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差分方程模型的理论和方法(胡京爽)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22,文件大小:706.5KB,团购合买
第一节 差分方程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差分方程常用解法与性质分析 第三节 差分方程建模举例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差分方程模型的理论和方法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胡京爽 引 1、差分方程:差分方程反映的是关于离散变量的取值与变化规 律。通过建立一个或几个离散变量取值所满足的平衡关系,从而建立 差分方程 差分方程就是针对要解决的目标,引入系统或过程中的离散变量, 根据实际背景的规律、性质、平衡关系,建立离散变量所满足的平衡 关系等式,从而建立差分方程。通过求出和分析方程的解,或者分析 得到方程解的特别性质(平衡性、稳定性、渐近性、振动性、周期性 等),从而把握这个离散变量的变化过程的规律,进一步再结合其他 分析,得到原问题的解 2、应用:差分方程模型有着广泛的应用。实际上,连续变量可以 用离散变量来近似和逼近,从而微分方程模型就可以近似于某个差分 方程模型。差分方程模型有着非常广泛的实际背景。在经济金融保险 领域、生物种群的数量结构规律分析、疾病和病虫害的控制与防治 遗传规律的研究等许许多多的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这样 讲,只要牵涉到关于变量的规律、性质,就可以适当地用差分方程模 型来表现与分析求解 3、差分方程建模:在实际建立差分方程模型时,往往要将变化过 程进行划分,划分成若干时段,根据要解决问题的目标,对每个时段 引入相应的变量或向量,然后通过适当假设,根据事物系统的实际变 化规律和数量相互关系,建立每两个相邻时段或几个相邻时段或者相 隔某几个时段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和运算关系(即用相应设定的变量 进行四则运算或基本初等函数运算或取最运算等)等式(可以多个并 且应当充分全面反映所有可能的关系),从而建立起差分方程。或者 对事物系统进行划分,划分成若干子系统,在每个子系统中引入恰当 的变量或向量,然后分析建立起子过程间的这种量的关系等式,从而 建立起差分方程。在这里,过程时段或子系统的划分方式是非常非常 重要的,应当结合已有的信息和分析条件,从多种可选方式中挑选易 于分析、针对性强的划分,同时,对划分后的时段或子过程,引入哪

1 差分方程模型的理论和方法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 胡京爽 引言 1、差分方程:差分方程反映的是关于离散变量的取值与变化规 律。通过建立一个或几个离散变量取值所满足的平衡关系,从而建立 差分方程。 差分方程就是针对要解决的目标,引入系统或过程中的离散变量, 根据实际背景的规律、性质、平衡关系,建立离散变量所满足的平衡 关系等式,从而建立差分方程。通过求出和分析方程的解,或者分析 得到方程解的特别性质(平衡性、稳定性、渐近性、振动性、周期性 等),从而把握这个离散变量的变化过程的规律,进一步再结合其他 分析,得到原问题的解。 2、应用:差分方程模型有着广泛的应用。实际上,连续变量可以 用离散变量来近似和逼近,从而微分方程模型就可以近似于某个差分 方程模型。差分方程模型有着非常广泛的实际背景。在经济金融保险 领域、生物种群的数量结构规律分析、疾病和病虫害的控制与防治、 遗传规律的研究等许许多多的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这样 讲,只要牵涉到关于变量的规律、性质,就可以适当地用差分方程模 型来表现与分析求解。 3、差分方程建模:在实际建立差分方程模型时,往往要将变化过 程进行划分,划分成若干时段,根据要解决问题的目标,对每个时段 引入相应的变量或向量,然后通过适当假设,根据事物系统的实际变 化规律和数量相互关系,建立每两个相邻时段或几个相邻时段或者相 隔某几个时段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和运算关系(即用相应设定的变量 进行四则运算或基本初等函数运算或取最运算等)等式(可以多个并 且应当充分全面反映所有可能的关系),从而建立起差分方程。或者 对事物系统进行划分,划分成若干子系统,在每个子系统中引入恰当 的变量或向量,然后分析建立起子过程间的这种量的关系等式,从而 建立起差分方程。在这里,过程时段或子系统的划分方式是非常非常 重要的,应当结合已有的信息和分析条件,从多种可选方式中挑选易 于分析、针对性强的划分,同时,对划分后的时段或子过程,引入哪

