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十一五”发展回顾 (一)主要成就 (二)主要问题… 二、发展趋势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趋势 (二)发展环境 1.面临的机遇 2.存在的挑战 三、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44778889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原则 (三)发展目标 10 1.产业规模 10 2.技术创新 …l1 3.应用推广… 4.产业组织 人才建设 12 6.区域布局 12 四、发展重点
I 目 录 前 言·············································································1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2 (一)主要成就·······························································2 (二)主要问题·······························································4 二、发展趋势和发展环境 ·······················································4 (一)发展趋势·······························································4 (二)发展环境·······························································7 1.面临的机遇····························································7 2.存在的挑战····························································8 三、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8 (一)指导思想·······························································8 (二)发展原则·······························································9 (三)发展目标······························································10 1.产业规模······························································10 2.技术创新······························································11 3.应用推广······························································11 4.产业组织······························································11 5.人才建设······························································12 6.区域布局······························································12 四、发展重点······································································12
(一)基础软件 2 (二)工业软件与行业解决方案 13 (三)嵌入式软件 14 (四)信息安全软件与服务… 14 (五)信息系统集成服务…… 15 (六)信息技术咨询服务 (七)数字内容加工处理 15 (八)服务外包 16 (九)新兴信息技术服务… 16 (十)集成电路(C)设计 17 五、重大工程 17 (一)龙头企业培育工程 17 (二)基础软件提升工程 18 (三)工业软件应用促进工程 18 四)信息技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19 (五)软件名城和示范基地创建工程 19 (六)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20 (七)安全可靠软硬件应用推广工程 20 (八)云计算创新发展工程 六、保障措施 (一)全面贯彻落实产业政策… (二)鼓励企业创新发展
II (一)基础软件······························································12 (二)工业软件与行业解决方案 ········································13 (三)嵌入式软件···························································14 (四)信息安全软件与服务···············································14 (五)信息系统集成服务··················································15 (六)信息技术咨询服务··················································15 (七)数字内容加工处理··················································15 (八)服务外包······························································16 (九)新兴信息技术服务··················································16 (十)集成电路(IC)设计···············································17 五、重大工程······································································17 (一)龙头企业培育工程··················································17 (二)基础软件提升工程··················································18 (三)工业软件应用促进工程 ···········································18 (四)信息技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19 (五)软件名城和示范基地创建工程··································19 (六)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20 (七)安全可靠软硬件应用推广工程··································20 (八)云计算创新发展工程···············································21 六、保障措施······································································21 (一)全面贯彻落实产业政策 ···········································21 (二)鼓励企业创新发展··················································22
(三)加快拓宽应用市场 (四)强化标准体系建设与推广 (五)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 24 (六)完善产业投融资环境 25 (七)加速产业国际化进程 25 (八)加强产业管理工作 26
III (三)加快拓宽应用市场··················································23 (四)强化标准体系建设与推广 ········································23 (五)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24 (六)完善产业投融资环境···············································25 (七)加速产业国际化进程···············································25 (八)加强产业管理工作··················································26
前言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 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具有技术更新快、产品 附加值高、应用领域广、渗透能力强、资源消耗低、人力资 源利用充分等突出特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 引领作用。发展和提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对于推动信 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 创新型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 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全球 软件技术和产业格局孕育着新一轮重大变革,为我国软件和 信息技术服务业带来创新突破、应用深化、融合发展的战略 机遇。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 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4号)和《国 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 2010]32号),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纲要》的总体部署,落实《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 《信息化发展规划(2011-2015》和《信息产业“十二五” 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编制本规划
