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WxM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巴南区2005—2006学年度下期单元检测 高二语文四册五单元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语文基础及其运用(共7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选出下列加点词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盘桓huan床蓐r门衰祚zu薄犹蒙矜jn育除臣洗xidn马 B.舳舻zhul沟壑he桂棹zhu6兰桨倚歌和he之酾sh酒临江 C.睿ru智贬谪zhe锵 Jlang鸣金石负土累li石余音袅袅niar D.祭奠didn尚飨 xiang不省xing所怙辍chuo汝而就遽去而殁m 2.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组是() A.遐迩 鸿蒙 成群结对 横槊赋诗初生牛犊不怕虎 B.罗嗦 精典 心有旁鹜正襟危坐年之际在于春 C.坍塌精萃声名雀起沧海一粟男儿有泪不轻掸 D.掮客札记 常年累月 衔哀致诚冒天下之大不违 3.选出下面填入下文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小康,最早 《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而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 早在西汉《札记·记道》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党的十六 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 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 人民生活更加 A.原出 惠及 健全 和睦 殷富 B.源出 惠顾 发达 和谐 殷富 C.原出 惠顾发达 和睦 殷实 D.源出 惠及 健全 和谐 殷实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传达新闻信息的责任让记者柳涛做了一个忠实的记录者,但他遭到了“缺少公德心”的指 责:关键时刻,记者传达新闻的义务和公德心应如何取舍?有没有较好的平衡点? B.据悉,5月17日,由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欢迎各国代表们的晚宴 北京之夜”,有可能改在天坛祈年殿进行 C.5月15日晚,在第九届“苏迪曼杯决赛”中,中国队凭借强大的整体实力,轻取印尼队, 夺取奖杯,让羽毛球“三大杯”(苏迪曼杯、汤姆斯杯、尤伯杯)都留在了中国 D为进一步规范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工作,制止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竞相涨价的现象, 国家5月16日发展改革委员会日前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的通 知》。(以下简称《通知》)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我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不可能象动物一样容易满足,我心中燃烧着代代相传的火焰 我要使这团火越烧越旺,向世界宣布我的出类拔萃 B.她们是一个个高智商的知识分子,饱学多识,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然而一旦踏入纷纭 复杂的社会,却犹如盲人瞎马。 C某中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师说,经过整整一学期的紧张忙碌,师生们都应该有一个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Www.zxxk 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巴南区 2005———2006 学年度下期单元检测 高二语文四册五单元试题 (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语文基础及其运用(共 7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 1.选出下列加点词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盘桓.huán 床蓐.rù 门衰祚.zuò薄 犹蒙矜.jīn 育 除臣洗.xiǎn 马 B.舳舻..zhúlú 沟壑.hè 桂棹.zhuó兰桨 倚歌和.hè之 酾.shī酒临江 C.睿.ruì智 贬谪.zhé 锵.jiāng 鸣金石 负土累.lěi 石 余音袅袅.niǎn D.祭奠.diàn 尚飨.xiǎng 不省.xǐng 所怙 辍.chuò汝而就 遽去而殁.mù 2.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组是( ) A.遐迩 鸿蒙 成群结对 横槊赋诗 初生牛犊不怕虎 B.罗嗦 精典 心有旁鹜 正襟危坐 一年之际在于春 C.坍塌 精萃 声名雀起 沧海一粟 男儿有泪不轻掸 D.掮客 札记 常年累月 衔哀致诚 冒天下之大不违 3.选出下面填入下文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组是 ( ) 小康,最早_____《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而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 早在西汉《札记·记道》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党的十六 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_____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 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_____,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____, 人民生活更加____。 