些变量或向量都是至关重要的,要仔细分析、选择,尽量扩大对过程 或系统的数量感知范围,包括对已有的、已知的若干量进行结合运 算、取最运算等处理方式,目的是建立起简洁、深刻、易于求解分析 的差分方程。在后面我们所举的实际例子中,这方面的内容应当重点 体会 差分方程模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模型,对它的应用也应当遵从 般的数学建模的理论与方法原则。同时注意与其它数学模型方法结合 起来使用,因为一方面建立差分方程模型所用的数量、等式关系的建 立都需要其他的数学分析方式来进行;另一方面,由差分方程获得的 结果有可以进一步进行优化分析、满意度分析、分类分析、相关分析 等等。 第一节 差分方程的基本知识 基本概念 1、差分算子 设数列{xn},定义差分算子△:Axn=xn1-xn为xn在n处的向 前差分。 而Axn=xn-x为xn在n处的向后差分 以后我们都是指向前差分 可见Ax是n的函数。从而可以进一步定义Axn的差分 称之为在n处的二阶差分,它反映的是的增量的增量 类似可定义在n处的k阶差分为: △xn=△(△-(xn) 2、差分算子、不变算子、平移算子 记kxn=xn1,kn=xn,称E为平移算子,1为不变算子 则有:Axn=Exn-kxn=(E-1)xn 由上述关系可得 △xn=(E-1)xn=∑(-1) CHEx=∑(-1)Cxn( 这表明x,在n处的k阶差分由xn在n,n+1.n+k,处的取值所线性 决定。 反之

2 些变量或向量都是至关重要的,要仔细分析、选择,尽量扩大对过程 或系统的数量感知范围,包括对已有的、已知的若干量进行结合运 算、取最运算等处理方式,目的是建立起简洁、深刻、易于求解分析 的差分方程。在后面我们所举的实际例子中,这方面的内容应当重点 体会。 差分方程模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模型,对它的应用也应当遵从一 般的数学建模的理论与方法原则。同时注意与其它数学模型方法结合 起来使用,因为一方面建立差分方程模型所用的数量、等式关系的建 立都需要其他的数学分析方式来进行;另一方面,由差分方程获得的 结果有可以进一步进行优化分析、满意度分析、分类分析、相关分析 等等。 第一节 差分方程的基本知识 一、 基本概念 1、差分算子 设数列 xn  ,定义差分算子 n n n  x = x − x +1 : 为 n x 在 n 处的向 前差分。 而  n = n − n−1 x x x 为 n x 在 n 处的向后差分。 以后我们都是指向前差分。 可见 n x 是 n 的函数。从而可以进一步定义 n x 的差分: n n x x 2 ( ) =  称之为在 n 处的二阶差分,它反映的是的增量的增量。 类似可定义在 n 处的 k 阶差分为: ( ( )) 1 n k n k x x −  =   2、差分算子、不变算子、平移算子 记 n n n n Ex = x Ix = x + , 1 ,称 E 为平移算子, I 为不变算子。 则有: n n n n x = Ex − Ix = (E − I)x  = E − I 由上述关系可得: n i k i i k k i n i k i i k k i n k n k x E I x C E x C x + = − = −  = − =  − =  − 0 0 ( ) ( 1) ( 1) (1) 这表明 n x 在 n 处的 k 阶差分由 n x 在 n,n +1....n + k ,处的取值所线性 决定。 反之

由 Arn=xn+1-x 得 xn+1=xn+△x x,得 x+△ 这个关系表明:第n+2项可以用前两项以及相邻三项增量的增量来 表现和计算。即一个数列的任意一项都可以用其前面的k项和包括这 项在内的k+1项增量的增量的增量..∴.第k层增量所构成 △xn=∑(-1)C 得 ∑(-1)Ckx 可以看出 x可以由x,Ax,Ax的线性组合表示出来 3、差分方程 由x以及它的差分所构成的方程 △xn=f(n,xn,Axn,△-xn) (3) 称之为k阶差分方程。 由(1)式可知(3)式可化为 F(n,xn,xn1…,xn1) 故(4)也称为k阶差分方程(反映的是未知数列x任意一项 与其前,前面k项之间的关系) 由(1)和(2)可知,(3)和(4)是等价的。 我们经常用的差分方程的形式是(4)式 4、差分方程的解与有关概念 (1)如果x使k阶差分方程(4)对所有的n成立,则称xn为 方程(4)的解。 (2)如果xn=x(x为常数)是(4)的解,即 x= F(n,,.,x) 则称x=x为(4)的平衡解或叫平衡点。平衡解可能不 只一个。平衡解的基本意义是:设xn是(4)的解,考虑 xn的变化性态,其中之一是极限状况,如果mxn=x, 则方程(4)两边取极限(x就存在在这里面),应当有 F(n,x

