剧美也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崇高美:它使人倾慕于宏 大的事物和伟大的力量,在巨大的震撼中让人感到精神境界的提升,并带给人慷 慨激昂的精神愉悦。悲剧主人公也往往表现出崇高的精神特质,他们的品格常常 与真、善、美密切相关,因此人物在抗争中与对立面的力量对比越悬殊,主体的 抗争越艰难,我们就越能感受到这种精神力量的强大。 与此相应,《丹柯》在情节设置上的一波三折也凸显出小说主题的悲剧意味。人 们先推举丹柯领导族人,在遇到密林时却开始抱怨他年轻而没有经验,大雷雨来 临时,众人更是对他争相诋毁、责难,于是作为抗争主体的丹柯开始有了悲剧的 味道;他由愤怒而怜悯,为了中止人们毫无作用的抱怨,尽快带领大家走出森林, 他毅然掏出了自己那颗真诚的、燃烧着的心。这种自我牺牲的行动是一种伟大的 力量,震慑了众人;然而,当族人走出森林为胜利而欢呼时,却忘记了带领他们 穿越黑暗的丹柯,更有胆小之人,因害怕丹柯那颗仍在燃烧的心而不惜用脚将它 踏灭。有价值的东西被摧毁使得主题的悲剧意味更浓了,丹柯这个英雄形象也因 此显得丰厚而饱满,从审美效果上讲,结尾崇高的悲剧色彩也更能调动读者的阅 读情绪,从而为小说增加感人的艺术力量。 (3)浪漫主义手法对主题表达效果的加强 丹柯将众人引向光明却遭到诋毁与误解,一颗勇敢而骄傲的心却被胆小鬼踏灭, 如此种种颇有鲁迅笔下启蒙者的味道。鲁迅《药》中的夏瑜也是这样一个悲剧人 物,他们对民众同样抱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态,但又都没有放弃民众。 不同的是,丹柯是一个浪漫主义的悲剧英雄形象,夏瑜却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悲剧 英雄形象。 与现实主义忠实于客观事实不同,浪漫主义为了表现主题往往极尽想像、夸张之 能事。《丹柯》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明显,人物形象对比鲜明,在紧急关头,年 少而俊美的丹柯眼睛明亮如火,族人则恶如野兽,美丑对比之中饱含了作者强烈 的爱憎之情。另外,森林的恐怖固然可以看做是写实,但对其险恶环境描写的夸 张、铺饰也完全可以看做是困难的寓言,而丹柯高举燃烧的心为众人引路,以及 碎裂的心化为草地上蓝色的火星等情节显然不可能存在于现实之中。小说浓郁的 浪漫主义风格既暗合了草原民间传说的神秘,又有助于小说在一个较短的篇幅内 有力地传达主题意识。 (4)人物的性格品质对英雄形象的增益 小说通过缔造形象来表现思想主题。丹柯作为一个成功的英雄形象,除了作者精 心设置的情节结构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外,还得益于这一人物一心为公的高贵 品格和勇于实践、永不言败的性格特点。面对族人的困难处境,丹柯果敢而自信 地站出来,在众人还在为可能面对的困难彷徨失措的时候,他指引并鼓励大家行 动起来,向着希望的方向前进。在遇到密林时,他不急不躁,依旧葆有了乐观的 天性。在大雷雨来临时,因疲惫和软弱而丧失了斗志的人们众口一词地诋毁他, 他们不去战胜森林的黑暗反而开始围攻引路的丹柯,丹柯孤身一人面对自然界与 族人的双重“大雷雨”,却没有对走出森林的信念产生丝毫的动摇。尤其难得的
是,族人的出尔反尔并没有让他放弃继续为众人引路的念头,恰恰相反,他更加 认定了如果没有自己这些人“也许就会灭亡”。于是在咆哮的雷声中,他掏出了 自己燃烧的心照亮了通向希望的路径 小说通过精心设置的人物出场、一波三折的情节结构、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成功 地塑造了丹柯的艺术形象,丹柯的形象又凸显了小说的主题意义。 《炼金术士》(节选 1.保罗·戈埃罗及其创作 保罗·戈埃罗近年来名声鹊起,被认为是继马尔克斯之后最受世人欢迎的拉美作 家。他1947年生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少年时期就立志写作,但母亲告诉他,在 巴西想靠写作谋生是不可能的。为此,家人甚至几次把他送进疯人院。由于未能 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郁郁寡欢的戈埃罗从大学退学,一度像嬉皮士一样四处流 浪,热中于炼金术、魔法、吸血鬼等神秘事物。回到巴西后,他为摇滚乐歌星写 过歌词,做过记者,办过杂志,甚至被当时统治着巴西的右派军人逮捕过,直到 38岁才开始写书。 1987年,保罗·戈埃罗发表了他的成名作,充满浓厚宗教色彩的纪实性作品《朝 圣》。随后又陆续出版了《炼金术士》(又译《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笼头》 《主神的使女们》《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第五座山》《光明斗士手册》《韦 罗妮卡决定去死》《魔鬼与普里姆小姐》《十一分钟》等。戈埃罗的创作以理解 自己为出发点,长于用朴素的语言、象征的手法来讲述富于意味的哲理。 《炼金术士》是作者最负盛名的小说,这部象征色彩极强的寓言故事被誉为“影 响读者心灵一辈子的现代经典”,曾在美、法、意、德等18个国家名列畅销书 榜首。法国报刊评论说,在法国,即使有人没读过这本书,那他也一定听别人议 论过这本书;在美国,此书被国家图书馆协会推荐为青少年的最佳读物;台湾学 者将其誉为“现代《小王子》”;香港则将它改编成了舞台剧。 2.内容与题旨 《炼金术士》是一部以事件辅佐人物成长的小说,西班牙少年圣地亚哥梦见在埃 及金字塔附近埋有一批宝藏,在吉卜赛老妇人和撒冷之王麦基洗德的引导下,他 踏上了自己的寻梦之旅。然而命运似乎总会寻找各种机会来磨炼追求梦想的人, 年少的圣地亚哥曾经被人骗去了所有的钱财而心灰意冷;曾经在水晶店里成为 个成功的商人而面临事业小成的诱惑;曾经为一个沙漠的姑娘法蒂玛而在爱情与 梦想间挣扎……经过种种磨难和考验,他终于领悟到了财宝埋藏的地方。小说象 征性地描述了一种人类可能的成长历程;它启示人们,梦想是一切幸福的基础, 而实现梦想则要经历艰难的过程,需要勇气、智慧和执著。课本节选了主人公圣 地亚哥踏上寻梦之旅之前和抵达梦想发生的地方、洞悉财宝藏身之处两个段落, 在较短的篇幅内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文主旨的完整性。 牧羊少年圣地亚哥迷惑于自己寻宝的梦境,为了寻求答案他曾求助于吉卜赛老妇 人的巫术,但他似乎并不愿听从老妇人的劝告真的踏上去往埃及的未知旅程。人 们总是不愿意为他们看不到的前途耗费精力,因而错过了无数人生的梦想与机 遇。圣地亚哥也是如此,但就在他即将与梦想擦肩而过的时候,撒冷之王麦基洗 德却现身点醒了他的混沌,让他发现了梦想的可贵与易逝,并指引他努力去将梦 想变为现实。当他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到达了梦境所在的地方,以为自己已经找
