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秋水 课文节选自《庄子·外篇》中《秋水》篇的开篇部分。文中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 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都是相对的,告诫人们不能囿于闻见而骄傲自大 课文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秋水时至”至“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 第一、二句写黄河的壮阔。第一句写秋水泛滥,“百川灌河”极言黄河之雄壮;第二句写河 面宽阔,“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极言黄河之开阔。一、二两句同时也道出了河伯骄傲 的原因。第三句写河伯的骄傲自满。他暗暗地高兴,“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一个“天下”, 个“尽”,把河伯那踌躇满志、飘飘然的神态描写得淋漓尽致。在写“壮阔”(一、二两句) 与写“骄傲”(第三句)之间,有一个“于是焉”,强调说明河伯是在这个时候,在这种情况 下“欣然自喜”的。 第二层(“顺流而东行”至“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第 四句“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文意由第一层过渡到第二层。第五句写大海的辽阔,用了 “不见水端”四个字,与前“不辩牛马”相比则不可同日而语。两相对比,河伯深感自己渺 小,然后向海神发出由衷的感叹。第六句用一个“于是焉”与第一层呼应,强调说明情况不 同,时间不同,河伯的认识也不同了。河伯望洋兴叹的一番话中,包括三层意思:先是引俗 语“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然后说自己曾 经不相信“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批评自己的妄自尊大,如果不是看到了大海的 宽阔,那自己的错误认识则永远也得不到改正:最后,河伯认为自己的浅陋将长久地被大方 之家耻笑 这篇文章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通篇都在设喻,在写河神认识的前后变化 时,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将黄河的壮阔与北海的广阔作比较(前者是“百川灌河”,“两涘渚 崖之间,不辩牛马”;后者是“不见水端”),还将河伯前后的认识作了对比(“欣然自喜” “望洋向若而叹”)。 21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文中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愚公移山的成功,表 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 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毛泽东同志曾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 们一起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 课文分为四个自然段 第一段,写故事背景。句句都与下面有关:“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说 明山又高又大,移山很艰难,其中“方”和“高”,极言移之不易:“本在”为后文山被移埋 下伏笔 第二段,写愚公决心移山,得到全家支持,并排除疑难,立即行动。这一段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从段首到“隐土之北”,这部分是故事情节的开端。“年且九十”为下文“残年余力 张本,“面山而居”引出“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一说明愚公移山的原因。“聚室而谋 说明愚公想到就做。“杂然相许”说明众人是坚决支持并积极为愚公献计献策的。“杂”突出 众人热情之高,场面之热烈。“杂然相许”后的“献疑”是情节中的“微波”,愚公之妻“献 疑”:“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语气,“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一屋何”,语气较轻,说 明都是她的真实想法。她虽“献疑”却并不反对移山。所以接着就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 的一个重要问题:“焉置土石?”妙就妙在众人的答疑,“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从中 可见他们对待“移山”的积极态度。第二层略写移山的情景,是故事情节的发展。移山的 的人少,只有五人,且老的老,小的小。“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说明运土的工具简陋落后
20 秋水 课文节选自《庄子•外篇》中《秋水》篇的开篇部分。文中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 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都是相对的,告诫人们不能囿于闻见而骄傲自大。 课文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秋水时至”至“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 第一、二句写黄河的壮阔。第一句写秋水泛滥,“百川灌河”极言黄河之雄壮;第二句写河 面宽阔,“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极言黄河之开阔。一、二两句同时也道出了河伯骄傲 的原因。第三句写河伯的骄傲自满。他暗暗地高兴,“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一个“天下”, 一个“尽”,把河伯那踌躇满志、飘飘然的神态描写得淋漓尽致。在写“壮阔”(一、二两句) 与写“骄傲”(第三句)之间,有一个“于是焉”,强调说明河伯是在这个时候,在这种情况 下“欣然自喜”的。 第二层(“顺流而东行”至“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第 四句“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文意由第一层过渡到第二层。第五句写大海的辽阔,用了 “不见水端”四个字,与前“不辩牛马”相比则不可同日而语。两相对比,河伯深感自己渺 小,然后向海神发出由衷的感叹。第六句用一个“于是焉”与第一层呼应,强调说明情况不 同,时间不同,河伯的认识也不同了。河伯望洋兴叹的一番话中,包括三层意思:先是引俗 语“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然后说自己曾 经不相信“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批评自己的妄自尊大,如果不是看到了大海的 宽阔,那自己的错误认识则永远也得不到改正;最后,河伯认为自己的浅陋将长久地被大方 之家耻笑。 这篇文章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通篇都在设喻,在写河神认识的前后变化 时,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将黄河的壮阔与北海的广阔作比较(前者是“百川灌河”,“两涘渚 崖之间,不辩牛马”;后者是“不见水端”),还将河伯前后的认识作了对比(“欣然自喜”— —“望洋向若而叹”)。 21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文中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愚公移山的成功,表 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 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毛泽东同志曾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 们一起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 课文分为四个自然段。 第一段,写故事背景。句句都与下面有关:“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说 明山又高又大,移山很艰难,其中“方”和“高”,极言移之不易;“本在”为后文山被移埋 下伏笔。 第二段,写愚公决心移山,得到全家支持,并排除疑难,立即行动。这一段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从段首到“隐土之北”,这部分是故事情节的开端。“年且九十”为下文“残年余力” 张本,“面山而居”引出“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说明愚公移山的原因。“聚室而谋” 说明愚公想到就做。“杂然相许”说明众人是坚决支持并积极为愚公献计献策的。“杂”突出 众人热情之高,场面之热烈。“杂然相许”后的“献疑”是情节中的“微波”,愚公之妻“献 疑”:“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语气,“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一屋何”,语气较轻,说 明都是她的真实想法。她虽“献疑”却并不反对移山。所以接着就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 的一个重要问题:“焉置土石?”妙就妙在众人的答疑,“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从中 可见他们对待“移山”的积极态度。第二层略写移山的情景,是故事情节的发展。移山的 的人少,只有五人,且老的老,小的小。“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说明运土的工具简陋落后