1 前 言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 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具有技术更新快、产品 附加值高、应用领域广、渗透能力强、资源消耗低、人力资 源利用充分等突出特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 引领作用。发展和提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对于推动信 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 创新型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 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全球 软件技术和产业格局孕育着新一轮重大变革,为我国软件和 信息技术服务业带来创新突破、应用深化、融合发展的战略 机遇。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 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4 号)和《国 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 [2010]32 号),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纲要》的总体部署,落实《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 《信息化发展规划(2011-2015)》和《信息产业“十二五” 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持续快速 发展,年均增速达28.3%,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创新能力显 著增强,产业集聚日益明显,国际化水平持续提高,人才队 伍不断壮大,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 强,已具备再上新台阶的坚实基础。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0年,我国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达到1.36万亿元,是2005年 的3.5倍,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软件和信息技术 服务业占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的比重从2005年的10.2%提高 到2010年的18%,从业人员超过300万人。产业结构向服 务化发展,信息技术服务所占比重稳步上升,新兴网络软件 和应用服务快速发展。 产业聚集效应突出,企业实力明显提高。2010年,广东 北京、江苏、山东、辽宁、上海、浙江、福建和四川9个省 市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之和占全国的87%。中国 软件名城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示范带动作用和影响力快 速提升。2010年,我国年收入过亿元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企业(以下简称软件企业)已经超过2000家,其中业务收 入超过50亿元的企业有7家,超过100亿元有4家,超过 500亿元有1家,大企业日益成为产业创新和规模发展的主
2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一)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持续快速 发展,年均增速达 28.3%,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创新能力显 著增强,产业集聚日益明显,国际化水平持续提高,人才队 伍不断壮大,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 强,已具备再上新台阶的坚实基础。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0 年,我国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达到 1.36 万亿元,是 2005 年 的 3.5 倍,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软件和信息技术 服务业占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的比重从 2005 年的 10.2%提高 到 2010 年的 18%,从业人员超过 300 万人。产业结构向服 务化发展,信息技术服务所占比重稳步上升,新兴网络软件 和应用服务快速发展。 产业聚集效应突出,企业实力明显提高。2010 年,广东、 北京、江苏、山东、辽宁、上海、浙江、福建和四川 9 个省 市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之和占全国的 87%。中国 软件名城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示范带动作用和影响力快 速提升。2010 年,我国年收入过亿元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企业(以下简称软件企业)已经超过 2000 家,其中业务收 入超过 50 亿元的企业有 7 家,超过 100 亿元有 4 家,超过 500 亿元有 1 家,大企业日益成为产业创新和规模发展的主
导力量。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部分领域取得突破。在“核高基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有力推动下,操作系统、数据库、办公 套件、中间件等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明显提升,集成整合不断 深化,在党政等关键部门、电子政务等重点领域以及电信、 电力、邮政、制造等重点行业得到了较好应用。信息安全关 键技术和产品研发取得良好进展,信息安全服务迅速发展。 企业管理软件、互联网应用软件、游戏软件等产品技术创新 能力不断增强,市场份额逐步扩展。中小企业创新活跃,在 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迅速崛起 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加强,产业发展环境持续改善。软件 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领域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应用等各方 面取得较大进展,知识产权意识进一步增强,极大激发了产 业创新活力。政府软件正版化工作实现预期目标。计算机预 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比例逐年提高。企业积极运用知识产权 手段提高核心竞争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主动应对技术标 准制约和市场竞争纠纷,维护合法权益。在《国务院关于印 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 发[2000]18号)等一系列产业政策的推动下,产业发展的市 场环境、应用环境、政策环境得到改善 产业地位显著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突出。软件和 信息技术服务业推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带动了
3 导力量。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部分领域取得突破。在“核高基”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有力推动下,操作系统、数据库、办公 套件、中间件等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明显提升,集成整合不断 深化,在党政等关键部门、电子政务等重点领域以及电信、 电力、邮政、制造等重点行业得到了较好应用。信息安全关 键技术和产品研发取得良好进展,信息安全服务迅速发展。 企业管理软件、互联网应用软件、游戏软件等产品技术创新 能力不断增强,市场份额逐步扩展。中小企业创新活跃,在 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迅速崛起。 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加强,产业发展环境持续改善。软件 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领域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应用等各方 面取得较大进展,知识产权意识进一步增强,极大激发了产 业创新活力。政府软件正版化工作实现预期目标。计算机预 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比例逐年提高。企业积极运用知识产权 手段提高核心竞争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主动应对技术标 准制约和市场竞争纠纷,维护合法权益。在《国务院关于印 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 发[2000]18 号)等一系列产业政策的推动下,产业发展的市 场环境、应用环境、政策环境得到改善。 产业地位显著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突出。软件和 信息技术服务业推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带动了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催生了一批高附加值、绿色低碳的新兴 产业,为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撑。许 多省市立足产业资源优势,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作为重 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加快培育发展,创造了大量 就业机会,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二)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迅速,但产业 规模和实力还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依然存在 一些制约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缺乏具有全球 领先地位的大企业,产业整体上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产业 创新体系不健全,核心技术缺乏;产业链协同效应尚未充分 发挥,亟待建立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支撑的产业发展格 局;人才结构矛盾突出,高层次、复合型、领军型人才依然 缺乏;以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结合的支撑体系有待完善 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亟需提升。 二、发展趋势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趋势 十二五”时期,伴随信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 的不断深化,软件与网络深度耦合,软件与硬件、应用和服 务紧密融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加快向网络化、服务化 体系化和融合化方向演进。产业技术创新加速,商业模式变