是,族人的出尔反尔并没有让他放弃继续为众人引路的念头,恰恰相反,他更加 认定了如果没有自己这些人“也许就会灭亡”。于是在咆哮的雷声中,他掏出了 自己燃烧的心照亮了通向希望的路径。 小说通过精心设置的人物出场、一波三折的情节结构、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成功 地塑造了丹柯的艺术形象,丹柯的形象又凸显了小说的主题意义。 《炼金术士》(节选) 1.保罗·戈埃罗及其创作 保罗·戈埃罗近年来名声鹊起,被认为是继马尔克斯之后最受世人欢迎的拉美作 家。他 1947 年生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少年时期就立志写作,但母亲告诉他,在 巴西想靠写作谋生是不可能的。为此,家人甚至几次把他送进疯人院。由于未能 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郁郁寡欢的戈埃罗从大学退学,一度像嬉皮士一样四处流 浪,热中于炼金术、魔法、吸血鬼等神秘事物。回到巴西后,他为摇滚乐歌星写 过歌词,做过记者,办过杂志,甚至被当时统治着巴西的右派军人逮捕过,直到 38 岁才开始写书。 1987 年,保罗·戈埃罗发表了他的成名作,充满浓厚宗教色彩的纪实性作品《朝 圣》。随后又陆续出版了《炼金术士》(又译《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笼头》 《主神的使女们》《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第五座山》《光明斗士手册》《韦 罗妮卡决定去死》《魔鬼与普里姆小姐》《十一分钟》等。戈埃罗的创作以理解 自己为出发点,长于用朴素的语言、象征的手法来讲述富于意味的哲理。 《炼金术士》是作者最负盛名的小说,这部象征色彩极强的寓言故事被誉为“影 响读者心灵一辈子的现代经典”,曾在美、法、意、德等 18 个国家名列畅销书 榜首。法国报刊评论说,在法国,即使有人没读过这本书,那他也一定听别人议 论过这本书;在美国,此书被国家图书馆协会推荐为青少年的最佳读物;台湾学 者将其誉为“现代《小王子》”;香港则将它改编成了舞台剧。 2.内容与题旨 《炼金术士》是一部以事件辅佐人物成长的小说,西班牙少年圣地亚哥梦见在埃 及金字塔附近埋有一批宝藏,在吉卜赛老妇人和撒冷之王麦基洗德的引导下,他 踏上了自己的寻梦之旅。然而命运似乎总会寻找各种机会来磨炼追求梦想的人, 年少的圣地亚哥曾经被人骗去了所有的钱财而心灰意冷;曾经在水晶店里成为一 个成功的商人而面临事业小成的诱惑;曾经为一个沙漠的姑娘法蒂玛而在爱情与 梦想间挣扎……经过种种磨难和考验,他终于领悟到了财宝埋藏的地方。小说象 征性地描述了一种人类可能的成长历程;它启示人们,梦想是一切幸福的基础, 而实现梦想则要经历艰难的过程,需要勇气、智慧和执著。课本节选了主人公圣 地亚哥踏上寻梦之旅之前和抵达梦想发生的地方、洞悉财宝藏身之处两个段落, 在较短的篇幅内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文主旨的完整性。 牧羊少年圣地亚哥迷惑于自己寻宝的梦境,为了寻求答案他曾求助于吉卜赛老妇 人的巫术,但他似乎并不愿听从老妇人的劝告真的踏上去往埃及的未知旅程。人 们总是不愿意为他们看不到的前途耗费精力,因而错过了无数人生的梦想与机 遇。圣地亚哥也是如此,但就在他即将与梦想擦肩而过的时候,撒冷之王麦基洗 德却现身点醒了他的混沌,让他发现了梦想的可贵与易逝,并指引他努力去将梦 想变为现实。当他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到达了梦境所在的地方,以为自己已经找
到了财宝的位置,却在徒劳地挖掘后遭到一伙劫财难民的殴打。然而事实又一次 出现转机,当他为保全性命被迫说出梦境的秘密时,却意外地从一个不肯相信自 己梦中圣谕的难民口中得知了财宝的真正埋藏地。原来财富不在远方,就在圣地 亚哥出生的国度里。结尾圣地亚哥的微笑是一个真正领会了天意的微笑。他知道 如果自己不听从少年时梦想的召唤,不相信梦想的力量、不愿离开自己原来的地 方去寻宝、或者在寻宝的途中向困难低头、或者停留于途中可以给他安逸生活的 地方而放弃梦想,那么,他就永远不会知道宝藏的秘密,年少时的梦想也只能永 远是一个不安的幻影。小说试图告诉我们,只有相信梦想的力量,历尽九死一生 的追寻,才会发现自己身边的财富,才能领略人生的真谛。 3.主题分析 《炼金术士》是一篇运用象征手法的寓言故事,它的主题伴随着主人公的成长而 渐趋丰富。在考察主题的形成途径和实现效果时,要抓住发生在圣地亚哥身上的 事件来一一阐释。 (1)开篇的梦想——小说主题隐喻的开始 在故事的开篇,圣地亚哥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牧羊少年,他的人生同所有的孩子 样,直到连续做了两个相同的梦。梦境是这般离奇:一个孩子把他带到了埃及 的金字塔旁,告诉他如果他来到这里,就会找到一批埋藏的珍宝。埃及是遥远未 知的征途,梦境又似乎荒诞得令人难以置信,于是一个隐喻开始了,圣地亚哥是 去追寻自己的梦想,还是像普通人一样习惯淡忘 (2)求助与被指点——一明暗交织的叙述手法对主题的层层推进 小说在这里设计了两个人物:吉卜赛老妇人和撒冷之王麦基洗德。圣地亚哥与他 们二人的相遇和交往分别涉及了构成小说主题的不同方面,但具体到实现途径上 又是不同的 前者以暗线为圣地亚哥做引导,将真正要实现的主题做得不露痕迹。吉卜赛老妇 人开始时不耐烦地催促男孩快点讲自己的梦,因为她还得去厨房做饭,所谓释梦 的神圣感不由得荡然无存。随后她又命令男孩郑重其事地对着圣心像发誓将自己 找到财宝的十分之一送给她,圣地亚哥和读者都以为这下财宝的秘密要解开了 谁知她只是重复了男孩已知的梦境而已,让人觉得这个老妇人对所问之事一无所 知,简直是故弄玄虚。吉卜赛女人是西方小说中带有神秘色彩的人物,但她在《炼 金术士》中最大的魅力却不在释梦和看手相上,她不知道埃及的金字塔,但她却 读懂了一个男孩的天命。在鼓励圣地亚哥去梦中的地方寻宝之前,她要求男孩将 找到财宝的十分之一送给她,为的是要他知道想从生活中得到任何东西都是要付 出代价的。这就如同告诉圣地亚哥,如果他不愿浪费自己的时间去追寻梦想,那 么他将停留在现有生活中,永远与宝藏无缘。这可以说是男孩踏上成长之路的第 课。但圣地亚哥毕竟是一个孩子,一时难解其中的奥秘。 后者则亮出明线,以剥茧拔丝的方法一层层揭开主题的秘密。圣地亚哥执迷不悟, 决心不再把梦当回事了。就在这时他遇见了麦基洗德。老人从圣地亚哥手上的书 讲起,让他相信生活就像他现在这样永远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但要实现天命必须 战胜否定梦想的力量。他举出卖爆米花小贩的例子意在鼓励男孩向着梦想出发; 寻找绿宝石的矿工的故事则告诉男孩只要永不放弃,梦想就会实现。老人要圣地 亚哥用自己羊群的十分之一而不是将来财宝的十分之一来换取宝藏的秘密,是告 诫他不要预支还没有到手的东西,要他领悟追寻梦想必会付出代价的道理,从而 增强他寻梦的信念,这就比吉卜赛人的教导更进了一步
