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语文 版本人教实验版期数2311 年级初二 编稿老师韦雪梅 审稿教师 【同步教育信息】 本周教学内容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你一定会听见的》 二.重点、难点: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学习重点与难点 1.比较阅读:这两篇短文都谈及恐龙的灭绝,比较分析它们各自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 (二)学法指导: 课文研讨: 1.整体把握 这两篇科普短文选自阿西莫夫晚年的著作《新疆域》。阿西莫夫在本书序言中说,这些 文章,是“对科学近期进展的回顾和对导致我们形成清晰知识的历史成就的重新检讨与评 价”。阿西莫夫认为,“科学是个极具活力的领域,而且它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充满活力”,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科学的新进展而欣喜,“对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令人敬畏的新疆域感到惊 奇”。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内容上有一定的 关联,说明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相互参照阅读。 恐龙无处不在 《恐龙无处不在》,这是一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的科普 论文。 文章开头突发议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 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两句议论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南极和地球其他大陆上都发 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特别是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引起了作 者深入的思考:“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作者 并没有把思维定格在恐龙本身的研究上,而是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考察,由 此及彼步步追问:“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 个大陆上去的呢?”行文到第6、7段,对这一问题做出直截了当的回答:“是大陆在漂移 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 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显然,一部分恐龙正是搭乘这班“航船”来到南极的。 第8、9、10、11段简明地介绍了“板块”学说,并说明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的原因。 地球在四十多亿年的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由于恐龙统治地球的时间太 长,它们恰好经历了一个泛大陆由合而分的过程,成了地质演变历史的见证。泛大陆先是分 成了四块,然后大部分继续分裂(只有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后合为一体),于是“每一 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1 学 科 语文 版 本 人教实验版 期 数 2311 年 级 初二 编稿老师 韦雪梅 审稿教师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你一定会听见的》 二. 重点、难点: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一)学习重点与难点: 1. 比较阅读:这两篇短文都谈及恐龙的灭绝,比较分析它们各自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 (二)学法指导: 课文研讨: 1. 整体把握 这两篇科普短文选自阿西莫夫晚年的著作《新疆域》。阿西莫夫在本书序言中说,这些 文章,是“对科学近期进展的回顾和对导致我们形成清晰知识的历史成就的重新检讨与评 价”。阿西莫夫认为,“科学是个极具活力的领域,而且它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充满活力”,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科学的新进展而欣喜,“对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令人敬畏的新疆域感到惊 奇”。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内容上有一定的 关联,说明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相互参照阅读。 恐龙无处不在 《恐龙无处不在》,这是一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的科普 论文。 文章开头突发议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 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两句议论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南极和地球其他大陆上都发 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特别是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引起了作 者深入的思考:“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作者 并没有把思维定格在恐龙本身的研究上,而是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考察,由 此及彼步步追问:“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 个大陆上去的呢?”行文到第 6、7 段,对这一问题做出直截了当的回答:“是大陆在漂移 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 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显然,一部分恐龙正是搭乘这班“航船”来到南极的。 第 8、9、10、11 段简明地介绍了“板块”学说,并说明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的原因。 地球在四十多亿年的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由于恐龙统治地球的时间太 长,它们恰好经历了一个泛大陆由合而分的过程,成了地质演变历史的见证。泛大陆先是分 成了四块,然后大部分继续分裂(只有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后合为一体),于是“每一 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南极大陆,这个也曾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之舟”,由于它驶向了地球的极地而“最后成 了冰天雪地”,导致搭乘这班航船的大部分生物灭绝,恐龙不过是它们之中较为显赫的一个 族系。如果南极大陆现在没有几英里厚的冰层覆盖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当年大灭绝的遗迹 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是大陆漂移学说的有力证据。