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 2005年初审通过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 北京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所 ( ①人社
致 同学们 乙H TONGXUEMEN 亲爱的同学们: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你已经顺利完成了高中语文必修阶段的学习任务。 与刚刚踏进高中学校大门时相比,相信你一定有不少收获。现在,我们将 进入高中语文学习的另一个阶段——选修课的学习。与必修课相比,选修 课将为你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对于雄心满怀的你来说,这些选修课无疑 是雨露与甘泉,是知己与希望,是理想与桥梁,你尽可以在其中一展身手 发展特长。 我们提供给你的选修课程是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側重文学作品的阅 读欣賞,注意语言知识的积累运用,同时重视高尚人格和人文精神的养成。 在必修的基础上,深入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外国诗歌散文、中国小说 外国小说、中外戏剧名著,涵泳这些古今中外名家名篇,将极大地拓展你 的语文视野,使你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而阅读中外传记作品,将拉近与仁人志士的距离,启迪你的智慧;先秦诸 子的犀利论辩、深沉晢思,将引领你走近先贤圣人,领略这些思想家的不 朽风采;语言文字应用,将把你带到一个奇妙的汉语世界,让你进一步体 会汉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既包括精神的充实,情 感的丰富与人格的提升,也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养成。在这里,教科书只 是给你提供了一种资源,一个平台,你完全不必受此局限,而应尽可能将 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拓展视野,在更广阔的范围 内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享受语文。这样,你的语文水平就会在不知不觉 中提高。 祝你愉快地踏上新的语文学习之旅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北京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所 2005年6月
说,明 、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先秦诸子论著,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行,提高 对我国文化传统和思想传统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传统的热爱,发展学生阅读古文的基 本功。 、为了适应各地区、各学校的不同情况,本教材中的章节分为必读和选读两类。标 的为选读材料,没有标的则为必读材料。必读材料要求精研细读,而选读材料意在 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能基本把握材料的主旨即可。 教材适量提出了要求背诵的条目,主要是一些短小精悍的语录。可根据实际情况 要求学生背诵更多的选文。 四、由于先秦诸子典籍的不同特点和本课程的宗旨,“阅读文选”部分的材料采自 《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以《论语》和《孟子》为重 点。对未列入的部分子书,比如《晏子春秋》《吕氏春秋》等,可选择的材料则根据相关 性编入“思考与练习”中
概说………………………………………………………1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9 二、当仁,不让于师………1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四、已所不欲,勿施于人…………24 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8 六、有教无类… 32 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36 第二单元/《孟子)选读… …40 王好战,请以战喻 二、王何必曰利…………………………………46 、民为贵…… 49 c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来,,,,,,,,,,,, ……53 五、人和 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62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第三单元《荀子》选读 68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69
第四单元《老子》选读………73 有无相生… 第五单元《庄子》选读… 无端崖之辞 ………78 二、鹏之徙于南冥……… 83 三、东海之大乐…………………….89 四、尊生………………………93 五、恶乎往而不可…… …97 第六单元《墨子》选读…………………………102 了一、兼爱…………………………………103 非攻…… ……1106 、尚贤……………… 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112 郑人有且买履者 113 二、子園见孔子于商太宰 ……………117