到了财宝的位置,却在徒劳地挖掘后遭到一伙劫财难民的殴打。然而事实又一次 出现转机,当他为保全性命被迫说出梦境的秘密时,却意外地从一个不肯相信自 己梦中圣谕的难民口中得知了财宝的真正埋藏地。原来财富不在远方,就在圣地 亚哥出生的国度里。结尾圣地亚哥的微笑是一个真正领会了天意的微笑。他知道 如果自己不听从少年时梦想的召唤,不相信梦想的力量、不愿离开自己原来的地 方去寻宝、或者在寻宝的途中向困难低头、或者停留于途中可以给他安逸生活的 地方而放弃梦想,那么,他就永远不会知道宝藏的秘密,年少时的梦想也只能永 远是一个不安的幻影。小说试图告诉我们,只有相信梦想的力量,历尽九死一生 的追寻,才会发现自己身边的财富,才能领略人生的真谛。 3.主题分析 《炼金术士》是一篇运用象征手法的寓言故事,它的主题伴随着主人公的成长而 渐趋丰富。在考察主题的形成途径和实现效果时,要抓住发生在圣地亚哥身上的 事件来一一阐释。 (1)开篇的梦想──小说主题隐喻的开始 在故事的开篇,圣地亚哥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牧羊少年,他的人生同所有的孩子 一样,直到连续做了两个相同的梦。梦境是这般离奇:一个孩子把他带到了埃及 的金字塔旁,告诉他如果他来到这里,就会找到一批埋藏的珍宝。埃及是遥远未 知的征途,梦境又似乎荒诞得令人难以置信,于是一个隐喻开始了,圣地亚哥是 去追寻自己的梦想,还是像普通人一样习惯淡忘? (2)求助与被指点──明暗交织的叙述手法对主题的层层推进 小说在这里设计了两个人物:吉卜赛老妇人和撒冷之王麦基洗德。圣地亚哥与他 们二人的相遇和交往分别涉及了构成小说主题的不同方面,但具体到实现途径上 又是不同的。 前者以暗线为圣地亚哥做引导,将真正要实现的主题做得不露痕迹。吉卜赛老妇 人开始时不耐烦地催促男孩快点讲自己的梦,因为她还得去厨房做饭,所谓释梦 的神圣感不由得荡然无存。随后她又命令男孩郑重其事地对着圣心像发誓将自己 找到财宝的十分之一送给她,圣地亚哥和读者都以为这下财宝的秘密要解开了, 谁知她只是重复了男孩已知的梦境而已,让人觉得这个老妇人对所问之事一无所 知,简直是故弄玄虚。吉卜赛女人是西方小说中带有神秘色彩的人物,但她在《炼 金术士》中最大的魅力却不在释梦和看手相上,她不知道埃及的金字塔,但她却 读懂了一个男孩的天命。在鼓励圣地亚哥去梦中的地方寻宝之前,她要求男孩将 找到财宝的十分之一送给她,为的是要他知道想从生活中得到任何东西都是要付 出代价的。这就如同告诉圣地亚哥,如果他不愿浪费自己的时间去追寻梦想,那 么他将停留在现有生活中,永远与宝藏无缘。这可以说是男孩踏上成长之路的第 一课。但圣地亚哥毕竟是一个孩子,一时难解其中的奥秘。 后者则亮出明线,以剥茧拔丝的方法一层层揭开主题的秘密。圣地亚哥执迷不悟, 决心不再把梦当回事了。就在这时他遇见了麦基洗德。老人从圣地亚哥手上的书 讲起,让他相信生活就像他现在这样永远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但要实现天命必须 战胜否定梦想的力量。他举出卖爆米花小贩的例子意在鼓励男孩向着梦想出发; 寻找绿宝石的矿工的故事则告诉男孩只要永不放弃,梦想就会实现。老人要圣地 亚哥用自己羊群的十分之一而不是将来财宝的十分之一来换取宝藏的秘密,是告 诫他不要预支还没有到手的东西,要他领悟追寻梦想必会付出代价的道理,从而 增强他寻梦的信念,这就比吉卜赛人的教导更进了一步
(3)结尾的大回环—小说主题的升华 与中间的步步铺垫不同,小说的结尾显得出人意外。好像《西游记》中,唐僧师 徒已历尽众多劫难取得真经,佛祖却算得他们还欠一难,怕这经取得容易了,重 又将他们降下云端,再经考验。上帝也一样没有让圣地亚哥在金字塔下直接挖到 宝藏,非但如此,圣地亚哥还被一群难民暴打并洗劫一空,但他却从一个不肯相 信自己天命的难民口中知道了财宝的真正埋藏地。富于意味的是,原来圣地亚哥 长途跋涉、九死一生寻找的财富就在他自己的国家西班牙。但如果他没有向着梦 想出发过,他的一生就注定了只能是那个普通的牧羊人。小说运用结局的陡转, 为主题添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笔闪光点,让小说的哲理意味更加深厚。 (4)象征手法的运用——主题的寓言性 所谓象征,就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它 要求象征之物与被象征之物有某种相似的特点,能使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象 征往往是对比喻等多种修辞格的综合运用,它既可以贯穿全篇,也可以只用于某 些章节片段。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比较抽象的寓意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 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及广阔的思考空间 寓言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是通过具体的故事来表达抽象的哲理,往往含有讽喻或 劝诫之意。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可以看做是对现实世界的间接反映,一般具有象 征的意义,其深层含义需要读者自己去思考和体悟。寓言与其他文学样式又常常 是相互渗透的,许多优秀的小说家也喜欢借鉴寓言的手法来揭示哲理,如海明威 的《老人与海》和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白鲸》。 《炼金术士》的寓言色彩非常明显,主题的哲理包孕于故事之中。圣地亚哥梦中 的财宝不过是个人梦想的一个象征;卖爆米花的小贩是以经济实力为借口无限延 迟寻找自己的梦想,最终碌碌无为的人们的象征:茫茫的沙漠、遥远的埃及则象 征着寻梦之旅的重重磨难……所有这些,作者都以一个少年的视角展开,没有任 何说教的色彩,读者只是随着圣地亚哥的奇遇而一步步领略了“天命”的真谛, 小说主题的寓言性可谓渐入人心。 三、话题详解 )小说的灵魂——主题 1.写不厌的“母题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有些生活晢理和思想感情是能够跨越时空而存在的。这些 反复在小说中出现的人类的精神现象和基本行为,被称为“母题”。而我们通常 所说的主题,其实就是对这些母题的一种个人阐述与发挥。母题的魅力在于它能 够连接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它不因时间或地域的不同而变化,从而表现出某种 超然的客观性。而每篇小说的主题都蕴涵着作家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显示了作家 的主观倾向性 多篇小说可以对同一母题反复书写,由于不同的作家会对同一创作母题进行不同 侧面的挖掘,小说的母题可以说是写不尽的。比如同样执著于“爱”的母题,小 说表现出来的主题风格却绝不雷同,梅里美《嘉尔曼》的热辣而决绝,充满了性 情之美;海明威《永别了,武器》的迷惘而哀婉,透露出对战争的谴责:艾米莉·勃 朗特《呼啸山庄》的欲罢不能,仿佛使我们都沾染上野性的迷狂;杜拉斯《情人》