这表明每一个科学的新发现都会 引起新的思考,成为新的科学研究的基础,或者由此可以开辟出科学研究的新领域,或者为 已有的研究、假说提供新的证据,从而推动科学研究的向前发展。这就照应了作者在本文开 头提出的观点。 被压扁的沙子 这篇短文,初看题目不知所云,什么叫“被压扁的沙子”?沙子在什么情况下会被压扁 呢?“被压扁的沙子”能说明什么问题?并且,在开头一段,作者同样提出了一个与题目似 乎毫不相干的问题:“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 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读完这段文字,感到仿佛是在讨论前一篇未 了的话题。的确,与前文的论证方法异曲同工,作者正是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 的死因一一再一次证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 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接下来,作者从引述1980年一则报道谈起,继续探讨6500万年前的那次“大灭绝” 介绍了两种不同的解释:“撞击说”和“火山说”。进而指出:“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 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这就揭示出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 行文至此,才引出“被压扁的沙子”一一斯石英的话题。 作者在解释了斯石英一一被压扁的沙子及形成原因之后,便重点说明斯石英的性质 一)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它会变为普通沙子,但在自然状态下的“反弹”非常缓慢,可 以保持数百万年:另一方面,斯石英在很高的温度下,又会很快恢复为普通沙子。(二)斯 石英“只出现在被强烈挤压的地方”,它的形成来自于巨大的压力。作者讨论这些问题似乎 与开头提出的问题没有什么关系,再看下文,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为排除“火山说”并确 认“撞击说”提供科学根据 行文至12段,作者在前文所阐明的科学理论依据基础上,进一步断定有斯石英的地方 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因为有挤压才有斯石英,而有火山就没有 斯石英,火山会把斯石英恢复成普通的沙子)。最后,用亚里桑那大学的麦克霍恩和几位合 作者的“研究”、“检测”的结果有力地证明了“在6500万年以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并 形成了数吨重的斯石英。……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同前文一样,本文逻辑严谨,说理充分,是运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探究的又 一杰作,表现了作者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力以及深入探索的精神 2.问题研究 (1)“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 产生影响。” 从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得出恐龙曾遍布世界这一结论也许并不困难,二者之间的联系也 容易让人理解,但是,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与地质学说有什么关系,一般读者很难提出这样 的问题。但是在科学家的眼里,它们却有内在的关联。课文就是从南极的恐龙化石的发现来 论证“板块构造”理论,恐龙化石成了支持“板块构造”的有力证据。作者在文章开头的这
2 南极大陆,这个也曾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之舟”,由于它驶向了地球的极地而“最后成 了冰天雪地”,导致搭乘这班航船的大部分生物灭绝,恐龙不过是它们之中较为显赫的一个 族系。如果南极大陆现在没有几英里厚的冰层覆盖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当年大灭绝的遗迹。 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是大陆漂移学说的有力证据。这表明每一个科学的新发现都会 引起新的思考,成为新的科学研究的基础,或者由此可以开辟出科学研究的新领域,或者为 已有的研究、假说提供新的证据,从而推动科学研究的向前发展。这就照应了作者在本文开 头提出的观点。 被压扁的沙子 这篇短文,初看题目不知所云,什么叫“被压扁的沙子”?沙子在什么情况下会被压扁 呢?“被压扁的沙子”能说明什么问题?并且,在开头一段,作者同样提出了一个与题目似 乎毫不相干的问题:“在过去的 9 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 6500 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 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读完这段文字,感到仿佛是在讨论前一篇未 了的话题。的确,与前文的论证方法异曲同工,作者正是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 的死因--再一次证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 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接下来,作者从引述 1980 年一则报道谈起,继续探讨 6500 万年前的那次“大灭绝”, 介绍了两种不同的解释:“撞击说”和“火山说”。进而指出:“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 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这就揭示出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 行文至此,才引出“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的话题。 作者在解释了斯石英--被压扁的沙子及形成原因之后,便重点说明斯石英的性质: (一)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它会变为普通沙子,但在自然状态下的“反弹”非常缓慢,可 以保持数百万年;另一方面,斯石英在很高的温度下,又会很快恢复为普通沙子。(二)斯 石英“只出现在被强烈挤压的地方”,它的形成来自于巨大的压力。作者讨论这些问题似乎 与开头提出的问题没有什么关系,再看下文,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为排除“火山说”并确 认“撞击说”提供科学根据。 行文至 12 段,作者在前文所阐明的科学理论依据基础上,进一步断定有斯石英的地方 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因为有挤压才有斯石英,而有火山就没有 斯石英,火山会把斯石英恢复成普通的沙子)。最后,用亚里桑那大学的麦克霍恩和几位合 作者的“研究”、“检测”的结果有力地证明了“在 6500 万年以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并 形成了数吨重的斯石英。……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同前文一样,本文逻辑严谨,说理充分,是运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探究的又 一杰作,表现了作者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力以及深入探索的精神。 2. 问题研究 (1)“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 产生影响。” 从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得出恐龙曾遍布世界这一结论也许并不困难,二者之间的联系也 容易让人理解,但是,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与地质学说有什么关系,一般读者很难提出这样 的问题。但是在科学家的眼里,它们却有内在的关联。课文就是从南极的恐龙化石的发现来 论证“板块构造”理论,恐龙化石成了支持“板块构造”的有力证据。作者在文章开头的这