A.原出 惠及 健全 和睦 殷富 B.源出 惠顾 发达 和谐 殷富 C.原出 惠顾 发达 和睦 殷实 D.源出 惠及 健全 和谐 殷实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传达新闻信息的责任让记者柳涛做了一个忠实的记录者,但他遭到了“缺少公德心”的指 责:关键时刻,记者传达新闻的义务和公德心应如何取舍?有没有较好的平衡点? B.据悉,5 月 17 日,由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欢迎各国代表们的晚宴── “北京之夜”,有可能改在天坛祈年殿进行。 C.5 月 15 日晚,在第九届“苏迪曼杯决赛”中,中国队凭借强大的整体实力,轻取印尼队, 夺取奖杯,让羽毛球“三大杯”(苏迪曼杯、汤姆斯杯、尤伯杯)都留在了中国。 D.为进一步规范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工作,制止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竞相涨价的现象, 国家 5 月 16 日发展改革委员会日前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的通 知》。(以下简称《通知》)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我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不可能象动物一样容易满足,我心中燃烧着代代相传的火焰, 我要使这团火越烧越旺,向世界宣布我的出类拔萃 ....。 B.她们是—个个高智商的知识分子,饱学多识,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然而一旦踏入纷纭 复杂的社会,却犹如盲人瞎马 ....。 C某中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师说,经过整整一学期的紧张忙碌,师生们都应该有一个
ZOKE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WWW.zXK.cM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时间养精蓄锐。 D.2004年6月7日,赵某两次向同组监考老师塞钱被拒绝。8日上午数学科目考试,当离交卷 还有20余分钟时,赵某又曲突徙薪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事故调査结论表明,施工单位指挥不当和现场管理人员的违章施工,导致了这起事故的 直接发生 领导干部素质是否优秀、能力很强还是很弱,领导机关结构是否合理、运转是否良好, 都直接决定和反应着执政能力 C.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竹画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它象征了 中华民族坚定顽强、不卑不亢的气慨。 D.事实告诉我们,生态危机和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是不受时空局限的。在生态问题上, 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文体名,就是“奏表”,又称“表文”,是臣属给君王的奏疏,如诸葛亮的《出师 表》,李密的《陈情表》。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C.柳宗元,祖籍河东;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又迁柳州刺史,所以又被 称为柳柳州,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D.苏轼,号东坡居士,他的文章富于变化,语言晓畅,有很强的感染力:诗歌则清新豪健, 对后世有很大影响。代表作有《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二.阅读理解(共26分) (一)课内阅读(每小题2分共12分) 8.下列句中加点字与“舞幽壑的潜蛟”的“舞”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范增数目项王 B.侣鱼虾而友麋鹿 C.左右欲刃相如 D.泣孤舟之嫠妇 9.下列各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A.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B.而又何羡乎 C.寂寥而莫我知也 D.惟兄嫂是依 阅读李密的《陈情表》选段,完成10—13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 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 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褥。臣侍汤药,未尝废 奉圣朝,沐浴淸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 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10.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慈父见背见:看见 B.舅夺母志夺:改变。 C.除臣洗马除:除去。 D.责臣逋慢逋:逃脱 11.下面各句中“以”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句是()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Www.zxxk 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时间养精蓄锐 ....。 