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设计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觉的诞生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素养·目标定位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素养•目标定位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导 素养。目标定位 目标素养 1.梳理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 历史条件和必然性,认识五四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 内在联系,知道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关系,全面解读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对中国革命发展的重大意义 2.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人运动、推 动国共合作、掀起国民革命高潮的史实,通过解读史料认识 其伟大意义;理性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及中国共产党从 中吸取的重要教训
导航 素养•目标定位 目 标 素 养 1.梳理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 历史条件和必然性,认识五四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 内在联系,知道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关系,全面解读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对中国革命发展的重大意义 2.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人运动、推 动国共合作、掀起国民革命高潮的史实,通过解读史料认识 其伟大意义;理性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及中国共产党从 中吸取的重要教训
导航 3.感悟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的爱国精神,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 和责任感
导航 3.感悟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的爱国精神,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 和责任感
导航 知识概览 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新组织) 国共合作 (新联合)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新思想) 新政党) 国民革命 五四运动 (新高潮) (新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导航 知 识 概 览
导航 课前·基础认知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五四运动 (1)背景。 ①国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加快侵略中国的步伐,提 出“二十一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 道路。 ②国内: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③导火线: 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导航 课前·基础认知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五四运动 (1)背景。 ①国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加快侵略中国的步伐,提 出“二十一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 道路。 ②国内: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③导火线: 巴黎和会 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导航 2)过程。 阶段开始时间 中心口号 主力斗争形式 第一 1919年5月4 66 学生集会、游 北京 阶段日 99 行、示威 第二 1919年6月5 、商人 工人 阶段日 罢市
导航 (2)过程 。 阶段 开始时间 中心 口号 主力 斗争形式 第一 阶段 1919 年 5 月 4 日 北京 “外争主权,内 除国贼 ” 学生 学生集会、游 行、示威 第二 阶段 1919 年 6 月 5 日 上海 — 工人 工人罢工、商人 罢市
导 3)结果。 ①北京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 ②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 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 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 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 新知识的伟大 运动
导航 (3)结果。 ①北京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 ②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 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 反帝反封建 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 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 新知识的伟大 思想启蒙 运动
(⑤)意义。 ①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 的结合。 ②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③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 造了条件。 ④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 的转折 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 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导航 (5)意义。 ①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 工人运动 的结合。 ②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③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 造了条件。 ④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 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转折 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 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导航 广泛传播时间 俄国十月革命后 宣传中心 与 在1919年出版的《新青年》“马克思研究专号”上, 李大钊发表了《 》,系统介绍 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1920年3月,李大钊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 概况 团体 把一批经历过五 四运动洗礼的优秀青年组织起来 1920年5月, 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从日本留学回国的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人,投身 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翻译和宣传
导航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广泛传播时间 俄国十月革命后 宣传中心 北京 与 上海 概况 在 1919 年出版的《新青年》“马克思研究专号”上, 李大钊发表了《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系统介绍 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1920 年3月,李大钊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 团体——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把一批经历过五 四运动洗礼的优秀青年组织起来 1920 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从日本留学回国的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人,投身 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翻译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