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第一讲美学与生活 美学从何处来。人类从蛮荒中走来,穿过由危险、陷阱、无知、黑暗构成的道 路,走向未知的、不确定的、无尽的未来…人类就象一个孤独的旅行者。有谁陪伴着 这孤独的旅行者呢?是什么支撑着这孤独的旅行者呢?是人类自身的生命之光。这种 生命之光,就是人类历史的根基,也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根基。对审美活动及其本质规 律进行研究的学科就是美学 作为审美活动的生命之光,陪伴人类一路走来,这就是照亮历史道路的根本力 量。 、人的生物本义,人是动物的一员,这是人化的起点。 三、人的文化建构,被文化成人的方式,诗性感悟和推理教化 四、人的审美还原,从理性化与编制中解放出来,而成为和谐的自身 五、生存的风格选择,陶冶性情的自我多样选择造成慰藉心灵的不同生存方 式 第二讲美学的形成和学科定位 美学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西方奴隶制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对于美与艺 术问题的哲学探讨,对于艺术实践经验的概括,是美学理论的萌芽和起点 毕达哥拉斯学派是最早思考美的。提出“美在数理”的音乐美、人体美。毕达哥 拉斯主义认为事物的性质是由某种数量关系决定的,万物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而构成 和谐的秩序,由此他们提出了“美是和谐”的观点
讲义 第一讲美学与生活 美学从何处来。人类从蛮荒中走来,穿过由危险、陷阱、无知、黑暗构成的道 路,走向未知的、不确定的、无尽的未来…人类就象一个孤独的旅行者。有谁陪伴着 这孤独的旅行者呢?是什么支撑着这孤独的旅行者呢?是人类自身的生命之光。这种 生命之光,就是人类历史的根基,也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根基。对审美活动及其本质规 律进行研究的学科就是美学。 一、作为审美活动的生命之光,陪伴人类一路走来,这就是照亮历史道路的根本力 量。 二、人的生物本义,人是动物的一员,这是人化的起点。 三、人的文化建构,被文化成人的方式,诗性感悟和推理教化。 四、人的审美还原,从理性化与编制中解放出来,而成为和谐的自身。 五、生存的风格选择,陶冶性情的自我多样选择造成慰藉心灵的不同生存方 式。 第二讲美学的形成和学科定位 美学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西方奴隶制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对于美与艺 术问题的哲学探讨,对于艺术实践经验的概括,是美学理论的萌芽和起点。 毕达哥拉斯学派是最早思考美的。提出“美在数理”的音乐美、人体美。毕达哥 拉斯主义认为事物的性质是由某种数量关系决定的,万物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而构成 和谐的秩序,由此他们提出了“美是和谐”的观点
柏拉图的对话《大希匹阿斯》第一次试图给“美”下定义,即追寻美的本质。从 母马、汤罐、小姐、竖琴四类事物的概括中提出“美就是美本身。”区分美和美的东 西,提岀美的本质问题。把美的硏究从感性经验领域,推进到概念和超验的领域。 亚里土多德的《诗学》是最早对艺术美学进行哲学思考的经典著作之一。提出艺 术净化理论 、美学学科的形成 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在十八世纪欧洲哲学和科学蓬勃发展的时期,美学在德国 古典哲学中作为一个特殊部门开始确立起来。 1、维柯对“诗性智慧”的发现 维柯(意大利1668-1744)代表作《新科学》他认为相对于逻辑推断的智慧,人类 还有另外一种智慧,比逻辑推理的智慧更原始、更根本,也更重要,这是一种“诗性 的智慧”诗性的智慧先于知性,后于感觉。是人类一切文化的起源。诗性的智慧的两 个基本规则:其一是以己度物的隐喻,把人当作衡量万物的尺度。其二是形成想象性 的类概念 、美学之父鲍姆嘉通 德国理性主义者鲍姆嘉通(1714-1762)在1750年第一次用“美学”这个术语(其 含义是研究感觉和感情的理论),并把美学看作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他建议应 该成立一门新的科学专门研究感性认识。这门新的科学即美学。 3、康德对美学学科的界定 康德(1724-1804)的美学理论集中在《判断力批判》一书当中。在论述关于趣味 判断和目的判断的区别的基础上,提出趣味判断的四个原则:超功利性;无概念的普 遍有效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无规律的合规律性。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给美学研究提供了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改变 了美学研究的面貌。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也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原则性的美学观