移山行动中,邻人孤儿“跳往助之”,“跳”写出了孩子的天真和热心参与的态度。写幼童移 山,有深意,这也与后文的“智叟”形成了对比。“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说明路途遥远」 往返时间长,以“一返”做结,还从侧面写了移山之艰难。由此看来,搬走两座大山,确实 困难重重 第三段:写愚公驳斥智叟的观点,是故事情节的高潮。智叟“笑而止之”,自作聪明之 态可掬。智叟出语句句都是讥笑与责难,“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 力”又显出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语气很重,则简 直是讥笑愚公无能了。愚公闻智叟之言“长息”,说明他早已是成竹在胸的。他在批驳智叟 的话里说的是十分清楚。这段话是用“顶针”的修辞方法写,一句顶一句,层层紧扣,充分 说明了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最后用“无穷溃也”结束,肯定了人力的无穷无尽,很有 说服力。接着用“而”字一转,又指出山只能是越挖越少,不会“加增”。这样得出“何苦 而不平”的结论就十分自然,令人信服。 第四段:用神话结尾,同时这个故事的结局也照应了故事的开端。以神话结尾更能突出 愚公精神惊天地、泣鬼神。 分析这篇寓言要注意 思想意义的分析 首先要充分理解愚公这一艺术形象。愚公不愚。愚公移山不是一时头脑发热,而是经过 深思熟虑的。他移山的目的十分明确“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说明他深受交通阻塞之苦。 这不是愚公一人的体会,而且是所有“面山而居”的人们的共同感受。因此,愚公“聚室而 谋”,立即得到热烈的赞同。同时,对于搬掉两座山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愚公心中也是 有数的。“直通豫南,达于汉阴”,说的是移山之利,可见愚公对于移山的利害关系早已考虑 再三了。对于山能够移走这上点,愚公也是成竹在胸的。愚公移山的信心是在对人力和自然 的发展类比关系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此可见,愚公在整个移山的过程中站得 高,看得远,考虑问题十分周密。像这样可敬的老人,谁还相信他是“笨老头”(愚公)呢? 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条件无法变更,而且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从而断定人在 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实质上是“鼠目寸光”,他的一番话反应出他逃避困难的思想,是 不足取的。“愚公移山”的精神就是克服困难的精神。我们今天仍然需要发扬这种精神,因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干下去,才能取 得胜利 其次,要认识愚公和智叟对话的内涵,这是全文的核心。这番话反应了我国古代人们在 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两种对立的态度: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条件无法改变,而 且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从而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愚公是从发展的观点来看问 再次,要把握神话结尾的作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 能通过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 像和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形象化。”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 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像方式,所反应的是古代劳动人民 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有着本质的不同。 寓言的思想意义可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不同的解释。如毛泽东是从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的革 命需要作解释的。 关于写作技巧的分析 这篇寓言故事相当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写出了一些生动的细节, 这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开头写二山既高且大,而愚公仅以全家力量来“平险”, 初见其“愚”;接着写运土石,工具简陋且小,而倒土地点一—“渤海之尾”又十分遥远, 看来更是“愚不可及”。但这些仅仅是事物的表象,及至智叟前来阻止移山,愚公说出了“子 子孙孙无穷溃矣,而山不加增”的道理,他的形象霎时变得高大起来一一原来,愚公的“愚 是“大智若愚”的“愚”。故事的一些细节描写,如妻子的“献疑”、京城氏之孀妻之子的“跳 往助之”、智叟的“笑而止之”等都很生动,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移山行动中,邻人孤儿“跳往助之”,“跳”写出了孩子的天真和热心参与的态度。写幼童移 山,有深意,这也与后文的“智叟”形成了对比。“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说明路途遥远, 往返时间长,以“一返”做结,还从侧面写了移山之艰难。由此看来,搬走两座大山,确实 困难重重。 第三段:写愚公驳斥智叟的观点,是故事情节的高潮。智叟“笑而止之”,自作聪明之 态可掬。智叟出语句句都是讥笑与责难,“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 力”又显出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语气很重,则简 直是讥笑愚公无能了。愚公闻智叟之言“长息”,说明他早已是成竹在胸的。他在批驳智叟 的话里说的是十分清楚。这段话是用“顶针”的修辞方法写,一句顶一句,层层紧扣,充分 说明了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最后用“无穷溃也”结束,肯定了人力的无穷无尽,很有 说服力。接着用“而”字一转,又指出山只能是越挖越少,不会“加增”。这样得出“何苦 而不平”的结论就十分自然,令人信服。 第四段:用神话结尾,同时这个故事的结局也照应了故事的开端。以神话结尾更能突出 愚公精神惊天地、泣鬼神。 分析这篇寓言要注意: 一、思想意义的分析 首先要充分理解愚公这一艺术形象。愚公不愚。愚公移山不是一时头脑发热,而是经过 深思熟虑的。他移山的目的十分明确“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说明他深受交通阻塞之苦。 这不是愚公一人的体会,而且是所有“面山而居”的人们的共同感受。因此,愚公“聚室而 谋”,立即得到热烈的赞同。同时,对于搬掉两座山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愚公心中也是 有数的。“直通豫南,达于汉阴”,说的是移山之利,可见愚公对于移山的利害关系早已考虑 再三了。对于山能够移走这上点,愚公也是成竹在胸的。愚公移山的信心是在对人力和自然 的发展类比关系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此可见,愚公在整个移山的过程中站得 高,看得远,考虑问题十分周密。像这样可敬的老人,谁还相信他是“笨老头”(愚公)呢? 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条件无法变更,而且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从而断定人在 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实质上是“鼠目寸光”,他的一番话反应出他逃避困难的思想,是 不足取的。“愚公移山”的精神就是克服困难的精神。我们今天仍然需要发扬这种精神,因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干下去,才能取 得胜利。 其次,要认识愚公和智叟对话的内涵,这是全文的核心。这番话反应了我国古代人们在 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两种对立的态度: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条件无法改变,而 且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从而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愚公是从发展的观点来看问 题。 再次,要把握神话结尾的作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 能通过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 像和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形象化。”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 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像方式,所反应的是古代劳动人民 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有着本质的不同。 寓言的思想意义可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不同的解释。如毛泽东是从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的革 命需要作解释的。 二、关于写作技巧的分析 这篇寓言故事相当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写出了一些生动的细节, 这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开头写二山既高且大,而愚公仅以全家力量来“平险”, 已初见其“愚”;接着写运土石,工具简陋且小,而倒土地点——“渤海之尾”又十分遥远, 看来更是“愚不可及”。