3 由 n n n x = x − x +1 得 n n n x = x + x +1 : n n n n  x = x − x + x +2 +1 2 2 ,得: n n n n x x x x 2 +2 = −2 +1 + +  , 这个关系表明:第 n+2 项可以用前两项以及相邻三项增量的增量来 表现和计算。即一个数列的任意一项都可以用其前面的 k 项和包括这 项在内的 k+1 项增量的增量的增量……..第 k 层增量所构成。 …….. ( 1) , 1 0 n i n k k i i k k i n k x C x x + + − = −  =  − + 得: n k n i k i i k k i n k x = − − C x +  x + − = − +  1 0 ( 1) (2) 可以看出: n k x + 可以由 n k n n x ,x ,..., x 的线性组合表示出来 3、差分方程 由 n x 以及它的差分所构成的方程 ( , , ,..., ) 1 n k n n n k x f n x x x −  =   (3) 称之为 k 阶差分方程。 由(1)式可知(3)式可化为 ( , , ,..., ) n+k = n n+1 n+k−1 x F n x x x (4) 故(4)也称为 k 阶差分方程(反映的是未知数列 n x 任意一项 与其前,前面 k 项之间的关系)。 由(1)和(2)可知,(3)和(4)是等价的。 我们经常用的差分方程的形式是(4)式。 4、差分方程的解与有关概念 (1)如果 n x 使 k 阶差分方程(4)对所有的 n 成立,则称 n x 为 方程(4)的解。 (2)如果 − x = x n ( − x 为常数)是(4)的解,即 ( , ,..., ) − − − x = F n x x 则称 − x = x n 为(4)的平衡解或叫平衡点。平衡解可能 不 只一个。平衡解的基本意义是:设 n x 是(4)的解,考虑 n x 的变化性态,其中之一是极限状况,如果 x x n n = → lim , 则方程(4)两边取极限( x 就存在在这里面),应当有 ( , ,..., ) − − − x = F n x x

(3)如果(4)的解x使得x-x既不是最终正的,也不是最终 负的,则称x为关于平衡点x是振动解 (4)如果令:yn=xn-x,则方程(4)会变成 yu+k=g(n,yux,yn+k-D) (5) 则y=0成为(5)的平衡点。 (5)如果(5)的所有解是关于y=0振动的,则称k阶差分方 程(5)是振动方程。如果(5)的所有解是关于y=0非 振动的,则称k阶差分方程(5)是非振动方程。 (6)如果(5)有解y,使得对任意大的N,有 Suply>0 则称y为正则解。(即不会从某项后全为零) (7)如果方程(4)的解x使得Lmxn=x,则称xn为稳定解。 5、差分算子的若干性质 (axn+的vn)=aA(xn)+B△v (2) △(一) (yn△xn- x,Ay) (3) V=J Jk xaya+∑xAyk (5) x=∑Cn 6、Z变 定义:对于数列xn,定义复数级数 ()=2(xn)=∑ (6) 这是关于洛朗级数。它的收敛域是:R<|<R,其中R2可以为 ∞,R可以为0。称Z(xn)为xn的=-变换 由复变函数展开成洛朗级数的唯一性可知:z变换是一一对应 的,从而有逆变换,记为: x=Z(x() (7) z变换是研究数列的有效工具