柏拉图的对话《大希匹阿斯》第一次试图给“美”下定义,即追寻美的本质。从 母马、汤罐、小姐、竖琴四类事物的概括中提出“美就是美本身。”区分美和美的东 西,提出美的本质问题。把美的研究从感性经验领域,推进到概念和超验的领域。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最早对艺术美学进行哲学思考的经典著作之一。提出艺 术净化理论。 一、美学学科的形成 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在十八世纪欧洲哲学和科学蓬勃发展的时期,美学在德国 古典哲学中作为一个特殊部门开始确立起来。 1、维柯对“诗性智慧”的发现 维柯(意大利1668-1744)代表作《新科学》他认为相对于逻辑推断的智慧,人类 还有另外一种智慧,比逻辑推理的智慧更原始、更根本,也更重要,这是一种“诗性 的智慧”诗性的智慧先于知性,后于感觉。是人类一切文化的起源。诗性的智慧的两 个基本规则:其一是以己度物的隐喻,把人当作衡量万物的尺度。其二是形成想象性 的类概念。 2、美学之父鲍姆嘉通 德国理性主义者鲍姆嘉通(1714-1762)在1750年第一次用“美学”这个术语(其 含义是研究感觉和感情的理论),并把美学看作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他建议应 该成立一门新的科学专门研究感性认识。这门新的科学即美学。 3、康德对美学学科的界定 康德(1724-1804)的美学理论集中在《判断力批判》一书当中。在论述关于趣味 判断和目的判断的区别的基础上,提出趣味判断的四个原则:超功利性;无概念的普 遍有效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无规律的合规律性。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给美学研究提供了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改变 了美学研究的面貌。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也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原则性的美学观
点,然而他们没有来得及使之系统化。因此,建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仍是 个有待努力完成的任务 二、美学的定位 (一)美学不是自然科学 近代西方,有一些美学家曾试图从自然科学层面上研究美学。主张“自下而 上”地通过科学实验的方法,对人的审美心理过程和对象的审美属性进行定量分 析。 (二)美学不能定位于社会科学 美学从个人的心理活动、文化承续关系、价值理想等方面,去发现美、审美之于 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换句话说,在社会科学所侧重的社会结构或社会系统上,个人 只是以其具体的社会功能性而得到肯定,人、人的主体性及其内在结构和文化价值的 历史承续与变迁,在社会科学体系中是被抽象掉的——这种“抽象”对于社会科学而 言,是合理而必然的。但在美学中,人作为存在主体则获得了具体化;人不仅是社会 的存在、类的存在,更是一种活生生的、体现为个人生命活动和价值体验的存在。美 学研究就是要从人的活动本身出发,观照、理解人的生命存在,进而阐释人生的整体 意义、精神价值 (三)美学属于人文学科 人文学科以人本身的生命存在和活动为本体,要从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个 性与传统的矛盾之中,通过历史具体地探讨人类群体和个人创造文化的过程,达到对 人生整体意义和人类内心世界的理解与把握,进而探究人性所能达到的境界并开辟人 类生活新的价值领域。 美学则以研究审美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人的精神世界为核心,不仅始终不能脱离 感性形态,而且还总是保留着某种阐释上的模糊性、体验性和多义性 第三讲美学研究的对象