但这些仅仅是事物的表象,及至智叟前来阻止移山,愚公说出了“子 子孙孙无穷溃矣,而山不加增”的道理,他的形象霎时变得高大起来——原来,愚公的“愚”, 是“大智若愚”的“愚”。故事的一些细节描写,如妻子的“献疑”、京城氏之孀妻之子的“跳 往助之”、智叟的“笑而止之”等都很生动,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者又善于运用对比和烘托的写法。对比指的是愚公、京城氏之子跟智叟的对比。愚公 跟智叟的对比是主要对比,是故事的寓意所在,这点容易理解。值得注意的是,以愚公的长 远眼光命名为“愚”,以智叟的鼠目寸光而命名为“智”,这一颠倒,不仅加重了对比色调, 而且具有讽刺效果。烘托,主要指侧面描写,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途的遥远 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对烘托愚公的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22扁鹊见蔡桓公 战国时代是群雄并立、战乱频繁的年代,也是人才辈出,学术思想空前活跃的年代 诸子百家为了宣扬自己的主张纷纷著书立说、聚众讲学。“时势造英雄”,这样的时代求当时 的作家的著作逻辑严谨,精心选材,说理透彻,令人信服。本文仅以199字的篇幅包容了丰 富的内容、深刻的哲理,在运用比喻说理、叙述事件、塑造人物等方面都不失为先秦散文中 的佳作。 本文通过叙述扁鹊和蔡桓公的故事,刻画了这两个人物,表现了病须及早医治、切勿讳 疾忌医的中心意思。 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扁鹊见蔡桓公一一居十日,扁鹊复见 居十日,扁鹊复见一一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一一居五日.侯遂死。时间线索 清清楚楚。 课文可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开头……桓侯又不应……又不悦)首先写扁鹊和蔡桓公的三次见面,这是故 事的发生。一见桓公,“立有间”写扁鹊细心观察桓公,“君有疾在腠理”写他准确诊断桓公 病情,“不治将恐深”这是和缓的规劝语气。一句“寡人无疾”,三纲五常讳疾忌医,固执 自信的形象跃然纸上。二见桓公,扁鹊用“在肌肤”指出桓公病情加重,“不治将益深”语 气肯定,规劝中含着警告。桓公“不应”“不悦”,冷冰冰地拒医生于千里之外。三见桓公 扁鹊用“在肠胃”指出桓公病情更加重了,“不治将益深”的话语重复,加强了肯定的语气, 进一步在善意的规劝中给予警告。桓公“又不应”“又不悦”,突现了桓公讳疾忌医的神态 文章一开始就展示了矛盾:扁鹊三见桓公,三次建议;桓公不予理睬,还错怪扁鹊,矛 盾逐渐加深 第二层:(居十日……臣是以无请也)写两个人的第四次见面及扁鹊说明“还走”的原 因,这是故事发展。四见桓公,扁鹊转身就跑,这是“望桓侯而走”的动作,间接写出了桓 公病情严重的程度。桓公使人问扁鹊并非觉醒,只是对“还走”不解。扁鹊答使者,则指出 桓公病情由轻而重而至不可救药的发展过程 第四次见桓公,矛盾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横生枝节“扁鹊望桓公而还走”。这样文章就 有了一个波折,进而引出“还走”的原因,说明桓公的病己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第三层:(居五日…桓侯遂死)交待事情的结果一一桓公病死,这是故事的结局。“居 五日”(而非“居十日”)“桓侯体痛”,可见病情发展之快,病情之严重。临死才“索”扁鹊, 却无济于事了。“已逃秦矣”既表现对蔡桓公病情诊断的准确,又写出他的机警。等到桓公 体痛急索扁鹊想就医时,双方在“有病当医”的认识上统一了,扁鹊却已逃掉了 桓公讳疾忌医致死的故事具有明显的劝喻色彩,它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 不能拒绝批评帮助。 文中刻画人物是为了增强说理的生动性,扁鹊的善意规劝与桓公的讳疾忌医形成鲜明对 比,对比的目的在于揭示讳疾忌医的可悲、可鄙。很明显,运用对比所阐释的道理,更易被 人理解和接受。本文不到二百字,叙述了扁鹊与蔡桓公的故事,刻画了两个人物,出现了许 多波折,堪称波澜起伏,这也是文章的一个写作特点。 23.《捕蛇者说》
作者又善于运用对比和烘托的写法。对比指的是愚公、京城氏之子跟智叟的对比。愚公 跟智叟的对比是主要对比,是故事的寓意所在,这点容易理解。值得注意的是,以愚公的长 远眼光命名为“愚”,以智叟的鼠目寸光而命名为“智”,这一颠倒,不仅加重了对比色调, 而且具有讽刺效果。烘托,主要指侧面描写,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途的遥远、 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对烘托愚公的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22扁鹊见蔡桓公 战国时代是群雄并立、战乱频繁的年代,也是人才辈出,学术思想空前活跃的年代。 诸子百家为了宣扬自己的主张纷纷著书立说、聚众讲学。“时势造英雄”,这样的时代求当时 的作家的著作逻辑严谨,精心选材,说理透彻,令人信服。本文仅以 199 字的篇幅包容了丰 富的内容、深刻的哲理,在运用比喻说理、叙述事件、塑造人物等方面都不失为先秦散文中 的佳作。 本文通过叙述扁鹊和蔡桓公的故事,刻画了这两个人物,表现了病须及早医治、切勿讳 疾忌医的中心意思。 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扁鹊见蔡桓公——居十日,扁鹊复见 ——居十日,扁鹊复见——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居五日……桓侯遂死。时间线索 清清楚楚。 课文可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开头……桓侯又不应……又不悦)首先写扁鹊和蔡桓公的三次见面,这是故 事的发生。一见桓公,“立有间”写扁鹊细心观察桓公,“君有疾在腠理”写他准确诊断桓公 病情,“不治将恐深”这是和缓的规劝语气。一句“寡人无疾”,三纲五常讳疾忌医,固执、 自信的形象跃然纸上。二见桓公,扁鹊用“在肌肤”指出桓公病情加重,“不治将益深”语 气肯定,规劝中含着警告。桓公“不应”“不悦”,冷冰冰地拒医生于千里之外。三见桓公, 扁鹊用“在肠胃”指出桓公病情更加重了,“不治将益深”的话语重复,加强了肯定的语气, 进一步在善意的规劝中给予警告。桓公“又不应”“又不悦”,突现了桓公讳疾忌医的神态。 文章一开始就展示了矛盾:扁鹊三见桓公,三次建议;桓公不予理睬,还错怪扁鹊,矛 盾逐渐加深。 第二层:(居十日……臣是以无请也)写两个人的第四次见面及扁鹊说明“还走”的原 因,这是故事发展。四见桓公,扁鹊转身就跑,这是“望桓侯而走”的动作,间接写出了桓 公病情严重的程度。桓公使人问扁鹊并非觉醒,只是对“还走”不解。扁鹊答使者,则指出 桓公病情由轻而重而至不可救药的发展过程。 第四次见桓公,矛盾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横生枝节“扁鹊望桓公而还走”。这样文章就 有了一个波折,进而引出“还走”的原因,说明桓公的病已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第三层:(居五日……桓侯遂死)交待事情的结果——桓公病死,这是故事的结局。“居 五日”(而非“居十日”)“桓侯体痛”,可见病情发展之快,病情之严重。临死才“索”扁鹊, 却无济于事了。“已逃秦矣”既表现对蔡桓公病情诊断的准确,又写出他的机警。等到桓公 体痛急索扁鹊想就医时,双方在“有病当医”的认识上统一了,扁鹊却已逃掉了。 桓公讳疾忌医致死的故事具有明显的劝喻色彩,它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 不能拒绝批评帮助。 文中刻画人物是为了增强说理的生动性,扁鹊的善意规劝与桓公的讳疾忌医形成鲜明对 比,对比的目的在于揭示讳疾忌医的可悲、可鄙。很明显,运用对比所阐释的道理,更易被 人理解和接受。本文不到二百字,叙述了扁鹊与蔡桓公的故事,刻画了两个人物,出现了许 多波折,堪称波澜起伏,这也是文章的一个写作特点。 23.《捕蛇者说》
课文说明: 本文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期间写的。这时,他在政治上处于困境,实际上是个 被管的罪人,心情十分抑郁。尽管如此,他仍然关心社会问题。经常询问民间疾苦,并以著 文的形式来表达他改革政治的愿望。这篇文章通过蒋氏三代人宁肯冒死捕蛇不愿受苛政之害 的事情,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苦大众的同情 本文风格委婉曲折,波澜横生,阅读时要注意行文的曲折和卒章显志的写法 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Ⅰ自然段)交代捕蛇缘由。可分两个层次,前一层(开头至“杀三虫”) 说明异蛇毒性之剧及其特殊医疗功能,为下文作铺垫。这一部分说蛇,用的是说明笔法。后 层(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永之人争奔走焉)叙述捕蛇来由,太医聚蛇承特殊医疗功 用,永州人争相捕蛇与蛇之剧毒形成反差,要害则是“当其租入”一语,暗示赋敛之毒有甚 于蛇。这一部分说捕蛇,用的是叙事笔法。 第一部分里兼用说明和叙事的方法,行文简练,且寓深意于“永之人争奔走焉”这个结 句之中。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为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记叙了蒋氏三代人宁肯冒死捕蛇 不愿受苛政之害的事情。第2自然段概述蒋氏三代人的悲惨遭遇。先说蒋氏三代专其利,使 人以为可羡;再由蒋氏说出三代人的遭遇,却又使人感到可悲。这样由羡入悲,把事情的本 质揭露得格外深刻一一原来这所谓的“利”是以生命换来的。本自然段是下面将要说到的社 会悲剧的序幕,这样写凸现文章虽短而波澜横生的特点。第3自然段叙述作者向蒋氏提出“更 役复赋”的建议。这是作者的劝慰之辞。既然作者要求蒋氏在“役”和“赋”之间进行选择, 那么蒋氏就不得不道出其难言之隐。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中具有过渡作用。第4自然段蒋氏自 陈心曲。“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是全篇答话的纲。以下全用对比和反衬 的写法,可分二层:前一层回顾过去,以乡邻们在重赋逼迫下非死即徙以至十室九空的情形, 跟自己“以捕蛇独存”的情形作对比:后一层叙述现在,以悍吏来乡逼索租赋闹得鸡犬不宁 的情形,跟自己“弛然而卧”“甘食其土之有”和“熙熙而乐”的情况作对比。