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井游记 何明元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 2、重视诵读,在朗读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品读课文,体会本文写景的技巧,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 的方法。 2、理解“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的丰富意蕴。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语 、作者及背景简介 (多媒体显示) 1、袁宏道(1568~1610),明朝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明公安(今湖北人),万历 年进士,官至吏部中郎,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作品真 率自然、清新活泼,内容则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 判。有《袁中郎集》。 2、游记,散文的一种。以轻快的笔调和生动的描写,记述旅途中的见闻,反映某地的 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俗习惯和社会状况等,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属山水游记,又 因其短小,称“山水小品”。 3、写作背景 万历二十七年(1599),袁宏道再次做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 了,这使他颇为苦闷,更使他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 清闲,有空暇就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多媒体显示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燕地 廿二月 花朝节 赜面 嘐沙 呷浪 浃 罍而歌者 浅鬣 倩女 蹇者 堕事 飞沙走砾 恶能 教师选四位同学回答,分四 Zhao (2)pu xia i (3)1ie lan ign ji huan (4) hui li wu 第1页
第 1 页 满井游记 何明元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 2、重视诵读,在朗读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品读课文,体会本文写景的技巧,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 的方法。 2、理解“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的丰富意蕴。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多媒体显示) 1、袁宏道(1568~1610),明朝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明公安(今湖北人),万历 年进士,官至吏部中郎,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作品真 率自然、清新活泼,内容则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 判。有《袁中郎集》。 2、游记,散文的一种。以轻快的笔调和生动的描写,记述旅途中的见闻,反映某地的 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俗习惯和社会状况等,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属山水游记,又 因其短小,称“山水小品”。 3、写作背景 万历二十七年(1599),袁宏道再次做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 了,这使他颇为苦闷,更使他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 清闲,有空暇就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多媒体显示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教师选四位同学回答,分四组。 (1)yān niàn zhāo huì (2)pù xiā jiā léi (3)liè qiàn jiǎn jì huán (4)huī lì wū
2、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画出疑难词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①掌握下列实词。 东风时作作:起 土膏微润膏:肥沃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于时:在这时。波色:水波的颜色。乍:初,始 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新开:新打开。匣:指镜匣。 娟然如拭娟然:美好的样子。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泉、茗、罍、蹇,都是名词用作动词,用泉水煮 喝茶、端着杯、骑着驴之意, 作则飞沙走砾飞,使沙飞;走,使砾走 ②一词多义。 冻风时作(经常) 于时冰皮始解〔这时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但是 姐然如拭(……的样子 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初、始 晶晶然如锍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突然〕 冰皮始解(开始) 髻鬟之始掠也(刚) 欲出不得(能够) 悠然自得(得意) 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表承接) 始知郊田之外末始无春,而城居者末之知也(表转折,却 泉而芸者,罍而歌者(表修饰) 室之内郊田之外(表示限度关系,可译为“以”) 脱笼之鹄噪沙之鸟〈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的” 倩女之面髻鬟之始掠(起舒缓语气作用,可不译) ③难句翻译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译:游人虽然还不算多,(但)用泉水煮茶喝的,拿着酒杯唱歌的,身着艳装骑驴的 也时时能看到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译:(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译:大概说是不能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的,流连忘返在山石草木之间的,只这个官儿罢 3、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文意。 学生自由发言,明确:这是一篇写景小品,文章以清新的笔调写出北京近郊早春时节的 秀美景色。第一段写城中“余寒景象”,写了欲游不能的苦恼。第二段是全文的主体部分, 第2页