概说 有学者认为,伏羲、唐尧、虞舜时期是我国文章发生和进步的时代,夏、商、周是文 章昌隆的时代,春秋战国则是文章极盛的时代。的确,在春秋战国时期,学派出现了,而 且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盛局面,留下了一批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这是我 国几千年文明史中的一个重大事件。我们通常把当时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 称为“先秦诸子” 在学习有关典籍以前,大家应该弄清楚:先秦诸子的主要思想观点有哪些?他们又富 有怎样的魅力呢? 春秋时期,教育已开始向乡民普及。郑、齐、卫、晋等国家大概都设立了乡校。以往 学术在于官府、史籍都由官府掌守的局面开始有了变化。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阶层 新土人。那些能文能武博学多能、给大夫做家臣的人,以及大批受过教育最终被抛进平民 阶层的没落奴隶主贵族等,也都是新士人阶层的来源。 新土人是一个新的有广泛社会联系和巨大社会影响的知识分子阶层;他们有独立的人 格和思想,可以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言论,成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 由此出现了各种学派,并且进一步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创造了一批异常宝贵的文化 典籍。 诸子之思想及其争鸣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非常看重先秦诸子中的六家,即阴阳、儒、墨、名、 法以及道家。在本课程中,我们主要是学习儒、道、墨、法四家的一些重要典籍。 春秋晚期,鲁国陬(Zo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孔子(前551—前479)开创了私 人讲学的风气,并且开创了儒家学派。儒家传统经典即《易》《书》《诗》《礼》《乐》《春 秋》六经或曰六艺,也是由孔子确立的。他拿这些经典来教授弟子。据说他弟子三千,通 六艺者有七十余人。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但是在《论语》的记载中,孔子或他的弟子并没有对这个范畴 做出明确、完整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到的主要是一些相关的事件。把《论语》和其他文献 (比如说《荀子》等)结合起来,则可以肯定,孔子宣扬的礼是对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 对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秩序的一整套规范。它既要求个体社会成员具有某种内在与外在的合
理性,又要求社会群体也具有某种合理性。比方说,诸侯在大门内建有照壁,诸侯献酬饮 酒后把空杯子反放到坫(dian)台(古代设于厅堂前部两柱间的土台子)上,而大夫在大 门口就只能用帘子遮挡,其厅堂两柱间也不能有放置酒杯的坫台,这就是礼;天子可以用 八列、六十四位乐工舞蹈,天子那里撤除祭品的时候可以唱《雍》诗“相惟辟公,天子穆 穆”等,可是世卿、诸侯等都不能这样做,这就是礼。孔子十分推许管仲的仁德,因为他 辅佐齐桓公跟其他诸侯会盟,图谋共存,而不使用武力(《论语·宪问》);可是管仲家既 2设有照壁,又设有坫台,所以孔子很生气地说:“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 佾(y)》)鲁国正卿季氏用八列、六十四位乐工在家庙庭中舞蹈,孔子气愤地说:“是可忍 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当初,鲁国因为周公而受赐王者之礼乐,但八佾之舞 只能用于周文王和周公之庙,季氏用之于家庙就是僭礼了。 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仁的基本面是“克己复礼”,即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视、 听、言、动都符合礼的规定(《论语·颜渊》)。不过仁和礼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孔子说管 修 仲有仁德却不知礼,就说明了这一点。孔子还有一个重要思想是义。行义需要遵循的根本 依据也是礼。孔子说过“礼以行义”的话(《左氏春秋·成公二年》),意思是礼用来推 行义。 先秦诸子选读 孔子张扬中庸之德,反对“过”与“不及”。他感慨人们很久以来罕能实行此道:“中 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有人把中庸理解为折中主义、骑墙 主义或者滑头主义(它们都意味着泯灭原则)。这其实误解了孔子的意思。孔子讲的中庸 有明确的原则,是指德行符合礼的规定。《礼记·仲尼燕居》记载,子曰:“师(颛孙师, 子张),尔过;而商(卜商,子夏)也不及……”子贡越席而对曰:“敢问将何以为此中者 也?”子曰:“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 孔子想投身政治来改变天下无道的现实,他非常努力,最终却失败了。不过他在理论 上确立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的制度,建立了推动这一制度实现并且 维持这一制度正常运行的学说体系,对我国古代社会和文化发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小邾国(今属山东滕州)人墨子(约前468—前376年)是墨家学派的创立者。他本 来是学习儒家学说、孔子之术的,后来觉得儒家的礼过于繁缛,厚葬则糜费财物而害民, 如此等等,于是就不再追随儒家,而是另立门庭,授徒讲学。在战国时期,墨、儒两家之 学并称显学。韩非子说:“世之显学,儒墨也。”(《韩非子·显学》)孟子甚至说:“圣王不 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 子·膝文公下》)这话可能有一点夸张,可墨子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则应当是一种事实。 墨子思想的核心是“兼爱”或“兼相爱”,即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 下所有的人。按他的意见,“不相爱”是天下混乱、君臣父子兄弟都“亏人自利”的根源; 兼相爱就能使君臣父子兄弟不“亏人自利”,而是“交相利”,天下就不会陷入混乱(《墨 子·兼爱上》、《兼爱中》)。墨子又提倡“尚贤”“尚同”“非攻”“节用”“节葬”“非乐” 天志”“明鬼”。这些主张都有一个核心的考虑,就是兼相爱。 墨子认为,治理国家若不尚贤、不重用有才有德的人,那么国家就不得富而得贫,人 民就不得众而得寡,刑政就不得治而得乱,行善的人就被阻止,行暴的人就被鼓励(《墨