两句议论,并非浮泛之论,而是有其确凿的根据。实际上,第二篇短文也用另一个科学探究 的事实进一步论证了这一道理。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的获得和理解,而 要更多地注意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一一善于联系,在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事物中寻找内 在联系,这是思维创新的重要特征,也是研究和发现的必要前提。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生 活中,只要我们留心,也常常会领悟到这一道理;如果具备了这样的思维品质,我们也会在 别人不经意的地方有独到的发现 (2)“如果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 这一句话在文中不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它表明了作者的思维方法,其思维触角 已经伸向另一领域。正是把恐龙化石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的思考,才使作者进一步追问:“恐 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接着作者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明了“恐龙实际上并不适 应寒冷的气候”,这样又把本来的疑团推进了一步: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 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行文至此,才对本文所要阐明的中心议题 正面作答。由此可见,思维方式和提问方式常常是解决问题的先导。这对我们认识事物和解 决问题都应有所启迪。 (3)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选用的材料不同,所说明的主要问题也不同。 试结合课文做具体分析。 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第一篇短文谈到恐龙的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 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而在第二篇中,恐龙的灭绝则成为探讨的主题, “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由此可见作者具有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 (4)下列语句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试结合上下文,说说各自 的作用 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 2.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 衣无缝 3.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4.即非常纯的沙子 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答:第1题,如果抽象地说现代两栖动物,不加以举例,读者可能一时想不到是指哪些 动物。现代两栖动物很多,举“青蛙”和“蟾蜍”,是因为它们“人人皆知”,人们非常熟 悉。“青蛙”和“蟾蜍”不能在南极生存,犹如当年恐龙不能适应南极的生态气候一样,因 为它们同属两栖动物 第2题,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与非洲海 岸线惊人的吻合,这不是能用巧合来解释的,只能说明它们原来在一起 第3题,这是俏皮话,但也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 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做这样的假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4题,这一句话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 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是“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 第5题,这一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 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也许没有人会在意斯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会愿意把金刚石变 为碳,因为金刚石太名贵了。作者随笔幽默了一下,也表现了作者思维的活跃
3 两句议论,并非浮泛之论,而是有其确凿的根据。实际上,第二篇短文也用另一个科学探究 的事实进一步论证了这一道理。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的获得和理解,而 要更多地注意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善于联系,在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事物中寻找内 在联系,这是思维创新的重要特征,也是研究和发现的必要前提。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生 活中,只要我们留心,也常常会领悟到这一道理;如果具备了这样的思维品质,我们也会在 别人不经意的地方有独到的发现。 (2)“如果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 这一句话在文中不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它表明了作者的思维方法,其思维触角 已经伸向另一领域。正是把恐龙化石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的思考,才使作者进一步追问:“恐 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接着作者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明了“恐龙实际上并不适 应寒冷的气候”,这样又把本来的疑团推进了一步: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 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行文至此,才对本文所要阐明的中心议题 正面作答。由此可见,思维方式和提问方式常常是解决问题的先导。这对我们认识事物和解 决问题都应有所启迪。 (3)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选用的材料不同,所说明的主要问题也不同。 试结合课文做具体分析。 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第一篇短文谈到恐龙的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 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而在第二篇中,恐龙的灭绝则成为探讨的主题, “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由此可见作者具有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 (4)下列语句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试结合上下文,说说各自 的作用。 