4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催生了一批高附加值、绿色低碳的新兴 产业,为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撑。许 多省市立足产业资源优势,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作为重 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加快培育发展,创造了大量 就业机会,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二)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迅速,但产业 规模和实力还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依然存在 一些制约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缺乏具有全球 领先地位的大企业,产业整体上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产业 创新体系不健全,核心技术缺乏;产业链协同效应尚未充分 发挥,亟待建立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支撑的产业发展格 局;人才结构矛盾突出,高层次、复合型、领军型人才依然 缺乏;以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结合的支撑体系有待完善, 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亟需提升。 二、发展趋势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趋势 “十二五”时期,伴随信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 的不断深化,软件与网络深度耦合,软件与硬件、应用和服 务紧密融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加快向网络化、服务化、 体系化和融合化方向演进。产业技术创新加速,商业模式变
革方兴未艾,新兴应用层出不穷,将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和转 型升级。 网络化。计算技术的重心正逐步从计算机转向网络,软 件的技术和业务创新与网络发展将深度耦合,网络将成为软 件开发、部署、运行和服务的主流平台。软件产品基于网络 平台开发和运行、内容基于网络发布和传播、应用基于网络 构架和部署、服务基于网络创新和发展成为大趋势,网络化 操作系统、网络软件开发工具、网络运行管理平台、智能终 端平台、远程运维等基于网络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应运而生, 基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等的新兴 服务将推动服务模式、商业模式不断创新。网络化趋势进一 步打破了市场竞争的区域、国别界限,全面呈现出全球性竞 争态势。网络化环境下,网络空间安全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 并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国防安全和信息安全, 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成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重要战略 任务 服务化。软件服务化进程不断加快,原有软件产品开发、 部署、运行和服务模式正在改变,软件技术架构、企业组织 结构和商业模式将面临重大调整。以软件应用商店等为代 表,服务导向的业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了产业的转型 升级。以用户为中心,按照用户需求动态提供计算资源、存 储资源、数据资源、软件应用等服务成为软件服务的主要模
5 革方兴未艾,新兴应用层出不穷,将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和转 型升级。 网络化。计算技术的重心正逐步从计算机转向网络,软 件的技术和业务创新与网络发展将深度耦合,网络将成为软 件开发、部署、运行和服务的主流平台。软件产品基于网络 平台开发和运行、内容基于网络发布和传播、应用基于网络 构架和部署、服务基于网络创新和发展成为大趋势,网络化 操作系统、网络软件开发工具、网络运行管理平台、智能终 端平台、远程运维等基于网络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应运而生, 基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等的新兴 服务将推动服务模式、商业模式不断创新。网络化趋势进一 步打破了市场竞争的区域、国别界限,全面呈现出全球性竞 争态势。网络化环境下,网络空间安全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 并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国防安全和信息安全, 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成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重要战略 任务。 服务化。软件服务化进程不断加快,原有软件产品开发、 部署、运行和服务模式正在改变,软件技术架构、企业组织 结构和商业模式将面临重大调整。以软件应用商店等为代 表,服务导向的业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了产业的转型 升级。以用户为中心,按照用户需求动态提供计算资源、存 储资源、数据资源、软件应用等服务成为软件服务的主要模
式。产品和服务的进一步深化耦合,推动了硬件、软件、应 用与服务协同发展,加速了软件产品开发企业和部分电子制 造企业向服务的转型。服务化趋势促进了产业的服务模式、 商业模式变革,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产业转型和升 级 体系化。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应用软件相互渗 透,软件向更加综合、广泛的一体化软件平台的新体系演变 硬件与软件、内容与终端、应用与服务的一体化整合速度加 快。未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将围绕主流软件平台体系构 造产业链,市场竞争从单一产品的竞争发展为基于平台体系 的产业链竞争,产业纵向、横向整合步伐加快,围绕主流软 件平台体系形成的产业生态系统将主导市场竞争。产品、资 源和服务的体系化趋势日趋明显,软件即服务(SaS)平 台即服务(PaS)和基础设施即服务(laS)等基于平台的 服务模式日趋成熟,移动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数字电视 等综合平台不断涌现,基于产品、信息、客户的资源整合平 台及其商业模式创新成为产业核心竞争力。 融合化。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与业务融合的 日趋紧密,软件正成为经济社会各领域重要的支撑工具。基 于移动智能终端的个人计算、通信与娱乐等服务功能的融 合,网络平台上通信、内容、计算等服务的融合,软硬件之 间的融合,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带来了巨大的业务创新
6 式。产品和服务的进一步深化耦合,推动了硬件、软件、应 用与服务协同发展,加速了软件产品开发企业和部分电子制 造企业向服务的转型。服务化趋势促进了产业的服务模式、 商业模式变革,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产业转型和升 级。 体系化。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应用软件相互渗 透,软件向更加综合、广泛的一体化软件平台的新体系演变, 硬件与软件、内容与终端、应用与服务的一体化整合速度加 快。未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将围绕主流软件平台体系构 造产业链,市场竞争从单一产品的竞争发展为基于平台体系 的产业链竞争,产业纵向、横向整合步伐加快,围绕主流软 件平台体系形成的产业生态系统将主导市场竞争。产品、资 源和服务的体系化趋势日趋明显,软件即服务(SaaS)、平 台即服务(PaaS)和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等基于平台的 服务模式日趋成熟,移动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数字电视 等综合平台不断涌现,基于产品、信息、客户的资源整合平 台及其商业模式创新成为产业核心竞争力。 融合化。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与业务融合的 日趋紧密,软件正成为经济社会各领域重要的支撑工具。基 于移动智能终端的个人计算、通信与娱乐等服务功能的融 合,网络平台上通信、内容、计算等服务的融合,软硬件之 间的融合,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带来了巨大的业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