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宗一中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7、根据提示填每空。(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吕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语文试卷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观沧海》中体现作者有气吞山河、一统天下之势的诗句是 (4)写出《次北固山下》中的颈联 (全卷四个大题,含25小题,共4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5)《天净沙秋思》中抒发游子之悲的诗句是 法意事项 志在千里。(《龟虽寿》曹 本卷为候题卷,考生解题作答必须在答卡上,答案书写在答愿卡相应的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 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作答无效 (8子曰:岁寒 保冒,普卡监考教师 二、谮文旅合用(本大食89小,共6分 语文积黑与运用体大食1~7小其中6小,每小2分第7小8分,共20分 8、护士犹如天使,捧出自己的爱心,温暖了每个病人。(4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2分) A蜕(m)变玷dn)污 ue)强 教师如 B堕(d)落贪禁ln) 察(blng)告 者(she)侈 9、当前一些 用谐音,不利于语言的规范化。请恢复下列用语的本来面目。(2分) C应和he)水hoo)(dn)桶q)息 骑乐无穷(摩托车广告)改正: 锡比(金饰店广告)改正: 三、读(本大含10-24小,共44分) D枯凋(he)进(beng)溅配酸(ning)梦寐(mel)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A酝酸茏花枝招展呼朋引伴 B攘嵌湛蓝以往情深清澈见底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C响晴空灵返老孩童宽敞明亮 宋)杨万里 3、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B、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连非常细小 的地方都看得很清楚 1)这首诗 湖季的景色。(1分) D、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清闲安逸 (2)抓住颜 简要分析后两句所写的景象。(3分) 4、只用了一种修辞手法的是()(2) (二)(12分) 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 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D、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5列各句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①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A、“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B、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②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③孑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我知道今天卫生委员安排谁打扫教室 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⑤曾子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A、《我的信念》的作者是居里夫人,生于波兰,曾两次获诺贝尔奖 ⑥子贡问日:“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日:“其恕乎!所不欲,勿施于人 B、《论语》是儒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共20篇,作者是孔子 I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C、《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莫顿·亨特,美国作家,选自《当代少年》 (1)吾日三省吾身 )(2)学而不思则罔( D、《观沧海》的作者曹操,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1 师 宗 一 中 七 年 级 上 学 期 第 二 次 月 考 语 文 试 卷 班次: 姓名: (全卷四个大题,含 25 小题,共 4 页;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解题作答必须在答题卡上,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 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自己保留,答题卡交监考教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 l~7 小题,其中 l~6 小题,每小题 2 分,第 7 小题 8 分,共 20 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2 分) A 蜕.