这些答话集 中到一点,就是说“赋敛之毒有甚是蛇”,但蒋氏却说得很委婉,仅用来说明“斯役之不幸,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又出人意外地以“安敢毒耶”作结,使一篇血泪斑斑的控诉带上“哀 而不伤”的色调,更加深刻,也就更加感人肺腑。 这部分写蒋氏答作者问,先以“吾祖死于是”三句入题,不仅能振起全篇,而且有发人 深省的作用;接着写蒋氏的自陈心曲,反复运用对比、烘托的手法,使“赋敛之毒”和异蛇 之毒形成强烈反差,含有无限悲伤凄婉之意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点明全文主旨。本文议论仅此一段,却是全文的核心。先用“余 闻而愈悲”结束叙事,并由此转入议论。接着引孔子的话作为主论根据,并用跌宕笔法,先 表“疑”而后表“信”,为主旨句的出现蓄势。最后,卒章显志,用“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 蛇者乎”点明全文主旨 文章最后引孔子语,更使人产生“千古如是”的感慨,真是下笔如行云流水,读来觉得 余味无穷。 本文是一篇“说”。说,是古代文体名,跟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 其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 常具有由小见大的特点:形式上则表现为叙议结合,或先叙后议,或先谈后叙,或边议边叙,; 而基本原则是叙为议设,议由叙生,所以核心是议。例如本文作者就是借蒋氏捕蛇一事来表 述他对政府向民间征税问题的看法,文章的核心是最后一段,从孔子的一句名言引出全文主 旨,前面四个自然段依次叙述捕蛇的缘起、作者跟蒋氏的对话和蒋氏自陈心曲,都是为表现 “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这个主旨服务的。前人评价此文说:“必先得孔子‘苛政猛于虎
一. 课文说明: 本文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期间写的。这时,他在政治上处于困境,实际上是个 被管的罪人,心情十分抑郁。尽管如此,他仍然关心社会问题。经常询问民间疾苦,并以著 文的形式来表达他改革政治的愿望。这篇文章通过蒋氏三代人宁肯冒死捕蛇不愿受苛政之害 的事情,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苦大众的同情。 本文风格委婉曲折,波澜横生,阅读时要注意行文的曲折和卒章显志的写法。 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l 自然段)交代捕蛇缘由。可分两个层次,前一层(开头至“杀三虫”) 说明异蛇毒性之剧及其特殊医疗功能,为下文作铺垫。这一部分说蛇,用的是说明笔法。后 一层(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永之人争奔走焉)叙述捕蛇来由,太医聚蛇承特殊医疗功 用,永州人争相捕蛇与蛇之剧毒形成反差,要害则是“当其租入”一语,暗示赋敛之毒有甚 于蛇。这一部分说捕蛇,用的是叙事笔法。 第一部分里兼用说明和叙事的方法,行文简练,且寓深意于“永之人争奔走焉”这个结 句之中。 第二部分(第 2––4 自然段)为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记叙了蒋氏三代人宁肯冒死捕蛇 不愿受苛政之害的事情。第 2 自然段概述蒋氏三代人的悲惨遭遇。先说蒋氏三代专其利,使 人以为可羡;再由蒋氏说出三代人的遭遇,却又使人感到可悲。这样由羡入悲,把事情的本 质揭露得格外深刻——原来这所谓的“利”是以生命换来的。本自然段是下面将要说到的社 会悲剧的序幕,这样写凸现文章虽短而波澜横生的特点。第 3 自然段叙述作者向蒋氏提出“更 役复赋”的建议。这是作者的劝慰之辞。既然作者要求蒋氏在“役”和“赋”之间进行选择, 那么蒋氏就不得不道出其难言之隐。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中具有过渡作用。第 4 自然段蒋氏自 陈心曲。“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是全篇答话的纲。以下全用对比和反衬 的写法,可分二层:前一层回顾过去,以乡邻们在重赋逼迫下非死即徙以至十室九空的情形, 跟自己“以捕蛇独存”的情形作对比;后一层叙述现在,以悍吏来乡逼索租赋闹得鸡犬不宁 的情形,跟自己“弛然而卧”“甘食其土之有”和“熙熙而乐”的情况作对比。这些答话集 中到一点,就是说“赋敛之毒有甚是蛇”,但蒋氏却说得很委婉,仅用来说明“斯役之不幸,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又出人意外地以“安敢毒耶”作结,使一篇血泪斑斑的控诉带上“哀 而不伤”的色调,更加深刻,也就更加感人肺腑。 这部分写蒋氏答作者问,先以“吾祖死于是”三句入题,不仅能振起全篇,而且有发人 深省的作用;接着写蒋氏的自陈心曲,反复运用对比、烘托的手法,使“赋敛之毒”和异蛇 之毒形成强烈反差,含有无限悲伤凄婉之意。 第三部分(第 5 自然段)点明全文主旨。本文议论仅此一段,却是全文的核心。先用“余 闻而愈悲”结束叙事,并由此转入议论。接着引孔子的话作为主论根据,并用跌宕笔法,先 表“疑”而后表“信”,为主旨句的出现蓄势。最后,卒章显志,用“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 蛇者乎”点明全文主旨。 文章最后引孔子语,更使人产生“千古如是”的感慨,真是下笔如行云流水,读来觉得 余味无穷。 本文是一篇“说”。说,是古代文体名,跟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 其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 常具有由小见大的特点;形式上则表现为叙议结合,或先叙后议,或先谈后叙,或边议边叙,; 而基本原则是叙为议设,议由叙生,所以核心是议。例如本文作者就是借蒋氏捕蛇一事来表 述他对政府向民间征税问题的看法,文章的核心是最后一段,从孔子的一句名言引出全文主 旨,前面四个自然段依次叙述捕蛇的缘起、作者跟蒋氏的对话和蒋氏自陈心曲,都是为表现 “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这个主旨服务的。前人评价此文说:“必先得孔子‘苛政猛于虎’一
句,然后有一篇之意。”是说得很中肯的 文章的语言也颇有特色,全文以散句为主,但在描绘乡民在重赋逼迫下的流亡图景时却 大量使用骈句,读之如在眼前,使人惨不忍睹。 24诗词五首 使至塞上 王维早年的边塞诗写得粗犷豪放,和他晚年的山田园诗迥然不同。《使至塞上》是他边 塞诗中的力作。 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 的身份前往边塞宣慰,这首诗即是途中所写 首联交待出使的经过。写奉使出征,独当重任,到边疆去察看,过居延属国。 颔联“征篷出汉塞,归燕入胡天”,描写边塞的情势。因和胡人只有一箭之隔,风吹篷草即 过边塞,北飞的大燕也从头顶飞入胡地的上空。可见诗人已到了边关前沿。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落日时分边关所见。“大漠”的“大”写边疆沙漠, 浩瀚无边;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股狼烟就显得格外显目,因此称 作“孤烟”,“孤”是写景物的单调: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那横贯其间、渺无尽头的黄河, 唯有“长”字才能表达出给人的视觉印象:落日加上“圆”字,给人亲切温暖又苍茫的感觉 “长”一“直”一“圆”,似几何图形一样展现在天地间,大气浩瀚又沉寂壮美,画面开 阔,意境雄浑。上下联中,“长”字配合“大”,“圆”配“直”,都对得工整而巧妙,后人尤 其对“直”和“圆”两字极尽赞美。《红楼梦》中曹雪芹曾借香菱学诗细味其趣:“大漠孤烟 直,长河落日圆。想来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似是无理,“圆”字太俗。合上书 想,倒想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字,竟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的确,香菱 说出了很多人的感受。难怪“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基写景壮观,气势流畅,被王国 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尾联照应诗题和开头。作者此行目的是慰边,但在萧关遇到侦察的骑兵,得知都护还在 前线。可见虽然打了胜仗,都护并没有放松警戒。诗句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 王维此诗,整体上谈不上什么杰出的成就。它能传颂千古,主要在于颈联写得太好,意 境深远,可见警句在一首诗中的作用。 泊秦淮 南京是六朝古都,自南朝时渐渐养成奢靡之风,而秦淮一带又是南京城里最为有名的声 色犬马之地。诗人夜泊秦淮河,借写眼前景,而抒现实忧,写出了这首成为千古绝唱的七言 绝句。 “烟笼寒水月笼沙”,写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岸沙。这是秦淮河美丽的夜景, 着墨不多而风情毕现,意境非常淡雅。连用两个“笼”字,用字妥帖而有韵味。烟、寒水、 月、沙,都是最能反应秦淮河风貌的特有景致。“夜泊秦淮近酒家”,点名“夜泊”,交待写 诗的时间、地点:以“近酒家”三字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两句是全诗意旨所在。“后庭花”作为亡国之 音历代是忌讳唱的,但在秦淮河美好的夜色里,“不知亡国恨”的歌女偏偏唱这不祥之音 诗人在此用了曲笔。试想一下,歌女所唱还不是为了取悦寻欢作乐的达官贵人吗?可见真正 “不知亡国恨”的是这帮听歌的家伙。“不知”二字,凸现出诗人的感慨之深:一个“犹 字凸现出诗人的忧愤之切。在杜牧看来,晚唐政局已经危机四伏,达官贵人不以国事为重 仍然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今日听亡国之音取乐,明日有可能就要上演亡国的悲剧了 这首诗一直被看着杜牧七绝的代表作,情景交融,含蓄蕴藉,极具神韵。 无题