点,然而他们没有来得及使之系统化。因此,建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仍是一 个有待努力完成的任务。 二、美学的定位 (一)美学不是自然科学 近代西方,有一些美学家曾试图从自然科学层面上研究美学。主张“自下而 上”地通过科学实验的方法,对人的审美心理过程和对象的审美属性进行定量分 析。 (二)美学不能定位于社会科学 美学从个人的心理活动、文化承续关系、价值理想等方面,去发现美、审美之于 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换句话说,在社会科学所侧重的社会结构或社会系统上,个人 只是以其具体的社会功能性而得到肯定,人、人的主体性及其内在结构和文化价值的 历史承续与变迁,在社会科学体系中是被抽象掉的——这种“抽象”对于社会科学而 言,是合理而必然的。但在美学中,人作为存在主体则获得了具体化;人不仅是社会 的存在、类的存在,更是一种活生生的、体现为个人生命活动和价值体验的存在。美 学研究就是要从人的活动本身出发,观照、理解人的生命存在,进而阐释人生的整体 意义、精神价值。 (三)美学属于人文学科 人文学科以人本身的生命存在和活动为本体,要从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个 性与传统的矛盾之中,通过历史具体地探讨人类群体和个人创造文化的过程,达到对 人生整体意义和人类内心世界的理解与把握,进而探究人性所能达到的境界并开辟人 类生活新的价值领域。 美学则以研究审美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人的精神世界为核心,不仅始终不能脱离 感性形态,而且还总是保留着某种阐释上的模糊性、体验性和多义性。 第三讲美学研究的对象
美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当然有自己的特殊的研究对象。然而从美学史上看, 各个时代的美学家们对于美学研究范围的看法是并不一致的:而且直至目前,关于美 学的对象问题,国内外学术界都仍在讨论中。 美学家们对美学研究对象的理论主张 1、柏拉图研究美的本质 、黑格尔研究艺术中的美 3、狄德罗研究审美关系 4、克罗齐研究表现性活动。 这种状况,一方面反映了不同派别的美学家在美学基本观点上的分歧,另方面也 反映出美学这门科学还在形成和不断发展中;它所研究的各种问题的内在联系,它与 其他科学(特别是艺术理论)的联系和区别还没有充分揭示出来 美学的研究对象包含以下几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1、从客观方面研究审美对象,阐明美的本质和根源,研究美丑的矛盾发展,美的 各种存在形态以及崇高、滑稽、悲剧、喜剧等的本质特征和相互联系 2、从主观方面研究作为审美对象的反映的审美意识,阐明它的本质、反映形式的 特征及其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3、研究作为审美意识的物质形态化了的集中表现的艺术,阐明艺术的本质、内容 与形式、种类,以及艺术创造活动的规律性和作为这种创造成品的反映、评价的艺术 欣赏、艺术批评等问题 上述各个方面在美学研究中,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的整体。但是各个方面的 问题又各有其相对的独立性,特别是有关美的研究和有关艺术的研究各有其相对的独 立性,而且对上述各方面的研究有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
美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当然有自己的特殊的研究对象。然而从美学史上看, 各个时代的美学家们对于美学研究范围的看法是并不一致的:而且直至目前,关于美 学的对象问题,国内外学术界都仍在讨论中。 一、美学家们对美学研究对象的理论主张 1、柏拉图研究美的本质 2、黑格尔研究艺术中的美 3、狄德罗研究审美关系 4、克罗齐研究表现性活动。 这种状况,一方面反映了不同派别的美学家在美学基本观点上的分歧,另方面也 反映出美学这门科学还在形成和不断发展中;它所研究的各种问题的内在联系,它与 其他科学(特别是艺术理论)的联系和区别还没有充分揭示出来。 二、美学的研究对象包含以下几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1、从客观方面研究审美对象,阐明美的本质和根源,研究美丑的矛盾发展,美的 各种存在形态以及崇高、滑稽、悲剧、喜剧等的本质特征和相互联系。 2、从主观方面研究作为审美对象的反映的审美意识,阐明它的本质、反映形式的 特征及其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3、研究作为审美意识的物质形态化了的集中表现的艺术,阐明艺术的本质、内容 与形式、种类,以及艺术创造活动的规律性和作为这种创造成品的反映、评价的艺术 欣赏、艺术批评等问题。 上述各个方面在美学研究中,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的整体。但是各个方面的 问题又各有其相对的独立性,特别是有关美的研究和有关艺术的研究各有其相对的独 立性,而且对上述各方面的研究有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