(tuì)变 玷.(diàn)污 诅.(zǔ)咒 倔.(jué)强 B 堕. (duò) 落 贪婪.( lán) 禀.( bǐng)告 奢.(shē)侈 C 应 和.(hè) 水藻.( zhǎo) 澹澹.(dàn) 栖.( qī)息 D 枯涸.(hé) 迸.(bèng)溅 酝酿.(niàng) 梦寐.(meì)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 分) A 酝酿 茏罩 花枝招展 呼朋引伴 B 镶嵌 湛蓝 以往情深 清澈见底 C 响晴 空灵 返老孩童 宽敞明亮 D 缘份 恩泽 波光粼粼 春燕啄泥 3、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 .....。(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B、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C、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 ....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连非常细小 的地方都看得很清楚。) D、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清闲安逸。 4、只用了一种修辞手法的是( )(2) A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B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D、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5 列各句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B、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D、我知道今天卫生委员安排谁打扫教室? 6、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我的信念》的作者是居里夫人,生于波兰,曾两次获诺贝尔奖。 B、《论语》是儒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共 20 篇,作者是孔子。 C、《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莫顿·亨特,美国作家,选自《当代少年》。 D、《观沧海》的作者曹操,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7、根据提示填每空。(每空 1 分,共 8 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⑴ ,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⑵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⑶《观沧海》中体现作者有气吞山河、一统天下之势的诗句是: ⑷写出《次北固山下》中的颈联: ⑸《天净沙 秋思》中抒发游子之悲的诗句是: ⑹ ,志在千里。(《龟虽寿》曹操) ⑺ ,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⑻子曰:岁寒, 。(《论语》) 二、语文综合运用(本大题含 8—9 小题,共 6 分) 8、护士犹如天使,捧出自己的爱心,温暖了每个病人。(4 分) 农民如 。 教师如 。 9、当前一些广告词滥用谐音,不利于语言的规范化。请恢复下列用语的本来面目。(2 分) 骑乐无穷(摩托车广告)改正: 金非锡比(金饰店广告)改正: 三、阅读(本大题含 10—24 小题,共 44 分) (一)(3 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 分)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这首诗写的是西湖 季的景色。(1 分) (2)抓住颜色词语简要分析后两句所写的景象。(3 分) (二)(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3 题。 《论语》六则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⑥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吾日三省.吾身。( ) (2)学而不思则罔.( )
(3)死而后己 (4)勿施于人 (3)母亲和两个孩子背井离乡,辗转各地,好不容易得到某一家人的同情,把一个仓库的一角租 12.翻译文中两个划线的句子(4分) 借给他们母子三人居住 (4只有三张楊楊米大小的空间里,她铺上一张席子,拉进一个没有灯罩的灯泡.一个炭炉, 吃饭靝孩子学习两用的小木箱,还有几床破被褥和一些旧衣服,这是他们全部家 13.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结合课文说说,并阐明今后的打算。(4分) 臼s为了维持生活,妈妈每天早晨6点离开家,先去附近的大楼做清扫工作,中午去学校帮助 学生发食品,晚上到饭店洗碟子。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里已是深夜十一二点钟了于是,家务 (三)(13分) 的担子全都落在了大儿子身上。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6)为了一家人能活下去,母亲披星戴月,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生活还是那么清苦。