子·尚贤上》、《尚贤下》)。可见,不尚贤有悖于兼爱国家百姓的宗旨。 墨子认为,百姓不上同于天子、天子不上同于天,那么就会“一人一义,二人二义, 十人十义”;“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那么天下就会陷入“交相非”的境地,最终使得 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至有余力, 不能以相劳;腐臭余财,不以相分;隐匿良道,不以相教。天下之乱,若禽兽然”(《墨 子·尚同上》)。可见,不尚同也有悖于兼爱天下百姓的宗旨。 墨子反对攻打别人的国家,因为这亏人最多、不义最甚《墨子·非攻上》)。可见 非攻”主张的一个核心考虑也是兼爱。 墨子鼓吹天有意志,鼓吹鬼神存在并且有灵验,而其宗旨是促使人们兼相爱、交相 利 一般认为,道家学派是由老子创立的。可是跟传世《老子》一书密切相关的那位老 子,其身分和生活时代现在还没有完全弄清楚。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今传《老子》一书是 战国时期完成的。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首先,道是宇宙中的终极存在,它创造了万物:“道生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大概是说,道产生了一种混沌未 分的气(“一”),这种混沌未分的气进一步产生了阴气和阳气(“二”),阴气和阳气混合又 产生了一种和谐的气(“三”),这混合阴、阳的和谐的气产生了万物;道无所不至,万物 由它而产生和生存。道是独立存在的,循环往复地运行,而永不衰竭,所谓“独立不改, 周行而不殆”(《老子》二十五章)。 其次,道是一种规律性的东西。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老 子》十八章)这是说,最根本的规律性的东西被废弃以后才有了仁义,聪明智慧产生以后 才有了更严重的伪诈。老子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指耕田种地);天下无道,戎马 生于郊”(《老子》四十六章)这是指如果天下政治合乎道就不会有战争了。老子还说:概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故德交归焉。”《老子》六十章)这是说要用道这说 一规律作为原则,来治理天下。这些道基本上是指自然无为的为政之道 《老子》确立道这一核心,是为了给现实人生确立一种根本法则:“…道大,天大, 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二十五章)这里所谓“道法自然”指的是道纯任自然,不是指自然高于道并且更 有本原的性质,因此人最终要取法的是道。 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孟子(约前372—前289)是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又一位重 要学者。他的思想有三个鲜明的要点: 一是张扬性善说。孟子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 四者分别是仁、义、礼、智的发端;扩充这四端就足以保四海,不扩充这四端则不足以事 父母(《孟子,公孙丑上》)。基于这种认识,“孟子道性善”《孟子·滕文公上》),他的意3 思不是指人性原本都是善的,而是说人的本性中有几棵非常小的、可以发展成善德(比如 仁义礼智)的苗子,人性中其余更多的部分则跟禽兽没有什么差别。美德就来自于保持和 发扬人性中这一点不同于禽兽的东西。所以,保持和发扬的工夫至关重要
二是宣扬民本思想。这一方面的情况,到学习选文的时候我们再说。 三是提倡仁政。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就可以很容易地成就王业。实行仁政的具 体措施是,分给每一位成年男子五亩宅地、一百亩私田,使百姓在经营公田之余经营私 旧,使他们有足够的财产养生送死;而后推行教育,向百姓申明孝悌等伦理道德规范,使 他们养成善德(参阅《孟子·梁惠王上》)。仁政的基础是“不忍人之心”。孟子说:“人皆 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道家学派的另一位巨擘是庄子。他的生卒年不详,大约跟孟子同时而稍后。至于他是 什么地方的人,迄今为止仍有不少争议。 庄子的思想非常奇特。他主张人要以道为师,随顺造化。以道为师的根本在于化解 火切偏执,使本心解除所有的世俗负担。随顺造化的宗旨,在于使人们超脱人生的种种困境 (包括病痛和死亡)。这种思想告诉人们,在陷于走投无路的困境时,应如此这般地实现精 神的突围,而不至于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其基本底蕴是对社会人生的同情和关怀。 修 庄子感慨世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庄子·人间世》),认为生命被按 照世俗的价值标准来“使用”只是人生的歧途。一方面,人应当谨慎自处,超越生命可能 被赋予的工具性价值,来保全、涵养和发展生命。庄子惊人地指出,山上的树是被自己砍 先秦诸子选读 伐的,燃烧的膏是被自己煎熬的,桂树是被自己斫刈的,漆树是被自己剖割的,因为它们 对人有用(《庄子·人间世》)。做人当然也是一样的道理了。另一方面,人又不能把别人 当作自己的工具,人跟人的关系不应该沦落为木匠和树木的关系,就是说,对他人不应该 单方面占有、利用或榨取,相互间应该达成亲密无间、双向往来、彼此信赖、开放自在的 和谐。庄子这种思想凸现了生命自身的价值和尊严。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墨子生活在战国初期,孟子和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战国末年 还有两位大学者值得注意。一位是赵国郇(Xin)(今山西临猗)人荀子(约前313—前 230),他是先秦时期最后的一位儒学大师;一位是韩国贵族出身的韩非(约前280—前 233),他是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荀子有极强的人文意识。他强调人和动物的根本差异,并由人比万物高贵,提出了人 征服自然的思想。荀子认为,人的高贵之处,在于能依据礼义,组成有序的社会群体。其 他万物都没法做到这一点,这也是人可以征服自然的根本原因。 荀子弘扬了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他说,人的本性是邪恶的—人的本性没有礼义, 所以,人必须勤奋地学习礼义来培养善德。根据人对礼的内在自觉的不同程度,荀子把自 已的理想人格分成三个主要层次,即土、君子和圣人。士尊崇、喜好礼法,而尽力遵行; 君子实践礼法来矫正和整饬自己的性情,并且意志坚定;圣人把实践礼变成了自然而然的 要求,奉行礼法遵循节度而安之,就好像身体生有四肢一样,不必造作勉强(参阅《荀 子·儒效》、《修身》)。 荀子试图把伦理道德规范落实到法制当中,提出:“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荀 f·强国》),“《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荀子·劝学》),“故非礼,是无法也; 非师,是无师也”《荀子·修身》)。照他看来,礼是国家的命脉,是法的根本原则。这样 法就成了对礼的保证和落实。当礼不能节制人心、不能转化为人的自觉要求的时候,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