第四讲美学研究的方法 美学作为一门有其独立的研究对象的科学,一方面依赖于人们的审美活动、艺术 活动的实践,从理论上概括社会的审美经验,另一方面又能够反过来指导和影响社会 的审美意识的发展,推动艺术实践的发展。以马克思主义观点为指导,力求系统地研 究客观现实的美的产生发展的规律、人对现实的审美的反映和作为这种反映的集中表 现的艺术的规律;从理论上概括和总结艺术发展的丰富经验,科学地阐明艺术的一般 规律,用以帮助和推动艺术的发展,是美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前面我们说过,建立以马克思主义观点为指导的美学体系还有待完成,这意味着 要实现上述美学研究的任务,还需要进行艰苦的学习和探索。在这里,方法问题特别 重要。只有掌握和运用正确的方法,才能解决我们的美学研究所面临的任务。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一切科学研究提供了根本的方法论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二、借助其它学科。 现象学哲学。一般认为现象学是一种新的意识理论或理性哲学,但是它与传统 哲学的意识或理性有着根本不同的性质。对于传统哲学尤其是对于康德哲学而言,纯 粹理性从事于自身,而且它不可能有其他的事业;但是胡塞尔现象学的意识活动却有 其意识对象。作为现象学的基本原则“走向事情本身”,就是要显示绝对的自身给予 性,亦即自明性的东西,这通过中断自然主义的判断并借助于本质还原和先验还原而 实行。不过,绝对的自身给予性在胡塞尔那里曾发生了变化,早期是纯粹意识,它的 意向性构造着自身和它的对象;晚期则是与科学世界和日常生活世界不同的本原的生
第四讲美学研究的方法 美学作为一门有其独立的研究对象的科学,一方面依赖于人们的审美活动、艺术 活动的实践,从理论上概括社会的审美经验,另一方面又能够反过来指导和影响社会 的审美意识的发展,推动艺术实践的发展。以马克思主义观点为指导,力求系统地研 究客观现实的美的产生发展的规律、人对现实的审美的反映和作为这种反映的集中表 现的艺术的规律;从理论上概括和总结艺术发展的丰富经验,科学地阐明艺术的一般 规律,用以帮助和推动艺术的发展,是美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前面我们说过,建立以马克思主义观点为指导的美学体系还有待完成,这意味着 要实现上述美学研究的任务,还需要进行艰苦的学习和探索。在这里,方法问题特别 重要。只有掌握和运用正确的方法,才能解决我们的美学研究所面临的任务。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一切科学研究提供了根本的方法论。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二、借助其它学科。 1、现象学哲学。一般认为现象学是一种新的意识理论或理性哲学,但是它与传统 哲学的意识或理性有着根本不同的性质。对于传统哲学尤其是对于康德哲学而言,纯 粹理性从事于自身,而且它不可能有其他的事业;但是胡塞尔现象学的意识活动却有 其意识对象。作为现象学的基本原则“走向事情本身”,就是要显示绝对的自身给予 性,亦即自明性的东西,这通过中断自然主义的判断并借助于本质还原和先验还原而 实行。不过,绝对的自身给予性在胡塞尔那里曾发生了变化,早期是纯粹意识,它的 意向性构造着自身和它的对象;晚期则是与科学世界和日常生活世界不同的本原的生
活世界,存在问题直接显露出来。这种现象学的基本观点给予现代美学一种新的基 础 2、心理学 以克罗齐为代表的表现主义美学认为审美和艺术是抒情的直觉。所谓直觉是心灵 的综合作用,是在概念形成之前的心理状态,但它是概念的基础。直觉就是表现,因 为直觉的活动能够表现所直觉的形象。不过这种表现作为纯粹想象不是为了传达,而 是为了自身,于是情感表现自身就是目的。直觉成为表现就是成为艺术,因此艺术不 是物理事实,不是概念和逻辑活动,也不是功利和道德活动。表现主义强调了直觉的 非理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它一方面将直觉审美化和艺术化,另一方面也将审美和艺 术直觉化。与表现主义的直觉理论不同,移情说和心理距离说考虑的不是某种心理元 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而是某种心理功能,亦即特定的心理态度对于审美和艺术 经验形成时所具有的影响。立普斯的移情说认为审美经验的构成既不在于对象自身, 也不在于情感自身,而在于人将主体情感移入对象。完形心理学的基本问题既不是某 种本原性的心理事实,也不是某一特殊的心理态度,而是审美心理结构的整体性。 