D.2004年6月7日,赵某两次向同组监考老师塞钱被拒绝。8日上午数学科目考试,当离交卷 还有20余分钟时,赵某又曲突徙薪 ....。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事故调查结论表明,施工单位指挥不当和现场管理人员的违章施工,导致了这起事故的 直接发生。 B.领导干部素质是否优秀、能力很强还是很弱,领导机关结构是否合理、运转是否良好, 都直接决定和反应着执政能力。 C.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竹画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它象征了 中华民族坚定顽强、不卑不亢的气慨。 D.事实告诉我们,生态危机和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是不受时空局限的。在生态问题上, 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7.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表,文体名,就是“奏表”,又称“表文”,是臣属给君王的奏疏,如诸葛亮的《出师 表》,李密的《陈情表》。 B.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C.柳宗元,祖籍河东;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又迁柳州刺史,所以又被 称为柳柳州,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D.苏轼,号东坡居士,他的文章富于变化,语言晓畅,有很强的感染力;诗歌则清新豪健, 对后世有很大影响。代表作有《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二.阅读理解(共 26 分) (一)课内阅读 (每小题 2 分 共 12 分) 8.下列句中加点字与“舞幽壑的潜蛟”的“舞”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范增数目.项王 B.侣.鱼虾而友.麋鹿 C.左右欲刃.相如 D.泣.孤舟之嫠妇 9. 下列各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A.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B.而又何羡乎 C.寂寥而莫我知也 D.惟兄嫂是依 阅读李密的《陈情表》选段,完成 10——13 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 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 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褥。臣侍汤药,未尝废 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 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10.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慈父见.背 见:看见。 B.舅夺.母志 夺:改变。 C.除.臣洗马 除:除去。 D.责臣逋.慢 逋:逃脱。 11.下面各句中“以”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句是( )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ZOKE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WWW.zXK.cM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C.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2.下面加点的词语跟现代汉语意义最接近的两项是() A.九岁不行,零丁孤苦 B.至于成立。既无叔伯 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D.是以区区不能废 13.以下说法不符合短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李密六个月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到了四岁,母亲被迫改嫁,李密是被祖母带大的。 B.李密小时候常生病,九岁的时候差点不行了,以后一直孤苦零丁,过着少有兄弟的生活。 C.李密反复陈述不能应诏是因为祖母染病,而且他感到了祖母的病一天比一天重。 D.尽管朝廷催促非常急迫,但李密仍以亲情为由坚持不就,“欲苟顺私情”委婉地表达了 他对这一做法的坚持。 (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文后14-—16题(共14分 对一朵花微笑 刘亮程 ①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 ②我正躺在山坡上想事情。是否我想的事情 个人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草觉得好 笑,在微风中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靠近我身边的两朵 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 颜。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先是微笑,继而哈哈大笑 ③这是我第一次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 ④还有一次,我在麦地南边的一片绿草中睡了一觉。我太喜欢这片绿草了,墨绿墨绿, 和周围的枯黄野地形成鲜明对比。 ⑤我想大概是一个月前,浇灌麦地的人没看好水,或许他把水放进麦田后睡觉去了 水漫过田埂,顺这条干沟漫漶而下。枯萎多年的荒草终于等来一次生机。