1. 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 2. 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 衣无缝。 3. 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4. 即非常纯的沙子。 5. 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答:第 1 题,如果抽象地说现代两栖动物,不加以举例,读者可能一时想不到是指哪些 动物。现代两栖动物很多,举“青蛙”和“蟾蜍”,是因为它们“人人皆知”,人们非常熟 悉。“青蛙”和“蟾蜍”不能在南极生存,犹如当年恐龙不能适应南极的生态气候一样,因 为它们同属两栖动物。 第 2 题,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与非洲海 岸线惊人的吻合,这不是能用巧合来解释的,只能说明它们原来在一起。 第 3 题,这是俏皮话,但也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 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做这样的假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 4 题,这一句话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 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是“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 第 5 题,这一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 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也许没有人会在意斯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会愿意把金刚石变 为碳,因为金刚石太名贵了。作者随笔幽默了一下,也表现了作者思维的活跃
《生物入侵者》 (一)重点与难点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说说文章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2.在介绍事物特征时,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二)学法指导 1.整体把握 本文介绍的是关于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移迁可能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知识,是一则事理性 说明文 文章开头,作者假设一种情景,通过普通人与科学家的不同反应,自然引出话题一一生 物入侵者,并对什么是“生物入侵者”进行解释。 第2、3、4段具体写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作者先写生物在自然条件下迁徙、繁 衍,“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这样写,是对生物入侵者作明确的界定,生物入侵 者是指“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那么, 为什么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会造成生物入侵现象呢?文章3、4两段 以斑贝、天牛、红蚂蚁、棕树蛇为例做了具体说明。 第5段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由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生物入侵者 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偷渡”入境。 第6、7段写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一部分人认为,经过“物 竞天择”,可以制约“生物入侵者”的危害,达到新的生态平衡。另一部分人认为听任“生 物入侵者”自由发展会给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造成严重危害。 第8段写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 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本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首先引出话题(议题),接着 摆出现象,再探讨因果,最后讨论对策。基本上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 辑思路展开的 2.问题研究 (1)为什么对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这种普通人不会感到惊讶的事情,生物学家 和生态学家会认为这“不是件寻常小事”? 普通人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只会感到新奇,不会考虑更多的问题;生物学家和 生态学家对此就会考虑许多问题:甲虫是从哪里来的?甲虫是如何到这里来的?甲虫生态是 怎样的?甲虫是否会对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影响?等等。他们是不会视而不见的 文章第2段已经写到,生物种类的自然繁衍和迁移,由于进行缓慢,并受到时间和空间 跨度的限制,不会造成生态环境的失衡。如果这种迁移是由于人类的跨地域活动造成的,那 么它们的迁移速度就会极大地加快,也会很容易地突破时间和空间跨度的限制,后果就不堪 设想了。所以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时,应充分考虑“人为干预”。 (2)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过程中,强调“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 天敌伤害”这两个条件? 生物的自然存在和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这种规律就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总结的 “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某一地区的物种都是当地生物链的一环,经历相当长的历史 时期形成一种平衡状态。如果由于人为的干预打破了这种平衡,等于破坏了生物链的平衡状