第 2 页 2、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画出疑难词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①掌握下列实词。 东风时作 作:起。 土膏微润 膏:肥沃。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于时:在这时。波色:水波的颜色。乍:初,始。 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 新开:新打开。匣:指镜匣。 娟然如拭 娟然:美好的样子。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泉、茗、罍、蹇,都是名词用作动词,用泉水煮、 喝茶、端着杯、骑着驴之意。 作则飞沙走砾 飞,使沙飞;走,使砾走。 ②一词多义。 ③难句翻译。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译:游人虽然还不算多,(但)用泉水煮茶喝的,拿着酒杯唱歌的,身着艳装骑驴的, 也时时能看到。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译:(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译:大概说是不能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的,流连忘返在山石草木之间的,只这个官儿罢 了。 3、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文意。 学生自由发言,明确:这是一篇写景小品,文章以清新的笔调写出北京近郊早春时节的 秀美景色。第一段写城中“余寒景象”,写了欲游不能的苦恼。第二段是全文的主体部分
写郊游的所见所感。先交待岀游日期、天气、同行人物及出游路线:接着写满井春色,先总 写满井全景轮廓,后分写山、水、柳条、麦田、游人、鸟、鱼,并点明文章主旨:始知郊田 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第三段交待出游缘由及作记时间,结束全文。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如下: 城中余寒 总:满井全景 满井春色 分:水一山一柳一麦一人一鸟一鱼 点明主旨:郊田有春意,只是未出游 结束全文表明寄情山水的意趣 四、品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探究文章优美的意境。 (1)学生默读课文,想象文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体会文章的意境 (2)选同学发言,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3)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稍加粗拨。 明确:作者用细腻而充满诗情的笔调,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活力无限的满井春 光图:河面浮冰刚刚融化,波光粼粼,一池春水清亮得如同新开之镜:山峦积雪刚刚消融, 座座青山秀丽,好像晨妆少女:柳条鹅黄初染;麦苗冬眠初醒:鸟儿晒太阳:鱼儿戏水戏浪 这些富于早春特征的景物组成一幅层冰解冻、波光粼粼、山川氤氲、田野生机勃勃的图画, 给人以高度谐和的美的享受。游人相偕出游,作者将品茶、饮酒、骑驴观赏诸画面合为一组 镜头,热闹非凡。自然风光与人物活动相映成趣。 幅满井春光图,显示了早春的蓬勃生机,物我交融,情致盎然。既表达了一种轻快喜 悦的心情,又流露了对自然重新焕发生机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2、深入研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提问: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讨论,并自由发言。大家一致认为:本文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的思想感 情。 教师稍作点拨:请同学们思考文中的关键语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知也” 和“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的内涵。 学生思考,交流 明确:作者重在抒写“性灵” 文章开篇写城内的枯燥局促,与城外春色春意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得出结论“郊田之外 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这反映了作者对城市、官场的厌弃和投身于大自然怀抱的 欣喜之情,暗含着“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式的人生哲理 结尾“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表明自己和庸俗之人的 区别。“不能以游堕事”是对那些热衷仕途功名的官僚而言的。至于作者本人,本无意于在 政治上进取,何况他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教官,当然可以“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惟 此官也”,有不虚此行的满足心情,既是自嘲,也是自傲。他在官场感到孤独,大自然给他 以慰藉,山水鱼鸟都成了他的知己 所以,这篇山水游记,与其说描绘满井一带的二月春色,还不如说作者借游春在抒写性 灵,反映了他对官场和对大自然、人生的态度 五、赏读课文,体会作者写景的妙处 1、关于白描 第3页
第 3 页 写郊游的所见所感。先交待出游日期、天气、同行人物及出游路线;接着写满井春色,先总 写满井全景轮廓,后分写山、水、柳条、麦田、游人、鸟、鱼,并点明文章主旨:始知郊田 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第三段交待出游缘由及作记时间,结束全文。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如下: 四、品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探究文章优美的意境。 (1)学生默读课文,想象文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体会文章的意境。 (2)选同学发言,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3)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稍加粗拨。 明确:作者用细腻而充满诗情的笔调,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活力无限的满井春 光图:河面浮冰刚刚融化,波光粼粼,一池春水清亮得如同新开之镜;山峦积雪刚刚消融, 座座青山秀丽,好像晨妆少女;柳条鹅黄初染;麦苗冬眠初醒;鸟儿晒太阳;鱼儿戏水戏浪。 这些富于早春特征的景物组成一幅层冰解冻、波光粼粼、山川氤氲、田野生机勃勃的图画, 给人以高度谐和的美的享受。游人相偕出游,作者将品茶、饮酒、骑驴观赏诸画面合为一组 镜头,热闹非凡。自然风光与人物活动相映成趣。 一幅满井春光图,显示了早春的蓬勃生机,物我交融,情致盎然。既表达了一种轻快喜 悦的心情,又流露了对自然重新焕发生机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2、深入研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提问: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讨论,并自由发言。