(3)结尾的大回环──小说主题的升华 与中间的步步铺垫不同,小说的结尾显得出人意外。好像《西游记》中,唐僧师 徒已历尽众多劫难取得真经,佛祖却算得他们还欠一难,怕这经取得容易了,重 又将他们降下云端,再经考验。上帝也一样没有让圣地亚哥在金字塔下直接挖到 宝藏,非但如此,圣地亚哥还被一群难民暴打并洗劫一空,但他却从一个不肯相 信自己天命的难民口中知道了财宝的真正埋藏地。富于意味的是,原来圣地亚哥 长途跋涉、九死一生寻找的财富就在他自己的国家西班牙。但如果他没有向着梦 想出发过,他的一生就注定了只能是那个普通的牧羊人。小说运用结局的陡转, 为主题添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笔闪光点,让小说的哲理意味更加深厚。 (4)象征手法的运用──主题的寓言性 所谓象征,就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它 要求象征之物与被象征之物有某种相似的特点,能使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象 征往往是对比喻等多种修辞格的综合运用,它既可以贯穿全篇,也可以只用于某 些章节片段。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比较抽象的寓意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 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及广阔的思考空间。 寓言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是通过具体的故事来表达抽象的哲理,往往含有讽喻或 劝诫之意。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可以看做是对现实世界的间接反映,一般具有象 征的意义,其深层含义需要读者自己去思考和体悟。寓言与其他文学样式又常常 是相互渗透的,许多优秀的小说家也喜欢借鉴寓言的手法来揭示哲理,如海明威 的《老人与海》和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白鲸》。 《炼金术士》的寓言色彩非常明显,主题的哲理包孕于故事之中。圣地亚哥梦中 的财宝不过是个人梦想的一个象征;卖爆米花的小贩是以经济实力为借口无限延 迟寻找自己的梦想,最终碌碌无为的人们的象征;茫茫的沙漠、遥远的埃及则象 征着寻梦之旅的重重磨难……所有这些,作者都以一个少年的视角展开,没有任 何说教的色彩,读者只是随着圣地亚哥的奇遇而一步步领略了“天命”的真谛, 小说主题的寓言性可谓渐入人心。 三、话题详解 (一)小说的灵魂──主题 1.写不厌的“母题”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有些生活哲理和思想感情是能够跨越时空而存在的。这些 反复在小说中出现的人类的精神现象和基本行为,被称为“母题”。而我们通常 所说的主题,其实就是对这些母题的一种个人阐述与发挥。母题的魅力在于它能 够连接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它不因时间或地域的不同而变化,从而表现出某种 超然的客观性。而每篇小说的主题都蕴涵着作家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显示了作家 的主观倾向性。 多篇小说可以对同一母题反复书写,由于不同的作家会对同一创作母题进行不同 侧面的挖掘,小说的母题可以说是写不尽的。比如同样执著于“爱”的母题,小 说表现出来的主题风格却绝不雷同,梅里美《嘉尔曼》的热辣而决绝,充满了性 情之美;海明威《永别了,武器》的迷惘而哀婉,透露出对战争的谴责;艾米莉·勃 朗特《呼啸山庄》的欲罢不能,仿佛使我们都沾染上野性的迷狂;杜拉斯《情人》
的至死不渝,则穿越了情爱在世俗偏见中的沉沦。作家不同的感情经验和写作技 巧为同一母题的小说打上了截然不同的个人印记 同一篇小说的主题也可以同时涵盖多个母题,比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就涉及 了“爱与恨”“美与丑”等多重主题,《红楼梦》更是一唱三叹、百转千回,道 尽了人世间的爱恨情仇、生离死别。 2.主题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小说的主题往往不是单一的,无论是人物性格,还是一事件内部或一系列事件之 间的冲突与纠葛,都会导致小说主题的复杂性。读者面对众多相关、相对,甚至 截然相反的信息,对主题的感悟常常难以道清。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讨论的 是善与恶的合理性,作者在小说里提出了一个问题:“是饿死呢?还是当强盗 呢?”那个仆人一直在善与恶的边缘徘徊,当他先前谴责别人时,我们认为有理; 当他以恶制恶时,我们也觉得合理。然而,善与恶怎么会同时具有合理性呢?小 说只给了使我们困惑的问题,却没有给出答案。 有时主题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还缘于作者面对复杂的文本“现实”时,自我价值判 断的含混。比如莫泊桑久负盛名的小说《项链》。小说的主题究竟是想谴责玛蒂 尔德不切实际地爱慕虚荣,还是在同情一个不失自我尊严的小人物被命运捉弄的 不公?作者对玛蒂尔德既有嘲笑、又有敬意,既有叹息、又有悲悯,反映到小说 的主题上也自然是五味杂陈。又如,托尔斯泰在写作《安娜·卡列宁娜》时,初 始意图是想写一个背弃宗教原则的妇女,背弃了忠实可靠的丈夫与别人通奸,最 后遭到惩罚的故事。但在小说里,我们却看到托尔斯泰不由自主地将女主人公从 个“恶妇”变成了举止髙雅、感情真挚的“贵妇”,慢慢地偏离了小说构思时 的“预定”,变得游移和犹豫起来。