4 《生物入侵者》 (一)重点与难点: 1.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说说文章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2. 在介绍事物特征时,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二)学法指导: 1. 整体把握: 本文介绍的是关于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移迁可能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知识,是一则事理性 说明文。 文章开头,作者假设一种情景,通过普通人与科学家的不同反应,自然引出话题--生 物入侵者,并对什么是“生物入侵者”进行解释。 第 2、3、4 段具体写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作者先写生物在自然条件下迁徙、繁 衍,“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这样写,是对生物入侵者作明确的界定,生物入侵 者是指“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那么, 为什么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会造成生物入侵现象呢?文章 3、4 两段 以斑贝、天牛、红蚂蚁、棕树蛇为例做了具体说明。 第 5 段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由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生物入侵者 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偷渡”入境。 第 6、7 段写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一部分人认为,经过“物 竞天择”,可以制约“生物入侵者”的危害,达到新的生态平衡。另一部分人认为听任“生 物入侵者”自由发展会给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造成严重危害。 第 8 段写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 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本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首先引出话题(议题),接着 摆出现象,再探讨因果,最后讨论对策。基本上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 辑思路展开的。 2. 问题研究 (1)为什么对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这种普通人不会感到惊讶的事情,生物学家 和生态学家会认为这“不是件寻常小事”? 普通人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只会感到新奇,不会考虑更多的问题;生物学家和 生态学家对此就会考虑许多问题:甲虫是从哪里来的?甲虫是如何到这里来的?甲虫生态是 怎样的?甲虫是否会对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影响?等等。他们是不会视而不见的。 文章第 2 段已经写到,生物种类的自然繁衍和迁移,由于进行缓慢,并受到时间和空间 跨度的限制,不会造成生态环境的失衡。如果这种迁移是由于人类的跨地域活动造成的,那 么它们的迁移速度就会极大地加快,也会很容易地突破时间和空间跨度的限制,后果就不堪 设想了。所以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时,应充分考虑“人为干预”。 (2)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过程中,强调“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 天敌伤害”这两个条件? 生物的自然存在和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这种规律就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总结的 “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某一地区的物种都是当地生物链的一环,经历相当长的历史 时期形成一种平衡状态。如果由于人为的干预打破了这种平衡,等于破坏了生物链的平衡状
态,就可能产生两种后果:一种是经过一个较长时期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另一种就是产生“生 物入侵者”,给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危害。 3.阅读课文,说说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文章从解释“生物入侵者”这个概 念入手,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形成“生物入 侵者”的原因、科学界对待“生物入侵者”的不同见解和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所 采取的措施 (4)文中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试从课文中找出来,说说它们 的表达效果 A.列数字实际上也是一种用事实进行说明的方法。数字化的事实也能引发读者的想象 例如:“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 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仅仅在20世纪40年代至今的60年间,关 岛鸟类就由11种减少到两种,这个数字的变化清楚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的危害 “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 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这两句话中的数字,自然使人想到“生 物入侵者”对人类危害之大 B.举例子是为了支撑观点,使之更具说服力。例如:举出蒲公英和山间溪水中的鱼虾 的繁殖时间和空间跨度非常有限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陆路和航海技术 尚不发达,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并没有受到太大破坏”这种说法:举出欧洲斑贝、亚洲天牛 和南美红蚂蚁对北美洲的入侵,有力地说明“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举出棕 树蛇几乎灭绝关岛鸟类的例子,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举岀新鲜水果和蔬 菜、跨国宠物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形成“生物入侵者”的人为的原因:举出美国众议院通过 加强对可能夹带外来物种的交通工具的跨部门监控议案的例子,说明目前世界各国对待“生 物入侵者”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C.打比方是为了使说明更形象。例如:“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义, 它告诉读者这一类“入侵者”的“移民”行为,是会对人类和自然造成危害的;把登陆北美 的欧洲斑贝比成“偷渡者”,它们在不知不觉中登上北美大陆,并悄悄地给人类造成危害 把害虫随贸易途径传遍全世界比喻“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 分形象。 (5)你知道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吗?你在生活中发现过生物入侵的现象吗?如果 有,说给同学们听听 下面就是一则关于“生物入侵者”的最新报道。这则报道告诉我们:(1)时至今日 生物入侵者”仍随时都有入侵的可能,(2)我国对“生物入侵者”采取了严格的防范措 我国暂停从菲进口凤梨香蕉种苗 据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记者齐中熙)国家质检总局、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日前联 合发布公告,宣布暂停从菲律宾进口凤梨、香蕉种苗等香蕉穿孔线虫寄生植物,一经发现, 一律作退回或销毁处理 据悉,今年1月,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在对菲律宾进口的凤梨种苗实施检疫时,截 获一类危险性有害生物一一香蕉穿孔线虫。为防止疫情传入,保护我国农林业生产安全,根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决定对菲律宾凤梨