大家一致认为:本文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的思想感 情。 教师稍作点拨:请同学们思考文中的关键语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知也” 和“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的内涵。 学生思考,交流。 明确:作者重在抒写“性灵”。 文章开篇写城内的枯燥局促,与城外春色春意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得出结论“郊田之外 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这反映了作者对城市、官场的厌弃和投身于大自然怀抱的 欣喜之情,暗含着“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式的人生哲理。 结尾“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表明自己和庸俗之人的 区别。“不能以游堕事”是对那些热衷仕途功名的官僚而言的。至于作者本人,本无意于在 政治上进取,何况他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教官,当然可以“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惟 此官也”,有不虚此行的满足心情,既是自嘲,也是自傲。他在官场感到孤独,大自然给他 以慰藉,山水鱼鸟都成了他的知己。 所以,这篇山水游记,与其说描绘满井一带的二月春色,还不如说作者借游春在抒写性 灵,反映了他对官场和对大自然、人生的态度。 五、赏读课文,体会作者写景的妙处。 1、关于白描
白描是一种怎样的描写方法?能从以往学过的课文中找几例吗? 白描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 形象的描写方法 如《三峡》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直写山“连”;“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直写大水猛涨,江水汪洋。如《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 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高度抽 象概括地写出了西湖雪景。 本文哪些写景文字运用了白描 如写水,“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写柳条为“将舒未舒,柔梢披风”,笔 法极为简练,却又鲜明如画 2、关于比喻 提问:文中哪些句子运用了比喻?请画出来,品味其表达效果 学生明确:作者将初春旷野中的自己比作“脱笼之鹄”,表现自己从局促小屋投身到大 自然怀抱的欣喜、舒朗的心情。“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新开明镜比 喻新绿水波,写出了水的明丽,贴切而有新意。“如倩女之NF156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以 新妆倩女比喻被晴雪洗过的山峦,写出了春山的“鲜妍明媚”,生动而又传神。如“麦田浅 鬣寸许”,以兽颈之毛比喻返青还没有长高的麦苗,简明而又形象。这些比喻,新奇、形象、 生动,读来妙趣横生。 3、关于拟人 提问:文中运用拟人辞格的句子有哪些?仔细体会其表达效果。 学生自由选例,品评 如写鱼鸟,说它们悠然自得,洋溢着喜气,这样写,增加了景物的动感或“灵气”,同 时也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4、学生背诵文中运用白描、比喻、拟人的文句,增加语言积累。 5、至于章法上的欲扬先抑(第一段写城中余寒,为下文写田郊春光作铺垫)、生动的场 面描写(游人欢乐、喜庆的场面)等,可提示学生自行品味,此处不再赘言。 六、比较阅读,感受袁宏道游记散文的独特魅力,总结全文。 1、教师提示:这个单元有四篇文章均为山水游记,试将本文与前三篇课文比较,体会 它们的不同特点。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 前三篇课文,如柳宗元《小石潭记》、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重寄 托重理念。袁宏道更注重对大自然的客观描写,也揭示出人们游山玩水的愉悦心情。 教师可指导学生就创作动机、内容、艺术风格等方面作一些比较,然后集体交流,达成 共识 2、请两位同学对课堂学习进行总结,其余同学补充评议。 七、布置作业 课件显 板书设计 城中余寒(欲扬先抑、反衬、对比) 面:一望空阔 满井游记满井春色 (白描、比喻、拟人) 抒写性灵,结束全文(自嘲、自傲) 教学反思 第4页
第 4 页 白描是一种怎样的描写方法?能从以往学过的课文中找几例吗? 白描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 形象的描写方法。 如《三峡》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直写山“连”;“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直写大水猛涨,江水汪洋。如《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 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高度抽 象概括地写出了西湖雪景。 本文哪些写景文字运用了白描? 如写水,“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写柳条为“将舒未舒,柔梢披风”,笔 法极为简练,却又鲜明如画。 2、关于比喻 提问:文中哪些句子运用了比喻?请画出来,品味其表达效果。 学生明确:作者将初春旷野中的自己比作“脱笼之鹄”,表现自己从局促小屋投身到大 自然怀抱的欣喜、舒朗的心情。“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新开明镜比 喻新绿水波,写出了水的明丽,贴切而有新意。“如倩女之 NF156 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以 新妆倩女比喻被晴雪洗过的山峦,写出了春山的“鲜妍明媚”,生动而又传神。如“麦田浅 鬣寸许”,以兽颈之毛比喻返青还没有长高的麦苗,简明而又形象。这些比喻,新奇、形象、 生动,读来妙趣横生。 3、关于拟人 提问:文中运用拟人辞格的句子有哪些?仔细体会其表达效果。 学生自由选例,品评。 如写鱼鸟,说它们悠然自得,洋溢着喜气,这样写,增加了景物的动感或“灵气”,同 时也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4、学生背诵文中运用白描、比喻、拟人的文句,增加语言积累。 5、至于章法上的欲扬先抑(第一段写城中余寒,为下文写田郊春光作铺垫)、生动的场 面描写(游人欢乐、喜庆的场面)等,可提示学生自行品味,此处不再赘言。 六、比较阅读,感受袁宏道游记散文的独特魅力,总结全文。 1、教师提示:这个单元有四篇文章均为山水游记,试将本文与前三篇课文比较,体会 它们的不同特点。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 前三篇课文,如柳宗元《小石潭记》、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重寄 托重理念。袁宏道更注重对大自然的客观描写,也揭示出人们游山玩水的愉悦心情。 教师可指导学生就创作动机、内容、艺术风格等方面作一些比较,然后集体交流,达成 共识。 2、请两位同学对课堂学习进行总结,其余同学补充评议。 七、布置作业 课件显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