4 (3)如果(4)的解 n x 使得 − x − x n 既不是最终正的,也不是最终 负的,则称 n x 为关于平衡点 − x 是振动解。 (4)如果令: − y = x − x n n ,则方程(4)会变成 ( , ,..., ) n+k = n n+k−1 y G n y y (5) 则 y = 0 成为(5)的平衡点。 (5)如果(5)的所有解是关于 y = 0 振动的,则称 k 阶差分方 程 (5)是振动方程。如果(5)的所有解是关于 y = 0 非 振动的,则称 k 阶差分方程(5)是非振动方程。 (6)如果(5)有解 n y ,使得对任意大的 N y 有  0  n n N Sup y y 则称 n y 为正则解。(即不会从某项后全为零) (7)如果方程(4)的解 n x 使得 − → Lim x = x n n ,则称 n x 为稳定解。 5、差分算子的若干性质 (1) n n n n (x + y ) =.(x ) + y (2) ( ) 1 ( ) 1 n n n n n n n n y x x y y y y x  =  −  + (3) n n n n n n  x y = y x + x y +1 ( ) (4)   = = +  = + + − +  b k a a k k b k a k k b b a y x x y x y x y 1 1 1 (5) = = =  + =  n i i i n n n n x E x I x C x 0 0 0 0 ( ) 6、Z 变换 定义:对于数列 n x ,定义复数级数   = − = = 0 ( ) ( ) k k n k X z Z x x z (6) 这是关于 z 洛朗级数。它的收敛域是: 1 R2 R  z  ,其中 R2 可以为 , R1 可以为 0。 称 ( ) n Z x 为 n x 的 z -变换。 由复变函数展开成洛朗级数的唯一性可知: z 变换是一一对应 的,从而有逆变换,记为: ( ( )) 1 x Z X z n − = (7) z 变换是研究数列的有效工具

z变换的若干重要性质: (1)线性性Z(xn+/n)=aZ(x)+BZ(n) (2)平移性质Z(xn)=X()-∑x2+ z变换举例 (1)c(m)=∞n=0则z(m)=∑()2+=(×=1 0.n≠0 k=0 (2)u(m)= ∫Lk≥0 0,k1 k=0 (3)设f(m)=a,则z(a)=∑a4=+=-=.|>a,a>0 (4)设/(o21则zxb)===H>0 第二节差分方程常用解法与性质分析 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的解 方程axnk+a1xn1+…+a1xn=b(n) (8) 其中an,a2,a为常数,称方程(8)为常系数线性方程。 又称方程axnk+a1x++a4xn=0(9) 为方程(8)对应的齐次方程。 如果(9)有形如x=的解,带入方程中可得 a02+a121+…+a-1+a4=0 (10) 称方程(10)为方程(8)、(9)的特征方程。 显然,如果能求出(10)的根,则可以得到(9)的解。 基本结果如下

5 z 变换的若干重要性质: (1)线性性 ( ) ( ) ( ) n n n n Z x + y =Z x + Z y (2)平移性质 ( ) [ ( ) ] 1 0  − = − + = − N k k k N n N Z x z X z x z z 变换举例: (1)      = = 0, 0 , 0 ( ) n n  n , 则   = = − − = =  = 0 ( ( )) ( ) (1 ) 0 1 k k k k Z  n  k z z (2)      = 0, 0 1, 0 ( ) k k u n ,则    =  = − −  − = = = 0 0 , 1, 1 ( ( )) ( ) k k k k z z z Z u n u k z z (3)设 ( ) , n f n = a 则   = −   − = = 0 ( ) , , 0, k n k k z a a z a z Z a a z (4)设 , ! 1 ( ) n f n = 则 , 0 ! 1 ) ! 1 ( 0 1 =  =   = − z e z n k Z k z k 第二节 差分方程常用解法与性质分析 1、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的解 方程 ... ( ) a0 xn+k + a1 xn+k−1 + + ak xn = b n ( 8) 其中 a a ak , ,..., 0 1 为常数,称方程(8)为常系数线性方程。 又称方程 a0 xn+k + a1 xn+k−1 +...+ ak xn = 0 (9) 为方程(8)对应的齐次方程。 如果(9)有形如 n n x =  的解,带入方程中可得: ... 1 0 1 0 + 1 + + − + = − k k k k a  a  a  a (10) 称方程(10)为方程(8)、(9)的特征方程。 显然,如果能求出(10)的根,则可以得到(9)的解。 基本结果如下:

(1)若(10)有k个不同的实根,则(9)有通解: xn=CM +C2 (2)若(10)有m重根λ,则通解中有构成项: (c1+c2n+…+cnm) (3)若(10)有一对单复根=a±iB,令:A=p= p=a2+B2,o=arcn,则(9)的通解中有构成项: (4)若有m重复根:=a±iB,A=P,则(9)的通项中有构成 项 (C,+C2n+.+cm n")p"cos n+(cm+l +Cm2 n+.+C2m n" P"sin n 综上所述,由于方程(10)恰有k个根,从而构成方程 (9)的通解中必有k个独立的任意常数。通解可记为:xn 如果能得到方程(8)的一个特解:x,则(8)必有通解: x=x +x 8)的特解可通过待定系数法来确定 例如:如果b(n)=b"pn(m),pn(n)为n的多项式,则当b不是特征根 时,可设成形如b"qn(n)形式的特解,其中qn(n)为m次多项式;如果b 是r重根时,可设特解:b"nqn(m),将其代入(8)中确定出系数即 可 2、差分方程的z变换解法 对差分方程两边关于x取Z变换,利用xn的Z变换F(z)来 表示出x的Z变换,然后通过解代数方程求出F(z),并把F(z) 在z=0的解析圆环域中展开成洛朗级数,其系数就是所要求的xn 例1设差分方程xn2+3x+2xn=0,x=0,x1=1,求xn 解:解法1:特征方程为2+3+2=0,有根:1=-12 故:xn=c(-1)+c2(-2)为方程的解。 由条件x0=0.x=1得:xn=(-1)”-(-2) 解法2:设F(z)=Z(xn)方程两边取变换可得

6 (1) 若(10)有 k 个不同的实根,则(9)有通解: n k k n n n x = c11 + c22 +...+ c  , (2) 若(10)有 m 重根  ,则通解中有构成项: m n (c c n ... cm n ) 1 1 2 − − − − + + + (3)若(10)有一对单复根  =   i ,令:    i e  = ,      , arctan 2 2 = + = ,则(9)的通解中有构成项: c n c n n n 1  cos 2  sin  − − + (4)若有 m 重复根:  =   i ,    i e  = ,则(9)的通项中有构成 项: c c n c n n c c n c n n m n m m m m n ( ... m ) cos ( ... ) sin  1 1 2 2 1 1 2 − − − + + − − − + + + + + + + 综上所述,由于方程(10)恰有 k 个根,从而构成方程 (9)的通解中必有 k 个独立的任意常数。通解可记为: − n x 如果能得到方程(8)的一个特解: * n x ,则(8)必有通解: xn = − n x + * n x (11) (8) 的特解可通过待定系数法来确定。 例如:如果 b(n) b p (n), p (n) m m n = 为 n 的多项式,则当 b 不是特征根 时,可设成形如 b q (n) m n 形式的特解,其中 q (n) m 为 m 次多项式;如果 b 是 r 重根时,可设特解: n r b n q (n) m ,将其代入(8)中确定出系数即 可。 2、差分方程的 z 变换解法 对差分方程两边关于 n x 取 Z 变换,利用 n x 的 Z 变换 F(z)来 表示出 n k x + 的 Z 变换,然后通过解代数方程求出 F(z),并把 F(z) 在 z=0 的解析圆环域中展开成洛朗级数,其系数就是所要求的 n x 例1 设差分方程 xn+2 + 3xn+1 + 2xn = 0, x0 = 0, x1 =1 ,求 n x 解:解法 1:特征方程为 3 2 0 2  +  + = ,有根: 1 = −1,2 = −2 故: n n n x c ( 1) c ( 2) = 1 − + 2 − 为方程的解。 由条件 x0 = 0, x1 = 1 得: n n n x = (−1) − (−2) 解法 2:设 F(z)=Z( n x ),方程两边取变换可得:

2(F(z)-x0-x1-)+3(F(x)-x0)+2F(z)=0 由条件xn=0,x1=1得F()=+32+2 由F(z)在|>2中解析,有 F(=)=z( z+12+2 ∑(-1)2x-2(-1)2=∑(-1)(1-2)x k=0 所以,x 3、二阶线性差分方程组 设=(n)=(-),A=(),形成向量方程组 二(n+1)=A=(m) (12) 则 (n+1)=A"=(1) (13) (13)即为(12)的解 为了具体求出解(13),需要求出A",这可以用高等代数的方法 计算。常用的方法有: (1)如果A为正规矩阵,则A必可相似于对角矩阵,对角线上 的元素就是A的特征值,相似变换矩阵由A的特征向量构成: A=pAy,A=pA"p,∴=(n+1)=(pAp)(1)。 (2)将A分解成A=5n1,5,n为列向量,则有 A=(5m)”=5m5n1.5n=(2mn).A 从而,z(n+1)=A"=()=(m)-1A(1) (3)或者将A相似于约旦标准形的形式,通过讨论A的特征值的性态,找 出A的内在构造规律,进而分析解z(m)的变化规律,获得它的 基本性质 、关于差分方程稳定性的几个结果 (1)k阶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8)的解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它对应的特征方程(10)所有的特征根1,1=12.k满足风|<1 (2)一阶非线性差分方程 (14) (14)的平衡点x由方程x=f(x)决定