5 态,就可能产生两种后果:一种是经过一个较长时期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另一种就是产生“生 物入侵者”,给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危害。 3. 阅读课文,说说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文章从解释“生物入侵者”这个概 念入手,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形成“生物入 侵者”的原因、科学界对待“生物入侵者”的不同见解和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所 采取的措施。 (4)文中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试从课文中找出来,说说它们 的表达效果。 A. 列数字实际上也是一种用事实进行说明的方法。数字化的事实也能引发读者的想象。 例如:“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 11 种鸟类中已有 9 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 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仅仅在 20 世纪 40 年代至今的 60 年间,关 岛鸟类就由 11 种减少到两种,这个数字的变化清楚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的危害; “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 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这两句话中的数字,自然使人想到“生 物入侵者”对人类危害之大。 B. 举例子是为了支撑观点,使之更具说服力。例如:举出蒲公英和山间溪水中的鱼虾 的繁殖时间和空间跨度非常有限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陆路和航海技术 尚不发达,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并没有受到太大破坏”这种说法:举出欧洲斑贝、亚洲天牛 和南美红蚂蚁对北美洲的入侵,有力地说明“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举出棕 树蛇几乎灭绝关岛鸟类的例子,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举出新鲜水果和蔬 菜、跨国宠物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形成“生物入侵者”的人为的原因;举出美国众议院通过 加强对可能夹带外来物种的交通工具的跨部门监控议案的例子,说明目前世界各国对待“生 物入侵者”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C. 打比方是为了使说明更形象。例如:“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义, 它告诉读者这一类“入侵者”的“移民”行为,是会对人类和自然造成危害的;把登陆北美 的欧洲斑贝比成“偷渡者”,它们在不知不觉中登上北美大陆,并悄悄地给人类造成危害; 把害虫随贸易途径传遍全世界比喻“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十分形象。 (5)你知道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吗?你在生活中发现过生物入侵的现象吗?如果 有,说给同学们听听。 下面就是一则关于“生物入侵者”的最新报道。这则报道告诉我们:(1)时至今日, “生物入侵者”仍随时都有入侵的可能,(2)我国对“生物入侵者”采取了严格的防范措 施。 我国暂停从菲进口凤梨香蕉种苗 据新华社北京 2 月 20 日电(记者齐中熙)国家质检总局、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日前联 合发布公告,宣布暂停从菲律宾进口凤梨、香蕉种苗等香蕉穿孔线虫寄生植物,一经发现, 一律作退回或销毁处理。 据悉,今年 1 月,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在对菲律宾进口的凤梨种苗实施检疫时,截 获一类危险性有害生物--香蕉穿孔线虫。为防止疫情传入,保护我国农林业生产安全,根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决定对菲律宾凤梨
香蕉种苗等香蕉穿孔线虫寄生植物进口采取临时紧急检疫措施 (摘自2002年2月21日《每日新报》) 《你一定会听见 (一)重点与难点 1.通读全文,整体把握全文内容 2.课文写了很多声音,你用心听过哪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你喜欢的语句,说说你的感受 4.体会文章语言技巧。 (二)学法指导: 整体把握 1.关于采用的人称 全文用第二人称“你”来叙述,读者容易获得认同感。阅读时和我们谈心,亲切随和, 娓娓道来 2.关于语言技巧 (1)本文的语言活泼风趣,优美形象。如,“蒲公英有一蓬金黄色的头发,当起风的 时候,头发互相轻触着,像磨砂纸那样沙沙地一阵细响……”“蚂蚁们排列在红红的枫叶上 准备做体操,‘噗!’一粒小酸果从头顶落下,‘不好,炸弹来啦!’……”“一个宁静的 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啊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 上……”把“声音”写得富有诗情画意 (2)运用排比,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课文的1、2、3段构成一组排比段,形象地 铺陈出那些富有诗意但又细微得难以觉察的声音:5、6、7段构成一组排比段,列出了生活 中习以为常、不被留意的声音,这三个段落基本上均由排比句构成。 (3)文中运用提问、设问、反问等多种问句,不断激活读者生活体验,引发读者思考。 关于课文内容与结构 开头三段写了三种“声音”:“蒲公英梳头的声音”“蚂蚁小跑步的声音”“雪花飘落 的声音”。这三种声音太细微,因而我们难以觉察。接着作者又写了三种“声音”;“风吹 的声音”、“动物的声音”、“水声”。读过这三种声音我们似有所悟,原来声音世界里竟 是如此丰富多彩。第1至8段,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奇妙无穷的各种声音。 行文至第9段,作者用“你当然知道……”一句,从对声音的“列举”跳脱开来,转入 对声音与我们生活关系的探讨。“每一种声响,每一种声音,都代表了不同的意思。从声音 里,人学会了分辨、感受各种喜怒哀乐,也吸收了知识。……”“用心听,用心看,也用心 想,构成了一个丰富奇妙的世界。”接下来,作者从正反两个方面谈声音对我们的意义:会 听,有选择地听,他就可以在“听”的过程中成长,“这些声音,充实了他的生活,使他得 到很多乐趣。”反之,“当一个人丧失了接收‘世界声音’的能力,不也正意味着这个人内 心世界的封闭和退缩,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吗?”接着,作者又用一连串发问,促使 我们关注声音世界,用心去听 文章的结尾部分新颖别致,作者不像惯常行文那样或总结或引申,而是别出心裁地建议