作者对安娜的同情为小说注入了不安和怀疑 的因素,而主题的矛盾性本身又反过来为作品增加了迷人的魅力。 有时,作者也会有意识地运用主题表里之间的矛盾。美国犹太作家辛格的《傻瓜 吉姆佩尔》,以吉姆佩尔的视角自述其傻,暗含着对虚伪、丑恶的人类社会的批 判。但在叙述的表层,却没有流露出一点对侮辱和损害他的人们的怨恨,而是以 德报怨地娓娓道来,令人在同情的同时充满了辛酸,作者对不公正社会的谴责溢 于言表。 (二)主题的形成 1.以思想为目的的小说 以思想为目的的小说并不意味着要舍弃小说的故事性。霍桑曾在自己的长篇小说 《带有七个尖角阁的房子》的序言中谈到,“为了突出寓意而削弱故事,必将事 倍功半,就像人把大头针插进一只蝴蝶,夺去它的生命,使之僵化并破坏了它优 美的风姿 以思想为目的小说主要有两种构成模式,一种是倚赖人物来表现主题,在这类小 说中,事件的跌宕起伏服务于人物的性格塑造:一种是侧重事件来表现主题,人 物往往被事件所引导,在事件的推动中成长或沦落。《丹柯》属于倚赖人物表现 主题的一类,无论是暴风雨还是人们的责难,都不能改变丹柯的信念和理想;而 《炼金术士》则侧重事件来表现主题,少年圣地亚哥先后遇到了算命的吉普赛老 妇人、撒冷之王、炼金家甚至打劫的难民,但正是在这些人有心或无意的引导下, 他才最终获得了精神与物质上的双重财富。比起丹柯一以贯之的坚定和执著,圣 地亚哥却是在一步步地成长中领悟人生真谛的
的至死不渝,则穿越了情爱在世俗偏见中的沉沦。作家不同的感情经验和写作技 巧为同一母题的小说打上了截然不同的个人印记。 同一篇小说的主题也可以同时涵盖多个母题,比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就涉及 了“爱与恨”“美与丑”等多重主题,《红楼梦》更是一唱三叹、百转千回,道 尽了人世间的爱恨情仇、生离死别。 2.主题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小说的主题往往不是单一的,无论是人物性格,还是一事件内部或一系列事件之 间的冲突与纠葛,都会导致小说主题的复杂性。读者面对众多相关、相对,甚至 截然相反的信息,对主题的感悟常常难以道清。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讨论的 是善与恶的合理性,作者在小说里提出了一个问题:“是饿死呢?还是当强盗 呢?”那个仆人一直在善与恶的边缘徘徊,当他先前谴责别人时,我们认为有理; 当他以恶制恶时,我们也觉得合理。然而,善与恶怎么会同时具有合理性呢?小 说只给了使我们困惑的问题,却没有给出答案。 有时主题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还缘于作者面对复杂的文本“现实”时,自我价值判 断的含混。比如莫泊桑久负盛名的小说《项链》。小说的主题究竟是想谴责玛蒂 尔德不切实际地爱慕虚荣,还是在同情一个不失自我尊严的小人物被命运捉弄的 不公?作者对玛蒂尔德既有嘲笑、又有敬意,既有叹息、又有悲悯,反映到小说 的主题上也自然是五味杂陈。又如,托尔斯泰在写作《安娜·卡列宁娜》时,初 始意图是想写一个背弃宗教原则的妇女,背弃了忠实可靠的丈夫与别人通奸,最 后遭到惩罚的故事。但在小说里,我们却看到托尔斯泰不由自主地将女主人公从 一个“恶妇”变成了举止高雅、感情真挚的“贵妇”,慢慢地偏离了小说构思时 的“预定”,变得游移和犹豫起来。作者对安娜的同情为小说注入了不安和怀疑 的因素,而主题的矛盾性本身又反过来为作品增加了迷人的魅力。 有时,作者也会有意识地运用主题表里之间的矛盾。美国犹太作家辛格的《傻瓜 吉姆佩尔》,以吉姆佩尔的视角自述其傻,暗含着对虚伪、丑恶的人类社会的批 判。但在叙述的表层,却没有流露出一点对侮辱和损害他的人们的怨恨,而是以 德报怨地娓娓道来,令人在同情的同时充满了辛酸,作者对不公正社会的谴责溢 于言表。 (二)主题的形成 1.以思想为目的的小说 以思想为目的的小说并不意味着要舍弃小说的故事性。霍桑曾在自己的长篇小说 《带有七个尖角阁的房子》的序言中谈到,“为了突出寓意而削弱故事,必将事 倍功半,就像人把大头针插进一只蝴蝶,夺去它的生命,使之僵化并破坏了它优 美的风姿”。 以思想为目的小说主要有两种构成模式,一种是倚赖人物来表现主题,在这类小 说中,事件的跌宕起伏服务于人物的性格塑造;一种是侧重事件来表现主题,人 物往往被事件所引导,在事件的推动中成长或沦落。《丹柯》属于倚赖人物表现 主题的一类,无论是暴风雨还是人们的责难,都不能改变丹柯的信念和理想;而 《炼金术士》则侧重事件来表现主题,少年圣地亚哥先后遇到了算命的吉普赛老 妇人、撒冷之王、炼金家甚至打劫的难民,但正是在这些人有心或无意的引导下, 他才最终获得了精神与物质上的双重财富。比起丹柯一以贯之的坚定和执著,圣 地亚哥却是在一步步地成长中领悟人生真谛的
这类小说常用象征的方式来表达主题。《老人与海》中,一个老渔夫在海上与 条罕见的大鱼搏斗了三天,终于征服了它。在返程的途中,他又不得不与来抢夺 大鱼的鲨鱼群搏斗,最后只带着大鱼的骨架回到了家。小说之意在于通过这个故 事展现人与命运的搏斗。老人在海面前,是渺小的,如同人在命运面前一样。然 而老人却不屈服于海,不屈服于命运。“你可以消灭他,但却打不败他”,这就 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2.以故事为目的的小说 小说最大的魅力之一就在于讲故事,这也是小说这种文学样式经久不衰的秘密所 在。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世界各国长期名列畅销书榜首的小说的作者都是讲故 事的个中好手。这类小说的题材也很好把握,不外乎是悬念叠生的侦探故事、缠 绵悱恻的言情小说、神秘离奇的魔幻寓言,还有华语世界长盛不衰的武侠小说等。 这些故事虽编得一波三折、扣人心弦,但却是轻松好读的消遣读物,可以舒缓人 们的精神压力,为人们带来审美的愉悦。 但细细分析,这类小说中的佼佼者又绝不是仅仅停留在单纯讲故事的目的上的 《福尔摩斯侦探集》虽也依循一个侦探故事的大框架,却间接地折射出伦敦社会 的世态,上层社会的虚伪、警方官员的玩忽职守、大家族内部的纷争、贫富的分 化;扶危救困,匡扶正义更是它的题中应有之意;而福尔摩斯的智慧、细致入微 的观察能力,化学、心理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更影响了一代人的价值取向。 (三)主题的实现 1.小说的忌讳:“主题鲜明” 小说的主题显然与一般文章的主题不太一样—它往往不是单纯的、用一两句就 能概括的。阅读小说的过程是一种美妙而丰富的体验,而论说文似的明晰晓畅的 主题一旦出现在小说中,就会显得干巴巴的索然无味。因此小说家似乎陷入了矛 盾:既想表达想说的,又怕被读者一眼看穿。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注意避开“主题 鲜明”的陷阱,而在通往主题的道路上费尽心机 芥川龙之介的《莽丛中》以一起发生在莽丛中的凶杀案为背景而展开,小说的叙 述人完全隐匿,直接让案发的目击者或当事人走到前台来告白真相。