那种绿,是积攒了 多少年的,一如我目光中的饥渴。我虽不能像一头牛一样扑过去,猛吃一顿,但我可以在绿 草中睡一觉。和我喜爱的东西一起睡,做一个梦,也是满足 ⑥一个在枯黄田野上劳忙半世的人,终于等来草木青青的一年。而这一小片的草木会 不会等到我出人头地的一天 ⑦这些简单地长几片叶、伸几条枝、开几瓣小花的草木,从没长高长大、没有茂盛过 的草木,每年每年,从我少有笑容的脸和无精打采的行走中,看到的是否全是不景气? ⑧我活得太严肃,呆板的脸似乎对生存已经麻木,忘了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 欣和激动。这不容易开一次的花朵,难得长出的一片叶子,在荒野中,我的微笑可能是对 个卑小生命的欢迎和鼓励,就像青青芳草让我看到一生中那些还未到来的美好前景 ⑨以后我觉得,我成了荒野中的一个。真正进入一片荒野其实不容易,荒野旷敞着, 这个巨大的门让你努力进入时不经意已经走出来,成为外面人。它的细部永远对你紧闭着 ⑩走进一株草、一滴水、一粒小虫的路可能更远。弄懂一棵草,并不仅限于把草喂到 嘴里嚼嚼,尝尝味道。挖一个坑,把自己栽进去,浇点水,直愣愣站上半天,感觉到可能只 是腿酸脚麻和腰疼,并不能断定草木长在土里也是这般情景。人没有草木那样深的根,无法 知道土深处的事情。人埋在自己的事情里,埋得暗无天日。人把一件件事情干完,干好,人 就渐渐出来了。 ①D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 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 14.文章开头写了“我”两次在荒野草地上的感受。①“我”为什么“笑了起来”?② 我”为什么感到“满足”?(4分) 答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Www.zxxk 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C.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2.下面加点的词语跟现代汉语意义最接近的两项是( ) A.九岁不行,零丁..孤苦 B.至于成立..。既无叔伯 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D.是以区区..不能废 13.以下说法不符合短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密六个月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到了四岁,母亲被迫改嫁,李密是被祖母带大的。 B.李密小时候常生病,九岁的时候差点不行了,以后一直孤苦零丁,过着少有兄弟的生活。 C.李密反复陈述不能应诏是因为祖母染病,而且他感到了祖母的病一天比一天重。 D.尽管朝廷催促非常急迫,但李密仍以亲情为由坚持不就,“欲苟顺私情”委婉地表达了 他对这一做法的坚持。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文后 14——16 题(共 14 分) 对一朵花微笑 刘亮程 ①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 ②我正躺在山坡上想事情。是否我想的事情——一个人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草觉得好 笑,在微风中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靠近我身边的两朵, 一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 颜。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先是微笑,继而哈哈大笑。 ③这是我第一次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 ④还有一次,我在麦地南边的一片绿草中睡了一觉。我太喜欢这片绿草了,墨绿墨绿, 和周围的枯黄野地形成鲜明对比。 ⑤我想大概是一个月前,浇灌麦地的人没看好水,或许他把水放进麦田后睡觉去了。 水漫过田埂,顺这条干沟漫漶而下。枯萎多年的荒草终于等来一次生机。那种绿,是积攒了 多少年的,一如我目光中的饥渴。我虽不能像一头牛一样扑过去,猛吃一顿,但我可以在绿 草中睡一觉。和我喜爱的东西一起睡,做一个梦,也是满足。 ⑥一个在枯黄田野上劳忙半世的人,终于等来草木青青的一年。而这一小片的草木会 不会等到我出人头地的一天? ⑦这些简单地长几片叶、伸几条枝、开几瓣小花的草木,从没长高长大、没有茂盛过 的草木,每年每年,从我少有笑容的脸和无精打采的行走中,看到的是否全是不景气? ⑧我活得太严肃,呆板的脸似乎对生存已经麻木,忘了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 欣和激动。这不容易开一次的花朵,难得长出的一片叶子,在荒野中,我的微笑可能是对一 个卑小生命的欢迎和鼓励,就像青青芳草让我看到一生中那些还未到来的美好前景。 ⑨以后我觉得,我成了荒野中的一个。真正进入一片荒野其实不容易,荒野旷敞着, 这个巨大的门让你努力进入时不经意已经走出来,成为外面人。它的细部永远对你紧闭着。 ⑩走进一株草、一滴水、一粒小虫的路可能更远。弄懂一棵草,并不仅限于把草喂到 嘴里嚼嚼,尝尝味道。挖一个坑,把自己栽进去,浇点水,直愣愣站上半天,感觉到可能只 是腿酸脚麻和腰疼,并不能断定草木长在土里也是这般情景。人没有草木那样深的根,无法 知道土深处的事情。人埋在自己的事情里,埋得暗无天日。人把一件件事情干完,干好,人 就渐渐出来了。 ⑾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 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 14.文章开头写了“我”两次在荒野草地上的感受。①“我”为什么“笑了起来”?② “我”为什么感到“满足”?(4 分) 答:
∠中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WxM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15.(1)第⑥⑦这两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2)第⑨段和第⑩段分别使用了“出来”一词,其 含义一样吗?为什么?(4分) 答:(1) 16.在第①D段中,作者说:“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 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1)作者在文章中谈及了哪些“人 的道理”?请你分点叙述。(2)又为什么不懂“草木的道理”?(6分) 答:(1)(4分) 2)(2分) 三、古译文阅读(共14分) 17.阅读下面文言文,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 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 寡人信之矣。”宠葱曰:“①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②今邯郸去大梁也 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也。”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 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战国策·魏策二》) 译文:① 分 1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5分)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爰。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接舆,春秋时的隐士。五柳,指陶渊明 (1)“寒山转苍翠”中“转”字在写景中的作用是什么?(1分) 答 (2)本诗写景有何特点?全诗在写景和写人之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补写出下列诗文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每空1分,共4分) ①但以刘 ,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 ②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 ③哀吾生之须臾, 挟飞仙以遨游 (《赤壁赋》) 四、语言表达(共9分)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Www.zxxk 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 15.⑴第⑥⑦这两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⑵第⑨段和第⑩段分别使用了“出来”一词,其 含义一样吗?为什么?(4 分) 答:⑴ ⑵ 。 16.在第⑾段中,作者说:“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 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⑴作者在文章中谈及了哪些“人 的道理”?请你分点叙述。⑵又为什么不懂“草木的道理”?(6 分) 答:⑴(4 分) 。 ⑵(2 分) 。 三、古译文阅读(共 14 分) 17. 阅读下面文言文,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 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 “寡人信之矣。”宠葱曰:“①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②今邯郸去大梁也 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也。”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 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战国策·魏策二》) 译文:① 。(2 分) ② 。(3 分) 1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5 分)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爰。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接舆,春秋时的隐士。五柳,指陶渊明。 (1)“寒山转苍翠”中“转”字在写景中的作用是什么?(1 分) 答: 。 (2)本诗写景有何特点?全诗在写景和写人之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答: 。 19.补写出下列诗文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每空 1 分,共 4 分) ①但以刘 , ,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 ② ,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 ③哀吾生之须臾, 。挟飞仙以遨游, 。(《赤壁赋》) 四、语言表达(共 9 分)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WWW.zXK.cM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20.一名学生在给父亲的生日贺卡中写了下面的贺词,请你根据内容和形式再补写两句,使 之完整。(2分) 您是大树,为我遮风风雨雨 您是太阳,给我的生活带来光明 亲爱的父亲,祝您健康、长寿! 21.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三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 语意连贯,又语言简明。