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解题过程,提高翻译质量 —文言翻译六步法 湖北省洪湖市第二中学郑宏龙 文言句子翻译,可以综合考察学生对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虚词用法判断、 文言句式识别、文章大意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因而它成为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的重 要题型,赋分常为8-10分,由于它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学生得分往往不高。 究其原因,我觉得不是学生对翻译文言的“信”、“达”、“雅”的要求不明白 不是学生对常讲的“留”、“换”、“增”、“删”、“调”等方法不熟悉,关键是他们 解题随意性大,功夫做得不细,翻出的句子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小问题。为此, 我建议学生在翻译文言句子时按以下步骤操作。 读。读全文,领会文章大意。 句不离篇,文章是句子大的语言环境,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意思,才能 更好地理解句子 此外,最好把考查的几道题也读一读,对了解文章内容会有帮助 二、思。联系需译句子前后文,揣摩句意。 这一环节尤为重要,一个句子大意都弄错了,译文就无得分可能了。 段话中的句子是按照一定的顺序一一语意连缀起来的。语意制约着我们的 言语行为,规定着你说了“因为”,就得说“所以”;前后有个“如果”,后面就 应该有个“那么”。因此,我们应该着眼语意,从句与句的关系分析,推断词句 的意义。 例如: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信陵君窃符救赵》) 独畏廉将军哉?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句中的“独”应解释为“难道”,还是“唯独”?从句子的关系出发,“唯独” 是要与上文构成转折关系的,前一句理解为“唯独”与上文不连贯,构成不了转 折关系。理解为“难道”,就与前文的“纵”相呼应,构成语意的递进。后一句 联系前文,“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可知译成“唯独”正好 构成转折关系,上下也连贯。 又如:(微独赵)诸候有在者乎?(《触龙说赵太后》) 这一句单独看,我们很容易理解为:诸侯有在此的吗?或诸侯有活着的吗 观照上下文看,前文是:“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由 此可知,触龙是由赵国推及诸侯进一步发问,他的问题是一个省略句,完整形式 应当是:诸候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理解到这一步,大意才不会出错。 三、察。观察句子是否是判断句、疑问句、感叹句、被动句、对称句,或其 它固定结构。提醒自己把这些特殊句式或固定结构明确对译出来。 这里特别提醒的是对称句。因为根据对称句式对应位置的词语意思或相同
注重解题过程,提高翻译质量 ——文言翻译六步法 湖北省洪湖市第二中学 郑宏龙 文言句子翻译,可以综合考察学生对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虚词用法判断、 文言句式识别、文章大意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因而它成为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的重 要题型,赋分常为 8—10 分,由于它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学生得分往往不高。 究其原因,我觉得不是学生对翻译文言的“信”、“达”、“雅”的要求不明白, 不是学生对常讲的“留”、“换”、“增”、“删”、“调”等方法不熟悉,关键是他们 解题随意性大,功夫做得不细,翻出的句子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小问题。为此, 我建议学生在翻译文言句子时按以下步骤操作。 一、读。读全文,领会文章大意。 句不离篇,文章是句子大的语言环境,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意思,才能 更好地理解句子。 此外,最好把考查的几道题也读一读,对了解文章内容会有帮助。 二、思。联系需译句子前后文,揣摩句意。 这一环节尤为重要,一个句子大意都弄错了,译文就无得分可能了。 一段话中的句子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语意连缀起来的。语意制约着我们的 言语行为,规定着你说了“因为”,就得说“所以”;前后有个“如果”,后面就 应该有个“那么”。因此,我们应该着眼语意,从句与句的关系分析,推断词句 的意义。 