3.符号学。贝尔的形式主义美学人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形式在此是指艺术品 的色彩和线条等要素所构成的纯粹关系。而意味则是不同于一般日常情感的审美情 感,因此它消除了任何利害关系。所谓有意味的形式就是能激起这种审美情感的的纯 粹关系。于是艺术的本性不在于表达传统美学所规定的美,而在于创造出有意味的形 式,只要这样,即使所谓的丑也能激起审美情感。卡西尔认为人是使用符号的动物, 创造和使用符号是人之作为人的本性。这正区分于形而上学的“人是理性的动物”, 因为符号活动自身就是显现,是外化的;但理性却是思想,是内在的。符号论美学反 对日常经验,强调艺术作为独特的审美经验,同时它也反对情感的自我表现,强调符 号的重要意义,这实际上克服了表现主义和形式主义各自具有的片面性 4、语言分析。对于语言分析来说,其基本原则就是从事思想的结构分析,但是思 想的研究严格地区分于思想的心理过程的研究,而且分析思想的唯一途径就是分析语 言。这实际上在瑞恰兹的语义学美学已经得到了自觉。他认为形而上学的美学的语义 含糊不清,对于美和艺术的本质探讨是没有意义的。他特别分析了一般关于美的十六
活世界,存在问题直接显露出来。这种现象学的基本观点给予现代美学一种新的基 础。 2、心理学 以克罗齐为代表的表现主义美学认为审美和艺术是抒情的直觉。所谓直觉是心灵 的综合作用,是在概念形成之前的心理状态,但它是概念的基础。直觉就是表现,因 为直觉的活动能够表现所直觉的形象。不过这种表现作为纯粹想象不是为了传达,而 是为了自身,于是情感表现自身就是目的。直觉成为表现就是成为艺术,因此艺术不 是物理事实,不是概念和逻辑活动,也不是功利和道德活动。表现主义强调了直觉的 非理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它一方面将直觉审美化和艺术化,另一方面也将审美和艺 术直觉化。与表现主义的直觉理论不同,移情说和心理距离说考虑的不是某种心理元 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而是某种心理功能,亦即特定的心理态度对于审美和艺术 经验形成时所具有的影响。立普斯的移情说认为审美经验的构成既不在于对象自身, 也不在于情感自身,而在于人将主体情感移入对象。完形心理学的基本问题既不是某 种本原性的心理事实,也不是某一特殊的心理态度,而是审美心理结构的整体性。 3.符号学。贝尔的形式主义美学人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形式在此是指艺术品 的色彩和线条等要素所构成的纯粹关系。而意味则是不同于一般日常情感的审美情 感,因此它消除了任何利害关系。所谓有意味的形式就是能激起这种审美情感的的纯 粹关系。于是艺术的本性不在于表达传统美学所规定的美,而在于创造出有意味的形 式,只要这样,即使所谓的丑也能激起审美情感。卡西尔认为人是使用符号的动物, 创造和使用符号是人之作为人的本性。这正区分于形而上学的“人是理性的动物”, 因为符号活动自身就是显现,是外化的;但理性却是思想,是内在的。符号论美学反 对日常经验,强调艺术作为独特的审美经验,同时它也反对情感的自我表现,强调符 号的重要意义,这实际上克服了表现主义和形式主义各自具有的片面性。 4、语言分析。对于语言分析来说,其基本原则就是从事思想的结构分析,但是思 想的研究严格地区分于思想的心理过程的研究,而且分析思想的唯一途径就是分析语 言。这实际上在瑞恰兹的语义学美学已经得到了自觉。他认为形而上学的美学的语义 含糊不清,对于美和艺术的本质探讨是没有意义的。他特别分析了一般关于美的十六
种定义,指出它们自身所具有的模糊性和歧义性。因此只有对于语言进行了批判,才 能进行对于审美判断的批判。 5、结构主义。结构主义并不注重划分日常语言、逻辑语言和艺术语言,而是强调 语言结构的发现,而且主张这种结构的普遍性。这首先是语言学的(索绪尔),其次 是符号学的(巴特),最后是人类学的(列维一斯特劳斯)。索绪尔对语言进行了基 本的二元区分,即语言和言语、能指和所指、历时和共时。尤其是关于能指和所指之 间的任意原则,能指和能指之间的差异原则形成了人们关于语言的一般观点。巴特认 为人们要理解符号组合的语言规则,从而理解密码,尤其是要接受可写文本的挑战, 以此改变自身的思维。与巴特不同,列维一斯特劳斯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般原则运 用到文化现象。他认为区别性的声音单位是文化和自然的分界线。 第五讲美学研究的目的//学期论文写作指导(略) 美学研究的目的 认识人的审美自由,把握理性的控制企图 2、理解人的完善,发掘感性关照的人生维度 3、培养审美能力,超越现代生活特别是网络生活的审美误区 4、创造美的生活。 参阅论文写作指导专著 选题、文献检索、文献分析、文献综述、论文提纲、论文书写修改 第六讲美的本质