句,然后有一篇之意。”是说得很中肯的。 文章的语言也颇有特色,全文以散句为主,但在描绘乡民在重赋逼迫下的流亡图景时却 大量使用骈句,读之如在眼前,使人惨不忍睹。 24 诗词五首 使至塞上 王维早年的边塞诗写得粗犷豪放,和他晚年的山田园诗迥然不同。《使至塞上》是他边 塞诗中的力作。 唐开元二十五年(737 年),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 的身份前往边塞宣慰,这首诗即是途中所写。 首联交待出使的经过。写奉使出征,独当重任,到边疆去察看,过居延属国。 颔联“征篷出汉塞,归燕入胡天”,描写边塞的情势。因和胡人只有一箭之隔,风吹篷草即 过边塞,北飞的大燕也从头顶飞入胡地的上空。可见诗人已到了边关前沿。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落日时分边关所见。“大漠”的“大”写边疆沙漠, 浩瀚无边;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股狼烟就显得格外显目,因此称 作“孤烟”,“孤”是写景物的单调;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那横贯其间、渺无尽头的黄河, 唯有“长”字才能表达出给人的视觉印象;落日加上“圆”字,给人亲切温暖又苍茫的感觉。 一“长”一“直”一“圆”,似几何图形一样展现在天地间,大气浩瀚又沉寂壮美,画面开 阔,意境雄浑。上下联中,“长”字配合“大”,“圆”配“直”,都对得工整而巧妙,后人尤 其对“直”和“圆”两字极尽赞美。《红楼梦》中曹雪芹曾借香菱学诗细味其趣:“大漠孤烟 直,长河落日圆。想来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似是无理,“圆”字太俗。合上书一 想,倒想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字,竟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的确,香菱 说出了很多人的感受。难怪“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基写景壮观,气势流畅,被王国 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尾联照应诗题和开头。作者此行目的是慰边,但在萧关遇到侦察的骑兵,得知都护还在 前线。可见虽然打了胜仗,都护并没有放松警戒。诗句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 王维此诗,整体上谈不上什么杰出的成就。它能传颂千古,主要在于颈联写得太好,意 境深远,可见警句在一首诗中的作用。 泊秦淮 南京是六朝古都,自南朝时渐渐养成奢靡之风,而秦淮一带又是南京城里最为有名的声 色犬马之地。诗人夜泊秦淮河,借写眼前景,而抒现实忧,写出了这首成为千古绝唱的七言 绝句。 “烟笼寒水月笼沙”,写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岸沙。这是秦淮河美丽的夜景, 着墨不多而风情毕现,意境非常淡雅。连用两个“笼”字,用字妥帖而有韵味。烟、寒水、 月、沙,都是最能反应秦淮河风貌的特有景致。“夜泊秦淮近酒家”,点名“夜泊”,交待写 诗的时间、地点;以“近酒家”三字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两句是全诗意旨所在。“后庭花”作为亡国之 音历代是忌讳唱的,但在秦淮河美好的夜色里,“不知亡国恨” 的歌女偏偏唱这不祥之音。 诗人在此用了曲笔。试想一下,歌女所唱还不是为了取悦寻欢作乐的达官贵人吗?可见真正 “不知亡国恨”的是这帮听歌的家伙。“不知”二字,凸现出诗人的感慨之深;一个“犹” 字凸现出诗人的忧愤之切。在杜牧看来,晚唐政局已经危机四伏,达官贵人不以国事为重, 仍然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今日听亡国之音取乐,明日有可能就要上演亡国的悲剧了。 这首诗一直被看着杜牧七绝的代表作,情景交融,含蓄蕴藉,极具神韵。 无题
李商隐的诗以含蓄隐晦、精美典雅著称,他的十多首《无题》诗就很能代表的诗风。诗 中朦胧的意象征服了一代以一代的读者。究其真意,诗评家历来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可以 肯定的是,李商隐的无题诗大多以爱情为主题,有些别有所托。这类诗中,尤以写相思、写 失意的作品最为凄婉迷离,优美动人 这首《无题》诗大约出双一个女子的口吻,写两个有情人不忍分别、分别后彼此思念的 心情。 “相见时难别亦难”,说明两个有情人难得相见一回。相见时难,所以相别时就更加难 舍难分了。两个“难”凸现两人情深意厚。“东风无力百花残”,是以景烘托、渲染两个有情 人的离愁别绪,景语亦情语 颔联“春蚕到死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诗中警句,向来为人称道。春蚕吐丝,到 死才吐尽:蜡炬成灰,烛泪才流干。运用双关语,不露斧凿之痕,“丝方尽”隐指“思方尽”, 烛泪”隐指“相思之泪”,曲折丰富地表达了两个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比喻真是 新奇而巧妙 “晓镜”二句写女子离别后的担心。既担心容颜变老,又担心男人一人在外,夜读时会 为寒气所侵,其中含有两人要各自珍重的意思 最后两句诗是强作宽慰之语,女子明知要与男子离别到很远的地方,蓬山已非人间之境,其 远可想而知,但却说是“无多路”,且有“青鸟”经常传递信息。青鸟亦是仙鸟,要仙鸟才 能“探望”可见相隔之远。到此,情赶写越深,开头“别亦难”之“难”就让人愈加容易领 曲折深婉,构思精巧,感情沉郁,是本诗的特色 浣溪沙 这是晏殊一首脍炙人口的小令,语言字字珠玑,圆润有声,坦诚明丽,意蕴 深广,能给人以人生晢理性启迪 这首词通篇写景,但字字皆情。而这情又难以确指,带有一股只可意会的朦 胧。“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起句即由景生情,无端的伤感弥漫 在字面上。时值暮春,目睹小园的一切,难免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回 忆,和今年的暮春相比真有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似乎一切 都在变化,让人琢磨不透,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千古喟叹:夕阳西下几时 回?这无限美好的夕阳,西下了何时回来重现斜晖异彩?夕阳西下是眼前的景, 但词人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同时 也不免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诗传诵千古的佳句,被誉为 “天然奇偶”,对仗工整而不漏痕迹,词人对此也颇为得意。“无可奈何”,表
李商隐的诗以含蓄隐晦、精美典雅著称,他的十多首《无题》诗就很能代表的诗风。诗 中朦胧的意象征服了一代以一代的读者。究其真意,诗评家历来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可以 肯定的是,李商隐的无题诗大多以爱情为主题,有些别有所托。这类诗中,尤以写相思、写 失意的作品最为凄婉迷离,优美动人。 这首《无题》诗大约出双一个女子的口吻,写两个有情人不忍分别、分别后彼此思念的 心情。 “相见时难别亦难”,说明两个有情人难得相见一回。相见时难,所以相别时就更加难 舍难分了。两个“难”凸现两人情深意厚。“东风无力百花残”,是以景烘托、渲染两个有情 人的离愁别绪,景语亦情语。 颔联“春蚕到死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诗中警句,向来为人称道。春蚕吐丝,到 死才吐尽;蜡炬成灰,烛泪才流干。运用双关语,不露斧凿之痕,“丝方尽”隐指“思方尽”, “烛泪”隐指“相思之泪”,曲折丰富地表达了两个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比喻真是 新奇而巧妙。 “晓镜”二句写女子离别后的担心。既担心容颜变老,又担心男人一人在外,夜读时会 为寒气所侵,其中含有两人要各自珍重的意思。 最后两句诗是强作宽慰之语,女子明知要与男子离别到很远的地方,蓬山已非人间之境,其 远可想而知,但却说是“无多路”,且有“青鸟”经常传递信息。青鸟亦是仙鸟,要仙鸟才 能“探望”可见相隔之远。到此,情赿写越深,开头“别亦难”之“难”就让人愈加容易领 会了。 曲折深婉,构思精巧,感情沉郁,是本诗的特色。 浣 溪 沙 这是晏殊一首脍炙人口的小令,语言字字珠玑,圆润有声,坦诚明丽,意蕴 深广,能给人以人生哲理性启迪。 这首词通篇写景,但字字皆情。而这情又难以确指,带有一股只可意会的朦 胧。“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起句即由景生情,无端的伤感弥漫 在字面上。时值暮春,目睹小园的一切,难免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回 忆,和今年的暮春相比真有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似乎一切 都在变化,让人琢磨不透,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千古喟叹:夕阳西下几时 回?这无限美好的夕阳,西下了何时回来重现斜晖异彩?夕阳西下是眼前的景, 但词人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同时 也不免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诗传诵千古的佳句,被誉为 “天然奇偶”,对仗工整而不漏痕迹,词人对此也颇为得意。“无可奈何”,表