一时间,砍 柴人、行脚僧、捕手、死者的岳母、强盗多襄丸、死者的妻子、死者的幽灵纷纷 登场,每个叙述人的口述似乎都是合理的、成立的,但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却又 互相冲突。事实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哪一种角度、哪一种方法才是正确的?真相 能不能被我们彻底地揭示?我们甚至会怀疑自己是否也没有能力完全、客观地去 复述一个刚刚发生的事件。我们面对的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复杂多义、变化无穷 的,充满了形形色色的不解之谜。因此,作为反映存在的小说,若追求主题鲜明, 也是有悖于事实本身的丰富性的 2.形象大于思想 康德说:“形象大于思想。”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两位哲学家 都不约而同地认为,艺术不必直接说出思想,而应通过形象传达出思想。 福楼拜的名作《包法利夫人》,将主题隐秘地包裏于细腻、客观的描绘当中。主 人公爱玛在读浪漫主义的爱情小说中长大,生活在外省农村,天性纯真、淳朴、 喜欢幻想。她用浪漫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编织自己的爱情梦想。她幻想小说中 的生活,对丈夫的平庸与烦琐的婚姻生活感到厌倦。在受到外乡人鲁道夫的引诱 和抛弃之后,她开始无所顾忌,转而投向见习律师莱昂的怀抱。为追求浪漫奢华
这类小说常用象征的方式来表达主题。《老人与海》中,一个老渔夫在海上与一 条罕见的大鱼搏斗了三天,终于征服了它。在返程的途中,他又不得不与来抢夺 大鱼的鲨鱼群搏斗,最后只带着大鱼的骨架回到了家。小说之意在于通过这个故 事展现人与命运的搏斗。老人在海面前,是渺小的,如同人在命运面前一样。然 而老人却不屈服于海,不屈服于命运。“你可以消灭他,但却打不败他”,这就 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2.以故事为目的的小说 小说最大的魅力之一就在于讲故事,这也是小说这种文学样式经久不衰的秘密所 在。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世界各国长期名列畅销书榜首的小说的作者都是讲故 事的个中好手。这类小说的题材也很好把握,不外乎是悬念叠生的侦探故事、缠 绵悱恻的言情小说、神秘离奇的魔幻寓言,还有华语世界长盛不衰的武侠小说等。 这些故事虽编得一波三折、扣人心弦,但却是轻松好读的消遣读物,可以舒缓人 们的精神压力,为人们带来审美的愉悦。 但细细分析,这类小说中的佼佼者又绝不是仅仅停留在单纯讲故事的目的上的。 《福尔摩斯侦探集》虽也依循一个侦探故事的大框架,却间接地折射出伦敦社会 的世态,上层社会的虚伪、警方官员的玩忽职守、大家族内部的纷争、贫富的分 化;扶危救困,匡扶正义更是它的题中应有之意;而福尔摩斯的智慧、细致入微 的观察能力,化学、心理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更影响了一代人的价值取向。 (三)主题的实现 1.小说的忌讳:“主题鲜明” 小说的主题显然与一般文章的主题不太一样──它往往不是单纯的、用一两句就 能概括的。阅读小说的过程是一种美妙而丰富的体验,而论说文似的明晰晓畅的 主题一旦出现在小说中,就会显得干巴巴的索然无味。因此小说家似乎陷入了矛 盾:既想表达想说的,又怕被读者一眼看穿。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注意避开“主题 鲜明”的陷阱,而在通往主题的道路上费尽心机。 芥川龙之介的《莽丛中》以一起发生在莽丛中的凶杀案为背景而展开,小说的叙 述人完全隐匿,直接让案发的目击者或当事人走到前台来告白真相。一时间,砍 柴人、行脚僧、捕手、死者的岳母、强盗多襄丸、死者的妻子、死者的幽灵纷纷 登场,每个叙述人的口述似乎都是合理的、成立的,但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却又 互相冲突。事实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哪一种角度、哪一种方法才是正确的?真相 能不能被我们彻底地揭示?我们甚至会怀疑自己是否也没有能力完全、客观地去 复述一个刚刚发生的事件。我们面对的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复杂多义、变化无穷 的,充满了形形色色的不解之谜。因此,作为反映存在的小说,若追求主题鲜明, 也是有悖于事实本身的丰富性的。 2.形象大于思想 康德说:“形象大于思想。”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两位哲学家 都不约而同地认为,艺术不必直接说出思想,而应通过形象传达出思想。 福楼拜的名作《包法利夫人》,将主题隐秘地包裹于细腻、客观的描绘当中。主 人公爱玛在读浪漫主义的爱情小说中长大,生活在外省农村,天性纯真、淳朴、 喜欢幻想。她用浪漫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编织自己的爱情梦想。她幻想小说中 的生活,对丈夫的平庸与烦琐的婚姻生活感到厌倦。在受到外乡人鲁道夫的引诱 和抛弃之后,她开始无所顾忌,转而投向见习律师莱昂的怀抱。为追求浪漫奢华
的生活,她挥霍着丈夫的财产。面临破产时,情人们却不愿伸出援手,绝望中她 只好服毒自尽。福楼拜在小说中没有流露出对人物的任何好恶,也没有表露出任 何看法。作者真的没有看法吗?其实福楼拜本人,就是个“害怕成为浪漫主义者 的浪漫主义者”。当有人问起包法利夫人的原型是谁的时候,福楼拜说:“包法 利夫人就是我。”福楼拜是带着对浪漫主义的同情与惋惜的情绪来写这部小说 的,然而他却把自己的意识完全交给客观的细节描述,交由读者去判断和体会。 小说越是写爱玛的天真、柔弱、悲惨,就越是显示出社会的庸俗和残酷。爱玛的 堕落与毁灭,就是一曲浪漫主义在现实环境中的挽歌。尽管作家没有直接说,我 们还是能通过阅读,领悟到小说的主题 个不合时宜的浪漫主义人物在惟利 是图的残酷现实中,是无法生存的 3.模糊处理 小说步入成熟后,倾向于不做道德判断,悬置作者的主观态度。毕竟,小说家只 是叙事者,而不是法官,正如一个记者在报道火灾时不能像消防队员那样去救火 样,应该各司其职。试想,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如果作者将一切都早早说出, 那么读者的阅读将是多么乏味。