(4分) 有关医学专家鉴于目前我国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率比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范围内调查 得出的30%高出20%—50%这一现象,忠告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勿滥用抗生素 根据下列内容写一则通知,只写正文,要求保留全部信息要点,语言简明连贯。(3分) ①校学生会准备举行庆“元旦”文艺晚会;②全体同学参加:③晚会时间为2004年 12月31日19:00;④晚会地点在学校的学生生活中心。 这则通知的正文是 答题卡 题号1 答案 六、作文(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错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离开原来的或应有的位置。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 “错位”现象:学生迷恋游戏机,商家欺骗消费者,是一种“错位”;让子女当一天家长, 让闯红灯的人当一回交警,这也是一种“错位”。在生活中,你有类似的经历和见闻吗?你 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呢? 请以“错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的范围之内。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④题目自拟。 ⑤不少于600字。 ⑥不得抄袭 (鱼洞中学彭存明)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Www.zxxk 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20. 一名学生在给父亲的生日贺卡中写了下面的贺词,请你根据内容和形式再补写两句,使 之完整。(2 分) 您是大树,为我遮风风雨雨; 您是太阳,给我的生活带来光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爱的父亲,祝您健康、长寿! 21. 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三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 语意连贯,又语言简明。(4 分) 有关医学专家鉴于目前我国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率比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范围内调查 得出的 30%高出 20%—50%这一现象,忠告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勿滥用抗生素。 答: 。 22.根据下列内容写一则通知,只写正文,要求保留全部信息要点,语言简明连贯。(3 分) ①校学生会准备举行庆“元旦”文艺晚会;②全体同学参加;③晚会时间为 2004 年 12 月 31 日 19:00;④晚会地点在学校的学生生活中心。 这则通知的正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题卡 六、作文(3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错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离开原来的或应有的位置。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 “错位”现象:学生迷恋游戏机,商家欺骗消费者,是一种“错位”;让子女当一天家长, 让闯红灯的人当一回交警,这也是一种“错位”。在生活中,你有类似的经历和见闻吗?你 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呢? 请以“错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的范围之内。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④题目自拟。 ⑤不少于 600 字。 ⑥不得抄袭。 (鱼洞中学 彭存明)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中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WxM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参考答案 1.A(B.zhu6应为zhdo:C. JIang应为 qiang:D.m应为mo) 2.A(A.“成群结对”应为“成群结队”。B.“罗嗦”应为“啰嗦”,“鹜”应为“骛” “精典”应为“经典”,“一年之际在于舂”应为“一年之计在于春”。C.“精萃”应为 “精粹”,“雀起”应为“鹊起”,“男儿有泪不轻掸”应为“男儿有泪不轻弹”。D“常 年累月”应为“长年累月”“不违”应为“不韪”) 3.D(原出:指原来出自,强调先前:源出:指,强 调“最早”或“最初”。惠及:把好处给予某人或某地:惠顾:惠临,多用于商家对顾客 和睦:相处融洽友爱;和谐:配合得适当、匀称。殷富:殷实、富足:殷实:富裕。“殷富” 比“殷实”语义程度更深一些,“小康”阶段,生活尚不能达到“殷富”的水平。做此类题, 首先从最容易判定的选项做起,采用排除法。纵观此题,最容易判定的就是“惠及”与“惠 顾”,根据句意显然应选“惠及”,从而排除B、C两项:再看A与D两个选项,最容易判 定的就是“原出”与“源出”,原句中有一个“最早”,说明是要找“小康”的源头,最早 的出处,据此可知应选“源出”,从而排除了A项。剩下的D项就是正确答案了 4.B(A项冒号使用不对,后面的内容根本不是指责的内容,应将冒号改为句号。C项“苏迪 曼杯决赛”中的引号不能将“决赛”也括进去。D项最后的括号属于句内括号 5.D(“曲突徙薪”的意思是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句中说“赵某又……”是 说其紧承7日的违法行为继续犯法,故此处应当是“铤而走险”。A项“出类拔萃”:拔, 超出:类,同类:萃,原指草丛生的样子,引申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B项“盲人瞎马”:盲人骑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C项“养精蓄锐”:养, 保养:精,精神;蓄,积蓄;锐,锐气。