现出对落花怀着深深的叹息:“似曾相识”,表现出对归雁带着迷离的思绪,词 人似乎失去了什么,又似乎拥有了什么,似虚似实,意味深长。“燕归来”与“花 落去”为实笔,,但一经“似曾相识”、“无可奈何”相联系,他们的内涵便无 限扩展,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义,就在这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深蕴着生活的 哲理。结尾句“小园香径独徘徊”更为直接的抒发寂寞和忧伤。“独徘徊”,可 见词境中只有词人独自一人,独自饮酒,独自伫立亭台。“独”字突出了凄清寂 寞之感。“徘徊”,将词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 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词所有的思绪都是有着“独”字而来。 这是一首语言平淡却隽永耐读的小词,意境优美,虽写个人感受,却带着普 遍的意义一一在人生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每个人都有过和词人相同的感受吧。 水调歌头 若论苏轼的词作,不能不提他的《水调歌头》,这是一首在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词 词前的小序,叙作词原因,领起一篇。中秋节本是团圆节,但苏轼写此词时,自己在密 州太守任上,弟弟子由则在济南,两地相隔虽不大远,两人却有很长时间没有见面了。所以 东坡月夜抒怀,特地交待了产“兼怀子由”。 词的上片,写词人月下欢饮时的联想和想像 词一开篇接连两个发问,其一,天上的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其二,不知月亮上 今夕是何年”?这样的问题李白也曾问过:“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相比之 下,苏轼这一问,问得更痴迷。很明显,词人因思亲情切而生寂寞之感,不由把酒问月,并 想像着月宫今夕的情景:当他想到月宫的清寒,又不免迟疑起来,于是词人转而安慰自己: 在天上起舞,只有清冷的影子相随,怎么比得上留在温暖的人间呢?词中隐约透露出在现实 中苦闷难遣,欲求解脱的情绪 词的下片,写词人月下“无眠”的情状及对人生的深思、探求。 下片除开头写月移光转而外,以下全属内心独白。第一句就把月光拟人化,写出了月光 流动的感觉,同时也带出因离愁别苦而“无眠”的月下人。月圆了人却不能团圆,词人不禁 埋怨起一轮圆月了:“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意思是,月亮你不应有什么憾事,为 什么偏偏在人们别离的时候显得格外的圆?此设想甚奇,但词人又调转笔锋,作了一番宽慰: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人生和自然的规律,自古以来就是这 样,所以实在用不着特别地悲伤。这样层层推进,愈进愈深,释却离怨,于是最后使两句表 达了诗人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乐观思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愿别离的人们各 自珍重,远隔千里,共浴月光,一同欣赏中秋月明之夜美好的景色 这首词虽有感伤情调,但并不使人感到难堪的压抑,词人的豁达胸襟仍处处可见。他把 天”和“月”都人格化了,上片问天,下片问月,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丽的境界。应当指 出,词人的问天、问月,归根结底是问人生。在经过一番认真探求之后,他终于得到了人生
现出对落花怀着深深的叹息;“似曾相识”,表现出对归雁带着迷离的思绪,词 人似乎失去了什么,又似乎拥有了什么,似虚似实,意味深长。“燕归来”与“花 落去”为实笔,,但一经“似曾相识”、“无可奈何”相联系,他们的内涵便无 限扩展,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义,就在这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深蕴着生活的 哲理。结尾句“小园香径独徘徊”更为直接的抒发寂寞和忧伤。“独徘徊”,可 见词境中只有词人独自一人,独自饮酒,独自伫立亭台。“独”字突出了凄清寂 寞之感。“徘徊”,将词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 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词所有的思绪都是有着“独”字而来。 这是一首语言平淡却隽永耐读的小词,意境优美,虽写个人感受,却带着普 遍的意义——在人生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每个人都有过和词人相同的感受吧。 水调歌头 若论苏轼的词作,不能不提他的《水调歌头》,这是一首在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词。 词前的小序,叙作词原因,领起一篇。中秋节本是团圆节,但苏轼写此词时,自己在密 州太守任上,弟弟子由则在济南,两地相隔虽不大远,两人却有很长时间没有见面了。所以 东坡月夜抒怀,特地交待了产“兼怀子由”。 词的上片,写词人月下欢饮时的联想和想像。 词一开篇接连两个发问,其一,天上的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其二,不知月亮上, “今夕是何年”?这样的问题李白也曾问过:“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相比之 下,苏轼这一问,问得更痴迷。很明显,词人因思亲情切而生寂寞之感,不由把酒问月,并 想像着月宫今夕的情景;当他想到月宫的清寒,又不免迟疑起来,于是词人转而安慰自己: 在天上起舞,只有清冷的影子相随,怎么比得上留在温暖的人间呢?词中隐约透露出在现实 中苦闷难遣,欲求解脱的情绪。 词的下片,写词人月下“无眠”的情状及对人生的深思、探求。 下片除开头写月移光转而外,以下全属内心独白。第一句就把月光拟人化,写出了月光 流动的感觉,同时也带出因离愁别苦而“无眠”的月下人。月圆了人却不能团圆,词人不禁 埋怨起一轮圆月了:“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意思是,月亮你不应有什么憾事,为 什么偏偏在人们别离的时候显得格外的圆?此设想甚奇,但词人又调转笔锋,作了一番宽慰: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人生和自然的规律,自古以来就是这 样,所以实在用不着特别地悲伤。这样层层推进,愈进愈深,释却离怨,于是最后使两句表 达了诗人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乐观思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愿别离的人们各 自珍重,远隔千里,共浴月光,一同欣赏中秋月明之夜美好的景色。 这首词虽有感伤情调,但并不使人感到难堪的压抑,词人的豁达胸襟仍处处可见。他把 “天”和“月”都人格化了,上片问天,下片问月,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丽的境界。应当指 出,词人的问天、问月,归根结底是问人生。在经过一番认真探求之后,他终于得到了人生
哲理的启迪。可见,寓哲理于抒情之中,是这篇词的一个显著特点。 这首词几乎句句写月,词意优美,令人玩味不尽。全词既充溢浪漫情怀,又抒发现实慼 受,字里行间都流露出词人乐观旷达的情绪。这首词写得实在好,后世许多中秋节不能团圆 的人都愿意从这首词中寻得安慰,称誉它为最好的一首中秋词,并不为过 25《论语十则》 《论语》是一部比较完整的体现孔子儒家思想的儒家经典著作,其蕴含的儒 家思想成为中国两千多年来政治和社会伦理的基石,发挥着广泛的影响,是我们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重要典籍。七年级我们已经学过《论语六则》,讲的主 要是为学之道。本单元所选这十则内容更深一些,是儒家的修身之言,主要讲得是 修身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散见于《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先进》《颜渊》等篇 第一则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的话,说的是他自己对待别人、对待朋友和学习的态度,充满 了一种积极而富有责任感的精神,可以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我修养。 第二则是孔子“以人为鉴”的态度。“见贤思齐”看见德行优秀的就要想着向他看齐, 是一种受激励求上进的心态。“见不贤而内自省”,是对照着“不贤”而反省自己,这样才会 免于犯错误,这也是一种积极态度 第三则是孔子对弟子颜回安贫乐道的品质的不加掩饰的赞美。孟子说“无恒产而有恒心 者,惟士为能”,颜回能够接受一般人接受不了的清苦处境,而且能坚守内心,自得其乐, 正印证了他心中有所追求,超越于常人的可贵品质 第四则是孔子说的自己对待贫富的态度。他和颜回一样,不太看重物质,而更珍视内心 的自在充实。因此,违背内心的原则的富贵,对于他而言就像浮云一样,不必在意 第五则又是曾子的话,这是个因果关系的句子。讲有追求的人应该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因为人担负着的是推行“仁爱”的重大责任,奋斗直到死才可停止,这条路不可谓不任重道 第六则是孔子看到河流日夜奔流而发出的时光易逝的感慨。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对时 光的珍视和努力把握有限人生的热切渴望 第七则是孔子对人的志向的认识。将一个人的志向与三军的统帅作比,可见志向的影响 力之大,确立志向的重要 第八则,孔子主张“成人之美”。帮助别人成就美好的德行,不促使别人形成不好的德 行,这样才是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而小人正和君子相反。由此可知,孔子不仅要求人要正 己,还要帮助别人成就美德,反对那些袒护放纵行为不端者的人,说他们是成人之恶,是小 人。” 第九则是孔子回答子贡发问的。孔子回答子贡的话,就是儒家所提倡的恕道。孔子认为, 对人要宽容,要推己及人,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施加于别人。它在今天的社会道德修养 方面有积极意义,已成为警世格言。 第十则是孔子的弟子子夏的话,讲的是仁体现在什么样的行动中。勤奋的学习,坚定的 志向,求索的态度,都是不可缺少的。为什么是切问而近思呢?“切问者,亲切问于己 所学未悟之事,不泛滥问之也。近思者,思己历未能及之事,不思远也。若泛问 所未学,远思所未达,则于所习者不精,所思者不解。仕者之性纯笃,今学者既 能笃志近思,故曰仕在其中也