作者应该尊重读者的智慧,相信读者能从他提供 的描绘中得出自己的判断。 米兰·昆德拉说过:“如果说小说有某种功能,那就是让人发现事物的模糊性”, “小说应该毁掉确定性”,“小说家应该描绘世界的本来面目,即迷和悖论”见 《小说是让人发现事物的模糊性——昆德拉访谈录》,《小说的艺术》,社科文 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72页。。在他看来,小说这个文体,不是要将世界简单 化,而是将看似简单平凡的事物复杂化。小说的功能就是教你换一种角度、换 种眼光来看世界。《安娜·卡列宁娜》不止是一个婚外恋的故事,《包法利夫人》 不仅是一个偷情的故事,《红与黑》也不单是一个野心家的故事。故事之外,作 者通过小说传达的东西是奥妙无穷、涵咏无尽的。为什么我们会对这些道德上的 “坏人”心怀同情呢?是什么使得世界在我们眼中不那么“单纯”了呢?这就 是小说的魔力,它告诉我们世界存在的复杂性和合理性 (四)主题的选择与开掘 1.小说与“当下”的关系 我们生活的世界,每时每刻都处在变化之中,每一个作家在自己生存的时空下 都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大到世界大战、天灾人祸,小至柴米油盐、鸡毛蒜皮 但如果仅仅对这些“当下”问题的表象做出直接而迅速的反应,那无疑是新闻的 本分,不是小说的职责。新闻追求时效性和新鲜感,而小说追求的是恒定性和永 远不衰的魅力。当然,一个作家也应该关心“当下”,但此刻的“当下”,绝非 是婚姻法出台的“当下”,或棉蚜虫肆虐棉田的“当下”。作家所关心的“当 下”应含有“过去”与“将来”。他并不回避问题,但这些问题是跨越时空的: 它过去存在着,当下存在着,将来仍然会存在着。这些问题不会因为时过境迁而 消失。它们绝对不是一时一地,也不是一家一国的问题。小说处理“当下”题材 的秘密在于作家对它们所蕴藏的内涵的纵深挖掘,在于集体经验的个人化,小说 只有触及到“当下”中的“永恒”问题时,才能焕发出自己的光彩 2.永恒主题 无论主题所表现的事件是否宏大,只要它反映或追问人类存在的基本状态,就能 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而立于不败之地。《罗生门》的问题20世纪初就提出来了
的生活,她挥霍着丈夫的财产。面临破产时,情人们却不愿伸出援手,绝望中她 只好服毒自尽。福楼拜在小说中没有流露出对人物的任何好恶,也没有表露出任 何看法。作者真的没有看法吗?其实福楼拜本人,就是个“害怕成为浪漫主义者 的浪漫主义者”。当有人问起包法利夫人的原型是谁的时候,福楼拜说:“包法 利夫人就是我。”福楼拜是带着对浪漫主义的同情与惋惜的情绪来写这部小说 的,然而他却把自己的意识完全交给客观的细节描述,交由读者去判断和体会。 小说越是写爱玛的天真、柔弱、悲惨,就越是显示出社会的庸俗和残酷。爱玛的 堕落与毁灭,就是一曲浪漫主义在现实环境中的挽歌。尽管作家没有直接说,我 们还是能通过阅读,领悟到小说的主题──一个不合时宜的浪漫主义人物在惟利 是图的残酷现实中,是无法生存的。 3.模糊处理 小说步入成熟后,倾向于不做道德判断,悬置作者的主观态度。毕竟,小说家只 是叙事者,而不是法官,正如一个记者在报道火灾时不能像消防队员那样去救火 一样,应该各司其职。试想,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如果作者将一切都早早说出, 那么读者的阅读将是多么乏味。作者应该尊重读者的智慧,相信读者能从他提供 的描绘中得出自己的判断。 米兰·昆德拉说过:“如果说小说有某种功能,那就是让人发现事物的模糊性”, “小说应该毁掉确定性”,“小说家应该描绘世界的本来面目,即迷和悖论”见 《小说是让人发现事物的模糊性──昆德拉访谈录》,《小说的艺术》,社科文 献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72 页。。在他看来,小说这个文体,不是要将世界简单 化,而是将看似简单平凡的事物复杂化。小说的功能就是教你换一种角度、换一 种眼光来看世界。《安娜·卡列宁娜》不止是一个婚外恋的故事,《包法利夫人》 不仅是一个偷情的故事,《红与黑》也不单是一个野心家的故事。故事之外,作 者通过小说传达的东西是奥妙无穷、涵咏无尽的。为什么我们会对这些道德上的 “坏人”心怀同情呢?是什么使得世界在我们眼中不那么“单纯”了呢?这就 是小说的魔力,它告诉我们世界存在的复杂性和合理性。 (四)主题的选择与开掘 1.小说与“当下”的关系 我们生活的世界,每时每刻都处在变化之中,每一个作家在自己生存的时空下, 都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大到世界大战、天灾人祸,小至柴米油盐、鸡毛蒜皮。 但如果仅仅对这些“当下”问题的表象做出直接而迅速的反应,那无疑是新闻的 本分,不是小说的职责。新闻追求时效性和新鲜感,而小说追求的是恒定性和永 远不衰的魅力。当然,一个作家也应该关心“当下”,但此刻的“当下”,绝非 是婚姻法出台的“当下”,或棉蚜虫肆虐棉田的“当下”。作家所关心的“当 下”应含有“过去”与“将来”。他并不回避问题,但这些问题是跨越时空的: 它过去存在着,当下存在着,将来仍然会存在着。这些问题不会因为时过境迁而 消失。它们绝对不是一时一地,也不是一家一国的问题。小说处理“当下”题材 的秘密在于作家对它们所蕴藏的内涵的纵深挖掘,在于集体经验的个人化,小说 只有触及到“当下”中的“永恒”问题时,才能焕发出自己的光彩。 2.永恒主题 无论主题所表现的事件是否宏大,只要它反映或追问人类存在的基本状态,就能 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而立于不败之地。《罗生门》的问题 20 世纪初就提出来了
直到现在人们还困惑于答案。作者提出的是一个全人类的问题,就像哈姆雷特那 个著名的问题“是生存还是死亡”一样,都是人类面临的永恒困境。《老人与海》 的主题既不新也不旧,它没有迎合时尚,没有时代背景,将人与命运的关系形象 化为老人与海,写了一个永恒的命题,因此永不会过时。《一个小公务员之死》 尽管有明确的时代背景,有明确的国家以及社会制度,但契诃夫最根本的用心却 在基本的人性上。小公务员在上级面前几近变态的诚惶诚恐、谨小慎微,正是人 性中奴性的写照。作者抓住人性中的某一弱点去表现和批判,最终使作品超越了 时代和国别的限制,因而拥有了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3.主题的千锤百炼 小说是一种虚构的文体,它的“材料”来源非常灵活,凡是作家亲身经历过的 或者道听途说的、甚至单单凭“捕风捉影”虚构出来的人物、事件都可以纳入提 炼主题的材料之中。锤炼主题的过程是小说家构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要 求作家“想得深”、又要求作家“想得巧”。 