6 香蕉种苗等香蕉穿孔线虫寄生植物进口采取临时紧急检疫措施。 (摘自 2002 年 2 月 21 日《每日新报》) 《你一定会听见》 (一)重点与难点: 1. 通读全文,整体把握全文内容。 2. 课文写了很多声音,你用心听过哪些?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你喜欢的语句,说说你的感受。 4. 体会文章语言技巧。 (二)学法指导: 整体把握 1. 关于采用的人称 全文用第二人称“你”来叙述,读者容易获得认同感。阅读时和我们谈心,亲切随和, 娓娓道来。 2. 关于语言技巧 (1)本文的语言活泼风趣,优美形象。如,“蒲公英有一蓬金黄色的头发,当起风的 时候,头发互相轻触着,像磨砂纸那样沙沙地一阵细响……”“蚂蚁们排列在红红的枫叶上 准备做体操,‘噗!’一粒小酸果从头顶落下,‘不好,炸弹来啦!’……”“一个宁静的 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啊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 上……”把“声音”写得富有诗情画意。 (2)运用排比,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课文的 1、2、3 段构成一组排比段,形象地 铺陈出那些富有诗意但又细微得难以觉察的声音;5、6、7 段构成一组排比段,列出了生活 中习以为常、不被留意的声音,这三个段落基本上均由排比句构成。 (3)文中运用提问、设问、反问等多种问句,不断激活读者生活体验,引发读者思考。 3. 关于课文内容与结构 开头三段写了三种“声音”:“蒲公英梳头的声音”“蚂蚁小跑步的声音”“雪花飘落 的声音”。这三种声音太细微,因而我们难以觉察。接着作者又写了三种“声音”;“风吹 的声音”、“动物的声音”、“水声”。读过这三种声音我们似有所悟,原来声音世界里竟 是如此丰富多彩。第 1 至 8 段,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奇妙无穷的各种声音。 行文至第 9 段,作者用“你当然知道……”一句,从对声音的“列举”跳脱开来,转入 对声音与我们生活关系的探讨。“每一种声响,每一种声音,都代表了不同的意思。从声音 里,人学会了分辨、感受各种喜怒哀乐,也吸收了知识。……”“用心听,用心看,也用心 想,构成了一个丰富奇妙的世界。”接下来,作者从正反两个方面谈声音对我们的意义:会 听,有选择地听,他就可以在“听”的过程中成长,“这些声音,充实了他的生活,使他得 到很多乐趣。”反之,“当一个人丧失了接收‘世界声音’的能力,不也正意味着这个人内 心世界的封闭和退缩,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吗?”接着,作者又用一连串发问,促使 我们关注声音世界,用心去听。 文章的结尾部分新颖别致,作者不像惯常行文那样或总结或引申,而是别出心裁地建议
你做做“声音游戏”,通过游戏,我们将进入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进而听见自己的心音, 由此“构成了一个丰富奇妙的世界”,“得到很多乐趣”,进一步印证了文章的主题 问题研究 为什么写声音从“无声”写起? 开篇描写“蒲公英梳头”、“80只蚂蚁小跑步”、“雪花飘落”的“声音”,而这些 所谓的声音我们一般是听不见的。“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 人更加感到沉寂”(《祝福》),作家描写雪花飘落“似乎瑟瑟有声”,把无声写成有声 目的在于使人更加感到夜的沉寂。但若承认“声音就是物体振动时,与空气相激荡所发出的 声响”这个定义是正确的,那么也就应该承认,“蒲公英梳头”、“蚂蚁小跑步”、“雪花 飘落”都是有声响的,只不过这声响太过细小,我们的耳朵难以感觉到罢了。从这样细小的 声音一一平常所谓“无声”入笔,那么世界上的一切声响也就无不在可听见之列了 【模拟试题】 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按拼音写汉字 遗骸()褶皱 藩篱() 归j() 面j( 喷嚏()嘈杂()过滤() 2.下列词语有错的一项是( A.唠唠叨叨 充耳不闻 B.视而不见 五采斑斓 C.束手无策 无动于衷 D.在劫难逃 天衣无缝 3.选出下列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A.老师,我今天上去的作业,你一定得改啊 B.如此龌龊的衣服,我不穿。 C.奶奶不让你看电视,是怕耽误你的学习。 D.喂,说你呢,前面危险。 4.指出下列各句分别属于什么修辞方法 A.蒲公英有一蓬金色的头发,当起风的时候,头发互相轻触,像磨砂纸那样沙沙地 阵细响。拟人、比喻 B.游子离开了祖国,就像巨轮离开了海洋,就像植物离开了土地,就像鱼儿离开了水 一样。排比、比喻 C.盼望着,盼望着,东凤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反复 D.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拟人
7 你做做“声音游戏”,通过游戏,我们将进入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进而听见自己的心音, 由此“构成了一个丰富奇妙的世界”,“得到很多乐趣”,进一步印证了文章的主题。 问题研究 为什么写声音从“无声”写起? 开篇描写“蒲公英梳头”、“80 只蚂蚁小跑步”、“雪花飘落”的“声音”,而这些 所谓的声音我们一般是听不见的。“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 人更加感到沉寂”(《祝福》),作家描写雪花飘落“似乎瑟瑟有声”,把无声写成有声, 目的在于使人更加感到夜的沉寂。但若承认“声音就是物体振动时,与空气相激荡所发出的 声响”这个定义是正确的,那么也就应该承认,“蒲公英梳头”、“蚂蚁小跑步”、“雪花 飘落”都是有声响的,只不过这声响太过细小,我们的耳朵难以感觉到罢了。从这样细小的 声音--平常所谓“无声”入笔,那么世界上的一切声响也就无不在可听见之列了。 【模拟试题】 一. 知识积累: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按拼音写汉字: 遗骸.( ) 褶皱..( ) 藩篱..( ) ( )qī 息 归 jiū ( ) 面 jiá( ) 喷嚏..( ) 嘈杂..( ) 过滤.( ) 2. 下列词语有错的一项是( ) A. 唠唠叨叨 充耳不闻 B. 视而不见 五采斑斓 C. 束手无策 无动于衷 D. 在劫难逃 天衣无缝 3. 选出下列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 A. 老师,我今天上去的作业,你一定得改啊。 B. 如此龌龊的衣服,我不穿。 C. 奶奶不让你看电视,是怕耽误你的学习。 D. 喂,说你呢,前面危险。 4. 指出下列各句分别属于什么修辞方法 A. 蒲公英有一蓬金色的头发,当起风的时候,头发互相轻触,像磨砂纸那样沙沙地一 阵细响。拟人、比喻 B. 游子离开了祖国,就像巨轮离开了海洋,就像植物离开了土地,就像鱼儿离开了水 一样。排比、比喻 C.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反复 D.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拟人
5.选出词性相同的一项() A.作业笔记教师提问 B.伟大光荣满意希望 C.思想考虑发现提高 D.准备 复习思考学习 6.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A.这个山区对于我很熟悉,能一一说出佳出来 B.谁都不能不否认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行的。 C.他的眼前浮现出老师亲切的笑容和谆谆教诲 D.当前生产急需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文段阅读: 常年漂浮的海冰,是北冰洋最独特的景观。北极海冰不仅是北极熊、海象、海豹等北极 动物_A(q)息的乐园,更具有气候学上的意义。科学研究表明,北极海冰有调 节北冰洋温度的神奇功能,它是北冰洋天然的“空调器” 那么,海冰调节北冰洋温度的作用机理是怎样的呢? 直观地说,北极海冰覆盖在海洋表面,犹如隔热毯一般镐垫在大气与海水之间,阻隔了 大气与大洋之间的能量交换。海冰的反KR率高达55%-85%,即使在太阳辐射强烈的夏 季极昼时期,_B_热能还是被海冰反射回去,所以盛夏季节的北冰洋依然保持着“凉 爽”的“体温” 冬季极夜来临时,海水又阻断了热能由海洋向大气的传输,减弱了海水热量的释放,有 效地保护着北冰洋的热量,使得北冰洋在寒冷的冬季仍能保持“温暖”的“体温”。从北极 海冰的变化过程来看,其季节性的成冰与消融过程恰恰是热量的释放与储存过程,海冰的这 种季节变化特征也有效地调节着海水的温度。夏季的北冰洋,海水特别是海冰的下表面处于 大规模消融期,融冰过程所吸收的大量热能缓解了海水温度的上升:相反,冬季成冰过程释 放的热量又会减缓海洋的降温。 北极的海冰,精心地C(h)护着北冰洋;维系着北极地区生态系统平衡,影响 着“海一一冰一一气”耦合作用过程,灵敏地指示着全球气候与环境的变化 1.根据汉语拼音分别在A、C处填上恰当的汉字 2.本文说明的对象是()(2分) A.海冰 B.北冰洋 C.海冰的调节功能D.北冰洋的海冰 3.第3段中B处是否要添加“到达北冰洋洋面的”和“相当一部分”这两个限制语?选 出正确的一项 A.两个都要加。 B.两个都不要加 C.只要加前一个D.只要加后一个