哲理的启迪。可见,寓哲理于抒情之中,是这篇词的一个显著特点。 这首词几乎句句写月,词意优美,令人玩味不尽。全词既充溢浪漫情怀,又抒发现实感 受,字里行间都流露出词人乐观旷达的情绪。这首词写得实在好,后世许多中秋节不能团圆 的人都愿意从这首词中寻得安慰,称誉它为最好的一首中秋词,并不为过。 25《论语十则》 《论语》是一部比较完整的体现孔子儒家思想的儒家经典著作,其蕴含的儒 家思想成为中国两千多年来政治和社会伦理的基石,发挥着广泛的影响,是我们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重要典籍。七年级我们已经学过《论语六则》,讲的主 要是为学之道。本单元所选这十则内容更深一些,是儒家的修身之言,主要讲得是 修身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散见于《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先进》《颜渊》等篇。 第一则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的话,说的是他自己对待别人、对待朋友和学习的态度,充满 了一种积极而富有责任感的精神,可以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我修养。 第二则是孔子“以人为鉴”的态度。 “见贤思齐”看见德行优秀的就要想着向他看齐, 是一种受激励求上进的心态。“见不贤而内自省”,是对照着“不贤”而反省自己,这样才会 免于犯错误,这也是一种积极态度。 第三则是孔子对弟子颜回安贫乐道的品质的不加掩饰的赞美。孟子说“无恒产而有恒心 者,惟士为能”,颜回能够接受一般人接受不了的清苦处境,而且能坚守内心,自得其乐, 正印证了他心中有所追求,超越于常人的可贵品质。 第四则是孔子说的自己对待贫富的态度。他和颜回一样,不太看重物质,而更珍视内心 的自在充实。因此,违背内心的原则的富贵,对于他而言就像浮云一样,不必在意。 第五则又是曾子的话,这是个因果关系的句子。讲有追求的人应该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因为人担负着的是推行“仁爱”的重大责任,奋斗直到死才可停止,这条路不可谓不任重道 远。 第六则是孔子看到河流日夜奔流而发出的时光易逝的感慨。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对时 光的珍视和努力把握有限人生的热切渴望。 第七则是孔子对人的志向的认识。将一个人的志向与三军的统帅作比,可见志向的影响 力之大,确立志向的重要。 第八则,孔子主张“成人之美”。帮助别人成就美好的德行,不促使别人形成不好的德 行,这样才是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而小人正和君子相反。由此可知,孔子不仅要求人要正 己,还要帮助别人成就美德,反对那些袒护放纵行为不端者的人,说他们是成人之恶,是小 人。” 第九则是孔子回答子贡发问的。孔子回答子贡的话,就是儒家所提倡的恕道。孔子认为, 对人要宽容,要推己及人,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施加于别人。它在今天的社会道德修养 方面有积极意义,已成为警世格言。 第十则是孔子的弟子子夏的话,讲的是仁体现在什么样的行动中。勤奋的学习,坚定的 志向,求索的态度,都是不可缺少的。为什么是切问而近思呢?“切问者,亲切问于己 所学未悟之事,不泛滥问之也。近思者,思己历未能及之事,不思远也。若泛问 所未学,远思所未达,则于所习者不精,所思者不解。仕者之性纯笃,今学者既 能笃志近思,故曰仕在其中也
26《孟子》二则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内容包括孟 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虽然也是语录体、问答对话,但 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在《论语》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本文的主旨是舍生取义 第一段用分析推理的论证方法证明:在“生”和“义”之间,要“舍生取义”,在“死” 和“不义”之间,要痛恨“不义”而不因怕死而“避患”。此段可分三层。第一层从开头到 故患有所不避也”。此层从正面立论,确立了论点:舍生取义,为义而不避死。第二层从 “如使人这所欲莫甚于生”到“所恶有甚于死者”。此层进一步从反面强调:为了“义”,可 以“不用”“生”:为了“义”也可以“不”“避患”。第三层是最后一句,强调了“义”的思 想境界是人人都有的,只是道德高尚贤明的人没有丧失罢了 第二段是举例论证,在接受那些关乎性命的东西时,也不能忍受羞辱。这也是“义”的 范畴。“一箪食,一豆羹”是少之又少,但它关系性命,因而也是贵重的。然而,“蹴尔而与 之”就是乞丐也不接受,何况是把“义”看得很重的人! 第三段也是举例论证,接受那些优厚的俸禄也要讲“礼仪”,从文中看,这里的讲“礼 义”是指为了什么而接受俸禄。文章用了一个反问句否定了三种不“义”:“为宫室之美,妻 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接着用排比,把“向”和“今”进行对比,斥责了那些“为宫 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的人。指出这种做法不停止、制止,那就是失去了本 心。此段和第二段从结构上看是并列的,是互为对照的,无论关乎自己生存的东西,还是用 来享受和求得名利的东西,都要取之有“义“。 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生死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晏安 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四书章句集注》)这段概括主旨的话,还是比较 恰切的 《富贵不能淫》中流传千古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诠释了孟 子心目中的大丈夫。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他也给出了途径,那就得“居天下之广居,立天 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即儒学一贯倡导的仁义礼智(正如朱熹集注所说,“广居,仁也 正位,礼也:大道,义也”)。这样做了以后,再抱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的立身处世态度,也就是孔子所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或孟子在另外 的地方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那就能够成为真正的堂 堂正正的大丈夫了 文章中排比、对比、反问等各种修辞手法交相辉映,与其逻辑淸淅严密、论证环环相扣 并回环往复的内容水乳交融,显得说理透辟,论证雄辩,气充词沛,颇具说服力。其句式整 饬,铿锵有力,正气充盈,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非常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 27订鬼 本文选自王充的《论衡订鬼篇》。原文较长,这里选的是开头的一段。文章批评了当时 占统治地位的“人死为鬼”的思想,指出人们所谓的“鬼”,“非人死精神为之”,而是“人 思念存想之所致”。这表明了王充以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否定了“鬼”的客观存在,是中国 思想史哲学史上唯物论对唯心论的一次重要交锋,也显示了中国古代的唯物论者的大无畏精 神 课文虽然是全文开头的极小部分,但独立成文也结构完整,论点鲜明,论证充实严密 已具立论规模
26《孟子》二则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内容包括孟 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虽然也是语录体、问答对话,但 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在《论语》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本文的主旨是舍生取义。 第一段用分析推理的论证方法证明:在“生”和“义”之间,要“舍生取义”,在“死” 和“不义”之间,要痛恨“不义”而不因怕死而“避患”。此段可分三层。第一层从开头到 “故患有所不避也”。此层从正面立论,确立了论点:舍生取义,为义而不避死。第二层从 “如使人这所欲莫甚于生”到“所恶有甚于死者”。此层进一步从反面强调:为了“义”,可 以“不用”“生”;为了“义”也可以“不”“避患”。第三层是最后一句,强调了“义”的思 想境界是人人都有的,只是道德高尚贤明的人没有丧失罢了。 第二段是举例论证,在接受那些关乎性命的东西时,也不能忍受羞辱。这也是“义”的 范畴。“一箪食,一豆羹”是少之又少,但它关系性命,因而也是贵重的。然而,“蹴尔而与 之”就是乞丐也不接受,何况是把“义”看得很重的人! 第三段也是举例论证,接受那些优厚的俸禄也要讲“礼仪”,从文中看,这里的讲“礼 义”是指为了什么而接受俸禄。文章用了一个反问句否定了三种不“义”:“为宫室之美,妻 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接着用排比,把“向”和“今”进行对比,斥责了那些“为宫 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的人。指出这种做法不停止、制止,那就是失去了本 心。此段和第二段从结构上看是并列的,是互为对照的,无论关乎自己生存的东西,还是用 来享受和求得名利的东西,都要取之有“义“。 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生死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晏安 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四书章句集注》)这段概括主旨的话,还是比较 恰切的。 《富贵不能淫》中流传千古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诠释了孟 子心目中的大丈夫。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他也给出了途径,那就得“居天下之广居,立天 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即儒学一贯倡导的仁义礼智(正如朱熹集注所说,“广居,仁也; 正位,礼也;大道,义也”)。这样做了以后,再抱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的立身处世态度,也就是孔子所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 述而》),或孟子在另外 的地方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尽心上》),那就能够成为真正的堂 堂正正的大丈夫了。 文章中排比、对比、反问等各种修辞手法交相辉映,与其逻辑清淅严密、论证环环相扣 并回环往复的内容水乳交融,显得说理透辟,论证雄辩,气充词沛,颇具说服力。其句式整 饬,铿锵有力,正气充盈,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非常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 27订鬼 本文选自王充的《论衡 订鬼篇》。原文较长,这里选的是开头的一段。文章批评了当时 占统治地位的“人死为鬼”的思想,指出人们所谓的“鬼”,“非人死精神为之”,而是“人 思念存想之所致”。这表明了王充以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否定了“鬼”的客观存在,是中国 思想史哲学史上唯物论对唯心论的一次重要交锋,也显示了中国古代的唯物论者的大无畏精 神。 课文虽然是全文开头的极小部分,但独立成文也结构完整,论点鲜明,论证充实严密, 已具立论规模