他们就这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样生活着,半年、8个月、10个月…做母亲的哪能忍心让孩子这样苦熬下去呢?她想到了死 想和两个孩子一起离开人间,到丈夫所在的地方去。 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哩酝酿。乌儿将樂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 (7)有一天,母亲泡了一锅豆子,早晨出门时,给大儿子留下-张条子:锅里泡着豆子,把它 下,晚上当菜吃,豆子烂了时少放点酱油 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 (8这天,母亲干了一天活,累得疲惫不堪,实在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她偷偷买了一包安眠药 带回家,打算当天晚上和孩子们一块死去 这时候也成天暸亮地响着 (9她打开房门,见两个儿子已经钻进席子上的破被褥里,并排入睡了。忽然,母亲发现当哥哥 的枕边放着一张纸条,便有气无力地拿了起来,上面这样写道 ②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阃“妈妈,我照您条子上写的那样,认真地煮了豆子,豆子烂时放进了酱油 上感出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過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 来给弟弟当菜吃时,弟弟说太咸了,不能吃弟弟只吃了点冷水泡饭就綞觉了, 4“妈妈,实在对不起。不过,请妈妈相信我,我的确是认直煮豆孑的。妈妈,求求您,尝一粒我煮的豆 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擇起伞慢慢走着的 子吧,妈妈,明天早晨不管您起得多早,都要在您临走前叫酲我,再教我一次煮豆子的方法。 妈妈,今晚上您也一定很累吧,我心里明白,妈妈是在为我们操劳。妈妈,谢谢您。不过请妈妈一定 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保重身体。我们先睡了。妈妈,晚安! 4、本文作者是朱自清,选文分别是 图,(2分) 泪水从母亲的眼里夺眶而出 15、选文①从感觉方面把春风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味,极其生动,按下面要求,从文中摘抄相应的词语填 孩子年纪这么小,都在顽强地伴着我生活-·母亲坐在孩子们的枕边,伴着眼泪粒一粒地品尝着 在横线处(每空至少写两个词语) ①触觉方面 孩子煮的咸豆子。一种必须坚强地活下去的信念从母亲的心里生成出来 摸摸装豆子的布口袋,里面正巧剩下倒豆子时残留的一粒豆子母亲把它捡出来,包进大儿子给她写的信里 6、“密密地斜织着”一个“斜”字不仅在写春雨,而且也写了 黄晕”是写色彩的,与选 她决定把它当做护身符带在身上。 的十几年的岁月流逝而去,兄弟俩长大成人,他们性格开朗,为人正直,双双毕业于妈妈所 chong jing 17、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仔细揣摸下列语句,并说说它们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和期望于他们的一流国立大学,并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①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2分) 的直到如今,那一粒豆子和信,仍时刻不离地带在这位母亲身上 18、给下面加粗的字、词注音:(3分) ②他们的房屋,稀稀硫疏的,在雨里静默着,(2分) )被 chong jing 19、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一次非常微妙的交通事故”?(2分) (四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4题 20、第④段作者在一一描写了“她”家的家当后,又强调“这是他们的全部家当。”作者为什么要做这一强调? (1)我认识一位视一颗豆粒为自己生存意义的夫人 (2她大儿子上小学三年级、二儿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悲剧降临她家。丈夫因交通事故身 21、第⑥段中,母亲为什么想到了死?(2分) 亡。这是一次非常微妙的交通事故,丈夫不仅自己身亡,而且最后还被法庭判成了加害者。为此,答: 他的妻子只得卖掉土地和房子来赔偿。 第①D段中,大 么向母亲道歉?(2分)
2 (3)死而后已.( ) (4)勿施.于人( ) 12、翻译文中两个划线的句子(4 分) (1) (2) 13、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结合课文说说,并阐明今后的打算。(4 分) (三)(1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 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 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 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②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 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 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4、本文作者是朱自清,选文分别是 图和 图。(2 分) 15、选文①从感觉方面把春风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味,极其生动,按下面要求,从文中摘抄相应的词语填 在横线处(每空至少写两个词语)。