保养精神,蓄集力量。) 6.D(A词序不当,“直接”应在“导致”前:B.前后不照应,在“执政能力”之后加“的高 低”;C“它”指代不明,这个“它”可以是“青这翠竹”,也可以是“竹画”。) 7.C(柳宗元不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8.D(AC均是名作动,B是名作意动,D与题目中的“舞”是名作使动) 9.A(A是状语后置) 10.A(指“我”) 11.C(用,其余三句均是“因为”) 12.A(B.成人自立C.申诉D区区:拳拳之情。) 13.B(“不行”指“不会行走”) 14.①我为花朵的美(或:生机)所感动。(2分) ②荒草对生机的积攒一如我目中的饥渴,我喜爱它并能与它相伴,因而感到满足。(2分。 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 15.(1)过渡,由上文的回忆过渡到下文的感怀:设问,启发读者,引发思索。(2分。答出 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2分。) (2)不一样。前者指的是:无法体验大自然的情感,不能相融为一,被动“出来”;后者指得 是:人为自己的事劳忙而又不受其所囿,关注更为广大的空间,主动“出来”。(2分。回 答含义一样,不给分。回答含义不一样,且能对前者和后者做具体阐述,各得1分。意思对 即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 16.(1)得到了哪些“人的道理”:与大自然的和谐融合能使人愉悦:大自然的美好能让人产 生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人应当在关注自身的同时关注更为广泛的自然空间:然而人无法完全 理解自然,与大自然悲哀的相隔着。(4分。“人无法完全理解自然,与大自然悲哀的相隔 着。”2分。其余三个方面,答出一个得1分,答出2个或2个以上得2分。)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Www.zxxk 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参考答案 1.A(B.zhuó应为 zhào;C.jiāng 应为 qiāng;D.mù应为 mò); 2.A(A.“成群结对”应为“成群结队”。B.“罗嗦”应为“啰嗦”,“鹜”应为“骛”, “精典”应为“经典”,“一年之际在于春”应为“一年之计在于春”。C.“精萃”应为 “精粹”,“雀起”应为“鹊起”,“男儿有泪不轻掸”应为“男儿有泪不轻弹”。D “常 年累月”应为“长年累月” “不违”应为“不韪”) 3.D (原出:指原来出自,强调先前;源出:指的源头出于,强 调“最早”或“最初”。惠及:把好处给予某人或某地;惠顾:惠临,多用于商家对顾客。 和睦:相处融洽友爱;和谐:配合得适当、匀称。殷富:殷实、富足;殷实:富裕。“殷富” 比“殷实”语义程度更深一些,“小康”阶段,生活尚不能达到“殷富”的水平。做此类题, 首先从最容易判定的选项做起,采用排除法。纵观此题,最容易判定的就是“惠及”与“惠 顾”,根据句意显然应选“惠及”,从而排除 B、C 两项;再看 A 与 D 两个选项,最容易判 定的就是“原出”与“源出”,原句中有—个“最早”,说明是要找“小康”的源头,最早 的出处,据此可知应选“源出”,从而排除了 A 项。剩下的 D 项就是正确答案了。) 4.B(A 项冒号使用不对,后面的内容根本不是指责的内容,应将冒号改为句号。C 项“苏迪 曼杯决赛”中的引号不能将“决赛”也括进去。D 项最后的括号属于句内括号。) 5.D(“曲突徙薪”的意思是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句中说“赵某又……”是 说其紧承 7 日的违法行为继续犯法,故此处应当是“铤而走险”。A 项“出类拔萃”:拔, 超出;类,同类;萃,原指草丛生的样子,引申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B 项“盲人瞎马”:盲人骑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C 项“养精蓄锐”:养, 保养;精,精神;蓄,积蓄;锐,锐气。保养精神,蓄集力量。) 6.D (A词序不当,“直接”应在“导致”前;B.前后不照应,在“执政能力”之后加“的高 低”;C“它”指代不明,这个“它”可以是“青这翠竹”,也可以是“竹画”。) 7. C(柳宗元不是“唐宋八大家” 之首) 8.D(AC 均是名作动,B 是名作意动,D 与题目中的“舞”是名作使动) 9.A(A 是状语后置) 10.A(指“我”) 11.C(用,其余三句均是“因为”) 12.A(B.成人自立 C.申诉 D 区区:拳拳之情。 ) 13.B(“不行”指“不会行走”) 14.①我为花朵的美(或:生机)所感动。(2 分) ②荒草对生机的积攒一如我目中的饥渴,我喜爱它并能与它相伴,因而感到满足。(2 分。 答出一点得 1 分,答出两点得 2 分。意思对即可。语句不通顺扣 1 分) 15.⑴过渡,由上文的回忆过渡到下文的感怀;设问,启发读者,引发思索。(2 分。答出 一点得 1 分,答出两点得 2 分。) ⑵不一样。前者指的是:无法体验大自然的情感,不能相融为一,被动“出来”;后者指得 是:人为自己的事劳忙而又不受其所囿,关注更为广大的空间,主动“出来”。(2 分。回 答含义一样,不给分。回答含义不一样,且能对前者和后者做具体阐述,各得 1 分。意思对 即可。语句不通顺扣 1 分) 16.⑴得到了哪些“人的道理”:与大自然的和谐融合能使人愉悦;大自然的美好能让人产 生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人应当在关注自身的同时关注更为广泛的自然空间;然而人无法完全 理解自然,与大自然悲哀的相隔着。(4 分。“人无法完全理解自然,与大自然悲哀的相隔 着。”2 分。其余三个方面,答出一个得 1 分,答出 2 个或 2 个以上得 2 分。)