第一段提出并阐释论点。第一句正面提出,指出“人们说有鬼”,并不是“人死精神为 ,而是“人思念存想之所致”。此并列复句突出了论点。接着第二三两句用设问引出阐释 以下几句说出了道理:人生病了就会产生忧郁、恐惧心理,就会看见“鬼”的出现。为什么 呢?因为忧郁恐惧就会有许多思念想象,也就会产生许多虚幻的影像,于是“鬼”就出现了。 这应该是言之成理的。它否定了“鬼”是人死后的精神(灵魂、魂魄)所致,而认为是人生 病感到痛苦、精神恍惚产生的幻觉。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鬼”的存在,展示了唯物主义对 世界的看法。立论开门见山,阐释追根溯源,层层递进,干净利落 第二段举例论证。用伯乐相马无非马、庖丁解牛不见生牛的名例来证明“思念存想,自 见异物”的道理,进而证明“人病见鬼”,举此二例是用“二者用精至矣”和“思念存想 自见异物”构成相似点,以达到举其同类证明其正确的目的,也就是用类比论证的方法证明 世上并非有鬼,而是人的“思念存想”所致。诚然,伯乐所见的并不全是马,庖丁所解的 并不全是牛的部件,而之所以“无非马”“不见(活)牛”,是“用精至矣”。由此可知,与 二者相似的“人病见鬼”,当然也是“思念存想”所致。论证是有说服力的。 第三段可分为两层,一层(至“妄见之也”)照应第一段“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分析病人的心理,指出所谓“鬼”是“病痛恐惧,妄见之也”。二层分析病的不同程度不同 感受,所见“鬼”状态各异,从而也证明了“鬼”乃“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文章的推 理合乎逻辑。“病痛”则“恐惧”,“恐惧”则“妄见”生;生病就会“存想”,“存想”就会 虚致”。这就证明了“鬼”是不存在的,照应了第一段“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 第四段从“精念存想”表现于目、耳、口的现象来证明“鬼”是人的主观思念,并非实 有。这里再一次强调了“念”和“想”,人生病了,久卧病床,不免胡思乱想,有时产生虚 幻,这些虚幻从目、耳、口中表露出来,就是所谓的“鬼”的形、声、言。还强调了“畏惧”, 就会梦见人在按压自己。以上,再一次证明了所谓鬼是病人痛苦时的精神所致 四段文章紧紧轻围绕“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这个中心,用 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证,有力地否定有鬼论,否定了“人死为鬼”的流俗思想,是 古代朴素唯物论者对唯心论者的有力一击。论点鲜明,有理有据,有较强的说服力。 28马说 《马说》是一篇寓言性质的杂文。文章借伯乐相马的故事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 不常有”的见解,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表达了 作者痛感“伯乐不常有”和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 文章从三个不同的侧面揭示了“千里马”的遭遇。 第一段,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指出正因为“伯乐不常有 千里马才终被埋没、摧残。第一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强调了伯乐的重要,有了能 识千里马的伯乐,千里马才会被发现,因而才会有别于其它马的千里马。第二句“千里马常 有,而伯乐不常用有”是全文表达的主旨,“千里马常用有”是客观现实,世上怎么会缺少 千里马呢?“伯乐不常有”这也是客观事实,无可否认。这就造成了千里马“辱于奴隶人之 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遭遇。作者慨叹的“伯乐不常有”,是世上众多千里马被埋没、摧 残的根本原因。 第2段,揭示了“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千里马“才美不外现”的原因。第1 句指出千里马有特殊的食量,“一食或尽粟一石”。揭示这一点很重要,千里马有千里马的需 要,有千里马的饲养方法,不认识这一点,岂能得到千里马?第2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 而食也”,是不识千里马的关键,不按照喂养千里马的规格来喂养千里马,能够要求它至千 里吗?第3句,惨剧出现了:“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这“食不饱”是根本,吃不 饱导致“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因而,“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这个反问 句问得有理,有力,谴责了那些昏庸的“食马者”由于无知而埋没了千里马的罪过。此句充
第一段提出并阐释论点。第一句正面提出,指出“人们说有鬼”,并不是“人死精神为 之”,而是“人思念存想之所致”。此并列复句突出了论点。接着第二三两句用设问引出阐释。 以下几句说出了道理:人生病了就会产生忧郁、恐惧心理,就会看见“鬼”的出现。为什么 呢?因为忧郁恐惧就会有许多思念想象,也就会产生许多虚幻的影像,于是“鬼”就出现了。 这应该是言之成理的。它否定了“鬼”是人死后的精神(灵魂、魂魄)所致,而认为是人生 病感到痛苦、精神恍惚产生的幻觉。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鬼”的存在,展示了唯物主义对 世界的看法。立论开门见山,阐释追根溯源,层层递进,干净利落。 第二段举例论证。用伯乐相马无非马、庖丁解牛不见生牛的名例来证明“思念存想,自 见异物” 的道理,进而证明“人病见鬼”,举此二例是用“二者用精至矣”和“思念存想, 自见异物”构成相似点,以达到举其同类证明其正确的目的,也就是用类比论证的方法证明 世上并非有鬼,而是人的“思念存想” 所致。诚然,伯乐所见的并不全是马,庖丁所解的 并不全是牛的部件,而之所以“无非马”“不见(活)牛”,是“用精至矣”。由此可知,与 二者相似的“人病见鬼”,当然也是“思念存想”所致。论证是有说服力的。 第三段可分为两层,一层(至“妄见之也”)照应第一段“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分析病人的心理,指出所谓 “鬼”是“病痛恐惧,妄见之也”。二层分析病的不同程度不同 感受,所见“鬼”状态各异,从而也证明了“鬼”乃“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文章的推 理合乎逻辑。“病痛”则“恐惧”,“恐惧”则“妄见”生;生病就会“存想”,“存想”就会 “虚致”。这就证明了“鬼”是不存在的,照应了第一段“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 第四段从“精念存想”表现于目、耳、口的现象来证明“鬼”是人的主观思念,并非实 有。这里再一次强调了“念”和“想”,人生病了,久卧病床,不免胡思乱想,有时产生虚 幻,这些虚幻从目、耳、口中表露出来,就是所谓的“鬼”的形、声、言。还强调了“畏惧”, 就会梦见人在按压自己。以上,再一次证明了所谓鬼是病人痛苦时的精神所致。 四段文章紧紧轻围绕“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这个中心,用 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证,有力地否定有鬼论,否定了“人死为鬼”的流俗思想,是 古代朴素唯物论者对唯心论者的有力一击。论点鲜明,有理有据,有较强的说服力。 28 马说 《马说》是一篇寓言性质的杂文。文章借伯乐相马的故事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 不常有”的见解,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表达了 作者痛感“伯乐不常有”和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 文章从三个不同的侧面揭示了“千里马”的遭遇。 第一段,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指出正因为“伯乐不常有”, 千里马才终被埋没、摧残。第一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强调了伯乐的重要,有了能 识千里马的伯乐,千里马才会被发现,因而才会有别于其它马的千里马。第二句“千里马常 有,而伯乐不常用有”是全文表达的主旨,“千里马常用有”是客观现实,世上怎么会缺少 千里马呢?“伯乐不常有”这也是客观事实,无可否认。这就造成了千里马“辱于奴隶人之 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遭遇。作者慨叹的“伯乐不常有”,是世上众多千里马被埋没、摧 残的根本原因。 第 2 段,揭示了“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千里马“才美不外现”的原因。第 1 句指出千里马有特殊的食量,“一食或尽粟一石”。揭示这一点很重要,千里马有千里马的需 要,有千里马的饲养方法,不认识这一点,岂能得到千里马?第 2 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 而食也”,是不识千里马的关键,不按照喂养千里马的规格来喂养千里马,能够要求它至千 里吗?第 3 句,惨剧出现了:“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这“食不饱”是根本,吃不 饱导致“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因而,“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这个反问 句问得有理,有力,谴责了那些昏庸的“食马者”由于无知而埋没了千里马的罪过。此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