7 ) 3 ( ( ) ) 2 ( ) 0 1 ( ( ) . 0 1 0 2 − − + z F z −x + F z = z z F z x x 由条件 x0 = 0, x1 = 1 得 3 2 ( ) 2 + + = z z z F z 由 F(z)在 z  2 中解析,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0 0 ( 1) (1 2 ) 2 ( 1) 1 ( 1) 2 1 1 1 1 1 ) 2 1 1 1 ( ) ( k k k k k k k k k k z z z z z z z F z z 所以, n n n x = (−1) − (−2) 3、二阶线性差分方程组 设 z(n) = ( ) n y x n , ( ) c d a b A = ,形成向量方程组 z(n +1) = Az(n) (12) 则 z(n 1) A z(1) n + = (13) (13)即为(12)的解。 为了具体求出解(13),需要求出 n A ,这可以用高等代数的方法 计算。常用的方法有: (1)如果 A 为正规矩阵,则 A 必可相似于对角矩阵,对角线上 的元素就是 A 的特征值,相似变换矩阵由 A 的特征向量构成: , , ( 1) ( ) (1) 1 1 1 A p p A p p z n p p z n n n =  =   + =  − − − 。 (2)将 A 分解成  ,, /, A = 为列向量,则有 A A n n n ( . ) . .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从而, ( 1) (1) ( ) . (1) / 1 z n A z Az n n− + = =   (3) 或者将 A 相似于约旦标准形的形式,通过讨论 A 的特征值的性态,找 出 n A 的内在构造规律,进而分析解 z(n) 的变化规律,获得它的 基本性质。 4、关于差分方程稳定性的几个结果 (1)k 阶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8)的解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它对应的特征方程(10)所有的特征根 i k i  , =1,2... 满足 i 1 (2)一阶非线性差分方程 ( ) n 1 n x = f x + (14) (14)的平衡点 − x 由方程 ( ) − − x = f x 决定

将f(x)在点x处展开为泰勒形式: f(x,=f(xXx-x)+f(x) (15) 故有:f(x)1时,方程(14)的平衡点x是不稳定的 第三节差分方程建模举例 差分方程建模方法的思想与与一般数学建模的思想是一致 的,也需要经历背景分析、确定目标、预想结果、引入必要的 数值表示(变量、常量、函数、积分、导数、差分、取最等) 概念和记号、几何形式(事物形状、过程轨迹、坐标系统 等),也就是说要把事物的性态、结构、过程、成分等用数学 概念、原理、方法来表现、分析、求解。当然,由于差分方程 的特殊性,首先应当把系统或过程进行特别分解,形成表现整 个系统的各个部分的离散取值形式,或形成变化运动过程的时 间或距离的分化而得到离散变量。然后通过内在的机理分析, 找出变量所能满足的平衡关系、增量或减量关系及规律,从而 得到差分方程。另外,有时有可能通过多个离散变量的关系得 到我们关心的变量的关系,这实际上建立的是离散向量方程, 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时还需要找出决定变量的初始条 件。有时还需要将问题适当分成几个子部分,分别求解。 模型1种群生态学中的虫口模型: 在种群生态学中,考虑像蚕、蝉这种类型的昆虫数目的变 化,他的变化规律是:每年夏季这种昆虫成虫产卵后全部死 亡,第二年春天每个虫卵孵化成一个虫子。建立数学模型来表 现虫子数目的变化规律 模型假设与模型建立:假设第n年的虫口数目为P,每年 一个成虫平均产卵c个(这个假设有点粗糙,应当考虑更具体 的产卵分布状况),则有:P1=cP,这是一种简单模型 如果进一步分析,由于成虫之间会有争斗以及传染病、天 敌等的威胁,第n+1年的成虫数会减少,如果考虑减少的主要