《简·爱》被称做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生平”的写照,小说中的确有作者的影 子。同简·爱一样,夏洛蒂本人就曾经在一家生活条件恶劣、教规严厉的寄宿学 校读过书。不同的是,夏洛蒂去这样的地方读书是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困窘,而 简·爱由于父母相继去世,被好心而富有的舅父收留。舅父死后,她受尽了表兄、 表姊妺的欺凌,最后被吝啬而狠心的舅妈送进了孤儿院。夏洛蒂为小说加入这样 段插曲,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突出简·爱强烈的平等观念和反抗意识。这样一来, 既为简·爱独立坚强、自尊自爱的性格奠定了基调,又暗示了维多利亚时代上层 社会流行的虚浮和伪善,从而为罗切斯特背后的故事做了铺垫。由此可见,如果 作家“本本分分”地守着现成材料,主题反而会显得单薄;而对“材料”巧妙地 取舍、腾挪则会使主题获得新的深度和厚度 (五)主题观的演变 1.由单纯到复杂 在现代小说里,人们越来越相信存在的相对性,相信解释的无穷性。博尔赫斯的 《沙之书》到底隐喻着什么呢?时间?知识?世界?我们越来越难用一句话、 个单向度的观点去揣测一篇小说的主题,它们像是多主题的复调音乐,复杂而隐 晦,一言难尽。 俄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巴赫金认为,一个伟大的作家具备两种视野。第一视野会触 及到重大的社会现实的本质因素。也就是说,作家首先会对他生活的时代和现实 做出反应,并加以表现。古典小说大多是这一视野的产物;第二视野是直接关注 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诸如生命的目的、生存的意义等具有相对稳定性的问题。 现代主义小说对这一视野显然有开拓性的贡献,从卡夫卡到博尔赫斯,他们的目 光穿透了第一视野,直接对第二视野——一人类的背后做出了反应。法国作家加缪 的《西西弗神话》《西西弗神话》讲述诸神处罚西西弗不停地把一块巨石推上山 顶,而石头由于自身的重量又滚下山去。诸神认为再也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 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了。所关注的显然就是第二视野的问题。米兰·昆德拉的 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从捷克首都布拉格被苏军占领的历史事件说起(第 视野),进而关注人们在强权下的表现,提出“媚俗”的问题(第二视野), 从而开拓了小说思想性的疆域
直到现在人们还困惑于答案。作者提出的是一个全人类的问题,就像哈姆雷特那 个著名的问题“是生存还是死亡”一样,都是人类面临的永恒困境。《老人与海》 的主题既不新也不旧,它没有迎合时尚,没有时代背景,将人与命运的关系形象 化为老人与海,写了一个永恒的命题,因此永不会过时。《一个小公务员之死》 尽管有明确的时代背景,有明确的国家以及社会制度,但契诃夫最根本的用心却 在基本的人性上。小公务员在上级面前几近变态的诚惶诚恐、谨小慎微,正是人 性中奴性的写照。作者抓住人性中的某一弱点去表现和批判,最终使作品超越了 时代和国别的限制,因而拥有了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3.主题的千锤百炼 小说是一种虚构的文体,它的“材料”来源非常灵活,凡是作家亲身经历过的、 或者道听途说的、甚至单单凭“捕风捉影”虚构出来的人物、事件都可以纳入提 炼主题的材料之中。锤炼主题的过程是小说家构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要 求作家“想得深”、又要求作家“想得巧”。 《简·爱》被称做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生平”的写照,小说中的确有作者的影 子。同简·爱一样,夏洛蒂本人就曾经在一家生活条件恶劣、教规严厉的寄宿学 校读过书。不同的是,夏洛蒂去这样的地方读书是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困窘,而 简·爱由于父母相继去世,被好心而富有的舅父收留。舅父死后,她受尽了表兄、 表姊妹的欺凌,最后被吝啬而狠心的舅妈送进了孤儿院。夏洛蒂为小说加入这样 一段插曲,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突出简·爱强烈的平等观念和反抗意识。这样一来, 既为简·爱独立坚强、自尊自爱的性格奠定了基调,又暗示了维多利亚时代上层 社会流行的虚浮和伪善,从而为罗切斯特背后的故事做了铺垫。由此可见,如果 作家“本本分分”地守着现成材料,主题反而会显得单薄;而对“材料”巧妙地 取舍、腾挪则会使主题获得新的深度和厚度。 (五)主题观的演变 1.由单纯到复杂 在现代小说里,人们越来越相信存在的相对性,相信解释的无穷性。博尔赫斯的 《沙之书》到底隐喻着什么呢?时间?知识?世界?我们越来越难用一句话、一 个单向度的观点去揣测一篇小说的主题,它们像是多主题的复调音乐,复杂而隐 晦,一言难尽。 俄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巴赫金认为,一个伟大的作家具备两种视野。第一视野会触 及到重大的社会现实的本质因素。也就是说,作家首先会对他生活的时代和现实 做出反应,并加以表现。古典小说大多是这一视野的产物;第二视野是直接关注 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诸如生命的目的、生存的意义等具有相对稳定性的问题。 现代主义小说对这一视野显然有开拓性的贡献,从卡夫卡到博尔赫斯,他们的目 光穿透了第一视野,直接对第二视野──人类的背后做出了反应。法国作家加缪 的《西西弗神话》《西西弗神话》讲述诸神处罚西西弗不停地把一块巨石推上山 顶,而石头由于自身的重量又滚下山去。诸神认为再也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 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了。所关注的显然就是第二视野的问题。米兰·昆德拉的 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从捷克首都布拉格被苏军占领的历史事件说起(第 一视野),进而关注人们在强权下的表现,提出“媚俗”的问题(第二视野), 从而开拓了小说思想性的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