ZOKE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WWW.zXK.cM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2)为什么不懂“草木的道理”:人埋在自己的事情里,对生存已经麻木:人对大自然的探索 无法深入。(2分。两个方面各1分。意思对即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 17.①集市上没有老虎,是清楚的,然而三个人一说而成为有虎了。(2分) ①现在邯郸离大梁,比到市场远得多:而且议论我的人,将超过三个人了,希望大王能 够明察他人的议论。(3分) 文段参考译文:庞葱跟太子到邯郸去当人质。庞葱对魏王说:“如果有一个人说集市上有老 虎,大王相信这话吗?”魏王说:“不相信。”“有两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这话吗?” 魏王说:“我怀疑这说法了。”“三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这话吗?”魏王说:“我 相信它了。”庞葱说:“集市上没有老虎,是清楚的,然而三个人一说而成为有虎了。现在 邯郸离大梁,比到市场远得多:而且议论我的人,将超过三个人了,希望大王能够明察他人 的议论。”魏王说:“我自己能够识别的。”于是辞别而去。而毁谤庞葱的话早就到了。后 来太子不再作人质回国,庞葱果真不能再见到魏王。 18.(1)写出了山的颜色渐变的动态。(1分) (2)①描写景物有声、有色、有形,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②所写景物都带上了作 者的主观色彩,写得情景交融;③选取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一幅和谐静谧的山 水田园风景画。(以上三点答对两点即可)(3分)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适快乐。(1 分) 19.①日薄西山,气息奄奄;②白露横江,水光接天:③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 20.(每句1分共2分)示例:①你是路标,给我指明前进的方向:你是大山,使我的人 生有了依靠:②你是大海,赋予我宽广的胸怀;你是港湾,为我的人生之路提供了新的起点。 (考查仿写句子和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答案要紧扣比喻,另一方面要与对父亲的赞美一致) 21.目前我国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率高达50%80%,而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范围内调查得出 抗生素使用率仅为30%,因此有关医学专家忠告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勿滥用抗生素。(每句 1分,句意通畅1分共4分) 22.示例:校学生会将于2004年12月31日19:00在学生活动中心举行庆祝“元旦”的文艺 晚会,请全校同学准时参加 (原句信息要点保留完整2分;语言简明、连贯1分;意思不完整,句子不通顺,不给分。)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Www.zxxk 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⑵为什么不懂“草木的道理”:人埋在自己的事情里,对生存已经麻木;人对大自然的探索 无法深入。(2 分。两个方面各 1 分。意思对即可。语句不通顺扣 1 分) 17.①集市上没有老虎,是清楚的,然而三个人一说而成为有虎了。(2 分) ①现在邯郸离大梁,比到市场远得多;而且议论我的人,将超过三个人了,希望大王能 够明察他人的议论。(3 分) 文段参考译文:庞葱跟太子到邯郸去当人质。庞葱对魏王说:“如果有一个人说集市上有老 虎,大王相信这话吗?”魏王说:“不相信。”“有两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这话吗?” 魏王说:“我怀疑这说法了。”“三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这话吗?”魏王说:“我 相信它了。”庞葱说:“集市上没有老虎,是清楚的,然而三个人一说而成为有虎了。现在 邯郸离大梁,比到市场远得多;而且议论我的人,将超过三个人了,希望大王能够明察他人 的议论。”魏王说:“我自己能够识别的。”于是辞别而去。而毁谤庞葱的话早就到了。后 来太子不再作人质回国,庞葱果真不能再见到魏王。 18.(1)写出了山的颜色渐变的动态。(1 分) (2)①描写景物有声、有色、有形,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②所写景物都带上了作 者的主观色彩,写得情景交融;③选取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一幅和谐静谧的山 水田园风景画。(以上三点答对两点即可)(3 分)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适快乐。(1 分) 19.①日薄西山,气息奄奄;②白露横江,水光接天;③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 20.(每句 1 分 共 2 分)示例:①你是路标,给我指明前进的方向;你是大山,使我的人 生有了依靠;②你是大海,赋予我宽广的胸怀;你是港湾,为我的人生之路提供了新的起点。 (考查仿写句子和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答案要紧扣比喻,另一方面要与对父亲的赞美一致) 21.目前我国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率高达 50%—80%,而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范围内调查得出 抗生素使用率仅为 30%,因此有关医学专家忠告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勿滥用抗生素。(每句 1 分,句意通畅 1 分 共 4 分) 22.示例:校学生会将于 2004 年 12 月 31 日 19∶00 在学生活动中心举行庆祝“元旦”的文艺 晚会,请全校同学准时参加。 (原句信息要点保留完整 2 分;语言简明、连贯 1 分;意思不完整,句子不通顺,不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