8 5. 选出词性相同的一项( ) A. 作业 笔记 教师 提问 B. 伟大 光荣 满意 希望 C. 思想 考虑 发现 提高 D. 准备 复习 思考 学习 6. 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A. 这个山区对于我很熟悉,能一一说出佳出来。 B. 谁都不能不否认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行的。 C. 他的眼前浮现出老师亲切的笑容和谆谆教诲。 D. 当前生产急需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二. 文段阅读: (一) 常年漂浮的海冰,是北冰洋最独特的景观。北极海冰不仅是北极熊、海象、海豹等北极 动物 A (qī )息的乐园,更具有气候学上的意义。科学研究表明,北极海冰有调 节北冰洋温度的神奇功能,它是北冰洋天然的“空调器”。 那么,海冰调节北冰洋温度的作用机理是怎样的呢? 直观地说,北极海冰覆盖在海洋表面,犹如隔热毯一般镐垫在大气与海水之间,阻隔了 大气与大洋之间的能量交换。海冰的反 KR 率高达 55%-85%,即使在太阳辐射强烈的夏 季极昼时期, B 热能还是被海冰反射回去,所以盛夏季节的北冰洋依然保持着“凉 爽”的“体温”。 冬季极夜来临时,海水又阻断了热能由海洋向大气的传输,减弱了海水热量的释放,有 效地保护着北冰洋的热量,使得北冰洋在寒冷的冬季仍能保持“温暖”的“体温”。从北极 海冰的变化过程来看,其季节性的成冰与消融过程恰恰是热量的释放与储存过程,海冰的这 种季节变化特征也有效地调节着海水的温度。夏季的北冰洋,海水特别是海冰的下表面处于 大规模消融期,融冰过程所吸收的大量热能缓解了海水温度的上升;相反,冬季成冰过程释 放的热量又会减缓海洋的降温。 北极的海冰,精心地 C (hē )护着北冰洋;维系着北极地区生态系统平衡,影响 着“海--冰--气”耦合作用过程,灵敏地指示着全球气候与环境的变化。 1. 根据汉语拼音分别在 A、C 处填上恰当的汉字: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文说明的对象是( )(2 分) A. 海冰 B. 北冰洋 C. 海冰的调节功能 D. 北冰洋的海冰 3. 第 3 段中 B 处是否要添加“到达北冰洋洋面的”和“相当一部分”这两个限制语?选 出正确的一项 A. 两个都要加。 B. 两个都不要加 C. 只要加前一个 D. 只要加后一个
4.第3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5.选出对文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2分) A.北极海冰一年四季都能调节北冰洋的温度 B.冬季的北冰洋,成冰过程是热量释放和储存的过程,也是减缓海水降温的过程 C.夏季北冰洋海水的调温,主要是靠其下表面的冰层进行的。 D.海冰不仅调节着北冰洋的温度,还影响着北极地区的生态平衡。 6.给文章设计一个比较直观形象的题目,不超过10个字(不含标点)。(2分) (二) 雀鸟为什么不吃虫 (1)据《中国环境报》报道,江苏泰兴鸟雀成灾!数万只尚不知名的雀鸟,将1200 多亩桃树刚吐的嫩芽尽数啄食 (2)看到这个消息,既感到震惊,又觉得它似乎在情理之中… (3)查有关资料,食植物的鸟类为数不少,但它们主要是吃植物的种子、果实以及花 蜜。仅有少数鸟类,如松鸡和雀鹛吃野生植物的芽苞、叶以及各种蒿草等。像那种成群的、 麻雀那样大小的、吃植物嫩芽的雀鸟,我花了很多工夫,就是査不到。 (4)不过,我们可以想一想,在连续数十年使用杀虫剂的今天,在农业区能够历尽种 种磨难仍保持如此种群的鸟类,难道它们是吃虫子的吗?我们知道,虫子一多,人们心里就 不舒服一一这就像眼睛容不得半粒沙砾一样,人们容不得它们的存在。在人为的环境里,那 些虫子是不太可能大量存在的。也就是说,这成群的小鸟能在哪里找到这么多的虫子,供它 们食用呢?或许它们是从别的地方长途迁徙而来的,即使这样,在它们的原产地也没有虫子 可吃。原因很简单,如果有虫子,那些成群的雀鸟却只吃植物嫩芽,而很多虫子也吃植物的 嫩芽,虫子又没有天敌,植物能活到今天吗?长此以往,以它们为食物的虫子早该绝迹了 (5)据我的观察,在我们这里能够见到的,可称得上“群”的小鸟是白头翁。可在秋 冬季节,它们是以几乎木质化了的秋枫的种子和只有一层薄皮的女贞予的种子为食。在春天, 它们一样也不吃虫。不知这是不是巧合?总之,它们家族能免遭灭绝真是幸运! (6)如果我们换个方式表达,可能就更说明问题,因为有了虫子,就会有人打农药, 所以,吃虫子的小鸟,将不太容易成活。因此,我有一个朦胧的感觉:江苏泰兴的那些小鸟 是长期被逼无奈才改变了习性的 (7)几十万年前,大熊猫被严酷的大自然所逼迫,也改变了习性。毕竟,生存才是硬 道理。那些来不及改变习性的雀鸟,就会遭到灭顶之灾!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一次恐怕不是 大自然的逼迫了! (8)幸运的是,江苏泰兴的雀鸟改变了习性,找到了新的食物。但那群改变了习性的 雀鸟真的就能免遭灭顶之灾吗? 江苏泰兴数万只雀鸟将1200多亩桃树的嫩芽尽数啄食,作者为此而“震惊”。根据第 (3)段的有关资料和后文的相关内容,分析作者感到“震惊”的原因
9 4. 第 3 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 选出对文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2 分) A. 北极海冰一年四季都能调节北冰洋的温度。 B. 冬季的北冰洋,成冰过程是热量释放和储存的过程,也是减缓海水降温的过程。 C. 夏季北冰洋海水的调温,主要是靠其下表面的冰层进行的。 D. 海冰不仅调节着北冰洋的温度,还影响着北极地区的生态平衡。 6. 给文章设计一个比较直观形象的题目,不超过 10 个字(不含标点)。(2 分) (二) 雀鸟为什么不吃虫 唐了 (1)据《中国环境报》报道,江苏泰兴鸟雀成灾!数万只尚不知名的雀鸟,将 1200 多亩桃树刚吐的嫩芽尽数啄食。 (2)看到这个消息,既感到震惊,又觉得它似乎在情理之中…… (3)查有关资料,食植物的鸟类为数不少,但它们主要是吃植物的种子、果实以及花 蜜。仅有少数鸟类,如松鸡和雀鹛吃野生植物的芽苞、叶以及各种蒿草等。像那种成群的、 麻雀那样大小的、吃植物嫩芽的雀鸟,我花了很多工夫,就是查不到。 (4)不过,我们可以想一想,在连续数十年使用杀虫剂的今天,在农业区能够历尽种 种磨难仍保持如此种群的鸟类,难道它们是吃虫子的吗?我们知道,虫子一多,人们心里就 不舒服--这就像眼睛容不得半粒沙砾一样,人们容不得它们的存在。在人为的环境里,那 些虫子是不太可能大量存在的。也就是说,这成群的小鸟能在哪里找到这么多的虫子,供它 们食用呢?或许它们是从别的地方长途迁徙而来的,即使这样,在它们的原产地也没有虫子 可吃。原因很简单,如果有虫子,那些成群的雀鸟却只吃植物嫩芽,而很多虫子也吃植物的 嫩芽,虫子又没有天敌,植物能活到今天吗?长此以往,以它们为食物的虫子早该绝迹了。 (5)据我的观察,在我们这里能够见到的,可称得上“群”的小鸟是白头翁。可在秋 冬季节,它们是以几乎木质化了的秋枫的种子和只有一层薄皮的女贞予的种子为食。在春天, 它们一样也不吃虫。不知这是不是巧合?总之,它们家族能免遭灭绝真是幸运! (6)如果我们换个方式表达,可能就更说明问题,因为有了虫子,就会有人打农药, 所以,吃虫子的小鸟,将不太容易成活。因此,我有一个朦胧的感觉:江苏泰兴的那些小鸟 是长期被逼无奈才改变了习性的。 (7)几十万年前,大熊猫被严酷的大自然所逼迫,也改变了习性。毕竟,生存才是硬 道理。那些来不及改变习性的雀鸟,就会遭到灭顶之灾!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一次恐怕不是 大自然的逼迫了! (8)幸运的是,江苏泰兴的雀鸟改变了习性,找到了新的食物。但那群改变了习性的 雀鸟真的就能免遭灭顶之灾吗? 1. 江苏泰兴数万只雀鸟将 1200 多亩桃树的嫩芽尽数啄食,作者为此而“震惊”。根据第 (3)段的有关资料和后文的相关内容,分析作者感到“震惊”的原因
2.在第(4)段里,作者得出了怎样的一个结论? 3.江苏泰兴那些改变了习性的雀鸟真的就能免遭灭顶之灾吗?为什么?(统观全文讲述 两点理由。) 答 4.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是要告诉人们怎样才能保护生态平衡呢? 答 完少再看答第
10 答: 2. 在第(4)段里,作者得出了怎样的一个结论? 答: 3. 江苏泰兴那些改变了习性的雀鸟真的就能免遭灭顶之灾吗?为什么?(统观全文讲述 两点理由。) 答: 4. 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是要告诉人们怎样才能保护生态平衡呢?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