例如: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 (《信陵君窃符救赵》) 独畏廉将军哉?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句中的“独”应解释为“难道”,还是“唯独”?从句子的关系出发,“唯独” 是要与上文构成转折关系的,前一句理解为“唯独”与上文不连贯,构成不了转 折关系。理解为“难道”,就与前文的“纵”相呼应,构成语意的递进。后一句 联系前文,“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可知译成“唯独”正好 构成转折关系,上下也连贯。 又如:(微独赵)诸候有在者乎? (《触龙说赵太后》) 这一句单独看,我们很容易理解为:诸侯有在此的吗?或诸侯有活着的吗? 观照上下文看,前文是:“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由 此可知,触龙是由赵国推及诸侯进一步发问,他的问题是一个省略句,完整形式 应当是:诸候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理解到这一步,大意才不会出错。 三、察。观察句子是否是判断句、疑问句、感叹句、被动句、对称句,或其 它固定结构。提醒自己把这些特殊句式或固定结构明确对译出来。 这里特别提醒的是对称句。因为根据对称句式对应位置的词语意思或相同
或相对,或相反的关系,可以更准确推断词语意思。这是判断文言实词常用的方 例如:“早则资舟,水则资车” (《勾践灭吴》) 翻译的难点在“水”字,“车”和“舟”相对,“水”和“旱”相对,“旱” 是“天旱”,便可推想“水”是另一种自然灾害——“天涝”。 四、析。分别句子语法结构,看是否有倒装、省略、词性活用。只有通过语 法分析,我们才明确什么地方要“增”’哪个词该“删”,哪些语序要“调”,哪 些词活用要翻准确。 如:裴矩遂廷折,不肯面从。(2003语文高考全国卷) “廷”和“面”的后面分别是“折”和“从”两个动词,动词前面的名词不 是做主语的话,一般就是名词作状语。也就能把这两个字翻译为“当廷”、“当面 又如:(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 考察“见”、“问”、“答”等动词谓语,才会正确补出括号中的主语或宾语。 再如: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语法判断可知“自信”是宾语前置,应是“信自”。而不能把它和现代汉语 的“自信”混为一谈 五、译。根据前面几步的分析准备,把句子的意思用现代汉语写出来 六、检查修改 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是否有词语漏泽 2、语句是否完整、通顺 3、语意是否和上下文连贯 相信做好了以下六个环节,译出的句子在大意、句式、关键词等踩分点上就 会减少许多失误。 附:文言文翻译歌诀 读文看题,领会大意。 观照前后,揣摩句意。 每个词语,尽量直译。 名号数量,保留不译。 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补出省略,删去无义 遇到修辞,辅以意译 固定结构,明确对译。 调整倒装,现代语序。 译后检查,认真仔细
或相对,或相反的关系,可以更准确推断词语意思。这是判断文言实词常用的方 法。 例如:“旱则资舟,水则资车” (《勾践灭吴》) 翻译的难点在“水”字,“车”和“舟”相对,“水”和“旱”相对,“旱” 是“天旱”,便可推想“水”是另一种自然灾害——“天涝”。 四、析。分别句子语法结构,看是否有倒装、省略、词性活用。只有通过语 法分析,我们才明确什么地方要“增”,哪个词该“删”,哪些语序要“调”,哪 些词活用要翻准确。 如:裴矩遂廷折,不肯面从。(2003 语文高考全国卷) “廷”和“面”的后面分别是“折”和“从”两个动词,动词前面的名词不 是做主语的话,一般就是名词作状语。也就能把这两个字翻译为“当廷”、“当面”。 又如:(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 考察“见”、“问”、“答”等动词谓语,才会正确补出括号中的主语或宾语。 再如: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语法判断可知“自信”是宾语前置,应是“信自”。而不能把它和现代汉语 的“自信”混为一谈。 五、译。根据前面几步的分析准备,把句子的意思用现代汉语写出来。 六、检查修改 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是否有词语漏泽; 2、语句是否完整、通顺; 3、语意是否和上下文连贯。 相信做好了以下六个环节,译出的句子在大意、句式、关键词等踩分点上就 会减少许多失误。 附:文言文翻译歌诀 读文看题,领会大意。 观照前后,揣摩句意。 每个词语,尽量直译。 名号数量,保留不译。 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补出省略,删去无义。 遇到修辞,辅以意译。 固定结构,明确对译。 调整倒装,现代语序。 译后检查,认真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