种定义,指出它们自身所具有的模糊性和歧义性。因此只有对于语言进行了批判,才 能进行对于审美判断的批判。 5、结构主义。结构主义并不注重划分日常语言、逻辑语言和艺术语言,而是强调 语言结构的发现,而且主张这种结构的普遍性。这首先是语言学的(索绪尔),其次 是符号学的(巴特),最后是人类学的(列维-斯特劳斯)。索绪尔对语言进行了基 本的二元区分,即语言和言语、能指和所指、历时和共时。尤其是关于能指和所指之 间的任意原则,能指和能指之间的差异原则形成了人们关于语言的一般观点。巴特认 为人们要理解符号组合的语言规则,从而理解密码,尤其是要接受可写文本的挑战, 以此改变自身的思维。与巴特不同,列维-斯特劳斯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般原则运 用到文化现象。他认为区别性的声音单位是文化和自然的分界线。 第五讲美学研究的目的//学期论文写作指导(略) 一、美学研究的目的 1、认识人的审美自由,把握理性的控制企图。 2、理解人的完善,发掘感性关照的人生维度。 3、培养审美能力,超越现代生活特别是网络生活的审美误区。 4、创造美的生活。 二、参阅论文写作指导专著。 选题、文献检索、文献分析、文献综述、论文提纲、论文书写修改。 第六讲美的本质
柏拉图在他的《对话录》中,强调区分了“什么是美的东西”与“美是什么” 明确地提出了各种审美对象的共同本质的问题。由此形成了对美的本质不同理解和主 张 、美学史上探索美的本质问题的基本途径 关于美的本质的唯心主义美学观点的最著名的代表有柏拉囹、普罗丁、康德、黑 格尔、叔本华、克罗齐等,与此相对立的,是亚里士多德、狄德罗、桕克、车尔尼雪 夫斯基等人的唯物主义美学观点。 种是从精神世界出发去探求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最终或者归结为客观理想、 绝对精神,或者归结为主观意识、审美感受。虽然它们在注意主观因素和揭示美的社 会性能方面有某些合理的因素,但是它们在哲学根本观点上颠倒了物质与意识的关 系。第二种是从客观世界的自然特征出发来探求美的本质,认为美的本质就在对象的 自然的物质形式中,美是事物的某种属性或性质之间的某种关系,从而着重在事物的 感性特征和自然形式、结构、性能中去寻找美的本质和规律,把美的本质最终归结为 自然事物本身的某种性能或属性。 真、善、美的联系和区别 真,是从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所表现出来的客观事物自身的规律 性。人类在漫长的实践过程中获得了对于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美作为人改造世 界的能动创造的生活表现,就其历史的发生和起源来看,以对于真的认识和掌握为前 提;就其作为历史的成果、作为一个客观对象来看,与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美虽 然与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真并不就是美。因为美不是客观规律本身,而是运用 客观规律以改造世界的人的能动创造的实践活动的实现。就社会的规律来说,当人对 社会规律的自觉的掌握和运用表现为人改造社会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的时候,这种活 动就不仅是真的,同时也是美的。 和美与真的关系比较起来,美与善有着更为直接、更为密切的关系。美以善为前 提,并且归根到底应符合和服从于善。人类的实践需要根本无关的东西,与人类维持 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根本无关的东西,不可能是美的。美虽然以善为前提,但美并不就 是善。善是人的实践活动或客观对象、事物与一定社会阶级的目的相一致,即实践活
柏拉图在他的《对话录》中,强调区分了“什么是美的东西”与“美是什么”, 明确地提出了各种审美对象的共同本质的问题。由此形成了对美的本质不同理解和主 张。 一、美学史上探索美的本质问题的基本途径 关于美的本质的唯心主义美学观点的最著名的代表有柏拉囹、普罗丁、康德、黑 格尔、叔本华、克罗齐等,与此相对立的,是亚里士多德、狄德罗、柏克、车尔尼雪 夫斯基等人的唯物主义美学观点。 一种是从精神世界出发去探求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最终或者归结为客观理想、 绝对精神,或者归结为主观意识、审美感受。虽然它们在注意主观因素和揭示美的社 会性能方面有某些合理的因素,但是它们在哲学根本观点上颠倒了物质与意识的关 系。第二种是从客观世界的自然特征出发来探求美的本质,认为美的本质就在对象的 自然的物质形式中,美是事物的某种属性或性质之间的某种关系,从而着重在事物的 感性特征和自然形式、结构、性能中去寻找美的本质和规律,把美的本质最终归结为 自然事物本身的某种性能或属性。 