8 将 ( ) n f x 在点 − x 处展开为泰勒形式: ( ) ( )( ) ( ) / − − − f x = f x x − x + f x n n (15) 故有: ( ) 1 /  − f x 时,(14)的解 − x 是稳定的, ( ) 1 /  − f x 时,方程(14)的平衡点 − x 是不稳定的。 第三节 差分方程建模举例 差分方程建模方法的思想与与一般数学建模的思想是一致 的,也需要经历背景分析、确定目标、预想结果、引入必要的 数值表示(变量、常量、函数、积分、导数、差分、取最等) 概念和记号、几何形式(事物形状、过程轨迹、坐标系统 等),也就是说要把事物的性态、结构、过程、成分等用数学 概念、原理、方法来表现、分析、求解。当然,由于差分方程 的特殊性,首先应当把系统或过程进行特别分解,形成表现整 个系统的各个部分的离散取值形式,或形成变化运动过程的时 间或距离的分化而得到离散变量。然后通过内在的机理分析, 找出变量所能满足的平衡关系、增量或减量关系及规律,从而 得到差分方程。另外,有时有可能通过多个离散变量的关系得 到我们关心的变量的关系,这实际上建立的是离散向量方程, 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时还需要找出决定变量的初始条 件。有时还需要将问题适当分成几个子部分,分别求解。 模型 1 种群生态学中的虫口模型: 在种群生态学中,考虑像蚕、蝉这种类型的昆虫数目的变 化 ,他的变化规律是:每年夏季这种昆虫成虫产卵后全部死 亡,第二年春天每个虫卵孵化成一个虫子。建立数学模型来表 现虫子数目的变化规律。 模型假设与模型建立:假设第 n 年的虫口数目为 Pn ,每年 一个成虫平均产卵 c 个(这个假设有点粗糙,应当考虑更具体 的产卵分布状况),则有: n n P +1 = cP ,这是一种简单模型; 如果进一步分析,由于成虫之间会有争斗以及传染病、天 敌等的威胁,第 n+1 年的成虫数会减少,如果考虑减少的主要

原因是虫子之间的两两争斗,由于虫子配对数为 1p(pn-1)≈pn,故减少数应当与它成正比,从而有: 这个模型可化成:xn1=ax,(1-xn),这是一阶非线性差分方程。 这个模型的解的稳定性可以用相应一阶差分方程的判断方法, 即(14)式来获得。 如果还考虑其它的影响成虫孵卵及成活的因素的定量关 系,这个模型在此基础上仍可进一步改进,更加符合实际情 形。这种关系一方面可以通过机理分析,确定减少量与影响因 素的定量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用统计的方法来线性估计影响 程度。或者还可以用影响曲线的方法来直观表现影响的比例关 系、周期关系、增量关系等等。 模型2具周期性的运动过程的差分方程模型 建立差分方程描述振动台上的乒乓球垂直运动的方程,即把运动 过程中的某些离散变化取值的变量的变化规律表现出来。 假设:乒乓球与振动台之间的振动恢复系数为aa≤1 振动台台面的上下位移是- Bsin ot,乒乓球初始时刻在离台面 垂直距离为H处为自由落体运动B<H。又假设t,为第j次碰 撞时刻,第j次碰撞前的速度为-a(,),碰撞后的速度为v(t,)。 假设u(灬)=v()。振动台台面的运动速度为 0(0)=2(-Bsm0)=- Bcos01;又记=1y=20y,则有: 20v /+/ g p+1-,= (3.1) 另外,由碰撞规律分析可知: +1-O(r+1)=a(-y+1+o(+1) 该式经简化处理后可得: V:1=a0 j-ycos(+v,) (3.2) 由(1)和(2)式联立可得二阶差分非线性方程组