(4 分) ①触觉方面:________________。 ②嗅觉方面:________________。 ③听觉方面:________________。 ④视觉方面:________________。 16、“密密地斜织着”一个“斜”字不仅在写春雨,而且也写了 。“黄晕”是写色彩的,与选 段中 和 两字呼应。(3 分) 17、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仔细揣摸下列语句,并说说它们有什么表达作用。(4 分) ①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2 分) ②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2 分) (四)(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4 题。 一颗豆粒 ⑴我认识一位视一颗豆粒为自己生存意义的夫人。 ⑵她大儿子上小学三年级、二儿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悲剧降临她家。丈夫因交通事故身 亡。这是一次非常微妙的交通事故,丈夫不仅自己身亡,而且最后还被法庭判成了加害者。为此, 他的妻子只得卖掉土地和房子来赔偿。 ⑶母亲和两个孩子背井离乡,辗转各地,好不容易得到某一家人的同情,把一个仓库的一角租 借给他们母子三人居住。 ⑷只有三张榻榻米大小的空间里,她铺上一张席子,拉进一个没有灯罩的灯泡。一个炭炉, 一个吃饭兼孩子学习两用的小木箱,还有几床破被褥和一些旧衣服,这是他们全部家当。 ⑸为了维持生活,妈妈每天早晨 6 点离开家,先去附近的大楼做清扫工作,中午去学校帮助 学生发食品,晚上到饭店洗碟子。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里已是深夜十一二点钟了。于是,家务 的担子全都落在了大儿子身上。 ⑹为了一家人能活下去,母亲披星戴月,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生活还是那么清苦。他们就这 样生活着,半年、8 个月、10 个月……做母亲的哪能忍心让孩子这样苦熬下去呢?她想到了死, 想和两个孩子一起离开人间,到丈夫所在的地方去。 ⑺有一天,母亲泡了一锅豆子,早晨出门时,给大儿子留下一张条子:锅里泡着豆子,把它 煮一下,晚上当菜吃,豆子烂了时少放点酱油。 ⑻这天,母亲干了一天活,累得疲惫不堪,实在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她偷偷买了一包安眠药 带回家,打算当天晚上和孩子们一块死去。 ⑼她打开房门,见两个儿子已经钻进席子上的破被褥里,并排入睡了。忽然,母亲发现当哥哥 的枕边放着一张纸条,便有气无力地拿了起来,上面这样写道: ⑽“妈妈,我照您条子上写的那样,认真地煮了豆子,豆子烂时放进了酱油。不过,晚上盛出 来给弟弟当菜吃时,弟弟说太咸了,不能吃。弟弟只吃了点冷水泡饭就睡觉了。 ⑾“妈妈,实在对不起。不过,请妈妈相信我,我的确是认真煮豆子的。妈妈,求求您,尝一粒我煮的豆 子吧。妈妈,明天早晨不管您起得多早,都要在您临走前叫醒我,再教我一次煮豆子的方法。 ⑿“妈妈,今晚上您也一定很累吧,我心里明白,妈妈是在为我们操劳。妈妈,谢谢您。不过请妈妈一定 保重身体。我们先睡了。妈妈,晚安!” ⒀ 泪水从母亲的眼里夺眶而出。 ⒁“孩子年纪这么小,都在顽强地伴着我生活……”母亲坐在孩子们的枕边,伴着眼泪一粒一粒地品尝着 孩子煮的咸豆子。一种必须坚强地活下去的信念从母亲的心里生成出来。 摸摸装豆子的布口袋,里面正巧剩下倒豆子时残留的一粒豆子。母亲把它捡出来,包进大儿子给她写的信里, 她决定把它当做护身符带在身上。 ⒂十几年的岁月流逝而去,兄弟俩长大成人。他们性格开朗,为人正直,双双毕业于妈妈所 chōng jǐng ( )和期望于他们的一流国立大学,并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⒃直到如今,那一粒豆子和信,仍时刻不离地带在这位母亲身上。 18、给下面加粗的字、词注音:(3 分) 辗转( ) 被褥( ) chōng jǐng( ) 19、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一次非常微妙的交通事故”?(2 分) 答: 20、第④段作者在一一描写了“她”家的家当后,又强调“这是他们的全部家当。”作者为什么要做这一强调? (2 分) 答: 21、第⑥段中,母亲为什么想到了死?(2 分) 答: 22、第⑾段中,大儿子为什么向母亲道歉?(2 分)
答答答 23、第00段中母亲最终放弃了自杀的念头,为什么?(2分) 4、读完《一颗豆粒》后,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2分) 四、作文(50分) 25.题目:那一次,我 首往事,有多少令你难忘的“那一次”:那一次,你笑了:那一次,你哭了:那一次,你真遗憾:那一 尬:那一次,你真感动:那一次,你长大了:那一次,你重新振作……正是经历了这无数的“那一次 你懂得了生活的幸福,友情的珍贵,奋进的艰辛及你肩负的责任……真正领悟到生活的内涵,长大了,成熟了 请你从生活中选择一件事,写一篇不少于600字记叙
3 答: 23、第⒁段中母亲最终放弃了自杀的念头,为什么?(2 分) 答: 24、读完《一颗豆粒》后,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2 分) 答: 四、作文(50 分) 25.题目:那一次,我 回首往事,有多少令你难忘的“那一次”:那一次,你笑了;那一次,你哭了;那一次,你真遗憾;那一次, 你真尴尬;那一次,你真感动;那一次,你长大了;那一次,你重新振作……正是经历了这无数的“那一次”, 你懂得了生活的幸福,友情的珍贵,奋进的艰辛及你肩负的责任……真正领悟到生活的内涵,长大了,成熟了。 请你从生活中选择一件事,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