二、真、善、美的联系和区别 真,是从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所表现出来的客观事物自身的规律 性。人类在漫长的实践过程中获得了对于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美作为人改造世 界的能动创造的生活表现,就其历史的发生和起源来看,以对于真的认识和掌握为前 提;就其作为历史的成果、作为一个客观对象来看,与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美虽 然与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真并不就是美。因为美不是客观规律本身,而是运用 客观规律以改造世界的人的能动创造的实践活动的实现。就社会的规律来说,当人对 社会规律的自觉的掌握和运用表现为人改造社会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的时候,这种活 动就不仅是真的,同时也是美的。 和美与真的关系比较起来,美与善有着更为直接、更为密切的关系。 美以善为前 提,并且归根到底应符合和服从于善。人类的实践需要根本无关的东西,与人类维持 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根本无关的东西,不可能是美的。美虽然以善为前提,但美并不就 是善。善是人的实践活动或客观对象、事物与一定社会阶级的目的相一致,即实践活
动的合目的性;美则是在这种合目的的实践活动的过程或结果上所表现出来的对人的 创造性、智慧、才能和力量的现实的肯定 第七讲审美发生论 、模仿说。模仿说的一般观点认为艺术来源于对现实或对自然的摹仿。模仿说 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就已经广为流传。代表人物有赫拉克里特、德谟克利特、柏拉 图、亚里士多德等 二、游戏说。游戏说认为艺术的产生是由于游戏。18世纪德国诗人席勒首先提出 游戏说,后由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加以继承和发展。游戏说也称为“席勒一一斯宾塞 理论”。摹仿并不是艺术产生的原因。席勒:在摹仿冲动的背后还隐藏着更为深刻原 始的动机,这动机便是游戏的冲动。 、欲望升华说。弗洛伊德认为艺术是自我表达,是以性为核心的本能欲望的转 移和升华。 四、符号说。符号说认为原始绘画和原始雕刻再现了各种不同的符号体系。它们 是用来记录季节的推移和观察天文学上的星象 五、劳动说。劳动说认为,原始人在劳动过程中存在节奏、舞蹈、歌唱等说明艺 术产生于劳动。古老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六、巫术说。巫术活动的特征。基于对神秘生命活力支配世界的信仰,巫术世界 便具有了以下三个特征:人的生命和万物并未分离,彼此相通,交互影响。巫术世界 是一个“存在”与“非存在”不分的世界。巫术世界是一个隐喻的世界,也是一个受 魔法支配的世界。巫术直观。原始人类的巫术活动大致由巫术仪式、巫术符号、巫术 世界观和巫术直观四部分构成。从表面上看,巫术直观表现人的通神能力,从深层 看,它隐藏着生命创造的本源,把整个世界体验为一个受生命力支配的世界。因此, 巫术直观就是原始人类通过生命活力与世界直接的、前理性的交流方式。世界的象征 化和神话、语言、符号。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具有形象性,是象征和符号的表现。 第八讲身体劳作与“手艺
动的合目的性;美则是在这种合目的的实践活动的过程或结果上所表现出来的对人的 创造性、智慧、才能和力量的现实的肯定。 第七讲审美发生论 一、模仿说。模仿说的一般观点认为艺术来源于对现实或对自然的摹仿。模仿说 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就已经广为流传。代表人物有赫拉克里特、德谟克利特、柏拉 图、亚里士多德等。 二、游戏说。游戏说认为艺术的产生是由于游戏。18世纪德国诗人席勒首先提出 游戏说,后由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加以继承和发展。游戏说也称为“席勒——斯宾塞 理论”。摹仿并不是艺术产生的原因。席勒:在摹仿冲动的背后还隐藏着更为深刻原 始的动机,这动机便是游戏的冲动。 三、欲望升华说。弗洛伊德认为艺术是自我表达,是以性为核心的本能欲望的转 移和升华。 四、符号说。符号说认为原始绘画和原始雕刻再现了各种不同的符号体系。它们 是用来记录季节的推移和观察天文学上的星象。 五、劳动说。劳动说认为,原始人在劳动过程中存在节奏、舞蹈、歌唱等说明艺 术产生于劳动。古老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六、巫术说。巫术活动的特征。基于对神秘生命活力支配世界的信仰,巫术世界 便具有了以下三个特征:人的生命和万物并未分离,彼此相通,交互影响。巫术世界 是一个“存在”与“非存在”不分的世界。巫术世界是一个隐喻的世界,也是一个受 魔法支配的世界。巫术直观。原始人类的巫术活动大致由巫术仪式、巫术符号、巫术 世界观和巫术直观四部分构成。从表面上看,巫术直观表现人的通神能力,从深层 看,它隐藏着生命创造的本源,把整个世界体验为一个受生命力支配的世界。因此, 巫术直观就是原始人类通过生命活力与世界直接的、前理性的交流方式。世界的象征 化和神话、语言、符号。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具有形象性,是象征和符号的表现。 第八讲身体劳作与“手艺