9 原因是虫子之间的两两争斗,由于虫子配对数为 ( 1) 2 1 pn pn − 2 2 1  pn ,故减少数应当与它成正比,从而有: 2 n 1 n bPn P + = cP − 这个模型可化成: (1 ) n 1 n n x = x − x +  ,这是一阶非线性差分方程。 这个模型的解的稳定性可以用相应一阶差分方程的判断方法, 即(14)式来获得。 如果还考虑其它的影响成虫孵卵及成活的因素的定量关 系,这个模型在此基础上仍可进一步改进,更加符合实际情 形。这种关系一方面可以通过机理分析,确定减少量与影响因 素的定量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用统计的方法来线性估计影响 程度。或者还可以用影响曲线的方法来直观表现影响的比例关 系、周期关系、增量关系等等。 模型 2 具周期性的运动过程的差分方程模型 建立差分方程描述振动台上的乒乓球垂直运动的方程,即把运动 过程中的某些离散变化取值的变量的变化规律表现出来。 假设:乒乓球与振动台之间的振动恢复系数为 ,  1 振动台台面的上下位移是 t ~ −  sin  ,乒乓球初始时刻在离台面 垂直距离为 H 处为自由落体运动   H 。又假设 j t 为第 j 次碰 撞时刻,第j 次碰撞前的速度为 ( ) j − u t ,碰撞后的速度为 ( ) j v t 。 假设 ( ) ( ) j 1 j u t = v t + 。振动台台面的运动速度为 t t dt d t ~ ~ ( ) = (− sin  ) = − cos ;又记 g v t v ~ ~ 2 ,   =  = ,则有: g v t t t j j j 2 ( ) 1 1 + + − = , g v t t j j j ~ 1 ~ 2 ( )   + − = ,  j j j − = v  +1  (3.1) 另外,由碰撞规律分析可知: ( ) ( ( )) j+1 − j+1 = − j+1 + j+1 v  t  u  t 该式经简化处理后可得: cos( ) j 1 j j j v = v − + v +    (3.2) 由(1)和(2)式联立可得二阶差分非线性方程组

模型3蛛网模型 (1)经济背景与问题:在自由市场经济中,有些商品的生产、销 售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农业产品往往如此,在工业生产中, 许多商品的生产销售是有周期性的,表现在:商品的投资 销售价格、产量、销售量在一定时期内是稳定的,因而整个 某个较长的时期内这些经济数据表现为离散变量的形式。在 这些因素中,我们更关心的是商品的销售价格与生产产量这 两个指标,它们是整个经营过程中的核心因素,要想搞好经 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把握好这两个因素的规 律,作好计划。试分析市场经济中经营者根据市场经济的规 律,如何建立数学模型来表现和分析市场趋势的。 (2)模型假设与模型建立 将市场演变模式划分为若干段,用自然数n来表示; 设第n个时段商品的数量为xn,价格为yn,n=1,2…; 由于价格与产量紧密相关,因此可以用一个确定的关系来表 现:即设有yn=f(xn) (3.3) 这就是需求函数,f是单调减少的对应关系; 又假设下一期的产量x是决策者根据这期的价格决定 的,即:设xn1=M(yn),h是单调增加的对应关系, 从而,有关系:yn=g(xn1) (34) g也是单调增加的对应关系 因此可以建立差分方程:xn1=Mf(x,(3.5) y,,=fTh(y,)](3.6) 这就是两个差分方程。属一阶非线性差分方程

10 j j j − = v  +1  cos( ) j 1 j j j v = v − + v +    模型 3 蛛网模型 (1)经济背景与问题:在自由市场经济中,有些商品的生产、销 售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农业产品往往如此,在工业生产中, 许多商品的生产销售是有周期性的,表现在:商品的投资、 销售价格、产量、销售量在一定时期内是稳定的,因而整个 某个较长的时期内这些经济数据表现为离散变量的形式。在 这些因素中,我们更关心的是商品的销售价格与生产产量这 两个指标,它们是整个经营过程中的核心因素,要想搞好经 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把握好这两个因素的规 律,作好计划。试分析市场经济中经营者根据市场经济的规 律,如何建立数学模型来表现和分析市场趋势的。 (2)模型假设与模型建立 将市场演变模式划分为若干段,用自然数 n 来表示; 设第 n 个时段商品的数量为 n x ,价格为 n y ,n=1,2….; 由于价格与产量紧密相关,因此可以用一个确定的关系来表 现:即设有 ( ) n n y = f x (3. 3) 这就是需求函数,f 是单调减少的对应关系; 又假设下一期的产量 n+1 x 是决策者根据这期的价格决定 的,即:设 ( ) n 1 n x = h y + ,h 是单调增加的对应关系, 从而,有关系: ( ) n = n+1 y g x (3.4) g 也是单调增加的对应关系. 因此可以建立差分方程: [ ( )] n 1 n x = h f x + (3.5) [ ( )] n 1 n y = f h y + (3.6) 这就是两个差分方程。属一阶非线性差分方程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22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