柏拉图:艺术活动有两个起源:一是灵感,一是手艺。 、身体劳作与手艺。在原始的生产实践中,一切是围绕身体劳作进行的。 (一)身体劳作。身体劳作是以身体为核心的有机的整体活动,和后来的体力劳 动是有区别的。身体劳作是劳动的本源性现象,是生命活力的绽出和投射。 (二)手艺的诞生。手艺是身体劳作一种凝结和提炼,是身体劳作所形成的完整 技艺1、身体劳作的目的契合劳作中事物所显露的本性。即合目的性。2、身体劳作的 方式契合劳作中事物所显露的本性。即合规定性。手艺和技艺是有区别的。技艺是基 于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手艺可以这样定义:手艺就是身体劳作的有目的性 活动及其劳作方式与事物显露出的本性的完美契合。 、审美活动的诞生 (一)从巫术直观到纯粹诗性直观。理性的崛起和巫术活动的分裂。使得诗性直 观从巫术的裏挟下分离和解放出来,才能成为纯粹的诗性直观。纯粹诗性直观的脱颍 是在两个方面同时进行的。1、在理性思维领域,把加缠于巫术活动中的直观分离出 来,提出了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的独立原则。2、相对独立的艺术从巫术中分离出来 诗性直观就脱离了巫术活动,成为独立的人类创造的领域一—审美活动和艺术领域。 (二)从“艺”走向艺术 “艺”向自由的演变。对“艺”的诗性直观的自觉。“艺”当中的自由本性被人 觉察到了,并且被人揭示出来。“艺”的表现形式,是人的生命活动形式与事物“合 目的性”的契合所凝结的自由形式。孔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这段话体现了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诗性直观和自由的形式产生纯粹的美感经验。当身体劳作的“艺”走向了自由艺 术,会给人带来生命自由创造的快乐,这就形成了非生理,非功利的审美快感,即纯 粹的美感经验。独立的审美活动。从原始巫术活动中脱颖出了诗性直观,从身体劳作 的手艺中脱颖出了“艺”和“艺”中的自由,从“艺”中诞生了自由的形式,以及诗
柏拉图:艺术活动有两个起源:一是灵感,一是手艺。 一、身体劳作与手艺。在原始的生产实践中,一切是围绕身体劳作进行的。 (一)身体劳作。身体劳作是以身体为核心的有机的整体活动,和后来的体力劳 动是有区别的。身体劳作是劳动的本源性现象,是生命活力的绽出和投射。 (二)手艺的诞生。手艺是身体劳作一种凝结和提炼,是身体劳作所形成的完整 技艺1、身体劳作的目的契合劳作中事物所显露的本性。即合目的性。2、身体劳作的 方式契合劳作中事物所显露的本性。即合规定性。手艺和技艺是有区别的。技艺是基 于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手艺可以这样定义:手艺就是身体劳作的有目的性 活动及其劳作方式与事物显露出的本性的完美契合。 二、审美活动的诞生 (一)从巫术直观到纯粹诗性直观。理性的崛起和巫术活动的分裂。使得诗性直 观从巫术的裹挟下分离和解放出来,才能成为纯粹的诗性直观。纯粹诗性直观的脱颍 是在两个方面同时进行的。1、在理性思维领域,把加缠于巫术活动中的直观分离出 来,提出了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的独立原则。2、相对独立的艺术从巫术中分离出来。 诗性直观就脱离了巫术活动,成为独立的人类创造的领域——审美活动和艺术领域。 (二)从“艺”走向艺术 “艺”向自由的演变。对“艺”的诗性直观的自觉。“艺”当中的自由本性被人 觉察到了,并且被人揭示出来。“艺”的表现形式,是人的生命活动形式与事物“合 目的性”的契合所凝结的自由形式。孔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这段话体现了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诗性直观和自由的形式产生纯粹的美感经验。当身体劳作的“艺”走向了自由艺 术,会给人带来生命自由创造的快乐,这就形成了非生理,非功利的审美快感,即纯 粹的美感经验。独立的审美活动。从原始巫术活动中脱颖出了诗性直观,从身体劳作 的手艺中脱颖出了“艺”和“艺”中的自由,从“艺”中诞生了自由的形式,以及诗